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数据》杂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2016年创刊,目前以季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作为一份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发行的专业刊物,自创刊以来,便肩负起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和引用的重要使命,致力于促进数据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杂志深知,在信息化、数字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数据已成为科研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然而,数据的孤岛化、封闭化现象仍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成果的传播。因此,杂志应运而生,旨在打破数据壁垒,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与共享,让数据成为驱动科研创新的新引擎。
在内容方面,杂志不仅关注科学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深入探讨科学数据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实践和价值挖掘。它刊发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涵盖了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科学数据在推动科研进步中的巨大潜力。
同时,杂志还积极倡导科学数据的规范引用和评价体系建立。它认为,科学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研成果,应该得到与论文、专利等同等的重视和认可。因此,杂志不仅鼓励作者在论文中引用相关数据,还推动建立了科学数据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为科学数据的价值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信息高质量图谱数据、专题 青藏高原多源卫星数据与生态系统关键参数遥感产品集
①投稿论文在Ⅱ区(推荐阅读区)发表前,可根据作者意见调整,需向编辑部提供书面材料或邮件说明。Ⅱ区发表后(签订数据论文出版协议后)即为正式发表,一般不得再修改信息。
②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号宋体字,一律采用单倍行距。引文务请核实无误,并注明出处。
③注释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全文统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
④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⑤请在文末注明第一作者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不注)、籍贯、职称或职务、学位或学历、主要研究方向、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⑥来稿请附相关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为宜,简介主题范围、目的方法、内容梗概、创新之处、主要结论。
⑦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⑧计量单位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公式及中外文字符务必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等,易混淆字符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⑨务必在文中引用处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参考文献序号。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参见GB/T7714-2015。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给出,3人以上只写前3名,后加“等”。
⑩论文为科研课题、项目成果的,需注明课题、项目名称,并在同括号内填写课题或项目编号,如为多项课题、项目成果应依次列卅,以分号分隔。
一对一咨询服务、简单快捷、省时省力
了解更多 >直邮到家、实时跟踪、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间环节享受低价,物流进度实时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