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6 11:47: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与教学研究

篇(1)

新课程提出,生物教学应达成“喜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理解人与自然一起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确定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情感目标。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学的永远主旋律,怎样让生物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生物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生命教育、生物教学永远的主旋律进行探究。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物教学;主旋律

生命的和谐、健康是一直以来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随着时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界开始进行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并在改革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创新发展能力的学生。生物课程是与生命教育最契合的学科,在高中生物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构建中学生珍爱生命、致力于实现生命意义的价值观。下面我将从细胞增殖、生物进化、生态稳定三方面阐述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1细胞增殖,认识生命来之不易

“教育的目的应该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如是说。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生命素材,是进行生命教育的绝佳选择。所谓生命是一种生存状态,人要以生命意义而存在,认识生命就要从生命起源而谈,生物体是有微小的细胞经过一系列增殖、分化而来的,体会生命由细胞到组织器官到个体的艰难,才能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细胞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掌握这一动态过程才能领会生命发展壮大的方式和意义,在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中认识生命的伟大。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过程,引出一个成年人由一个受精卵的成长历程,需要细胞体积的增大又要靠细胞数量的增多,即细胞增值的问题。

(2)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通过Flas重点演示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对保持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表格对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异同,以及涉及的细胞器的不同。

(4)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将知识学习由多媒体演示转向实地操作。细胞增殖只能实现细胞数量上的增加,而多细胞的生物体从小长大,还有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细胞增殖已经是相对复杂的一个过程,加以细胞分化才能实现完整的生物体,强化生命体的来之不易,最后可以设计学生发表对生命形成历程的感想。

2生物进化,敬畏生命顽强不息

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体的星球,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又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甚至伴随多次生物大灭绝的现象,几经周折依然繁衍生息,所以依然存在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将漫长的生物进化历史长卷在学生面前展开,让其感悟到人以胜者的身份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是多么自豪的事情。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多种多样的物种存在形式一直以来就是备受争论的话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得生物进化理论不断发展,他用自然选择的学说证实了生物多样性是不断进化的结果,并对进化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我在这一刻的教学设计为:

(1)认识种群、物种、基因频率等基础概念。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物种可以是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变异的结果。

(2)了解在进化过程中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几种情况的作用。突变出现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地理隔离由于环境变化形成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的物种;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淘汰不能适应环境的。

(3)组织学生开展对不同物种间共同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的讨论活动,使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深入人心。由此可见,生物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一个物种都存在被淘汰的风险,人类在这一漫长的生存斗争中不断发展,在艰难的演变过程中突破自然环境的限制,并成为最高级的消费者,拥有复杂的生命形式,拥有极高的智慧,这正应证了生命的伟大,我们应该时刻心存敬畏之心。

3生态稳定,感受生命和谐美丽

生物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生物圈,生命教育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性。在教学中,要逐步改变中学生心中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心理,渗透以生态环境的稳定来实现的生物圈可持续发展这样正确而长久的生存之道,唤醒学生感受生命和谐相处之美妙的细腻心理。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为了让学生从其中感悟生命和谐,我的教学设计为:

(1)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水池生物种类调查表,讨论找出水池中的哪些食物属于生态系统,进而得到生态系统的概念。

(2)利用多媒体展示以池塘为例的生态系统图解,分析水池生态系统中个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习奠定基础。

(3)设计题为“我最重要”的辩论赛,学生分四组分别扮演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四种成分,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最终得出四种成分缺一不可的结论。此时向学生传达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四种成分的合作,不涉及谁最重要一说,人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级的消费者也要与低级的生命体和谐相处,才能促进自然发展。

(4)7根据之前所学,用剪贴图的方式模拟草原生态系统作为练习,分辨出草原中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意识到人作为生物界的物种之一,必须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才能创造生物圈的美丽和完整,从而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观念,善待生命维护生态稳定。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具体课程中纳入生命教育,从细胞、生物、生态层层递进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生物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让生命教育的主旋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为响亮。

作者:王克明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露水河镇抚松五中

参考文献

篇(2)

一、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现代教学论不仅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还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教师深入了学生,研究他们学习的规律性,进行启发诱导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这个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应是“志同道合”者,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不仅使学生能掌握知识,而且能驾驭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素质教育要求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还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使学生乐意学,还要使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发展和完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教育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人的先天素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说先天潜在的素质只有通过科学的教育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传统的生物教学以“一刀切”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以,要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能力不同,气质不同,性格不同。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引导这几十名个性不同的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他们都能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研究出来的个性信息,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既打好基础,又发挥优势,发展、完善个性特征。这是生物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应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

三、重视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着“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指导他们的学法。学生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就能摆脱盲目被动,效率低下的现状。生物教学尤其要重视学法指导。首先,是悟理。生物学和生产生活尤其是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树立“大生物”学习观。其次是悟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使用的方法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教师的教法有所感知,有所领悟。其次,是练法。学生在悟法基础上,根据教师的指导,主动去学习、实践各种方法,自发、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生物学的知识点既多且杂,既有理解,又有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四、发展学生智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在生物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的时代,尤其需要发展学生的智能。例如,在介绍“发酵技术实践“这个内容时,可让学生从生活实践入手,谈谈果酒的发酵和豆腐的发酵,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发酵技术制作葡萄酒。既使生物学知识活学活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非智力因素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篇(3)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五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提出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平等教育,使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获得的教育效果上达到相对均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学生对学习就会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呢?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共同在同一起跑线上达到成功。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成功。

(二)“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摸得着”的方法,保持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课堂教学中,我设计这样的练习:让差生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题,如44页练习七的1、2题;中等生做有一定梯度的题,如3、4题;优秀生探索有一定难度创新题型,如7、8题。这样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大家都有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共同的探究,共同进步,共同成功。

(四)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共同成功。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进而取得数学的成功都有积极的意义。

从学生学习中的反映,诸如“数学好玩”、“能使人动脑子”、“数学有无穷的奥秘”等来分析,他们已初步感受到数学美。但一般说来,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成功的美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共同感受数学的成功之处。

二、实行课堂小组讨论教学,使学生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均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小组讨论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乐于接受教育。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对数学的教育更容易接受。由于学生在准备讨论时,没有现成的思路可循,必须独立思考、归纳、分析、表达,所以讨论时,往往容易走题、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针对讨论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讨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对讨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一)教师对讨论目标的定位,既要避免过于抽象,又要难易适度。

组织讨论时,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要解决哪些难点,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只有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才能设计出好的论题、选择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从实际出发,兼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讨论过程;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窒息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

(二)启发与诱导相结合,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大多是适时调控、巧妙诱导。

一方面要使讨论题富于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另一方面,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三)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一方面教师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均衡。

三、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方面相对均衡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方面相对均衡。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二)加强数学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方面相对均衡。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水杉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

篇(4)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以及自然环境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中完成,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能把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通过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展现给学生,而且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例如:分子的扩散现象,气体,液体的都比较明显,而固体分子的扩散短时间内无法体现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科研工作者做的一些实验视频和照片,这样图文并茂,交互性强,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很容易突出实验教学的重点,利用录像可以有效地控制变化的速度,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考。还可以用事先录制好的实验过程来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先录制好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和整个实验过程的示范操作。实验前,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可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实验的要领和规范操作,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完成。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实验,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明自然界的一些物理现象、规律,当然必须充分通过课堂物理实验来说明。但是有些实验危险性比较大,如果操作不当就会有危险,酿成严重后果。还有些实验课堂上根本无法完成。例如学习家庭安全用电一节,通过计算机来模拟“跨步电压触电”“电路过热引发火灾”等实验,既安全,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学习电路联接时,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任意组装,若不正确可随时重装,其他同学还可以为其找出错误的原因,与其进行交流、讨论。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篇(5)

摘 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在通识教育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差异,说明了在通识教育中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讨论了该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特点与定位,说明了我们在该课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并给出了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有关教学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程序设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为什么在通识教育中设置程序设计课程?

通识教育的倡导者认为,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全人”的培养,即对学生素养、品格、价值观的培养,希望个人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不局限于个人选择的专业。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革命,使社会发展步入了信息时代,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增加有关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有助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特别是其中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系统论、抽象性和自动化。软件专家温伯格认为,这种思维先于专门的学科知识的存在而存在――有时绕过专门的学科知识,有时又把专门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把这种思维和教育方法称为一般系统论的方法。其次,程序设计的最终结果是让计算机按照程序执行,去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某个具体问题,这与数学的抽象性类似。这种思维是让机器自动地完成任务,却又允许人进行干预,即所谓的人机交互式的问题解决模式。而且,不同的计算机语言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但是,基于程序设计的思维原理是普遍的。系统化的思维与计算机编程思维与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像其他大学一样,我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包含了Visual FoxPro的程序设计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冲突,而是一种补充。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建议和要求,目前国内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成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第二层次中包含计算机程序语言进行编程建模。因此,我们在全校的通识教育中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的课程。此课程属于选修课,在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考核等方面与必修课不同,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选学余地。事实上,自从我们在全校开设这门通识教育课程三年以来,每学期限制的120个名额远远不够!

2 课程的特点与定位

作为通识教育,“Java程序设计基础”具有如下特点:课程面向全校学生,面大、量广、专业种类繁多、对计算机的兴趣、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各异,基础知识参次不齐,而且是低年纪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学能力;学时有限,比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最低学时还少3个学时。

学生的期望不同,大致包括:

学习计算机编程:了解程序设计是什么。

学习一种程序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是什么。

学习新的编程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什么:

学习更多的计算机语言:Java语言与C、C++或者Visual Basic的区别。

当然,也包括通过该课挣得学分。

作为通识教育课,“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目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该课程的定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门普及课、入门课,希望通过学习计算机的核心知识与技术,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进而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式;

学习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促进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及其编程的兴趣和理解,成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的根本目标。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础知识和工具,85%以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来在从政、经商、在某个专业领域(如电力、汽车、物流、军工、艺术)从事技术或服务工作,都可能使用计算机系统,也许会有人因为工作需要而自己动手修改或创造新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或系统。这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中比比皆是。例如,统计软件包SPSS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政治学研究生Norman Nie开发的,国内广泛使用的财务软件用友是由在财务领域工作的王文京领导研制的,数学软件Mathematica是由数学家领导研制开发的,雅虎搜索引擎最初出现是杨致远与费洛为了把在网络上寻找的资料类别整理好而编制成的软件。最初这些简单的应用软件经过发展、进而形成了新的商机和技术,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计算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3 教学的策略与手段

3.1 教学策略

教什么、如何教就成为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针对该课程以及学生的特点,我们经过实践、总结了本课程教学的策略:了解概念,理解思想,“不拘小节”,“不求甚解”。

“理解概念”是任何学科的基础,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我们在讲述Java程序设计的概念时,重点在突出差异、采用比较的方式讲授。如把数学中的实数与计算机中的浮点类型数进行比较,并分别从计算机存储与安全检查两个方面简述为什么要区分出单精度浮点和双精度浮点类型的实数。

写出好的计算机程序,除了要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本身以外,还要求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运用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最主要是要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过程。这些知识都属于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不可能在通识教育的程序课程中充分展开,我们只需讲解与程序设计相关的要点。

例如,变量名在数学与计算机中都表示未定的值,但是在计算机中还表示值在内部存储地址的抽象,这样就顺便补充了计算机组成的核心――存储。在软件工程方面,需要学生掌握的的基本思想是:程序是机器执行的,但更多的时候是让人阅读的!因此,写出符合规范的、让人容易看懂的程序更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如规范的变量名、必要的代码注释、清晰的程序结构等。

经典程序设计的思想是“算法+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是编程的核心,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的设计思想,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环环相扣,是不可分离的程序的两个方面。变量类型、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是冯诺伊曼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模式和组成。封装、抽象、复用发展成现代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在讲授这些抽象思想和原理时,我们尽量采用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引导、直观教学。

我们把程序的阅读与执行结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地学习静态的程序如何动态地执行、产生结果。由于一开始就阅读实际的程序,有很多知识可能还没有学到、甚至在课程中就不出现,使得学生“一知半解”,不能完全理解,对有些问题或知识可以“不拘小节”、“不求甚解”,这样有助于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和程序结构,掌握编程的基本要领。这种方式类似于在外语学习中所采用的猜测法:在阅读中出现的生词不要急于查字典,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猜测,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语感、文化直接用外语的思维模式。程序语言类似于外语,编程者需要逐步培养用程序化的思维方式、常用的表达模式和惯用语,而不必计较一些不懂的函数、表达、语句、或者类,特别是不要在编程工具可以解决的以及需要经验积累的细微末节上花费宝贵的时间。

3.2 教学手段

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我们重点采取了下面的手段。

1) 基础知识不求全。因为,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不可能让学生把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掌握到实用的程度。与其泛泛的介绍Java标准版的所有内容,还不如通过Java语言深入理解程序设计的精髓。因而,我们选择与语言无关的、所有编程的基础知识,如变量、表达式、逻辑运算、控制语句、类与对象以及GUI。知识的取舍取决于学生未来可能的应用。例如有关数的运算,我们只讲十进制的数,不讲各种数进制之间的转换,不讲二进制及其运算(尽管这是计算机的基础),也不讲位运算;对面向对象部分,不讲内部类和匿名类,等等。

2) 潜移默化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程序化、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抽象的、类问题的解决模式(而不是个体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包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用计算机语言描述问题的解决过程――即编程,如何分析并解决程序中出现的错误(调试程序),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程序。

3) 培养自学能力。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没有一本语言的教材能够与语言同步。现在的计算机发展为深入学习编程语言及其技术提供了广泛的手段,学生应该掌握自学能力。我们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分析代码、得到结果;直接上网查找资料,使得学生自己可以查找包括wiki、Blog、用户组、厂家在内的资料,了解语言的发展,更新知识,同时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

4) 使用工具、动态学习。计算机是实践的技术、应用的技术,唯有动手才能掌握技术和技能;很多细节不需要花费时间(也没有时间),要充分利用工具来解决非核心的问题。例如括号不配对、变量未赋值就使用,程序美化排版,甚至需要引入的类库等;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到概念的解释和计算机工具的使用,例如通过例子解释为什么变量使用前要先赋值,面向对象的属性有缺省值,然后如何利用编译器来发现变量未赋值引用的错误。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和需求,我们还采取了如下的措施: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允许部分学生以难度较大的练习代替少量的缺席;针对学生课后时间有限以及编程是动手实践的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了理论+上机实践,课时分配位1:1,其中实践的内容包括学生自己阅读程序加上动手编写程序。理论上我们分配的课堂与课后的学时位2:1,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课后花费不足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课程内容。考核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为主,考核也遵循“不拘小节”的策略,主要考查学生对程序的结构、语句的选择等设计思想的掌握,而忽略语言的细节,如变量名是否正确。

4 实践与挑战

在我们已经连续开设5个学期的通识教育课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中,教学策略和手段经过不断改进,逐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表1列出了最近3个学期该课程的部分统计数字。每期的120个名额都报满,参加学习的学生分布全校理、工、文、艺、管、医的各个学部。学生的合格率也在逐年提高;其中音乐、艺术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合格的比例较高。选该课的一年级的学生几乎都在80%,而在第二学期的比第一学期的学生要多。

下面是一些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可行的典型问题和挑战,也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教学程度。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到什么程度合适?是否要再开设一个提高班,以满足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更高追求?

分班教学。理工科学生在计算机的基础和理解力方面明显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强,是否有必要进行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如何平衡学校、学院、学生以及教师的各种关系?

教材问题。难有教材满足我们的教学思想和内容,我们给学生只列举了主要参考书和网址。这种西方通行的教学方式在我校实施起来有难处:学生不愿花钱买参考书、图书馆没有足够的教材、大一学生的自学能力尚需培养。没有教材如何使得学生学好一门课?

语言与编程:程序语言是算法设计的体现,不同的语言适合不同的编程风格与应用领域。是选择流行的、应用广的编程语言还是选择体现计算机思想、适合教学的编程语言?

共性问题。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程序设计技术的关系(如学分可否互换)?是否应该对通识教育课的设定课程通过率(四分之一的不及格率是否过高)?

参考文献

篇(6)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武术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技术已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高职院校武术教育体系急需改革。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武术教育应积极与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相融合的思想,并尝试性提出改革方法与路径,以此抛砖引玉,引起高职武术教育中对生命安全内容的重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武术教育 生命安全 互融教学

武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承载力全方位服务着高职学生的健康养生、伦理道德、防身自卫等价值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武术教育在内容设置和教法方面过于传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正如武术名家邱丕相先生所指:“我们的武术普修课内容设置上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老三样(初级拳、初级剑和简化太极拳);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需要改革[1]。”将武术教学与学生生命安全知识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武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根据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提出来的新课题。

一、生命安全知识融入高职武术教学中的必然性

生命安全知识是每个人值得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通过对危害自身生命和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卫知识的学习,达到保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的。武术教育的宗旨不仅强调健身养生,也同样重视防身自卫,这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高度统一,也为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互融性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生命安全内容的融入将成为未来武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高职学生文化需求的必然性

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在其学生特点和需求方面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对所需知识的渴望度较低、行动力较差、心理承压能力和自我修养方面较弱、情绪自控和包容能力不足等,此种性格特点导致现代高职学生在安全意识、生命安全常识等方面知识匮乏,且在很多院校出现了学生猝死、学生自杀、学生受伤或棘手事件不能及时处置等。针对现代高职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将生命安全与中国武术教育相融合成为武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快乐家园,也是学生生命安全的港湾,校园安全离不开学生安全,要想达到校园的真正安全还需要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上下功夫。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生命安全教育的辅助,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很少有单独教授生命安全知识的专门课程,因此生命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传播零落在了相关科目之中,武术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核心价值的体现上具有交集,成为校园安全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武术教育中融入生命安全知识对深化建设平安校园有着必然的意义。

(三)武术内涵体系改革的必然性

高职武术教育的核心除了健身养生价值外,还有防身防卫的功能,即通过合理的行为手段免受外界威胁伤害。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学们对武术知识的渴望有了新的变化,传统健身养生和搏击价值观念已经远不能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他们更加注重实用价值,不仅能在武术学习中获取健身和搏击技法,而且渴望学习掌握更加实用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技术、偶遇歹徒摆脱、灾难逃险、止血包扎等等,针对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武术教学内容不能继续保持传统的针对基本功和武术技术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紧跟时代的新改革,生命安全知识的融入无疑丰富了武术体系内容,也为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血液,为打破传统武术教学模式提供了启示。

二、高职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内容的选择性融合

俄罗斯的《生命安全基础》认为生命安全教育是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2]。生命安全的内容涉及广泛,并非所有内容都完全纳入武术教育范畴,应进行重点选择性的与武术教育相融合。

(一)生命安全思维在武术教育中的可融入性

思维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认识,对人体行为有着支配作用。生命安全思维的核心无疑是将保护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思想,这与通过武术教育达到防身防卫的目的性高度统一。高职学生未来大部分将成为社会基层的服务者,在社会生活中难免遇到威胁自身生命和财产的棘手事件,生命安全思维将成为化险为夷的首要保障。

(二)生命安全代表性技术在武术教育中的可融入性

自中国武术进入校园以来一直以强身健体和表演娱乐的传统价值为导向,而真正的实际社会应用价值却十分有限。高职校园武术教育不能固守传统,要积极根据同学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不断改革,针对武术教育实际融入相适应的生命安全技能,如外伤消肿、骨折固定、搬运、指压止血或包扎止血、掐按人中穴预防休克、心肺复苏防止假死亡等知识学习等,能有效的避免受伤部位的进一步发展或受伤人群的死亡,从而起到保护生命和恢复健康的作用。这一内涵改革将大大丰富武术教育内涵文化且强化武术教育的现代社会实践价值。

(三)心理健康安全在武术教育中的可融入性

心理健康安全是生命安全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主要有心理承压能力较弱、个人情绪不稳定、情感易抑郁、自私缺乏社会责任等特点,武术教育中针对特有的心理特点进行合理内容的教学实践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武术教育在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面有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如武术竞赛的参与能大大增强学生心理承压能力;武术的内外兼修,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有效抑制不良情绪的发展;武术重视“未曾学艺,先学礼”的优良道德,能很好的解决现代学生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的不良品质等。

三、高职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相互渗透的实施路径

(一)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武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生命安全教育与武术教育的目标都是建立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上,在目标设计方面两者高度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将相应的生命安全知识恰当的融入武术教育体系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如:武术教学的每学期学时中可安排一定学时数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术学习课,也可在武术课堂实践方面,通过防身防卫或生命安全案例导入生命安全的主线思维,在武术课堂技术教学中融入生命安全技术实践等,这不仅能打破武术教学的传统教学体系,而且能深化武术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武术第二、三课堂学习

在武术教学实践中融入生命安全知识与技术虽在课程改革方面具有特色,但其效果的更大发挥离不开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和第三课堂实践。武术教育第二课堂主要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内自主组织开展的各类武术技术学习、竞赛等活动;第三课堂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校外交流实践和自主线上学习等。通过第二、三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能更好的强化武术教育中的生命安全技术,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实用技能,从而全面突出武术教育的实际价值。

四、结语

高职院校武术教育融入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高职武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而且是增强高职学生生命安全的有效举措。武术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的目标上极度统一,也为二者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虽然我国近些年已有很多生命安全方面的研究,但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方面实在不足,这与发达国家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笔者期望通过对高职院校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融合性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引起广大武术工作者对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从而丰富高职院校武术教育内涵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

[2] 唐宏贵.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11):69-71.

[3] 王子朴,孙学明,李晓天.中、俄、日、韩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比较[J].山东体育科技.2013(10):15-20.

[4] 李清,季建成,邬燕红.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69-75.

篇(7)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感恩教育 责任教育

目前,青少年中自私冷漠、没有集体意识、缺乏责任感的人大有人在,这从逐年增高的青少年犯罪率可见一斑。这些现象直接反映了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感恩与责任意识的严重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来自家庭因素,也可能来自社会因素,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肩负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种现实,应如何发挥初中政治课程本身突出的德育功能,关注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感恩、责任视角,对如何以初中政治思想课程为载体,对学生有效实施感恩、责任教育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

教育,始终应该是连接学生生活与知识的最好媒介,这不但是教育的实质内容,更是新时期初中政治思想教学的重要理念。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空中楼阁”,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统一才能够正确对学生施以德育教育。因此,以教材为载体,从认知层面对学生展开感恩与责任培养,既是基础,又是基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知识中得到真实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获得成长与发展。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首先是从体会、领悟、了解中得来的,究竟何为“感恩”?什么是“责任”?如何“知恩图报”?如何“担当责任”?在初中政治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教师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丰富素材,教师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机整合,有效开展“感恩与责任”教学活动。如讲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时,教会学生给予,让学生了解到给予不但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境界,给予既是一种快乐又是一种义务。体会到这一点后,学生可以认真回想: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给予了你什么?朋友给予了你什么?学校给予了你什么?社会又给予了你什么?反之,你给予了父母、朋友、社会和学校什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很多人都体会到:家庭与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享受,我们却好像什么都没做……这样思考,学生对感恩与责任有了明确认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目标。

二、以生活经验为“线索”,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

在初中政治思想教材中,一些政治观点和思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仅靠书本知识根本无法触动学生的“灵魂”。现实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要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导向,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日常点滴做起,让学生的内心重新回归生活、回归现实,让他们将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带到日常生活中,变无形为有形,变思想为行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线索”,让他们认真感悟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发生的事件,学会在现实中提高认识,提炼精华,充实思想。因此,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应注重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要积极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在讲“做理智的消费者”时,让他们先想一想,下列哪些不好的消费习惯自己也有?一味追求名牌;沉迷网络游戏;注重物质享受,等等。并对这些消费行为及时进行归类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良嗜好,是因为受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影响而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引入“父母拒买手机,中学生欲引爆液化气”的网络新闻,让学生思考从这条新闻上你们想到了什么?延伸到感恩与责任意识:“当你们进行消费时,想没想到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面对这种无私付出,你们有何感想?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了他们对自己的期望,意识到了自己应有所收获,也应该有所回报,不仅要回报父母,更要回报社会,努力成为有用的人。

三、以组织活动为途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

感恩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感受,而责任则是人们的具体行动。当学生从认知层面了解到感恩与责任的深刻涵义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实施,是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对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讲到“热爱集体融入社会”时,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与义务?如何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了解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仅靠书本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具有实践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真实领会。如组织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感受融入社会中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组织他们进行“拔河比赛”,让他们思考在竞赛中要想赢得胜利在靠什么力量?带他们观看“乐队演奏”,想一想要想奏出和谐乐章重要的是什么?在每一次活动中,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他们充分意识到感恩与责任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应该是根植于心灵上、思想上的情感和义务。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家庭、学校、社会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感恩与责任意识”的教育,以致感恩和责任没有成为中学生的一种自愿、自觉行为。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与推进,为中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教育平台。新时期,政治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以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为有效载体,加强对学生感恩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为祖国未来再育新人,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