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 >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话语分流态势论略 【正文】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话语分流态势论略

黄力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233
  • 新文化运动之后
  • 右翼的中国话语
  • 左翼的中国话语

摘要: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后,来自于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共同对传统的中国话语构成了冲击,事实上改造着中国话语的内容与形式。但是,中国话语对外来话语的冲击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中国社会的分化性走向,力图争取生存的中国话语采取了左右分流之复杂形式:右边的中国话语是指国民党政府的保守主义,尊孔读经;左边的中国话语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右边的中国话语是出于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之目的;左边的中国话语意味着,中共的革命既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民族思维模式,更不可能无视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这与超民族主义的国际主义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思维方式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嵌入中国话语之中,这既是必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