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农业科技 > 水产和渔业 >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及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正文】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及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黄会; 刘慧慧; 李佳蔚; 杜静; 韩典峰; 张华威; 张秀珍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烟台264006;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201606
  • 微囊藻毒素
  • 水产品
  • 毒性
  • 检测方法
  • 污染

摘要:微囊藻毒素(MCs)是蓝藻水华中产生的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的生物毒素,可对水环境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水体及水生生物中的MCs残留经食物链传递最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MCs的毒性及其在水产品中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污染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MCs的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展望。结果发现:1)MCs对水生动物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通过改变免疫酶活性、降低淋巴细胞活力及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水生生物免疫功能;2)目前常见的MCs检测方法研究多针对游离态MCs,而结合态的MCs不易完全提取,因此,难以准确检测样品中MCs总量。开发高效、安全、环保和灵敏的MCs总量的检测分析方法,将是日后重要研究方向之一;3)全球地下水、地表水甚至海洋环境等水体中均检测到了MCs,多种淡水产品(如鱼、虾和贝)中广泛检出MCs,部分地区海产品中也发现MCs的存在,且MCs残留量与季节、品种和环境等因素相关。上述结果说明,水体及水产品中MCs污染不容忽视,应加强水体及水产品中MCs的残留监测及风险评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