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 04:15: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专业课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现状
至2008年,我国有22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1]]包括教育软件工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三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但有不少院校存在专业基础深度不够、专业性质不明确、克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实验条件不具备等问题。[[2]]
2.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杨改学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3]]从早期的“四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到当前的“四种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但是具体到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则存在着“轻实践目标、轻创造目标和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闭门造车”等问题,[[4]]出现了同构现象,不论学校层次、规模、类型都要培养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
3.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老化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庞杂,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教育论文,但实际上形聚神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但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
另外,有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比较早,没有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脱节。[[5]]还有一些院校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4.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利于系统地讲授知识,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素养以及主动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讲授方法主要依托教师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其表现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表现能力和信息量有限,传递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该学科中包括许多直观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难以表现教育论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主要有常规性实验、制作性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性三种类型。但是不少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往往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所开展的常规性和制作性实验也多是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多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按照详细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至于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操作,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中都没有涉及,指望这样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行不通的。
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领域,选择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但是“专业”与“学科”是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研究范畴出发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囊括这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范畴,那么这种“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必将使眼高手低,学生不能胜任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整个教育技术领域,那么其课程将十分庞杂。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能够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几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才,其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太多了。[7]
培养目标要具体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以能力要求、专业领域和职业类型或方向来限定的。[[7]]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而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专业比教育技术学科的面要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必须要具有其他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教育技术领域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教育论文,重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下构建几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结构,突出技能培养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9]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本科层次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并熟练掌握某类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课程设置应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结构,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门专长,以改变长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广而不专”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手段——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广泛支持,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已从“音像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扩展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传媒的原理技术、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基于传媒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诸如音像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基于传媒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上,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育论文,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开始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丁楠(1983.3-),男,河南邓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研究。
[[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05):3-9.
[[2]]许霞,刘伟德.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172-174.
[[3]]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唐烈琼.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116-118.
[[5]]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6]]王余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层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3-44..
[[7]]张军征,.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逃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关键词]控制工程;工程教育论证;课程融合;教学改革
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把控制论融入到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为日后学生成为工程测试人员必备的骨干课程。《控制工程基础》在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以机械系统、电网络系统为背景,阐明了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各理工科高校中广泛开设,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把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作为导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2教学改革的举措
2.1根据工程教育论证的评价体系修订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工程控制必备的基础知识,对照工程教育论证的评价体系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修订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基本术语和定义,理解机械控制工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具备将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描述和解释的能力;掌握经典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训练分析研究机械工程中有关信息的传递、反馈及控制的能力;培养一般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并具备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等手段对不同系统方案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出客观比较与评价的能力;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确定设计目标和任务的分析能力
2.2明确教学主线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建立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这条教学主线,明确课程内容主要讲授的6个章节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把抽象复杂的联系起来形成以下共识:绪论是让学生对控制系统有一个整体认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运用动力学、电学及专业知识,建立机械系统、电网络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与系统方框图;时域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运用传递函数求解系统在某一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计算和分析其性能指标;频域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另一种方法,令传递函数中的s=jω,则系统可在频率域内分析,绘制奈奎斯特图和Bode图,分析系统性能;稳定性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的首要条件,利用传递函数的系数、奈奎斯特图和Bode图都可判断系统稳定性;误差分析是研究控制系统的准确性,理清误差与偏差的关系,系统在各种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2.3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紧密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学时少、内容多、基本要求不能降低的矛盾。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突出讲解控制理论基本概念、系统数学建模、时域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及系统误差分析等重点部分。教学中紧密联系工程生产实际,侧重讲解基本规律的理解、应用及其相互联系,减少一些定理和公式的详细推演,或把复杂抽象的公式及推理,换成简单易懂的案例表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比如讲解劳斯判据是基于特征方程式的根和系数关系建立时,以方程x2+3x+2=0为例更易让学生理解。将MATLAB、Simulink应用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教学穿插演示二阶系统的响应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奈奎斯特图、Bode图、SIMULINK仿真。
2.4与其他课程教学融合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与机械专业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寻求其他课程中与控制相关能扩展的内容,采用课程间的互相融合教学,实现课程之间的相关衔接。让学生拓宽思维,积极思考,把专业的各课程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实际工程的完整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5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课程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程作业和小论文情况,课程作业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小论文分析行业前沿发展,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比较,主题部分引用和评述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考试占70%,题型主要以客观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综合题为主。
3结语
关键词: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改革
1 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发展研究
1.1国内城乡规划专业的起源
城乡规划专业在我国创立于1952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其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注册规划师职业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政策管理的影响整合,使得“建筑工程类”的知识面已无法应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制约了城乡规划的学科发展。
1.2当代城乡规划学专业学科发展
城乡规划学科和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构成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学科门类的三个一级学科群,学科群培育发展,以开放的学科体系构成。
二级学科的类型分为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2 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为例对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研究
2.3 现状的课程以及学生状况评析
2.3.1 专业概况
我校是以工为主,工、管、艺术三大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据此我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工学学科特点,同时兼顾管理和艺术学科的交融。在课程设置上具体加大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等工学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同时也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如中国画基础、建筑美学以及如城市管理与法规属于管理类的课程,这是兼顾专业自身要求以及因地制宜的课程体系。
2.3.2 课程存在问题
(1)落实教学培养目标不足
个别课程结构不尽合理、逻辑关系个别错位,课程内容重复,实践类课程质量待提高,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2)通识教育不足
通识教育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民主社会中责任者和公民的教育,强调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教养。我校当前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AB类课程,缺少艺术、管理、文学类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
2.4 现行课程的改进措施
2.4.1 落实教学目标
根据就业调研、预测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现行的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突出以设计为主、兼顾策划、管理,而去掉教学、政策、法规研究。
(1)调整课程结构、理顺逻辑关系
第一种是以学科加年级形成的课程结构,即一、二年级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三、四年级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第二种是实行“学分制”全面选修的课程结构,其中又有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课程结构之分;第三种是基础课程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第四种是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
(2)提高实践类课程质量
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学时,增加软件教学内容,增加规划集中周课时。
(3)理论课程紧缩并紧密联系实践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交通、规划原理等课程均需要在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增加针对课程的小设计。
2.4.2 通识教育是重要基础
我校建筑与规划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以拓宽学生学科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努力为学生创建信息多元、富于弹性的教育空间,提供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创见性的人才。建议开设人生哲学、创新能力、艺术赏析、写作评论、研究方法、团队协作、领导力等通识教育课程、以适应学校以及专业新的更高的要求。
2.5 课程结构的调整对比研究
2.5.1 总课程学分及构成比例比较
总课程结构调整前,实践环节学分少,国家规定实践课应占25%。选修课比例不足,必修课比重过大。总课程结构调整后,实践环节比例增加,占24%。必修课比重下降。
2.5.2 必修课程学分及构成比例比较
必修类课程结构调整前,公共基础课比例占必修课程29%。其中25%为政治,18%为体育,37%为英语。最为重要的专业课比例过低27.3%,不及公共基础课。设计类课,比例过低,占必修课的48%。必修类课程结构调整后,专业课比例升高达到31%。
2.5.3 专业课程学分及构成比例比较
专业课程结构调整前,理论课过高,占必修课的52%。专业课程结构调整后,理论课比例下降占43%,设计类课程超过理论类课程。
2.6 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四维无融通”模式
改革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以提高教学绩效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运用教学激励与情境创设手段,在历史时空经纬坐标中实施将课堂、校园、校外三个空间维和历史时间维“四维”有机结合,构建“全员参与的复合互动式课堂”、“全过程体验的专业实践活动”、“全方位参透的大教学系统”等三大系统,建立“课堂教授与课外作业辅导相融通、原理性教学与操作性教学相融通、教师导学与学生教课相融通、情景模拟与规划分析相融通、教案教学与科研项目相融通”的五大教学模式,以解决师生平等交流欠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情感与认知匹配不力、重课内轻课外、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合作问题。
3 总结
建筑与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的指导,这是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研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对建筑与规划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是一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工作。若只有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或体会,只能是从感性的和局部的视角认识问题。往往会出现经验大于理论,而得出南辕北辙的观点,更难以使课程结构的探讨达到研究所需要的高度。而要真正推进课程结构的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从宏观教育的高度,把握建筑与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方向,摆脱狭隘经验的束缚。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编,《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2]吴志强,《百年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
[3]理查德―勒盖茨,《为中国规划师的西方城市规划文献导读》
[4]谢香云,师生互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1:64-67
[5]李文成,《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0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职前教师 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从结构上分析,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反思能力、组织学科课外活动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虽然专业能力更多是通过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形成的,但职前教育阶段的起点和奠基作用不容忽视,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将对基础教育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
笔者对某师院师范专业2007——2008届毕业班学生各500名(范围涉及文理各专业)进行了“关于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抽样调查”,当问到“作为21世纪的教师,你认为目前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76.27%的学生认为缺乏必要的从教技能将是自己为师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为:
1.课堂教学基本功严重欠缺
讲课的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讲、写、作、画、演。有些高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只能开设一门“教师口语”,且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极少,所以92.7%的学生认为“此类课程远未达到培养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目的”。在教育实习之前,98%的学生没有“到中小学教育见习”的经历,73.6%的学生四年学习期间从未有“模拟课堂,组织教学”的经历。89.6%的学生不知“说课”要“说”哪些内容,92.5%的学生不知怎样写“教学设计”。通过对带队实习教师的访谈得知,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多语病;书写能力差,不知如何使用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教态呆板,甚至手足无措,缺乏形体语言的辅助效果等。
2.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低
毕业班学生计算机一级过级率达到96.7%,但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了解和掌握率不到4%,67.4%的毕业班学生承认对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完全不懂或不太了解,12.6%的学生称自己曾开发过以电子教案和小型课件为主的教学软件(主要在教育实习期间),但也承认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很低。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音实验室等教学系统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1.5%、2.6%和12.8%,甚至62.7%的学生不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等简单的电化教学工具。
3.创新与科研能力不足
从2004—2008年间,职前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为0,89.4%的毕业班学生对教育科研方法一无所知,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历届科研能力差的毕业生已对相应地区普教系统的教育科研产生不良影响,统计表明,在被调查师院所在地市,初级中学教师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城镇占16%,农村不到5%。
4.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差
在校期间,学过与“班主任”角色相关课程的学生不到总数的5%,学过与“学校管理”相关课程的学生不到10%,而97%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到中小学参加过任何班级或学校活动。实习期间,只有1%的毕业班学生亲自组织过班级活动或团队活动。
专业能力水平低下使大部分高师毕业生要经过2—3年实际教学才能弥补职前教育的缺失,这对基础教育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与当前教师高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现实迫使师范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二、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不牢: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不尽合理
从高师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整体布局看,教育专业课程既是体现高师师范性的支撑学科,又是发展其学术性的特色学科;从职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看,这类课程也是他们获得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应在高师课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虽然近几年我国一些高师院校教育专业课程在过去“小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在教学计划中只能占到总学时的10%左右(其中包括教育实习4—6周,占3—4%),仅为国外的1/3,各国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实习一般在20—25%。另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强,一些当前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现代课程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实验等课程不能开设。在能开设的课程中,除学科教学论以外,其余均为公共课或选修课,从校领导到师生一般将其作为“副科”处理,重视程度不够,其应有地位得不到体现。再有,课程内容缺乏提炼,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反映中小学教育实际、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复僵化等问题突出。另外,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目前这类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教条式教学、雄辩式教学、育婴式教学极大地遏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浅尝辙止的讲解使课程的深入性和系统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思想上忽视、课程少、课时紧、内容与教学缺乏科学设计等问题,使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基本上是学完考完也就忘没了。这种状态无疑使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失去了牢固的基础。
2.榜样缺失:教师的教学示范引导不力
良好的示范性是职前教师形成专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事实上,在缺少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师范生的教学行为大多是参照大学课堂中教师的行为,甚至自己中小学时期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使职前教师能从日常教学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目前高师院校一部分教师头脑中有种错误认识,认为对大学课堂示范性的要求不必像中小学那样严格,以至造成他们不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本身专业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与评职称密切相关的写文章、搞课题上,不重视教学模式的设计,不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愿把精力放到改进课堂教学上,一只粉笔、一份讲稿从头灌到尾,使职前教师不仅难以从其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榜样示范,而且难以从自己的教师身上得到敬业精神的熏陶。
3.训练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人的各种能力必须在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参与教学实践是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而目前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是高师院校的“通病”,这种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教育专业课程为依托的教育见习严重缺失。由于课时紧、经费少或没有教育见习基地等原因,目前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基本原理灌输、轻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指导的现象。“纸上谈兵”式的教学缺乏直观性与针对性,学生课上所学理论根本无法通过实践环节加以验证和“消化”。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高师有限的实验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需求,致使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课程不得不演变成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演示为辅的教学形式,省掉了许多实际操作的环节。如此教学,职前教师的从教技能、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力均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指导。 二是毕业前一次性教育实习形式化严重。由于受实习学生人数众多、实习经费短缺、指导力量薄弱及实习基地条件有限等因素制约,目前高师教育实习基本采用一名教师带一个实习小分队的形式,小分队少则二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即使有实习点的协助,教师在管理与指导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教育实习内容狭窄、单调,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基本功范围内,对于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学科课外活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均得不到尝试与锻炼;另外,教育实习时间过短,一般为6—8周,除去实习前指导、熟悉实习点情况、实习后总结外,在中小学的时间充其量只有4—6周,一些实习基地担心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不会轻易让他们组织课堂教学,大部分实习生整个实习期间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仅为1—2学时,甚至有的学生一次机会都没有。加之实习期间有的学生为考研拼命苦读,有的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不能安心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难怪当问及毕业班学生“你认为教育实习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作用”时,选择“作用不大”的占到87.9%,可见,教育实习根本达不到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
三、提升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
1.调整价值取向,突出师范特色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一直存在“学术性”与“师范性”孰重孰轻、孰主孰次的争论,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学术性与师范性是统一的,师范性是方向,学术性是水平,二者对师范教育发展同等重要。可是在原有价值取向指导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的现实,一时还难以转变,表现在办学方向上重“学术”、轻“师范”的倾向还很明显,以学科课程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最近几年,一些师范院校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大量形式、主题多样的综合素质微型课程,加之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种主题活动,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不乏由于对“综合素质”理解有偏差,“主题”过于随意,使综合素质教育综合有余而特色不足,甚至在时间和资源上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可以说在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师院校没有真正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没有对自身合理定位。高师院校只有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根本目标,避免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才能真正突出师范特色,从而把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
2.重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针对目前高师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少、学时少、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执教技能训练课等弊端,笔者认为应首先增加课程门类,并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基础理论性课程,如中外教育史、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法、国内外教育论著选读、教育心理学等;基本技术与方法类课程,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管理学等;操作性实践课程,如教材教法指导、教师技能训练课、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课程以必修和选修、讲座、专题研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增加教学时数,使教育专业课程占高师总课时数的1/3—1/4。另外,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彻底改变此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空洞、远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不能体现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局面。要根据学生需要编写教材,使教育专业课程真正成为能指导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学科,同时也为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深化教育实习改革
21世纪的基础教育对职前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实践是能力生成的源泉,而且科学规划与组织、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以及有效的时间保证是教学实践取得高效的前提。为此,应从改革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人手,结合课程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就得到到实际操作的训练。除了专门的执教技能训练课开展实践活动外,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可抽出其总学时的1/4—1/5,大约8—10课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以微格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课堂、技能竞赛或到中小学做课外辅导员与兼课教师等形式开展活动,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教师示范指导与学生反复练习有机结合。另外,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本着检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避免形式上的单一。
与此同时,改进教育实习方式。鉴于目前学制及课时的局限,建议实习时间至少延长至10-12周。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实习时间一般占总学时的15%左右。,其中英国不少于20周,美国为15周左右,联邦德国为18个月0。要改变传统实习以系为单位的方式,组建由各系学生混编的教育实习小分队,由本校业务精干的教师与实习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相关教师共同指导,且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采取听课与评课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试讲与实讲相结合、组织课堂教学与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职前教师得到严格的、高质量、全方位的专业能力训练。
1、中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根据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笔者选取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为分析对象,发现其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补修课程。这4所高校广告专业研究生学位总学分要求基本接近,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也大体相当。笔者综合了所选4所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的内容,分析发现4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有较高的一致性:首先,都设有包含的公共课程;其次,专业基础课基本都是围绕传播、媒介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课程,表现为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居多;再者,专业必修课主要以广告综合理论研究为核心,涉及广告运作管理、广告伦理法规等方面;最后,专业选修课涉及领域广泛,既有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也有广告专业实务课程,还包括营销、公关、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课程,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
2、美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本文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西北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4所美国高校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将广告专业设在其新闻或传播学院之下,其课程一般分为广告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包括论文和研讨会),所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在两个学年内修完,课程安排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对所选4所美国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内容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广告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差异在选修课内容设置与选择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西北大学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远多于其他高校广告专业,分为“品牌与广告策略”、“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媒介管理”、“营销分析”、“直销与互动市场销售”5种类型。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
1、学科归属到2004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
3、课程安排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三、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1、改革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广告业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但整体上仍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深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并未形成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内高校广告专业应拓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与资历雄厚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寻求更为广阔的实践性学习平台。
[论文摘要] 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探索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可尝试的一些方法。
环境工程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学会撰写英文摘要,提高英文写作能力,掌握阅读和翻译环境工程英文文献的基本技能。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服务;另一方面,为适应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和专业研究的需要。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少,任务重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课程学时安排少。很多学校往往把专业英语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与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同步的。由于此时学生的专业课程刚刚开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此外,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专业词汇量大,长句多,知识性强,要通过短短的20~30学时掌握相应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和写作技巧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缺乏主动性。
2.教材种类少,教学内容不明确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公开出版的很少,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均是自行编写的,选文大多来源于欧美大学相关专业的一些教材、硕(博)士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从网站下载的材料、报刊科技评论等,有的是全文选用,有的是节选部分章节或段落,难度深浅不一,随意性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此外,由于学时少,很多任课教师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筛选相应的内容,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采用翻译和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一言堂”、“满堂灌”,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多采用教师讲授和板书的形式,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有枯燥的词句翻译,没有图示讲解,也没有相配套的语音辅助资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一般都是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很多专业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较高,但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教学训练和口语训练,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对英语教学的方法不熟悉,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由于对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任课老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课程考核方式
专业英语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试内容侧重对词汇掌握、阅读翻译能力的考核,对听、说、写能力缺乏具体的考核内容。而且很多内容都是课文中讲解过的,这样主观上给学生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无法真正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材建设
专业英语注重实用性,不仅包括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还包括进入社会后的诸如英语面试、基本专业资料的阅读等应用。因此,文章难度选择应该在能够清楚地介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难度适中,篇幅不宜太长,有代表性的专业词汇出现频率要高些。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注意专业知识的导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文体的选择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专业文献,还应增加广告、产品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体。
2.改革授课形式,加强师生互动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多样化,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本身是枯燥的,再加上专业课程的滞后,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尽可能采用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涉及很多水、气、土壤等介质中的环境现象与过程的描述以及污染控制工程流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或较抽象、学习起来较困难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录像、图片、电影、动画等工具,以此来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大,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直接的刺激,提高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各类除尘器(precipitator)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类除尘器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和工作原理的仿真动画,使之生动易懂。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译训练,要想在短短的每周2~3学时的课堂上完成是不现实的。笔者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就下次课即将讲授的新词汇短语、新课文、背景等进行预习,并采取课堂随机点名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计入平时成绩。其次,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写译练习,要求用英文回答每个单元后的问答题,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复习了英语。
(3)课堂注重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训练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有自身的特点,除了专业词汇、术语及特定的构词方法外,还有科技文体、句法结构、语态、时态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是专业英语课程需要重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当然,考虑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也不能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听力训练可以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教师用双语讲课,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科教光盘,如Discovery中关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科普类的环保小短片。在锻炼专业英语听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开口锻炼的机会。正式上课前,可以开展“3分钟演讲”之类的英语口语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轮流安排让每位同学朗读3~4个句子,或者就课堂提问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回答。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能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读。要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环境工程专业词汇很多都是复合词、缩略词及利用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因此在每个单元的词汇教学中,应注重构词法的分析,介绍一些常见的前后缀和词根以及词性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硝酸盐(nitrate)、亚硝酸盐(nitrite)、硫酸盐(sulphate)、硫化物(sulfide),等等。在课堂上要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学习一个词根后,立刻给出一个含有该词根的新词让学生进行联想学习。
专业英语注重行文连贯、简洁,力求客观和准确,句子以长句和被动语态居多,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非限定动词和后主定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科技英语文体的介绍和翻译技巧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尤其是复杂长句句子结构能力。通过典型句子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背景,训练学生分清句子种类、找句子主干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每个句子中的主句以不同颜色和字体与修饰成分区分开,将谓语以粗体字显示,并让学生共同参与朗读,使他们在读句和断句的同时了解句子的语法构成。
写译。对于很多高校,大三学生开设专业英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毕业论文服务。这一点直接表现为毕业论文的外文翻译任务和正文中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和图表的英文翻译。根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体会,很多学生往往借助电子工具或在线翻译软件来完成,结果驴唇不对马嘴。因此,除了加强课堂讲解训练,课后布置适当的汉英和英汉翻译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根据毕业论文课题的要求查阅相关外文文献,在阅读文献的同时,掌握英文摘要的撰写。
3.更新考核方式,注重课堂考核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核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如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安排适当的测试,综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出勤等方面。期末考试试题题型尽量多样化,可以增加口试、摘要写作等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特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既要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掌握各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还需要较高的听、说、读、写、译水平,同时具备一定的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方式、多渠道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稳定教师队伍,不能随意指定。其次,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提供出国或访学的机会,开阔眼界,提高英语口语授课的能力和水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发挥专业英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月生,夏祥翔.论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7,34(10):119-123.
[2]徐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227-228.
[3]俞乐.互动式教学法在生物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江教育论坛,2010,(1):56-57.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学会撰写英文摘要,提高英文写作能力,掌握阅读和翻译环境工程英文文献的基本技能。一方面,为毕业论文服务;另一方面,为适应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和专业研究的需要。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少,任务重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课程学时安排少。很多学校往往把专业英语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与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同步的。由于此时学生的专业课程刚刚开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此外,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专业词汇量大,长句多,知识性强,要通过短短的20~30学时掌握相应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和写作技巧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缺乏主动性。
2.教材种类少,教学内容不明确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公开出版的很少,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均是自行编写的,选文大多来源于欧美大学相关专业的一些教材、硕(博)士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从网站下载的材料、报刊科技评论等,有的是全文选用,有的是节选部分章节或段落,难度深浅不一,随意性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此外,由于学时少,很多任课教师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筛选相应的内容,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采用翻译和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一言堂”、“满堂灌”,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多采用教师讲授和板书的形式,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有枯燥的词句翻译,没有图示讲解,也没有相配套的语音辅助资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一般都是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很多专业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较高,但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教学训练和口语训练,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对英语教学的方法不熟悉,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由于对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任课老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课程考核方式
专业英语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试内容侧重对词汇掌握、阅读翻译能力的考核,对听、说、写能力缺乏具体的考核内容。而且很多内容都是课文中讲解过的,这样主观上给学生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无法真正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材建设
专业英语注重实用性,不仅包括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还包括进入社会后的诸如英语面试、基本专业资料的阅读等应用。因此,文章难度选择应该在能够清楚地介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难度适中,篇幅不宜太长,有代表性的专业词汇出现频率要高些。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注意专业知识的导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文体的选择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专业文献,还应增加广告、产品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体。
2.改革授课形式,加强师生互动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多样化,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本身是枯燥的,再加上专业课程的滞后,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尽可能采用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涉及很多水、气、土壤等介质中的环境现象与过程的描述以及污染控制工程流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或较抽象、学习起来较困难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录像、图片、电影、动画等工具,以此来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大,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直接的刺激,提高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各类除尘器(precipitator)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类除尘器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和工作原理的仿真动画,使之生动易懂。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译训练,要想在短短的每周2~3学时的课堂上完成是不现实的。笔者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就下次课即将讲授的新词汇短语、新课文、背景等进行预习,并采取课堂随机点名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计入平时成绩。其次,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写译练习,要求用英文回答每个单元后的问答题,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复习了英语。
(3)课堂注重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训练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有自身的特点,除了专业词汇、术语及特定的构词方法外,还有科技文体、句法结构、语态、时态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是专业英语课程需要重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当然,考虑到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也不能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听力训练可以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教师用双语讲课,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科教光盘,如Discovery中关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科普类的环保小短片。在锻炼专业英语听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开口锻炼的机会。正式上课前,可以开展“3分钟演讲”之类的英语口语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轮流安排让每位同学朗读3~4个句子,或者就课堂提问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回答。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能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读。要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环境工程专业词汇很多都是复合词、缩略词及利用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因此在每个单元的词汇教学中,应注重构词法的分析,介绍一些常见的前后缀和词根以及词性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硝酸盐(nitrate)、亚硝酸盐(nitrite)、硫酸盐(sulphate)、硫化物(sulfide),等等。在课堂上要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学习一个词根后,立刻给出一个含有该词根的新词让学生进行联想学习。
专业英语注重行文连贯、简洁,力求客观和准确,句子以长句和被动语态居多,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非限定动词和后主定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科技英语文体的介绍和翻译技巧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尤其是复杂长句句子结构能力。通过典型句子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背景,训练学生分清句子种类、找句子主干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每个句子中的主句以不同颜色和字体与修饰成分区分开,将谓语以粗体字显示,并让学生共同参与朗读,使他们在读句和断句的同时了解句子的语法构成。
写译。对于很多高校,大三学生开设专业英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毕业论文服务。这一点直接表现为毕业论文的外文翻译任务和正文中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和图表的英文翻译。根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体会,很多学生往往借助电子工具或在线翻译软件来完成,结果驴唇不对马嘴。因此,除了加强课堂讲解训练,课后布置适当的汉英和英汉翻译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根据毕业论文课题的要求查阅相关外文文献,在阅读文献的同时,掌握英文摘要的撰写。
3.更新考核方式,注重课堂考核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核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如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安排适当的测试,综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出勤等方面。期末考试试题题型尽量多样化,可以增加口试、摘要写作等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特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既要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掌握各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还需要较高的听、说、读、写、译水平,同时具备一定的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方式、多渠道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稳定教师队伍,不能随意指定。其次,对专业英语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提供出国或访学的机会,开阔眼界,提高英语口语授课的能力和水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发挥专业英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月生,夏祥翔.论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7,34(10):119-123.
[2]徐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227-228.
[3]俞乐.互动式教学法在生物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江教育论坛,201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