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理论与实践》杂志(CN:14-1405/G2)内容丰富、思想健康,2021年创刊,目前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该杂志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聚焦视听艺术,传播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提供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宗旨,致力于推动视听技术与艺术的学科交叉研究、传播学与戏剧影视学的融合创新研究,并不断丰富新时代学科建设的内涵。
杂志的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本刊专稿”“视听观察”“国际传播”“文化传播”“纪录片研究”“史论纵横”“智媒时代”“创作手札”等。这些栏目既关注学理性,也兼顾应用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学术视角。例如,“视听前沿”栏目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对艺术形态的创新,而“创作手札”则关注行业一线创作者的创作访谈和手记。
《视听理论与实践》自创刊以来,坚持学术为要、质量第一的原则,已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入库期刊,并被知网、维普等多个数据库收录。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研究资源,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实践指导,成为推动视听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刊专稿、主题策划·AIGC视野观察、国际传播、视听观察、传媒教育、文化传播、创作手札
①稿件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
②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名应与PubMed数据库一致。
③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添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依次是: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④来稿请按顺序标明作者以下信息:作者姓名(出生年~ )、工作或学习单位、职称或(和)职务、主要研究方向。
⑤符合本刊编辑方针和出版宗旨,内容健康,学术性强,具有真实性、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文字精炼,语句通顺,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⑥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众所周知的介绍性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避免出现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⑦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⑧前言应交代本研究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本研究创新点。
⑨文稿引文务须准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先后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外加方括号。
⑩编号应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无标题时,编号后空一字写具体内容。
一对一咨询服务、简单快捷、省时省力
了解更多 >直邮到家、实时跟踪、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间环节享受低价,物流进度实时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高校新区文华街125号(晋中市榆次区),邮编:0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