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农业科技 > 农业综合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合理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 【正文】

合理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

周永萍; 杜海英; 师树新; 燕建召; 孙辉; 崔瑞敏; 田海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半干旱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51
  • 合理密植
  • 种植模式
  • 产量

摘要:文章以研究合理密植条件下优化种植模式为突破点,以促进棉花增产和机械化种植为目标,设置了密度为75 000株·hm^-2,行距依次为80 cm(Ⅰ)、75 cm(Ⅱ)、70 cm(Ⅲ)、(100+50) cm(Ⅳ)4种种植模式,以密度45 000株·hm^-2、行距80cm(CK)的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棉花株高、茎粗无显著影响,而对果枝台数、结铃性等影响较大。处理Ⅱ、Ⅳ的果枝台数、单株成铃数、单位面积总成铃数、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和总生物量均高于处理Ⅰ、Ⅲ。由此表明,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种植的合理种植模式以密度75 000株·hm^-2条件下的100 cm+50 cm大小行种植和75 cm等行距种植模式较为适宜。该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机械化植棉以及实现高产再高产提供参考依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