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7 03:56: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思想

篇(1)

关键词:韩非;教育思想;反思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于韩非是否有教育思想,教育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韩非是否定教育、否认道德的”[1](p.165)。但更多学者认为韩非“基于其历史进化论的观点,强调教育要改革;并从其德治(礼治)不如法治的思想出发提倡法治教育,主张培养法治人才”。[1](p.165)总结反思韩非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韩非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韩非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在群雄纷争的战国,地主阶级的立场使他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同时这个身份使他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表现为他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从哲学的角度看,韩非的思想中有一定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的因素。韩非反对“前识”即先验论,主张“虚以静后”即要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提出了“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此外,他看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及时调整政策。韩非持性恶论的人性假设。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好利勿害、喜利畏罪的。即使在父母子女之间亦存在“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2](p.87)的利害关系。因此他认为寄希望于人们自觉为善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法令对人们加以约束才能达到统治者治国的目的。这种人性假设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体现。

二、韩非的教育主张

(一)“因人情,反民性”的教育作用

“因人情,反民性”就是在满足公利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私利,以俘获民心使民众为统治者服务。韩非认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具矣”。教育的作用就是借助赏罚的手段,以“利”引导人民,促使人们将私利与公利相统一,从而实现统治者管理民众的目的。

(二)培养智术能法之人的教育目的

韩非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使他主张培养法治人才为封建的建立服务。具体而言要培养具有以下特征的三种人才:“‘智术之士’见识远大,明于事理”、“‘能法之士’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和“‘耿介之士’为人正直、刚正不阿”[3](p.91)。

(三)“威”、“严”并用的教育措施

韩非认为人不可能自觉为善,必须要通过强制的管教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教育中他主张“威”、“严”并用,用强制的手段对人民进行教育和管理。

1.废先王之教

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欲以先王之教治当时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在法先王这条路行不通的前提下,他提出“美当今”,要求以与国情相符的法令来教育民众,这样才能使民众更好地服从统治者的管理。

2.禁二心私学

面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认为,于国家统治而言那些私家学派是有二心的,他们的存在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只有取缔私家讲学,由国家控制并对人民进行统一的教育才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和维护。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韩非继承并发展了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和“吏师”的主张,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要求官吏充当民众的老师,把国家的法令教给民众。以此培养遵守国家法令,服从君主统治的百姓。这是韩非法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三、韩非教育思想的反思

韩非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反思总结韩非教育思想的启示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育目的

韩非的教育主张与他的政治抱负密切联系,可以说他的教育主张是实现政治抱负的辅助措施。韩非的教育目的是为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服务的,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人民接受的法治教育是为了引导人民将私利与公利统一起来,优先实现所谓的公利,同时把人培养成建立封建国家的工具。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协调统一。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有无私的一面也有自利的一面,单方面的强调公利,会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立起来。但如果单方面强调人的发展,就会造成个人主义风行,集体主义被压制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让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在教育目的中协调统一。

(二)教育要解放人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百家争鸣使得法家韩非的思想得以存在和发展,而韩非“禁二心私学”主张的发展壮大又使诸子百家的思想受到冲击,甚至消亡。在群雄纷争的社会背景下,执行“禁二心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来统一人民的思想,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但长远来看,“禁二心私学”的思想禁锢是一种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并不利于国家尤其是文教事业的长远发展。长此以往将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因此我们发展教育事业,要注意思想的自由和解放。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多种知识和思想,再用其中好的思想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已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有新的想法出现。新思想的不断迸发,才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教育改革要随国情变化避免走极端

韩非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因此教育的发展也要根据国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韩非“禁二心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在群雄纷争,亟待统一的战国时代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贡献。但在统一实现之后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则会使教育走上极端,将人民与国家对立起来,阻碍国家的长治久安。韩非教育主张的极端化还体现在他基于性恶论提出“威”、“严”并用的教育方法上。这种以法令、惩罚为教学方法的主张会将受教育者与施教育者对立起来,走向了教学方法的一个极端。因此教育改革要根据国情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但在调整中也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走向极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虽然韩非的阶级立场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教育主张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的教育主张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这些古典文化,才能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成宪 崔运武 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2)

一、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张謇,既是实业家,也是教育家。在他的思想中,实业和教育是应该相互支撑的。张謇说:“南通有纱厂,爰设立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经营盐垦,爰设立农校。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这是张謇“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后,张謇深感“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实业非有多数之母本不昌。”在谈到日本由小国跻身列强的经验时说:“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苟欲兴工,必先兴学。”至此,张謇确立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在处理实业与教育的关系时,张謇始终把实业放在首位。他指出“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借”,这说明张謇办实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教育。从1895年到1924年,张謇共创办了广生榨油公司、复兴面粉公司、大达轮步公司、资生铁冶公司、通海垦牧公司、淮海实业银行、大有晋盐垦公司等20多个工厂企业。南通实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尤其是为办学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张謇本人从1900―1925年,把实业所得薪金257万元,都用于了教育、慈善事业和地方公益事业。至于各工厂企业及其他股东的捐款就更多了。在困难时期“纺厂筹应教育之需要,每年亦七八万”。张謇指出:“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唯取诸实业,所谓实业为教育之母是也。”

二、师范为教育之母

张謇是中国近代创办师范教育的鼻祖。他在19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他深切地认识到“师范为教育之母”,因此提醒国人“中国今日国势衰弱极矣,国望亏损极矣”,“诸君以为可耻否乎!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因此,在创办南通师范学校后,张謇又于1906年创办了南通女子师范学校。

张謇在首创师范学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1902年,他向当时的江苏省政府请求官立师范学校,不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挨了一顿批评。他非常气愤,下定决心自立师范学校。他改建和扩建了南通城南的千佛寺,“成屋凡一百三十余间,合之培垫基地、购备图书仪器、动用器具,费三万数千元矣。”后又“购城北北吕家巷陈氏旧宅葺为校舍”,到1909年“来学人数渐增,乃购城北市河岸珠媚园暨左右民房改建”。

三、普及社会教育

张謇认为要实现开民智、通风气,改变中国国民愚昧无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首要推行社会教育。此外,在国民教育中,初等教育是基础,没有完备的初级教育,就不会有高级知识人才,其他诸如富国强民便无从谈起。1903年,清政府发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命令,但各地多未认真执行,“真正在地方上推行义务教育的,应是张謇于南通推行普及教育开其端”,“真正具有计划普及小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应首推张謇”。

张謇主要在故乡南通办学。为了改革普及国民教育,他把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与当地实业密切结合较为完整的独创性教育体系。除了广设小学,创办中学、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外,还根据南通地方实际需要,兴办各类型的学校。例如,南通工业首推纺织,张謇就办起了纺织染传习所,纺织专门学校;开办法政讲习所、巡警教练所、监狱学传习所,服务南通自治所需;兴办医学专门学校,设立医院,培养医生;为了充实南通文化生活,他办起了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伶工学社,培养戏剧人才等等。张謇的社会教育不仅造福了南通,而且影响了全国。就是我们今天的现代教育,也是发展和完善了这个教育体系。

四、注重职业教育

张謇创办职业教育有很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以教育改良实业”,以实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振兴实业。他说:“夫学生之入实业学校,固将为实业界效力也。”所谓实业,是指农、工、商三业。他认为“农工商皆资学问”,所以“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事业有了成效之后,就开始创办职业教育。张謇在“农工商皆资学问”思想指导下,倡导和创办各类职业学校。到1920年前后,在南通一地,除了通师曾附设有测绘科、工科、农科、蚕科,女师曾附设有手工传习所,还陆续创建了工商补习学校、镀镍传习所、女子蚕桑讲习所、女红传习所等;有培养政工巡警等方面工作人员的法政讲习所、巡警教练所、盐场警长尉教练所、监狱学传习所、宣讲练习所等;培养中高级科技人才的甲种农业学校、纺织专门学校和医学专门学校(此三校后来合并为南通学院)、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等,共有20多个不同专业的职业学校。仅有百万人口的南通一县有这么多的职业学校,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张謇的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他创办的许多职业学校是从业余或短期讲习所开始,然后发展到中等和高等的职业教育。例如纺织业,为了防止技术人才的造就,1912年在资生铁厂的空屋内,因陋就简地办起纺织染传习所。到1913年,又在大生纱厂之侧捐资建校舍,成立“纺织专门学校”,后来该校成为普通高校的同时,尚办高级职业班。

张謇十分重视学习的务实和实践,他要求学生“负责任,如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提高实际能力。各类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主要教授专业技能,如女红传习所课程有刺绣、美术、伦理、习字、体育等课,但每天有6个小时是学习刺绣课程。张謇还十分重视实习场所建设,强化技能训练,他重金购置设备,开办实习工场和技能实践室。先后建立纺织、针织、金工、“银行实践室”等实习场所。他还提出职业教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例如纺织专门学校四个学年均安排伦理课程,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勤劳俭朴、勇于进取。他在《河海工程测绘养成章程》中提出“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学生高尚之人格”,“养成勤勉耐苦之习惯”。

五、结论

张謇是处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人。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局限,张謇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尚比较保守。比如,他主张用封建道德教育学生,反对自由平等,要求学生关门读书,反对学生“涉外界漩涡”等等,都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在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张謇能够毅然抛弃仕途,开办实业以支撑教育,又是值得完全肯定的。而且,他所倡导的“实业救国”的精神,艰苦创业和力求奋进的精神,以及“知行并进”、“学求致用”的学习方法,都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季子九录・・・・・教育录》第5卷,第15页,张謇著,张怡祖编,上海:中华书局,1932

[2]《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特点》张廷栖王观龙,《教育与职业》1998年第9、10期

篇(3)

关键词: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竹影

众所周知,丰子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和书法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对此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观点。《竹影》主要讲述了年少时的丰子恺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学借着月光在屋后院子的水门汀画竹影,并通过爸爸的教导,领悟到了艺术美的故事。这篇散文虽然不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窥探出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

丰子恺撰写《竹影》这篇散文,主要是想通过“画竹影”这件趣事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但月光下的竹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景象,随手涂鸦也是儿童生活中很常见的行为,这样的取材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和他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和生活相关联的思想密不可分。文中孩子们画竹影这一行为,可以看成是儿童的随手涂鸦,儿童的随手涂鸦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画像,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悟。丰子恺认为,评判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与生活相关联,如果一幅儿童画与生活相关联,那就是值得称赞的画作。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仅儿童画是如此而已,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会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儿童画也好,文学音乐也罢,只要是有关艺术的就必须与生活相关联。那么,艺术教育当然也是如此。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图画和音乐学科,因为图画音乐只是“直接的艺术的教科”,艺术教育应该融入一切的学科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只有与生活相关联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教育”。所以,丰子恺取材于“画竹影”这件趣事来实施儿童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因为竹影这一景物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画竹影这一行为也是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儿童的艺术教育当然也必须如此。

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当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画竹影时,爸爸出现了。原文写道:“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从“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和“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孩子们当时是很紧张害怕的,主要是由于他们弄脏了水门汀,这反映出儿童随手涂鸦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不被允许的。不仅是在那个时代不被允许,就算是在当下,也是会被制止的。那爸爸看见孩子们在画竹影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也像其他大人一样,马上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并呵斥责骂他们呢?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并没有那样做,或许从一开始爸爸就没有想过要那样做,因为文中还写道了这样一句话“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如果爸爸要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应该早就动手了。从爸爸的这一行为中我们完全可以窥探出丰子恺“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他在《儿童的大人化》里提到:“大人因不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照大人自己一样地做人,这是一般的儿童教育上的病根。”“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是丰子恺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我们必须以儿童为本位,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约束儿童的行为。文中孩子们画的竹影就是一幅幅儿童画,一副“思想感情特殊,而画技未练的人所作的画,是‘重兴味’而‘轻理法’的绘画”。“重兴味”强调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和随意性,“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他们为趣味而游戏,为趣味而废寝忘食”。他们可以将袜子和鞋子脱下来给凳子穿上;吃藕时,用红线在藕片上有规则的孔中穿出一朵花来;他们也可以将两把芭蕉扇当做自行车来骑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成人的眼里,童心就是一种“趣味”。孩子们因为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趣味。“人生无论何事,第一必须有‘趣味’,然后能欢喜地从事。这‘趣味’就是艺术的。”所以儿童画完全是孩子们由“趣味”而生发出来的艺术。“轻理法”强调的是儿童绘画时根本不注意绘画的技法。因为儿童处于身心发展还不健全的时期,他们根本不懂如何细致地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不知道如何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眼前的物体,所671周刊以只能粗略地把物体的轮廓画出来。丰子恺认为“他们本能地将事物去提纯、简化,把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最本质的东西反映出来,在提炼简化这方面,儿童比大人做得好”。因为大人的眼光常常被思虑所迷惑,看不清楚物象本身的姿态,儿童的思虑却非常简单,最容易发现物象的本相。可以说儿童画是忠于主观,故意把客观加以变化而表现的画作,和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一切中国画都是忠于主观,不肯依照实物而描写的,儿童画和中国画都是主观派艺术。

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

后文继续写道:“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从这里可以看出,爸爸不但没有制止孩子们画竹影的行为,还自己参与到绘画中。但前文提到爸爸只是在旁边看,就像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当孩子们在画画时,大人们只是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那为什么后来爸爸还要参与到孩子们的绘画中去呢?因为丰子恺曾在《儿童苦》里说,“试看现在的家庭里,桌子都比小孩子的头高,椅子都是小孩子所坐不着的,门都是小孩子开不着的,谈的话与做的事都是小孩子所听不懂又感不到兴味的”,“一切日常生活诸事,都以大人自己为本位,把小孩子当作附属物,全不参考小孩子的意见,顾到小孩子的方便,或征求小孩子的同意。”他深感世间儿童者的痛苦,所以告诫大人们应该设身处地想想孩子们的生活,应该站在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去看世界,也就是要大人们平等的对待孩子。当孩子们正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应该俯下身去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一起创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孩子融入其中,平等的对待孩子。

四、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

虽然丰子恺强调要坚持“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但绝不是任由儿童胡乱地进行艺术创作,在适当的年龄段,大人们就应该对其技法上的错误进行纠正,并补充知识上的不足。所以他认为大人们不仅要参与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还一定要懂得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在《竹影》中,丰子恺虚拟了一个父亲的形象,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强调“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尊重儿童的童心、童趣。二是因势利导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眼光、艺术涵养。文中,孩子们正是在爸爸的教导下,知晓了吴昌硕、官夫人、赵子昂等人;了解了“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懂得了“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此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了“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从而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眼光、艺术涵养。所以当面对孩子们的随手涂鸦时,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认为这是脏乱的、不整洁的、不道德的,非得严令禁止不可。然后就要没收他们口袋里私藏着的炭条、黄泥块和粉笔头,边没收的时候还要边狠狠地教育一番,殊不知过了几日,孩子们的口袋里又私藏了炭条、黄泥块和粉笔头,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又会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光亮的地板上,整洁的门窗上,重新开始他们的艺术创作。这样的情况屡禁不止,与其去阻止他们,何不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呢?这就是丰子恺说的:“所谓培养,就是做父母做小学先生的人,应该趁机助长,修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助长其适宜者,修正其过分者。”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的目的有三重解读。第一,他认为“教育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人可以窥见崇高广大的人世。从人的心理上说,真、善、美就是知、情、意。知情意,三面一齐发育,造成崇高的人格,这样的教育就完备了。”如果其中有一面偏废,那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科学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艺术是美的、情的。这是教育的三大方面,所以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和情的教育,教人“涵养美感”、“陶冶情操”,学会艺术的生活。第二,人的心灵向来是很广大自由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碰到的钉子越来越多,为了能够顺利的生活下去,我们渐渐压抑了内心自由奔放的感情。但是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却一直在悸动,这就是“人生的苦闷”的根源。“艺术的境地,就是我们大人所开辟以发泄这人生的苦闷的乐园,就是我们大人在无可奈何之中想出来的慰藉,享乐的方法”。艺术教育是为了让人摆脱“人生的苦闷”。第三,他继承了李叔同的艺术教育观点:“先识器而后文艺”,识器是辨识艺术的外在形式,然后在艺术形式的辨识中涵养艺术人格,艺术修养,这是一个涵养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人掌握艺术技法,但这只是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进行人格和德行的培养。

综上,《竹影》这篇散文体现了四点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第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第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第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第四,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

作者:郝益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丰子恺著.丰子恺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08.

[2]徐俊西主编,殷国明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48丰子恺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06.

篇(4)

一.有关主体性和主导性

在教与学的双向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国语》中,我们会读到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篇章。《国语·晋语四》中记载:晋文公问晋臣说,“我想叫阳处父做讙的老师来教育他,能教育好吗?”晋臣回答说:“这在于讙本人。对本质好而又有贤良的人教导,就可以期待他有所成就。如果本质邪恶,教育他也听不进去,怎么能使他为善呢!”这次对话从一个层面上,让我们认识到学生的起点特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国语》中不乏与教师主导性相关的文字。《国语·晋语四》晋文问胥臣:“然则教无益乎?”对曰:“胡为文,益其质。故人生而学,非学不入……”胥臣还进一步阐释了教育的作用,这位古代思想家,把教育的本质阐释得形象具体。在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前提下,肯定教育的作用,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者不能代替学生,不能完全决定学生的成长,关键是发挥指导的作用。

二.有关教育的手段方式

在《国语·楚语》上,我们看到古代教育家,已经注意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活动。一曰积极性引导。教育经常用正面教导的手段,使青年按照奴隶社会的道德规范成长。二曰养成教育。让青年参加各种礼仪,用以礼相待的行为影响他,制订一些节义准则,约束他的行动。让他在符合古代道德准则的活动中,逐渐养成好的品德。三曰身体力行。让他们诵读《诗经》,接受古代思想精华的滋养;做老师的身体力行,按照古代道德规范去做,从而影响他。四曰正面激励。当他们做了好事以后,用好的声誉表扬,肯定,达到鼓励号召的作用。

三.有关思想品德教育

《国语》用大量的篇章,论述帝王、大臣以及后代子孙优秀的品德,与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系。纵观全书,与《战国策》相比,讲谋略权术少,更着重强调“德为福之基”。

《国语·晋语九》中《智果论智瑶必灭宗》一章,智果是这样评论智瑶其人的:“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使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一个“不仁”,使“五贤”不仅不能成事,反而促其败事。《国语》就是这样看待道德品质与才能的关系的,从中可见当时的贵族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礼仪实际是古代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国语》中记载礼仪典章制度的文字俯拾即是,如《王孙满观师》《曹共公不礼重耳》《郑文公不礼重耳》《楚成王以国礼享之重耳》《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等等。《国语》中把个人的行为规范与自我的成败,乃至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可见其对个人行为礼仪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都相继制订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又何尝不是当代的“礼”呢?

四.有关青年成长的环境

《国语》古版本二十一卷,其中《晋语》九卷。占二分之一的篇幅。《晋语》中,主要记载了重耳的出奔、流亡和复国。《国语》中对重耳这段经历的重视,正是发现了外在环境对青年成长有重要的影响,逆境中出人才。

《国语》还注意到在青年成长的过程中,性情品质行为会受到朋友、辅臣的影响。读到重耳必能返国为君,人们都提到与他一起出奔的三个辅臣。《晋语四·宋襄公赠重耳的马二十乘》章中有:“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孤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孤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御戎,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伦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篇(5)

教育的意义: 提升素养,治理国家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一样的,是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使人有了差别。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学习礼乐之道,各有其现实意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尽管当时已有人将孔子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是好古、勤学让自己有所成,所以他强调“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说,“圣”与“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达到的。他还强调学习是为了端正和充实自己,不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教育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孔子认为对治国而言,政令、刑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如教育更加有效,所以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重视民生,主张富民,百姓富了就更要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他与冉有有以下对话。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先富后教,但其实他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认为立国应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在这三项中,迫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民无信不立”,使百姓受教育是取得民信的方法之一。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对于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他提出这个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在春秋末期,原本由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已经逐渐向民众开放;其次,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除了“上智”和“下愚”,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升素养。

对于“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他不仅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招收弟子也是不看贫富、不分等级的,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还有像颜渊那样的穷人。

“有教无类”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统治阶级之外的普通民众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创了普及教育的先河。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通民众中真正能受教育的还是少数。

教育的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道德修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说的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尽心竭力、诚实可信四个方面,而后两者又可以概括为道德修养。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仁人志士,所以他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文献。

这里的“文献”指的是孔子整理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文献的学习,能使人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能提升道德修养。比如,孔子以《诗》来教育感化百姓,认为“诗教”能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他教育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对子贡和子夏在读《诗》过程中的感悟异常高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予者商也”,语气中透露出无限欣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诗》的学习同样重要的还有礼和乐。礼是道德标准,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都说明孔子对礼教的重视。

而通过自己学习音乐的体会,孔子充分认识到“乐教”的巨大作用。他平时击磬、弹琴、唱歌,即使处在困境之中,也弦歌不绝。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他高兴地与弟子开起玩笑来。见到曾皙鼓瑟的从容淡定,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但仅有文献知识是不够的,孔子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强调要“笃行之”。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孔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比如孔子还十分重视技能教育。除了“礼”“乐”知识,他也要求学生学习“射”“御”“书”“数”,显然,孔子想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不太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孔子曾评价“请学稼”的樊迟是“小人哉”,这是他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七大教育原则及方法

平等对话――孔子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师生感情深厚。“沂水春风”就是突出一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一一加以指点。

因材施教――正因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弟子各有专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针对子路与冉有同时提出的“闻斯行诸”,孔子作出不同的回答,对此他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诲人不倦――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教学活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始终本着耐心说服的原则,即使学生屡犯错误,他也从不嫌弃。例如子路的性格比较粗暴,“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孔子仍不厌其烦地教育他,培养他成才,并与他建立起情同父子的关系。

身教重于言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话虽是对施政者说的,但同样适用于教育。孔子重视身教,甚至有过不再有所言说的念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启发式教学――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与子贡、子夏讨论《诗经》的内容时,就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绘事后素”的回答启发他们自己思考领悟。

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温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不思考是没有用的,子夏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地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练一练】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弦,指琴瑟。

(1) 在“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材料中与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 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2.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 材料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1) “割鸡”对应治理武城县,“用牛刀”对应运用礼乐之道。

(2) 子游引述的孔子的话意为“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所以,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子游用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巧妙地反驳了“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

篇(6)

[关键词]道德经;尊道贵德;返朴归真;生命教育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亦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和自我本性的崇尚。因此,所谓尊道,即是尊奉“道“这一世界本源和根本规律;所谓贵德,即是因任“道”贯通于个体生命而展现出来的本然之性,遵循“道”落实于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的道德要求。“尊道贵德”的主张是针对封建仁义礼法所产生的人性扭曲以及道德的外在化、功利化和虚伪化等弊病进行反思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出老子试图纠偏补弊、回归道德之源头的期盼,更是老子对于生命本质和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的精辟诠释。

“道生之”对于人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生长,而“德蓄之”则体现为一种蓄养、护卫的功能,“德”是维护、保养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道德经》中,“德”具体表现为柔弱不争、俭啬寡欲、抱朴守真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道德要求。而尊道贵德即是要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道德要求。但与通常外在的、具有某种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有所区别的是,它们是“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本质特性,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是发自内在生命的需求。因此具有“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特点。以下我们对其分而论之。

二、返朴归真,防微杜渐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文所说的“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第六十四章。]。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注:第二十八章。],“见素抱朴”[注:第十九章。],“复归于朴”[注:二十八章。],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注:第三十八章。]

返朴归真、“治于未乱”等思想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养元保精”、“调和阴阳“等调治原则,充分体现出《道德经》生命智慧之高妙和实践价值。返朴归真、防微杜渐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临床经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才能无疚无愧、心志平和、阴阳平衡,形成健全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的侵扰。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以诚相待,与人为善,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置身于这种环境,必然心情愉悦轻快,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或者矫情曲性,故作姿态,必将导致焦虑、烦恼、后悔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在说谎之时,心跳加快,情绪紧张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猜忌等不良心态亦将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可见,虚伪欺骗,猜忌无信,无异于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是养生之大害。

三、柔弱不争,慈让利人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道”发挥其功用的方式,体现出“道”所具有的柔性力量,此即所谓“弱者道之用”;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不争之德亦是“道”所体现出来的最高的“玄德”。

柔弱是老子基于对生命的生长兴灭过程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辩证智慧。《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注:第七十六章。]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柔弱的反而能胜过刚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注:第四十二章。],“柔弱胜刚强”[注:第三十六章。]。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守柔更优于执刚。唯其“柔”,才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引起各种心理障碍。不争又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体悟出来的哲理。老子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注:第七章。]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注:第七章],“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注:第八十一章。]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可见,《道德经》柔弱不争的生命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对待个人利益,保持心态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的健全、发展十分重要,更有助于个体认识有限的个体与人类乃至天地万物在本源层次上的相通一致,从而对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人类与天地宇宙的本质联系有更为深刻的把握,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

四、身重于物,俭啬寡欲

老子将俭啬奉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将“少私寡欲”作为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养生保健原则。应该指出,老子所要节制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们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

老子更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注:第十二章。]这种激烈而极端的话语指出了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注:第四十四章。]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注:第十三章。]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可见,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服从规范,而是直接与人的生命、生存和理想追求紧密相联的。它们与人的内在生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内生性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对于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正是一个趋道、近道、悟道的过程,是实现得道、合道之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亦是蓄养和呵护由“道”所生之性命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的生命智慧将道德要求与保持身心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正确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状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多有相通,更为当今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它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起人们的道德需要,促使抱朴守真、俭啬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不仅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自觉得以恪守,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为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教育法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的提出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视野,体现了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实施方法中,疏导教育法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一、疏导教育法的含义

疏导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疏导教育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又善于引导,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提高思想认识,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有了“道法自然”。这一关于疏导教育法的言论。“自然”是使事物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地发展。在当代,疏导的原意是疏通和引导,疏是开浚、疏通、开拓,消除之意,导是启发、引导、选择之义。疏通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必要继续,疏通离不开引导,引导离不开疏通,二者必须融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必须坚持疏导结合。

疏导教育,不仅要重视疏导的过程,而且要重视疏导的结果,要疏通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人们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二、疏导教育法的基本方式

(一)疏导形式

1.集体疏导

集体疏导是针对一定数量的群众进行的疏导,目的是解决组织内的矛盾和群体的突出问题。集体疏导的形式很多,有沟通协商、民主讨论、干群对话、问题发生现场的疏导等形式。组织和群众之间的疏导教育是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出现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集体疏导成为了疏导教育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式。

2.个别疏导

个别疏导是针对个别人进行的疏导,其形式主要有个别谈话、个别访问、书信谈心等形式,着眼于解决个别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问题。个别疏导是灵活性与经常性相统一的疏导形式,教育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的对教育客体进行疏导教育。在当代,由于我国公民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个别疏导也成为疏导教育在当代中国的思政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二)疏导手段

1.分导

分导是教育主体针对某些情绪强烈、冲击性大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而采取的分散而导、分步而导、分头而导的方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与行为都要受到种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教育主体根据教育客体的社会关系,有针对性的对教育客体进行引导是非常有效的。

2.利导

利导,即因势利导,是教育主体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和事件,顺势展开深层次、宽辐射引导的方式。教育主体要掌握思想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教育的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教育客体的自身的积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因势利导。这种择机而发的疏导手段,能取得水到渠成的教育功效。

3.开导

开导,则是开启教育对象的认识视野,扩展其认识和思考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结论。教育者在开导教育对象时,要帮助他们以系统的、全局观点看待和思考问题;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人们的思想活动。这种疏导手段,具有引导教育对象转变狭隘认识和行为的功效。

4.劝导

劝导是以事实和道理作依据,引导教育对象认识错误思想和行为必然产生的不良后果,规劝其放弃原有的错误思想,回到正确轨道上来。教育主体就要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使教育客体认识到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认识并接受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放弃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三、疏导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有利于疏导教育目的的实现

疏导教育要实现提高人的思想认识的目的,就必须通过运用一定的疏导教育方法开展疏导教育活动。提高人的思想认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采用分散而导、分步而导、分头而导、因势利导、启发诱导等具体疏导教育方法来实现展疏导教育目的。虽然多种疏导教育方法可以实现同一个疏导教育目的,但在运用疏导教育方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必须有利于疏通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必须与疏导教育的内容相协调

疏导教育方法必须与疏导教育内容相结合,达到一种协调状态,才能对疏导教育对象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起到积极的疏通与引导作用。疏导教育主体在选用疏导教育方法时,必须把疏导教育方法和疏导教育内容能否相协调作为考察评估疏导教育方法的重要尺度和衡量依据,必须做到所选用的疏导教育方法和疏导教育内容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协调状态,才能有利于人们的思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