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学学刊》杂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2023年创刊,目前以半年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坚持 “求是创新” 的精神,为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讨论平台,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原创,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去绝空疏浮言,严禁抄袭剽窃。
“惟学书院” 名称有近和远两个来源。近的来源是马一浮先生创作的《浙江大学校歌》,其中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体现了学问境界的广阔。远的来源是《晋书・范宁传》中记载的 “帝以(范)宁所务惟学”,范宁在杭州兴办学校,推行儒学,对古代学校兴办史有重要贡献,可视为 “惟学” 名称的最早源头。
重在发表中国语文学学科的重要原创成果,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同时设立 “名家讲坛”“经典新探”“浙学研究”“出土文献研究” 等主题栏目,还为青年学术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发表研究生和本科拔尖学生的优秀学术论文。
主题栏目:名家讲坛、古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
①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项目两类。论文若有此种背景,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列于作者单位之下列,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编号。
③正文标题一般分三级: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二级标题用“1.”“2.”“3.”标示;三级标题用“(1)”“(2)”“(3)”标示。
④正文中不需重复表和(或)图中的数据,但应对图表的意义、特点和重大发现做必要的阐述,同时应有相应文字,如“见表1”、“如图1 所示”等字样指示图表的位置。
⑤文稿要求观点新颖独到,具有学术参考价值或实务指导意义。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编辑部统一提供数字化复制、汇编、发行、网络传播等信息服务。
⑥本刊统一采用页底脚注的形式,每页注释重新编号,注释序号用①,②……标识。注码置于引文结束的标点符号之后右上方。
⑦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项目与格式根据国家现行标准:GB/T 7714-2015,信息齐全(作者,标题,出处,年,卷、期、页码等)。
⑧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众所周知的介绍性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避免出现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⑩文章题名应能反映所用关键技术及主要研究内容。中文题名的字数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确有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
一对一咨询服务、简单快捷、省时省力
了解更多 >直邮到家、实时跟踪、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间环节享受低价,物流进度实时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邮编:3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