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梯施工总结

电梯施工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8 04:4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梯施工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梯施工总结

篇(1)

【关键词】电梯;图纸审查;电梯施工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快速减少,中高层建筑工程渐渐在中小城市落户,电梯作为中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建筑设备,其技术要求比较高,安装流程工艺比较复杂,并且专业性比较强。而随着一些新技术的运用,设计方、甲方、施工方、监理方对电梯的最新发展知识往往了解不及时,导致技术管理的有效性缺失较严重。电梯的安装也因为牵涉到土建、安装两个专业,目前普遍造成施工现场的土建工程师、安装工程师以及监理现场管理人员在管理职责上的混乱;另外,由于各种原因,业主落实电梯供货厂家的时间不能在施工图出图前确定,因而给电梯安装中带来很大麻烦。下面我通过一个工程实列谈谈电梯安装中易忽略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图纸审查时要注意的关键点。

某大厦建筑面积约6万M2,主楼20层,地下两层,共有商场用两部观光电梯,两部扶梯,六部客货两用电梯,该建筑是当地重点工程;附属住宅小区工程共有11栋小高层住宅楼和1栋小高层商住楼,建筑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小高层为9层,商住楼11层,共有13部电梯。

在大厦施工中,有两部主楼基坑底距离地面深近9米,原施工图纸中电梯基坑的防水设计人员竟未考虑,而在图纸审查时各参建单位也没有提出。发现问题后,建设单位立即联系设计单位后增加防水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工程管理人员旁站,主楼这两部电梯基坑距离地面近9米,仍未出现渗漏情况。

与大厦基本同步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电梯基坑施工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在施工至电梯基坑时,发现图纸设计中也未涉及基坑防水和集水坑的问题。现场监理人员当即就向建设单位代表建议,增加电梯基坑的防水层和集水坑。同时,也通过电话向设计单位提出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当时认为筏板基础可以防水,就未采纳建议,后来经多次协调,终于在装饰阶段施工时,在电梯基坑增加了防水层但未设置集水坑。

小区住宅8#楼在07年11月份在电梯竣工验收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小区工程的电梯进行验收,验收中发现电梯的冲顶高度不足,相差10CM。经现场检查,土建单位按图施工,高度不足的原因只是本工程采用的电梯轿箱比正常高30公分,后期又没有修改建筑结构图纸,致使电梯达不到安全规定要求。

以上两个工程实例中,电梯工程出现问题基本都是图纸把关不好、后期施工不仔细造成的,电梯作为一个特种设备,尤其要引起工程技术人员对各个阶段的图纸会审重视,其次是对电梯的施工特点有较深刻的理解:

一、图纸审查

1、概念设计的审查要点:建筑物确定建筑规模、今后用途等就可以基本确定电梯的类型、速度、载重;建设单位应尽可能提供上述几方面的数据给设计单位,以便确定井道尺寸、机房设置、基坑设置等;

2、扩初阶段的审查要点:图纸扩初阶段电梯井道结构尺寸、基坑深度、冲顶高度、机房位置等重点要素都体现出来,作为专业工程师应该核对结构、建筑、电气等图纸,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同时要重点关注消防电梯的设计,尤其是配套的排水集水坑的设计。此外还需注意电梯井道和机房的减噪措施。

3、施工图阶段的审查要点:一般的施工图出图前应尽可能确定电梯供应单位,确定电梯供应单位也应及时将相关电梯数据告知设计单位;如确不能提供电梯供应单位,图纸设计时应按一些常规电梯结构设计,应建议设计人员在图纸上加以说明,为建设单位选用电梯时做为参考。

4、施工阶段的审查要点:

a、审查电梯安装公司的资质文件并要求电梯公司做好资质文件在当地劳动部门和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备份。

b、审查电梯井道位置、配备电梯型号是否符合消防的要求。

c、审查电气设计图纸中电梯的供电和配电是否设计到位,容量、双电源是否符合所选电梯的要求。

d、审查电梯井道土建设有的集水坑,或其它排水措施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电梯井道和顶部设备机房是否采取了防水措施;电梯井道底坑是否采取了防水措施。

e、审查井道的测量放线是否准确,

f、审查电梯机房的通风降温措施。

二、安装阶段

1、充分利用电梯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如果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就已经确定了电梯厂家,建设单位应在图纸会审时组织电梯施工单位参加,这样便于及时沟通,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差错。

2、施工前期,要求电梯安装单位关于电梯预埋件、电梯安装圈梁等问题与土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交底。

3、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电梯安装单位到现场查看电梯机房预留洞口是否与电梯厂家提供的预留详图一致。

4、安装有轿箱内摄像机和其它弱电设备的,在施工协调会上及时提出并落实施工顺序。

5、管道井漏出的水容易顺着楼梯平台流入电梯井,造成电梯被淹。施工应着重关注给排水管道进的施工,查看井道地漏是否安装到位。同时建议设计单位设置防止水流入电梯井的防护措施。

6、防止地下水渗入电梯基坑,电梯基坑的防水是一个百年大计,每年的地下水位高低不同,时高时低。首先要复查图纸中是否涉及到电梯基坑的防水,防水节点是否明细,防水做法是否体现防水层的保护措施(如水泥砂浆找平层)。其次在电梯基坑施工时,应着重关注现场施工情况,必要时旁站。

7、结构施工时,应重点关注电梯圈梁、电梯冲顶的梁板施工情况,施工前检查核对图纸是否按图纸设计施工,冲顶高度是指顶层电梯门口距离井顶面的高度,它的大部分空间被电梯轿箱升到顶层时占用,另一部分空间是富余空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由此可见,冲顶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使用,也影响到电梯的验收,而不同类型的电梯冲顶高度也不一样。如果条件允许,电梯顶的梁板模板安装好后,应联系电梯生产厂家,核对图纸中的电梯冲顶高度是否满足电梯安全运转的要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8、检查电梯预留洞口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施工完成后复查有关于电梯机房预留洞口是否与电梯厂家提供的预留详图一致;复查施工图纸中电梯机房底面的配筋是否考虑了动荷载的影响,洞口处的附加筋是否有要求。

三、结束语

电梯安装工程作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管理的特种设备行业,经常由于图纸审查不严和施工管理不到位等综合原因,造成电梯整机的运行与电梯设计性能大相径庭,更有甚者危机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电梯的图纸审查力度和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上述方法是在实际工程案例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可作为电梯工程建设各方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相信,在面对建筑电梯安装工程的各阶段质量控制问题上,群策群力,不断总结方法和探索成功经验,电梯的安装质量和运行一定能够得到有力保障。

篇(2)

关键词:项目管理 电梯的安装 电梯的运行监控

1、电梯安装项目质量概述

电梯安装当下主要涉及到房产建筑物的套餐搭配组件,由于其对运行安全要求很高,所以在安装和质保管理上而言,主要采用世界最为先进水平的技术,其涉及方面广泛,并且其安装运行周期较短,电梯行业发展速度迅猛了,在快速上升的技术和不断地变更的经济体制之下,电梯运行后的质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这需要拥有一套对项目工程的监控机制,做好质量安保工作。

2、当下电梯行业的特点和项目质量特性

(1)电梯行业在世界安装工业的带动之下,安装管理运营技术上升迅速,发展快捷,但对我国而言,电梯主要用于人们的流动出入,实际用于生产、货物运营的地方很少,还没有做到把电梯的快捷运用到生产上,而是仅仅限于人员流动。

(2)随着开放下的经济体制,国内不断地从外国引进强势集团的投资,虽然电梯的运用起步在晚期,但在国内的运用上,某些强势企业集合特定的需求和优质品牌的融合,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一层质的飞跃,对国内经济做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3)当下电梯行业的流动方便深入人心,电梯行业的公司也形成了注重盈利,造成质量下滑的局面,由于这方面的公司或企业注重点发生改变,在电梯运营上,事故发生机率上升,损失增加,也让人们对其有种恐惧的意味。

(4) 为了使安装项目中电梯的运营满足实际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符合质量要求,其特性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功能使用上的特性;符合建筑风格艺术特色;运行安全可靠的特性。

3、电梯安装中的安装控制过程及质量影响因素

3.1电梯的安装监控过程

(1)计划:电梯需求公司或企业与安装公司制定标准导轨,设计出符合艺术特色和功能使用特性并且能安全可靠的运行的样本,与安装控制公司部门达成协议,申请相关安全质保机构关于安装安全可靠得到认可。做好各重安全计划,为实现施工作业自控化做准备。

(2)实施:安装公司选定好符合实际需要安装的材料,电梯运行用户配合安装公司一起施工,并且对施工人员 、施工现场、建筑结构、施工设备都要有严格的要求,防止不必要的伤害。

(3)检查:待安装完成以后,调试已经安装好了的电梯,严格检测运行功能、问题监控功能和意外保护功能,形成数据分析和监控,制作出数据模拟运行图样,对整个关于电梯运营相关位置控制点紧密跟踪监测,达到能安全运行的质量后通知相关本门进行安全质量质保检查,对其进行相关评估,完成电梯安装验收。

(4)处理:当安装完成验收时生成的相关报告要进步一步的处理、分析,把存在的运行失误漏洞或不足补充完整,当用户完成质量验收后,还要通过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的验收,生成政府验收报告,按照合同运行,然后整改,达到标准后与政府部门形成免保协议,对其进行收款,完成安装运营的提交,移交电梯用户,正常运行电梯运转。

(5)运作:将一切相关事宜完成后,用户方能够进行运转电梯,实施生产或运营,而后用户系统要组建一个安全运营部门,实时对电梯相关部位进行检查,不定时对其进行分析,拥有万无一失的严谨态度。而运作有分为几个小部分,首先要对运行的电梯进行事前监控,从电梯的运行井道布置图上开始进行测量分析、编制和审查,然后对其孔空洞、材料质量等部分分别入手。第二是完善运行中的监控,各个部分安装事故监控软件,从质量上开始控制,及时对有影响的部位进行改装或变更材料。第三,注意事后监控管理,对放生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新的适合需要的运行方案,做好公司修理部门和质检部门质量验收工作,层层把关,层层注重实际。

3.2电梯安装质量影响因素

(1)材料质量因素:尽管在挑选材料时都是相关技术人员的严格把关,但是每个零件之间总有一定的误差,当所有零件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加大误差,对电梯造成运营上的错乱。其次有的零件没有检查出失误的地方就安装上,从而形成一定质量问题,影响运转效率。

(2)人的影响:由于暗安装人员之间技术有一定的差异,有的时候某些地方配合不当时会对其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安装公司主管经理的决策对安装有很重要的影响,其决策直接影响电梯运转的质量和耐用性。

(3)管理因素:只有拥有好的管理人才才能让该项目持续长久,其管理者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要能及时确切了解,机动针对事故和运营问题,形成立体的安全管理。

4、电梯安装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电梯安装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施工前的可行性分析、施工设计、井道勘测,到电梯的施工安装以及项目验收阶段都贯穿着质量控制。其中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电梯安装项目质量控制的最重要部分,最大程度上决定着电梯安装项目的总体质量能不能达到要求。电梯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4.1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电梯安装施工前,要做好施工井道垂直度、防火防水设施、各层出口的建筑结构的检查,建筑结构应当符合OTIS标准,并确定现场没有危险因素。施工现场要做好防火防电以及危险气体的处理,电源要确保提供和使用三相五线制电源,安全调试阶段执行闭锁程序,安装完成后调试阶段要确保安全回路正常工作。以上是整个施工阶段前的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另外在每天开始施工前都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安装工作开始前应当分层次开会统筹安排并强调需注意的事项,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查。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穿着护具,在施工中应着全身式安全带。

4.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施工作业人员质量自控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自控室电梯经营者和施工企业旅行的质量责任,在施工阶段中,产品供应商和施工企业是质量自控的执行主体,其中具体的实施者为施工组织和作业人员。

施工组织设计部门应当将施工工艺具体化,形成分部分项阶段性的施工计划,对施工队伍逐级完成技术交底。施工作业活动中要确保施工条件,检查施工状态是否符合施工计划进度,每一道工序的作业者要履行质量责任,向下一道工学提供合格的成果。在整个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都应当贯穿着质量检查,施工组织内部进行自我检测,各工序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另外还应有现场监理的检测盒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完成并完成自我检查厚报送监理机构进行验收检查。

(2)施工阶段质量监控

施工阶段质量监控由业主或者业主委托的的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阶段进行监察,监察方根据相关规定参与电梯安装施工的质量检测和事故分析,并应提供事故的解决措施,对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施工行为,向施工单位提出更正要求。同时监督部门在施工质量监控中要承担责任,因其检查疏忽造成的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

4.3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验收阶段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把关阶段,由独立于经营者和施工单位的验收机构执行,是质量的监控行为。在验收阶段要完成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试运行,做出考核评定。执行验收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资格,主要依据是国家验收规范、企业所规定的的验收标准、设计要求。验收工作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后开展,对限速器、安全钳等安全配件进行试验,对于功能性和与安全结构的重要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查,有验收人员和刻骨共同现场确认观感质量,最后形成系统的验收文件。

5、小结

在当下社会经济体制之下,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人才方面的因素对电梯运行的影响还很深刻,电梯事故并没有完全克制,随着快速的世界大融合的发展取向,快捷的运输方式是人们最需要的。但是电梯项目的开发主要集中于人流的疏散,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生产方面的效益,我们要理由好电梯的运输作用,结合生产和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但也要做足电梯的维护工作中,督监相关事宜要认真做好,绝不能有任何疏漏。

参考文献:

[1]芮静康主编.电梯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罗里・伯克著.项目管理―计划与控制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电梯;土建;井道;机房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梯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人身安全有直接的影响。与电梯相关的建筑物的土建设计就成为电梯安全的前提保障。本文从电梯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土建中存在的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结合相关的规范要求提出下列肤浅的看法,供同行参考讨论。

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层门入口、候梯厅以及地坑等,再设计及施工中必须处理好这些细节,才能保证设计的土建符合电梯安装及使用的需求。

1 机房

1.1 电梯机房环境温度和通风设施不符合要求

大多数电梯机房设置在建筑物的最顶层,部分设计单位为追求建筑物外形美观,在机房外墙没有或尽量减少开设窗户,造成机房内的通风和采光不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电梯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机房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度之间。在夏季太阳照射的时间长,加上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往往使得电梯机房的环境温度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增加了电梯运行的故障率。因此设计时应该预留装空调的位置。

1.2 电梯机房和井道有效面积不够

GB7588-2003中第6.3.2条对机房尺寸有相应的要求,但是有些设计人员未能仔细审阅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土建图纸就进行机房和井道设计,往往在安装电梯时才发现机房和井道的有效面积过小,造成空间不符合规范,不利于维修人员的紧急操作和检查维修,甚至使得电梯不能通过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监督检验。

1.3 上机房通道

对于上机房的通道是土建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实际检测中常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上机房通道。在GB7588—2003第6.2.2条对于机房通道的要求“应提供人员进入机房和滑轮间的安全通道。应优先考虑全部使用楼梯,如果不能用楼梯,可以使用符合下列条件的梯子:”而对于梯子的要求在土建设计也需要特别注意。TSG T7001-2009中要求如下:

1.3.1 通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区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

1.3.2 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1.3.3 梯子高度超过1.5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之间,并不易滑动或者翻转;

1.3.4 靠近梯子顶端应当设置把手。

2 井道

2.1 井道内圈梁

TSGT7001-2009中对于导轨支架的要求“(1)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因此如果井道为砖混结构,则须保证每隔2.50m以内就要有一圈混凝土圈梁,供电梯轨道支架固定。实际中往往设计时不符合要求,导致电梯在安装时,需要额外施工采取措施才能安装导轨。

2.2 井道内壁

很多土建单位容易在井道内壁的处理施工中犯错误。因为习惯上没有经验的土建单位会将井道内壁抹平。但是出于消除电梯运行中井道内噪音的原因,电梯的井道内壁通常是不需要抹平的。如果将内壁抹平,这样井道的吸音效果会下降,导致轿厢内的噪音超标,影响电梯的舒适感。

3 层门入口

水是电梯安全的大忌,水顺着层门和轿门地坎间隙进入井道容易引发电气短路。GB7588—2003中第7.4.1条要求“在各层站地坎前面宜有稍许坡度,以防洗刷、洒水时,水流入井道。”因此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4.4.2条“层门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但一些电梯安装单位与地面装饰单位没有互相协调,对各楼层地板完成面的标高无统一的要求,造成层门地坎与装修地面同高或低于装修地面。

4 候梯厅

候梯厅深度是指沿轿厢深度方向测得的候梯厅墙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有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对于电梯候梯厅深度不能准确的掌握。现总结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电梯候梯厅的要求,层站候梯厅深度尺寸,至少在整个井道宽度范围应符合表1规定。

注:①a、候梯厅深度尺寸未考虑不乘电梯人员穿越层站对交通过道的要求;

b、候梯厅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面对面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

c、电梯层站候梯厅深度最小不小于1.50m。

②B为梯群中最大的轿厢深度值。

注意根据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候梯厅深度大于或等于1.80m”,所以在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时,电梯候梯厅深度最小为1.80m

5 底坑

5.1 底坑悬空的地板强度

电梯井道在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在底坑下有人能到达的空间。但是当底坑下确有人可以进入的空间如地下室、车库、通道等,则除其它措施外,底坑地板的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5000N/㎡的负荷。GB7588—2003中第5.5条除对底坑地板强度的设计承载能力有所要求外,还要求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或对重应装备安全钳。而一些土建设计单位由于对国家有关电梯安装的规范要求不了解,并没有考虑采取防护措施,检查发现时整改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设计人员如果对国家有关电梯安装的规范要求有所了解,此类问题将可避免。

5.2 底坑渗水和防水的问题

GB7588—2003中第5.7.3.1条规定: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且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有些土建施工单位对此不够重视,没有做好防水处理,出现了渗漏水现象,造成电梯机械部件锈蚀,电气元件绝缘性能下降。

6 结束语

合理的土建布置和设计能使电梯的作用有效发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如果再土建设计和施工时就不符合相应的要求,那么在电梯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很多问题就已经很难整改了。所以对于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本着对于用户负责的态度,在进行电梯相关的土建设计时必须认真仔细审阅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土建图纸并参阅相应的标准。

参考文献

[1]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篇(4)

[关键词]:电梯井筒组合钢模板 施工技术

1.适用范围:本项施工技术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电梯井及矩形筒壁的内模板施工。

2. 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及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组织图纸会审,详细了解筒模及其配套产品的名称及使用方法,检查 筒模的尺寸和配件的数量是否齐全,并核对塔吊的起重量。

(2)组织操作人员对筒模及其配套产品的使用进行技术交底,必须着重说明筒模及其配套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编制施工方案,其中应明确:筒模及底座的预拼装方案;筒模及底座的就位方案;筒模安、拆方案。

(4)底座预留洞平面位置,标高及洞口尺寸的确定。

2.2材料准备及要求

(1)矩形筒模材料:铰链式角模、SP-70组合模板、配套模板、方钢管(50mm×100mm)、脱模器卡座、销轴、开口销、Ⅰ形方钢管卡、Ⅱ型方钢管卡、定位板、锲块、M12六角螺栓、M12螺母、M12螺栓的垫圈。

(2)矩形筒模工作平台材料:支腿、支腿架、销轴、花螺母、开口销、平衡锤、调平螺杆、U形螺栓、螺母、10号槽钢、木材(80mm×100mm)、25mm厚木板、钢筋网。

(3)脱模剂。

2.3主要工具

扳手、手锤等工具,以及钢尺、靠尺等测量工具,起重量大于2T的塔式起重机。

2.4作业条件

(1)预先在楼面下井壁上预留4个250mm×200mm的预留孔,以支撑工作平台的4个铸钢支腿。

(2)所有部件材料已按筒模设计图准备好,并分类堆放。

(3)电梯井内的牛腿后浇。牛腿筋弯成“┑”形,碰着模板内面(不得穿出模板),以便日后凿出调直,进行牛腿施工。

(4)筒模重量满足塔吊起重量的要求:

(5)其它方面的要求:包括:隐蔽工程验收完毕;底座预留洞标高验收完毕;下层混凝土强度验收完毕;起重量校核完毕;已成型混凝土井筒平面尺寸校核、调整完毕;

底座就位(如有顶板,直接就位于顶板上);水电、照明到位。

3. 施工工艺流程

图 3.1 工艺流程图

4. 施工操作要点

4.1 组装筒模(图4.1-1、图4.1-2)

(1)筒模应在平整的场地上组装,组装前应地场地上放样弹线。按照尺寸安装铰链角模和SP-70模板。安装铰链角模时,应于铰链轴内涂抹黄油,以保证铰链灵活转动。铰链片间的空隙要嵌补油腻子,防止混凝土漏浆。

(2)铰链角模与平面模板用螺栓联结后,用方钢管卡将水平方钢管与平面模板扣紧,相邻两垂直面的水平方钢管应上下错开。然后安装竖向方钢管,端部的竖向方钢管与角模距离应相等,经复核无误后再安装脱模器。四个角的脱模器均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待脱模器安装好后,将与平面模板联结的铰链角模撑开,并用定位板固定。用控制对角线相等的办法校正组装好的筒模。经校正后的筒模,收拢四个角的铰链角模并刷脱模剂,准备吊装就位。

图4.1-1筒模组装 图4.1-2筒模校正

4.2 组装筒模的工作平台:筒模工作平台应在平整场地上搭设的脚手架上组装,先安装10号槽钢主龙骨和铸钢支腿,要注意四个铸钢支腿离槽钢端距离相等且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安装完主龙骨后,在主龙骨上铺10号槽钢的次龙骨隔距600mm,并点焊连接固定。在次龙骨上铺木枋隔距600mm,面铺25mm厚木板并固定。为保证施工安全宜在平台底焊上钢筋网。

4.3 平台安装:把工作平台吊人电梯井就位,调节四角调平螺杆使平台至水平状态。平台与电梯井内的间隙均匀且不小于25mm(图4.2)。

4.4 筒模安装:吊人筒模,按轴线把筒模张开,校正并垂直,栓紧筒模定位板(图4.3)。

图4.2平台安装 图4.3 筒模安装

4.5 绑扎墙体钢筋,安装筒井壁外模板及预留孔,筒模与外模板装上带套管的穿墙螺栓,按施工程序安装楼面楼板,浇捣电梯井壁、楼面混凝土(图4.4)。

4.6 拔出穿墙螺栓后,收拢筒模,使筒模离开混凝土表面(图4.5)

4.7 用塔式起重机将筒模吊离电梯井后,即清理筒模表面挂浆,刷上脱模剂备用(图4.6)

4.8 最后提升工作平台至上一层就位(图4.7-1、图4.7-2)

在平台向上提升时,由于受到支承支腿预留孔顶的限制,将伸出的支腿往下压,支腿即随着平台沿井壁向上移。当移至井壁上一层的预留孔时,由于支腿后面装有一个平衡锤的后坠作用,使支腿向上自然伸出预留孔内,此时平台改为降下,使平台支腿稳固地支承在井壁的预留孔上。调节四个调平螺杆使平面至水平状态,即完成一楼层的施工程序。

图4.4 绑扎墙体钢筋、外模板安装图4.5收拢筒模

图4.6筒模吊离图4.7-1提升工作平台图4.7-2工作平台就位

5.质量控制

5.1 主控项目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不能有过大的挠曲,四个支腿必须全部支承在预留孔上,支腿应伸入预留孔内10~13cm为宜,且不能有空、翘现象。

5.2 一般项目

(1) 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3) 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6.结语:该项组合钢模板施工技术在我司多个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可有效克服电梯井筒施工中垂直度难于控制、拼缝容易错位、砼质量观感不理想的施工难点,操作安全方便,材料周转快,利于标准化施工。

篇(5)

ブ型挤掷嗪牛TD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398-01

一、引言

サ缣莞炙可张力检测项目对于广大电梯检验人员来说并不陌生 ,而大部分检验机构一直沿用传统的弹簧测力计检验 ,在其测量误差值和检验效率上有值得改进之处。本课题在检验人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的张力检测方法的不同点及检测条件的影响,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广大检验人员积极响应“科技兴国、科技兴检”的号召,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装备。

二、电梯张力检测方法

サ缣莶捎眯挂曳引方式传动,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提升高度。多根独立曳引绳悬挂的曳引方式,是提高电梯曳引悬挂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当今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的推动下,发展小型化节能环保的曳引机正在成为潮流。随着当今小直径曳引轮曳引机的发展,在一些电梯安全标准的限制下,每台电梯悬挂曳引绳的数量、总长度必然增加。

ツ壳埃国内外常用的索力测定方法主要有压力传感器法、液压千斤顶法、振动频率法、磁通量法等几种。下面简要概述这几种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1]:

l)压力传感器法

パ沽Υ感器法是安装压力传感器在拉索的锚固端或张拉端,通过传感器感应锚头的压力来测量索的拉力。张拉时,千斤顶的张拉力通过连接杆传到拉索锚具。在连接杆上套一穿心式压力传感器,张拉时压力传感器受压后就输出电讯号,于是就可在配套的二次仪表上读出千斤顶的张拉力。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施工过程中预先埋设了传感器的斜拉索及吊杆。

フ庵植馐苑椒精度较高,而且索力在索中的位置明确。但是压力传感器售价相当高,特别是大吨位的传感器就更贵,自身质量也大。因此,这种方法虽然测定的精度好,但是却只能在特定场合下使用。

2)液压千斤顶法

ヒ貉骨Ы锒シㄊ抢用千斤顶的张拉油缸中的读数和张拉力的关系,通过测得精密压力表或液压传感器测定油缸的液压读数,就可求得张力。在使用精密压力表,必须要对千斤顶油缸用精密压力表先标定,求得压力表的液压和千斤顶张拉力之间的关系,则可利用压力表读数测定索力。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施工中测试索力最实用的方法。一般在工程中只是作为监测索力的辅助手段。

3)振动频率法

フ穸频率法是根据拉索索力和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求得索力。通常用精密的拾振器,以环境振动或者强迫激励拉索或吊杆,传感器记录下时程数据,经过滤波、放大和频谱分析,根据频谱图得到索的振动频率,再利用拉索张拉力与自振频率之间的关系算得索力。这种测试方法只要测得拉索或吊杆的各阶振动频率,经过简单计算便可以得到索力,且设备可重复使用,因此振动频率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索力测试技术。

4)磁通量法

ゴ磐量法是一种新颖的索力测量技术,它利用放在索中的小型电磁传感器,测定磁通量变化,根据索力、温度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推算索力[4]。当拉索材料中的应力发生变化时,磁滞曲线也发生变化,测定磁通量渗透系数就可以推算出拉索的应力,从而容易推算得到拉索的索力。这种测试方法中磁通量法技术目前国外应用比较多,但在国内尚未成熟,几乎不见使用。上述几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适用于张拉施工阶段,而后两种方法可用于施工及使用阶段的索力测试。但是由于磁通量法在国内尚未成熟,且费用较高,目前使用并不多。振动频率法不仅具有测视仪器日趋小型化、携带方便、容易安装、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而且其测试精度高,因此振动频率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试手段。

三、电梯检测存在缺陷

ヌ教植生曳引绳张力差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曳引绳张力差的控制[2]。首先在曳引绳安装时,基础静态张力的一致性调整是十分重要的。安装时如果曳引绳截绳长度不一致 ,安装调整曳引绳静态张力时基础张力就可能产生偏差,这必然造成各根曳引绳静态张力不均匀。在绳头组合的张力调节弹簧性能一致的条件下,此类静态张力不均匀,能够在绳头组合的张力调节弹簧高度差上表现出来。在曳引绳安装时,绳头组合的张力调节弹簧在对重、轿厢两侧相对高度均一致的情况下,绳头组合的张力调节弹簧性能,特别是弹簧屈强系数和弹簧自由高度的一致性,是影响曳引绳张力差控制的重要因素。弹簧自由高度如果不一致,则调节曳引绳静态张力的最简便参照对象就没有了。由于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侧的载荷随着每次停站而变化,而载荷变化将直接造成轿厢侧曳引绳张力变化。如果绳头组合的张力调节弹簧屈强系数有差异,将直接造成其被压缩量不同,进而改变曳引绳相对长度。在实际运行中,对于绝大多数设计曳引能力裕度不大的电梯来说 ,当曳引绳张力存在较大差异时,由于电梯检修运行时的机械直接制动减速度远大于正常运行设计制动力,在曳引能力的有限摩擦力条件限制下,机械制动力的作用足以引发几根曳引绳张力的自发调整。因此当经较长时间运行后(一般环境条件为3万次以上),随着钢丝绳与曳引轮槽摩擦系数的下降,电梯在长距离检修运行停车后,许多电梯的导向轮或返绳轮轮槽中,均能观察到曳引绳相对滑移造成的痕迹。其表现为导向轮或返绳轮轮槽中的制动接触段钢丝绳印迹不同:有滑移的槽内印迹模糊,未滑移钢丝绳印迹清晰。有些在用电梯直接在曳引轮槽中就能观察到在长距离检修运行停车瞬间,个别曳引绳在曳引轮槽内明显滑动的情况。电梯运行时曳引绳在曳引轮槽中的包络直径变化,必然产生曳引绳的运行速度差,运行速度羞将使各根曳引绳实际运行长度产生差异。曳引绳在 曳引轮槽中的包络直径差引起运行速度差,是影响曳引绳张力差动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曳引绳在曳引轮槽中产生包络直径差的主要原因如以下分析。

四、电梯检测条件及其影响

ネü对目前电梯检测条件存在的缺陷及相关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电梯检测条件是否成熟对电梯检测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丰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电梯检测现场混乱对检测工作的影响

ゼ觳馊嗽痹诙远莞市某建筑的电梯进行验收检测时发现,该电梯的机房除了有四面赶1二完成的墙体围住外,机房既没门没窗也没有照明,机房地面脏乱不堪且还有一些积水,电梯的工作电源线在地面杂乱缠绕着从一楼拉上来。这无疑对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枪测过程的安令有着严重的影响。

4.2安装单位自检工作不力对检测工作的影响

ブ饕体现在检测质量降低,检测效率降低及检测工作量增加、检测合格率大幅度降低。自检的某些数据是检测人员的必要参考对象,失去了这些数据的支持,检测工作必受影响:检测效率的降低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检测合格率的大幅度降低使得很多电梯必须再次接受检测,这不仅增加了安装单位的成本,同时也使得检测单位必须为该设备安排更多的人力和时间进行检验,劳民伤财。

4.3安装单位现场配合人员不到位对检测工作的影响

ブ饕体现在检测工作无法高效、有序的进行,诚然,电梯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担当着观察、发现、测量、判断等轴心的工作,但由于电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梯产品日新月异,各种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机械构造、安装工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检测工作至始至终都必需得到熟悉该产品电路结构、机械结构、程序调试等特性的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完全靠检测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去完成检测工作是不现实的。综上所述,电梯检测条件对检测工作有很大影响,为了减少不利影响,提高电梯的检测质量和效率,我们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五、结论

ケ究翁庠诩煅槿嗽痹谧芙峋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的张力检测方法的不同点及检测条件的影响,对于电梯张力检测提出了新的观点,同时对于电梯检测条件做了简单的总结,为电梯检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电梯;安装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由于电梯本身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这就使得电梯在安装使用时安全性成为了主要问题。我们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和避免相应的事故发生,本文对电梯安装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机房

① 机房中严禁放置与工作无关的装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第6.1.1条规定:机房不应放置非电梯使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监督检测中,机房内安装压力管道、下水管道、消防管道、消防栓等。管道一经破裂,水会溢流到机房内,有可能烧毁控制柜内的电气元件及主板,从而可能酿成事故发生。检查中如碰到此类问题,必须出具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整改。

②机房的温度和通风设施不符合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电梯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机房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机房大多位于建筑物最顶层,如果通风效果不够的话,夏天气温偏高,加上电梯本身运行时也会产生大量热量,这样就会导致经常出现死机或热保护等故障,从而增加了电梯运行的故障率。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之达到规定要求。

2.井道

① 紧急情况下电梯开锁的装置不够,《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第7.7.3.2条中对层门提出如下要求:每个层门都可以从外面把门打开。有些单位为了建筑内部的美观,从而对层门进行了设计装修,忽略了紧急开锁的位置,有的甚至完全妨碍了开锁。这样就严重的影响到电梯工作人员的上轿顶工作面和电梯出现紧急情况的救援工作等。

②层门的地坎不能比装饰地平面低,GB7588-2003中第7.4.1条中提出对层门地坎的如下规定:层门地坎与装饰地平面之间要有少许坡度,这样在洗刷、洒水时,水也不容易流入井道。《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4.4.2条也规定:层门地坎要比装修地面高出2mm~5mm。因为水会通过层门和轿门间的地坎间隙流入井道,这样容易引发电气短路。因此,在电梯安装中,可以在地坎前适当加大坡度,或者增加隐性排水沟等措施。

③ 地坎强度不符合GB7588-2003中相关规定要求,GB7588-2003中第7.4.1条规定:每个层门入口均应安装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地坎,以承受通过它进入轿厢的载荷。有些安装单位在安装电梯时仅按照载人电梯对地坎施工,因强度不够而造成地坎破坏甚至报废。因此,在安装时应在地坎前端加设钢板及牛腿,此外,焊接部分应牢固,焊缝应连续且为双面焊,使地坎有足够的强度来承重。

3.底坑

①底坑底面的强度不符合要求,GB7588-2003中第5.5条对底坑的底面强度提出了如下要求:如果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之下有容纳人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一旦对重失控坠落,底坑下方的空间就会受到保护。但是检验中有些底坑下设置了如地下室、车库、通道等,并没有考虑采取防护措施,这存在着极大的事故隐患。检验中发现该问题,必须要求整改。

②底坑渗水和防水的问题,GB7588-2003中第5.7.3.1条对底坑做出如下规定:底坑不能够作为积水坑,且不能够有漏水或渗水。在检验中可以发现,有些设计单位在底坑下设计积水坑,导致底坑长期潮湿甚至积水,锈蚀电梯机械部件,电气元件绝缘性能也下降,造成重大事故。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电梯的正常使用。

4.轿厢装潢对电梯性能参数的影响

GB7588-2003中第12.4条对其作了明确要求。在目前监督检验中,经常会遇到使用单位在电梯安装调试后重新装潢轿厢,在轿壁上张贴复合装饰板或镜面,或者铺设大理石于轿厢地面等。这些装饰无疑是加重了电梯轿厢的重量,触及到曳引机与制动器的冗余度、安全钳与缓冲器的容量是否匹配等一系列设计问题,影响电梯安全性能。因此,建议生产单位根据电梯自身的设计性能指标规定轿厢装潢的允许范围,安装单位应定期检查称重系统,以确保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二、针对电梯监督检验中出现问题时所提出的解决对策

国家标准严格规定了电梯安装检测的规范,这使得电梯安装与检测有了依据和政治保障。因此必须依据这些政策和技术指标,加大电梯现场监督检验力度,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1.做好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电梯安全检验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为了避免和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严格的遵守检验规定。电梯的安全技术检验有以下几个部分:型式检验、出厂时的检验、使用前的检验、定期检验以及在电梯改装或事故后的检验。

1.1型式检验,型式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电梯型式检验、电梯主要部件的型式检验和电梯安全部件的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电梯或部件的全面性能和功能的检验。

1.2 出厂检验,在电梯生产完成之后,必须对该产品的安全情况进行检验验收,在该产品出厂前进行全面的检查。

1.3 使用前的检验,使用前的检验有安装部门自己进行的检验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进行的监督检验,企业自己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监督检验。监督检验的根据是《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电梯没有进行监督检验工作以及监督检验不合格都不允许使用。

1.4 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每年1次,主要是检查电梯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因为老化、磨损、震动,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行,过期未进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则不允许继续投入使用。

1.5 电梯改装或发生事故后的检验,电梯改装或发生事故后的检验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进行,具体操作请翻阅相关规定文件。

2.提高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电梯维保和使用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确保维保和使用人员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使用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电梯设备使用及维护档案,内容主要有制造和安装单位验收时提供的资料,维修、保养记录,故障记录等。

3.提高电梯运行维护和使用人员的技术素质,对于电梯的安装人员有必要颁发上岗证,要求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梯品牌的维保原理、技巧和特性。对于电梯使用和维护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标准对电梯使用和维护的规范以及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从而使电梯能够安全运行。

三、结语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物的主要交通工具,其自身作为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使用频繁的设备,它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电梯安装及维护人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好电梯的日常检验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梯在运行时不会出现相应的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GB7588-2003.

篇(7)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近些年,我国电梯市场健康稳步发展,相关产业看到了电梯带来的无限商业,这使得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同时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而对于电梯的日常安全运行工作开展得并未那么如意,时有发生由于电梯发生故障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这就给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敲响了警钟,切勿大意造成人员伤亡,补救为时已晚。

一、电梯及其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概念分析

电梯是我国引进的一种先进科学技术产品,是一台结构特殊的机电一体化大型特种设备,能够运用于人们生活中的许多场所,如上班所在的办公大楼、读书所在的图书馆、居住所在的民居楼。电梯的使用需要经过部件运输至安装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和检测过后才能整个大型机体投入使用。

电梯的安全管理就是指在日常使用时间内,定期对电梯进行完整的安全性能检查监测,并对每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完整记载,力求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无误。另外,当在检测中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当电梯突然出现意外状况时,应当对电梯进行维修,这就是维修保养的第一步。电梯的养护工作是以机械调整为主,对其他部件的安装尺寸要求进行不断核查,保证电梯在规定范围内正常运行,将需要更换的旧部件或不合格部件进行更新。随着时代变更,对电梯的管理保养还增加了人性化因素的建设考察,从触觉、视觉、环境等多方面对电梯内部进行要求。

二、对电梯进行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的必要性

就官方统计调查数据又表明,由于电梯制造单位疏忽导致出现电梯故障的几率为百分之十五,由于电梯安装使用单位造成的电梯故障几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另外百分之六十的几率是来自于维修保养单位。因此,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对于电梯的正常运行来说意义重大。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时代,在许多场所如果电梯出现故障,那么人们的生活状态将发生很大改变。例如曾经在城市内一商业楼层的两台电梯之一发生了故障,而且管理人员并未重视而导致一周内电梯未能正常使用。而这一周内,进进出出的人们拥挤于另一台电梯,使用频率更加频繁,而且载重量远远比原来加大了。在经过一周的超承载后,那台电梯出现卡机现象,这才引起了大楼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如果没有日常看似作用不大的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当电梯出现大型故障时,投入的人力物力会更多,而且对大楼内的经济交易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我国现阶段电梯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电梯的运用已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电梯的安全性能保障更加显得重要。而在当前,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却不难发现,我国电梯使用安全性能较差。在城市内对部分电梯使用单位进行安全性能调查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电梯使用不当、电梯出现安全隐患为进行及时维修而导致的电梯损坏现象出现频率最高达到百分之二十。

经过数据统计和个人经验总结,我国现阶段电梯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呈现如下状况:

1.电梯使用量不断增多,使用范围更广,深入人们生活的角落。

2.有些管理部门在聘请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时没有对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进行考察,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服务态度差,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只要电梯未出现故障就无需进行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只有当电梯出现故障时才会请来电梯维修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3.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维修公司之间存在极大的恶性商业竞争,这就造成有些电梯维修公司为了节省公司经费和成本,雇佣许多并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的电梯维修工作人员,殊不知在这批并不专业的电梯维修工作人员进行电梯维修时往往会因为工作不熟悉而拖沓延时,而且工作完成得效率较差。

四、针对现存问题进行电梯的安全管理、维修保养工作提升探究

1.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一开始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后期对电梯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工作开展有迹可循。在各大中小城市中都有相应的政策和条例以相应上级政策号召,《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等就是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进行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其中就有对电梯这类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对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发生几率进行工作要求。相关单位及部门应当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机制建设,还应当结合电梯所在的场所进行现状记载,制定有针对性的详细具体的管理条款,增强安全管理机制的可操作性,切勿做表面功夫。

(2)增强行业自律性

当前我国对建筑市场、物业管理有建立详细的管理条款,对电梯经营活动和电梯招标等都有具体的要求,这是国家以政策支持帮助行业进行规范化、条理化运作,监督企业发展,避免出现抬价、压价等不良竞争现象,保障企业发展利益和居民的安全合法权益。

因此,单位和企业应当结合国家制定的物业管理要求、电梯相关行业要求,进行单位和行业的自律机制建设,行业协会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规范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求诚信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保障生产的电梯产品能够在有效期限内进行运作。而单位则应通过工作要求落实到位,确保包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增加电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

(3)加强电梯管理人员的素质

电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在对电梯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应当加大人员资质比对,对招聘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个人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心等进行询查。并且在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应当进行统一培训,可以聘请专业的电梯安全管理队伍进行教导,或定期派遣电梯管理人员进行情况交流,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谋求快速、健康发展道路。

(4)对电梯使用乘客进行知识普及

在近期的报道中多发现由于乘客的电梯使用知识欠缺,例如有人对正在运行的电梯进行电梯门强扒,导致电梯在运行中卡死,悬空而置,最终导致电梯内有人为爬出电梯而摔落至负一层,进而发生双腿骨折的事件。而这几年里这样的事件频发,这就促使相关部门应对人们进行电梯使用常识普及。通过社会舆论力量,分发电梯使用安全图册,在商场内进行视频播放教导人们如何正确使用电梯,或者在电梯内外粘贴电梯使用守则,让电梯使用常识深入民心,确保人们在搭乘电梯时不会做出引发安全事故的动作和行为。在必要时,管理部门可以在人流量较大的电梯内设置电梯管理人员,帮助人们快速进入电梯、按置按钮,快速到达目的楼层,这也是增强电梯安全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

2.加强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若干措施

(1)强化现场监督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制

相关单位应当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规范其市场管理,坚持现场监督工作的强化,将不符合要求的特种设备进行调整和维修,甚至停用或报废等工作。对于合格的电梯则允许投入使用,对于不合格的电梯则予以剔除。若发现安装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电梯设备时要严格进行审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另外,在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时应落实主体责任制。还应对电梯使用单位的电梯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查看电梯使用是否存在超过检验周期或者未进行注册登记的现象,一旦发现必将严肃查处,以警示教育,严格要求进行电梯整改。

(2)严格规范电梯维修保养市场

国家已经对电梯这类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严格要求,就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相关规定所示,除了要取得电梯维修保养施工许可资格外,相关的单位还应参与监督管理和考核;而从事维修保养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取得当地施工许可证方可进行该行业开展工作。施工前,厂家必须持有当地工商部门的许可证件,且要有特种设备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确认。

(3)对电梯维修保养队伍进行建设

在电梯的日常使用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又专业的维修保养队伍进行电梯修理养护,会导致电梯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因此,增强电梯维修保养队伍建设是提升电梯维修保养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者应当进行规范化地专业知识传授、培训,并定期进行技术更新考核。与此同时,维修保养人员的服务态度、安全意识也很重要,能够对电梯保养产生促进作用。

五、总结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电梯的运用已经广布人们的工作、学习、居住场所内,其正常运行对于人们来说意义重大。为了减少出现电梯故障,电梯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尽心尽责,将工作落实到底,另外要定时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以保障电梯能够在其正常使用寿命内完备运行,并延长器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许林.电梯的安全使用[J].电梯工业,2008(3).

【2】李明阳.关于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