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20:55: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认知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事件的内在过程,研究对象包括信息获取,存储和加工,以及问题的思考解决和语言产生(李应洪2014:58)。认知心理学通过研究学习的心理过程,提出更多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连榕,2010:20)。张安律和刘安洪(2010)把认知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总结成外语教学的认知教学法、社会建构主义外语教学理论和叙事外语教学法,但没有专门细化到英语阅读这一层面。本文研究认知心理学对于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以认知模型为基础分析该题型解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体验性,开放性和关联性。
二、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定性分析
在阅读解题时,读者需要经历一个从表层语言符号到深层概念结构的心理加工过程,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符号,获得隐含的话语意义。看到篇章中的词汇,神经网络中与该词汇相关的认知域或语境就会被自动激活并构建出很多关联,形成认知网络。Fauconnier(1999:98)谈到,语境中的任何语言形式具有激活大量认知模式的潜在力。在认知网络中,I代表读者获取的新信息newinformation,C表示被激活的认知语境信息cognitivecontext,R表示读者在不停的寻找最佳关联relevance,B表示新旧知识的整合blending,Kintsch和vanDijk(197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记忆与理解,认为在阅读完文本材料后,被试都要对于新获取的信息进行即时的处理
(1)再生,准确的反映对文本的理解;
(2)重构,从文本出发,加上被试自身的知识所能推导出的陈述;
(3)元陈述,被试自己对于文本的评价、观点和态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细节题主要考察信息的再生,推理题主要考察被试大脑根据自身背景知识和文本信息对于知识的加工和重构,主旨观点题型旨在考察心智的元陈述。三种陈述对应于英文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三种题型,因此心理语言学有助于深入发掘该题型背后的心理机制。虽然本研究将阅读题型粗略的归为三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解题内在心智过程。
三、英文阅读理解题型的认知
理解模型阅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输入性信息,读者才能根据语言规则建立最佳关联,整合出最具关联的新创结构。Kintch和vanDijk的语言理解模型,“基于从文本基础上抽取出命题”,对于新获取的信息抽象化加工。命题由一个谓词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论点构成。谓词对应被试阅读中看到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连接词;论点指的是对应的名词,名词短语或从句。在被试的主观意图这方面,个体在认知语境上的差异也会影响文本的理解和最终的答题(R.Anderson&Pichert,1978)。被试在阅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把旧命题和新命题联系起来,发掘隐含的话语意义。若被试发现新旧命题之间缺乏匹配关系,就需要根据背景知识作出推理假设,建构的概念网络,使命题间具有最佳关联(Sperber&Wilson,2001)的意义。这要求被试在阅读时主动的寻找显性的或是隐性的逻辑连接词,主旨态度类题型重点考察被试的元陈述能力,涉及到的命题数量更多,花费的信息处理时间也更长,英语教师常建议学生最后做主旨态度类题型。
四、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个性化,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逐步增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人与物品之间的交流,这使产品的包装趋向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知心理学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提升对产品的关注度。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包装设计;交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人类自身,强调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性,这些需求都离不开设计。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人,所以设计的任务是“服务于人,创造便于大众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在包装设计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需求,从用户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包装,产品,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可以分析和解释设计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心理现象。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可以说是我们把所得到的信息储存到我们的大脑中,通过经历阅历,成为一种个人认识事物的经验。认知心理学为人的选择行为,对事物的感知,记忆等方面的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2、国内交互设计研究交互理念在我国兴起较晚,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包装中属于新领域。国内早期一些设计师已经对包装交互设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发表相关方面的专著。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认知心理学,交互理念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站主流地位,认知心理学不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研究内心的过程,而是对信息进入大脑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国外兴起较早,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
2、国外交互设计研究国外交互设计兴起较早,有较丰富的研究资料,其研究理论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著有《设计心理学》注重产品的可用性,还有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强调加强设计与人的感官沟通。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国外强调包装设计要与顾客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交互设计以人为中心,更具人性化,与人的情感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交互包装设计有引导作用。
二、包装交互设计表现形式
新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作为设计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交互设计在包装上的运用可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体验互动,所以发展前景很可观。
(一)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
1、包装的整体结构
(1)包装使用中的交互,产品除本身的品质外,就需要靠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可以使用户与包装产生互动,从而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使包装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更便于消费者的使用。如图1,是麦当劳的外卖包装设计,它与平时我们常见的纸袋打包不同,由于麦当劳是快餐行业,这款包装将薯条,番茄酱,鸡块,汉堡,可乐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方便消费者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手里拿很多的文件材料等,这样的组合设计使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拖住实物,并且方便他们在路上食用。这款设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抓住了顾客的心理诉求,在使用过程中充当了实物托盘,与顾客产生互动,从细节关怀上打动消费者。
(2)开启方式的交互,对于包装开启方式的交互设计,是一个情感经历的过程。这需要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如图2,巧妙的将茶叶的包装仿造成小笼包的形象,消费者拨开“包子”、“粽子”的外皮,里面的茶叶就显现出来了,而包装并不浪费,还可以做茶杯的垫子,开启方式很生动,使消费者在打开包装时充满了惊喜,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很强,达到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效果。
2、包装的拆分组合结构
包装的拆分组合在交互式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增加了消费者使用的乐趣,提升了对包装及产品的喜爱。如图3、图4,是文具小工具的组合包装,整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方便携带,同时又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喜爱拼成不同的动物形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让包装发挥了超越自身的功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互动。
(二)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
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交互设计在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使产品,包装,顾客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将产品与包装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来完善创意,要产生这样的巧妙构思,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缘由,如图5,是一款专门为健身中心设计面包包装,装潢上是一名男子拉开上衣,腹部位置留白,通过开窗展现出面包的形态,好像一个健壮的男子腹部的肌肉,信息清晰易懂,给消费者一种吃了这个面包身材也会如此之好的感受,既宣传了健身中心又宣传了面包,又给消费很强的互动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中设计出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设计,成为了设计师需要重视问题。包装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对产品进行保护与运输,而是通过包装,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的连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与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升产品与品牌的认识度,给消费者多感官的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
(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具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对包装设计起推动作用,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更有助于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的创新。将新科技与交互设计理念相结合,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方便人们使用的包装,将产品的情感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引发对方的共鸣,与其产生互动,激发购买欲。
(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更具创新与个性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展的要求,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责任,作为设计师更有义务通过设计体现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保护环境。我们的包装设计即要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利用可再生资源,使产品包装可循环使用,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还要不失自己的特性,通过交互设计在众多的包装设计中用独特的创意,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理念独特有新意,倡导与现代科学结合,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看包装交互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用户心理的关注。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
四、结语
包装的交互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认知心理学正是了解人的内心的一门学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因此设计师要重视交互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意识的研究。交互设计在包装中的运用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语言,增强了消费者五感的体验,加强了产品,包装,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包装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包装设计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韩淑娟.认知心理学在包装的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论文摘要广告信息传播的接收过程存在四个心理层次,它深刻地反映了广告传播与心理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告传播心理的研究中,用现代心理与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探讨、观照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能使广告传播心理理论更加融合,并得到纵深发展。
广告传播在当今时代已是不可或缺的传播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广告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有计划地利用媒体传送各类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学是在传播学所揭示的信息传播整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广告领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的科学。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广告主和广告策划者是广告的传播者,广告信息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内容,刊播广告的各种媒介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均是广告传播的媒介。接触广告媒介的受众即是广告传播的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广告展示、表现、传递、接收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广告传者说服受众通过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理解,转化为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一方面广告本身具有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功能,即传递沟通功能、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影响态度与促进购买行为的功能;另一方面,广告传播过程与心理学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论架构。
一、广告传播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则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他们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维和语言等。广告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则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和电脑都被看做是加工符号的物理系统,而人脑的活动和电脑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号操作过程。换言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试图把“认知”概括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心理活动模拟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过程,即对外部环境事件进行信息加工,也能对自身的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维活动就可成为能够进行客观描述的具体信息过程,这一理论开创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新取向。美国心理专家罗伯特·L·索尔索在《认知与心理学》中这样阐释道:“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存;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行为的各个领域。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是紧密相联系的。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一种激活的图式指导知觉的理论,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脑中与之相关的原有的知识,并使输入信息中的新知识与人的陈述性知识网络中相关的原有知识贮存在一起时,人便获得了新信息的意义。在广告传播中,当受众接受新的信息广告,抑或有关新产品.或一个新商标一个公司的名称,那么受众会以此为刺激来激活脑中原有的同类产品或商标或公司的名称,也就是激活人脑在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这样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指导和接受输入的新信息。
认知心理学强调表征的标志性,表征是人的认知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步骤,也是认知心理学核心概念之一。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所谓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这些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有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一个外部客体在心理活动中可以具体形象、或者以语词和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象、语词和概念等都是信息的表征。表征既是反映和代表相应的客观事物,同时又是内部加工的对象。广告传播中传者所传递的信息,为了加强吸引力和注意力,都是伴随着图像、音响、色彩等因素,这就需要创意。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对广告创作对象进行想象、加工、组合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表象、意象、意念、联想中获取创造的素材,实质上也是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的心理活动历程。诚然,认知心理学也有本身的不足点,主要是缺乏对人的情感动机和个性等重要心理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传播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广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广告客户通过媒体传送各类信息,从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的公众行为特指消费者行为。广告的受众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广告的内容是有计划地传播商品信息、劳务信息或消费观念,广告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在研究广告传播的同时,就要研究消费行为。
解释消费行为的理论,最主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理论。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在其宣言性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说:‘“就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说,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刺激一反应。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应该把行为和引起行为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两个最简单的共同要素,即刺激(S)和反应(R)。可以根据刺激和反应,根据习惯形成习惯整合和条件反射等来进行表述。行为心理学家在研究与实践中,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刺激、反应、习得、强化、泛化、消退等。这些术语和概念都具有完全的心理学的意义。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是广告刺激、商品刺激的结果。“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理论运用到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可以证实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多次“重复”,对条件反射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广告传播以强大的攻势在多个媒体中宣传某一品牌,那么这一品牌给受众即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消费者经常购买这一品牌的商品,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建立起一种稳固的条件反射,一旦消费者再次见到这种品牌商品或重新产生对这种品牌商品的需要时,就会再去购买它。因此、在广告传播中,广告传者很希望通过广告使受众即消费者能够把他们的品牌与其产品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刺激一反应”的强度愈大,条件反射建立得愈牢固。带有某种“定向”性质的购买行为就越容易出现。
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操作条件反射”或“操作行为”的新思想。斯金纳根据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提出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主张的操作行为关注被试的主动性,关注于如何解释受环境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而后者却是被动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斯金纳还提出“强化”的概念。他认为,有两种强化类型会影响反应重复出现的概率: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那些能够不断加强某种反应出现机会的事件.而负强化就是用来鼓励某种特定行为的那些不愉快的或者消极的结果,负强化与正强化的目的都是用来鼓励某种所希望行为的出现。广告传播常用“恐惧诉求”来表现广告内容,这正是一种负强化,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受众,通过购买广告上的产品从而避开消极后果。
三、广告传播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内在价值观,并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传播的宣传受众是以消费者为主体,以促销为目的的。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需要和动机占有特殊主要的地位,与消费行为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需要是消费者行为的最初原动力,动机则是消费者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如果处在一个接连不断的广播广告或电视产品宣传的环境之中.可能因为受众的消费需要与其广告传播的内容相吻合或不吻合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比如,广告传播的内容是关于品牌汽车的宣传,有受众刚好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么他一定会认真地观看和了解广告传播内容;而另外的受众没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他在接触汽车宣传的广告传播时,可能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另一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心理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就给广告的定位和产品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同样是德国奔驰牌轿车,根据不同的需要,广告定位就不同。“如果有人发现奔驰牌汽车突然发生故障被迫抛锚。本公司将赠送美金一万元”,这则广告语极尽该公司对产品的信心和自豪感,也迎合消费者对产品优质的需要。“当您的妻子带着孩子在暴风雨的漆黑夜晚开车回家时,如果她驾驶的是‘奔驰’牌汽车,您尽可放心”,这则广告定位在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结合点上。“给您的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广告定位在表明身份、地位的需要上。
在这里还值得提及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得的潜意识理论。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而广告心理作用还在于引起和调动消费者的潜意识需要。
四、广告传播与格式塔心理学
广告传播中的电视广告常常以画面、音像、色彩等形式组合出现,另外,户外广告中的张贴广告、车身广告、大型路边广告、室内外的POP广告等多以广告画面出现,充分表现视觉艺术的生机与活力。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较为集中他表现在视觉和知觉研究领域。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是韦特默、苛勒、考夫卡,他们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视知觉效应和原则,充分体现了完形—整体心理学思想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视觉和知觉的研究,对于广告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他们曾经归纳总结了关于图形和视知觉的五个完形组织法则;(1)图形一背景。在一个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2)接近法则。刺激在空间或时间彼此接近时,容易组成整体。(3)相似法则。互相类似的各个部分如形状、颜色和大小等有被看成一群的倾向,容易组成一个整体。(4)闭合法则。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充满的图形。(5)连续法则。刺激中能彼此连续成为图形者,即使其间无连续关系,人们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视为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应提出“简洁律”,即“最小限度的单一性将是一致的单一性,而最大限度的单一性则是理想的清晰度的单一性”。这在广告传播中“寻找有意义的图形的态度产生了清晰度”是十分有构图的理论价值的。
五、广告传播与社会心理学
广告传播从传播的手段看,是依赖大众传播手段的,从传播的规模和性质看,大众传播属“社会传播”,因此广告传播的社会性是不言而喻的。广告传播的三要素传者、受众、广告信息,而传者、受众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一方面受该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又对这个社会发生着作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行为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学科。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包括传者又包括受众,这里的传者或者受众可能是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可能是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也就是说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的同时又联系社会心理学,是因为其一涉及到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如受众个人的社会态度认知偏见、归因等;其二涉及到一些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心理行为,如模仿、从众、感染等;其三是那类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心理行为,如时尚与流行、各种特征的消费行为等。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同时,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来观照广告传播的有关现象,能更加突出广告传播社会性的特点,进而推动广告传播的良性发展。
六、广告传播与其它心理学
(一)广告传播与普通的心理学广告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向受众广告信息,并试图说服受众即消费者对其宣传的产品采取购买行为的过程,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传者及受众,在外界环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同时,如何对外界信息加工和处理?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它涵盖范围较广,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从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情绪、动机、能力、气质、人格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广告传播现象进行探讨。
(二)广告传播与心理语言学广告语言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对一个新的广告,受众如何去理解它?而传播广告信息的广告主,如何让将要传播出去的广告语言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传者和受众面临一个对广告信息—在这里特指广告信息的理解和被理解的问题。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如何获得、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心理学分支,它从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语言活动特点。心理语言学涉及到语言获得、字词识别中的词频效应、语境与词频的关系、句子的加工、句子理解时间的测量、语篇分析、语言加工中的推理等问题。中国心理学家刘英茂的《语言理解研究的新领域》、桂诗春的《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彭观龄的《语言心理学》影响较大。通过心理语言学的理论会考察、研究广告语言,对广告传播理论的深人探讨有一个拓宽。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关键词】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图像时代;视觉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1―0013―04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子摄影视像技术的发明和飞速发展,当今时代已经从文字时代转型到图像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美术设计、建筑、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正在互为激荡汇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言道:“……且让我们试试,把摄影从它今天为之服务的世界中抽出去。没有照片的报纸和杂志会是什么样的?没有照片的广告、商品包装、护照、家庭相册、字典、目录册子又会是什么样的?这对于最根本的秩序将是一种粗暴的践踏和彻底的洗劫。” [1] 由此可见,作为传播工具,图像的使用日益具有了与书面文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大有超越书面文字之势。
为了解释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和处理视觉形象,心理学家、哲学家和医学家们提出了若干种理论。根据美国视觉传播专家保罗•M•莱斯特(Paul M.Lester)的观点,目前代表性的视觉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感觉理论(sensual theories)和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ies)。感觉理论(格式塔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生态学理论)认为:直接形象或媒介形象是由光和极少数其他元素构成的。知觉理论(符号学理论、认知理论)则主要关注人们对所见物体产生的意义联想。[2]
然而,视觉传播专家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单靠一种理论无法全面地加以解释。也就是说,上述两种视觉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只是某些情境中的视觉的某些方面,它们强调了一个方面的同时也模糊了另一方面。以此观察人类“看”的行为,大家就会认同:无论是感觉理论还是知觉理论,都各有其合理性,区别仅在于它们的聚焦点不同,即分别关注的是人类视觉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我们认为:感觉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视觉传播的低层,知觉理论则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视觉传播的高层。但它们都人为地割断了人类视觉传播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链,割裂了人类视觉传播的系统整体性,即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分割。这成为长期困扰视觉传播领域的理论难题。
借助“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来整合视觉理论尚属粗浅尝试,旨在提出这样一个观察人类视觉活动的新视角¬――一个追求整合的、适应性的视角。把现有的代表性的视觉理论装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这个“工具箱”中,呈现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框架。这种框架降低了各派视觉理论固有的复杂性,有利于我们比较和区分不同派系的视觉理论,以便更好地利用合适的视觉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二 视觉传播中的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有关概念及后文论述方便,在此把视觉传播中的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整理如下。
1 感觉理论(sensual theories)
(1) 格式塔理论(Gestalt)
格式塔理论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在视觉理论中研究最早,影响最深:格式塔心理学所研究的出发点是“形”。这里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 [3]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海默[5]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眼睛只收集所有的视觉刺激,大脑负责把这些感觉整理成连续的图像。知觉是各种感觉综合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感觉元素相加的结果。
在综合和理解景物中各自独立的元素时,大脑遵循4个分组法则:相似形法则、接近性法则、连续性法则和公共目标法则。这几个分组法则直至今日仍然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经典原则。
(2) 结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结构主义理论(构成理论)提出观看过程中大脑状态的重要性,强调个体观看的积极主动性。其主要理论观点为:
① 高速聚焦定影的形象在观者的短时记忆库中结合在一起,帮助大脑建立起一个景物画面,观者就是靠短时存在的眼部定影和大脑综合而成的完整画面建立起了景物概念;[4]
② 感知和思考是一种主动的、目的取向的过程,Karl Popper称之为心灵的“探照灯”(search light)。感觉的刺激本身并不能决定知觉,因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生物体乃是根据非意识的推论而构成知觉的判断;
③ 构成理论本质是动态性。感知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感知成为一种主动的假设-检验的过程;感知假设在一段时间后,会被确认或;如有需要,生物体也会改变假设或图模。个人的知觉能力会随着图模的扩大、情境的改变以及新资料的加入而逐渐变得细致而富于弹性。
(3) 生态学理论(Ecological Optics Theory)
生态学理论是由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姆斯•J•吉步森(James J.Gibson)建立的。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视觉并不像结构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只是由眼睛定影的大量图像组合而成的,而是由光线对视野中物体表面的影响方式决定的[5]。
2 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ies)
(1) 符号学理论(Semiotics/Semiology)
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自然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图像就是符号的集合。符号学理论把人眼看到的事物全都当作了符号来处理,对所看到事物的知觉也就是人脑对所感知符号的解读。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提出一个术语――编码(code)。一个社会群体在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精密的编码系统。个别符号于是被综合起来,以编码的形式传播复杂的观念。阿沙•伯格(Asa Berger)[6]提出了4种编码类型:转喻、类推、替代、浓缩。
(2) 认知理论(Cognitive)
根据认知理论,视觉过程不只是观者简单地目睹有光线结构的物体,而是他们积极地通过大脑活动达成一种知觉结论,其中包括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过程。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卡罗琳•布鲁默(Carolyn Bloomer)[7]认为“人的大脑在确定事物的意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创造力――哪怕这个事物本身并没有意义”。从认知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鲜明的观点:即肯定看的过程并非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建构的过程。通过建构的过程,主体不仅反映客观世界,主体也“建构”或“创造”客观世界。
三 人类分层传播模式与视觉理论的整合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借鉴OSI七层参考模型的“透明”、“下层为上层服务,上层利用下层”、“对等层”等概念及思想,在已有传播模式及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进行拓展,首次提出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 [8](图1)。随后,我们在国内学者陈琦等探讨建构主义学派内部分歧的基础上,结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及其“分层/透明”思想,运用知识的两个维度(“外部输入―内部生成”与“个体―社会”连续统),从认知加工模型与“意义建构”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问题[9](图1)――侧重于对逻辑思维过程(图1中连线⑤)的论证、阐述。本文转而就形象思维过程(图1中连线④)进行解释、运用。
我们认为,视觉理论中的感觉理论、符号学理论、认知理论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连线①、②、③,下面主要结合“外部输入―内部生成”维度来阐释。
1 形而下――感觉理论的归位(图1中的连线①所示)
通过上文对三种代表性的感觉理论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格式塔理论主要关注“形”,关注构成图画内容的诸多个别形式,认为任何对完整画面形象都基于对这些自然形式的研究;强调观者按照组织律对刺激物进行选择性注意;主张形象感觉是大脑对视觉元素或视觉形式组织成不同群落的结果。格式塔理论“夸大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在知觉分割中的作用”,[10]把知觉当作观看主体的先天功能,描述了感觉,而没有解释这些感觉如何使一个形象产生意义。虽然在其理论中提到了大脑的组织加工作用,提到了视觉思维的概念,甚至认为“事物即概念”、“概念即形式”,但只把研究做到了视知觉,思维的提出也是一笔带过,非常含糊,只可意会,没有形成系统。即格式塔理论只对较低层次的视觉传播过程的解释较合理。
(2) 结构主义(构成主义)理论尽管对解释眼睛的持续运动做出了很大贡献,所关注的大脑主动“假设――检验”所见形象在当时可谓一次大的突破,但实际上它只是格式塔理论的一个小的改良。因为它并没有分析清楚眼睛中的无数定影图像和帮助解释画面的经验记忆之间的联系。理论中“图模”等概念的提出也只是为了自圆“眼见是一种构成活动”之说。
(3) 生态学(生态光学)理论认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探索,强调知觉具有直接特性(通过著名的视崖visual cliff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如果在没有客观刺激的情况下,人们自动地产生了知觉,那这一定是幻觉,但是直接知觉论过分地强调了知觉的刺激驱动性,未注意到知觉也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最终还是没能提出使人信服的视觉传播原理。
概之,格式塔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生态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视觉传播过程中的感觉层和知觉层,主要牵涉到数据驱动加工和大脑主动验证处理过程。故我们把这三个理论共同归位于图1的模型当中(图1中的连线①所示),从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综合论述:
感觉层:视觉器官(主要是眼睛和大脑)与视觉刺激信息――主要涉及刺激物的色彩、形式、纵深和位移四个因素,[11]相互接触或作用之后,认知主体按照格式塔理论中的组织律对刺激物进行选择性注意,也就是进行感觉登记。当然,人有时也会出现从感觉层直接跳跃到思维层的认知现象,这正符合了生态学理论的吉布森“知觉是人与外界接触的直接产物,不需要思维的中介过程”的论断。
知觉层:人脑对视觉器官感觉来的所有信息,包括视觉刺激物的各个属性(如色彩、形式、纵深和位移)、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把从环境中得到的各种视觉信息转化为对物体或事物等的经验,从而产生视知觉模式和客观事物意义,是浅层次的意义建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视觉就是脑部建构和认知,看的行为是不纯粹的。“视觉所及之处,心灵必能到达”。以上过程验证了格式塔理论中“形”的重要性和组织律理论,让我们了解了结构主义理论中大脑对所观事物的选择性注意和主动性分析的过程,同时,生态学理论中光线密度等概念在以上论述中也体现了出来。由此清晰可见:三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分层视觉传播的低层,故感觉理论应归位于模式中感觉层和知觉层上(如图1中的连线①所示)。
2 形而上――符号学理论的归位(图1中的连线②所示)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符号学理论偏重于观看个体对所见图像的编码,形成符号并利用观看个体自身的特有的解码系统解读和理解符号,得到概念等。被心理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命题符号论认为:刺激物被人眼感觉后,以“命题”的形式在人脑中得到表征,随着刺激物的增多,人脑把所有编码而成的符号进行组织加工,使之成为一个“命题网络”并适时让网络发生扩容或结构上的变化。近年以来,以Barsalou为代表的一批人提出的知觉符号理论认为:知觉符号就是对知觉引起的神经冲动的一次记录。知觉符号是图解式的(schematic),其工作流程是:选择性注意知觉中信息分离进入长时记忆;这样就形成了“仿真器”以便下次辨认。
但无论是命题符号论还是知觉符号论,它们往往都是注重人类视觉认知的高层,对视觉编码、表征和形成概念、命题等解释较好。虽然在其理论中提到了感觉和知觉,但只是一笔代过,不能解释完整、系统的人类视觉认知过程。故我们把符号学理论归位于人类分层传播模式的高层,并在此称之为“形而上”的理论(图1中的连线②所示)。
3 承上启下――认知理论的归位(图1中的连线③所示)
克服认知理论的机械分割、个体中心主义,以系统整体观把认知理论纳入模式中,可起承上启下之作用,有利于视觉理论完整化、系统化。
根据认知理论,视觉过程是观者积极地通过大脑活动达成一种知觉结论。观者看到刺激物后,会调动全部认知心理,运用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记忆、表征等多种认知心理,才能把握所见之刺激物的特征和内涵。根据“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图1),人类视觉传播的一般范式应该是:视感觉视知觉记忆视觉表象及表象编码形成思维。由此可见,认知理论提出的影响形象知觉的大脑活动方式(包括记忆、投射、期待、选择、适应、显化、失谐、文化和文字等),已经具有了分层视觉认知的雏形,只是还不够系统、全面,具有机械性、片面性,未形成整体(图1中的连线③所示)。
人脑是一种无限复杂的生命器官,科学家也许永远无法解读它的秘密。但如果我们把大脑的加工过程看作是一种有规律的范式,那么大脑的活动就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桥梁: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到了形象,另一方面又让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视觉形象。这也正对应了大脑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知理论可以作为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的有意义的桥梁(图1中的连线③所示)。
4 长期被忽略了的“个体―社会”维度
以上论述主要是从“外部输入―内部生成”维度来阐述的。其实,影响形象知觉的大脑活动方式主要是在记忆层之上的“透明”体现,观者正是通过它们认识了事物,理解了意义。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图1)中,自下而上的指向正是个体逐渐由外部刺激转而内部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一点毋庸赘言。而“个人-社会”是知识的又一个重要的维度。前者将知识看作是居于个体内部的,而后者则认为知识是内含在团队或共同体中的。[12]视觉传播过程中有个体的视觉意义建构,也有个体间的视觉意义建构,乃至透明地进入社会背景下的公共知识建构――文字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字和形象共同形成相互促进的口头语言:视觉语言。”[13]
我们认为,应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观者的认知过程在视觉传播中的作用:建构并非是纯粹的个人建构,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造成的。这种观点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主体自身因素对视觉传播的影响,对于克服机械反映论的观点有着明显积极的作用。社会建构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揭示了视觉传播的社会属性,对于克服传统认知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有积极的影响。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野中,视觉感知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互动和协商的结果,并非个体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一种文化建构,反映了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因此仅仅从个体本身来探索视觉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注意分析视觉传播的社会因素,采取历史的、文化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于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固疾是有帮助的。
四 结语
综上,我们把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纳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这个“工具箱”中,呈现了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理论结构,体现了人类视觉认知的系统整体性,降低了各派视觉理论固有的复杂性。有利于我们比较和区分不同派系的视觉理论,更好地利用相应的视觉理论来解决视觉传播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4.
[2][4][5][6][11] [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4-73.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7:2-3.
[7] [美]Carolyn Bloomer. Principles of Visual Perception [M]. New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76,9:107.
[8] 莫永华、寇冬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38~40.
[9]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7(3):40-43.
[10] 罗四纬.视觉感知系统信息处理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97.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教学妹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资源,教学操体的分类,选择教学探体的方法和原则,设计依据等内容。
教学媒体,所谓教学媒体是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教学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资源的概念可大可小,教学设计只关心可以人工设计的资源。有时区分资源和工具。
1教学资源包括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
(1)人类资源是教师,辅导者,学习小组(学习伙伴)。非人类资源有两种。一种是教学材料,另一种是教学环境。教学材料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网上资源,电子出版物和印刷品等)和教育教学软件(传统教学媒体、幻灯投影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科专题网站等)。
(2)教学环境有两种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环境(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及Internet)和教学传递环境(多媒体环境、网络环境、闭路电视系统,以及各种教室、实验室)。软环境指的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基于“教”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学”的教学模式。
(3)教学煤体在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教学媒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非投影视觉媒体:印刷材料、静止图画、图示材料、实物教具和模。②投影视觉煤体:幻灯机、投影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③听觉媒体:录音机、收音机、电唱机、激光唱机(CD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④视听觉媒体: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VCD, DVl)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⑤综合媒体:多煤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4)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er Schramm)提出的决定媒体选择几率的公式,是选择媒体的最优决策的依据。媒体选择的几率(p)-媒体的功效(V)/需付出的代价(C)。在确定知识点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媒体使用目标。选择媒体类型;确定媒体内容。
2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有注意。知觉,记忆,概念形成
(1)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一一注意。认知心理学上表明:人对于学习的过程,是从人本身的学习动机和心理来对知识产生注意开始的,而不是从外界的事物来施加一定的压力来开始。所以,学习首先是要对学习知识产生注意,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开始学。这种心理学上的“注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选择性注意,新异性注意,简洁性注意,适中性注意,期望性注意等几种口选择性注意:即人在接受知识的时候都是本身有选择性的,所以授课应有重点的讲解;新异性注意,即事物的特征,不同于其他的特征,往往在人的学习中会引起注意,所以授课应有突出性的讲解;简洁性注意,即事物的表现越简单,越容易被人记住,所以授课应言简意赅;适中性注意,即难易适中的知识问题,一般能使大多数人引起注意,所以授课应分清主次;期望性注意,即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所以授课前应该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先提供给大家。
(2)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一一知觉。认知心理学表明,人的知觉和教学的相关媒体都有一定的联系,特征表现如下:整体性,相对性,对比性。所谓整体性是知觉的一个重要的基木特征,虽然知觉的对象是由很多的个体组成的,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学生不会把这些堪称一个个的个体,而是将其统一整体化。任何没有表述的知识都是不会被学习者所加深印象,所以,必须对知识进行一个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处理,从而使之联系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这样学习者再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易懂,这也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的一个常用模式。相对性,知觉不会对其某一个物质做一个简单的判断,而且要通过其它事物的比较呈现,才可以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在画面上如把集成有上百万个门电路的半导体芯片放在手指上呈现,则可以使人们对芯片的集成度大小留下深刻印象。对运动的判断是相对的:画面上,一辆汽车在静止背景上移动或汽车不动而变换背景的位置,均可以被感知为动态。在亮度的呈现上也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红色的实物放在太阳光下则会闪烁出晶莹透亮的红色,但是在夜晚的灯光下,则会暗淡许多。对比性:当两种事物的属性谁以区分时,应将它们放在一起呈现,而不是分开。并在画面上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或符号标出它们的不同点;或是将细微的差别加以放大,这些均有利于知觉的对比,从而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辨。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郭学智,李荣有.论音乐认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