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6 17:43: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化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字化教学

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数字化

当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的具体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加快农村小数教学改革,数字化教学成为一个发展的趋势。小数数字化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引入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化枯燥学习的数学内容为趣味、具体、动态的内容,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身临其境地学习相关内容,让自己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创新等能力得到提高。

一、农村小数数字化教学的实践取向讨论

1.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取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会更加以他们的兴趣来左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数字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践导,要求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方式提供趣味图形、图像、动画、数字、符号等,再辅以精炼的PPT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多媒体互动影像来引入新课,生动形象的小猪、小猫、小狗去参加数学比赛,小猴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下面三个数的大小:1.2,1.200,1.200000。小猪第一个回答:“第三个数是最大。”小狗说:“不对,应是第一个数是最大的。”小猫想了想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三个数一样大。”教师此时如能不失时机提问:“同学们,请你们做小老师,究竟谁说的对呢?”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2.以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为取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最佳年龄,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农村地区,因为地域和经济等原因,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融合性教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一条直线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怎样分?学生议论纷纷:“这还不好办!”教师进一步说:“还有一个条件,我不仅要看谁分的最多,而且还要看谁分的方法最独特。”学生们跃跃欲试,很快投入电脑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了规律性知识,也正是在探索、发现规律性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品质得到了发展。

3.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时效性为取向。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都具有欠自我控制的特点。教师若能利用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问题。事实上,数字化资源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后,有这样一组题:(1)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这两道题给学生画图分析,实物操作,有的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由于有了对比与反复演示,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4.以扩充小数课堂教学容量为取向。决定课堂教学容量的多少,其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数字化教学在学生的感官刺激上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进而缩短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时间,因此为整合优质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把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单靠课本上的图例和抽象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利用电子白板在屏幕上演示出旋转、平移和比较的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加快农村小数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数字化教学包括利用BBS课程论坛、网上答疑、E-mail、OICQ、NetMeeting等各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运用,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拓展了学科课程教学时空,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小数教学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能用准确、精炼、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由此,数字化教学成为学生思维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培养的有效工具。《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落实课标,我提出以下几点农村小数数字化教学实践改进的2点建议:

篇(2)

关键词:数字色彩 色彩应用 思考模式

数字色彩作为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课程开设已经有段时间了,很多高校的动画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纷纷开设本课程。传统的色彩构成用颜料绘制,显得费时费力,而数字色彩利用电脑等数字化设备的帮助,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高效快速地完成色彩构成的学习。本文从数字色彩的教学实践方面探讨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最初接触数字色彩的阶段,往往不太适应课程的内容,会为基本概念和色彩模型所困扰,这种新鲜的色彩模式不光带来了工具上的改革,同时也颠覆了他们传统的色彩观念。因此,在初开始的教学阶段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引导和强化。

一、对数字色彩理论体系的正确理解和接受

数字色彩体系与传统色彩体系虽有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它以现代数字媒体理论系统作为基础,以红、绿、蓝(R、G、B)光色为三原色,这就与传统色料中的红、黄、蓝三原色的色彩体系产生了根本的区别。这也成为学生必须接受的第一个“新鲜事物”。

二、避免陷入软件的迷思

由于数字色彩本身的特点,学生的作图手段发生改变,练习和作业都用图形图像软件,且由于此课程多为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所以很多学生之前并未接触过这些软件,在学习的同时,学生需要对软件进行学习与熟练。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即学得了色彩知识,又练习了软件应用,但事实上,很多学生过分苛求于对软件的熟练操作,更关注软件的使用、特殊效果生成,忘记了本该把重点放在色彩的科学合理搭配上,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一点上,应该从教师和学生同时入手,在教授课业内容的时候,强调对色彩的解读,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色彩设计不是靠电脑,而是靠人脑,不要过分依赖软件,要重视感性思考和理性思考的结合。

了解了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后,进入创作阶段。最初接触数字色彩的学生,更多的是用感性来思考题目的实现,这样做的好处是思维发散、活跃,想到的东西很多,会产生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但同时也会由于色彩应用经验不丰富而造成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想法。即使作品做出来,很多人的色彩设计也是过于繁琐、无序。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引导,不光教授如何搭配色彩,也要教授如何思考:简单——复杂——简单。

引导学生进行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思考模式,第一个简单往往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得到一个题目或者一个课题,脑海里迸发出来的第一个模糊的想法或概念便是个简单的想法。这种单一的感性认知优点在于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此期间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和点子,在一种无意识的放松状态下进行,没有思想负担,提高学习兴趣,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进入创作,激发其创作的兴奋状态。这种从模糊意识出发的创作方式,其结果要么是作品的色彩表现含糊、错误,要么就是半途而废。因此,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思考。

在第一步简单的联想和选择做完后,引导他们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也就是进行复杂分析。首先要看一看上一步决定的设计方向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课题,如果没有,果断舍弃,重新思考和选择。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就需要挖掘已选题材里深的层次和更丰富的内涵。接着上一步的关于红色的题目,如果选择了“火”作为表现红色的素材,那么就应该引导学生深挖“火”这个字背后的含义,拆解其含义,并用色彩来描述这些含义:青年人是火热的、热火朝天的劳动、上火、篝火晚会、鬼火等等。通过拆解出来的含义,用理性的思考来分析用什么色彩可以将这些信息表达,比如刚刚拆解出的词汇就可以用橙色、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进行表达。这就需要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拾色器,拾取尽量多的色彩信息,这便是复杂的思考阶段。

经历理性的思考后,学生需要对这些色彩信息进行梳理和筛选,这一步便是将复杂重新变为简单,让庞杂的色彩信息变成概况、准确、精炼的色彩语言。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并不在于颜色的多少,而在于色彩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作品的信息与精神,设计用色越少就越好。此时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上一步产生的各种色彩之间的主从地位,再通过这种主次关系进行筛选和删减。

篇(3)

【关键词】数字化医疗;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97-02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临床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医疗的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定义:数字化医疗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是公共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数字医疗设备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医学信息的内涵和容量。从一维信息的可视化,如心电(ECG)和脑电(EEG)等重要的电生理信息;到二维信息,如CT、MRI、彩超、数字X线机(DR)等医学影像信息;进而三维可视化,甚至可以获得四维信息,如实时动态显示的三维心脏。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医生的诊断技术,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

1 数字化医疗的基本特点及对临床教学的影响[1]

1.1 医疗设备的数字化:医疗的数字化,首先是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化医疗的基础。所谓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即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等过程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软件下工作的医疗设备,已逐渐取代常规设备成为临床设备的主流。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可以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及传送。 纸质病例将成为历史,传统教学模式依靠纸质教材和病例进行临床学习的方式受到挑战,合理应用数字化的设备成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

1.2 医疗设备的网络化:数字化医疗可以实现医院内部设备资源的共享,实现影像及文档资料的传输,缩短病人挂号、交费、取药、看病的时间以及电子开单、电子处方,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在远程医疗方面,数字化医疗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及电视会议、远程会诊及手术、网上查询及求助以及网上挂号、预约,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单机版的传统数字化资源由于存储空间限制,更新不及时及信息覆盖面积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日益进展的临床教学需求,因此设备的网络化,将用户终端互联互通才是解决需求的办法。

1.3 医疗服务的个性化:人们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预约、挂号;人们不再需要在检查部门等候检查结果,各种诊疗影像和数据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主治医生的面前,医生可以及时、准确地对病人做出诊治。基于互联网、有线电视等私人医疗保健服务和公众医疗咨询服务,将随时提醒大众进行身体检查、预测某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向病人推荐新的治疗方法,使病人可以足不出户享受个人医生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也对临床教学提出了个性化教学和倡导服务为先的概念,培训早期就应认识到将来临床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

2 数字化医疗条件下临床医学教学的发展趋势[2]

临床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不断有新的观点和新问题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因此,对新知识的学习和采用,新旧知识的证分析等成为临床教学中的一个突出课题,需要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反馈体系来实现。医学理论与日益复杂的临床现象联系庞杂,丰富而复杂的临床诊疗信息进入临床教学实践,而如何提高临床信息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成为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构建一个有效、可控性好的临床教学平台刻不容缓。

比较理想的临床医学教学平台具备丰富、有序的教学资料,有着互动的学习模式,而且与临床工作保持密切的联系,切合实际,并能够适应医学教学改革和不同层次的需求,与科研相关,并能实现相互转化。

由于目前临床上逐步开始推广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和影像存取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势必改变以往的借阅影像资料,查询纸质病案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讨论、屏幕联网读片(软读片),诊疗信息集成化、强调归纳整合和发散型思维能力、要求长期、高效、规范的教学工作,以及海量的临床资料来源和共享等趋势。

3 数字化医疗手段对临床医学教学的意义

在国外已经采用数字化医疗进行临床教学的机构,通过分析传统模式和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区别发现:PACS可节省75%的影像医学教学准备时间,提高学习效率40%左右[3];HIS可减轻实习医师25%的临床记录书写负担,实现记录标准化与传统型医疗机构相比,相同训练要求条件下,采用PACS的医疗机构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周期可缩短3-6个月,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分值高7-16%[4]

3.1 有助于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很少有大学能够理清本校教学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状态。通过学校立项建设的大量教学资源也都散落在各院校、教研室或个人手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使用效率低下。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为实现分散在各院系或个人手中的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提供技术基础,由此提高学校内已有资源的组织性、共享性和利用率。

3.2 整合校外优质资源,提供一站式资源查询服务,实现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定制与推送服务。在提高校内教学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需要根据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的特点,有效整合校外资源,拓展师生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空间。虽然互联网上的各类教学资源日益增多,但还是存在应用上的瓶颈,如:资源缺乏分类、不能准确检索、教师自行查找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等,因此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能够统一资源门户,围绕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整理各种来源的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各类资源的一站式查询,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应用。进一步还可分析用户教学资源使用的行为习惯,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送与定制服务。

3.3 可以对教学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内容支持。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支持,教师可以大大拓展其获取数字化教学材料的空间,为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提供资源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资源中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内容扩大其知识的涉猎面,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确保查询速度,解决收费难题。国内高校校园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网内的速度都非常快,但出校园网的速度则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不同网络之间(如教育科研网和电信网等)在调用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时显得非常慢,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另外很多学校在出校园网时都作了收费的设置。因此建立基于校园网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可以确保教师和学生查询教学资源的速度,并解决收费难题。

4 如何实现数字化医疗与临床医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4.1 提高对数字医疗的认识是提高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基础

数字化医疗在医院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表现在医院管理者认识不够,没有把医疗数字化建设纳入到医院发展的思路上去。医院管理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深对数字化医疗的了解,数字化的早日实现才能成为可能。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也称广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目的和诉求。

4.2 加大对数字医疗建设的投入和标准化工作力度对临床教学的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 由于数字化建设是一项资金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知识密集性的高科技工程,因此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目前,在数字影像的采集、显示,远程医疗等方面我国尚没有相应的标准,因而数字化医疗在工作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应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数字化医疗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电子病历、医学图像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发展更需要加强医院标准化的建设。标准化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发挥政府的权威性,规范医用软件市场,加强医用软件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需要开发商、医院、医疗设备厂商之间的相互配合写作,并逐步以现有的国际标准化替代非规范性标准。

加强数字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医院工作人员的只是结构和水平不容忽视。因为软件的实现和维护,不断更新数字化设备的操作和保养,专业性要求都较高,所以需要有一批技术精、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培训技能。这也对临床教学提出的新的课题和方向。

4.3 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存储模式是提高资源量和利用率的主要方法

出于教学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需求和应用效率的考虑,资源分布式存储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资源共享方式。将高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描述信息进行集中存储为用户提供资源检索的统一门户,能够减少资源查找的时间,同时资源分布式存储能够有效维护资源版权者的权益并能有效解决资源的动态维护问题。

4.4 资源评价可以保证临床教学的动态建设

一般说来,“只有系统中所有资源得到正常、合理、高效的利用才能真正体现资源的价值,资源库的建设才能体现出意义”。因此,必须对资源做好跟踪、统计分析、优化和评价,这是保证资源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是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资源中心系统中设计对整个系统中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自动记录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间范围内、不同资源属性范围内的资源使用状况,结合用户对每一项资源个人评价的统计结果,得到最受关注的资源、受到用户评价最高的资源,从而提出最受欢迎的资源,向用户进行推荐。同时也可以得出每个用户浏览/下载的统计信息以及兴趣点,从而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推荐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对教师/学校上载资源的总体情况(包括上载个数和最近更新时间)以及该教师所有上载资源的被评价情况的统计,可以衡量教师/学校参与资源库建设的贡献大小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促进资源中心的动态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5 总结

数字化医疗对临床医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更高要求,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是建立一个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及合理应用,资源的有机整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葛丽萍.数字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辽宁师专学报,2006,(3)

[2] 孙立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2007,(7)

[3] De Backer Ai, et al. JBR-BTR. 2004,87(5):241-6

[4] Viau MA. Radiol Manage. 2004,26(3):36-40

篇(4)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舞蹈教学;创新改造

一、传统的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在学生模仿学习过程中再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可见,教师的示范和后期对学生动作的规范是传统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舞蹈教学一直脱离不了“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的原因,也是舞蹈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1]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示范和纠正错误来保证教学质量,但这种枯燥乏味的灌入式教学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过于严厉苛责,学生反而会产生畏难心理,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大幅度降低,导致课堂氛围消极低沉,教师和学生都将会陷入到急躁、压抑的恶性循环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数字化的资源与技术同舞蹈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是每一位舞蹈教师的责任使命。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艺术传播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

1.普遍性和娱乐性

传统的舞蹈艺术指的是专供舞台演出的具有特定目的且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都很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对舞台之外的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相应地,传统舞蹈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得到的普及。[2]舞蹈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了人们聚会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具有了数字化时代所特有的普遍性和娱乐性特征。

2.互动性与即时性

数字化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舞蹈艺术的表演者与不同层次表演者以及观众的积极、即时互动。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表演者单纯的艺术展示过程,表演者与专业人员的互动以及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促进了表演艺术的人性化和大众化发展,舞蹈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形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为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艺术可以随时随地供观众欣赏、模仿、体验,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具备了明显的即时性特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极大的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如专门录制教学视频的影像舞蹈;利用数字化程序和计算机程序编写的虚拟化数字舞蹈;存在于关于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舞蹈等。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传播的积极作用

舞蹈艺术的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舞蹈的发展,一般舞蹈传播方式有两种:通过舞台直接传播和通过文字、图片、舞谱等方式的间接传播。舞台直接传播可以为观众创造直观良好的舞蹈艺术享受,但是传播范围有限,受众群体也极为有限;间接传播的范围较直接,传播性极大的拓宽了,但是受众群体并不能直观的感受舞蹈动作呈现出的美感和艺术底蕴,因此,两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两种传播方式的优势融合,在扩大受众面的同时也实现了舞蹈在舞台之外的动态呈现,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媒介发展成为互联网、电视、光盘等,极大的降低了人们观赏舞蹈艺术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极好的促进了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拓宽了舞蹈艺术的受众群体;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带来了舞蹈艺术在舞台之外的“直接传播”,传统的直接传播仅仅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里特定的节目,在时间、空间及传播内容方面存在许多的限制,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而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可以以视频的形式永久保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欣赏舞蹈艺术,推动了舞蹈的快速发展。[3]

三、数字化时代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

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因此对舞蹈学习者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想象力等要求较高,舞蹈教学则是舞蹈艺术传承的关键途径。传统舞蹈教学中,主要教学场所就是练功厅和舞台,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和基础功底的差异,导致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舞蹈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现代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其即时性和互动共享特征为学生课后的基础训练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对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局限于课堂,课程结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传授就彻底终止了,这对舞蹈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延伸至课外,极大的增加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首先,多媒体技术下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整的将学习计划和重难点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教学所用影像资源或者上传自己录制的教学资料,然后将链接发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之用。其次,数字化技术下的舞蹈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实现舞蹈教学的日常化和实时化。生动丰富的影像教学资料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讲解难度,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视频、图片等上传到网络,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的课外教学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舞蹈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记笔记,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课堂氛围低沉压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很理想,课后的记忆和应用效果则会更差。数字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情景导入法,教师将舞蹈动作做成PPT或者视频合集等,通过生动的舞蹈画面和视频资料的代入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结合音乐、文字、视频等生动内容的教学信息化教学课件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导入法所需的课件时间不宜过长,数字化在舞蹈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可以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否则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课件的制作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制作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和知识,保证课件的质量。[1]不仅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课后练习、学习领悟等制作成PPT或视频质量上传网络或者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作能力。

(三)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技术促进了一种新的舞蹈教学模式的形成——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中,学生处于舞蹈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观看学习教师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学生在课堂是向老师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和盲点,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质量。翻转课堂的设计是以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估为前提的,教师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学习情况,根据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翻转课堂,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和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高中教学 体会

数字化校园环境:是指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信息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的虚拟空间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结合,从而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从繁重的机械式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高中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正在使我们学校的教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资源的更加丰富;学习环境的不断更新与便捷;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大大提高;教师教学、管理手段的不断改进等等。普通高中教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处理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数字化校园”为高中教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的发展来展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阐述“数字化校园”对高中教学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学校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以往,我们常常把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教材、教辅书,其实是狭隘的。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涵盖面大,灵活性更强,要达到三维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说难度增大。而在“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讲授高中教学基础课的“信息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文字和图片素材,并制作了如下幻灯片。对于幻灯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思考,抽查几个小组的答案。最后,教师给出幻灯片中红色区域的答案,即:“中国将出兵朝鲜”。同时,通过该故事分析得出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价值性”。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有更多的参考资料和更阔广的视野,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知识体系更好构建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采用数字化校园能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师单向的传授与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把更多发现、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师生共同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操作、观察、验证等,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多彩。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把对学生的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后。课后还可指导学生如何在网上打开老师的教案库、课件库、题目库,把课堂上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内容进行再学习,这样把教室变成了“移动的教室”,把课堂变成了“移动的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生随时可以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超前学习。而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以及和教师、同学进行互助的合作式学习。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已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并不是通过教师讲解或完全依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到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采用数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

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教学学科的知识可以说是更加开放,知识内容更加丰富。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教材上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种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既增加了知识的容量,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往往又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进行“网页的设计与制作”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我给同学们介绍了我们自己学校的网站和部分班级的网页,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在这样的气氛下开展教学内容:介绍了网站的策划与构思、网页的基本框架和元素、网页的制作工具等知识点。本来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在“数字化校园”的教学环境下变得生动、易懂。、

四、教学评价手段的改进,有利于进行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自评互评

篇(6)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ljJ。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即是为了促进学习,通过一些教育媒体,包括计算机、网络环境等教育手段,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及管理等。从19世纪末2O世纪初的幻灯、无声电影、播音等新媒体的引入,到目前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的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在教育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2数字化学习(E—learning)

美国2000年教育技术高层论坛提{=}{了”Digitallearning”计划。该计划是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思想指导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丰富教育教学活动。这种理念被提出后,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已把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作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

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从E—learning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征是学习内容数字化,教材多媒体化,学习个性化、资源共享和智能化的管理。世界著名市场调研机构”经济学人智库”每年全球E—learning准备度排名报告,成为影响各国政府、企业和教育部门制定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参考指向。2006年E—learning准备度全球排名第一的是丹麦,第二是美圜,第三是瑞士。而我国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7,在亚太地区落后于日本、韩国及印度等。因此,强化我国数字化学习即E—learning准备度,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实现数字化学习,很多国家的教育机构在为之努力。比如:日本熊本大学研究生院社会文化研究科2006年开始招生”教授系统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它主要侧重于IT和教育领域知识的强化,培养E—learing开发设计和管理方而的专业人员,将来主要从事企业内的教育训练(包括职员的培训、教育和研修等);E~learning开发、高等学府的E—learning支援、授课等l3。

3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院校数字化学习的应用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促进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为了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院校数字化学习中的有效运用,我们认为必须建设全新沟通机制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3.1数字化学习环境

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首先应该优先考虑与E一[,earning密切相关的条件,如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其次应该重视应用。所以.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建设。硬件环境包括综合视听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室,即利用现代化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等)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另外还有多媒体网络型教室应用环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是最基本的数字教学建设项目。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学就采用了此平台进行教学。如:日本的熊本大学、中国的中山大学等。最有名的两个教学平台当属WebCT和Blackboard。WebCT最初是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教师MurrayGoldberg于1997年自行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它是完全基于Wb浏览器的网络教学和管理系统。而Blackboard是美国毕博(Black—bord)公司开发的提供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大型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拥有美国近50%的市场份额。我们学校目前已经开始使用教务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教师可以管理教学、编辑课件、在线考试、审批作业、统计学生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查看课程内容、提交作业、查看学习成绩、参与学校社团交流等。教学平台成为师生沟通的有力桥梁[41。

3.2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校园视频点播系统、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学校精品课程库及专业文献资源等。l临床及基础教学资源库:是支持教学的相关资源的集合。涵盖一切有助于教学活动的任何事物。包括图片库、模型库、多媒体课件、动俩等等。学生可以在线浏览,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从我们大连医科大学网络资源的网贞中,校内学生可以浏览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料,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术或解剖录像的在线观看,大大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是可以将海量信息进行科研资源共享;提供多媒体化的信息和全文检索功能;提供自我服务和请求帮助的数字化咨询系统。如:日本熊本大学图书馆在2005年就提供4500种英文杂志的电子版全文浏览服务,并通过OPAC系统可进行校内各种图书、杂志的馆藏、借阅情况查询等。如果本校没有的书籍或杂志,还可以通过WebcatPlus系统和NDL—OPAC系统查询到全国其他高等院校和国立国会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并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请求帮助服务。教学网站:可对结构化知识进行展示,并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扩展,为用户辅导答疑,提供在线测试,教学网站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篇(7)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环境 数字音乐制作技术 多媒体系统 应用 高校 视唱练耳教学

随着数字化音乐的迅猛发展,数字化音乐的创作和研究已涉及到了音乐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欣喜的看到,这种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涉及音乐学研究领域,并展示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以及与过去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的良好的融合能力。此时,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迅速调整相关课程教学模式,将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也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指利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的技术。计算机可以将来源于音源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入硬盘,然后用制作软件对每个轨道的音乐进行节奏、旋律、音色、像位、混响、延时等方面的编辑处理,再通过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录制为磁带、MP3或CD 等声音载体上。

计算机音乐制作在现代音乐制作上占据了主要地位。 其优势在于:易修改性,具有传统乐器及乐队无法达到的声效,具有优良的音质和宽动态等特点。把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教学中,通过相关软件的支持(如:CAKEWAIK9.0、SONAR6.0\7.0、MW3.0、JAMMER4.0、BAND-IN-A-BOX10\11等)利用相关设备器材学习作曲、和声、视唱练耳、制作打印乐谱已是势在必行了。

二、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如何适应数字化音乐环境的发展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代数字化音乐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音乐文化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学生的吸收能力已远远超出了教育者的想象。在以钢琴作为辅助工具的学习环境中,课堂音响来源多为钢琴音色,传统的单一钢琴音色及单纯的听觉技术训练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今随着高级音色采样技术和电子合成技术的高度发展,电子乐器的逐步完善,以及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电脑多媒体系统的不断完善、音序软件的不断更新使改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已成为现实,将它们结合运用到教学中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即与当代音乐文化接轨。在计算机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某些现象的发生或再现时,可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能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接近自然和科学。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运用的数字化环境中,视唱练耳教学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二)数字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

将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应用到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已渐渐成为当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另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并且对其它音乐基础技能教学的辅助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视唱与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以钢琴为教具进行此项教学时,教师一定会遇到训练音色单一,要不断反复弹奏,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难题。教师可以事先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制作好训练内容如: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伴奏。上课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对视唱曲与练耳内容进行编程、自动播放,从而使教师在集体训练时得以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辅导。同时,在视唱训练时更可以减轻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辛劳,因为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随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只要合理运用系统的编程功能,教师将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同时取得很高的效率和质量。以视唱伴奏为例,教师在若干视唱曲目中挑出部分曲目,课前制作好音乐伴奏,其中即可灵活运用除钢琴之外的数百种音色,还可以运用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穿插不同类型节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伴奏风格。为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型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在制作的音乐伴奏下,一方面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融入到了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同时对不同声部可以从整体音乐结构中剥离出来,让学生对每个声部有清晰听辨,这样的听觉训练即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学生所获得的是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的立体的多方位的音乐感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竟争力。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新的音色,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

(三)优秀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Ear Master Professional

合理运用优秀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也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EarMaster Professional》是另一款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它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例如:

1.在音程性质听辨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同度至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是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或是上下行交替出现。

2.在音程的音高听辨中,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是否显示调号、是否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域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音是单音或是调内和声进行等等。

3.在和弦听辨中,可以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柱式和弦或是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是上行或是下行。不但可以听辨传统和声范围内的各种和弦材料,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现代和声的和弦材料进行听辨。

4.其余各项练习内容如音阶、节奏、旋律、四部和声等,都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Auralia》和《EarMaster Professional》这两款软件不仅可以在视唱练耳课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

三、 利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培养更多优秀音乐人才

做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电脑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感性、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

我们确信,随着一切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推广应用,这一切必将使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学习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所有的一切,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难以估量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