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生英语论文

小学生英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7 16:12: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生英语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生英语论文

篇(1)

关键词:小学 英语 生活化 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和语文一样也包含了丰富的 知识。英语中很多知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英语的教学如果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习轻松学习知识。

一、打造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一)构建双语化的学习环境

英语的学习如果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构建一个英语化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标牌写上英语和汉语,在墙上也写上英语和汉语,使学生看到的物体都实现双语化。这样学生在看到这些物体的时候,就能积累一些英语单词。这种双语化的教学环境是很容易让学生融入到里面学习英语的,也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家庭英语化的环境

家庭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构建一个英语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把家里的电视、冰箱、电脑以及餐桌等贴上英语的标签,这样学生在会到家后就能习惯性地记住英语,学会单词。学习也可以在自己的卧室贴一些经典的英语名言,每天休息前记忆下,这样就能轻松地学习一些英语句子。

(三)利用好社会英语资源

学生在大街上看到英语的标志牌时,要认真的记下上面的单词,在吃时看到的英语单词也记下,通过对自己看到的英语单词的点滴积累,来拓展自己的英语知识。学生在家还需要多看一些英语的少儿节目,在观看节目中学习英语。很多英语的少儿节目都是比较有趣的,这就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英语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效学习英语。

二、打造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一)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

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座位是横排竖行排列的,学习环境是比较严肃的,学生的情绪也是比较紧张的。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学生可以做成圆形和半圆形,面对面交流。这样的座位模式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感,让学生在学习时放松自己的心情。学生这种座位模式下可以自由地讨论,通过交流来提高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这种座位模式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Happy New Year”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课文。学生在表演中就可以理解新课的一些内容,也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三)利用游戏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景进行语言实践

小学生都是喜欢游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游戏扮演,模拟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卡片制作一些关于食物、托盘的头饰,让学生扮演吃东西的情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知识。这种游戏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活力四射的英语课堂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三、构建生活化的英语练习环境

(一)考试检验形式生活化

传统的考试检验模式是单一而严肃的,很多小学生都是比较畏惧的,造成了学习压力,很多小学生形成了严重的考试焦虑。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考试检验形式,来鼓励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写英语论文,或者改编英语诗歌,让学生自由组合排演话剧。通过这些新颖的考试检验形式来检测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度。这样的检测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竞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充满信心。

(二)开展英语口语交际活动

小学生都是比较喜欢口语交际活动的。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选择英语课文中的一些对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演练。学生在和同学交流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通过对学生英语口语对话的交流情况,就能对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况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四、结语

英语是一门广泛性的语言,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比较重要的。生活化的英语大课堂环境不再局限于英语的教学课堂,还体现在英语的学习环境和考试检测环境。因此,英语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为英语教学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大课堂,突破 英语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让英语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烨.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析[J].生活教育,2006,(06).

[2]闵青.生活化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4,(09).

篇(2)

关键词:问题教学;问题解决能力;问题意识;教学资源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发展

问题解决教学也称为问题教学。所谓问题教学,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习单元,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解决”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指向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直接途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首先对问题解决进行了研究,并对“问题解决”作了诸多的阐释。

在国际数学界。美国的玻利亚首先对怎样解题作了详尽的探讨,之后逐渐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他强调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发现”.把解决问题的策略看成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逐渐得到结论的一些建议。他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四个步骤:理解问题一制定解决方案一执行方案一返回到问题。在这样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从分析人们思维的过程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学。其教学过程为:设计问题情境一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一占有资料一从事必要的观察一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问题解决教学一直备受国际数学界的普遍重视。近20年来,“问题解决”已经成为国际教学改革的热点。众多的实际教育和作者将“问题解决”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尤其是数学学科。在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被提到一定高度。如1977年。全美数学顾问理事会把问题解决的能力放在学生应具有的十大数学能力的首位。指出问题解决并不是指传统教科书中的那些问题,是包括多种方法和大量实际应用的问题.再次强调了问题教学。

二、问题教学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

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量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资料表明。不论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本身。还是在有关问题解决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或不足:

(一)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所关注的问题多为学科内问题.毕业论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联系。从众多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杂志和通过搜索引擎所查阅到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已有的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多为某个学科领域内的问题.如数学学科中的“相似形”问题:而且大部分关于问题解决的教研论文所关注的都是如何将学科化问题的解法教给学生。以完成该部分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

(二)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提供缺乏考虑。很少针对确定的问题设计与开发支持性的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缺乏对导引性学习资源的设计: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并方便学生使用的支持性的学习资源数量有限。在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一定的思维过程。而这一思维过程的顺利有效的进行需要相关学习资源的刺激作用。如果缺少了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的学习将会无的放矢,问题也不能迅速得到有效解决。

(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识、概念、原理等的教授和呈现形式单一。学生对于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学生解决应用性问题之前,教师要进行学科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授,为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灵活、深刻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创意性地将知识、概念、原理巧妙地寓于问题的提、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态来表征,即体现为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有效支持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就知识论知识地为学生讲授。

(四)在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体现得不够。由于对“问题解决”的片面理解,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思想在“问题教学”中表现得很突出。即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教师、教材编写者、出考题者等)所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缺乏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些也在事实上说明了“问题解决”这一口号何以常常与“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定的相容性,甚至为后者所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问题教学的实践操作建议

问题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要用到的。基于以上对于问题教学实践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教师而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注意,从而关注其更好的应用。

(一)问题教学之中的“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硕士论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一个小小的提问中找到切人点.引导启发出一场有意义的对所学内容的重新审视,包括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解疑的欲望.能够纷纷去积极思考。在这里,教师的教学机智。尤其是灵活设置问题情境的机智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教师事先精心的设计与创意。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契机,赶设“问题”情境。

对于问题。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答案或是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尤其对于人文类的学科,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多解的。开放多解的问题不仅对于学生锻炼分析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有效.同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锻炼学生,包括思维诸多品质的锻炼(灵活性、变通性等),系统的思维能力,高级思维能力(创造性、批判性),正面的情感态度等等。

对于那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则应从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考虑其多样性。应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并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并比较。

(二)关注生活实践、关注知识的实际应用应成为实施问题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强调学科知识的教育体制中,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解决能力.似乎一直被忽略。而这些又是可能被我们日常的课堂所关注的。在每一课程(堂)的开始,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真实性、实用于现实生活的知识点或问题。在以培养小学生数感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师会让小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数字,如,109路公共汽车:肯德基食品店里的价格标牌上的数字……在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里。让学生设计有关学校用水的调查与学校节约用水建议的主题、统计家庭所在社区每天的用水与提出节水建议等等。这样以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主题,不仅内含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同时能够调动起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关注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欲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在达成预期学科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在一种思考的状态,开始由数学向其他领域拓展。

(三)给予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权。美国的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之后还能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职称论文而我们的教师往往认为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要知道,困惑与好奇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所需要做的是为学生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他们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教师也有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实际情境的刺激下自主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教师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这才是成功的问题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推导的,教师绝不要越俎代庖。如在美国,一堂讲抛物线的数学课,教师讲完概念后马上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去绘制乔丹进球的图。对于乔丹是怎么进球的这样的问题.学生当然有兴趣去探索。他们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观察录像,去网上收集资料,几天后作业完成了,规律也找到了。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也锻炼了能力。

(四)教师要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充分的多形式的支持性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支持性资源的需求。如国外的一堂小学二年级的科学与读写能力领域的“透视昆虫”课,教师在进入主题时,精心准备了各种昆虫的图片链接作为导引性资源,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开始整个教学过程,总共分为五大环节:确定研究的昆虫——研究你的昆虫——小组讨论——给除虫者写封信——设计一张小组的海报。每一个环节里教学者都会为小学生们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在确定研究的昆虫环节,教师不仅提供了几类昆虫的图片,对于每一类昆虫.还有相应的不同亚类的图片提供,在学生的第一反应里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研究你的昆虫阶段,教师事先已经设计好每一种昆虫的各方面资源整合的网页,学生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查找所要研究的相关方面的资料,如,生活栖息地、食物、生命周期、对人类的益处及害处等等;给除虫者写封信和设计一张小组海报环节.教师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范例作为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支持性资源。整个教学过程贯穿“透视昆虫”这样一个研究问题,以“给除虫者写信”和“设计小组海报”这两个任务作为主线,根据教学定的问题和学生群体,教师在教学前对于支持性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作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加工。

对于问题教学,英语论文这些只是一些原则性的建议,在具体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理应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和教学机智去更好的把握问题教学.并在逐渐摸索中掌握其中的精髓,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实践工作者.他们对于问题教学的正确理解以及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教学的努力践行.必将进一步推进问题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京山.没有问题才是个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3(11).

[2]梁卫.谈谈问题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