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期刊知识 > 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

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

时间:2022-09-11 06:44:05

1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阶段与内涵

1.1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

3个阶段1)刊群化。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最早于2003年提出,2013年科技期刊界首次召开学科刊群建设研讨会,标志行业聚焦集群化发展。而在此之间,已有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华医学网、材料期刊网、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等8大期刊集群平台平稳运行并具备一定影响力。科技期刊界于2005年首次提出数字化发展,2007年明确提出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与集群化同步成为科技期刊的研究热点。集群化与数字化的紧密结合促成了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的兴起,也成为科技期刊刊群化的基础和抓手。从刊群的组成来看,以学科和行业为基础的刊群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方向。科技期刊早期刊群化模式一般是由协会、学会组建的学科集群或同一主办单位期刊组建的刊群;发展到后来,部分同一主办单位期刊组建的刊群吸纳了行业期刊加盟,发展成行业学科刊群,如中国光学期刊网;也有刊群是由单位刊群与学会联合主办成为行业学科刊群,如中国煤炭期刊网。从刊群的特色来看,刊群平台的核心是期刊集群展示和论文推荐(OA),发挥着提高各刊显示度、打击虚假投稿网站、扩大各刊论文传播渠道、提升各刊引证指标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刊群化普遍存在集群程度偏低、管理松散、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2)媒体融合。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最早于2013年提出,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科技期刊的研究热点。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带来了巨大助力。2015年开始,微信公众号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科技期刊研究媒体融合的重要方向,大量科技期刊运营实践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媒体融合。3)共享。近年来在全社会共享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更为深入,呈现出越来越开放和包容的趋势,融合的范畴也越发广泛。科技期刊的共享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期刊开始关注在其出版生态圈中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如北航文化传媒集团,探索尝试将科技期刊同大众媒体、图书馆、文化资源等进行融合发展,从而达到扩展期刊的运营模式,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科技期刊越发重视对其内容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朝着知识共享、知识服务的方向探索融合发展。科技期刊尝试以刊群化作为知识共享的一种重要组织创新形式,有学者以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为研究对象,挖掘、分析并评价科技期刊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机制。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基于结构化数据排版的生产流程,中国激光杂志社通过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探索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等,为科技期刊的共享发展开辟了道路。

1.2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内涵

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经历了集群化、媒体融合、共享3个发展阶段,也充分反映出了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内涵。笔者在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实践中,积极探索了融合发展的内涵,认为科技期刊在互联网和数字出版转型背景下寻求突破和发展,须以期刊集群为发展平台整合资源,以媒体融合为内容再造和广泛传播的手段,以共享机制盘活用户、推动知识服务和融合发展。笔者认为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不是一味地聚合,而是融合与细分的统一,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驱动下,对离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并细化专业分工,协同进行知识加工、知识服务和知识传播。科技期刊如何能够在期刊集群架构中细化分工、协同配合、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和潜力,将是取得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关键。

2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

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总的来说就是打造一条合理高效的资源整合、内容策划、知识加工、服务与传播的生态链,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科技期刊、集群平台的各自优势,使期刊、集群平台、用户都因此受益,从而实现融合发展。操作层面来说就是科技期刊负责向集群平台提供内容,而集群平台负责内容的深度加工、媒体融合、并统一向用户提供服务。

2.1期刊层面

融合发展背景下,内容为王仍旧是不变的真理,但是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却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的角色需从编辑出版升级转化为内容孵化,宜做好如下3方面的工作。1)建立与专家、作者的社群关系。紧密联系优质作者和专家,他们既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资源,又是高水平内容的创造者。科技期刊编辑应通过微信、微信群等与专家作者保持交流和互动,对专家和作者的学术动态等有比较及时的掌握。2)策划出版常态化。科技期刊应积极地进行热点专题的策划和组稿,这是获取优秀论文、高质量内容的最佳途径。能否发现和策划好的选题,并充分调动起作者的积极性、获得专家的大力支持是专题能否策划成功的关键。科技期刊可以通过会议主题、问卷调研及专家咨询,获取的最新科技资讯、网络查询行业科技和政策信息、自然来稿、同行及跨行期刊创新选题借鉴、优秀团队科研方向、行业单位策划活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精准选题。3)获取扩展素材和智力支持。向专家和作者获取论文的相关扩展素材,如动画、三维模型、视频、PPT等,用于增强出版和内容挖掘储备。此外,科技期刊还应获取专家和作者对内容重构、二次加工、内容传播等方面的深度支持和配合。总之,科技期刊在融合发展的分工中,要将自身定位在孵化优质内容、沟通专家作者,并为集群平台持续提供优质内容。

2.2集群平台层面

1)建立有序高效的内容对接与反馈机制。集群平台多点对接各刊编辑部,需建立有序高效的内容对接机制,包括提交渠道、内容范畴、内容格式与标准等;确定编辑在线沟通与反馈机制,协调解决内容提交和补充等方面的问题,对已加工完成的内容进行反馈,以确保内容质量符合要求。集群平台方面应尽可能承担更多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确立对期刊和编辑的激励机制,以便更好开展工作。2)配置专职团队进行深度内容挖掘和加工。单刊财力、人力、物力有限,不具备开展内容深度挖掘和加工条件。这恰恰需要集群平台进行必要的投入和担当,特别是配置专职人员对各刊提供的内容和素材进行技术加工、深度挖掘等。集群平台承担该项工作有如下4种积极意义:①为各刊提供服务,提升集群凝聚力,有效弥补集群松散组织结构的不足;②实现专业分工,大幅提升了内容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推进了媒体融合;③为期刊与集群进行沟通和协作搭建了桥梁,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合作;④利于知识内容和产品的分享和传播,同时也利于带动和提升加盟期刊整体的内容策划动力,从而整体提升学科的数字出版水平。3)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媒体融合传播和知识服务。了解用户的需求意味着可能获得更多用户,而用户的数量和网站流量则直接关乎集群平台运营的成败,集群平台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建设和运营。对于用户而言,集群平台的内容资源是否丰富、独有,内容质量是否高,内容呈现是否多样,检索是否方便,人机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有成熟的知识产品都是其是否选择关注集群平台的理由。而单纯的期刊展示和论文推荐远不能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所以,集群平台必须在知识加工、内容创新、知识服务方面下足功夫。此外,通过集群平台统一对外传播和宣传,一方面有助于打造刊群品牌,树立用户口碑;一方面有利于集中流量,提高内容传播质量和效果。

2.3融合效果分析

由期刊整合作者和专家资源,策划并向集群平台提供内容素材,经集群平台深度加工,统一向用户提供丰富多样高水准的知识内容和知识服务,并最终获得用户的全面认可和关注,这充分反映了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策略和理念。当用户累积到一定程度并反映在可观的流量上时,将为集群平台和科技期刊带来丰厚的融合红利。1)用户和流量的大幅提升直接扩大了期刊集群的影响力,间接提升了各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同时各刊论文的传播质量、引证指标也会随之提升,从而有力地促进刊群化;2)用户数量的提升,反过来帮助期刊进一步扩大作者群体和专家群体,更有利于期刊进行更多高质量内容的策划,而其内容也相应获得更好的传播质量,从而促进共享;3)流量的提升直接带来广告收入,甚至可以基于用户流量为设备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进行创收,集群平台可以与期刊共同分享利润扩大收益。

3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

1)意见领袖机制。意见领袖的定义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在科技期刊融合发展中的意见领袖有2层意思:一是期刊集群平台应该成为媒体融合、集群化发展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刊群中的大刊强刊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媒体融合的诸多创新中积极探索尝试,为其他期刊做好榜样和示范。通常,很多刊群的实际运营者也是以强刊大刊为主体的,意见领袖形成了统一,确定意见领袖的主导地位,并由其带动整个刊群的发展和进步,是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必要机制。2)沟通协同机制。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需要集群平台与期刊紧密联系、协同合作。建立集群平台与各刊的协同机制尤为必要,明确工作流程和业务分工,使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建立快捷顺畅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方便集群平台及时为科技期刊的内容策划提供支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高效的协同,使刊群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地推进和开展下去。3)流程再造。传统出版流程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出版规律,科技期刊进行出版流程再造是必然的选择。面对媒体融合,科技期刊从策划组稿到出版传播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因为增强素材和多媒体素材而对出版流程进行再造,以满足需求;面对刊群化,科技期刊甚至还需将与集群平台的沟通、多媒体内容的加工与,加入到出版流程中去。出版流程的再造,是科技期刊进行刊群化所必须面对和重视的环节。4)激励机制。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需要从2个层面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科技期刊需建立编辑、专家、作者的激励机制,激励其策划出优质内容;另一方面是集群平台应建立激励积极协同配合的激励机制,激励各刊与集群平台做好内容共建,从而丰富集群平台的内容储备。5)人才培养。无论是集群平台还是科技期刊都应着力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新媒体知识、具有一定内容原创能力、乐于创新和尝试新鲜事物、勇于探索实践的复合新型出版人才。他们将是科技期刊实现深度融合、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6)盈利模式。探索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盈利模式,是集群平台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凝聚各刊的重要手段。刊群以优质多样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多元用户服务和知识服务作为融合发展的流量支撑,具有可预期的盈利。科技期刊应以集群平台为抓手,集中力量融合发展,在扩大影响的同时,也获得经济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