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杂志创办于2004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刊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杂志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帧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中华遗产》由中华书局主办,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其中有关于古人的时尚资讯、眼花缭乱的乐器、中西方思想的交流碰撞、令人垂涎的新奇食物等等,同时《中华遗产》以关注遗产为起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是一本传播人文之美探寻中华宝藏的杂志,值得收藏而且不会过时,适合喜欢阅读热爱历史的读者。
以传播优秀文化,推广全民阅读为使命,培养阅读习惯,不断提升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并且不断推动行业发展,集创新性,专业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杂志。创刊多年来以其编辑、作者队伍的专业性,与生活实际的贴近性,赢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多方位提升读者的阅读品位,适合读者阅读。
“三江并流”遭到世界遗产专家的"质疑”,主要是由于将要在怒江建13座梯级电站。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年会上,“三江并流”作为中国惟一全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四条标准的保护区,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怒江第一湾”:丙中洛,怒江发源于藏北那曲。它从北面的西藏察哢一路泻下,经秋拉桶和石门关奔涌而出,蜿蜒向南,在丙中洛南面形成了几个大弯,其中一个"U”形大弯被称为“怒江第一湾",这里便是丙中洛。“两中”是藏语"箐沟边的藏族寨”的意思,贡县丙中洛乡位于绵延达200多公里的云南怒江大峡谷的顶端,是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公跸到此E到尽头了。
怒族:大河遗民,在怒江大峡谷中找不到比怒族更为古老的土著了。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意思是峭壁千仞,雪峰连绵,河低陷的怒江峡谷的主人。按怒语的意思,"怒”为背后,即自东向西越过澜沧江;后,"苏”为人,说明在古老的时候,怒族是从澜沧江迁徙而来的。目前在怒江,怒族大概有2.87万人,他们居住在怒江两岸,生活环境极端恶,生活贫穷。
白云相伴傈僳人,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傈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那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的房屋。有如人的许多脚一样,牢牢地踩在山间。不管风吹雨打,炎热潮湿,傈傈人”打歌”喝“泡酒”,吃“苦粑耙”安然自得地品味着自己的生活。行进在怒江大峡谷,满眼都是大山,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中华遗产》杂志创办于2004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刊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杂志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帧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好评。由中华书局主办,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其中有关于古人的时尚资讯、眼花缭乱的乐器、中西方思想的交流碰撞、令人垂涎的新奇食物等等,同时《中华遗产》以关注遗产为起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是一本传播人文之美探寻中华宝藏的杂志,值得收藏而且不会过时,适合喜欢阅读热爱历史的读者。
每月15日前: 当月15日前(包含15日)付款,可以下月发货。
每月15日后: 当月15日后,下下个月发货。
提前两个月: 因部分杂志出刊上市时间较早,应杂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预定,提前两个月预定,请关注商品杂志月份。
特殊需求: 如有特殊要求请联系客服咨询。全年都是订阅季,可下单订阅。
月刊、双月刊、季刊:会在上刊后立即发货。
半月刊:每月两本,(除特殊月份合刊)每月两本到齐一起快递发货。
周刊、旬刊:每月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