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02:10: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际财务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文献探讨
一、国内有关研究
1.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已发表了很多论著,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代表性的有:(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相等。(李陆德,2001)分析了两者的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2)相关者利润最大化。(张国庆,2005)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
(3)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曾惠香,2004)。
2.财务管理地位问题。(林建于,2004)认为,财务管理并不是以该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而是在探究管理从何着手的问题;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而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作讨论。
3.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经理人财务问题。(许美惠,2005)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经理人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合作的财务管理机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二、国外研究文献
笔者整理分类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依各年代及应用方面将其分为融资财务、投资财务和资产财务3大方面为主,本文即将逐一提出比较。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00年代~1950年代)。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着作《公司财务》,1938年DEWING和LYON分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50~1964)。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公司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JOEL 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跃进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64~197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随着市场日益繁荣,投资风险显着增加。这对当时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在1952年,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此两者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时期相关研究(1979~迄今)。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遭遇了通货膨胀。于是各国开始进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行使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主要是因通货膨胀导致。
解除完通膨危机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开始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此时财务管理理论开始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此时,企业财管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网路化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今天,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Herbert Simon.(1994),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2]JAMES, C.VAN HORNE; JOHN MWACHOWICZ,JR.(1998),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关键词:工商管理;研究内容;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进展,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及时把握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将对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本文按照学科代码将工商管理学科分为十个研究领域,对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更好地促进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的发展。
1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本文在检索国外工商管理论文数量时,选择了SCI和SSCI中影响因子大于0.5的59种管理类期刊,时间范围是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故将其他九个领域按检索到的论文篇数做出趋势图。
从纵向来看,1990~2000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理论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企业文化、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则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某些年份,市场营销研究虽有下降,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近5年内发展很快;而运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点后开始逐渐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视的是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从横向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可见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外是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从其他9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运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分析各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时的1997-2000年进入SCI检索的文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关于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1):
2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对国内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期刊网中筛选出44种学术性较强的管理类期刊,根据关键词对各二级科目的论文进行检索,将各领域检索得到的论文数量进行趋势描述
从此趋势图纵向比较,几乎每一个领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这表明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强,这也与国家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力度有一定关系。横向比较,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市场营销,说明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企改革的力度加强,企业不再只靠抓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而是越来越注重市场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同时,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也是研究较多的领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围内国内近几年对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从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研究热点如下:
3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比较及结论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增长速度较快;项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续增加;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数量曾在1995年左右达到最多,随后又有所减少。国内则对运作管理研究较多,企业文化、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也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领域。
从国内外文献数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国内论文数量较多的是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而国外的排名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
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必然的交集,但侧重点仍有不同,国内理论研究滞后于国际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热点往往是国外前几年的研究热点,而国外正在形成的热点在国内往往是刚刚涉足或者还未涉足。
4结论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从整体上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但是也要求此领域的学者们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研究内容与形式上存在差别:国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而国内的研究经常停留在理解国外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对一些较新的管理问题介入较少。鉴于工商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国内此领域学者们应注重研究形式的改进,注重对管理问题深层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别:国外注重规范研究,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国内多是思辩研究,研究仅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或是虽有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严密的推理。国外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较多,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等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而国内则不重视实证的研究。这与各国间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管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在进行管理研究时,应该多作些实证的工作来充实我们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2]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
[4]中国期刊网.[DB/OL].2002.
一、网络财会的基本理论。
(一)网络财会的概念。
以电脑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实施电子商务为基础目标,以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财务管理为核心,能够提供互联网络环境下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及其各种功能的全新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它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网络财会”这一概念是20世纪末提出并受到财务界的广泛关注,并很快被接受且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二)网络财会的特征。
网络财会相对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有开放性、电子化实时性、集成性、远程化等特征。
1.网络财会按照财务信息处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进行重新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2.网络财会以电子符号代替财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网络数据代替了纸页数据,网络数据成为财务信息输出的崭新方式。
3.经营业务与财务同步是网络财务最大的特征。网络财务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交易双方物理距离使一切远程交易结算、监控变得实时。因而有利于企业实时了解市场变化趋势、物价动态以及供求状况等。
(三)网络财会的功能首先,网络财会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或光介质载体,发展到网页形式。
所有的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会信息的传输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实现,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多种远程处理功能。
其次,网络财会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网络财会下会计数据处理由算盘、草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网络计算是网络财务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动力,是网络财务软件借以实现各项功能的技术基础。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汇集世界各地的海量数据只需瞬时,并由计算机生成所需的计算结果,网络财务系统解决了速度问题,网络财会下的会计核算将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事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网络财会系统能够便捷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质量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年报、季报、月报和日报可以即时生成。
二、网络财会系统的管理。
(一)网络财会系统实施的前提条件。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节约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为出发点,以充分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的全面及时管理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无缝连接为目标,从而使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电算化系统。但是要实现这样一个系统需要一个良好的、规范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1.由于网络化财会信息系统的强大后盾是发达的网络系统,其各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处理会计事项,由此形成了财务信息的共享。
2.信息要及时。在网络财会信息系统中,财会人员可以在一个开放的财务网络上处理各项财务事项。而几乎所有的财务处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都将发生根本变化,网络财务将改变过去财务人员独立和封闭的工作方式,可进行网上财务审批,在线审计,在线会计教育,在线资金调度,在线系统维护,在线咨询,在线版本升级等。
3.信息要多样。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在线管理和集中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企业的整体管理。网络消除了物理距离和时差概念,高效快速地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同时实现业务协同、动态管理、及时控制、科学预测,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业务智能化,使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提高投资回报率,保障企业在有序的智能化状态下高速发展。
4.培养高素质人才。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网络会计系统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为此,企业应培训一批自己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力量,使应用系统更加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使之更趋完善。
(1)强化内部控制可有效地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网络病毒所造成的危害。
(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防范。技术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3)采用安全协议规范关联双方的行为,促进网络财会信息系统的发展。
(二)网络财会准则。
1.环境适应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为了适应网络技术所带来经营方式的变化,满足世界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由于网络环境的产生进一步促使财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2.充分披露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提供比传统方式更大规模的信息成为可能。以前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而没有要求披露的信息现在由于成本的降低是完全可行的3.基数统一原则。信息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标准并不统一。实践中,信息技术标准产生的范围很广,即使是由一个公司制定的,只要市场接受因为产权标准符合这个行业需求的其他企业,就可成为行业便准。从本质上来说,网络信息披露应该是全球化的,从长远来看,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信息的交换,因此,网络财会准则应该对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力求统一,以方便使用。
4.适时更新原则。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标准的统一不能成为拒绝新技术的理由,一旦有更好的、更成熟的技术可以应用,网络财会准则应该适时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转贴于
三、网络时代财会制度的创新。
网络经济时代是争夺知识和信息的时代,基于网络环境的网络会计系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网络会计理论,同时安全问题也是每个网络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为此,我们应丢弃陈旧的观念,不断吸取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适应网络经济的新要求。
(一)网络会计理论的创新。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网络会计系统的发展,使会计信息实现数字化。传统的会计随着网络会计系统的实施有所创新,形成相应的网络会计理论。
1.会计目标的创新。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
在网络经济时代,一方面,网络会计系统的建立使企业可以及时提供比较全面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会计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查询该企业的详细资料,还可以进行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类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
2、会计基本前提的创新。网络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导致了许多“网络公司”的出现。对于“网络公司”,传统的会计基本前提已不再适用:其一,“网络公司”突破了地域空间的概念,处于虚拟的媒体空间中。因此,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二,网络公司的外延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它的负债和现金流量按需要和效率分割成条块。因此,传统会计理论这个基本前题对“网络公司”也不再适用;其三,“网络公司”通常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交易,在完成交易后可能立即解散,因此,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分期”对“网络公司”也不再适用;其四,对于货币计量,在网络经济时代,连接各国的信息网络,使全球形成了统一大市场,经济活动的国内国外界限变得模糊,国际间资本的流动加快。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一致的电子货币计量单位已成为可能。
3.无形资产计量和核算的创新。在网络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企业品牌,服务品牌,营销网络,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价值,企业家价值,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融资关系等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是构成企业价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但在现行会计条件下却无法确认和计量,也没有反映在企业的报表中,使得投资者无法正确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价值内涵。有的无形资产虽然在现行会计中对其进行了处理,但由于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其核算也变得不相适应。
(二)网络财务管理创新。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通过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好企业各种财务关系,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网络财会管理的目标不仅包括“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包括企业“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即在追求传统股东利益的同时还要追求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必须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确立“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最优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企业所依赖的经济信息中,有70%以上由财务、会计部门提供,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企业的决策和发展。而在网络财会条件下,则更是如此。因此,网络财务管理创新决定着网络财务在我国的发展规模、速度和现代化水平。
1.加速发展会计网络化。网络不仅是信息交流、传播的主要承载方式,而且也是当今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会计业务内容,而且也大大增加会计业务的形成。加速发展财会网络化,必须以网络系统理论及实务为基础,以企业和客户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开发网络财务的新功能,同时向网上用户提供及时、灵活、多样化信息服务。通过网络财务企业的资金运动就可利用信息技术在虚拟空间内完成。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模式,施工企业集团,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在建筑领域逐渐发展起来一批大型国有施工企业集团公司如中建集团、中冶集团等,在国内、国际建筑业市场上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需要,急切要求建立和现代经济相吻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进而产生了与施工企业集团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采用各分子公司、项目部逐级上报的管理模式。
对于一个施工企业集团来说,工程项目业务量大,数量多,工程内容包罗万象,施工地点远近不同,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甚至国外;工期纵横交错,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对企业来说,资金流动性大,出入频繁,因此,资金的运作管理尤为重要。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政策能有效地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因此,用何种模式成了集团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集团二级分子公司多、项目部多,而施工地点不集中,为防止财务管理分散,人员难以控制,贯彻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彻底,形成各二级公司、项目部各自为政,失控。因此集团对每个二级公司总会计师、项目部主管会计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有效的形成分散与集中、粗放与集约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很好地解决企业财务总部与二级公司、项目部财务独立核算之间的分散与集中二者之间的问题,能最大限度地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二、制定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财税政策,实现公司及下属各内部单位在会计科目使用、经济业务处理、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规范统一,明确真实、完整地提供更有价值、更快捷的会计信息,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组织业务骨干,编写符合公司经营特点的制度及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和统一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为公司财务人员提供一本会计核算及工作指南,例如中冶集团为财务人员配发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会计制度》。
三、制定与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
施工企业是一个以工程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单位,按照企业财务控制管理要求,财务体制在操作上应引用以工程成本为中心的财务模式。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企业项目利润目标为导向,细化成本管理措施,告别过去那种粗放的甚至是虚无的成本管理工作,树立集约化的管理理念,落实科学而规范的成本工作。
1。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应该在每一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简便可行,节约成本。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及项目环境,方便可行的施工方案,预出项目的操作成本、项目费用,制定出项目利润率。
2。项目部根据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所测算的成本总额,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原则进行。
3。各项目部及下属各单位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成本与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预算的成本,提交公司领导批准,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调整,几经平衡、调整后,最终与公司经营目标达成一致,形成公司的财务预算报公司董事会审批。
4。建立施工成本责任制,对成本进行细化,落实到班、组、个人,进行成本考核,建立成本考核及奖罚制度,同时对成本的超支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公司应对预算的执行的情况采用双轨制进行记录,即对每一笔的财务支出均能在系统及财务软件系统中同时记录。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的“过程管理”。
四、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合同是一切业务发生的纽带,驾驭业务的全过程。合同的签订不应以单位某个人而决断,而要集体参与决策。因此财务部门应参与合同的制定、监督合同的执行、工程竣工的验收。首先,施工单位项目多,工程分散、工程量变化大,涉及面广,合同种类多种多样,有人工费包干的,有总价包干的,有按实际工作量结算等合同。因此财务人员要掌握工程内容,熟悉工程环境,掌握市场信息。其次,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主要审核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否按规定和批复的范围、内容办理支出;项目的实施进度与资金的使用是否一致,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是否组织验收,资金使用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防范资金的风险,控制合同的违约和违规。
五、注重财务、税收筹划成效。
任何施工单位既面临企业责任也面临社会责任,这种双面性,促使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特别是企业要注重财务计划、税务筹划相结合。
在工作中既要全盘考虑效益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又要为国家创造价值即社会贡献,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交纳各种税款。施工单位如果仅仅存在单个项目而言,税收筹划是简单不过的,因为施工项目涉及到的税种仅有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合同印花税以及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劳务费,但是当施工单位有多个项目,并且项目不在一起,跨地区、跨省,甚至跨国,税收涉及到的不纯粹是税种的问题,还有税率、税收的清算汇缴、纳税地区分配等等,这些有关财税问题要充分做好事前规划、事中监控和检查、事后核算和总结,充分考虑到现金流的问题,同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更好地合理避税,为企业工程项目赢得现金,能使工程项目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六、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施工单位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多达几个甚至几十个,有的施工企业往往以项目设置项目经理部为一个内部独立的核算单位,全面领管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其中就包括财权。施工单位的集团公司财务总部对其项目财务的一切工作基本交由一个会计全面进行核算与监督,而施工单位任命的项目经理却有着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的一切大权。从现实意义来说这种操作模式只能使企业运营低效益化,同时在财务操作上来说违反了财务制度,没有实施财务操作的规范化,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财务人员疲于奔命,出力不讨好。项目会计人员既要遵守集团公司财务规章制度,又要应付项目经理,而由一个会计人员全面操作是得不偿失,是控制不了整个项目的开支,在过程中是无法完成使命,何况很多施工单位根本不派出驻地会计,而是定期理理账,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只能是有形式没有实质,如何谈起财务总部的全面管理。财务经理更是无法掌握财务动态及落实财税政策,谈何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分析。这种模式无法使企业做强做大,甚至有可能使企业因资金链的断裂,而濒临绝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集团公司实行资金集中管控,资金的收入支出由集团全面控制的模式,也就是在资金支付上,严格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资金付款审批,所有工程项目的资金进入集团资金管理部门的网银中心,所有项目支付通过集团资金管理部门进行核付,集团财务部直接向项目部委派会计人员建立项目财务分析平台,按月制定资金分配计划,报集团分管领导签字后,送交资金管理部门核定批准,之后到资金结算中心进行支付。同时,工程项目配备一个出纳员,配合委派主管会计进行集中报账。这种操作模式可以每日对资金收支进行监控,随时掌握资金动态,做到量入为出,及时编制月报、季报、年报资金收支情况表,实行弹性预算,保持安全资金存量。充分运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账户,打好资金进出时间差,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保障工程建设和生产开支用资金。同时,财务总部通过这种模式能使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避免了项目经理部财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财务操作更规范更合理,使财务与税务紧密相关,简化了程序,重要的是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益和效率。
七、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等5部委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存货管理,制定《存货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收发及保管流程,根据生产需要工程项目部库存限额,建立完备的管理台账,及时盘活闲置物资。二是加强工程物资材料验收管理,制定《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办法》,强化工程材料质量验收反馈责任制。理顺细化验收反馈程序,接纳整改反馈意见,确保工程材料物资质优价廉。三是加强工程结算制度管理工作,针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抓起,理顺流程,分清职责,为全面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制保障。
八、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在企业的发展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公司广大财会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引导他们树立良好行为、认同公司发展宗旨,自觉以先进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的财务工作,调动每个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做大做强做好财务工作,认真执行好《会计法》以及单位内部的各项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履行好会计职能。因此,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观念,是财务管理工作重中之重。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努力做到管理出效益,并让企业每位职工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认清事情的本质,考虑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财务也是如此,既要考虑财务管理可操作性,又要顾及管理成本问题。其次,财务管理需要得到其它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现金、手持证券以及引起某种合约上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合约。其基本业务主要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衍生金融工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其产生成为必然,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杠杆性和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背景及特点,决定了它将被广泛地为人们所运用,以其共性与具体衍生金融工具的独到之处解决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中的运用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规避或减少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用于规避风险,规避风险也是人们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初衷。前几年,我国在向日本借款引进外资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没有预料到汇率风险的巨大影响,因而没有采取任何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在日元升值美元相对贬值的情况下使我国增加了几十亿美元的额外债务负担。当时我国借入的资金是日元而贷给企业的全部是由日元兑换成的美元(当时企业需要美元),企业最后连本带利还回美元时,我国在当时美元疲软的情况下还要将收回的美元折回日元还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债务负担。这种情况企业是常常会遇到的。比如,企业得到一笔低息日元贷款,未来将有美元收入用以还贷,而美元相对日元将有贬值趋势。对此若采用了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防范则不会增加债务负担。最简单的,为防上即将收回的美元贬值可以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做一笔买入日元卖出美元的远期外汇交易,这样就可以确定收支,免于受到汇率变动的冲击。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总会遇到因汇率的波动而增加实际债务负担的风险,另一种避险的方法就是利用金融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假设企业欲在九月份进口一批原材料,需要大量美元,虽然预测美元汇率将大幅度上升,却苦于手边无大量资金可以用于购入美元现货,况且购入美元闲置并不合算。此时,该公司可在金融市场上购入九月份美元期货合约,在合约即将到期前,筹足资金购入所需美元现货,同时卖出期货合约。如果汇率真如预测上升,则期货市场上赚取的头寸可以抵补购入美元现货的成本,使其实际成本下降;如果汇率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动,现货市场上的节约又会抵补期货市场上的损失。通过不同交易部位的同时操作,来达到气候保值的目的。由此可见,衍生金融工具确实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避险工具。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为企业筹资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手段,同时也降低了筹资成本。
假设某中国银行希望通过发行债券在欧洲市场上筹集一亿美元,但问题是这个银行在欧洲知名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债券成本必定很高。此时,银行可以在日本市场发行武士债券(以日元计价的外国债券),随后通过日元与美元的货币互换最终取得所需的欧洲美元。以这种间接手法,企业很灵活地在尚未涉足的资金市场上获得了成本优惠的资金。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筹资成本,多是源于金融互换的使用,而金融互换可大幅度降低筹资成本这一点也是其它衍生金融工具所不具备的优势,互换市场因此被称为最佳的筹资市场。以IBM公司与世界银行在1981年8月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货币互换为例,可以说明互换在降低筹资成本中的作用。1981年8月,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为IBM公司和世界银行安排了一次货币互换。当时IBM公司绝大部分资产以美元构成,为避免汇率风险,希望其负债与之对称也为美元;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希望用瑞士法郎或西德马克这类绝对利率最低的货币进行负债管理。同时,世界银行和IBM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有比较优势,世界银行通过发行欧洲美元债券筹资,其成本要低于IBM公司筹措美元资金的成本;IBM公司通过发行瑞士法郎债券筹资,其成本也低于世界银行筹措瑞士法郎的成本。于是,通过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撮合,世界银行将其发行的29亿欧洲美元债券与IBM公司等值的西德马克、瑞士法郎债券进行互换,各自达到了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据《欧洲货币》杂志1983年4月号测算,通过这次互换,IBM公司将10%利率的西德马克债务转换成了8.15%利率(两年为基础)的美元债务,世界银行将16%利率的美元债务转换成了10.13%利率的西德马克债务。由此可见其降低筹资成本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有助于调整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给企业调整自身资本结构带来了更多的途径。前面所提到的IBM公司与世界银行进行的目前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笔正式的货币互换业务中,IBM公司与世界银行就各自达到了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世界银行在欧洲债券市场上筹集欧洲美元资金的筹资成本低于IBM公司,而IBM公司发行瑞士法郎债券筹资的成本低于世界银行。同时,IBM公司希望增加美元负债以与其美元资产对称,从而避免汇率损失。世界银行需要用瑞士法郎或西德马克进行负债管理。二者正好从互换中各得其所,都达到了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目的。企业在调整资本结构时应抓住金融互换的独特优势进行操作,通过互换,筹资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筹措到任何期限、币种、利率的资金。
二、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资中的运用
企业除了在融资过程中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外,在投资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以小博大,获得风险收益。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中,一般在达成交易时只需缴存或支付相当于合约金额极小比例的保证金或权利金,便可控制全部的合约资产,因此其杠杆性十分明显。这给予乐于承担风险的企业以良好的获利机会。最简单的获取风险收益的方法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也是任何投机手法的本质。以金融期货为例,投机者预测某一金融期货将来价格会上涨就买进,等价格真的上涨了就抛出;或是预测某一金融期货价格看跌先卖出,等价格下跌时再买入,进行平仓,这是价差套利。在同一期货市场上还可以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差价变化进行对冲获利,或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交易。如果企业信息灵通还可以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货价差套取利润,进行跨市套利。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可用于投机博取风险收益,不同的只是操作的繁简与承担的风险大小。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给希望获取风险收益而又没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
现代财务理论的开端一般被认为是马科维茨于1952年发表《证券组合选择》(PortfolioSelection)一文。随后,历经50年代末60年代初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无关论,60年代至70年代的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理论,以及80年代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现代公司控制理论,至今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以后,财务学在研究中吸收心理学、行为科学、决策科学等的相关成果,注重对财务主体决策过程的探索,促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财务学。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简称EMH)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EMH是标准财务理论的基础性假设。EMH宣称金融资产的价格全面反映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并给出了三种形式的市场有效性:弱型有效、半强型有效和强型有效。EMH提出之后,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响应和大量实证数据的支持,并在经济、金融、财务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大量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如"小公司效应"(Banz,1982)、"星期一效应"(French,1980;Gibbons和Hess,1981)、"反向投资策略"(Fama和French,1992)等的出现,表明市场可能并非有效。而且,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证据显示,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往往会系统性的偏离标准财务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而且这种偏离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诸如此类的现象和非理是EMH所不能解释的。
事实上,现代财务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1)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2)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标准财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在第二个问题上,标准财务理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诚如上所述,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决策过程(而不是最优决策模型)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财务学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即行为财务(behavioralfinance)。
行为财务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心理学研究中的行为主义流派。1951年和1969年,Burrel分别发表了《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和《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将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结合起来。1972年,Slovic发表的《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开启了行为财务研究的先河。而这时,以EMH为基础的标准财务理论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因此,行为财务未能引起太多的关注。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为行为财务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1985年,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行为财务这一新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的噪声交易理论模型DSSW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的BSV模型,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提出的DHS模型,Hong和Stein(1999)提出的HS模型,羊群效应模型(herdbehavioralmodel)等。而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实证检验也随之展开: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实验心理学方法验证了期望理论中个体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态度是不同的;Shefrin和Statman(1985)发现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钥魉鸸善贝嬖诮锨康南坌睦恚词瞧梅缦盏模谟媲扒飨蚧乇芊缦眨敢饨显缏舫龉善币运ɡ螅籐akonishok和Vermaelen(1990)、Ilenberry(1995)指出市场对由股份回购所传递的信息反映不足等。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对行为财务理论的经验研究:孙培源和施东晖(2002)通过对中国股市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在不同的收益和损失状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①
行为财务的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期望理论的提出;二是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并逐渐溶入主流经济学。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内容
(一)行为财务的理论基础
1、期望理论(prospecttheory)。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以下简称KT)《期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给出了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KT称之为期望理论。通过实验调查,KT把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部分归纳为三种效果:确定效果(certaintyeffect)、反射效果(reflectioneffect)、分离效果(isolationeffect)。此外,KT也提出理论模型来解释个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是如何决策的。他们定义了两种函数来描述人的选择行为:一种是价值函数V(x),替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另一种是决策权重函数π(p),用决策权重替代了预期效用函数中的概率。然后,KT通过模型的设计和推导,给出了期望理论的几个要点:(1)个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是以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利得或损失为依据,而不是传统理论所认为得期末的财富或消费,即以结果和开始设想的差距为基础,而不是结果本身;(2)价值函数或个人的效用函数是S型的。在面对损失时是凸函数,面对利得时是凹函数,这表明投资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损失,其失去的效用低于前一单位损失所降低的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利得,其增加的效用也低于前一单位利得所增加的效用;(3)价值函数中,损失的斜率比利得的斜率陡。即损失一个单位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大于获取一个单位利得所带来得效用增加,也就是说个人是厌恶损失的;(4)个人对极端但概率很低的事件会过度重视,却容易忽略例行发生的事,KT把这称为"小数法则偏差"。随后,KT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1980年,KT提出了期望理论中"参考点"的概念;1992年,KT针对概率转换的问题,提出了累积期望理论(cumulativeprospecttheory)。此外,Thaler(1985)、Lopes(1987)、Shefrin(1988,2000)等也在KT的基础上,对期望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2、心理学。行为财务学的发展与在财务理论中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心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个人在面临不确定条件时会表现出如下心理特征:(1)损失回避(lossaversion)。个人对利得和风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损失带来的影响是同样大小的利得的2.5倍;(2)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所谓心理账户,是指每个人皆根据自身的参考点来订出一个决策的方案。例如,不同的股票,在买进时有不同的价格,投资者面对这种现象,会根据自身的心理账户做出适合自身的决策;(3)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表现出过分自信。例如,对一项关于司机对于驾驶能力的自我判断的调查显示,有65%到8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是"超过平均水平"(aboveaverage)的;(4)倾向于确认偏差(pronetoconfirmationbias)。人们往往只是重视条件概率(即所直观到现象),而忽视了先验概率(以往存在的知识)。例如,如果你在电视中看到坏人中30%面貌丑陋,那么以后你看到这类面孔的人一定会认之为坏人。这个实验说明,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夸大了按"常识"得到的条件概率,也就是夸大";典型"的作用。
(二)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标准财务理论的基础是和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与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联系的,二者皆以投资者理性为前提。行为财务学认为,部分投资者因非理性或非标准偏好的驱使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而且具有标准偏好的理性投资者无法全部抵消非理性投资者的资产需求。基于此,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theory,简称BCAPT),对传统的CAPM进行了调整。BCAPT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他们信息不充分,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的;当后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无效的。BCAPT还指出,传统的资本预算中的贴现率是按以CAPM为基础计算出来的,这个贴现率是以市场有效和管理者理性为前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按行为财务的观点,应以BCAPT为基础来重新计算贴现率。
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2000)以Lopes(1987)和KT的期望理论为基础,发展出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简称BPT)。他们利用单一心理账户(singlementalaccount,BPT-SA)和多个心理账户(multiplementalaccount,BPT-MA)来推导BPT。BPT-SA投资者关注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他们会将投资组合整和在同一个心理账户里,而BPT-MA投资者将投资组合分散到多个心理账户,忽视资产间的相关系数。BPT认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是一种基于对不同资产风险程度的识别和投资目的所形成的金字塔状的投资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投资与投资者特定的期望相联系。而且,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发展了一个两层的投资组合模型,每一层代表不同的风险偏好:底层代表避免贫穷和破产,规避风险;高层代表为了暴富,追逐风险。
(三)行为财务理论模型
1、DSSW模型。解释了噪声交易者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及噪声交易者为什么能赚取更高的预期收益。噪声即市场中虚假或误判的信息。模型认为,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交易者,后者的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此产生的风险降低了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的积极性。这样金融资产的价格明显偏离基本价值。而且噪声会扭曲资产价格,但他们也可因承担自己创造的风险而赚取比理性投资高的回报。
2、BSV模型。解释了金融资产的价格如何偏离EMH。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两种心理偏差: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由于收益变化是随机的,上述两种偏差使投资者会作出两种错误的判断:判断1和判断2。根据判断1,投资者认为收益变化是一种暂时现象,未能及时调整自身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即反应不足;根据判断2,投资者认为近期股票价格的同方向变化反应公司收益的变化是趋势性的,并对这一趋势外推,导致过度反应。
3、DHS模型。解释了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的反转。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前者不存在判断偏差,后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和自我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对股票价值判断的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自我偏爱导致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因此,股票价格短期内会保持连续性,但从长期来看,当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不一致时,股票价格会因前期的过度反应而回调。
4、HS模型。解释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BSV模型和DHS模型不同的是,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在对股票价格预测时,消息观察者完全不依赖当前或过去的价格,而是根据其获得的关于股票未来价值的信息;动量交易者则把他们的预测建立在一个对过去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上。同时模型假设私人信息在消息观察者中是逐步扩散的。HS模型认为最初消息观察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试图利用这一点进行套利,但结果恰恰导致股价的过度反应。
5、羊群效应模型。解释了投资者在市场中的群体行为及其后果。模型把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归因为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以及"群体压力"等情绪的影响,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在序列型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和其他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信息,投资者一次只做一个决策,即决策的序列性。在非序列模型中,假设两个投资者之间的仿效倾向是固定相同的,倾向较弱时,市场总体表现为收益服从高斯分布,倾向较强时则表现为市场崩溃,这与传统的零点对称、单一型态的厚尾分布不一致。
三、行为财务理论的启示
在KT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个人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因素。通过KT以及后来一大批学者的努力,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经济科学结合起来,不再单纯地仅用外界因素来解释人们复杂的决策行为,而是考虑他们决策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发展成了行为经济学。行为财务是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行为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真实行为的观察,探索行为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并以此来解释和预测其在金融市场中的真实行为。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财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主体选择的科学。而一直以来,财务主体的选择过程都被视为一个"黑箱",行为财务则试图揭开这一"黑箱"。此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已被证实是影响财务主体决策的因素之一,在财务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本土化研究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行为财务注重从投资者的心理特征、资本市场的条件、政府行为等来分析财务问题,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行为。因此,行为财务应成为我们研究公司财务理论和实践一个新的范式,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努力。
2、行为财务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得益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因此在研究中理所当然地要充分吸收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来丰富和完善行为财务的理论体系。同时,应避免断章取义地从一些投资者的行为片段去组合对投资者行为的假设,虽然可能得出令人感兴趣的结论,但合理性却不能保证(Shefrin,2000)。
3、尽管行为财务是在对标准财务理论的质疑中提出来的,但不能将两者简单的对立起来。从行为财务的发展过程中可看到,它是在标准财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心理变量,对传统的理论模型加以调整。而且,行为财务尚不能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普遍的解释,再加上心理因素的不可度量性,因此,在研究和应用行为财务理论时,正确的态度是把两者相结合,BPT,BCAPT就是很好的例子。
参考文献:
1、HershShefrin,MeirStatman:《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Theory》,载《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Volume29,Issue3,Sep.1994
2、HershShefrin,MeirStatman:《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载《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Volume35,NO2,June2000
3、DanielKahneman,AmosTversky:《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载《Econometric》,NO2,1979
【关键词】 品牌; 品牌危机; 危机起因; 危机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企业品牌危机层出不穷,给企业、消费者及社会都造成了恶劣影响。2008年9月,一直有着良好品牌形象的三鹿被查出其婴幼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不久该事件被认定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启动了I级响应机制,三鹿遭遇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随后,蒙牛、伊利、光明受牵连,被撤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国内整个乳制品行业陷入危机。2009年全年,享誉全球的丰田先后陷入“刹车门”、大规模召回事件和“爬坡门”,公司因此不得不放弃预期的发展战略,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品牌价值缩水使得公司陷入发展低谷。这两起典型的品牌危机不仅极大地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导致了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危机,而且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作为近几年来品牌危机事件的顶峰,掀起了人们对品牌危机的又一次研究热潮。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品牌危机爆发的突然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变得更加严重。创建一个世界级品牌的考验时间已经由过去的20年以上,缩短到3年左右,高速成长的品牌俨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利器。纵观国内市场,伴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众多企业更加重视品牌的塑造,纷纷采取措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然而品牌所有者在享受其带来超额利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遭受着因不恰当的品牌运作方式导致的危害,加之越来越多的媒体广泛地传播企业的品牌事件,品牌危机正愈演愈烈。2004年之前,国内市场品牌危机事件屈指可数,而之后,平均每年有影响力的品牌危机事件就近50起。品牌危机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以及众多的社会问题,不论对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和谐都增添了阴影。
企业要正确地进行品牌危机管理,就势必要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分析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目前,现有文献虽然对于品牌危机起因的概述较为全面,但对危机起因影响程度的研究较少或主要集中在定性描述上,缺乏对危机成因特征的准确性分析。由此,本文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选取国内品牌危机事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企业品牌危机起因的特征和启示,以求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品牌价值的维护提供参考。
二、品牌危机事件选取及分析
(一)品牌危机事件的选取
根据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等原则,本文选取2004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名牌》杂志公布的年度“品牌危机全回顾”作为原始数据。自2004年以来,《中国名牌》杂志每年均会刊发题为“品牌危机全回顾”的文章,对当年的品牌危机事件做较为详细的回顾和评价。该杂志有着较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其由新华通讯社主管,是专门从事品牌战略研究的工商经济类月刊。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报道中国名牌现象,传播优秀工商理念,促进中国名牌的创造和保护,展示优秀品牌形象。《中国名牌》杂志以新华社为背景,依托于新华社庞大的信息资源和数千人的记者队伍,能够及时权威、专业、有深度的信息;在公关活动方面,它能够调动全国各地的媒体,拥有做好各个媒体间充分互动的实力。
2004年至2009年期间,杂志共刊登307起品牌危机事件,事件既涉及企业品牌也涉及产品品牌,每个品牌危机事件均包含危机发生年月、危机品牌、危机起源、危机指数、危机简述等内容,其中危机指数由杂志社品牌监测中心根据品牌危机评价系统分析得出,主要指标有危机性质、关注程度、波及范围、持续周期、企业应对、资产损失、品牌减值、品牌恢复等。
个别危机事件中涉及多个行业或多个品牌,文章根据典型性选取其中某一行业的品牌作为代表。例如2009年10月份,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雀巢、壳牌等18家企业涉嫌隐瞒排污情况,遭遇品牌危机,因该起危机事件涉及多个行业的品牌,本文根据典型性选取雀巢等食品与饮料行业的品牌作为代表。品牌危机爆发的因素众多,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便于研究,本文选取危机的主要成因作为危机起因。例如2009年11月份,新闻出版总署叫停网易的美国暴雪公司网游《魔兽世界》的审批,并退回关于引进出版该网游的申请。对此,文化部则表示,按照相关规定,文化部是网络游戏的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终止《魔兽世界》的审批通知是不符合规定的,属于越权行为。此次品牌危机表面看是企业在转交权过程中处理不善所致,但实际原因在于法律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企业难以防备,故文中以外部环境恶化作为主因。此外,本文所指的企业品牌既包含狭义的企业品牌,如宝洁、中国移动等,也包括产品品牌,如海飞丝、动感地带等,如此称谓旨在与城市品牌、国家品牌等相区分。
(二)品牌危机事件分析
本文在对307起品牌危机事件起因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品牌危机起因相关理论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起因分为总体4大类,具体16类。如表1所示。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涉及内部与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情景,一个或多个威胁性事件的发生促使了企业品牌危机的爆发。由于诱发品牌危机的因素类型众多,且具体的诱发因素因不同的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故本文从危机事件数和危机程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了举例分析,为品牌危机起因的阐述总结提供依据。
1.品牌危机事件数归类分析
首先,从企业品牌危机的总体起因来看。由品牌资产管理问题、品牌管理策略失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和企业外部环境恶化导致的危机事件分别为179起、36起、52起和40起,分别占总数的58.3%、11.7%、16.9%和13%,如图1所示。
其次,从危机事件的具体起因来看。将各因素造成的品牌危机事件数由多到少排列(如表2),产品质量问题、品牌信誉问题、服务问题造成的品牌危机数目分别占24.1%、15.0%和7.8%,分列前三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品牌传播策略问题、宏观环境问题等造成的危机数目紧随第三名之后,分别为7.5%、7.2%和6.8%。从早期的秦池、三株,到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丰田大规模召回等事件不难看出,产品质量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生命健康,一旦出现问题,会引起消费者极大的恐慌,品牌受到的冲击极大。从大连雪龙冒充奥运极品牛肉、欧典捏造品牌洋血统和劲霸男装入选巴黎卢浮宫等事件来看,品牌信誉是建立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和忠诚的重要前提,是品牌持续发展的保证。
2.企业品牌危机程度分析
有些品牌危机起因虽然造成的事件数较多,但危机程度不大,较易受企业控制;相反,某些危机起因造成的危机数目较少,但对企业品牌的危害较大,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名牌》杂志社刊登的各年品牌危机事件均包含相应的危机指数,其表示品牌危机事件造成的品牌危机程度,用来表示事件造成的企业品牌危机程度,而五角星的多少表示程度的大小。为了方便定量分析,本文将实心和空心五角星分别等于数值1和0.5,危机指数根据五角星对应数值求和得出,数值越大表示程度越深。定义危机指数平均值为Ai,危机指数和Si,危机事件数为Ni,其中i取整数,i对应2004年至2009年不同的危机起因,由Ai=Si÷Ni计算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战略决策失误、财务危机和品牌扩张策略失误造成的事件数虽然只占3.6%、3.6%和1.3%,但对应的危机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59、4.45和4.38,危机程度位列前三。据统计,世界上1 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约有850家是因战略决策失误所致。因此,战略决策失误一旦出现,对企业品牌的影响就极有可能是致命性的。典型事件如2009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遭商务部否决,战略扩张失误遭遇品牌危机。其他如宏观环境恶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媒体舆论等的危机指数平均值也均超过了4.0,表现出较强的危害性。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因素,如战略因素、财务因素、品牌扩张策略因素等虽然不是造成品牌危机的普遍性因素,但却是品牌危害性较大的因素;外部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和媒体舆论)造成的危机事件数和危机指数平均值均居前7名,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媒体舆论强大的传播和影响力,使得外部因素成为危机管理不可忽视的对象。
3.企业品牌危机起因行业举例分析
造成品牌危机的起因众多,类型各异,不同行业之间的危机起因存在异同。由于篇幅限制,文中仅以汽车与零件行业、日用消费品行业为例进行分析。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中国汽车年产销量世界第一,国内车企众多,品牌竞争异常激烈。而日用消费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选择这两个行业较具代表性。
首先,对比汽车与零件和日用消费品两行业危机事件发生次数(如表4所示),前者品牌危机主要起因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品牌信誉问题和服务问题,分别造成了48%、12%和9%的事件数;后者品牌危机的主要起因有产品质量问题、品牌信誉问题、品牌传播策略失误及媒体舆论,比例分别是32%、23%、10%、10%。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都是造成两行业品牌危机的主要因素,但同时存在不同点。汽车与零件行业发生39起危机事件,明显高于消费品行业的21起,且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了汽车业近一半的危机事件,比例远远高于后者,主要原因是汽车行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更容易引发危机。两行业的危机因素特点与从危机事件角度分析相比,具有一定相似性,即产品质量因素和品牌信誉因素造成了多数品牌危机。其他一些行业如食品与饮料行业、家电业和服装鞋帽业等也都印证了上述观点。因此,品牌危机预警评价应着重考察产品质量相关指标。
表5为两行业的危机指数平均值。其中,战略决策失误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虽然只导致了1起危机事件,但危机指数高居榜首;品牌信誉问题、媒体舆论和产品质量问题及品牌信誉问题等保持了对企业较大的危害性。对比发现,不同的品牌危机起因在不同行业中的危害性有所不同。例如由于汽车是耐用消费品,售价高昂,质量与消费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消费者对质量和信誉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日用消费品,出现的质量和信誉问题造成的危机程度自然要高于日用消费品业的品牌危机。
三、企业品牌危机起因总结
(一)品牌危机大都源于企业自身管理
品牌危机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关键因素。从图1及表2可以发现,产品质量或服务问题的危害范围最大,31.9%的危机由此爆发。众多企业在追求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渐渐忽视了质量的严格把关或“顾客第一”的服务宗旨,遭受了严重的品牌危机。2009年,全球汽车巨头丰田因过度追求成本而忽视质量,全年召回问题车辆逾800万辆,品牌价值一落千丈,企业深陷召回泥潭。导致危机爆发或难以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缺乏信誉和诚信,在媒体的曝光下,遭受了广泛的质疑,引起了极大的公愤,极大地损害了品牌的形象。2008年,康师傅企业被迫承认,其矿物质水广告中声称的选取优质水源其实是自来水,虽然企业强调其生产的矿物质水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10789饮料通则中有关饮用矿物质水品类的定义,但企业缺乏信誉的行为导致部分商家纷纷将康师傅矿物质水下架。同样,经营管理不善或权益纠纷等因素,如不及时处理,在媒体的广泛传播下,同样导致严重的品牌危机。因此,品牌危机的起因主要在于企业内部的品牌管理和其他管理问题,外部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不同行业的品牌危机起因集中在质量、信誉和营销方面
一方面,造成企业品牌危机的原因涉及企业运作中的众多方面,如产品或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另一方面,企业外部复杂的环境,如行业环境、社会环境等,无不影响着品牌危机的发生。品牌危机的起因呈现内外夹击的复杂特点。不同的行业因为运作方式的不同,品牌危机起因有所差异。尤其是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危机起因差异显著。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的行业危机起因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或服务问题、品牌信誉缺失、品牌营销策略三方面,部分行业如汽车和零件行业等因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品牌危机事件数占比达80%。尽管危机起因总体分布较为复杂,但质量第一、服务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对于不同行业中塑造品牌的企业是共通的。
(三)品牌危机起因的本质是信誉和信任危机
品牌危机的发生是普遍的,即品牌危机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任何企业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品牌危机。企业在塑造品牌的同时,实质上是在作出承诺。企业不仅要按照承诺的内容为顾客提供价值,同时还要为没有承诺的内容作出努力。品牌的责任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品牌对顾客的责任。企业产品或服务存在安全问题,意味着企业忽视了对品牌最基本责任的承担;企业未按照宣传的标准向顾客提品或服务,意味着企业违背了品牌事先的承诺;产品或服务代言人不恰当的言行,意味着对品牌良好形象宣传责任的忽视。第二种是品牌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依靠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创造着社会财富,同时承担着不危害社会、人类和自然的社会责任。企业污染环境、无视环保等行为均表明了其社会责任的缺失。此外,品牌营销策略问题中的文化冲突、恶意攻击等行为更是对顾客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双重忽视。即使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竞争者恶意陷害造成的企业品牌事件,没有得到企业恰当和及时的处理,依然会因为顾客和公众的不信任而使企业品牌陷入信誉危机,最终导致品牌危机。因此,信誉和信任危机是品牌危机起因的本质。
(四)品牌危机起因有向非利益相关者延伸的趋势
依据波特五力模型,企业处在这样的一个行业环境:上游的供应者、下游的购买者、行业内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企业。企业的品牌管理不仅仅是对内部因素的经营,更是对整个行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一方面,企业内部员工的违法、违规行为,高层管理者的错误决策,关键人员的变动等成为品牌危机的起因。另一方面,上游供应者的产品质量问题,下游购买者的文化观念冲突,竞争者的恶意攻击等也成为诱发品牌危机的重要因素。其中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对企业危机的形成作用明显,决策失误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危机事件较为普遍,且一般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品牌危机。行业环境以外,企业还面临着包括媒体、市场监督管理者、其他认知品牌的非消费人群等。媒体的错误报道、公众传言等看似与品牌不相关的事件,也在逐渐成为品牌危机的诱因。因此,造成品牌危机的因素正在向着行业环境以外的其他非利益相关者延伸,品牌危机的管理不仅涉及到产业链的上下游,而且已经延伸到了产业以外。
四、对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启示
(一)政府层面
1.应进一步加快各行业产品和服务等标准的修改、制定和实施
行业标准的缺失或陈旧一般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某些行业中的企业为创造可观的利润增长,趁标准缺失之机,夸大自身产品功效或服务档次,涉嫌以欺骗的手段说服消费者,虽然增强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但极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对消费者构成威胁,但是因为标准的缺失和媒体的广泛传播,一旦 “问题”被曝光,短期内便会引起公众的恐慌,企业难以据理力争和恢复品牌声誉,不得已遭受巨大损失以至于破产倒闭。典型例子如,自我国入世之后,一些国际品牌虽然有毒物质含量超标,却能在国内市场盛誉多年,成为国内品牌难言之痛。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加快某些行业标准的制定,维护企业和公众的正当利益。
2.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体系,为企业创造公平、诚信的品牌竞争环境
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理念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已经成为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十分不和谐的现象。国内众多行业依然充斥着如月饼行业的陈馅新饼、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等潜在规则,这已严重破坏了竞争秩序。经济学原理指出,在市场经济交换中,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自然会成为市场经济内在道德律令和游戏规则,但对于国内非完全市场经济的现状,政府应推动诚信的进一步法制化,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净化品牌健康发展的环境。
3.适时、适当地规范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引导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文化
品牌给消费者带来功能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心理上的利益,并且有时后者远远高于前者。企业品牌策略的运用既是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过程,也是影响甚至改变消费者理念的过程。优秀的品牌文化能够引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相反,不恰当的品牌营销策略会助长社会不良消费风气。诸如近年来的垃圾食品的过度消费,奢侈品消费的快速增长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监督者,有必要规范企业品牌营销策略,促进市场经济深层次健康发展。
(二)企业层面
1.优秀的品牌文化是谋求企业与社会双重利益的保证
企业品牌文化的形成应该以社会文化为基础,而社会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大众,因此塑造品牌的过程唯有与大众消费文化相吻合,企业才能顺利发展。优秀的企业品牌文化的塑造应首先明确企业品牌的使命,即企业对于品牌的发展所承担的责任。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长期整体利益。企业品牌是促销工具,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因此,塑造优秀的品牌文化,不仅有利于满足大众文化需求,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而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长期设立以最高管理者为领导的危机管理小组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和品牌资产管理的企业内部因素,导致了超过85%的品牌危机事件,且因决策失误导致的事件危机程度更为严重。品牌危机爆发的普遍性决定其应是一项日常管理活动,融合到组织管理过程之中,而非“异常性管理”。因此,企业品牌危机的消除关键在于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改进,应长期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在培养全员尤其是管理者危机意识的同时,着重在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质量、财务管理等方面采取管理措施。同时,危机管理小组的建立应以高层管理者作为领导,充分增强危机管理小组的执行力,保证危机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消除潜在危机。对于由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品牌危机,一般是难以避免的,企业危机管理小组只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危机发生,及时正确地处理,以最小化危机造成的损失。
3.建立品牌危机事件责任发言人制度
企业违反诚信或忽视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件,容易受到媒体的传播,进而引起公众的关注,加快了品牌危机的演化和升级。Bradford & Garrett通过实验强调,无论在何种危机情境下,企业“必须”采取“回应”途径。实际上,企业品牌的塑造是责任履行的过程。企业一旦犯错便陷入“沉默”,久而久之,公众便认为企业缺乏责任心。因此,企业应建立危机事件发言人制度,在对危机事件进行预估的基础上,坦诚及时地回应媒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应以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的危害为代价,相反,企业应建立起公众的信任,努力提高自身的“正外部性”。
(三)消费者及公众层面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复杂性的增强,品牌存在的基础不仅包含消费者,而且包括媒体,市场监督管理者、合作伙伴、供应商、零售商及其他认知品牌的非消费人群。消费者及公众一方面是品牌文化的接收者,另一方面作为品牌塑造的基础,拥有一定品牌文化塑造成功与否的话语权。企业以顾客和公众为本,同时顾客和公众的理念和习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由此,消费者及公众不仅要监督企业的不正当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且要积极追求正确的消费习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世界品牌实验室.2009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EB/OL].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 省略/
world/2009/,2010-03-08.
[2] 韦晓菡.浅析品牌危机的成因与类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 (5):56-59.
[3] 雷平贤.企业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14-15.
[4] 吴狄亚,卢冰.企业品牌危机防范[J].管理论坛,2002(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