《中华遗产》杂志的录用到发表周期涉及多个环节,具体时间因投稿时间、稿件质量、栏目安排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若需进一步了解详情,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
以下是对录用到发表过程的详细分析:
1、审稿周期
初审:一般在投稿后预计1个月内内完成,如果超过时间未收到初审结果,可以主动联系杂志社。
复审和终审:初审通过后,稿件进入复审和终审阶段,复审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复审专家的评审进度和稿件质量。
2、录用后到发表
校稿和修改:录用后,作者可能需要根据杂志社的意见进行多次校稿和修改,这一过程的时间因稿件情况而异。
见刊周期:《中华遗产》杂志月刊,具体时间取决于稿件的排期和杂志的出版计划。
作者应提前了解相关流程和时间要求,合理安排投稿计划,并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中华遗产》杂志创刊于2004年,是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它以研究和解决历史理论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历史规律,为深化历史改革、繁荣历史科学服务。
作为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中华遗产》杂志在历史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全国历史学术理论界较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它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历史领域中重要的部级期刊期刊,该杂志的国际标准刊号:1672-8971,国内统一刊号:11-5247/G2,每期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理论,为广大历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
该杂志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重要数据库收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检索和获取途径。
《中华遗产》杂志社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主编为黄秀芳。
综上所述,《中华遗产》杂志在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历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