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共关系课程

公共关系课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3 21:10: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关系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共关系课程

篇(1)

关键词: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

随着整个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观念的转变,即从掌握理论知识的人才到掌握技术、技能的人才。这就要求培养人才基地的大学与时俱进的培养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此,必须在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课程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是立足于传播学、行为科学和管理学基础上的新兴交叉科学,其核心理论就是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可见,《公共关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因此,对学生来讲,学好公共关系不仅可以增强“公关”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因为素质和能力的基本展现就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和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公关基本技能。这也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所以,为此目标,教师授课就不能纯粹采用、运用传统的讲述法进行教学,而必须尽可能的运用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公关”技能。

一、目前我校《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现状

1、以理论教学为主,基本无实践,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

目前,我校各专业的《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形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基本没有实践教学。而且我校基本上都是合班上课,实践教学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再加上课程的课时量较少,这就使得教师授课基本上无实践或少实践。那么学生也就缺乏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实际操作能力差。

2、课程实训教材滞后

由于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范围广,适应各种类型的组织,因此相关的理论著作和各种版本、类型的教材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多偏重于理论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为主的实训类教材则很少,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3、实践教学的制度、政策滞后,缺乏合理性

虽然,学校大力提倡、鼓励教师探索研究实践教学,但与此向配套的相关制度、政策却滞后,而且有些政策还缺乏合理性。例如,事先没有明确说明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考核依据和课时计算标准,等到课程结束才告知相关程序和标准。而且对于实践教学的地点要事先层层申请,课后还要上交各类材料和总结等等这些都严重挫伤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因为实践教学所花费的心血和努力远远大于纯理论授课,但却无法得到公平合理的认可和回报。

二、《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的建议

1、掌握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特点

学生在“教学”中,不仅是教学对象,更重要的则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必须立足于学生,考虑到现在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尤其是我校学生自身和学习特点,按照学习规律,针对性的进行多元化、创新性教学。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时代宠儿,一方面,从小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压迫式的接受了很多理论知识,因此到了大学多少对理论教学从心理上有些逆反。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比较自我,更加注重自我需求和兴趣。

我校作为三本院校,其学生的总体特点有其时代大学生特点的共性,也有其个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校学生非常清楚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形势,也意识到自己动手能力差,与社会、企业要求差距大,在学习、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沟通、协调、应变、交际、礼仪等知识严重匮乏。但另一方面学生又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和热情,从心理逆反。所以针对我校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为确保《公共关系》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和突出该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在课程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出以社会、企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教学思想。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切实提高《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计划,锻炼学生的公关技能

为突出学习《公共关系》课程的直观性、针对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计划。

针对学生喜欢追求新奇性的心理特点,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热点事件引入或切入,组织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热点事件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已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分析、点评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并且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在校园内进行各种公关活动,例如运动会期间为自己所在院系进行公关宣传活动、为自己竞选社团等进行公关活动。都可与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相对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公关、体会公关、学会公关。

3、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重组教学内容

作为三本院校,我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现代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公关能力和人文素质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重新调整公共关系的授课内容,突出我校学生公关能力的某一方面,把“点”做强。那么对应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然后按照专业特征并兼顾学生兴趣,有重点的加强培养、锻炼学生某个方面的公关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技能,也为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提供独特的竞争优势。

4、多渠道拓展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训设备、环境,强化实践教学,本着有条件要上好课,没有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的也要上好课。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无需特殊的环境,只要能够明确主题,依据环境设计,就能装饰出所需要的实训环境。例如,在教室就可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进行单项的公关技能训练。而在会议室就可进行会议、谈判等方面的训练。在社团活动中心、展览室等则可进行商品的陈列、展示活动的训练。此外,还应积极地拓展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直接观摩、参与社会上大大小小各类企业的各种公关活动,这些真实的场景、事件,带给学生的触动是校内实践无法比拟的,能够让学生在实际中快速成长,提高综合技能。

总之,无论是从我校的长远发展,提升其竞争力,还是从提升我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应明确《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重要作用,并切实的加以合理运用,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从而让学生乐于学和学以致用,提高其公关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社会、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认可度。最终提升我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昆智.公共关系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华英芳.《试论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选择》远程教育,2004年

篇(2)

关键词: 高职生 公关关系学 通用能力

近年来,国家及省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还要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其通用能力。所谓通用能力,就是普遍适应各种工作的基本能力。时下,高职院校在各种评估机制的左右下,过于注重岗位的技能性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高职生通用能力普遍缺失。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现代管理艺术,涉及面很广。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修养,进而形成全面的跨专业、可迁移、可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创新和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如何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通用能力?笔者从多年从事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感悟到,公共关系教学应有公关的味道。具体说,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形象公关,培养兴趣

第一课的先入为主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第一课应针对学生对新课程新老师的好奇,不是先做自我介绍,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对老师作出评价。在教者的提示下,短暂的沉默,然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有的说老师着装规范,有的说老师很温柔,有的说老师的教学不走寻常路。就在这时,我总结了一句:“其实,老师这是在形象公关啊,穿着符合身份、年龄、职业的特点;在你们的好评中进行自我形象的推广。”用这种谈话式的教学方式很自然地引出公关的话题。然后顺势引出第二个话题:公关是什么?引出八种公关形象化的说法:

一是公关就是争取对你有用的朋友;二是公关就是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三是公关就是讨公众喜欢;四是广告是要大家来买我,公关是要大家爱我;五是公共关系是人和的学问;六是公共关系是博得好感的艺术;七是公共关系就是內求团结,外求发展;八是公共关系就是良好的行为、公众的欣赏。

这些形象化的说法,都是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公关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请客送礼的庸俗关系。然后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公关案例,突出“公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特点,强调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关。这就让同学们对这门课程有种亲切感,激发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不是那么高深莫测,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不着边际地想,也不是信口开河地说,而是真诚努力地做,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用洛克菲勒的一句金玉良言“公共关系是无价之宝,我愿牺牲太阳底下所有财富去获取它”来结束本次课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这种谈话式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第一课的教学,其优势在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平易近人的交流,师生的互动在同一层面上,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和讨论思考状态。

二、精选案例,“请君入瓮”

除了运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外,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介绍,把学生的思路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引入教师设置的“公关实践”中。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启迪思维,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造性能力。在公关课堂教学中,笔者善于从三方面入手精选案例。

1.选择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这些同学们熟悉但不懂得包含什么公关原理的身边的事情,通过师生共同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带有普遍性的公关原理。这种理论是学生“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的案例一经分析,同学们就对这部分公关理论豁然开朗了。例如,在讲解树立全员公关意识时,列举同学们亲身经历的学院教学评估的案例,回忆当时的情景,“人人都是得分手,人人都是失分手”,分别列举同学们得分的细节和失分细节。要想学院在评估中有个好成绩,除了学院各方面努力外,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同学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无论正面或是反面的,都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和借鉴,也更有助于同学们把这些公关意识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2.选择教者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同学们对老师亲身经历的事情比较感兴趣,从老师在处理公关事务的得失中受到启发。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把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人相处中遇到的困惑及处理这些问题中的收获和同学们分享,让学生真正体会知晓公关的真正意思在于运用公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理解公关这门现代管理艺术的真谛。

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选择那些报刊、书籍、网络上的典型公关案例。网络上新近发生的事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课堂上,我们分析过肯德基的苏丹红危机案例,分析过海尔名牌战略路线,分析过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报道中的问题和教训,分析过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处理的成功和失误之处,分析过日本的核电站泄漏事件与世界各国新闻媒体对核电站的强烈关注,等等。通过分析报刊、书籍上的典型公关案例,学生们不仅学会关注时政,多渠道掌握信息,而且提高了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无论是列举哪种类型的公关案例,在分析时教者都要合理地引导,对学生们总结的答案,给出恰当的评判,保证分析沿着预定的目标进行,逐步接近案例中所包含的公关理论,使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提高公关实践能力。

三、引进“外援”,开阔视野

公共关系是一门应用性极强,实务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公关专项训练涉及的内容面很广,公关老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难免有肤浅和不专之处。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资源,把金牌名师请进实务课堂,既能让同学们对某一方面公关训练内容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领同学们不断钻研和拓展相关的专业训练内容。例如讲到公关关系沟通和协调时,笔者分别请余世维博士讲解《沟通的艺术》、翟鸿燊教授讲解《高品质沟通》;在讲解公关礼仪时,分别请金正昆教授讲解《商务礼仪》、台湾礼仪教母周思敏讲解《时尚礼仪》。通过这些碟片精选部分的播放,结合具体的实训内容,笔者进行有效的点拨处理,让出讲台,使教学内容更精彩,学生学得更有激情。学生不仅知道这些名家大师们对这些问题的论述,而且知道如何更好地拓展这些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能力和沟通协调综合能力。

以上具体实践,只是笔者在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就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通用能力方面的一点尝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训练提升同学们的通用能力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在公关策划部分,对我们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写出策划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在公关课堂教学方面培养同学们的通用能力途径也不完全一致。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把学生的特点考虑进去,把“公关”意识融入公共关系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习公关,知晓公关,应用公关,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出顺应时代变化、未雨绸缪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菀.论公共关系教学与高职学生通用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2]熊月强.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篇(3)

1公关案例选择原则。真实性原则。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3]公关案例必须是经过教师的深入调查研究,取材于实际生活。具备真实性的公关案例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驱使其严肃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地分析其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典型性原则。典型性的公关案例是指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案例。例如,强生“泰诺”药物中毒事件,三十五次紧急电话,海尔砸冰箱事件等都是典型的公关案例。典型的公关案例不仅能给学生带来震撼力,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感性认识,而且其涉及的关系比较全面,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热点性原则。公关案例的热点性是指其能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例如,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关案例的引入,能够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性原则。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中的案例分析的有着本质区别。后者从理论出发,分析案例仅为了更为形象地掌握理论;而前者的案例必须贯穿教学的始终。因此,公关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必须能系统地体现公共关系某一理论框架,学生才能系统地,完整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多样性原则。公关案例的多样性具备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案例类型的丰富多样,如既可选择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关案例,也可选择影响力较小但具备研究价值的公关案例;第二层含义是指,案例结果的多样性。结果的多样性是指公关案例的解决途径应该用学生去决策,去处理,而不是只有单一的解决方案和手段。同一公关事件,不同的解决思路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有效争论,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展公关实践时的创造性思维。

2公关案例教学程序。引入案例,设计问题。公关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公关案例,设计恰当的问题。课前,教师必须根据案例的选择原则,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公关案例。针对案例,教师需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悄无声息融入案例当中,把精选案例和课程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设计能引发学生新思考的问题。设置情境,营造氛围。公关案例教学的第二步是设置公关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公关案例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根据公关案例的内容,设置模拟公关情境,将学生引入教学的实践情景当中,营造浓烈的学习和讨论氛围。划分小组,展开讨论。小组讨论是公关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可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每组5—6个人,每组选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该组成员参与讨论,并确保每一位组员参与其中。每组派发一张记录表格,由其中一名组员做好讨论记录。问题讨论的交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机。在这个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各抒己见,激烈争论。教师可采用巡视、倾听的方式参与,但不给予评判,而是多用赞赏,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表达。经过组员们各自理由和依据的陈述,激烈的探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形成小组案例分析报告。

小组总结,实践演练。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是各小组轮流展示讨论结果,参与公关演练的时间。每个小组可选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做演示,但最好让每位小组成员参与其中。公共关系倡导“全员公关”,将每位成员引入教学实践演练当中,让其参与体验式教学,能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行为习性,营造团结协作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技能。总结归纳,形成报告。公关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归纳,形成一份具备内在知识体系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一环节,可以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但最好是由老师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对课堂讨论中正确的分析思路给予肯定,对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点拨,结合自己的见解,提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结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讨论,总结等,最终形成书面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每位同学经过思考、归纳、提炼而成的书面材料,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应变能力等,教师必须认真批阅每一份报告,对报告中正确可行之处给予肯定,创新之处给予赞赏,而不足之处给予点拨,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

3公关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在公共关系案例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在开展公关案例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譬如,在设计公关案例教学课件的时候,可结合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意识。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分析得多,学生只是一味被动接受。[4]在公共关系案例教学中,必须纠正这种角色错位,强化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意识。与传统教学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员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教学共同体”,它既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又强调学员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重要性。[5]在公共关系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以及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其公关实践技能。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时代对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大学生无论学习什么专业,而公关能力和公共交往素质是评估一个合格大学生的重要考核指标。现如今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这门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公关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实现培养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目标。

一、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概述

社会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市场那个主题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各个社会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逐渐频繁,各个社会主体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难免因为利益出发点不同产生各种矛盾或摩擦,而运用一种积极健康、科学高效的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公共关系学就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以传播学、管理学、行为学散打学科为基础,以揭示组织公关状态和公关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公关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公关素质和公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成为专业型和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现阶段,我国的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但是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已经普遍占据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观念。这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教材内容为教学重点、以满堂讲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奠定良好的学科基础。但是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僵化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这种了无生趣的理论课堂教学中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严重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中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的技校生而言没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方式运用于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毕竟公共关系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只会让学生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2.课程内容单一泛化

高职院校的公共关系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在本科教材上增加了一些简单的案例,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理论内容偏多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体间的工作岗位和价值观念都趋向多元化,导致学生之间的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对待社会现象、社会人物以及社会风气的认识以及态度差异化明显。而开展公共关系课程教育主要就是解决学生公关能力差方的问题,使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教学模式呈现单一和泛化,导致课程的针对性丧失,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开展特殊性教育。此外教材内容在设置存在复杂繁冗的缺陷,重难点不够突出简明,实践性教材内容偏少。

3.教学手段落后陈旧

公共关系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公关素质和公关能力的应用型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该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是高职院校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教学方法以理论灌输式为主,教学手段落后陈旧,将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变成了简单枯燥的“黑板公关”教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桶”。此外公共关系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评估学生的公共关系课程学习成绩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核心标准,这种结果性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大实践课程比例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以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核心人才培养标准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公共关系课程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型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逐渐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在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和各个环节制定科学高效的任务计划和工作指标,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构成比例,科学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顺序和进度。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单纯理论化灌输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创建实践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理论、吸收精华、巩固知识、应用知识。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校园实践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只有真正让学生踏入真实的社会竞争中才能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真正参与到现代社会实践中去,学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创更广阔的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组建更多丰富多彩的公关模拟训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组织策划过程中,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之余,还能提高学生对公关关系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同意参与到讨论公共关系课程的技能学习提高的方法中来。

2.创新课程内容设置,教材编写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公共关系课程内容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难点不明确等问题。创新公共关系课程内容设置既要重视教材的理论性,又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面对公关危机时,公关策划既要考虑到整体的一例,又必须符合公众的需求,而在这个关系危机处理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高超的思维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编写教材时需要加入典型的公共关系处理案例,理论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有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在教材内容编写时要突出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举例一定要有启发性、分析性,能够供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新时代的公共关系教材同时应该体现时代性、时效性以及开放性,能够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为此,可将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知识教学。在这个部分,学生主要对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工作程序、公共关系调查、组织活动策划、公共关系评价等环境进行系统化学习。在系统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举例佐证,并模拟创建相应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化的工作场景中完成公共关系调查、组织活动策划等任务。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初步掌握公共关系课程的系统化知识,了解工作程序,认识到社会交往过程中技巧、创新的广大用处,培养活动调查和撰写策划书的能力。第二层次是公共关系的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公关交际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关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为每个小组制定相对应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最后上台展示工作成果,各个小组件也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互通有无,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做客观公正的点评。

3.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转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为了打破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转变师生课堂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转变教学方法。由于公共关系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化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创新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性教学法、研究性学习、产学研结合学习四种方法。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讲授公共关系活动策划技能这一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选取当前著名国内外跨国公司的实际案例设置调研专题,制定学习目标和任务,课堂上教师以案例丰富理论,以理论剖析案例,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以产学研学习方法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现实企业发展需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形成工作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进步。

(2)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形式丰富多彩,效果最明显主要有任务驱动教学、校企合作、实训演练等。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任务小组,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计划和学习目标后再开展实践调研和组织策划活动,最终汇报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校企合作是学校与社会企业签订的学生校外实习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真正的社会场景中体会到公共关系活动的甘甜与辛酸,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为社会一线生产业和服务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公共关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公关素质和公关能力的综合型学科,高职院校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却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内容单一泛化、教学方法落后陈旧等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关系课程时效性,增强学生的公共能力,学校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创新课程内容设置,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同时转变师生角色,积极利用案例教学、合作性教学、产学研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提高课程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对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21):97-98

[2]王伟龙.关于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2,(11):33-34

篇(5)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教学实践;公共关系课

公共关系课程对从事公关工作以及市场营销工作的人有着重要的帮助,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会使得一些充满活力的内容变得非常死板僵硬,一方面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也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要想更好的开展公共关系课程,那么就需要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该课程的实践当中,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极大的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体,老师仅仅起到辅助指导作用。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相互讨论,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让这些抽象、呆板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公共关系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有极大的提升。

二、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三百多年前,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提到过:“所有的知识皆是从感官所开始的”。该论述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直观能够让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更加形象化,对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情景教学法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老师给学生展现一些较为具体的形象,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形象中达到理性的顿悟,另一方面也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的创设,以引导学生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是老师安排学生对情境进行模拟,让他们能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气氛当中,这样学生也就在学习知识时能够更加投入感情,思想也会更加活跃,这就是情境教学法。

故此,在情境教学法的特征当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好的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其中的一个本质特征。而演示教学法则不同,其仅限于将实物或者是一些教具呈现给学生,或者是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尽管这些都有着直观的作用,然而仅仅给学生带来实物直观的效果,不能够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其中的内在本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资本论》提出:任何劳动过程都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引起;第二是调整;第三是控制。教学过程也是如此,也具备这几个要素。引起就是老师组织教学,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在公共关系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让学生能够切身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将以下几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第一是教学、第二是演练、第三是测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练习,切实了解到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通过在课堂上的练习能够掌握相关的技巧。为了更好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进行优化,那么就需要老师对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课堂讲述,而对于一些可操作性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例如:(1)推销演讲;(2)为企业单位策划一些活动;(3)为单位处理一些危机事件等等。

1.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如何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整指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生动机。要想提升教学效果,那么就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公共关系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角色当中,并且会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经过实践表明,每一个学生都会很重视这种锻炼学习机会,会有着更高的学习热情。如老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一个课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小组选派组员对本组的观点进行阐述,由其他组进行评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统一点评。这样就比老师一味的在黑板上进行演讲的方式要更加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学习中取长补短,达到共同的提升。

2.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的质量。控制指的是对教学的质量进行保证。故此,要将演练同测试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规定,从而预防在教学时敷衍了事。下面就以模拟某单位的产品为例子,来对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说明。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肯德基出现的鸡腿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扮演肯德基的管理者,如何应对这次公关危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组拿出一个公共危机应对方案。最后老师对每一个组的方案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或者不足,这样就能够让老师的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提升。

3.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主要要求。第一,抽签分组。依据班级的人数以及题目的具体需求,对每一组的参与人数进行确定。第二,材料准备。要求每个小组对该单位的产品进行收集,对产品的各种资料进行汇总。第三,现场演练。让每一个小组进行相互演练,明确各组员之间的分工。第四,交流评议。在模拟演练结束之后,让每一个小组总结自己的体会。

4.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第一,创设情境。布置模拟题目,创设模拟现场。第二,明确要求。对活动的目的进行讲解,为学生讲解一些推销的技巧。第三,综合评分。当模拟演练结束之后,老师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进行打分。第四,讨论评估。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指出优点与缺点。最后进行总结、补充。例如在教学模拟推销茶具这一活动中,老师提前将课堂布置成相应的场景,然后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客户,一部分学生充当本次活动的推销员。在推销开始之初,先放映关于推销的基础视频,让学生能够了解基础的推销技术,然后让扮演推销员的学生运用自己的销售技术来打动扮演客户的学生购买自己的茶具产品。接下来,让客户学生进行评分,对推销员学生的推销技术进行点评,老师最后再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中各学生的推销技术进行讨论评估,指出他们推销技术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模拟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对推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深刻地掌握了相应的推销技巧,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等。

四、应用情境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1.情境的设置缺乏依据。在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中,主要是采取老师讲述为主,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听课,这样一来就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非常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上课过程中不是睡觉就是自己在课堂之下玩手机。而在公共关系课程中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不同的情境,调动课堂的氛围。然而,在实际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当中,许多老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上课时完全是为了创设情境,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缺乏有效的依据,教学方法的运用非常僵硬。例如在进行推销演讲的过程中,完全就没有给学生课后准备的机会,以及没有对课堂进行相应的布置。既然是推销演讲,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让学生了解推销的一些基本知识,老师也可以对课堂进行相应的布置,让推销演讲能够显得更加真实。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更加有感觉,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投入。

2.情境的创设不够合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老师都更新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入到公共关系课的教学当中,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但是有些老师在播放课件视频时没有考虑该内容适不适合运用多媒体,而是一味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所有的知识内容放到屏幕中去,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能够犹如在观看电影一般,就让学生接受这个知识点。但是没有考虑到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能够去运用多媒体,有些非常明显的理论性知识点,就没必要去运用多媒体教学了,直接用黑板讲述就行。而对于如何处理单位的公共危机这一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别人怎么解决公共危机事件。

五、解决应用情境教学法中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合理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公共关系课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那么就需要老师创设合理的情境,使情境显得更加真实,让学生能够切身的投入到其中。例如,在让学生模拟推销演讲时,老师可以将课堂进行一定的布置,让课堂显得更加接近实际,此外,在课堂中播放推销演讲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推销演讲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模拟演练中就会更有感觉,也就会将全身心精力投入到这次活动中。

2.创设实物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当中会使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故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实物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活动中感受到其中的氛围。例如,带领学生去参观推销演讲的活动,让学生坐在台下听别人是怎么进行推销演讲的;或者安排学生参加一些企业的策划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中去学习怎样做好策划活动,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促进理论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文臣.情境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4,02:57-58.

[2]韦晓雨,彭金城.《体育公共关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04:42-44.

[3]董晓绒.项目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8:58-59.

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酒店公关;学习情境;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杨琼(1981-),女,湖南衡山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经贸系,讲师。(湖南 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25-02

在酒店业,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潜流失”另谋他职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有着许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供需错位”造成的矛盾。毕业生感觉就业难、大材小用,酒店却遭遇用工荒、小材难以大用。究其原因,专业教育的滞后需承担主要责任。高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可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排设置都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训练。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是其“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我国,这一教学理念引进推广虽不足十年,但由于其吻合职业教育的特性,有着先进的理论优势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各校各专业依此进行的教学改革已是蔚然成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已有不少学者作出了研究。本文据此对专业体系中一门必修课程“酒店公共关系”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一、课程开发背景

工作过程,即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连串完整工作的程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即学校教学以模拟工作实践为核心,按照岗位工作过程的不同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设计编排课程,实施教学活动。它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念,将教和学的过程落实到仿真的工作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这样的课程体系开发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想当然而可为之的。它有着自己的一套规程。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而言,一般程序是:

第一,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了解酒店内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整理出一整套从业人员岗位能力培养需求标准。在此基础上,将工作任务相似或工作区域相近的岗位整合为同一岗位群,即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第三,归纳整合出典型工作任务后,形成与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确定行动领域。它能完全涵盖完成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第四,在教学分析过程中,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都能对应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所有的学习领域则组成了该专业所对应的整个工作过程。

第五,最后,按照酒店各个部门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来排列、序化课程体系,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的分布比例来确定核心课程。在每门课程中,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确定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学习情境,根据学习任务组织安排学习内容。

可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其显著特点是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充分体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酒店管理专业的所有课改紧紧围绕饭店企业实际运作,努力将教和学的过程落实到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以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提高职业能力。

二、课程内容重构

在这一理念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势必要对其下的课程进行重构,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课改方式具体贯彻实施。

酒店公关部作为酒店的核心职能部门,在酒店的生存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准公关人,使之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是“酒店公共关系”课程的培养目标。

依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首先需要对岗位职责、任务要求进行分析。酒店公关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需要运用公关专业知识及相关的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公关人员要有较高的学识修养。

所需具备的能力主要是:开展公关活动的计划、组织、安排、协调能力;与各种人群打交道的社交能力;策划筹办活动的创新能力;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

所需具备的素养主要包含: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有自信心、热情、开放;良好的职业道德,如诚实守信、关注公益、公平公正、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公关意识。

酒店公关人的岗位职责主要是:搜集酒店内外的相关信息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汇总整理,提供给决策部门作为参考依据;和新闻单位联系,提供素材,协调沟通,做好酒店的相关宣传工作;协调酒店的内外部公众(如旅游局、政府部门、社区、客户企业、消费者、酒店内部公众等)的关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外部信息畅通,保证酒店在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下正常有序运转;撰写文稿、编制计划方案;迎来送往,妥当安置处理宾客的拜访、提出的问题与意见;策划、筹办公关活动,做好计划总结;做好形象设计策划;预防并及时处理酒店的意外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

将这些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被分解为一个或是若干个学习情境(见表1)。

三、具体实施步骤

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把每个项目分解为详细的学习情境之后,课堂就是要把这一个个学习情境具体呈现。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中,由于是以行动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学习情境的具体呈现也就完全区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它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学习情境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设定相应的模拟场景,设计教学任务,提出学习要求,让小组成员分角色演绎,共同完成,通过切身体会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在完成每一情境学习之后,师生一起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回顾总结、评估和考核。

以学习项目二“酒店形象设计、塑造”中的情境二“为一家酒店做整体形象设计(主要是CIS设计)”为例:教师在课前介绍学习任务、布置任务完成的相关要求;小组成员依此搜索相关资料(酒店形象构成要素、CIS的含义、某家酒店的概况等),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小组人员分工、确定选题、制定完成计划);铺垫工作结束后,小组成员反复讨论、商定、修改,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简略的某酒店CIS体系;各小组将自行设计完成的CIS体系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予以成果汇报、介绍展示;最后,通过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交流协作程度、成果展示实绩,给出这个阶段学习的分值。

从上可以看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化课堂,是以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为框架,强调与实际工作过程中具体的项目、案例、问题、任务相结合,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由此建构一种动态的、系统的,凸显学生能够自主、自立、自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酒店公共关系”的课程教学,采取此种模式将有效地引领学生成长为一名准酒店公关员。

参考文献:

[1]贺湘辉,何丽芳.酒店公关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2]姜华,姜锐.酒店公共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4]杨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篇(7)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是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公关行业快速发展和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通过文献理论研究法 、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侧重应用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公共关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问卷调查是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2013级体育新闻专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于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情况的意见,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体育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学生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共发放63份,回收6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95.2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如下:学生认为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该课程教学应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一般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实训学习这三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课程教学形式的次数安排中讲授过多 ,实训过少;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公共关系兴趣的作用一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较大。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院相关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得出一些结果:学生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应该引领学生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改革教学观念

体育公共关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针对本课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比较、分析,使得出的经验更加科学,更具实践意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配合进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第二,教学内容混杂。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学院现有的体育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将实训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上岗就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上手工作 ,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从而形成符合专业和行业特点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新模式。侧重应用研究,深入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考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即理论成绩、实践、实训成绩相结合。实践操作技能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公共关系社会调查、模拟策划公关方案,策划新闻传播活动,处理危机公关案例、编写案例等。这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