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节水型单位工作总结

节水型单位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2 17:23: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节水型单位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节水型单位工作总结

篇(1)

创建节水型单位工作总结

第一太平融科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业)成立于1996年,是融科智地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

第一太平融科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石景山分公司(以下简称:融科物业石景山分公司)是融科物业的分公司,负责管理位于石景山区八角东街65号的融科创意中心。

融科创意中心总占地面积269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24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3182平方米。中心为地下3层、地上19层建筑,其中:地下3层为热力站、空调机房、消防泵房和生活水泵房;地下2层为畅游公司车库:地下1层全部为外租餐饮商户,地上分为3部分,北楼(19层)、南楼(19层)和裙楼(4层)。其中北楼由融科物业石景山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南楼和裙楼全部为畅游公司使用。融科物业石景山分公司现有职工约130人,包括保安保洁人员。畅游和北楼各外租公司以及地下1层外租餐饮商户共有员工7800余人。融科创意中心现阶段写字楼出租率70%左右,地下1层餐饮商户区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测试期间出租约2500平方米,出租率30%左右。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的命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有效的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我单位也把这项工作作为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单位领导十分重视节水工作,把节约用水用电工作列入单位工作的议事日程,还专门成立节约用水用电领导小组,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积极采取措施,深挖节水潜力,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定期分析,查漏堵漏,加强内部用水节水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水的浪费,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2017年我公司加大了节水工作的管理力度,把节水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了争创节水型单位,专门成立了节水管理领导小组,由物业公司总经理担任小组副组长,主管日常节水工作,各相关部门经理任组员,并明确专职节水员监督节水管理工作,自上而下形成管理网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节水办下达的节水任务,认真谋划,精心安排,狠抓落实,保障了节水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节水知识

节水工作除了取决于设备管理人员对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还取决于全体职工对节水工作的重视。为了提高我公司全体员工的节水意识,我们定期利用集团公司网络办公系统,节水倡议书,在员工浴室张贴宣传标牌。同时利用板报、局域网等多种形式宣传节能知识、节能法规,使节水工作深入人心,使广大职工的节水意识普遍提高,自觉规范用水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节水习惯,为深入开展节水工作奠定基础。

三、加强基础管理,健全各项节水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节约水资源,我们还定期组织碰头会,总结当月用水情况,对于办公区内用水设备采取定期巡检制度,发现跑冒滴漏及浪费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并采取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该部门的负责人员给予重视。

我公司一贯坚持节约经营的方针,节能、节水、节约开支是我公司领导对实际工作的指示与倡导,在日常工作中也一直在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措施改进原有设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节水意识教育,增强节水观念。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争创节水型单位的实施办法,对节约用水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开展创建节水型单位过程中,修订和完善了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用水超罚制度、节水奖励制度、用水计量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建立用水台帐,及时记录用水信息,定期分析用水情况,使我公司节水工作有章可循。

日常工作中,要求值班人员加强现场“跑、冒、滴、漏”管理,严格遵守检查制度,根据我司特点,保洁人员打扫公共卫生区时,同时检查用水设备设施,发现问题立即报维修人员到现场修理,维修工每日进行巡检,做到小修不过时,中修不过夜,需要大修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求及时解决,确保设备完好。我们还从源头做起,采取措施把所有龙头的水流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避免水流过大造成浪费。

四、加大资金投入,改造节水设备

为了更好地贯彻节水精神,挖掘节水潜力。从2014年至今物业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对办公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节能改造。领导亲自带队,对设备、设施逐一进行了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会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计划。

五、做好水平衡测试,完善三级计量

为保证《创建节水型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我们在节水办的领导下与具有专业技术的水平衡测试队伍合作,对所辖内进行了水平衡测试工作。在测试期间,测试中心的工程师与我司有关部门一起勘察了地形图、对地下水管网进行了寻管、测漏,从而确定了管线的位置、埋深和走向等。通过测试,我们对所辖内的用水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各用水单元、部门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建议和要求,弄清了单位用水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用水指标考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经过我公司测试工作小组和测试机构成员的共同努力,测试工作顺利完成。

六、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节水措施

1、要求职工节约用水,提倡使用回收剩余开水进行保洁,清洁时定量用水。

2、加强用水管理,严禁用自来水冲洗车辆。

3、为防止用水器具跑、冒、滴、漏现象,坚持定期巡查用水设施,及时维修损坏的器具。

4、随装修改造,逐步更新老旧管道、设施,细划用水节点,合理分解水指标,定期分析用水区域用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篇(2)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报送年度水政监察工作总结的通知》(水安监〔〕869号)要求,我局组织辖区内二市、三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全州年水政监察工作总结工作,现将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情况

(一)机构和人员编制情况

我州自年开展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以来,州本级及其他各县(市)相继成立了水政监察机构,现有水政监察人员30余人。

(二)执法队伍建设

州各级水政监察机构现有执法人员42人,其中:专职人员20人,兼职人员22人;已参加培训人数36人,取得执法证件人员34人;中专以下7人,大专22人,本科以上13人;29岁以下1人,30~45岁31人,46岁以上10人。

(三)执法队伍的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我州已有36名水政监察人员参加过全省水行政执法培训班,并经过考试合格,34名人员已取得了《水政监察证》。同时组织水政监察人员认真学习了《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规范了执法行为,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四)水政执法装备建设

利用各级水资源费专项资金,水政执法装备得到完善和加强。全州各级水政监察机构部分配备了执法车辆、电脑、打印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二、年水政监察工作完成情况

(一)水政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1、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的通知》(水安监〔〕434号)要求,开展了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按照要求对取水许可、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费征缴情况进行了细致排查,各用水单位按照要求进行了自查。通过对取用水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取水行为,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对未经审批擅自修建取水工程及设施、未经许可擅自取水、未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对取水计量设施未安装及已安装计量设施未正常运转的用水单位已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强化水资源费征收额核定等措施,确保全州水资源费依法、足额征收。

2、河湖管理执法检查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河湖管理执法检查的通知》(水安监〔〕726号)要求,开展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执法检查。在砂石资源开采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河道采砂管理。通过检查,对偷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河道内乱采滥挖、毁坏耕地、污染水质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及非法转让、出租、承包、抵押河道采砂权的行为等进行了排查,对危及水工程、桥梁、管线等基础设施安全、防汛安全等非法采砂行为进行了查处。

涉河项目管理方面,市水利局对正和天然气管道穿巴音河工程进行了查处,责令修建了防洪堤。市水利局对察格高速涉河建设项目及工程各标段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专用料场的弃料复坑及开采区域恢复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针对部分标段专用料场弃料未复坑、采砂区未平整等状况下发了整改通知,并得到了及时整改。

(二)宣传工作形式多样

紧紧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5.12防灾减灾日”、水保法颁布20周年纪念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深入开展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全年开展集中宣传活动6余次,印制宣传资料3万册,制作横幅16条。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使群众更多地了解了水法规,全社会节水意识和水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用水单位法律意识增强,为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开展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政监察工作无经费保障,执法设备不完善

执法经费少,无法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和取证工具。水行政执法所必需的交通工具、取证器材缺乏,人员经费不够完善。

2、水政监察科技手段尚未建立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政监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工作基础条件不能满足执法需求,量水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迫在眉睫。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1、以水权制度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

篇(3)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一手抓活动,一手抓建设"的原则,组织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学期来,在全体辅导员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校少先队被评为苏州市少先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金奖.王音沁,张艺园等八位同学参加苏州市红领巾绘画比赛获得优秀奖;金安琪等六名同学参加昆山图书馆举办的"我与图书馆"征文演讲比赛,其中金安琪获得二等奖,蔡颖秋获得三等奖,我校获得最佳组织奖;邹雨薇同学参加市少工委组织的"节水"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六名辅导员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论文评比,其中徐依能获得二等奖.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本学期少先队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继续办好校"希望之星"红领巾电视台,努力做好反映校园生活,树立学生榜样,让学生互动,喜欢的节目.每周五中午12:30-12:50播出.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期还特别制作了主题为"我为家乡而自豪"的专题节目,参加苏州市少先队队日活动的评比.继续完善社区少先队织??雏鹰假日小队.充分发挥队干部,鼓号队,小记者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黑板报建设,继续进行中队优秀黑板报的评比工作.鼓号队的训练常规工作由孙老师负责,继续为每周的升旗仪式及市有关会议,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本学期开展了全校辅导员论文和主题队会方案的评选活动.做好《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中国少年儿童》等报刊的发放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少先队协助德育处重视抓学生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每周有行为习惯训练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 树新风"主题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扫墓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五月份结合我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开展了少先队节水专题活动;六月份以队会的形式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队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加强队员的环保意识教育.继续号召队员积极参与废旧报纸回收活动,本学期共集得回收款768元.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了"节水金点子","节水小报评比","节水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队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三,以"雏鹰行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

1,学校少先队继续组织四,五年级队员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利用双休日进行社区清洁,慰问采访,参观实践等活动,让队员们在社区,社会体验教育活动中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培养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2,开展以"五自"为目标的雏鹰争章活动,根据雏鹰行动争章达标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一年级实施"安全章","说话章","游戏章".二年级实施"好朋友章","观察章","孝敬章",三年级实施"阅读章","自锻章","环保章",四年级实施了"口语章","小实验章","服务章";五年级实施了"健身章","公益章","友谊章";六年级实施了"会话章","体锻章","救护章",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等环节开展雏鹰争章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1  

篇(4)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迅速掀起“学创”活动热潮。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学创活动电视电话动员会议精神,局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十,服务‘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主题学习8次,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5次,举办市直水利系统十专题讲座17次,市水利局代表队作为唯一的市直部门荣获全市党风廉政法规知识竞赛第一名。半年来,通过个人自学、夜校学习、周末学习、网上学习、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催发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比学习、强素质,比创新、看实绩,比工作、看贡献,比团结、看和谐”的新风尚,全系统树立了“全员建设者”理念,凝聚了精神力量,形成了强大气场。

(二)强化措施推进精细落实。2月1日召开市直水利系统“工作落实年”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市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动员大会和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学创活动为动力,精细落实为主线,绩效管理为手段,全面争优为目标,推行台账式管理,狠抓落实,硬账硬结。

一是全面实行路线图管理。根据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职能职责,对23项重点工作和126项日常工作逐项量化细化具体化,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采取“挂图作战,列表推进”方式,以目标倒逼责任、时间倒逼进度、实绩倒逼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在全市“学创”活动、“三查一促”等工作中,精细落实作出了表率,提质提效树立了榜样

二是全面实行台账式管理。按照“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交账”的要求,对各科室和每名机关干部实行台账式管理,每月对照路线图督查各科室、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对未按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推进落实的,下发“督办通知单”抓紧落实,年底按照台账结果对各科室和机关干部进行考评。

三是全面实行绩效管理。出台了《市水利局__年工作落实年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管理与量化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推行“红绿牌”警示制度和双百分制量化考核制度,每月一测评、每季一小结、半年一评比、年终结硬账,把绩效测评结果作为各科室和机关干部实绩考核、即时记功和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实行刚性化绩效管理。

(三)深入开展“三查一促”工作。4月中旬以来,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个工作专班,积极推进市直水利系统“三查一促”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一是紧密结合防汛备汛工作,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水利行业生产领域、单位楼堂馆所为重点,开展全域化、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是以劳资纠纷、改革改制、工资报酬、工程建设等矛盾纠纷和进京进省上访、重复上访等对象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发现不稳定因素13处,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对存在问题及时稳控和化解。三是认真排查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全局干部职工自觉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禁令”、省委“六条规定”和市委“二十一条意见”,自觉维护自身和单位形象,完成了“三公”经费下减30%的既定目标任务。

(四)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5月进入汛期,全市上下扎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5月17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后,继市委常委带队检查防汛抗旱工作之后,全面实行“四大家”领导包保督导防汛抗旱工作制,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保证各级各类责任和措施落实。各地紧紧围绕“四保四无”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全面落实了大中小型水库防汛六大责任人、重要江河堤防和重点水电站防汛五大责任人。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天气趋势和雨情、水情、汛情、旱情、灾情。编制完成了全市大中型水库水电站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及在建工程应急度汛预案。市水利局、市防办派出9个工作组,督促各地加快各类水利工程和涉水工程建设进度,要求抢晴天、战雨天,倒排工期,确保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体工程。成功举行了城区抗洪抢险军地联合实兵演练,宜城、谷城、枣阳等地陆续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和演练。市防办专门下达清障令,责令各地限期清除阻水物及违章建筑。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组建了69支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同时,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全力做好蓄水保水及抗旱保春耕工作。

(五)全面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全市水利建设项目287处,总投资17亿元,已开工*处,开工率91.7%,累计完成投资11.86亿元,占总投资的66.5%。其中:水库加固工程196座(22座中型和174座小2型),到位资金__万元,已完成投资__8万元,完成到位资金比例90%;13处在建的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18407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投资5500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8处、分散供水工程17处,解决了11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的54.5%。

(六)推进重点水利工程进程。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东津新区堤防及水系整治,唐白河堤防整治工程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堤基清理及防渗槽开挖4300米和新建堤防3300米,完成土方49.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300万元,工程形象进度完成80%,已完成大部分主体工程;浩然河工程4月28日动工,已完成横七路以下5.4公里的200米宽生态廊道 规划红线测量放线任务并加紧推进征迁工作,累计开挖土方5万立方米。

(七)超额完成冬春农建任务。去年10月以来,以“兴水惠农、以水促粮”为主题,掀起了以“田间渠系通畅、水毁工程修复、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捆绑推进、塘堰清淤扩挖”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完成渠道清淤硬化1163条、长__公里,整治堰塘1628口,新建、整修机井泵站235处,完成土石方1195万立方米、混凝土164万立方米,资金投入、农民投工、机械投放和土石方完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5%、8%、*%和*%,超额完成了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63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8.1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3.5万亩,为全市夏粮实现“十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八)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把争资立项作为水利工作的重头戏,高频率加大项目跟踪和衔接汇报工作,累计赴京赴省80多次。向水利部、国务院南调办、长江委、省水利厅、省南调局汇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水库除险加固、汉江干堤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截至目前,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已于4月中旬通过水利部审查,共计争取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615万元,其中杨叉河治理工程2568万元、大李沟整治工程2524万元、孟桥川河治理工程2523万元。二是重点出击招商引资。先后在江苏、浙江等地拜访了上海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__市北方永发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目前与__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达成初步意向,计划投资20亿元在鱼梁洲建设综合旅游景区。

(九)小农水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查。3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__—2020年)》。《规划》概算总投资730亿元,重点实施水源工程、灌排工程、节水灌溉及示范工程、农村河道整治工程、土地整(治)理及烟水配套工程、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程等6大工程。各县(市)区对具体实施的项目,按照工作路线图分年度推进,避免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了与农业规划、区域规划相匹配,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田整体开发等相结合,充分体现出现实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十)小农水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今年元月,__区程河镇作为全市改革试点先行启动小型农田水利管护体制改革工作。经过大量调研,大胆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摸索了一些管护和运行维护方面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份起全面铺开9个县(市)区的15个试点改革工作。各地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集中水利、财政、农业、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联合力量,共同制定了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考核办法和承包、转让、租定等合同、制度,发动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试点村委会先后与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管护人获“小农水”管护权证。计划近期召开全市现场会,全面推广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确保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人管、管得好、管长远,长期发挥防汛抗旱效益。

(十一)全面推进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4月份以来,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的总体部署和行动计划,市水利局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全面开展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行业质量意识”为主题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印发了实施方案文件,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范围对象和具体内容,确定了6个方面20项主题活动内容,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市县联动,分级负责”的方式,全面推进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活动。截至目前,按照方案计划,积极开展局网站质量管理年专栏建设、全市在建中型水库质量大检查、全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大检查、在建水利项目施工企业考核等工作,继续推动质量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

(十二)多种形式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3月22日,市水利局联合市水政监察支队、__区水利局、__区水利局、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在人民广场设立宣传站,通过悬挂标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LED滚动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待咨询人员500余人,呼吁市民从点滴做起,节约保护水资源。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宣传活动,唤起全社会对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

(十三)汉江__段全面禁渔三个月。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汉江襄阳段及其通江水域(南河、北河、唐白河、小清河、蛮河等)全面禁渔 。禁渔期间,市水产局会同公安、工商、海事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采取“江中查,岸边堵、市场禁”等办法全面加强禁渔期各项管理,努力实现“江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江鱼”的工作目标。自进入禁渔期以来,市水产局渔政执法人员兵分两队值守一线,先后接到举报电话42起、网上举报7起,共抓获14名违法捕捞者,没收违法捕捞船只6艘及捕捞工具6(台)套,严厉打击“电打鱼”等非法捕捞行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勇于实践,做科学发展的表率;敢于突破,做改革创新的表率”为抓手,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市水利系统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全市水利干部职工进一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精神实质,深化对党的十关于水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认识,以快落实、实干事、严奖惩的竞进状态和担当精神,大力推进“精细落实”,以目标倒逼责任、时间倒逼进度、实绩倒逼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是坚持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以严防死守的临战状态,扎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各项准备工作,突出抓好水库、堤防、山洪灾害等为重点的防洪保安,强化预测预警,突出科学调度,夺取防汛抗旱全面胜利。

三是抢抓黄金先机,奋力推进项目工作再谱新篇。咬定“两个10亿”目标,把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第一责任,以“全员建设者”姿态推动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四是确保速质效统一,着力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落实好“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提高1%”的政策,确保今年再解决2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市区*沟整治、浩然河开挖等21项水利重点工程。按时间节点完成196座水库、11条中小河流、5个大型灌区等年度建设任务。

篇(5)

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在我省工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对工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一会儿,杰辉副省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12年工作总结和今后特别是2013年工作部署向大会汇报如下。

一、2012年主要工作成绩

2012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局面。这里,重点讲五项工作。

一是工业强省开局良好。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建设工业强省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初见成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069.6亿元,同比增长13.4%,在全国排名晋升1位,达第6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0家。2012年设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依次是:衡水14.6%,沧州14.59,邯郸14.1%,保定14.1%,廊坊14.19,承德13.8%,石家庄13.5%,张家口13.3%,唐山13.1%,邢台13.1%,秦皇岛13.0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排名依次是:衡水22.5%,沧州22.2%,石家庄15.6%,廊坊4.8%,唐山4.5%,保定3.1%,张家口3.0%,邢台-5.1%,邯郸-8.7%,承德-9%,秦皇岛-77.7%;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排名依次是:沧州164家、保定122家、邢台117家、邯郸97家、廊坊87家、衡水85家、承德39家、秦皇岛27家、唐山23家、张家口20家、石家庄9家。

二是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继续深化对标行动,组织实施千项技改工程,落实各级技改专项资金3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500多亿元。全省完成工业投资9330亿元,增长26.1%,其中技改投资5891亿元,增长35.2%。石家庄格力电器等932个项目竣工投产;长城50万辆汽车等44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设区市工业投资增速排名依次是:唐山33.5%,衡水31.5%,石家庄30.5%,保定29.6%,廊坊26.5%,沧州28.6%,邯郸24.5%,邢台22.7%,秦皇岛22.1%,张家口17.5%,承德13%;技改投资增速排名依次是:石家庄50.6%,唐山46.5%,秦皇岛44.3%,张家口41.3%,廊坊40.6%,衡水35.9%,保定33.4%,沧州28.6%,承德27.1%,邢台23.9%,邯郸20.8%;实施技改项目数量排名依次是:石家庄2200个,沧州1520个,邯郸836个,邢台808个,唐山753个,廊坊710个,承德581个,保定543个,张家口468个,衡水359个,秦皇岛243个。

三是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效明显。坚决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圆满完成国家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9.81%。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上报国务院,一批违规钢铁项目得到有效处置。新峰水泥在线仿真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推广技术,承德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试点正式启动。

四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做出新贡献。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7232亿元,占全省GDP的64.8%;上缴税金2342.5亿元,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67.3%。2012年设区市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依次是:廊坊、唐山、石家庄、保定、承德、沧州、邯郸、秦皇岛、衡水、张家口、邢台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排名依次是:邯郸12.73%,唐山12.70%,沧州12.60%,保定12.59%,石家庄12.54%,张家口12.53%,承德12.50%,衡水12.20%,廊坊12.12%,邢合11.70%,秦皇岛11.06%。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增速排名依次是:张家口26.77%,保定26.61%,邯郸25.25%,承德23.57%,廊坊23.49%,秦皇岛23.29%,石家庄22.01%,衡水19.45%,沧州13.79%,唐山10.07%,邢台8.19%。民营经济十强县依次是:三河、香河、固安、滦县、任丘、鹿泉、迁安、邯郸县、承德县、大厂县。

五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河北省信息化条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达到72%,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率达到50%,122个县实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

以上这些成就,是在发展形势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充分说明上级领导有方,各级调度协调有效,企业和企业家拼搏有功。

二、当前形势和下一步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几年,是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发展机遇。

一是深刻领会十提出的新要求。十提出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要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更加突出了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给工业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艰巨任务。

二是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新期待。周本顺书记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指示,张庆伟省长关于“当前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仍然是工业”的论述,给工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环渤海地区率先发展、环京津优势发挥和扶贫攻坚、县域经济和县城建设、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四项重点工作,都直接、间接地需要工业发展和支撑,对工业战线寄予更高期望。

三是正确认识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我省工业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随着转方式、调结构和治理环境措施的大力度推进,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工业发展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省工业发展不够,特别是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抓好今后几年的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改造、发展县域工业、培育规上企业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努力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节能降耗减排,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加速转型。

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打造钢铁、装备制造、石化3个万亿元产业、12家千亿元企业、10个以上千亿元基地、50个以上百亿元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7%提高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9.8%提高到20%;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淘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2%以上,资源能源依赖型增长模式明显改观。

2013年的主要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0家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65%左右;上缴税金增长1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3%左右,技改投资增长27%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以上;完成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2013年重点工作安排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这是建设工业强省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千方百计落实意见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1.着力推进“十百千工程”。

一是壮大十大工业基地。省确定了17个基地予以重点培育,各基地要抓紧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壮大基地规模,力争500亿元以上基地由目前的5个增加到8个,十大基地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工业2个百分点。

二是扶持百家优势企业。近期即将确定百家优势企业名单,今后要在土地、融资、财税、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每个优势企业每年至少培育一个自主品牌、攻克一项核心技术、实施一个重大项目,并建成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力争新增主营收入百亿元企业5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百家优势企业主营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三是培育千项名牌产品。以长城汽车、神威药业、君乐宝乳业等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力争新增工业类省名牌产品100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0件,工业类名牌产品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四是全面推进十大提升计划。6月底前,技术改造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等十大提升计划,各市县也要参照省里做法,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这样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就一定能促进全省工业整体升级。

2.进一步深化企业技术改造。

坚持对标先行、技改跟进的方针,把对标行动作为建设工业强省的有力抓手、有效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覆盖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引导省内所有企业,有目标、有计划地向高端迈进。在对标找差距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千项技改工程,实施优特钢、汽车、专用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玻璃深加工、生物制药、新材料、高档纺织品、电子信息(含软件)等10个产业链升级工程,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节能减排增效、两化深度融合、产业聚集发展、企业兼并重组等6个技改提升专项,力争开工500项、续建500项、投产500项,重点扶持100个重大技改项目,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3%、27%左右,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5%以上,千项技改项目投入产出比由1:2.4提高到1:2.6。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大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2012年设区市技改专项资金设置情况是:石家庄1亿元、邯郸8440万元、张家口6000万元、秦皇岛5952万元、沧州5000万元、邢台5000万元、承德5000万元、唐山5000万元、廊坊5000万元、衡水3005万元、保定940万元。各市要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技术改造的意见要求,凡技改资金未达到5000万元的,今年必须达到。进一步完善技改工作思路和目标,修订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好杠杆和引导作用。省级技改资金支持“十百千工程”项目的资金额度不低于50%。

3.加强创新和对外合作。

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启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认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继续开发1000项省级重点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展首届工业设计奖评选和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认定工作,争创1至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分行业举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会,推进产学研合作。

二是推进品牌创新。实施工业质量品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对天威英利、博深工具、石家庄阀门一厂等30家企业产品品牌的培育,打造一批“河北制造”自主品牌。制修订地方标准20项以上,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标、行标制修订30项以上。

三是推进管理创新。管理是河北企业的短板,推进管理创新对河北企业来讲,比披术创新更加紧迫、更加必要。继续实施工业企业对标培训暨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征集推广一批管理创新成果,探索设立“河北省企业管理创新奖”,支持民营企业普及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企业大幅提升管理水平。

四是推进战略创新。河北企业平均寿命是4.75年,缺少发展战略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大力开展企业发展战略咨询诊断活动,引导企业着眼长远、对标高端,因地制宜梳理利润来源,重塑发展规划,努力打造百年企业。

五是强化对外开放和合作。充分发挥国企、民企、域外“三驾马车”的作用,着力引进央企和域外投资,积极推动“百家知名民企进河北”,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广威县“工业突破”,迁安传统产业转型,固安新兴产业发展,霸州、大厂工业立县,藁城招大引强等经验,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力度、求大突破。我们将按照省领导要求适时在威县等地召开相关现场会。

4.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研究制定我省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方案,确定具体措施和激励政策,实施“四个一批”行动计划。在严格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基础上,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市场准入、差别电价、停限电和信贷政策,推进落后产能特别是城区落后产能加快退出,有序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落实《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医药、白酒、水泥、平板玻璃、汽车等行业为重点,严格行业管理,提高准入门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整合一批产能。出台鼓励涉钢消费政策,开展“冀材西行”活动,加快建设光伏电站,组织重点项目直供,多种形式组织产需衔接活动,引导消费需求,加快化解一批产能。鼓励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和境内欠发达地区投资,努力转移一批产能。

5.加强工业节能降耗减排。

工业节能要与降耗、减排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深入开展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推进钢铁、建材、石化等行业重点企业能源管理,22个在建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运行率达到80%以上,力争实现年节能100万吨标准煤。钢铁行业重点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及脱硫脱硝技术,水泥行业重点推广在线仿真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及低氮燃烧技术,玻璃行业重点推广玻璃窑余热综合利用、全氧燃烧技术,化工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推进化工园区余热综合利用。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促进高效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高效变压器等4类节能工业产品推广应用。扩大“两型”企业创建试点,研究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加强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工业企业节水试点示范;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评价,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建设。切实推进承德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基地试点工作,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健康发展,培育中航上大等20个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企业。

(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县域,关键靠工业。要把县域工业作为“四化”同步的最佳结合点,活跃工业发展全局。力争到2015年,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的县(市)大多数达到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的县(市)达到40个以上。

1.壮大产业集群。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推动“双三十”县(市)提升进位,扶持几个工业主营收入超千亿元的县(市),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实现率先发展;加大对全部财政收入3亿元以下县的帮扶力度,力争3年内大多数达到5亿元,实现跨越发展。指导市县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加快培育10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项目,争创20个省级区域品牌,力争全省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25%以上。省新兴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财政专项资金,要向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倾斜,重点支持公共服务平台、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训基地建设。从2013年起,预分各市的用地指标,按每县至少150亩的标准,专项用于工业聚集发展。

2.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和生命力。要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成长计划”,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破解资金、人才、土地制约,做强省级、做大市级、做实县级担保机构,今年担保机构达到600家,资本金达到400忆元以上;新增创业辅导基地30个,总数达到410个;继续实施“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00万人次。

3.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综合性、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今年新增省级平台40个、示范平台7个,总数分别达到155个、30个。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建活动,今年认定省级示范平台20个,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所)、产业技术联盟。着力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今年完成第一批省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15个市县窗口平台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争取到2015年,全省县域产业集群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达到50个,国家级示范平台达到25个;每家省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拥有1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培育500项省名牌产品和1000件著名商标。

4.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推进工业聚集区规范化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工业聚集区在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各县(市、区)要积极推动工业集约集聚发展,完善园区建设环境和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每个县到2015年要形成1-2个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上的工业基地(园区)、聚集区。

(三)着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年新增5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给全省工业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今后三年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着力点,各地务必抓好落实。

1.抓住关键环节。一是抓好新建项目投产迭效。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力促新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每年新投产项目形成的规上工业企业要占到新入统企业的1/3以上。二是帮扶规下企业做大规模。建立规下工业企业信息库,全面掌握超千万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完善培育机制,激励和扶持规下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做好申报入统工作。加大摸查和政策宣传力度,组织达到规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申报入统,严格做到依法入统、应统尽统。四是着力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力争产业集群(园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

2.加强政策扶持。省政府办公厅即将印发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工作十条意见,我们要按要求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项目入统。各级支持工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规上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入统。每年拿出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30%,支持主营收入超1000万元的规下企业项目建设,推进企业入统。加强银企对接,简化担保手续,优先为新入统企业和超千万元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用地,优先用于引导规下企业改造升级。统计、财政、税务、工信部门将加强对新入统企业的培训,为申报入统企业提供专项指导。工商、税务部门将加强管理与服务,2013年在沧州、保定、衡水三市试点,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外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工作。

3.加强组织领导。各设区市、各县(市)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重点督导,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制定规上企业三年增长计划和扶持激励措施,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完成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对新增规上企业、个转企、小转一和规下成长性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给予优先、优惠“双优”政策。

(四)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各级各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推进力度远远不够,与先进省份差距非常大。今年2月,张庆伟省长主持召开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当前和今后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做好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领导小组印发了《2013年河北省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了91项重点工作,涉及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信息化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河北省信息化条例》配套制度,出台信息化考核、电子政务统筹等管理办法,建立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筹备召开全省信息化发展大会,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2.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的重点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信息化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要继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节能减排信息化等六项工程和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有效提升大中型企业装备数字化水平,培育100家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15家范企业、30家省级电子商务平台、2个两化融合示范区。

3.深化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应用。推进机关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工程,建设网上行政服务中心,省本级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协调推进社保信息共享和民生保障一卡通试点,着力发展教育、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电子病历等重点信息化应用。在石家庄、廊坊、邯郸开展农业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和“智慧农业”试点。

4.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培育10个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展智能化高速公路示范工程,完善省级数字城管系统,积极推动石家庄、廊坊、秦皇岛、邯郸等6个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落实好国家“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全面推进石家庄三网融合试点。

5.关注网络信息安全。启动省级电子政务灾备中心建设,完成互联网安全接入国家试点任务,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情况调查和管理试点,实施互联网联合执法和监管,确保全省网络信息安全。

(五)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保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40.5亿元,同比增长1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国第16位上升到第12位,但增速低于13%的预期,分别较今年前两个月、去年末、去年同期回落0.2、1.4和1.5个百分点,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是我省自2009年10月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基本结束以来,连续40个月12%以上增长后,首次下降到12%以下,同时绝大部分指标均呈下行态势,部分重点行业生产节奏放缓,市场呈现疲弱现象,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进一步加大趋势,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下降。可以说,当前工业经济形势是金融危机以来少有的,相当严峻。对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上月,杰辉副省长分别召开了南北片座谈会,3月6日在南片会上就工业运行提出6项要求,8日在北片会上提出5项要求,都很细,很有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省、市、县各级工信系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对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48家、超十亿的586家、超亿元的5861家大型企业,实施省、市、县分级负责、领导分包、“一对多”帮扶,鼓励其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对637家停产企业,实施“多对一”帮扶、优势企业“结对”帮扶,促其尽快“复产补损”。对困难企业,实施所在地领导和部门“一对一”帮扶,着重解决制约瓶颈,稳定生产,改善效益。加大新增长点培育力度,力促新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2.加强要素保障。深化产销衔接、银企对接、用工对接。开展工业品网上行活动,办好十大工业展会,坚持同质同价优先使用本省产品;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向,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协助新能源等产业困境突围,确保全年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逐行落实政银企合作约定的6000乡亿元贷款授信。构建企业用工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举办用工对接活动,缓解企业用工难题。此外,还要着力保障企业煤电油气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