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05:39: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学学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定性研究在23年间呈下降趋势,定量研究呈上升趋势;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比,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运用批评理论、文献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只是在近一些年略显上升.其中以文献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较为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方法并用和多范式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论文四种研究方法分布Hannafin在分析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时指出,"三种主要力量影响了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即行为科学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传统、创新推广研究特性以及学术界对研究的态度".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行为科学研究传统,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为新兴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主体.只是在近一些年,其他研究方法开始逐步增多,这说明心理学研究传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稍有减弱,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完全移植和照搬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善,其他研究方法逐渐被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所接受."最近,发现和证明知识的不同范式的概念,成为许多学科的主要讨论焦点."在我们的分析中,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主流,这一点似乎与美国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相背.这也许是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形式具有特殊性,它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同时,这一结论也印证了Barbara B. Seels和Rita C.Richey的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变化的观点,"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些变化的范式包括了向接受定性研究方法的转移,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建构主义心理学观点的转移.教学技术也感受到了许多相同的影响".
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题目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对美国23年来297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教育技术学研究目标角度来看,解释性研究占绝大多数,而且在近几年,其数量在总体上略微有所下降;而理论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开发性研究与评价性研究基本上变化不大,在近几年有所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角度来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23年来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主体;定性研究在23年间呈下降趋势,定量研究呈上升趋势;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比,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运用批评理论、文献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只是在近一些年略显上升;教育技术学研究多范式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一)总体趋势
综观近13年间翻译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发现其总成果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从总体上看,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2004间,翻译心理学研究增长缓慢且不稳定,13年期间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6篇;2004年后则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期,研究成果量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国内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翻译心理学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我国的翻译主题研究近十年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尽管这些成果尚无法与翻译客体(即译品研究)媲美,但是它们却预示了未来翻译研究的新趋向。结合笔者在CNKI中检索到的近十几年的学术成果来看,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归纳为两个方面:(1)翻译心理学理论模式研究;(2)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研究。1.翻译心理学理论模式研究肖辉指出翻译过程不是线性的过程,译者可从下一个阶段向前一个阶段推进。Nida的翻译模式没有涉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Bell则更进一步把翻译模式理论涉及到了思维方面的探索。而王军在对Bell的翻译模式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Bell视图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描述翻译的思维过程,但缺少操作性,没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许钧更进一步提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转换层面的具体过程,而且涉及到人类理解行为的基本倾向和伦理原则。宋德生突破性地提出一贯讲究从认知看待翻译,也会忽略了认知可能会限制翻译。他们的研究无疑从宏观的角度对翻译心理学作出一定的规范和引导。同时,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也被引入,其中包括认知心理学,心理学视觉误差,格式塔意象模式,心理空间理论等,这就使研究的理论依据得到了加强。2.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研究谭业升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探讨了译者双语表征的认知特征及视觉化翻译等,强调了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认知建构。这也表明了培养译者的主体意识开始引起了关注。金明在承认前人对翻译主体认知建构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建设性地提出了译学研究应当把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倡导了译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研究无疑从对译者的理念、修养上做了宏观定位。而从译者具体的思维层面上,肖坤学否定了传统翻译理论把词汇层面的翻译看成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问题,从译者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词语的翻译问题,有助于纠正译者的传统符号思维。张晓雪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将心理学和语言学认知相结合,尝试对翻译过程及其间译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发展作出全新的阐释。邓志辉取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视角,将TAPs定性研究与量化问卷的定量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更清晰地认识译者进行单字翻译的过程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实证研究资料,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王湘玲基于口译过程模式和翻译能力理论,通过刺激回忆、问卷、笔记和访谈四种方法,针对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认知心理因素对其口译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译员的认知心理因素。
(三)研究方法
在整个翻译心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架构中,刘绍龙提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实验研究和其他研究。根据对收集的这36篇论文的统计,国内的翻译心理学研究中基于统计数据的描写性和实证性研究的文章共有2篇,只占论文总量的5%,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流地位,其研究量占95%,而且主要集中在最近两年内。这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四)未来翻译心理学的前瞻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5973
国内刊号:37-1066/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方法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53-02
一、修辞心理学的概念内涵
修辞与心理学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成果。人类语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修辞不仅与心理,而且与使用语言(修辞)的社会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人们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探寻修辞活动的心理机制,开辟了修辞研究的新领域。一般认为,修辞活动与心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有时是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第二,修辞活动会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第三,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很多修辞方式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像比喻、移觉、比拟、夸张等许多修辞手法,无论修辞主体在修辞创造时还是修辞对象在接受时,都离不开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可以说,修辞心理是修辞话语生成或建构的重要动因。要想对修辞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就必须了解蕴含其中的修辞心理,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建立了修辞学的分支——修辞心理学。
所谓修辞心理学应该是立足于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关注与修辞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旨在揭示对应的心理规律,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的修辞心理现象,其体系的基本构成至少应囊括三大部分:一是修辞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修辞个体心理、修辞群体心理各自的结构、功能、分类以及两种心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原则、心理基础和心理过程[1]。
二、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
修辞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专著和完整的学科体系虽然建立不久,但修辞心理问题,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就很早有人注意到并作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探讨。
20世纪中期以后,诸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修辞心理特别是一些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先后出现了一批专门探讨某一种或某几种辞格形成的心理基础的论文[2]。在修辞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代表人物是复旦大学的吴礼权博士。他的著作《修辞心理学》对修辞学的理论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从心理学角度系统研究修辞现象的专著,《修辞心理学》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它在绪论中回答了修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初步完成了为这门学科正名、定位的任务。从总体上揭示了修辞文本建构的普泛性心理规律。不但独具慧眼地单列一章讨论“修辞主体”的问题,赋予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修辞主体的心理特质在修辞心理研究中应有的非同寻常的地位,而且对“修辞文本”的基本假设、修辞文本构建的基本原则也作出专章探索,从心理学角度对修辞文本建构的“恰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作出全新的阐发。借鉴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的相关理论分别探讨了六个大类的不同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修辞心理学》一书在对修辞手法进行心理阐释时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释体系[3]。
至此,修辞心理学已经具备了大致完整的学科体系,但由于修辞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在此之后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似乎仍未能独立于修辞学的范畴,之后的研究大多是修辞学家对于某些修辞现象的修辞心理过程的分析和细化。
张春泉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中,以蒋先生记叙自己书记题名的心路历程的文章为个案,对蕴含其中的内省的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了个案考察。通过对蒋孔阳文章的逐句研究,详细解析了题名的动机、过程、结果题名未遂,完整研究了该文中全部、完整的修辞心理过程[4]。
在此之后,张春泉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对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的文章,取得了一些修辞心理学的独特成果。例如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中,张春泉以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为例,进一步从微观、常观、宏观视角探讨修辞的过程性、研究修辞心理的材料、方法以及修辞心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5]。
张爱惠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翻译对比研究,证实了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在国内学者逐步建立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于修辞心理进行了研究。例如GERTRUDE BUCK在其1895年发表的Figures of Rhetoric: A Psychological Study.一文中就描绘了修辞手段在心理学层面产生的过程,并且认为修辞格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John Shotter在The Rhetoric of theory in psychology一文中,认为理论的语言的天职正是通过对理论的说明陈述从而在修辞学上有选择地影响我们感知:对我们自身活动中“合理到难以注意”的方面的渲染,并且引起我们“对论述的想象”,即导致我们把小说当作现实[6]。奈梅亨大学的Michael W. Katzko在The Rhetoric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Problem of Unification in Psychology一文中对心理研究的修辞结构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三、修辞心理学的方法论价值
1.修辞心理学建构的意义
修辞学只归纳、分析语言运用中哪些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可以使用哪些修辞手法,对人们为何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某种修辞手法为什么有较好的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没有进行阐释,使人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修辞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阐释人们为什么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为什么某些修辞手法有较好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的心理原因,建立一套阐释理论,说明修辞现象得以产生的心理机制。解决修辞学不能解决的“所以然”的问题。开展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是可能的、必要的,它将有助于人们弄清有效修辞的内在机制。通过修辞心理学的阐释,能够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加深对修辞文本的理解,增强修辞自觉性,提高修辞能力,使思想情感表达更趋圆满。
2.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价值
修辞活动是个体现象, 因此不同作者的修辞手法都有所差别。但是修辞心理学却是一种集体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修辞文本可以被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人所理解的原因,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修辞是可译的。修辞翻译是一个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交汇变通的过程。文化有民族之分, 修辞也因此而各不同。但是修辞不是完全不可译的, 正确了解不同民族的修辞心理, 就有可能跨越文化和思维的鸿沟, 尽最大可能实现修辞文本的可译性。修辞之所以能够翻译, 是因为修辞心理是人类的通性,修辞文本在研究中有民族之分是因为各民族在地理历史等社会、人文因素的印象下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修辞的通性和民族性都可以用修辞心理学来解释[7]。由此可见,修辞心理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修辞心理学作为一门由修辞学和心理学交叉衍生出的独特学科,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正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学科独立以来,虽然有吴礼权博士大体建立了其学科体系,但其后发展的并不迅速,研究成果较心理学的其他分支而言也较为稀少和分散,修辞心理学这一发展现状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修辞心理学对于修辞学和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希望修辞心理学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修辞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丰富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使修辞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成熟深入。
参考文献:
[1]段曹林,冯广艺.对修辞心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0
[3]冯广艺,段曹林.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修辞学习,2003,(6).
[4]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J].修辞学习,2002,(5).
[5]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J].修辞学习,2005,(3).
【关键词】张晓刚 艺术学 跨学科研究
张晓刚博士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以下简称《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作为东南大学“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项目”成果之一最近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并成为“艺术学林”文库著作的又一全新力作。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张晓刚《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即在“20世纪”这一特定的历史叙述框架下。对我国学者围绕艺术学展开的有关跨学科研究活动及成果予以系统梳理和检视,以期为当前的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学术参照和理论鉴戒。
艺术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诞生的标志是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马克思・狄索瓦(Max Dessoir,又译德苏瓦尔,1867-1974)于1906年出版的著作《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他所倡导的一般艺术学。一方面是针对美学而言、与美学相并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是针对特殊艺术学即各门类艺术学而言的,是各门特殊艺术学的理论总结。艺术学在德语国各个国家的传播自不待言,就是在法、英、美、意大利、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也可以看到艺术学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所说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也就是这里的一般艺术学。
我国学者最早对国际上这股学术思潮作出应答的是宗白华。上世纪20年代他从德国留学回国任教于南京的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现在的东南大学溯源于此),就以艺术学为题作过系列演讲,并写有体系完备的讲稿,其讲稿内容就广涉各个艺术学流派和论题(心理学、人类学、风格论、形式论、艺术分类等);30年代,艺术学研究比较兴盛,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40年代,马采先生比较系统地对艺术学的范畴、对象、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在1941年发表于《新建设》上的论文《艺术科学论》,首次涉及到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问题。解放后,50年代,艺术学基本上是翻译一些国外的文献,而且主要是苏联的。另一方面,对具体的门类艺术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艺术学的学科本体方面研究的少一些,“”时候基本就没有了。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很快就形成了美学热,艺术学的研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美学所取代了,甚至在国内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的概念中,认为艺术学就是美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此后就有一些学者呼吁大力开展艺术学研究,并尽快确立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90年代中期,经张道一、凌继尧、刘道广等人的大力倡导,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增设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同名),使之从组织体制上在国内得到确立。发展至今,艺术学也成为了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从艺术学的形成来看,它有三个研究领域。其一是理论艺术学,主要讨论“艺术一般”或“艺术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艺术的本质问题:其二是应用艺术学,指艺术学原理在实践领域里的具体应用,它和理论艺术学相并列。近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为艺术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三是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亦即交叉学科研究,或综合艺术学研究。其研究内容在交叉学科上应以“艺术对象”为主体,展开艺术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总体看来,我国20世纪的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呈现出“两高一低”的运行特征。“‘两高’是指20世纪20―40年代和80年代到世纪末这两个时段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最为繁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强劲势头,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等各个艺术学跨学科分支都得到了较为均衡和快速的发展”,“‘一低’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世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低谷期”。(p.100)这种现象的形成是与当时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国内从跨学科视角对艺术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专著还付诸阙如。可以说张晓刚所著《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是21世纪初对此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并由于其精彩的论述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书由绪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总体格局、各跨学科分支以及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共九部分构成。张著《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并非指广义上的围绕艺术学科且涵盖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多层次多学科合作、综合和统一的研究,而是专指艺术学的交叉学科的狭义层面上的研究。具体是指艺术学和相邻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化人类学等)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交叉而形成的艺术学分支学科。作者试图采用现代艺术学理论及跨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构成展开初步探讨,阐释其基本的学科属性和学科成熟标志,明确各跨学科的学科定位,廓清边界,确定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作者选取已较为成熟的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和艺术人类学五大艺术学跨学科领域,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实际,在横向的体系性与纵向的历史叙述之间寻找到一个较好的契合点,较为全面、立体、动态地展现了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运行过程、历史内容和发展规律。
作者认为:“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在于艺术活动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由此产生研究艺术活动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多学科综合的必要性”(p.39),而“问题域的形成是一门跨学科诞生的真正标志(或者说是它的充分条件)。”(p.56)“一个学科问题域的形成,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学术累积成形。”(p.55)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既可以摆脱以往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既定思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本质论和封闭的系统论同时,问题的确立性和阐释的开放性,也将使我们面临多重的选择前景。作者分别以艺术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为例进行说明。在艺术心理学领域,就是围绕着艺术创作心理和接受心理。费希纳开创的“自下而上”的实验美学认识论路线,移情论对审美体验的深刻阐释,心理分析派对个人意识的开掘,原型批评对集体无意识的探险,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完型的分析,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研究等等,解决了艺术活动中包括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和气质、性格、天才、灵感等心理奥秘。艺术心理学才在艺术家心理、艺术创作心理、艺术作品心理和接受心理等领域组建确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地。而这些问题都是传统艺术学所无能为力的。在艺术社会学方面,以法国波尔多学派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艺术社会 学,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理论批判的艺术社会学,还有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艺术社会学以及苏联等国发展的艺术社会学等的流派纷呈和竞相推动,使得艺术社会学也逐渐圈定了艺术生产社会学、文本社会学、观众社会学等学术场域。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人类学等跨学科分支的独立也莫不如此。
任何一种理论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所探讨的,正是特定学科知识在自身演变过程中的具体增长与变化,以及这一知识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学术价值构造和特性问题。恩格斯说,哲学史是哲学思维的学校。同样可以说,艺术学史是艺术学理论思维不可代替的学校。正是艺术学史形成、丰富和完善着艺术学理论。而跨学科研究在艺术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具体理论的发生、发展总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历史过程,而知识层面的历史增长和变化则是其内在的支持,因而,探讨一种学科的历史演进,其知识背景所具有的特征必定会以一定的面貌呈现出来。
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是中国现代学术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具体成果,而不是中国本土艺术学传统延伸的产物。它诞生于‘西学东渐’的文化大语境中,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交融中碰撞的智慧火花。”(p.74)毫无疑问,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知识性存在背景,这一过程的出现和演变,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一,中西方两种知识系统在交融整合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第二,这一整合过程对于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构造产生什么影响:第三。这种影响的发生本身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特性和意义,以及这种影响的存在为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形态的确立提供了什么样的规范。
作者精彩独到的分析在书中随处可见,可以看出作者对学科相关资料、发展历史和当前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又极富前沿意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理论造诣。因此他论述起每一个问题来,都有一种总揽全局、高屋建瓴之势。即使初学者也能从这部《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清晰地了解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整体情况和来龙去脉。
亨利・吉罗等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与对立的公众领域》一文中提出,正是学科的区分与专业化导致了批判思考的减弱,同时也使这些专业人员无法针对共同的学术关切而彼此对话。在我们看来,学科的划分与形成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社会现实的变更,以追寻艺术普遍(艺术一般)为目标的艺术学,已无法再固守学科所设定的坚强壁垒而对现实作出有效反应。因此,融合的视野和学科的交叉已成趋势,“这些学科多方面的重合产生出了双重的效果。一方面,无论是依据研究的对象还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要想为这几门学科找到明确的分界线都越来越难;另一方面,由于可接受的研究对象有了范围上的扩大,每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这样便导致了对这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学术前提的合法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质疑,而在以前,每一门学科正是借此而为自身的对立存在权利进行辩护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便是新创一些带有‘跨学科’色彩的名词,如传播学、行政学和行为科学”。
在我国,艺术学自诞生以来就和艺术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是同步进行的,即同时表现出学科分化与学科重组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我们以现代学术观念对传统思想资源进行的学术整理、归纳和学科分化的工作持续进展,使得作为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并形成了系统的学术范畴和命题的现代学科的艺术学开始形成:另一方面。我们又广泛地采纳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视野和方法对艺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寻找艺术研究中科学与人文的最佳结合点来克服单一化视野带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p. 81)
科学心理学自1879诞生以来,历经众多学派的竞争与融合,发展到当代,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成为当下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体系内容心理学到目前的认知心理学,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心理学已历经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其中夹杂的大大小小的理论思潮也很多,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四大势力,其影响持续至今(舒跃育, 2011)。但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进步,心理学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拓展,以及心理学与多学科的相互交融,心理学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其中发展正盛的认知神经科学最有可能成为心理学的“第五势力”。在后现代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心理学学科体系加速分化,美国心理学会(APA)目前在册的就有53个心理学分会,每一个分会几乎都可以主导一门学科的发展,就我们所熟知的,近年就兴起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叶浩生,2003),这使原本就不很清晰的心理学体系新增加几分凌乱。
心理学目前的多学科分支的现状,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结果,还是心理学分离和破碎的预兆。张海钟和姜永志(2010)认为,学科分化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物理学这样的成熟学科就有数十个分支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学并不多。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斯塔茨(Staats, 2003)则认为,学科过度分化是心理学分裂的预兆,这样的分裂现状,使科学心理学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共同体,难以形成如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所说的统一“范式”(Paradigm),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将成为泡影,心理学终将难以摆脱前范式科学形态的命运。斯塔茨(1996)曾指出,“每一门科学都得经历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转变过程”,他注意到在自然科学方面,这种转变以极高导致了在理论、方法和哲学上的相当多的一致性,而行为科学却是分裂的,因此,他试图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科学心理学,但是舍弃人文的心理学注定是不圆满的,这一整合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心理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心理学是在发展还是在倒退,心理学的历史是否有一个类似于规律的法则来引导学科发展,或者说心理学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澄清会让我们对心理学的现状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下我们将看到争论最多的三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同时,立足于当下后现代和多元论的观点,我们提出心理学的多元论发展模式,作为第四种模式,同样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2心理学史发展的传统模式
2.1循环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每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个规律的生成,循环发展模式(Cyclical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就是重复自身,起落消长,无尽往复。王国由盛而衰到再次兴盛,知识的停滞与知识的重新发现都是循环往复的。最早的循环论者应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克·西曼德,他认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无限与无形的,他命名为“阿派朗”,意思是“无边无界”,他认为宇宙的每一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循环变化过程。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为循环发展模式提供了佐证。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论认为,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之为科学,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都处在前范式或前科学时期,科学工作者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待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于是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因此,他认为科学发展是四个阶段的往复循环:即前科学时期(前范式)→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当新范式战胜旧范式就标志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新的常态科学时期。在新的常态科学时期,新的范式成为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引导下继续积累式的前进。但到了后来又出现新的反常,陷入新的危机,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范式到更新范式的转变,进入更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库恩同一时期的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同样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的这个模式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的质变,也体现了它的量的进化(夏基松, 2010)。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心理学史的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规律。从地域人格的形成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循环,姜永志和张海钟(2010)就发现,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将导致人们适应环境的差异,对环境的不同适应会逐渐内化为区域文化内的一种习惯、思维,最后生成一种区域性文化,不同的区域文化因差异不同,而形成不同区域的文化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的表征方式外显为区域文化心理行为,这种行为又会使人们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即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心理→区域文化心理行为→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心理……,这是区域地理与人格生成的循环往复过程。另外,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循环模式,意识或经验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唯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时期,意识仍旧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自从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之后,心理学彻底的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将外显的能够测量、重复和量化的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持续影响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其很多观点仍被认知心理学所沿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使 意识重归心理学领域,意识的回归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又一次循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意识与行为成为当代心理学都涉足的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寻求意识与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种循环其实并没有停止,每一次循环只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即达到了库恩所说的常态科学时期,或者拉卡托斯说的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但是,每一次循环都会从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吸收新鲜的东西,并将其整合到现有理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这是该模式最易被接受,也是最具解释力观点。
2.2线性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线性发展模式(Linear-progressive Development Model)认为,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先辈发现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如实证主义先驱孔德说的一样,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其暗含的假设就是只有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应该就是线性的发展。而波普尔(Karl Popper)的批判理性哲学也承认了积累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发展模式是:(1)科学开始于问题;(2)科学家对问题提出大胆猜测,即理论;(3)各理论间展开批判和竞争,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高的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伪,又出现新的理论。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是知识经验的不断累积(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孔德(Isidore Comte)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模式直接影响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或许这一线性进步发展模式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从心理学史的考察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佐证。如在心理治疗领域,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线性模式,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2010)在《车文博文集:西方科学心理学史(第五卷)》中认为,早期希腊思想将心理障碍看做是超自然的力量,后来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认为是体液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并强调脑的作用,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强调“中庸”的情绪反应是缓解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后来萨布科(Oliva Sabuco)认为情绪的自制促进了心理健康,后来皮内尔(Philippe Pinel)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有些精神障碍有神经生理基础,而有些精神障碍没有生理解剖基础,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再到后来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人们通过现代测量技术来鉴别心理障碍,并通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意象疗法等。现代心理治疗的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并不是突现的,而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累积的结果。研究者也常常深有体会的认为,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都是奠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累积,如感觉、知觉、记忆等的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读基础上,通过一次次实验得到的。在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争中,所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心理学是否需要这样的实证累积,由实验数据组成的实证材料能否代表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实证积累的心理学能否促进心理学的统一?
这种线性进步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每一个学科发展多必须要经历的,知识的产生都是逐渐积累的。心理学史的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早期积累,心理学史的每一本经典著作,都对促进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各学科知识做大篇幅的论述,哲学作为心理学的母体、从来都是科学心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直接供体,生理学作为对科学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也成为了科学心理学最亲密的伙伴。正如维特斯特恩(Wetterstein, 1975)认为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人们理解记忆、学习和感知过程等问题的知识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心理学内部仍存在一些分支学科的领域,它们通常研究诸如人格或社会控制问题,其发展历史较为混乱,不容易根据线性进步模式来解释。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一种完全相同的总体模式,也许存在几种模式,一些符合循环发展模式,另一些符合线性进步发展模式。
2.3混沌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混沌发展模式(Chaos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本身没有任何完全相同和普遍性意义。正如费舍尔(Fisher)指出的那样,“历史只不过是一出偶然发生的、不能预见结局的戏剧”(墨菲, 科瓦奇, 2010)。在历史中发掘的意义是我们强加于历史之上的意义,而不是历史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萨瓦(Sawyer, 2000)就认为:“撇开创造历史的人,历史不过是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既不能说它具有客观性,也不能说它没有客观性,问题在于人们不了解历史的客观性却赋予其客观性”。因此,心理学的历史也可能是一种混沌的和不连贯的历史,科克(Koch, 1969)在《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连续的科学》指出,心理学在百年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伪知识和无意义的思想[。科克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被看做是“极力效仿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但是他又说,目前为止,心理学尚未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论来研究其独特的对象,还远远不能说明它是一门累积的、渐进的科学。
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在极力模仿自然科学的过程,已经将心理学割裂了。按照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轨迹,科学的心理学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主线的,无论是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是近年兴起的认知心理学,都主要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其哲学基础。传统科学方法论是以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直接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延长工具可以客观把握到的,只有感官把握到的才是客观和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其实揭示的只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心理现象必须借助于非实证的研究(葛鲁嘉, 2008)。对自然科学过度的模仿,使心理学失去了本真,那些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但又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主导作用的心理现象,不应该被方法论无情的拒之门外。从这一视角来看,心理学的历史更多的是一部 实证科学心理学史,它缺少的是连续性的和综合性的关于人的心理的解读。因此,混沌发展模式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显然它也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历史,毕竟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内容以及体系上,都具有循环和线性进步的特征,那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当下的心理学,更能揭示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呢?显然上述三者都具有相对的适切性,但同时也有片面性。
3多元发展模式
以上每一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发展连贯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些人更愿意接受心理学史的循环发展模式,另外有一些人更倾向于接受线性进步发展模式,甚至还有人认为心理学史部分上也是混沌的。理论的不统一往往都会陷科学于囹圄之中,在心理学这个限定的领域也一样。既然以上三种历史发展模式存在缺陷,那么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早期学者,会发现很多学者都持有一种多元论,瓦伊尼(Weiner, 2010)在其著作《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中强调,苏格拉底(Socrates)就曾最早规划出一种多元论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强调行为具有多重原因,行为的原因不单纯是心理学、生理的或是社会的,而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而中世纪理性主义者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哲学视角也允许多元性和多样性在整体性中占有更重要地位,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这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现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创立者詹姆斯同样是一位彻底的多元主义者,詹姆斯明确证实了分析的多重水平:分子的、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并且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应用。他的多元论对他的心理学取向有几种含义,首先是方法学的,我们审视詹姆斯的著作,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就会发现一种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其中方法学的观点起了辅的作用,詹姆斯是用了多种方法,显然是一位方法多元论者。二是在心理学对象上他的多元论也尤为凸显,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宗教心理甚至超自然现象(方双虎, 2011)。早期学者的多元论思想,为今天心理学的多元论取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哲学成为支持多元论的主要阵地,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一元论,提倡多元主义,认同不同意见同时并存,共同繁荣。后现代哲学还接受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和“增生原则”,认为任何理论都有韧性,没有一种理论永远能驳倒另一种理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判定一个理论好于另一个理论。我们再回到心理学分裂的源头来看,其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文化霸权问题,即主张建立一种普遍性适用的实证科学和严格意义的实证科学,这种客观的研究范式确实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科学的地位,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操作主义使人类心灵越来越具有可操作化,提供了客观揭示和理解心灵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技术,合理的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侧面。
但是,这种客观研究范式所坚持的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没能完全的阐释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心灵主观性。这种以实证主义取向建立的心理学实际上所持有的就是一种一元文化论,反对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形式,反对其他文化中的心理学式样,这样难免忽略了其他文化中有价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关于心理的解释。从美国心理学会(APA)53个专业分会来看,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这样的分化是否阻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了呢?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细化不但没有阻碍各心理学分会的发展,而且很多心理学研究领域还出现更多的交叉研究。从行政组织结构来看,在20世纪末,心理学已经同其他学科一样统一,甚至比某些学科还要统一,如,在生物学内部,我们通常能见到至少20个系,包括植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林业学、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研究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等。所以,心理学可能高估了其他学科的统一而贬低了自身的统一性。按照詹姆斯的精神,我们必须考虑学科统一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探索多元化为心理学提供的优势,一门新的理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会弥补心理学的分裂,同时又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带来希望。
4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历史并不是分化的历史,而是学科多样化、复杂化、丰富化、精细化的发展必然性。那么,心理学史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会遵循这样一种多元论取向,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心理学研究越精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弥补了心理学的分裂,起码将其研究限定在了心理学的边界之内,阻止了学科分裂或被其他学科蚕食的结果。因此,对心理学史的解读,要站在多元论的立场上,持有多元发展模式(Pluralism Development Model)的观点。在心理学史的体系中,诸如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等几种典型体系被纳入到了当代主流心理学之列,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对当代心理学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认知心理研究回归了意识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多元方法的重视也拓宽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们对整个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变化仍会持续关注,但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采用多元论的视角,将心理学史的发展纳入到多元发展模式中来考量,客观公平的承认每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这样解读的心理学史才会彰显心理学的当代价值。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车文博. 车文博文集(第五卷): 西方科学心理学史.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双虎. (2011). 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 心理科学, 34, 1242-1246.
葛鲁嘉. (2008).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姜永志, 张海钟. (2010). 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 心理学探新, 30, 3-6.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2012). 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 心理研究, 5, 8-12.
墨菲, 科瓦奇. (2010).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林方, 王景和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