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研究生教育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6 03:48: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伊始,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的建院目的便是培养综合性人才,与通识教育的本质相通。尽管三所书院在培养人才的方向,办学理念,教育文化背景上都有极大差异,但是对通识教育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即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且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于高等教育的始终[2]。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为例,所有进入新亚书院学习的学生必须完成6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中4学分是必修课程,2学分为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贯穿在整个本科教育中。在此种教育制度的管理下,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所获得的通识教育要高于内陆其他各高校。这正是香港中文大学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这也是我国大部分高校所欠缺的。总体上看,香港中文大学各个书院的组织模式是沿袭西方经典的“College”模式,但是具体到书院内部,其精神又和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相契合,这既是钱穆先生当年创立新亚书院的初衷,也是坚持称其为“书院”以有别于西方大学的“学院”的原因。自宋朝私人创办书院的兴起,“自学与质疑相结合,讲会与学术争鸣,集体讲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读书与实践结合,融洽的师生关系”[3]五种书院传统一直作为中国优良教育理念传承至今。而香港中文大学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书院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发扬,对内深化了这些优良教学特点。名师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核心,白鹿洞书院的朱熹,象山书院的陆九渊等都为当年学术魁首,而香港中文大学的九个独特书院也是由各个领域顶尖大师为了不同学术理想而创办,吸引了不同背景的教授来此科研、授课,以及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来此就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各个书院独特的文化。而师生于同一个书院所形成的强烈归属感自然而然地融洽了师生关系,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讲会与学术争鸣、集体讲学与个别指导结合等沿承古代书院精神的教育特色。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但是教育管理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管理体系仍有明显差距。其中既有在教育管理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有由我国特殊国情导致的特殊问题。首先,研究生扩招数量的激增直接导致了学生相对质量下降[4]。研究生是大学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学术领域起着基础作用。而研究生扩招导致各个高校部分专业的研究生远没有达到过去的水平。其次,生源的复杂性也让研究生管理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局面[5]。其中包括应届生、往届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直博或者本硕连读等,学生的年龄差距也在扩大。再次,研究生德育心理问题近年来日益严重。经济上的富足和信息爆炸,使各种不积极的思想也影响着一些世界观、价值观不甚健全的学生。尤其给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不便。快速变化的高校研究生形势要求研究生管理模式也要快速地变化以适应客观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管理模式与制度一直在发展变化,然而,客观来说中国各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发展速度依然相对落后。首先,部分高校的研究生管理模式依然是唯制度论,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对上级负责。以古代家长式的方式去管理当代研究生,必然会造成管理问题。其次,一些高校片面追求一刀切模式,对所有研究生统一培养、规划。当代研究生与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截然不同,有独立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种研究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要求研究生管理绝对不能走整齐划一的模式。再次,研究生辅导员的设置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每个辅导员所管理的研究生数目远远超过最大限额[6]。大部分高校仍然侧重本科生的教育,相对忽视对研究生的管理,这种轻视自然会造成相应的问题。中国研究生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缺少相关专业训练,这也是造成管理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香港中文大学对我国研究生管理的启示

篇(2)

iSchool主要进行信息的基础研究,并将人、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因此,信息、技术和人是iSchool的三大构成要素。

1.1“信息”是iSchool的核心要素首届iConference就明确地指出信息以及与信息活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是iSchool院校的重点关注内容。信息在iSchool各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以它为基础,其他各专业的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开展,iSchool院校才会对诸如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进行相关的教学与研究。

1.2“技术”是iSchool的关键要素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运用,关注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成为iSchool的重点关注。在各iSchool学院中,包括通讯技术、人机交互、软件开发等方面的IT课程成为主干课程。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先进技术都只是信息活动中的手段与工具,它的作用在于推动信息活动的进行而不能主导信息活动的目的与方向。

1.3“人”是iSchool的主体要素iSchool致力于探讨与理解信息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因此,“人”对信息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iSchool运动的最初动机与最后归宿,始终在iSchool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是该运动的发起者、运行者,也将是最后的受益者,是iSchool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如“德州大学强调人处于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中心地位,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用户需求”[3]。从另一个角度讲,iSchool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也是对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呼应与回归。

2国外iSchool的教学情况

2.1国外iSchool学院的教学特点目前美国参与iSchool项目的有19所学院,其中在美国“最好的研究生学院排名榜”位居前10名的学院都是iSchool联盟的成员。这10所大学是: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SyracuseUniversity(美国雪城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密歇根大学)、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Universityof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Texas(德克萨斯大学)、FloridaState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Rutgers,theStateUniversityofNewJersey(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通过对这10所大学的学位教育进行分析,可以看出ischool学院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2.1.1教育层次多样化,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以上10所院校中,有6所学院都开设了本科专业,而全部10所学院都开设了硕士、博士的学位教育。这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使iSchool学院的学位教育兼顾了学士、硕士、博士的3个层次,但其显然更加倾向于通过硕士、博士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际技能的专业从业人员。

2.1.2教育重点向信息学和技术领域倾斜在设置了本科教育的6所院校中,其专业设置主要在信息及信息相关方向,并没有出现图书馆学专业,甚至在硕士和博士阶段,纯粹以图书馆学作为专业设置的也很少,而是大多数与情报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等共同出现,显示出iSchool学院向情报学和信息管理与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2.1.3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在ischool学院的学位设置中,出现了哲学(DoctorofPhilosophydegree)、电信和网络管理(TelecommunicationsandNetworkManagement)、通信和信息研究(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Studies)等专业学位,显示出其学科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合并,也是ischool“信息、技术、人”这一宗旨在学位教育中的体现。

2.2iSchool学位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国外iSchool的课程体系大概可以做如下分类。基本上,国外iSchool学院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2.2.1技术类课程成为必修,并且比重日益增加美国的图书情报学学校很早就将关于多媒体及其使用等方面的课程增加到了教学中,而随后的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也在图书情报教育得到了体现,并且该类课程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到了iSchool阶段,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使用几乎成了图书情报学课程体系的必备组成,www资源设计与检索、知识网络可视化与导航、信息多媒体技术、元数据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几乎和传统的编目、检索课程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3]。在华盛顿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2.2.2课程安排多样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同我国的图书情报教育相比,大部分iSchool学院的学生在课程安排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性。学院将必修课程外设计和选择课程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的选择安排选修课程,这一方式在扩展学生学科背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依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图书情报学研究生院在要求情报学硕士必须学习两门基础课程(信息组织与获取;图书馆、信息与社会)之外,还为学生设计了7类参考课程体系:信息组织与知识展现、信息资源、利用和用户、信息系统、历史、经济与政策、管理与评价、社会、群体与组织信息学、青少年文学与服务。每一个体系都包括10~15门不等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对未来职位的设想选择课程体系[4]。

2.2.3课程名称突出iSchool特色iSchool学院设计包含了人机对话、信息服务、信息职业的法律问题、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等课程,这些课程名称明显体现出了跨学科的特征,契合了iSchool强调的信息、技术和人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作用的核心理念,体现了iSchool利用信息及信息技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理念。

2.3其他

2.3.1多类型的辅助教育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除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外,很多iSchool学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辅助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机会与实践平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SyracuseUniversity(美国雪城大学)设置7个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为专项师生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备;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定期举办教师讨论和讲座,为教职工教师、学生提供信息和智力交流平台;大多数学校都为学生提供研究项目,鼓励参与;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出版了2种期刊,展示研究成果,并建立学院内的研究论文交流制度。

2.3.2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完整的iSchool教育体系在学位教育以外,iSchool教育还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非学位教育,如资格认证教育、远程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而远程在线教育正成为iSchool教育的重要形式,形成了完整iSchool教育体系。

3iSchool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启示

3.1iSchool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理念的启示iSchool研究的是信息、技术和人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其改变了以往只以某一要素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理念,为图书情报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以信息为导向强调技术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众多图书情报学院所认可并实施,但其过于强调技术特征而忽视了图书情报学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另一种是以信息为导向的强调人的视角的教育思路,这一思路沿袭了图书情报学一贯的传统,但忽视了技术手段对手段对信息社会的推动作用;直至iSchool联盟成立以来,将信息、技术和人三者共同关注,而不再单方面发展,同时将三者的关系纳入研究中心,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构建了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框架。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国图书情报教育首先应当坚持其已形成的在信息收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方面多年形成的学科优势,其次,应当借鉴iSchool的学科理念,将研究领域向信息、技术和人及其相互关系发展,并重点研究因其三者的相互关系而衍生出的交叉学科,“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知识融合中确立自己的核心知识范畴和学科特色”[5]。

3.2iSchool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课程变革的启示陈雪华、林珊如教授曾指出,图书情报学课程设计在理念上应以知识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未来导向为综合考虑内容,而iSchools学院的做法充分反映了上述理念。首先,iSchool学院的课程设置具有以“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设置的特点,实现了以职业需求、市场导向为出发点的综合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其次,iSchool在课程设置上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融合,充分体现了其跨学科的特性,一方面,iSchool继续保持对诸如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管理等信息相关学科的关注;另一方面,iSchool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到课题设置上体现为将法学、管理学、伦理学、媒体研究、社会学、政策科学等图情学的非传统设置的课程纳入了iSchool学院的课程中。第三,iSchool学院建立了一种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以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iSchool学院的上述课程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教学方式变革,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有着很大的启示与指引作用。我国图书情报学课程设置应该改变现有的僵化模式,积极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热情与自主性,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加强现有信息及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管理、法律等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化的同时实现多学科背景的培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能过度追求技术类课程。增设技术类尽管符合了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潮流,但技术毕竟只属于手段而非目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如过分追求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忽视其一贯的人文特质,最终将失去学科特点,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属。第二,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并非简单的实行“拿来主义”,而是要从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选择性汲取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图书情报学教育当中,而不是简单地将相关课程纳入图书情报学教育当中,甚至导致了图书情报学教育本专业课程的边缘化。

篇(3)

关键词: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对大学生农民工现象的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失衡问题研究”(编号:13YJC880065)的科研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由地市级政府举办的非单科性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多是在1998年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所兴办,兴办主体多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政府,兴办类型多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有较为强劲的经济支持,这些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办学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许多高等学校在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之后,基本上都在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最短期限内相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态势逐步趋于稳定,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关注逐步转向于培养质量的提升方面,博士研究生教育业不例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根据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定位从而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问题

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训练研究领域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主要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李利国等认为博士生教育对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依赖度和结合度最弱,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聚集于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域,[2]在中国同样如此,就目前来看,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聚集在深圳、广州、青岛、宁波、汕头等中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城市。多年来,这些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招生。选好才是成功的一半, [3]博士研究生尤甚;分析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状况,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招生数量少,根据对宁波大学、深圳大学、青岛大学及广州大学等有关高校2005年以来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统计,这些高校每年招生数量均不足100人。数量少自然有这些高校博士生教育发展历史有限的原因,但学生报考积极性不足更是深层次的因素;二是优质生源比较少。赵世奎指出,不同层次博士培养单位博士教育生源质量在教育背景层面存在较大差距,[4]这一研究结论在新兴地方高校中充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中报考考生中的硕士、本科阶段多是在之前通过升格而来的院校获得,且不论985、221院校,甚至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都比较少,以笔者的访谈情况所了解,2009~2011年三所院校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或本科阶段毕业于211或985院校的比例不足1%。据笔者对三所院校有关负责人的访谈也证实,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培养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①

2.学科专业。有研究者指出,地方高校培养的研究生突出问题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存在上不能“仰望月星”,下难以 “脚踏实地”的状况,社会适应性不强。[5]为什么出现这一质疑,除了定位问题之外,根源在于博士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水平比较低下。就全国范围而言,地方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是一个基本事实,作为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更为堪忧。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之所以能够申请到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学科专业比较独特,要么该学科专业全国没有或很少,要么就是虽然该学科专业全国很多,但研究方向比较独特。当然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对于一所高校申请博士点特别是地方高校申请博士点这是成功的法宝和经验,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这些学科专业虽然稀少或者研究方向独特固然有其特色挺立的意蕴,但和985或211院校相比,鉴于历史、师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院校博士点所在的学科专业竞争力水平基本是处于一个较为低层次的水平。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中心的有关数据统计,在衡量学科专业发展竞争力水平的核心指标中,如国家重点学科,百篇博士优秀论文等,很难觅到新兴地方高校的影子;在最新一次全国学科排名中,新兴地方高校的博士点学科排名也很难进入到全国前30名。

3.就业。根据有关统计,我国1983年在读博士生人数只有536人,2000年为54038人,之后连年扩招,至2010年全国博士在读人数已经达到242996人。[6]随着全国博士研究生数量的扩张,原本就业不成问题的博士研究生现在也遇到了问题。原来多数博士毕业生的就职主要岗位为大学教师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但是随着多年来我国博士量的增加,这些岗位的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虽然博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总量国家一直在控制,但每年的存量不断增加,博士研究生总的就业人数还是在不断在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供博士研究生就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工作岗位对所招聘的毕业生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这一背景下,包括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内的地方高校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就显得非常尴尬,既没有毕业院校211或985院校的光环,也没有生源院校上的质量优势(博士研究生的硕士和本科阶段高校也非211或985院校)。而且所学专业竞争力又较弱,如此多端齐下,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隐患。

二、对策

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在1997年撰写的《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将大学服务社会的行为界定为学术资本主义。[7]时至今日,这种理念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高等教育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 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8]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也需要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研究显示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与科学研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地域分布特征。[9]之所以出现相似的特征,乃在于大学与区域发展彼此有相互依赖的利益需求。相比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特色更为突出,其实现区域发展利益要求的水平更高。[10]这种高水平主要来自于博士研究生教育所需要依托的学科专业来完成。有了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才可能有基础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张巧林等人的研究表明,科研是包括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二者都非常重视的第一位指标。[11]这一指标的体现有两个方面的理解,第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取得创新必须和区域科学的发展融合起来;[12]第二,博士研究生也有义务和责任以自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提升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13]作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需要把上述两个方面内化为统一体。如何统一,其途径就在于通过学科专业作为载体实现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发展接轨与互动,建立起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相互动的制度。就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充分把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对接起来,建立一个消费时间、努力和资源的链接过程。[14]这一过程体现在上述制度层面,实质上是建立人才、学科、产业等相互协调的链条。按照胡赤弟等提出的学科―专业―产业链概念,[15]就是要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为载体,以产学研为途径,以研究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博士研究生新型培养制度。

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招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性计划,而是在此基础上,充分调研掌握区域对于博士高级人才需求的状况,结合政府和企业具体需求联合制定招生计划。让政府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博士人才招生方面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发言权,在某种程度解决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生源问题。既可以吸引区域所在地的优秀生源,特别是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报考,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二,师资。一方面需要引导导师开展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和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及高级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通过制订相应的鼓励和激励政策提高师资与区域发展的融合性;第三,论文。博士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一环是博士研究论文的撰写。这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命脉。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基础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就是要改变原来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方式,改变博士论文的研究眼光和视野,特别要注重从生产实践中选择研究题目,注重研究内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性,注重和政府、企业一起从生产生活实践中选择论文选题,深入产业实践环节进行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研究。

注释:

①笔者从2008年6月底至2011年10月,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等方式对上述三校的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以上数据均来自此次调研,下同。

参考文献:

[1]PhillipsE M,Pugh D S.如何获得博士学位[M].黄静,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李立国,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应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3]张勇,等.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思考[J].河南化工,2010,(7).

[4]赵世奎,沈文钦.我国博士研究生学缘结构分析――以2006届博士毕业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0,(4).

[5]赵长林.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SHEILA SLAUGHTER,LARRY L LESLIE.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8].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4-24.

[9]李立国,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应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10]王贺元.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利益需求非理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11]张巧林,等.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博士生视角与导师视角的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

[12](美)约翰・亨尼斯.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9).

[13]陆根书,等.博士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结构与特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6).

篇(4)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3-83-03

Abstract: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are pointed out. The reform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the reasonable setting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train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elements is analyzed.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teaching model; training syste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0 引言

创新是可以提供或开辟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消费领域等创造性劳动,而进行这种相应劳动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从创新能力的范围出发,它可以是科学发现的能力、技术发明的能力、艺术创造的能力、新的道德境界开辟的能力,也可以是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的能力以及决策、对策的能力等。从创新能力的类型看,它可以是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是创新性的实践能力[1]。

计算机专业的明显特点是强调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通常千变万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情况下没有先例可循。这个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1 研究生新能力的现状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不断提高,仅靠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实验条件,越来越难以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笔者在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期间,参与了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调研、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发现当前高校大多数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应该进一步提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创新意识引导下,研究生才能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创新意识缺乏的重要表现是学习动机外化。目前,迫于外部原因选择读研的人不在少数,而真正以提高自身学术造诣为目的的人数却不断减少,尤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表现明显。缺乏内在学习动机,无疑会影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并影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⑵ 创新思维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当遇到疑难问题,运用创新思维突破惯有的思维定势,才能由已知探索未知,产生新观点和新理论。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学生普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缺乏问题意识与求异精神。这说明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存在不足,难以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⑶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无论是理论验证还是创新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实验支撑,可以说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创新能力可以达到的高度。然而,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更偏重于理论的学习,再加上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也较低,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难以真正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取得有意义的创新成果[2]。

2 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

2.1 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研究生招生主要是看考生的英语和政治成绩能否上线,而不是看考生的研究能力,这必然促使大多数考生重公共课,轻专业课。另外,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国外多本着宽进严出的理念,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在培养模式上,我国多采取学徒型和专业型的模式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比较滞后[3]。

2.2 教学模式不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硕士课程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化、实践环节薄弱、新兴学科课程少等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历来是重理论,轻实践,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则是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比重小,研究生更倾向于记忆知识和解决现有问题,缺少发现问题和探索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学习中是无问题可问,不能够提炼问题、分解问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无法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2.3 忽视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工科研究生在科研实践训练中不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研究生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全面、在科研实践方面缺乏交流合作以及导师指导不力有一定关系[4]。同时,部分课题组的研究经费不足,实验环境有欠缺,也会导致一些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不够。

2.4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一对一导师负责制,这直接造成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形式和内容受到极大限制。由于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局限性,研究生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或研究就极为有限,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多种方法论的形成[5]。此外,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导师本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够强,也有部分导师自身学术能力很强,但缺乏责任心,只顾自己的社会活动,对所带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导致研究生逐渐丧失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内在动力。

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

3.1 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建设

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需要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研究生自W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加大研究生论文写作中间环节的监督力度,建立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严格答辩程序,以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从学生本身的内在主观因素出发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其次,要建立双层监督与正反激励相结合的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严格的外部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通过这些措施给研究生以一定的压力,促使其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提高论文质量。

3.2 研究生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教学改革

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这几个模块,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需要针对硕士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改革,通过积极拓展非课堂教学环节、增设实践环节、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开设新兴学科课程等优化措施,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多样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3.3 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有益于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实践训练中应遵循研究生个体成长规律,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力和水平,激发工科研究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其构建出新的理论假设、理论模型,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为大量新颖的、独创的成果涌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学校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改革现行研究生科研管理模式,为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提供必要的保障,并推行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以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同时,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3.4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协同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其中协同创新能力是关键[6]。在现实环境中,研究生通过自我学习与研究进行自主创新活动,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的难度大、制约多,投入与成果产出不成比例会消磨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遏制研究生渴求创新和期待新成果、新知识的原始需要。只有通过构建研究生为主体的创新团队,使研究生参与团队的协同创新活动,才能不断提升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取得科学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此外,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不仅可强化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新尝试,是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类型的创新和发展。最后,需要针对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特点,建立一套有层次、有效果的激励保障机制,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供支持服务。

3.5 注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导师学术素质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有创造潜力的学生能否脱颖而出。首先,导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其次,导师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再次,导师应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不同专业的导师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还可以吸收校外、国外交叉学科的专家参加研究生指导小组,以优化导师的知识结构,构建高素质、多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多元化导师队伍,共同完成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这对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深化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和导师队伍的建设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希望能探索相应的策略,并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徐玮,刘煜,张茂军等.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64-67

[2] 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8:99-102

[3] 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76-79

[4] 钟海荣,李建成,曹慧.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程渐进式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54-56,62

篇(5)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翔(1977-),男,江苏宿迁人,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蒋军成(1967-),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LX12_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13-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强调,要促进教育、科研、创新的结合及产学研合作,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及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强化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1]而如何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工作的重点。南京工业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地方性高校,多年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201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本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各主要培养环节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领导职责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上形成了一些偏见,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非主流的、低层次的,不能跟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提并论。[2]因此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学生、导师、教学管理者等都需要提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广泛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为实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领导重视是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普遍经验。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由校级领导、研究生培养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强调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同时邀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广大教师进行政策解读,明确要主动适应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深入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二、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目标

应用型研究生介于理论研究者与技术操作人员之间,是企业科学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他们最善于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中,使企业创造更高的生产力。[3]因此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与学术型研究生有较大的区别。应用型研究生应主要面向社会经济产业部门的需求,具有满足相关职业类型所需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紧密围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实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南京工业大学广泛聘请工程技术大师、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和校内教授一起组成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咨询委员会,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探索符合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引导学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合理定位,形成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保障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学校出台《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保障措施以及工作进度安排进行了确定,努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使研究生教育更加贴近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三、实施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

1.改革招生模式,吸引优秀生源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吸引优质生源加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加大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选拔录取中的比重,突出科学素养、综合素质的考核,对有特殊专业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人才建立特殊选拔机制。南京工业大学采取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试推荐得比例的政策,以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大量吸收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免试进入专业学位硕士学习,在培养体系上与本科阶段教学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进入“卓越计划”学生的本硕连贯培养。同时学校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纳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同时对招收的学术型研究生在本人自愿申请、导师同意的情况下也可纳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从2009年114名到2012年625名,逐年增加。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已经占全校硕士招生总数的41%。学校计划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在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使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规模达到研究生总招生数的50%,实现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2.优化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需要转变课程教学模式,从理论定向转变为实践定向。[4]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应构建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突出了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的区别。南京工业大学对应用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改革课程设置,坚持应用型研究生课程的“5个面向”:面向工程项目开设工程技术、设计类课程,面向行业要求开设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面向企业需求灵活设置菜单式课程,面向创业创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学生发展开设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每个工程领域都设置了相应的应用型课程,明确各工程领域应用型课程的修读学分要求,课程内容上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教学,加强案例库建设。如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设置“土木工程执业资格认证导论”、“地质工程职业资格考试基础”,在材料工程领域设置“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营销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课程,在动力工程领域开设“压力容器现代设计技术”课程等。同时对硕士生英语、数学类基础课程进行应用性改革。对英语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鼓励各学科自行开设“科技英语写作”课程,目前已经在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开展与学科结合的“科技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推动数学类课程与各学科的融合,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学科专业教师提供的数学问题案例开设“工程应用数学”课程。

3.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导师队伍,不仅要建立懂得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型导师队伍,而且要建立深谙理论的实践型导师队伍。[5]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可以快速有效解决实践型导师不足的问题,不仅可以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应建立完整的校外导师选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明确专业方向、能与校内导师形成稳定导师组的校外导师队伍,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共同指导。校外导师不仅可以参与指导选题、完成学位论文外,还应负责研究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期间的指导。南京工业大学本着“遴选一批、培养一批、引进一批、聘请一批”的思路,充实应用型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升研究生校内导师的指导能力。一方面严格应用型研究生导师选拔与考核,指导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必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横向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学校出台校外导师聘任办法,并定期开展校外导师培训。依托学校和地方政府联手共建的“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先后引进42名具有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普林斯顿等世界顶尖大学求学经历及巴斯夫、杜邦、联合利华、贝尔实验室、通用电器等世界著名企业工作经历的领军人才,学校给予“三创人才”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岗位,明确这些“特殊教授”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责和义务,参与学校研究生指导工作,带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并推动成果的转化,培养和带动了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此外,为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学校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担任学校的产业教授,积极推动产业教授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讲堂,联合培养研究生,并与产业教授企业共建科研平台、研究生工作站、学生实习基地,开展青年教师参与产业教授企业生产研发。

4.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平台

专业实践是研究生补充实践经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抓好专业实践环节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6]而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又是落实应用型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基础。学校应加大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构建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三结合”体系: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创新中心、联合培养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造高水平应用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目前南京工业大学已与国内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50余家,与企业联合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实习实践近百个,其中有44个被认定为江苏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研究生创新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锻炼了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依托学校与多个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产业研究院,积极推动研究生导师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团队进入研究院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密切了教授和研究生与社会的接触,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学校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和推进了校内的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科技型企业、测试中心、工程中心等向研究生开放或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全方位推动校内资源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服务。

5.创新评价机制,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标准

针对应用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差别,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要求与评价也应区别对待,建立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机制的改变推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转变。南京工业大学2011年全面启动工程硕士各领域专业学位标准及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制订工作,组织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与行业专家一起从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8种论文形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细化、完善并制订各工程领域不同形式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突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社会性、实用性价值,使应用型研究生的论文来源于实践课题并能够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6.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要求高校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过程管理模式,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南京工业大学先后制订出台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任办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并要求各学科领域结合学科特点分别制订了本学科领域相关文件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应用性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学校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组对应用型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

7.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奖助贷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用型研究生奖助贷体系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稳定和扩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队伍,更关系到教育的公平性。南京工业大学改革了研究生收费制度,逐步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实施财政划拨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承担科研项目经费、校外企业捐助经费三者有效结合资助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为鼓励学生进入应用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抓住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机遇,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免收培养费,并在生活补助、科研津贴、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学术型研究生同等的待遇,体现了学术型和应用型学生的公平对待,从而打消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心中的顾虑,提升了导师和学生的信心以及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强调:要全面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EB/OL].[2012-03-02].http:///xwyyjsjyxx/sy/syzhxw/274904.shtml.

[2]申长雨.抓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11-15.

[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4.

[4]王洪才.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10,(4):47-52.

篇(6)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87-03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不断进行改革,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探索。由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混淆不清,缺乏灵活性、开放性,需要调整与重构培养模式,从而能更好的适应高校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

一、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及局限

1.研究生培养系统不完善,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推动下加速发展,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科、硕士、博士这一整个高层次人才培养链条的中间的重要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学术型硕士生教育工作应如何合理兼顾二者的关系,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成为其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目标还未明确化,虽然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发展迅速,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单一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且应用型学位研究生基本采取各高校自定招生的形式,有大幅度增加。但其培养模式仍然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混为一谈。一些重点高校采用缩短了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年限的方式,但在总体思路上,硕士生培养要求仍然与传统要求是一致的,并未冲破硕、博分阶段式培养,仍未能从整体连贯性、可持续性角度来改革并解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完善研究生培养系统,明确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别,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改革的问题。

2.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较模糊。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1]尤其要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模糊,与本科生培养模式近似,并且与应用型研究生共同培养,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式松散,培养过程单调,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共同发展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研究生教育追求学术价值与适应市场需求的合理化发展。美国威斯康星嚣张查理斯・范海斯提出大学具有三项服务职能:“(1)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工作的公民;(2)发展和创新知识;(3)传播和推广知识,使之解决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实际问题”。[2]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务长约瑟夫・C伯克教授也曾对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过论述,他认为“学术和商业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取向,他们被不同人格的各种专业人员追求者,学术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来发现真理并传播这些基本原则,而商业的目的则是通过畅销产品的开发和供应来获得利润。”[3]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则充分体现了学术和商业两种不同的规范和价值取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学者、追求学术价值,推进科研创新。应用型研究生则以培养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增进技术创新、知识应用。

3.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目前高校大部分设立了专门的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校一级的研究生院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及就业等工作和事宜;在院一级则设立研究生思想教育与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教学,研究生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承担着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与毕业审核职责。院校对学生实质性的培养作用不明显。但是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缺乏评价和监控机制,对相应的导师资格审查和培养质量缺乏相应的明确约束制度。美国高校拥有严谨的质量监控机制,各种中间组织严密监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美国大学联合会最为出名,其成员由哈佛大学等一些研究型大学组成,将监督博士生教育质量作为职责,设立了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博士学位的授予资格条件进行了规定,有效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素质。此外,美国高校对博士生论文具有原创性要求,这些评价制度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钻研精神。

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而对其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标准进行要求,以形成规范的、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可以使高校研究生培养有章可循。“并非是对原有培养模式的完全摒弃,而是在吸收或者包容原有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一种发展,一种转变”。[4]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了四要素,即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目标旨在培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从发展角度和其层次要求来看,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已从硕士研究生提高到了博士层次。因此,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同异并存,体现出共同的和差异性的目标。一方面要为研究生夯实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应该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好准备,从而实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层次的衔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专博兼具。学术型研究生应该与本科生教育相比体现其高层次性和研究性。因此,它以专业教学活动为基础,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并且能够围绕该专业开展研究和创新工作。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分化与综合发展趋势,跨学科领域研究较过去已经大大拓展。因此,学术型研究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又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学术创新的要求。

2。科研攻坚。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本质的区别在于其承担着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和发展知识的重任。日本《研究生院标准》对研究生学位明确规定:“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对从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再增添新的见解,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其专攻领域内养成指导研究的能力。”[5]

从其培养目标出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应该恪守严格的录取标准,科学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思想、学术修养、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国外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对优秀生源的条件限定明确,如美国要求考生大学的平均成绩在75分(满分100分)以上;英国要求学生的本科毕业证书是一级或者二级荣誉学位。德国和英国虽然研究生录取没有考试形式,但招生时都非常注重面谈效果、申请书和专家的推荐书。面谈过程中,导师会提出较宽泛的问题来考察学生的科研素质、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一些大学还将GRE成绩综合能力考试作为选拔条件,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潜能。此外,学生在本科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也成为高校录取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标准。招生质量是保证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区别于本科教学的单纯知识传授,而应该侧重科研探索、知识创新,致力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研究性、参与性启发式教学。西方国家专家学者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通常会采用Seminar教学法,采用学术交流方式,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开展的自主开放探讨式的学习活动。传统导师一对一负责制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私人关系,学生无法最大限度接触到其他导师的不同思想,学术交流与融合欠缺。“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互相渗透、不断分化综合并以综合为主流的发展趋势中,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点上。”[6]

学术型研究生自入学到毕业离校,培养时间跨度较长,因此,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质量评价和监控措施,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目前高校都设有中期检查制度,以激励研究生对自身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但目前的中期检查流于形式,检查力度与标准要求过低,而且缺少相应的处罚措施。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资格考试与淘汰制并举的考试制度。在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之前,均要参加资格考试,考察其是否已经具备独立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资格考试的淘汰率在5%~30%不等。这种考评制度对研究生的质量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路径

完善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从其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与质量评价机制等要素角度着手,明晰培养目标,严格录取标准,完善导师负责制度,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实现其重构,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政策支持、制度创新,需要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

高校教育改革,观念转变是先导。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走向多元,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需要高校和社会首先从整体观念上树立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并存的认识,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对不同的研究生类型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培养方式。随着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越来越深化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对学术型研究生也提出更多样化的需求。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应该走出传统的埋头书本教育模式,逐渐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培养各个领域的高层次科研人员,还负有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不能仅限于科学理论的创造,还要包括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应用的再发展,技术创新的是基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也是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面对各种新形势下的挑战,传统的专注理论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变革。因此,需要探索适应新时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宽视角、深层次的学科体系和培养计划,以明确区别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立法和相关政策还相对不完善,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认为政府指导、学术权威和市场调节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强学位类型的多样化,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质量评价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以促进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健全。此外,在政府职能角度应该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性。西方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方面,政府仅仅是宏观调控,赋予高校较大的自主办学权力,不直接干预高校内部管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应该更多用立法、政策指导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而对于学校的招生、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学科设置、财产管理等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自。如学术型研究生可根据学校学科情况发展一些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政府应该加强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在尊重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基础上,政府要定期开展评估活动,把握研究生教育评价方向,制定相关的评估政策与标准,根据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不同分别做出具体规定。调动社会力量、社会团体从多方面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督。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还离不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师资队伍的健全。学分制仍然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下,一般研究生在前一年或者一年半进行课程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分,后一年开展论文写作。这种单一的管理制度虽然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但随着学术型研究生主体性意识的提升,个性化发展与科研深化的需求,学分管理制度已经限制了研究生培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高校可探索制定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如申请课程免修,根据知识结构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学分互认互换,申请导师组的重建等方式。使研究生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教学教师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实施了高校之间学分交换、承认、转移等制度,增进了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学术交流。我国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过少,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迫切需要高校之间增进学习,与国际教育模式接轨,建立和制定学分交换承认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水平的高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师生比例的协调与否,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完善导师聘任制,合理配置研究生导致比例,为导师自身水平的提升提供培训机会。对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定职责,将学生的考核与导师考核直接挂钩,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

参考文献:

[1]李向军.浅析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1).

[2]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论文集[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力.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2,(4).

[4]陈学飞,等著.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82-02

现今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人才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支撑。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学生,除了要精通所学专业领域的知识外,更需要不断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1]。相应的,高校研究生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加以改革。实践能力作为当下人才的主要能力之一,在研究生特别是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尤其要特别重视,以适应国内外各用人单位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经验,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思考。

一、现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我国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前主要参考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当兼顾专业实践。其培养目标包括了面向理论基础的科学研究,也包括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实践,其培养过程较为形式化、专门化和标准化。从入学申请及考核开始,先进行课程学习,达到基本的学分要求,然后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最后进行论文答辩并授予学位,整个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研究生类似,都注重教学和科研[3]。只是随着我国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应的研究生教育也需更多地关注其专业实践,重点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不再是研究型工作,而是比本科生略有拔高的技术实践。在这种形式下,按照研究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学生是较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的。尽管一些大学开始对应用型研究生进行教育改革,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的相关理念有待提升。受我国教育领域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实践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现有的实践教学更多是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附属形式,其目的只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的相关成果。甚至不少高校只是在最后一学年才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其他学年都专注于理论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不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相关教学改革应该先从思想观念入手,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实践中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要充分注重因材施教,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作用。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目前,很多高校都搭建了各级别的实验室,鼓励学生展开工程设计,有的高校还与企事业单位一起组建了校外的实践基地。很可惜的是,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企事业单位对来实习的学生有些警惕,学生实习往往只能接触到表面的或者很琐碎的工作,对于核心技术却是难以涉及。校外实践最终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大部分高校推行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但是校外导师的知识结构有时不适应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和落实。对于校内导师,有些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但是更多地偏向于学术研究,没有特别的专业技能训练,也缺乏实践经历,这实际上也是无法达到研究生实践教学需求的。再有就是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慢慢变为批量化生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所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也很一般。

3.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分层,不少高校既希望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又在担忧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进而展开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果就导致了应用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导师组成甚至授课内容上基本相同,他们的学位论文也均强调学术性。在这种没有根本性差异的培养模式下,使得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偏向学术化,其应用实践不足。此外,研究生学习使用的教材普遍滞后于现实技术的发展,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效。

4.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滞后。除了教师、学生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以外,学校的管理水平也是决定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由于一些高校在管理上不够科学统一,很多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差、适用面窄、利用率也很低,难以满足其真正的实验要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验证。另有部分高校让学生自行联系社会实践,其实践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难以保证,教师也无法及时给予指导。由于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应用型研究生的工程导引、创新学习、应用实践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二、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

面对国内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内一些高校已意识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各种可行的改革路径以加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本文以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对国内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进行简要总结。

1.山东大学的实践探索。从2008年起,山东大学开始推行“一个学生,两位导师,三种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个学生”强调的是对研究生实行个性化教育;“两个导师”就是设置双导师,由校内的指导教师和校外的合作导师一起对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三种经历”包括了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以及社会实践经历。

2.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践探索。从2007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选择试点院(系)进行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不同的培养两种模式探索。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主要针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课程设置偏重于基础理论,学位论文偏向前沿探索;对于应用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电子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应用型研究生工程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成立了由本校资深教授和业界顶尖专家或工程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共同培养高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以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基地,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这种创新联合培养方式,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接触业界最先进的技术,并为学生创造对业界尖端科技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促进研究生对当前业界发展的了解,全面提高工程实践水平。

从现有的实践探索来看,构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通过“二元”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方面能够提升学术型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从而引导更多的硕士研究生进入博士阶段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使绝大部分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提升其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尚在探索阶段,对两种培养模式的共性、异性和本质特征等还缺乏深入研究,今后仍需要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找出符合我国国情、不同专业特色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执行方案。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新形势下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与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相应的培养模式,不断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点任务。我国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的主导下,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至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晚,相应的培养模式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各高校应该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与调整。根据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确立核心课程,组建拥有较强实践背景的导师队伍;制定并完善培养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将应用型项目设计、实施、管理等环节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陆续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并将其不断深化;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应用型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有师资队伍与实践基地为保障、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最终造就一批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宏珍,初佃辉,姜妍旭.基于产学研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协同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7):91-92.

[2]张东民,张锁怀,王宇红.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探讨[J].价值工程,2014,(35):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