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
时间:2022-10-18 00:49: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着眼于理论创新,用创新的公安理论指导实践。
我市的公安工作要力求在应对新情况上有新思路,在解决新问题上有新对策,在攻克难点上有新突破。目前,我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和五个方面的差距。今年市委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那么我们公安工作去如何应对这种新形势,我认为就是创新,从理论上、理念上创新,那就是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做文章。试想,如果投资商在开发区建厂,建筑材料经常被盗,他会不会还在海林投资?投资商的轿车刚下高速路就被交警反复盘查,并要找理由罚款,他们还能不能来海林投资?所以我们在预防和打击犯罪工作上要加大力度,社区警务建设上要有新模式,交通管理上要改变工作作风,外事管理工作上要服务到位,消防管理工作上要为企业上门指导服务,文化娱乐市场管理上要讲求方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倶进、自觉摈弃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狭隘意识和惰性思维。从以往公安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有利于海林发展又不违背法律为前提,去创新、去思考、去突破。很多改革举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打破传统束缚,我们才能不断实现公安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
我们要不断改善现有的公安工作机制,去创新,去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奖优罚劣,不能干的看的一个样,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在提高民警“精、气、神”上做文章。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我们能解决什么,要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都有一个最佳结合点,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目前,我市还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存在,土地纠纷、林地纠纷、企业改制、国企并轨、84元问题、三轮车问题等等问题的存在。上访人员不断上访必然影响到市委、市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一方面花费很大精力去招商发展,一方面还要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我们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就要对各种问题有一个提前预判,通过各种耳目信息渠道掌握情况,发现苗头就要及时向上反馈信息,能够做工作化解的就要主动及时化解,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也就是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找准每起事件的切入点、有的要靠思想工作,有的要靠感情疏通,有的要靠依法处理,必要时与上级沟通进行经济补偿,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相信老百姓,不能把群众置于工作的对立面。在为企业服务和指导上要主动、超前,绝不能出现刁难、勤卡现象。要向嘉善和昆山等地的警方学习,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服务发展。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过程。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是个人追求进步,干好事业的根本,是每个人终身的需要,学习则强,学习则胜。尤其是在当今充满创新和竞争的时代,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我报XX年度党校研究生班的目的就是能够听教授讲课,学习一些新知识,结交一些愿意学习、有事业心的各界朋友。要适应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开拓前进。做学习型干部,建学习型班子,带学习型队伍。
论文关键词:企业;职工思想教育;适应市场
现在随着企业改革的进行,重组改制,进行产业结构重新调整、重组资产、改制分流、增效减员等改革措施的进行,不仅对企业职工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心态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而且对职工及企业的现实利益都产生较大影响。企业职工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我们所处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现实状况,对职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一、帮助职工解放思想。企业职工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要想推进企业改革必须要帮助职工解放思想,落实改革措施更需要思想解放。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其实主要是帮助企业职工破除和摒弃旧思想、旧观念,培育及树立新的观念。1、在企业发展上要破除老传统,破除“等、靠、要”的“不作为”的旧观念,树立新思想,“世上没有救世主,生存发展靠自己”,现在市场竞争残酷,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引导企业职工强化“市场”意识,要实现由靠上级安排工作任务到主动寻求出路的思想转变。2、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职工思想要树立“稳中求进,进中求稳”的观念,实现以不变应万变到以变应变的思想转变过程,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3、要破除自然经济、小农生产习惯的影响,在意识形态上树立“发展无止境,创新到永远”的思想,抓住改革的机遇,加快发展速度。4、在企业经营商,思想上要破除以往“重产量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的观念,树立“以效益为中心,产量效益并重”的新观念,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切实注重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5、在择岗就业上要破除旧思想,旧观念,“人人有活干,同吃国家饭” “进了国企门,就是国家人”的陈旧思想,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工作靠努力、岗位靠竞争、饭碗靠技术”的新思想,新观念。
二、帮助职工树立信心。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就必须根据人的心里活动规律来进行教育。如今企业职工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对企业改革加快速度已经形成了共识,心理承受能力较比以前已经增强,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对许多的措施依然感到陌生,对企业改革的前景信心不足,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顾虑。例如,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过程中,有的职工会担心失去现在的工作;企业进行股份公司改造,有的职工会担心收入减少,生活无着落等等。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职工思想变动很大,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就要跟进。职工思想会出现种种波动主要是因为对企业各项改革制度政策还没有完全理解,心理没有做好完全准备,承受力弱。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就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出发,帮助职工增强信心,克服职工恐慌心理。这就要求在做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帮助职工正确分析形势,客观看待困难,了解企业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
三、增强职工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它必然要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分配关系,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社会现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关系就必然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各种利益关系涉及到每个职工,必然要引起职工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有些职工在改革过程中只片面的看到你多我少、你得我失等蝇头小利,心理就产生波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就要跟进,增强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职工之间等级、奖金等方面一拉开档次,一些职工就觉得吃亏了,一些职工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阻力。这就需要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跟进,避免这种阻力的产生或者减少阻力。既要向职工宣传企业发展的前景,也要把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及时告诉职工,使职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大局,只要职工明白了企业发展归根到底给广大职工带来利益和幸福,职工就会主要调节和客服“不公平感”和不适当的攀比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四、提高职工道德水平。道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长期以来,企业职工思想教育中,我们忽视这个社会基础,盲目地提倡道德建设的“高标准”,而忽视不同层次职工道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缺乏教育的针对性,不同类型的职工对道德教育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职工中出现不讲信誉,欺上瞒下、嫉贤妒能等,对于不同层次的职工只有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比如肯定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肯定职工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主张依据职工为企业发展所作贡献进行社会分配的公正原则,只有把道德教育确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广大职工的现实道德水平出发,实事求是地加强道德教育,才能达到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一、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员实行兼任制,除市委组织部的全体干部外,另聘请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党委(工委)、党组熟悉党务工作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6-8名、科级党务工作者10-12名。
二、督查员的条件是,熟悉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建理论,了解和掌握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较强的议事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敬业勤奋,作风扎实,廉洁自律,联系群众,有责任性,从事党务工作5年以上。
三、聘请督查员的办法程序是,市直部门单位党委(工委)、党组根据市委组织部通知推荐人选,填写推荐表;市委组织部进行专项考察;经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下发聘书。
四、督查员的职责和任务是:1、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层党建工作条例法规;2、了解掌握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3、按照市委的安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4、参与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提出意见建议;5、对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课题研究,撰写基层党建工作论文。
五、督查员开展工作采取集中统一督查和不定期参与工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凡集中统一的督查活动,要按照市委或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并按要求完成督查工作任务;平时应结合本职岗位工作需要,主动积极地了解掌握基层党建工作的最新动态,发现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认真总结经验,开展理论研究,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或提出意见建议。
六、督查员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履行督查职责,端正督查态度,努力提高督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凡是中央和省、市委下发的关于党建工作的各种文件,要及时呈送给督查员学习了解和掌握;凡是市委召开的关于党建工作的专题会议和重要活动,要及时通知督查员参加;凡是市委组织部或市委组织部代市委制定的关于党建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安排意见、实施方案等,要事前听取和征求督查员的意见。
论文答辩不是毕业论文的简单复述,也不是把论文向评委们宣读一遍,而是面对学术专家们的一次严格紧张的过关考试。所以,在答辩之前要有所准备。
1.准备讲稿
讲稿是答辩者在答辩时宣读的稿子,它可以比摘要较长较详细一些。其长度,根据所限定的宣读论文的时间而定,最好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这样不至于时间到了,你还有很多没宣读,而且越靠后内容越重要,以至于影响评委对论文的评价。
讲稿其实是一个详细的论文提纲,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选题背景和意义。即选题原则和依据;
(2)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主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表明本课题研究的针对性。这部分要简明扼要脉络清楚,不要拖泥带水占更多的时间;
(3)论据材料。论据材料分理论材料和应用材料。对于已经被实验证实或具有生产应用效果的应用材料,答辩中要洋细说明,因为这些材料很有说服力。理论性材料则应说明其来源和出处,证明其确凿无误。
(4)论证过程。论证要符合逻辑,点出论证的几个关镶步骤,让人确信论文经过了严密的论证过程。
(5)论点介绍。论点要正确,结论要合理,这是论文的首要问题。写提纲时,可以列出几条重要的结论,宣读的时候条款清楚纲目分明。
(6)结论要实事求是既不自我夸张,也不自我贬低,慎用诸如“填补了某某空白”“达到某某先进水平”等语言,评委们是很忌讳这种表述的。
有时可以把论文提纲投影在字幕上,供评委们参阅。
2. 准备答题
答辩过程中,评委们提的问题通常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考察论文工作是否为本人所做,作者对论文工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
(2)引导作者对论文中创造性工作和独到见解做进一步阐述和发挥;
(3)询问论文中存在的错误、含糊及未展开之处,以及本人未认识到的重要发现和工作;
(4)请本人对论自我评价,今后如何继续开展工作;
(5)提出与论文答辩有关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科研及表达能力等。
因此,应根据论文的内容,准备一些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准备答题时应考虑详细一些,全面一些,甚至把自己作为评委来设计答题。这些答题也许和提纲上列出的有些内容雷同,但它更详细些。一般讲,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准备:
(1)你为何要选择这个题目? 该选题有何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2)论文的基本思想、主要观点、内容重点是什么?
(3)在你研究的课题中,已有哪些成果.前人做了哪些工作,他们的主要成果和主要观点是什么?目前有哪些争议的问题,你持哪种观点,你从哪方面进行论证的?
(4)论文的观点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5)论文中有什么创新,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对前人成果有什么借鉴和补充?
(6)在写作中你参考了哪些文献,重要引文的版本、出处及主要参考文献的作者情况如何?
(7)与你的课题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你了解和掌握得怎样?
(8)在你的研究中,有没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应该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你认为薄弱的地方是什么?
(9)你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什么想法,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后应该如何改进?
3.心理准备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不害怕,不轻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要想获得毕业证,必须通过答辩这一关,害怕也要过,不害怕也要过,索性放下包袱,解放思想,轻装上阵。轻轻松松就会很好发挥应付自如。当然,轻松的前提是要做好一切物质准备,打无准备之仗,有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才可能放松紧张心理,满怀信心地去迎接评委们的检阅。
为此,要了解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常识,如答辩的目的、过程、要求,熟读有关规定,参加一些别人的答辩会,向毕业生了解情况,吸取经验和教训;了解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情况,知道他们都是哪方面的专家,擅长什么专业等;熟读毕业论文,使其烂熟于心,随便提出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进行试讲练习,可以对自己讲,也可以对别人讲,请同学们当评委,提出意见,作出改进。
学位论文答辩是人生中值得记忆、非常光荣的时刻,要以愉快和自豪的心情去通过答辩。
4. 参加答辩会
参加答辩会,要带上论文底稿和有关主要资料,以备答辩时查问。还要带上笔和笔记本,及时记下评委们提出的每一个向题和意见,然后按顺序回答。
首先要从从容容地把论文讲稿宣读完,最后别忘了向曾经给予过你指导的老师道一声感谢。然后避备好笔和纸,静静地等待着评委们的提问。
评委提问时,要集中精力,认真地把所提问题的意思正确记录下来,不一定一字不拉地记,只要记全意思就行。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理解清楚,不可贸然作答、因为回答不理解的问题,必然答非所问。这时可礼貌地请提问者再说一遏,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复述出来,请问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是这样,就可作出回答。
回答时,应充满自信,落落大方,用流利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但也应谨慎行事,有把握的可以充分回答,以发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优势,表现出你的才能和理论深度。没有把握的,不要辩解,不能狡辩,不能借题发挥,不能信口胡说,更不能企图蒙混过关。因为评委都是权威,对该问题有很深的研究,他提出这个疑问肯定是有根据的。遇到达种情况,可以事实求是地表示,自己还没有搞清这个问题,今后一定向前辈们学习,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做并不表明你无知,反而说明你虚心好学,博得评委们的好感和谅解。
所谓答辩,就是有“答”也有“辩”,允许答辩人对某个问题进行辩论。有时评委们故意提出一个反面论点甚至错误论点,引导答辩人辩论,以考察其辨别正误的能力。
1新形势下决定了“原理”课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对“原理”课的教学更多的是采用灌输的教学模式。与其他三门公共政治理论课相比,它是对基本原理的阐发和系统传授,因而理论性更强,因此,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遵守传统的“理论”必须通过灌输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的观念,对推开实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研究性教学存有顾虑,唯恐教学中“出乱子”,学生对基本原理“生质疑”。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上一直裹足不前。实践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固守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思改革创新,就难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而研究性教学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实践性[2]的特点,要求“原理”课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中力求做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为相结合,以问题导向为切入口,以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为纲领,以教师讲授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讨为基本教学方式,结合社会实际和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及在当代的新发展,提高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体现课程的双重属性。通过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因此,在“原理”课大胆开展研究性教学,努力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高于教材、学生享受教学过程的目标,必将改变“原理”课原有的教学状况,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整体实效性。
2“原理”课研究性教学方法举要
“原理”课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目的是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互动,使较为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相结合,体现基本原理的生命力、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研究性教学的方法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典型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案例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3]。根据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趋势“,原理”课研究性教学可综合采取以下方法。
2.1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一般以学生比较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问题作为切入口,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后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师给予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运用此教学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尽可能让学生将思想充分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不是急于批评,而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所阐发的基本原理,结合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分析,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得出正确的结论。问题导入法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师问题的设计要有普遍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自觉自主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一方法,对于“原理”课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该课程主要阐述基本原理,如就教师在讲台上灌输,显得空洞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而通过问题导入法,可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基本理论的魅力。
2.2视频教学法
视频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的教学视频,在播放前教师明确主题,在结束后组织学生结合相关原理进行讨论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一般在讲授相关原理后采用,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巩固所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原理”课可选择的教学视频资源丰富,如导论部分可选取“的诞生”,哲学部分关于认识部分可论选取大学生辩论赛视频“真理越辩越明”,经济学部分结合劳动价值论可选取中央电视台的财经节目“财富人生”,结合剩余价值理论可选取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可选取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跌倒的巨人能否站起———史玉柱”,帝国主义部分结合垄断的产生、发展与本质,可选取中央电视台的世界历史节目“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等,教学实践证明,视频教学法能使学生能结合基本原理与视频资料引起思考,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历史、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社会实践的关注,并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多和课时不足的矛盾,提高教学效果。
2.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一般的课程教学中都会采用。在“原理”课中运用此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需学生把握的基本原理,精心选择相关案例,并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讨论方案设计,也可与视频教学法结合应用,借助教学视频案例,由学生进行讨论,或以小论文的形式,通过运用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研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视角,强化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的精髓,可选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全体村民努力奋斗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华西村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把的基本原理和本地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是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生动体现。
2.4辩论法
辩论法在研究性教学中的运用并取得成效,辩题的选择和设计是关键,掌控辩论过程,并加以指导和合理组织是保证。“原理”课研究性教学采用此方法,对于学生科学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相关基本原理和理论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方法上,可视教学班的组合方式而定,如果是合班上课,可以自然班为单位组成正方反方,如是自然班上班,则可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正方反方,评委可由教师、助教、或学生代表担当。通过辩论双方的发言和总结,由评委打分。打分不是目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在辩论中表达的认识和思想实际,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自学相关原著,并结合教材内容撰写发言提纲,因而,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思维和应变能力,深化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把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5学生讲课、教师总结提高法
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与此相关的一切管理活动也应以此为目的,这就要求研究生的管理工作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益和质量为宗旨,有效地指导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研究生管理工作要取得成效,改善研究生的教育环境是关键,只有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 转变思想,更新管理理念,明确管理定位
研究生是不同于本科生的群体,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就研究生自身而言,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生理年龄相对成熟。虽然在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学习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在学习方面,往往体现出更强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的特性,他们目标明确,更能充分地利用时间自主学习。(2)从培养方式上看,本科生采用的往往是班级集体授课的方式,主要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导师负责制,目标是通过培养使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实践,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因此,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研究生自身的特性为基础,避免“僵化式”的管理,活化管理方式,一切的管理活动都要有利于研究生创造力的发挥,能引导和促进专业知识、前沿知识的学习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摆脱模式化管理思想的束缚,要实事求是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塑造良好环境上来。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首先要解决好严格管理与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环境之间的矛盾。把握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解放思想,将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转变成个性化管理的思想,以硬性管理为主的思想转变成以弹性管理为主的思想,给研究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
二 建立处、院系(部)、教研室(临床科室)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对等的责、权、利管理体系
研究生生源多样化、入学动机也不尽相同,加上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处的工作量也会成倍地增加。就教学环节来看,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质量、到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到毕业论文的答辩,这一系列复杂的环节,研究生管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培养质量就无法保证。从教学内容上看,人文科学、道德教育方面知识的欠缺,加上现有的德育又缺乏科学性、权威性的考核指标,研究生在面临众多压力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在诚实守信、学术道德等诸方面知识的匮乏。研究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与院系和导师联系得更多。因此,由院系和导师来具体管理研究生的素质教育问题,更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学术道德,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创新,就要从整体结构上不断优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因此,要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处、院系(部)、教研室(临床科室)三级管理体系,并建立对等的权、责、利。明确职责是实现处、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研究生处必须从过去的全程管理、具体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实行宏观管理。从事战略管理,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统筹规划、制定标准,建章立制。由各研究生培养院系具体发挥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主导作用,进行过程管理和全面管理,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合理规划组织结构的同时,要配置一支务实的管理队伍。从学校层面来看,研究生处的招生办、培养办和学位办统一管理;各个院系层面,成立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教学秘书与辅导员一起办公。所有处于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有牢固的服务意识和思想,在业务上给学生搭建较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应着力培养良好的学科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的熏陶下,才可大大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造性的品格。
三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的培养活动是教育管理活动和学术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导师负责制。这种方式有利于导师实时掌握研究生的学术动态。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因此,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导师至关重要。随着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发展,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导师不但要指导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更要指导研究生学会做人,引导研究生的人格和品德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导师队伍机制,推进导师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包括对导师的选聘、续聘、培训、任期考核、解聘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组合,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和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建立一系列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
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养成,导师的言传身教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研究生处和研究生所在院系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具体机构,对研究生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但要发挥导师的教导作用,还要发挥各培养院系的管理功能和研究生处的指导作用。研究生管理工作要在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下,改变“僵化式的管理”,提供有利于研究生创造力发挥的自由学术环境,理顺管理部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娟.正确处理研究生科研创新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4(7)
论文摘要:目前,中医药高等教学规模日益扩大,却存在其培养的学生临床技能不强,就业竟争力差等问题,文章就此探讨了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思路,认为中医教育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向市场办学,加强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培养,切实保证教学质蚤。
高等中医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发展到今天,在校学生人数,办学规模,固定资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高等中医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中医学专业高等人才,从这一点看高等中医教育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中医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太理想。目前的就业情况是:西医院基本不录用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一部分中医院也不愿录用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有甚者,宁可录用西医院校本科毕业生,而不录用中医院校临床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一个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没有西医院校一个本科生有竟争力?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劣势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中医教育失败在什么地方?
就我的看法,这缘于很多中医专业毕业生进人医院工作,临床工作能力不强,病房管理能力及急诊能力差,不能为医院创造效益。与同期被医院录用的同样经过五年西医院校教育的临床专业毕业生进行比较,临床工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就是已经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中医师,工作后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补习西医课程。对录用人员,医院经过比较,当然会选择能给医院带来最大效益的人员,而且还会为以后的录用工作提供一个参照标准。由于更多的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被医院录用,不能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影响到中医从业人员的数量一直得不到提高,中医临床阵地萎缩。从中医教育对中医临业的发展来看,非常有限。因而,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是中医教育觅待解决的问题。
1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随着教育的产业化,中医院校实行收费教育,学生付费上学以来,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随着“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成为一种理念,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所付出金钱、时间与所接受的教育服务是否等值、有没有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既是教育消费者,又是教育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必须由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为社会所接纳来检验。如中医学专业五年在校教育,毕业后能否被医院这个市场认可?能否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五年的中医学本科教育投人,毕业后能否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针对这种情况,中医院校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中医教育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合法要求,维护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推动学校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向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教育产品。
2维持适度的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和就业成了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瓶颈,高校为谋求发展,努力扩招。虽然扩招促进了学校发展,但是对医学院校来说,扩招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数量增加了,而原有的教学资源却不能同步增长,师资力量有限,教室、实验设备、网络设施、后勤保障等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行状态。符合临床教学要求的临床教学基地和临床教学床位严重不足,学生临床实习机会减少,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化培训,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劣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流人医疗市场。中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多是面向中医院,目前国内很多中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规模较小,就业缺口小。而中医院校的大量招生,导致培养的学生质量下降,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临床,更谈不上发展中医。因此,招生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临床教学基地的规模,确定中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因为没有充足的临床教学资源,就不能保证学生基本的临床实践活动,直接影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3以市场为导向
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就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高等中医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大学生如何面对人才市场的选择,由市场来决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中医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社会需求上,对人才就业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所需,使高等中医院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质量标准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是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改变现行高等中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陈旧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由于中医学在当今社会的从属地位,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中医教育必须适应医院的模式。为此,高等中医教育要为医院与医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要主动适应医院的建设需要,要与时俱进。适应医院的模式,即是适应市场的模式,就是适合学生的模式,也是适合学校的模式。中医人才市场需求多来自中医医院,我国中医医院数量有限,大多数效益不理想,人才需求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医院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社会与经济效益这两个中心进行,这就要求医院的所有医生,不管你是中医师或是西医师,都要能胜任门诊、病房、急诊工作,还要能保持和发展自己中医的特色与专长,以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
在现代医疗体制下,一个只具有中医临床能力的毕业生,是很难进人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而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人,可以进人西医院、也可以进人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从中医师的成长历程看,低年资中医师很难有中医市场,中医临床能力需要厚积薄发,很多中医师都是人到中年才有所成。从培养目标的可行性和市场性来说,高等中医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首先是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其次才是一个具有初步中医临床能力的初级中医师。
世易时移,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片面强调是中医院校,一味强调加强中医课程,固守学科传统是不明智的,必须使学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科如果不被市场所认可,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最终可能走向湮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出发,从中医学和高等中医教育发展大局出发,在保证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中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加强现代医学知识的传授,积极培养现代医药学知识。
4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主要表现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两个方面。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作为人才实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整个中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医教育全程中的瓶颈,可以说,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的差距很大部分是在实习这一年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由于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差距造成的。为此,在毕业实习这一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应该重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高等中医教育的要求选择教学医院,不降低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与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使之符合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竟争。
4.1规范临床带教医师的技能教师在中医教育事业中应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是中医教育的第一资源。所谓名师出高徒,带教老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规范操作。制定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日标,在临床医疗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教学查房、管理病人、病例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讲座等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2中医临床实习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历史上,传统中医师基本上均是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的。部分院校倡导的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值得推荐,能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提前实现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培养中医临床能力。
4.3医临床实习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西医临床能力,要能胜任医院的病房工作和急诊工作,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纳。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面对医院临床工作的实际,必须培养中医学生的西医临床基本功。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差距,就我个人的看法,很大部分是由于实习医院的差距造成的。综合性西医院在病源、病种、诊疗方面,比中医院具有优势,学生临床机会多。有条件者,如能设立西医院临床实习基地,使其与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共同实习,一定对西医临床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4.4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接近于真实的模拟教具将被广泛应用。中医院由于本身的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差,医疗的开展不尽人意,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这方面的弥补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需要,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配置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复苏和智能模拟人等系统,建立模拟诊室、模拟医院、模拟病人,以及小型的教学诊室、门诊、医院,供学生临床见习,尤其是解决有创伤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给学生创造反复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际操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4.5设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医学教育更是如此。任何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的最终判定都要看其毕业生的素质,所以素质保障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各临床教学点设立相应的教学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形成管理部门、科室、实习小组、带教老师等多级管理网络,逐级承诺,层层落实。建立在科考勤和出科考核制度。严格出科考核,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回答问题、操作技能等。管理部门按时督促检查,缺勤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