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青年亚文化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2 04:45: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青年亚文化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亚文化”一词最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对它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国内与国外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文化”相对层面的研究。戈登曾经指出,“亚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地域差异、宗教归属、种族背景和阶级地位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对综合性地影响着它们的所有成员。美国的科恩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亚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指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各种从属文化,在这些从属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吻合的,也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不相吻合的,而与“主文化”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同一“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不良“亚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专门针对不良“亚文化”而言的,主要强调与“主文化”之间的不同内容,如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的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从不同的侧面对“亚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朱力就比较认可美国学者科恩对“亚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我国学者王荣科从政治“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政治“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性,同时还包括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反文化”。

(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青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它的研究中,认为“青年”一般是指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因为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在我国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且包括了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在十八岁至二十多岁之间年龄的在校大学生。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

文化环境一般是指一系列客观要素的综合,这些客观要素是受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这些客观因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文化环境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

(一)青年亚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环境内的构成成员及其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亚文化”不仅是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也是由一些实体所生产出来的。如作家,创作“青年亚文化”文本的作家往往都是一些表达能力极强的。他们有些是一些非常极端或者另类的方式创作引起关注,有些是以反叛主流文化而获得知名度。经过网络炒作和宣传之后,这些作家很快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们所崇拜的偶像。如郭敬明和韩寒,他们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低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二)青年亚文化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主文化”一直是占据主流,但是“青年亚文化”也与“主文化”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主文化”力图采取各种方法去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不断地对高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渗透,并与“主文化”进行对抗,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但是“青年亚文化”又不能跳出高校“主文化”的大框架,它必须依赖于“主文化”才能不断地生存下去,因此,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青年亚文化”最终会被高校“主文化”所融合,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严重干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色国情要求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去教导广大高校大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与冲击,影响了我国广大青年受教育者的认可与接纳。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要受到“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观的严重干扰。1、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不尊重历史、虚构历史以及扭曲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影响巨大,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客观而正确地对待我国的历史;2、“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观念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攀比心理严重,物质欲望强烈等。受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中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现象往往使得高校大学生变得很迷惘,并逐渐迷失自己。

(二)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有些国家不直接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号直接对自己的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相关的国民教育里往往一定会体现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面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教育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强调思想。之所以坚持,1、因为它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被我国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2、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政权决定了我国要坚持,并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化的重大口号。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我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引导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必然性。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推广以及到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消费,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被人操纵的印记。它主要以广大青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比较宽裕的物质购买能力,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网络传媒等,对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年亚文化”弱化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一些“即时性”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主文化”中,出现很多“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选秀比赛,它在我国的主流媒介中迅速有了知名度。“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广大高校大学生采取实际行动,而这种需求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

篇(2)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篇(3)

一.“萌”的语义溯源

国内关于“萌文化”的先行研究普遍将“萌”的语义源头锁定于20世纪90年代御宅族使用的隐语“燃”(两者的罗马字发音相同,均为“mo e”),并认为“萌”汉字是日文输入系统下“燃”的借字。但其实不然,根据笔者的研究,“萌”这个汉字根植于日语体系,其语义历史源远流长。

根据文献记载,“萌”这个汉字最早于公元538年与佛教一同经由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传入日本,而最早出现的书籍资料记载,则是公元7世纪后半叶至8世纪后半叶所编撰的《万叶集》中的诗句“さわびらの萌え出づる春になりにけるかも”,此句中“萌”的意思与中国古代汉字“萌”的意思一致,为动词,表示植物发芽,这与“萌文化”中的“萌”是完全不同的语义。公元1232年藤原定家领衔编撰的《新敕撰和歌集》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雪の下草下にのみ萌え出づる恋を知る人ぞなき”,这里的“萌”指的是从心底萌生的一种情感和相思,与“萌文化”中的“萌”已经有了一致的语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席卷当代社会的“萌文化”的语义源头可以追溯至日本的平安时代,并在战国时代迎来了语义的集大成期。被誉为战国天才的织田信长,在“萌”的世界里也发挥了天才般的作用,信长在他统治的市町中推行了一种“萌え市萌え座”的制度,允许有着相同爱好、志趣的町人结成团体,“萌”在这里是一种类似于“同盟”的存在,这种保护“萌”组织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了江户时代。进入昭和时代,随着国内战争的爆发,这种延续百年的类似于同盟的“萌”组织成为军部动员战争的阻碍,因此日本当局对“萌”组织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保护转为戒备,并在1935年了“萌え自粛令”,自此“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人们的生活中隐退。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的潮流文化、御宅文化、动漫文化取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御宅族中出现了一个共同隐语“萌”,最初是指动漫和漫画作品中的大眼美少女形象,御宅族在观看此类动漫时对这些大眼美少女形象萌生出一种近乎爱恋的状态,此后随着这些“萌女郎”的流行,“萌”的含义被进一步扩充、延伸,衍生出“萌商品”、“萌经济”,并在传播至中国后衍生出“萌行为”、“萌语言”。这些统称“萌文化”。

二.“萌文化”的表现特征

那么“萌文化”的概念该如何界定呢?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并无定论。在日本,所有能让人产生良好情愫、所有能打动人心的东西,都可以称为“萌”,其对象可以为人、为动物、为物,但是必须有实体;而中国的“萌文化”则进一步升级,行为、语言皆可称为“萌”,并不一定需要实体。既然无法具体界定“萌文化”的内涵,那么笔者尝试通过抽离分析,归纳出“萌文化”的表现特征,一方面为界定其内涵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为探析萌文化的流行原因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萌文化”具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

1.草根性

鲍德里亚从物的符号意义的需求出发,将我们当今所处的消费型社会的文化分为两类,一为高雅的或严肃的文化,一为通俗的快餐文化,后者就是供市场出售或供大众消费的文化。显然“萌文化”属于后者,与高雅的或严肃的文化不同,如果说高雅的或严肃的文化只集中于少数精英阶层,表现的是富有个性的审美理想与价值理念,那么“萌文化”随着亚洲波普文化的兴起,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大众型消费文化,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亲密无间,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总是为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即它是一种“草根文化”。“萌文化”的草根性为其迅速滋生、扩展、延伸提供了最有力的群众土壤。

2.颠覆传统性

“萌文化”的出现无疑颠覆了日本传统的审美理想与价值理念,作为日本高雅文化(或主流文化)的代表,无论是能乐还是茶道,都以“幽玄”“古朴”作为最高审美标准。而“萌女郎”、“萌商品”以其独特的、新奇的、轻松的、简单的甚至带有些许幽默的形式走入大众视线,无疑打破了这一正统审美理念,犹如下里巴人之对阳春白雪。而更讽刺的是,“萌文化”不仅作为一种崭新的草根文化出现了,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市场,甚至掀起一股全民消费的文化热潮,这无疑是对正统文化的一次冲击,或者说是以80、90后为主导的青年亚文化群 体向正统文化作出的审美批判。“萌文化”的颠覆传统性使其不仅获得了青少年一族的青睐,也吸引了部分抗拒传统束缚、渴望精神自由的中老年族群的眼球。

3.简单性

作为日本高雅文化的代表,歌舞伎与能乐以“样式美”著称于世,而茶道则以“程序美”享誉全球,而作为其对立面出现的 “萌文化”则极其轻松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一副猫耳、几笔线条勾勒的“愤怒娃娃”、村上隆的再简单不过的太阳花、草田弥生笔下的大南瓜……甚至一个眼神、一个笑脸、一个手势、一句话语皆可“萌”。因此相对于主流文化的高深复杂,“萌文化”极尽轻松简单之能事,而正是这一简单性,为它赢得了最广泛的消费主体。

4.纯真性

虽然在日本能让人产生良好情愫、所有能打动人心的东西,都可以称为“萌”, 但举凡被冠上“萌”的物品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纯真得近乎纯净:大眼忽闪忽闪的幼小美少女,拥有两只分得过开的大眼、邪恶又天真的眼神、扁鼻梁、抿成一条线的嘴唇的“愤怒娃娃”、憨态可掬的宠物……以“愤怒娃娃”横扫日本当代艺术界的奈良美智在访谈时曾说过:“我的画是要回到最天真的童年的感觉。在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中,画面逐渐显现。”因此,纯真堪称“萌文化”的重要特质,正是这种纯真激起了各个年龄层的良好情愫,为社会文明高速发展下已疲累的神经注入了一股清泉。

三.“萌文化”流行的心理因素解析

那么作为亚文化的“萌”为何能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走入大众视野并掀起全民消费的的呢?国内的先行研究将原因归结于市场力量的推波助澜,认为传媒利益驱动是“萌文化”流行的直接推手,商业利益驱动是“萌文化”流行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认,传媒的推手作用和商业资本的运作确实为“萌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但是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流行文化的发展都无法被人为地创造出来。需求是生产的动力,要了解为何会产生这种市场需求,为何会形成市场推动力量,我们就必须从人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去寻找,就必须探析其形成背后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因素。以下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入手,探析“萌文化”流行的深层原因。笔者认为“萌文化”的四个表现特征,一方面为“萌文化”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能性,同时也提示了“萌文化”的消费主体的心理特性。

1.对孤独自我的慰藉

催生“萌文化”的旗手是日本的御宅一族,而御宅一族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两个特性:一为封闭性,御宅一族极度沉迷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事物不能自拔,完全不在意周遭的看法;二为对团体的归属渴求。御宅一族催生出“萌文化”正是源于他们内心的极度孤寂,源于他们对美好感情的极致渴求。“萌商品”的代表之一的“愤怒娃娃”的作者奈良美智也曾说过,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有孤独,也有快乐,最初的时候,想的比较多的是悲哀和伤心的记忆。她笔下的人物往往有眼梢上吊、略显不逊的双眼,那种流露出不善眼神同时又身处寂寥、淡漠背景下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孑然一身、孤独无依的气息,令人一眼望去顿生怜爱,而这正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绝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真实写照。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日本的人际关系、社会构造以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终身雇佣制的结束,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归属;随着集体主义价值的瓦解、个人主义价值的张扬,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属;随着向高龄少子化社会的转型、就业机会的减少和就业形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惶惑不安、彷徨无助。而这一切都催生了日本人内心孤独、空虚、彷徨、无所适从的情绪,助长了人们对正统、对现实的批判需求。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御宅一族所催生的“萌文化”,无疑是荒凉沙漠中的一汪清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萌文化”行列,并通过自身的消费进一步延伸、拓展。归根结底,对“萌文化”的膜拜、倾倒正是源于人们对孤独自我慰藉的心理需求。

2.对本真自我的渴求

“萌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简单性和纯真性,人们对“萌女郎”的热烈爱恋、对“萌商品”的趋之若鹜,无不反映出人们对简单、纯真事物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而“萌行为”本身就是人们抗拒衰老、渴望返璞归真的直接实践。那么是什么促使人们在这一时期以前所未有的欲求来追求简单、纯真的呢?通过社会学考察,我们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恐慌,面对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无所适从,处于这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迷失自我,日本的文艺界应运推出一系列作品,呼吁人性的反思,而较有代表性的则是宫崎骏在这一时期推出的动漫《千与千寻》、《龙猫》等。这些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而作品的核心正是通过“千”找回“千寻”(千和千寻是同一人)、“五月”找回“May”(五月和May是一对同胞姐妹)来隐喻人们应当驻足反思,回归本真。而“萌文化”的同一时期滋生,不能简单归为巧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萌文化”的消费行列,甚至直接“卖萌”,正体现了他们内心渴望摆脱种种社会的、观念的、行为的束缚,回归自己的本真状态,正是这种对本真自我的渴求心理,推动了“萌文化”发展壮大。

四.结语

“萌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代表在日本乃至亚洲各国传播,并迅速形成一种潮流冲击着主流文化,在获得主流文化的接受和认可后,甚至对主流文化形成渗透。鉴于此,我们不能仅把目光局限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其流行背后的社会和精神因素的消长,应更多地关注作为其消费主体的人的心理动态,只有更多地关注这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扬《文化研究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

[3](日文)大上昭、西本恭一、編『萌えき者 民明書房 1999年

[4](日文)島本理恵子『万葉のことのは 講談社 1978年

篇(4)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发展状况

微视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基于传播学的视域,而在教学领域的研究仍比较贫乏。笔者以为,只有让大家了解微视频的内涵,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才能发挥出微视频在教学中最大的效用。

1.微视频教学的含义

1.1微视频。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 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长的一般在 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

1.2微视频教学资源。时间短、知识内容片段化、精确化是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最大特点之一。微视频教学资源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和网络生活方式。微视频教学资源其有以下优势:

1.形象生动。2.时间短、内容精。3.学习自主性加强。

1.3微视频教学。微视频教学是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方式。微视频教学可实现师资共享、在线任教;学生流动、及时学习。

2.微视频教学的发展

2.1微视频教学在国外的发展研究状况。国外对微视频应用的研究多是从娱乐和传播的视角进行的。随着学习时间的片段化、视频播放终端的微型化,微视频教学资源越碓绞艿饺嗣堑墓刈。在基础教育中,其典型应用模式有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教学。

2011 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创办了非营利的“可汗学院”(KhanAcademy),该网站上传有超过 3500 个教学视频,其视频包括数学、社会科学、财务等多种内容。 “可汗学院”的迅速兴起同时也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翻转课堂”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教学模式。其中的教学微视频成为了由传统的教科书、教师板书或幻灯片转变而来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学习进度可以由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和调控,不必担心漏掉重点内容。由此可见,使学习者更加自主的掌握内容。

2.2微视频教学在国内的发展研究状况。国内微视频的雏形是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短片。随着宽带的进一步普及和音像设备软硬件技术的平民化,使得草根阶层的民众也加入到微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中国网络的“视频元年”便在2006年被很多人认可。

关于微视频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传播学的领域,微视频不仅生命力强大,而且形态多样,涵盖纪录短片、小电影、视频剪辑等,这些都可通过手机、DV、摄像头或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它补充了传统的影视机构。微视频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并与网站上其他用户交流,甚至上传自己的作品等优点,使得微视频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媒体、政治、教育等领域。

由于视频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它能提供真实的情境,捕获大量的信息,这将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己对某个学习内容的观点,也更容易被记忆系统所编码和保存,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在真实的情境中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视频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结构化、片段化的教学视频将课堂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组织,有利于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活动质量。为了适应人们碎片式学习的需求,基于微视频的学习和教学也应运而生。

为了解我国微视频的研究现状,笔者在“CNKI 中国知网”以“视频教学资源”和“”为关键词,从2003年到2014年,搜索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文献28篇,硕士论文14篇,以“微型学习”为关键词,从2003年到2014年,搜索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文献40篇。

目前关于微视频的研究大多仍在阐释其理论与应用前景,关于微视频的研究有从其发展视角进行分析,如:陈霖、邢强在《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中,通过对微视频制作和传播的考察,从媒介的抵抗、身份的认同和创造的潜能分析寓于微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存在状态,并探讨其现实影响和未来走向。

笔者发现在对以上文献的阅读与分析中,微视频的应用多在教育技术学方向展开,如:杨九民 邵明杰 黄 磊在《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文章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分析了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卷调查和视频分析法从是否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等方面验证了基于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教学中要依据学习内容及学习者特点制作微视频资源。

张 屹, 黄 欣, 谢浩泉, 白清玉在《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中通过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的需求分析,从内容、教学、脚本三方面设计了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并从工具的选择和视频的制作上进行了开发,运用实验研究法验证了微视频能够有效地提高本科生的学习成绩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以及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微视频同样应用于政治教学中研究的有:刘海在《视频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中,从引入新课、突破重点、组织探究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合理运用,重点体现三个原则:时效性、标准性、共享性,以实现其在教学中最大的利用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邱杨兵在硕士论文《高中地理教学中视频资源运用的研究》中,阐述了视频资源”的含义,概括了视频资源的来源及获取方式;并对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源的情况和运用视频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又有袁 晔在《开发网络视频资源促进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到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利用网络视频短片,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创建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章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视频短片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目前虽在教育技术、英语、数学、政治、地理学科中的应用都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仍有需要完善的部分。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教学内容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和学习,但是这些视频资源也只是课堂上的死板搬家,它的缺点首先是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期望依据相关的视觉传播理论、网络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相关理论,为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尤其是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以期优化教学视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古永I.微视频在中国的机会[J].观察:1

篇(5)

    论文摘要: 本文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创新背景下的学生工作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校园文化的内涵,旨在使读者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第二部分析当前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此证明推进校园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论述如何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和持久的因素非文化莫属,任何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并且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它的熏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意向、性格特征、价值观念、生活心态和生存意识。高校文化作为文化的亚系统,一种亚文化现象,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学生作为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群体,乐于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社会文化与变革的矛盾往往集中在他们身上。这给他们的思想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是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阅历不甚协调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常常表现为波动不定状态。因此,如何顺应改革的需要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如何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是高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和引导功能。而高校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集着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辐射地,在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别于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的组织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亚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大系统来说,既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当前,对于什么是高校的校园文化,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校园文化往往被误认为就是高校内部开展的各类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校园文艺活动和形式的简单放大,而对其深层的意识形态缺乏应有的认识深度,没有把它提升到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高度上来加以足够的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有清楚的理解。从文化概念上来说,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的过程。它反映在高校校园中主要是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道德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文化现象等。[1]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标签”,是社会文化中较有影响、生命力旺盛、前卫意识较浓厚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要特征、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热潮逐步兴起以来,人们就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形成共识,各高校大都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又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有的高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它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2.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很多学校已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表现在:(1)领导不力。一般来说,各学校都设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但活动开展不多,工作很被动;(2)队伍不齐。教师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起来,管理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没有很好组织起来,工作协调性差,一些建设者和管理者素质偏低;(3)投入不足。“重活动、轻建设”,对于很多高校来说,虽然校园建设的力度在加强,但与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投入相比还远远不够,由于资金紧张,基础设施、文化场所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校园文化的发展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的干扰,任何一所高校如果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就等于放弃了最基本的育人阵地,就难以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要合理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其次要积极探索,逐步找到一条校园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 

3.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际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这种把校园文化局限在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目前许多高校还普遍存在。 

三、问题解决之对策 

1.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作用。 

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活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总是以活动内容的新颖、活动形式的新奇吸引着大学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生社团活动在学生的成长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明显。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作用。[3]

    (1)学生社团要有明确的宗旨。不论是文娱性社团还是学术性社团,在建社之初一定要提出明确的宗旨,在活动中围绕本社团的宗旨开展活动。 

总的来说,学生社团总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思想教育、改革与成才教育开展活动;②结合社会实践开展活动;③结合专业学习开展活动;④结合志趣爱好开展活动。 

(2)活动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各类社团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学社的特点开展活动。可以是讲座、沙龙、演讲、辩论、社会调查、义务咨询、友谊比赛、以书会友、参观、图片展览、学者访谈、知识竞赛、化妆演讲等。活动形式可以自己创设,但绝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为同学成才提供条件。 

(3)社团活动要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专业学术性社团越来越成为社团的主流,它们往往由某一个系或某几个相关系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学术活动,这就要求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利用社团组织把课堂上解决不了、消化不了的东西在课下解决。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耽误了正常的上课,处理好社团和课堂的关系。 

(4)活动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把握住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时代脉搏。社团活动要找准同学和时代的结合点,例如北大的爱心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们提出了一个需要全体大学生回答的问题,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不需要付出爱心。最后,要争取指导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社员的热情是活动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老师的指导保证了活动的方向和成效,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的作用。 

青年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是高科技时代和现代化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方面取得了一批批丰硕成果,有的还在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展现了青年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潜能和这项活动广阔的发展前景。积极组织和倡导青年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创造教育,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其掌握创造的理论和方法,为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辟多种途径,加强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走出校门,在沸腾的生产实际中去开展科技发明创造。现代的青年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了解社会便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校外科技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走出了校园,了解了社会,同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创造条件,积极扶持。如争取学校领导、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为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办点实事,拨发专用经费,提供场所,联系指导教师,建立学生专用实验基地等。学校应对支持帮助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鼓励,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及专项学生科技创造发明奖学金,同时在毕业分配、推荐研究生等方面对确有科技学术成果的学生优先考虑等。 

(4)把学术科技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青年学生的科技活动,最好的途径是把这种活动纳入教学过程中,使它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将科研的目标、方向和手段等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科研过程教学化。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的各项目标,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的目标。 

(5)发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学术科技活动与课余生活相结合,可以丰富青年学生的生活内容,使其加强自我教育。学生可以自己去选课题,到工厂、企业、农村等去调查研究,自己想办法多方面收集资料,采购各种元器件,自己动手写论文,自己动手搞制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增强自我创造、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既能促进自身的学习,又能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 

(6)表彰宣传,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在学生中典型引路的作用,进行大力鼓动与宣传,来影响更多的同学。增强其科研信心和意识,对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同学进行表彰,利用印发材料、广播板报等多种方式宣传其事迹,扩大学术科技活动的影响面,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3.充分发挥学生在文艺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有机的整体,作为这个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体育活动,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有时会成为校园文化的重头戏。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最有活力、最富创新意识的“两朵鲜花”。这是与校园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色相一致的,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年轻、蓬勃、有朝气、富于幻想、富有活力的特点。因此,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载体的文艺体育活动就以其特有的观赏性、挑战性、普及性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我们在搞文艺活动时,必须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文艺活动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创造性上,如上面所说,只有不断开拓思路,更新观念,才能使校园文化保持活力。但是,一味地求奇求新,又往往会造成文艺活动方向迷乱,缺乏整体的脉络,而以往的传统“优势项目”又确实有许多精华可汲取,因此,在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好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文艺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阵地是在课外,这就要占去同学的很多时间,因此,协调好课内课外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文艺与其他形式的活动的结合。任何一种文艺活动都不是纯粹的、单一的。有效地把几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共性,突出个性,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所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地开展文艺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逐步提高的原则。文艺活动要想在广大学生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必须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又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鉴赏能力。因此,如何在开展文艺活动的同时,把文艺活动的层次逐步提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是勤俭节约的原则。办一切事情都应该勤俭节约。学校投入到文艺活动上的物力、财力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文艺活动的时候,能够克服困难,因陋就简地展开工作。 

青年学生富有青春的活力,爱动是他们的基本特征,但是,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使得一些学生陷入学习和体育锻炼矛盾的误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年轻根本用不着锻炼,身体也决不会出问题,也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上好体育课就行了,课外体育活动太耽误时间。殊不知,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 

鉴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教学,所以,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和特长,坚持小型多样、灵活分散、以校内为主和生动活泼、讲求时效、持之以恒的原则。 

当然,正如我们所知,事物是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一样,在学生工作中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也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相伴相随,相衍相生。而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更要具有高远的目光、与时俱进的心态,不墨守成规,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对产生的问题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以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论校园文化的多维系统结构[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3):8-11.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

篇(7)

【关键词】东南亚研究 国际关系专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44-02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东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凸显,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新型外交关系成为我国周边对外战略的重点。东南亚研究是东盟国家及东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究东盟十国内政外交、社会文化及东盟组织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国家及政府了解近邻国的内政与外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咨询。东南亚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夯实我国东南亚及东盟组织等领域的科研队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对增强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探究国际关系专业东南亚研究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技巧,以提升后继人才的研究能力。

一、完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研究生驾驭外文文献的能力

东南亚研究方向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以基础性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夯实为导向,注重学术研究型硕士的知识培养与思维创新。在治学方面,它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促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东南亚研究的对象性与特殊地域的特性,在知识结构与研究对象上有独特性,首先,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研究生具备在该领域的最基本历史知识与概念的储备,能对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与区域形势的演变及该区域的东盟组织由来与发展趋势有总体性的认识;能够对独具特色的东南亚文明及东西方与东南亚政治、文化、经济交流关系和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形成知识体系,对东南亚文化、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有较深入的研究。其次,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前国内外东南亚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学者及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把握领域内研究的学术热点与难点问题。再次,要求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或研究对象国的语言。外语技能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一门外语才能广泛涉猎外文图书及文献资料,增加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渠道,具备资料的鉴别与处理能力。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涉猎研究课题的视野、学术交流的效果、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学术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深度,影响科研水平的层次。如果研究生放松英语学习,导师又忽视对其进行英语能力的培训,则会大大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之,东南亚研究是区域研究,也是国际问题研究,鼓励研究生熟练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技能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或学习非常重要的技能和工具。

二、重视研究生参与教学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思辨思维

与灌输知识为主的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不同,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重点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传授。因此,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学会独立思考、激发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意识地营造教学课堂的开放而活跃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学生自发性参与教学讨论,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的互换。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而采用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做到既能将讲授东南亚方面的知识与研究生课前阅读、课题提问、讨论相结合,又能善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课件,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及运用音频资料,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将传递知识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参与课题教学,营造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的宽松环境,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交流与碰撞。组织学生自主地开展学术交流,营造知识、信息、思想与观念交流的自由氛围,活跃学识思想,形成思想的碰撞,以有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提高创新性。研究生能积极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课后能对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此外,提供给研究生学习的学术期刊论文、经典著作的目录,要求研究生撰写读书笔记,导师定期检查。在选题范围内给研究生布置适量的课程课论文作业,检查和了解研究生的学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认真批阅学生的课程论文是导师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关注兴趣点及掌握知识、理论水平、写作功底的有效途径,导师需要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在结构框架、语言措辞、论证推理等方面做出点评,并一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学生。此外,东南亚研究是研究型专业,没有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因此,研究生本科阶段专业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有英语、历史、政治学、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甚至还有教育学、新闻学和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相结合,力图将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的技巧相融合,培养其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提升研究生的资料与信息收集能力,就研究对象开展田野调查

对于东南亚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传授研究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传授收集信息与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研究更为讲究资料与信息的时效性。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在学术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事东南亚研究需要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材料基础之上加以判断、佐证、分析和论证,对各种中外文资料进行加工、筛选,这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因此,东南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学会科研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如资料收集与整理、田野调查、社会调研。在资料收集方面,应开阔视野,有关东南亚研究的图书资料、报刊、档案、文宪、网络信息、电子图书、田野调查甚至口述历史资料都属于研究收集的范围,内容多样性决定了收集资料的渠道和方式多样性。导师指导研究生收集资料时应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同时力求资料的完整与全面。对收集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是学术写作必备的前提工作,要求研究生做到两个原则,一是将相同内容和专业资料按问题、专题、项目分门别类地存放,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及时、准确地查找。二是要注记清晰,即注明资料的出处、作者、时间、页数,以便日后查找、核对和判断资料的新旧。田野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切身感受研究对象的重要途径,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培养东南亚研究方向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的特殊性还在于让学生能在研究东南亚的对象国就研究目标进行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切身感受它,并与国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展研究生的视野,实现认识的升华。

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研精神

除研究生广泛涉猎东南亚方面学术知识、挖掘新资料,鼓励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外,还要注意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从事研究工作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导师课程教学和严谨的治学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尤其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上要严格把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行为。首先,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抄袭问题的严重性,从思想上加强研究生对该问题的重视。其次,鼓励学生课题申请和学术论文的独立创作,科学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课程论文大纲与思路不恰当的地方当面给予指正和修改,就论文初稿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指出论文中知识性的错误、语病、逻辑混乱之处,确保学生论文写作进度的顺利完成,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树立学生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对于成果,导师明确个人的态度和立场,对于不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不能贸然将学生论文挂上自己的名字;鼓励研究生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引导他们申请学术创新项目和研究生课题项目,通过课题的申请与撰写强化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学生申请和完成课题研究的最大益处在于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帮助研究生完善论文框架结构,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总之,东南亚研究方面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重视两个方面:首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再次,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写作习惯的培养,将知识转化为研究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探索特色的教学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重视教学,科研与教学互补;树立高度负责的导师职业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丰富学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而杰出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著信,苏毅.施之以爱,导之以行――谈研究生指导教师教风[G]//周文辉.导师论坛: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9

[2]刘润进.课题研究阶段培养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几个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

[3]胡之德.浅谈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4]郝全梅.资料收集的途径、方法与要求[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子课题“广西的亚太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