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基础科学 > 海洋学 > 应用海洋学学报 > 南海深海氮循环微生物的原位培养与多样性分析 【正文】

南海深海氮循环微生物的原位培养与多样性分析

王蕾; 王丽萍; 董纯明; 李小义; 李登峰; 邵宗泽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 福建厦门361005
  • 海洋生物学
  • 氮循环
  • 原位富集
  • 微生物多样性
  • 好氧反硝化

摘要:借助自主研发的深海水体原位定植培养系统,在南海3300m的深海水体中进行了氮循环微生物的原位培养.通过向富集仓中投加缓释肥(铵盐、硝酸盐和尿素)进行了为期17个月的原位富集.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离培养的方法,对深海原位富集物及实验室二次富集物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南海原位富集样品中,细菌以变形菌门丰度最高,富集仓内脱脂棉附着介质和仓内水样中的最优势属分别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科韦尔氏菌属(Colwellia);古菌以奇古菌门为主,其中氨氧化古菌(AOA)所占比例很高.通过平板培养分离到17株细菌,主要包括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和亚硫酸盐杆菌属(Sulfitobacter)等.通过不同起始氮源(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培养温度(28℃和10℃),对原位富集样品进行实验室二次富集,获得了5个富集菌群.分析发现,它们均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可以产生N2O或N2;这些菌群均以盐单胞菌属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海源菌属(Idiomarina)或海杆菌属,其中盐单胞菌和海源菌成功获得分离.单菌功能验证表明,分离获得的盐单胞菌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其在原位环境下反硝化活性尚有待确认.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