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期刊知识 >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现状分析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8 09:34:42

1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本文选取了包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编辑学刊》等10种出版专业类核心期刊。截至2017年12月31日,被引频次从高到低前30位的共计300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基金论文率和被引频次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内容

2.1研究主题情况分析

通过研究主题分布状况的研究,可以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热点。从所选的300篇文章中,具体标注作者单位的有230篇,其中专门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有86篇,占37.39%;在研究主题的分布上,期刊发展25篇,编辑加工工作24篇,数字化自动化研究16篇,期刊评价10篇,出版工作者研究5篇,著作权研究3篇,出版史研究2篇,作者群研究1篇。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编辑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期刊发展以及与他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编辑加工工作和数字化、自动化工作,占全部的75.58%。这是由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团队特点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从事研究的主题选择。从目前来看,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中,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的非常少,大部分是从其他岗位转到编辑岗位,即便是毕业之后就从事编辑工作,很多编辑也是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学术期刊从业人员在实际编辑校对工作中,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要达到熟练掌握各种编辑技巧和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系统专业的学习,对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往往掌握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无法掌握最标准最规范的文字加工和编辑技巧。

2.2论文基金支撑情况分析

基金论文比指所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基金项目的申请要经过研究者申报和专家评审以及基金主管部门批准一系列规范、严格的审查程序,被批准的选题一般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且还有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基金论文是能够取得较好研究成果非常重要的条件。在所选取的300篇文章中,基金资助论文只有30篇,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发表的86篇论文中有基金资助的文章只有11篇,占全部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发表文章总数的12.79%。由此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编辑从业人员发表文章的基金论文率比较低。这说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研究中缺乏团队支持和基金支持,可以说,他们的研究大都是独立进行,缺乏交流和合作。编辑的研究内容仅与日常工作有关,较专业的期刊研究很少涉及,写作的内容和水平与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专门从事期刊研究的人员相差甚远,学术期刊编辑人员非常需要补充大量的编辑学和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促进学术期刊编辑与专门新闻出版专业的人员建立联系,将理论和实践取长补短,完美结合。

2.3被引频次情况分析

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是该论文正式发表后的某一时期内被期刊论文引用的累积次数。论文被引用意味着研究成果得到继承、连续、发展或评价,被引频次越高这种效果越明显。被引频次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一种体现。一篇好的原创论文对后续研究能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期刊上的论文被引频次越多,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在所选择的300篇文章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为140次(统计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这与其他专业论文的高被引频次有较大差距,被引频次整体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辑人员的研究状态不佳,缺乏研究的动力和持续力,对编辑出版类的文章整体影响力不大。

3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人员都是非编辑出版学专业出身,所以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涉猎与他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编辑加工和数字化自动化等,而对于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研究不多;通过论文基金支撑情况和被引频次的分析可以发现,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研究中缺乏团队支持和基金支持,缺乏研究的动力和持续力,导致研究状态不佳。

3.1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脱节

编辑队伍人员中,高学历层次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以山东省为例,在17所地方高校的学报编辑部中,硕士以上学历有57.14%,占到半数以上。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与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有所脱节。而同时,原来的专业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专心研究,从而导致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学术研究方向比较被动。另外,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核心所在,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对象就是专家、学者以及他们创造的学术成果,这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性有较高的要求。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只注重编辑工作的工具特性,认为期刊编辑不过是单纯的文字工作者,即无学;又身居人后,做的仅仅是对文字的编辑加工工作,并无创造性劳动。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待研究的态度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束缚了学术期刊的发展。

3.2缺乏相关科研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广博的文化修养、深厚的语言修养、文字修养、全面的技术修养和科学修养是编辑人员要求具备的五个修养。而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既要深入到学术研究的第一线,了解学术的发展前景,又要根据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发展而不失时机地开辟专栏。但是从前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编辑从业人员发表文章的基金论文率比较低,这就说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研究中缺乏科研政策的鼓励和支持、缺乏团队支持和基金支持,无法开展后续的研究。

3.3编辑系列职称评审政策导致积极性不高

目前,“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只有两个级别———初级和中级。“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人事部共同举办的一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该资格认证考试已经得到新闻出版行业的普遍认可。实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初级和中级职称“以考代评”和责任编辑“持证上岗”两项原则以来,该考试已经成为新入行的编辑从业人员必过一关。因此,对需要参评初、中级的编辑人员来说,只需要参加并通过相应的考就可以参评相应等级的职称。而对于需要参评副高或高级的编辑人员来说,因学术要求较高,学术成果需刊发在较高水平的刊物上才被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研究热情与动力。

3.4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影响研究状态

在每次发刊之时,责任编辑总是内心焦虑、忐忑不安,生怕在校对编排过程中存在疏漏,这种既成事实则无法修改的特殊性给了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特殊的心理特点,也是导致他们心理敏感、焦虑的诱因,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现象最容易在助人职业中产生,而期刊编辑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助人职业。据中国人力资源网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有高达70%的被调查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编辑人员位居11位,职业倦怠率为38.30%。由于各种压力导致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编辑人员的研究状态,众所周知,人在焦虑和厌倦的状态下是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对于导致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刘晓茜在《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探析》中指出,隐形社会角色导致的低成就感、工作压力和期刊的发展导致知识缺乏三个方面是导致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的原因。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对学术期刊编辑的高要求与社会地位的反差较大也是导致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直接诱因。

4结论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编辑处在非常被动的、消极的研究状态,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限制了编辑出版及办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学术期刊编辑人群的稳定以及改善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研究状态,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为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搭建更多的进修和深造的平台,在科研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他们不仅从实践,更能从理论的高度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的发展,将自己的所学专业与编辑出版学相结合,可使编辑队伍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和充满活力。

(2)做好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要让参加学习的学员通过参加培训无论是从政策法规,还是具体的编辑操作方面,都能有所收获,不要流于形式。同时,这也为期刊编辑人员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的机会,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把各自刊物办得更好。

(3)积极与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联系,在各期刊编辑部建立实习基地,给新闻出版专业毕业的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们把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他们也会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期刊工作的理论性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也促进了新闻出版专业的发展。

(4)在期刊的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经常被忽略,要改善期刊编辑人员的研究状态,首先要消除隐性社会角色导致的低成就感。在消除职业倦怠方面,除了编辑人员自己要用积极的态度调整自己,适当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包括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和薪酬分配制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动力,让他们能够把研究作为一种工作需求,从而进入积极的工作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