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期刊知识 > 期刊融合运营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融合运营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04 04:30:11

1期刊融合发展趋势

1)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信息技术更新了产业运营的时代潮流。随着B2C、C2C、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活各领域纷纷走向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传统行业和新兴经济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面貌。“融合发展”方便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媒体作为满足人精神需求的载体,其媒介形式、传播规律、传播理论也正在发生变化,融合是大势所趋。

2)融合是新时代的媒体形态。实践证明,几种不同媒介形态的媒体简单相加仍然缺少活力,也难培育出利润增长点。媒体“融合”运营,是一种包含各种要素汇聚及运营的广义的“融合”。目前流行的做法是报刊、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通道和平台传播给用户。这种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传播手段的融合,还包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统媒体的边界模糊,是新时代媒体运营的新模式和新形态。

3)融合是当下期刊变革的出路。300多年前,杂志为适应大众需求,和报纸逐渐区别开来,缩小版面,装订,加封面,变成书的形式;由时间性新闻传播逐渐变成精致的专题内容聚合、话题聚焦,让大众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互联网时代,人们对资讯和阅读体验提出了新要求,更受青睐的新媒体内容迅速增长。期刊要存活下来,必须按照新时代的大众需求和传播规律去构建新型产品。大家已经发现,当下期刊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不再只是同类期刊,而是BAT(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还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络门户企业,以及掌阅、QQ阅读、和阅读等移动阅读平台。而期刊的革新图存貌似只有一条路,就是跟上时代步伐,积极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下传统期刊存活/转型的法则。

2融合运营实践现实情况

2.1融合运营基本情况

1)总体上突破瓶颈期。2014年,国家《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各主要媒体开始了从媒介“相加”到“相融”的快速发展,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推进深度融合。据统计,近两年来,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规划,超过1/3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到2017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经由简单的物理变化的相加式转型阶段升级到“化合”变化的深度相融阶段;内容建设与技术革新相互激发,新型移动融合媒体吐故纳新,创新、创业、创造不断取得突破,道路逐渐清晰,制度逐渐完善,运营能力明显提升,总体上已经突破了融合运营的瓶颈期。

2)印刷出版仍是期刊出版主流。2014年以来,我国期刊整体的平均发行量延续了下滑态势。在低迷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期刊放弃纸版印刷,只做数字出版,特别是消费类期刊,而有的期刊的纸版印刷仍有发展。因为拥有独特的内容资源,相对固定的阅读群体和特殊的社会传播职能,学术类期刊和行业指导类期刊受新媒体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少年儿童阅读则是刺激目前印刷期刊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少年儿童利用新媒体的机会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新媒体缺少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其内容还没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此外,传统期刊在融合运营的模式上多数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印刷出版,因此,总体来说印刷出版仍然是期刊出版的主要方式。

3)从媒介相加到与移动网络平台合作。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95亿,占整体网民的95%。手机已成为用户覆盖率最广的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用户覆盖率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移动阅读的高速发展期。2012年至2016年,我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复合增长率41.1%,整体规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2016年,我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为90亿元,同比增长28.6%,移动阅读成为数字阅读的主流方式和发展方向。随时势而动,在与电子商务网站的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之后,诸多老牌期刊敏锐地发现了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向可以为期刊业的发展提供新平台与新市场,纷纷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对期刊移动市场的投入,取得了诸多成效。

2.2主要做法

1)产品数字化。从内容生产上看,媒体融合后的主要表现是让内容/产品数字化。大家纷纷加入到互联网传播终端传播的通道中,“两微一端”成为标配,大量推出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内容,进入到人们的阅读生活中,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而原本特点分明的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边界越来越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一样”的媒体形态。

2)生产整合化。融合运营后的内容产品生产流程得到了大幅改造。其基本流程就是集中力量采集内容素材,再根据各自用户特点进行加工,制成不同的内容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给用户。融合运营后,多数期刊都对生产部门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全媒体编辑中心”“全媒体协调中心”“新媒体部”“中央厨房”等。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内部架构上统筹纸媒、网站、“两微一端”的内容采集、集成、加工与分发,做到一次采集、分类加工、多元,从而实现生产流程的简约化和内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具体操作的整合程度上依然有深有浅,革新动力不足的期刊,比如学术期刊、青少年期刊等,不少还停留在观念层面或“姿态性融合”层面。个别期刊仅在少数重要采编活动中尝试流程整合应用,其余场合数字化产品与传统载体内容制作上还存在“两张皮”现象。

3)经营多元化。与传统期刊细分市场、画地为牢、各自为阵的经营方式不同,“融合”后的期刊企业可以让人、财、物、讯(息)等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挖掘,经营延伸到多个产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前融合状态下的期刊经营多数向三种及以上的行业延伸,包括出版、会展、活动、游戏、教育、电商、舆情等多个领域。即便是事业组织运营模式的学术期刊,也不再是单纯出版杂志,而是拓展到了会展、活动领域。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介之间的技术鸿沟将会进一步打破,传媒产业之间的界线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统一的“数字内容产业”,融合运营必须走多元化之路。

4)运作资本化。融合运营中,资本运作是核心手段。数字化初始阶段,业界有“投也是死、不投也是死”的说法,讲的就是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资本的作用。找到新的成熟的增长点之前,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运作,要真正做大做强很难实现。实现融合转型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投融资政策。研究发现,做得比较成功的融合案例,多是期刊集团,资金充足,而且多是以自投为主。除少数老牌期刊如读者传媒集团、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能通过上市来公开募股外,财政购买服务与政策资金支持、内部集资入股、投资获利以及吸引社会资本入股等,都出现在媒体融资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