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I >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 山东社会科学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规律 【正文】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即从1949年到1976年9月,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从1976年9月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两个凡是",以及"两个凡是"遭到反对和否定,恢复正确思想路线的阶段;第三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探索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阶段。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关于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得到如下规律性的认识:牢记初心和使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理论生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成效的重要环境保障;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群众的智慧竞相迸发,并纳入决策者视野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保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条件;学术界、党和国家机关的决策者们保持扎实的学风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风条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成果和国外文明成果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助力条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