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6 10:40: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设计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环境设计
人性化环境设计应首先体现在对人本身的关爱上,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前者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强调环境之于身体的舒适性;后者则强调建筑具有近似生命的语言,环境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环境设计就要体现这一原则,人与环境要做到和谐统一。
一、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注重外型与功能的统一
高校图书馆建筑是校园内的人文景观,体现了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其建筑风格应具有很强的文化氛围,根据本地区、本高校的文化特色,将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融入到图书馆建筑,同时必须增强现代意识,使图书馆建筑体现出时代的特色。现代高校图书馆应是开放型的,大量的书刊、资料均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因而大都采用大开间的格局。为了增加使用上的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图书馆通常采用同层高、同柱网、同载荷的设计方案。近年来新建的高校图书馆,都充分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总体来说,通过建筑方案的“个性”与结构设计的“共性”相结合,来体现整个建筑物的内涵。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追求造型、环境的统一,使图书馆多一些有效的适应空间,能高效、快速地发挥其收集、传递知识信息的职能,这成为图书馆设计师共同的目标。
二、环境景观要“境”与“意”相结合
建筑离不开环境,人们在审视建筑美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境”是指高校图书馆客观存在的外部环境,也是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普遍希望图书馆建在交通方便、接近服务对象、无噪音、无污染的校园中心地带。在选择图书馆馆址时,要着重考虑图书馆建筑与校园内学生密集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更便捷地为读者服务,才能成为广大师生心目中的文化信息中心。
“意”指的是对图书馆外部环境设计的主观构思。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的特色和有利因素,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综合功能、艺术、历史、文化等要素,分析读者心理,创造出让人感到亲切、为多数人喜爱的环境景观。
三、室内装修体现以人为本
图书馆室内装修不追求华贵的材料、繁多的装饰,趋向简洁、合理、舒适、实用。
首先,应明确图书馆空间使用功能,分析读者的体能结构、心理形态和活动需要等多种因素,通过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和设施家具的设计,使室内环境适应读者要求。
其次,要注重视觉环境设计,空间界面色彩要求搭配和谐、色调淡雅,墙面色一般比天花色稍深,采用明亮的中间色,而不用纯白色,可以减少读者眼部疲劳。材质尽量考虑亚光或无光材料,可避免炫光产生,也可降低噪音,为读者营造柔和、静谧的阅读环境。在造型、线条运用上注重对称,避免强制性引导视线的因素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再次,要注意空气环境设计,使室内空间湿度、温度适应工作、阅读和藏书保护要求,其中以自然通风为主,并运用现代化设备保证室内湿度、温度指标。
四、陈设艺术讲求柔化空间、调节色彩
图书馆大开间的布局特点、大面积的书架和阅览桌椅、中调的色彩等,构成了冷硬、沉闷的空间。各种陈设品的介入无疑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使空间刚中有柔,和谐悦目。
陈设艺术的范畴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高校图书馆应考虑自身特点,取用精华。例如在大厅一角展示一些本校师生的艺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服饰、风筝、观赏石等,或利用大厅墙面制作巨幅壁画、壁挂、浅浮雕等。根据读者亲近自然的心理,可以在中庭或天井陈设一组室内山水,涓涓细流,动中有静。阅览室是学习的环境,陈设艺术趋向简洁,在墙面点缀一些小幅字画或在柱边摆放石膏雕塑,这些陈设品营造出了一种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读者的求知欲。
标牌、指示牌、布局图、标引等也可纳入陈设艺术的范畴,须精心设计制作,注意与整体氛围的协调与和谐,从而点缀和美化环境。
五、精心营造绿色环境
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设计应高度关注读者对绿色的心理需求,使图书馆内外建筑的实用空间与绿色观赏空间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室内外自然环境相互辉映,令读者感到愉快舒畅,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营造绿色环境的通常做法有:正门、大厅摆放青翠茂盛的大株植物,如铁树、棕竹、琴叶榕、关阴针葵等,再配以雏菊、串红、大丽花、金角草等中小型盆花带,形成热烈、庄重而又富有生机的风格。读者休息室、走廊和楼梯拐角处,可以放置一些观叶植物,如橡皮树、绿萝、龟背竹、巴西木等,利用绿色叶片和彩斑叶片互相衬映,构成景致各异而又富有自然气息的生物角,注意不可妨碍读者通行和环境通风。书库和阅览室绿化应以雅致、安宁风格为主,在窗台、角落、走道上摆放绿色盆栽,消除了室内空间的生硬感。在天台、屋顶处建造“空中花园”时,考虑到风大、土薄等情况,适宜种植攀沿植物、蔓生植物和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草坪。“空中花园”大大拓展了室内绿化空间,使屋顶生机盎然,减少屋顶滞尘量,还可调节室内温度,是读者休息小憩的好场所。
结语
作为人文精神家园的图书馆,营造人文化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的宗旨。读者在图书馆身心放松,有一种满足感和信任感,但当前高校图书馆只重视馆藏和设备的状况,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和方向。因此,对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环境设计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刘玉楼.室内绿化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为测绘工作者工作提供的一种系统,该系统可以减少测绘工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是在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存储地理信息的数据及其属性,并且按照标准进行数据存储、更新、查询、输入、绘图、显示、综合分析及其应用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设计方面用到的功能有放大、缩小、全图、刷新、图层控制以及面积量算、距离量算。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适用于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环境设计的操作简化了不必要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CAD是环境设计的一个操作平台,环境设计人员通过CAD可以制作需要的图形,并且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设计中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行大量计算、选择最优设计方案。CAD能存储大量的图形,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编辑,首先通过草图,通过一定的设计变成其成型的效果图。效果图是计算机通过设计人员设计自动生成的。用户如果不满意,设计人员通过CAD可以进行修改,直到用户满意为止。CAD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设计者设计图形的效率、设计图形的规范性及其美观性,为环境设计的人员提供了帮助。
二、电子信息技术对环境设计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护世界生态环境是全世界的大事,现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严重,这是全世界人们面临的课题,环境设计是人类去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为人类生存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自然、人类、社会三者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设计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设计,要适合自然界的变化,美化环境,让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发展与生存,社会上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有关部门必须禁止,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人类在设计过程中,要把人类的感情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人类的美学观点,尤其人类的创新意识必须应用到自然环境中,用现代科学手段,去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全心全意的去改造大自然,用美学的思想去设计大自然,让人类能长期生活在和谐的大自然中。
1.环境设计
现代的环境设计离开电子技术根本无法完成,其操作平台CAD可以绘制各类需要的效果图,效果图是有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设计人员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把一些草图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成型的效果图。环境设计离开计算机以后,工作效率要很低,比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规划设计人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方案进行设计,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设计人员通过图形进行规划,最后规划设计人员利用CAD制成效果图,空间数据属性的运用,使效果图更加清晰,可用度非常高,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环境设计有很大影响,环境设计必须依靠信息技术进行设计,美化环境改造自然,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环境设计有一定的影响。
2.环境设计管理
现代的科学管理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现在是网络时代,各个行业的管理都要依靠电子信息技术,环境设计管理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现代化办公方面上,现代的网络化办公,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有所提高。现在各个部门办公都应用于内部局域网,内部局域网不同于Internet网络,内部局域网有监控平台,主要用于单位办公,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在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申报和审批手续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减少了工作时间,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环境管理和环境设计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工作目标是实现设计与管理一体化模式,实现无纸化办公,一切资料都以电子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应用内部局域网进行办公。环境管理部门与环境设计者可以通过GIS进行资料信息管理。环境设计必须有真实的作品及其较大的共享空间,例如城市规划设计者,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设计者,通过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最后选择设计点,通过操作平台设计出效果图,因此环境设计与环境管理二者不是孤立的,在设计应用过程中,必须把二者都考虑内,这样才能实现设计与管理一体化。
3.环境设计研究
环境设计的主要操作平台是CAD,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基本上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其操作平台CAD单独的完成都不可能了,必须与GIS系统一起使用,但侧重面不同。CAD主要是绘图工具。与CAD相比,GIS一般具有更为强大图形数据管理功能,能适应对大量地图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所以我们要把CAD数据转为GIS数据,便于浏览、查询、更改。通过CAD绘制的环境艺术设计图作为GIS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数据源,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及二次开发功能,建立GIS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不但从技术方法上,而且在工作思路上,都将会对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全局带来重大的影响。在CAD与GIS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CAD中图形数据结构与GIS不同使得它们不能直接转换;CAD与GIS图层使用的功能侧重点的不同,造成一些类似物、符号无法识别。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如何将CAD与GIS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是现阶段努力的方向。
三、总结
对学生而言,在今天的企业以更为系统的管理方式来安排设计,为了在设计领域建立长久而成功的事业,我们有必要了解设计正以何种方式在更广阔的背景中置身,其位置如何,如何来开拓挖掘它的真正潜力,如何专业地管理设计以为进一步的创新与变革服务。对企业而言内部,设计管理体现在品牌沟通,产品或服务设计,公司建筑、零售环境、网站以及企业之间的广告战役中。在企业外延,设计管理能根据政府的法律规定及国内外资源管理的全球风向,对企业的成长压力给予响应。设计作为一种企业的资源,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用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在企业中,好的设计需要好的管理,但好的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并不是好的设计管理的唯一成果,对于好的设计的追求,具有比设计本身更深远的意义。设计所考虑的是人和他所使用的工具的关系。设计的这一特点,使它成了用户了解产品和生产这一产品的企业的中介。就设计的管理的特点而言,由于它跨越了企业中传统的部门界线,形成一种新的、更加紧密的结构,有助于建立起一种杂交优势,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很重要的。
2设计管理的三个角度
(1)设计策略管理。设计策略管理是设计管理的第一步,设计项目最初的构想产生于这一阶段,辨别、创造设计的项目得以产生、委托以及推广的条件,是该阶段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时,设计管理的工作,是根据组织结构的战略决策催生设计构想,发现可供设计的机会,阐述客户的需求,并寻求设计如何服务整项业务的途径。(2)设计过程管理。设计过程管理是设计管理的第二步,设计项目与议事日程于此时逐渐展开。如何通过设计将战略具体化,使其切实可行,是该阶段的重点关注问题。此时,设计管理需要做的是如何运用设计创造企业的现在与经历,并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企业,品牌的形象塑造和外界对其的认识。(3)设计执行进程管理。设计执行进程,管理进入到交付设计项目以及成果的阶段。此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管理项目的实际操作,包括特定材料,工作关系以及操守职责的决策制定。设计项目一旦完成,作品的递交将会进一步延伸设计管理的工作范畴,这些工作可能包括制定设计条款与说明手册,阐述设计的继承与革新,甚至将设计方案翻译成国际通用的文本。评估设计项目的成功之道可以使人们获得积极地反馈信息,并进一步促进设计的有效运用。
3设计管理的趋势
设计管理就是在企业安排各种实际工作时,考虑设计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占的位置。设计在企业的创造性、革新性活动与企业经营工作如制造、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准备阶段的控制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设计是新产品开发与企业经营之间的一种协调机制,设计管理也就成了企业的一项中心的、决定成败的活动。好的设计管理将产品以及产品所具有的传播特征视为一个相同概念的体现。因此,设计项目的各个方面应该以一种“平行”的方式来发展,而不是前后脱节。这就需要有一种贯穿设计项目各个方面的总体思想,在项目开始时就应对产品、包装、用户说明书、宣传样本、广告等方面的工作通盘考虑,齐头并进地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许多互为补充的技巧,使各专业设计人员相互沟通。设计专业的划分到现在已经相当精细,一个设计师精通现代设计的每个环节已不可能,相反,除了设计专长,反而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管理、营销方面的知识,才能够胜任分工合作过程中的定位和协作任务。设计师不再总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是依照管理的要求,成为设计产业链条、设计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这种改变,使得设计管理上升为一种使组织高效和管理优化的手段,被不断提上历史日程。很多大公司、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专职设计部门、策划部门或设有顾问和总监。高等院校应该响应社会的需求,对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相关的理论与实务课程,或针对设计管理者开发高端的设计管理深造培训课程。
4结语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设计教育 产品设计 设计管理
一直以来,国内高职院校产品设计教育大多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使他们成为设计管理人才或未来的企业家。以往的设计教学注重对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面对市场变化,单纯的专业技能范围逐渐变得广泛,学科的交织成为设计教育所面对的新的社会变化。
可是,由于传统的产品设计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缺失以及对高职学生的偏见,从不重视设计管理能力的培养。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具有创业意愿和实际创业比例均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率则更高。对于那些急于创业的同学,由于设计管理理念缺乏,管理水平低下,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对于产品设计师而言,了解和学习设计管理的方法及技术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设计管理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设计管理的定义有很多种,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个提出设计管理定义的是英国设计师Farr于1966年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的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问题”。
日本《设计管理 》一书中对设计管理的定义是“设计管理是为图谋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而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体系化、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此定义侧重阐释了设计管理的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
产品设计作为一门新学科,人民已经逐渐意识到其对科技、生产、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重要性以及其作为沟通与商业策略工具的运用,已经加强了设计管理的地位。
二、设计管理在产品设计教学和实践中的应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设计管理在产品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三个结构层次展开:
1、设计方案管理
对产品设计而言,设计方案的管理,就是对整个产品设计方案的进程管理。设计是思维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所以对设计过程管理的具体任务就是组织这样的思维激励活动,引导设计讨论的方向以及做出适当的决策。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产品设计方案的把控,确保好的方案的产出,这个过程和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紧密联系。设计管理者要让设计师明确他在这个(概念--草图--方案确定--细节设计--设计评估--设计工程化--模型)循环中的位置,并促进各环节的方案交流与合作,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确方案管理与方案设计的区别和联系。方案需要设计,更需要对方案过程进行管理,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没有科学的方案管理体系,就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设计方案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和个别性,方案管理就是要让这种偶然性和个别性形成一套可以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设计师方案的形成,以及各个设计师之间的方案沟通,以满足客户对设计方案的需求和期待。
在方案方面,学生或一般设计师比较倾向于艺术设计,常常作一些带有纯艺术性质的设计,很少介入功利性的因素,设计完全是纯粹的、带有理想性的。但是在现代商品经济的社会中,设计不同于艺术创作,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同。设计方案不只是设计师自身认可,还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检验。优秀的符合各方需要的设计方案是设计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设计方案管理是设计管理的首要任务。此阶段主要从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组织与协助能力的学生中择优担任,相当于项目组长,管理者主体本身既是设计方案的执行者,也是设计方案的负责人。
2、设计项目管理
项目是为了提供一个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暂时承担的任务,台湾称之为专案。项目的特征是临时性和唯一性。项目管理就是对有关项目活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的运用等具体项目的管理。项目管理通过使用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等过程完成。项目管理的范围的三个主要方面: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设计项目管理就是对产品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等设计项目为对象所进行的系统管理。设计项目管理是设计管理的核心。因此,为了顺利实现设计目标,就必须对设计项目的各阶段实施一系列的管控,对设计实施过程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和有效控制。
项目化教学比项目管理更综合复杂,教师不但要作为项目的实践主体,还要良好地处理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一些设计方法、思考方法,同时还要教授设计项目的所有业务流程、项目管理程序和方法、业务沟通与管理等基本知识。此阶段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完整的设计业界实践经验方能胜任。
3、设计团队管理
我国的现代设计自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20余年,很多方面虽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毕竟与国外百年的经验有很大差距。有些企业虽然花费了大量资金在设计上,但产品设计是由工程部门负责,视觉传达设计由公共关系或市场开发部门负责,环境设计则由基建部门负责,整个企业上下以一种随意性的混乱方式使用设计,缺乏协调的整体控制,使得设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设计方与消费者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也急需建立和完善。
因此,设计团队的管理是设计管理的重要一环,重点在于根据专业特点,理顺团队管理架构和组织形式。产品设计运作从来就离不开团队的协作,随着专业的深入和分工的细化,更需要团队的力量。一个团队在业内有没有优势,能不能长存,关键在于团队能不能永远保持较高的设计创造力,进而关系产品设计团队创造力的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团队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设计管理是建立在产品开发设计活动中的,使得整个设计团队的设计活动在科学的管理机制下有计划和程序化的活动。充分地协调和管理产品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设计师、设计团队、校企双方等所有层面的相关活动,如组织人事与财务监督、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宏观层面。此阶段主要由设计中心主任负责统筹管理,相当于总经理角色。
高职设计管理教育只有根据艺术设计岗位工作体系构建教学体系,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改革,并以典型的设计项目为载体,才能逐步形成“职业型、开放性、立体化”的设计教育格局,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成连.设计管理:产品设计之组织、沟通与运作[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9
[2] 熊嫕.设计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 2009
[3] 刘瑞芬.设计程序和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陈圻、刘曦卉等着.设计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跨国公司 企业战略 设计管理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市场与开发的沟通间隙越来越小,科学技术的爆炸使技术分工也越来越细,一个产品的设计往往需要多种技术综合组合,设计的个性化,小批量的制造,产品的科学技术综合化,已成为工业产品设计主要趋势。目前,产品设计的合理与高效管理策划的分离,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设计与管理的结合,成为现代设计中急待研究的主题,在设计中的引入管理,可以协调设计中多个学科同时应用的矛盾,容易实现设计中实现艺术造型与技术的统一,达到设计目的。工业设计师在此充当不可推卸的角色。
一、飞利浦公司设计战略
说到飞利浦公司,人们不禁会想起节能照明领域的专家,“让我们做的更好!”,飞利浦公司总是以这种独特的魅力吸引消费者。人们欣赏它的简单又高雅、亲切又便利。飞利浦公司时刻在寻找消费者的渴望和梦想,再把这种无形的品质以有形的形式表达出来。
飞利浦在设计战略上提出了“一个设计”(one design)的理念,即一切服务与设计相联。在飞利浦公司,每一个项目,都会将管理者带入合适的商业环境,并使他们对与设计相联的服务现状做出正确认识和评价,然后设计部门根据他们的结果共同探索出可行的设计方案,从而将管理成功的导入设计渠道。
在设计与品牌的方面上,飞利浦公司设计是以品牌增值和管理设计供应链为目标,在对全球持续地做出研究与分析后,能很有效地做出决策,通过企业形象设计,体现宏观管理,因此设计和品牌成结为了整体。
在设计方向与战略如何与品牌体验和设计创新结合上,注重人机界面协调与人文关怀设计的原则,设计中所有环节、专业之间的矛盾,都得服从这个原则。从各种感官乃至心理上的分析进行探索时,只要理解了人和环境的时候,我们的方向也就明确了,而战略只是一种方式。与品牌相结合需要对品牌进行与人契合的定位,对价值、形、色、声、互动性等所有可感觉到的品质进行传达,并最终使其形成和谐统一的形象和价值,这时,人与品牌开始对话,品牌也如人一样成为感性与理性的共同体。
可见,飞利浦公司通过多年经验注意到设计与管理结合的必然,从人与环境、人的需求到设计方案、品牌建立、管理决策形等方面总结出“一个设计”的理念。这正是飞利浦公司设计管理模式的雏形,他们把这种设计管理叫做“一个设计”。
二、设计管理的定义
(一)设计管理概念引出
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简称DM。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品成为综合技术的载体,与从产品设计生成商品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工作,如组织、人事、经费、设计方法、程序、评价等的工作,都融入了设计的理念;而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设计工作的人事调配、经费的核算、设计方法和程序的运用、设计的综合评价,又无不体现了管理的角色。设计对于企业的作用逐渐增大,已成为企业生产力的一个方面,设计在经营活动中直接发挥作用,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设计管理是使设计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的方法,设计管理是从企业的总体观念出发,使设计在构筑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新产品开发和新的生活价值的创造性做出贡献。
(二)设计管理的理解
20世纪70年代,伦敦商学院的管理研究人员提出了设计管理的概念,经过30年的实践演化,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我国设计界及许多企业也开始重视设计管理的探讨,并运用到设计过程中。而对设计管理概念的界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可以对设计管理作这样的概括认识:设计管理是企业发展策略和经营思想计划的实现,是视觉形象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的载体;设计管理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把设计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的战略工具,研究管理者、设计师和专家的知识结构,用以实现组织目标并创造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管理旨在有组织地联合创造性及合理性去完成组织战略,并最终为促进环境文化做出贡献。
“对飞利浦公司来说,设计是一种财富,最佳地使用设计资源,是由公司‘一个设计’的理念贯穿,目标是将品质与效果最大地奉献给用户。飞利浦公司的服务也越来越与设计相联,因为一切为了用户的品牌体验,因此设计中心成为了飞利浦公司竞争核心,而以设计创造生活的品牌形象在全球开始迅速传播。”
可见,设计管理就是:“设计管理是项目经理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对现有的可利用的设计资源进行有效的调用,引导企业整体文化形象的多维的管理程序。”
三、设计管理模式
(一)设计管理的资源结构
设计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设计工作的日益系统化和复杂化,设计活动本身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获得好的工业设计不仅是一项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管理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当然是重要的,但在企业内部进行设计管理的技能同样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企业设计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并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在设计管理中,设计管理者处于设计管理的核心位置,我们可以理解为内部核心资源。在设计师的四周排布的是设计开发、售后服务、市场开发和生产检验,代表设计管理的资源。设计管理实际上就是以设计师为核心并协调其与设计开发、售后服务、市场开发和生产检验关系的行成系统。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时作为资源的设计开发、售后服务、市场开发和生产检验,其扮演的角色地位是不一样的。设计处在最上面,适当的表明了设计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好的设计是产生好的过程的前提,而当过程控制达到协调的境界,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不管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还是客户的角度,对好的设计品质似乎没有争议。作为核心的“人”是设计师,作为中心的“事”是设计,这就是设计管理;应该说,市场人文是市场开发的内容,正是不同的文化积淀出不同的市场和客户,进而影响与之相适应的设计,包括设计师本身。文化成了市场开发中最基础的元素,其特征还表现在它的隐藏性、广泛性、基础性。这也成为设计管理指导实践需要完成的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二)设计管理的两个层面
1.战略性的设计管理
企业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在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它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有力的系统来管理设计。由于企业的特点千差万别,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应该是至上而下的,如果决策部门有人全权负责设计管理,统一协调企业各方面的设计活动,混乱的局面就不会发生。这就意味着在决策部门中至少有一位对设计非常熟悉,并有一定水平的人士负责企业的设计工作,他在企业的高层代表设计,决定设计如何将企业战略转换为视觉形象。为了在实践中管理设计,企业还需要在各部门建立起一系列的设计管理工作小组,构成日常的设计管理网络,将设计管理的概念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种网络必须有一种保证设计各方面最大限度的交流和直截了当联系的机制,避免互不通气带来的麻烦。
为了展示企业的统一形象,企业需设计一套完整的企业形象指导性文件,通过MI、BI、VI来控制企业的设计活动,全面、正确地体现企业精神、经营思想、发展战略。这套手册不仅应包括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等平面视觉要素及其应用规范之类企业识别计划体系的内容,还应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指导原则及形态特征,以保证设计工作的连续性。
2.功能性的设计管理
功能性的设计管理是确保企业具有一个运转良好的设计部门,作为企业在设计方面的智囊,并实施具体的设计任务。功能性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即设计事务管理、设计师管理和设计项目管理。
设计事务管理主要负责实际的设计工作、设计咨询或公司内部设计部门方面的具体事务。由于工业设计师具有较广的设计知识面,在多个技术综合运用的今天,有综合协调能力,在不少国外企业中,设计事务管理通常是由工业设计师担任,与财务经理、人事经理、销售经理一样,在企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好设计事务管理工作,设计经理必须参与其它的设计管理活动。做到将企业的总体目标融会到专业设计方方面面,如确定设计任务书、安排设计进度、控制时间及成本等。
设计人员和设计小组的管理是设计管理的重要一环,因为现代产品设计多为综合技术的载体。而各个体统是通过各个专业的设计师们来完成的,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协调,可以通过设计管理来协调。设计管理为保证企业总体定位,可以通过设计师的选择来确定设计小组的组织形式和配备。为了保证企业设计的连续性,要保持设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又必须为新一代的设计师创造机会,为设计注入新的活力,设计管理必须对此做出长远的安排。
设计项目管理就是在企业安排各种实际工作时,考虑设计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占的位置。设计在企业的创造性、革新性活动与企业经营工作如制造、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准备阶段的控制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设计是新产品开发与企业经营之间的一种协调机制,设计管理也就成了企业的一项中心的、决定成败的活动。
四、结束语
设计的作用就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并通过消费者为对象创造附加价值。设计能够通过有形的视觉和触觉来传递无形的东西,这就是品牌承诺。如果这个过程被一个个的分裂开来,对这些不同的设计方面缺乏协调的控制,往往使它们各自传达出的信息相互矛盾。而设计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间设计的协调一致。
通过对飞利浦公司的“一个设计”了解,发现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直接从设计师或设计单位所购进的商品,更是通过激发和管理企业本身的创造性资源而由企业内部产生出来的。企业对设计管理的引进,无疑是对新产品开发高效的运作,并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是一种宏观的调控,更是企业整体文化形象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飞利浦网站省略.
[2]Philips,New value by one design,Number Twenty One-July 2004.
[3]斯丹法诺・马扎诺(Stefano Marzano)飞利浦设计思想,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杨君顺,唐波.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出及其面临的问题,包装工程,2003.
一、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贵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截至2015年,贵州省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等七所高校设置并已招生环境设计专业,其它还有一些高校,如贵州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安顺学院等高校在美术学或设计艺术学专业下设置环境设计方向。从贵州省近三届高校毕业生美术获奖作品展上可以看出,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获奖作品整体水平与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校学生毕业设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现象缘于诸多因素,如师资队伍方面的不健全,课程设置的不完善,教学设备的落后等都是阻碍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因素。同时,笔者调查了贵州省一些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并不乐观,大部分毕业生已改行就业。一些毕业生是在市场营销、培训教育机构、行政服务等部门工作,真正从事环境设计行业的很少。事实上,贵州省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长速度全国领先,建筑装饰业、景观规划业发展势头喜人,之所以出现环境设计专业一些毕业生改行就业的情况,大多是因为其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一些设计公司的要求,而装饰设计行业负责人往往抱怨每年毕业季在招聘会上很难招到公司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及课程设置分析高校学科专业的竞争力来源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高职称教师科班出身的很少,虽然每年高校在教师引进方面注重招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任教,在专业实践以及项目管理方面没有经验,从而也不能完全满足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二、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师教学管理措施,导致一些教师上课随意。虽然有些教师有了一些设计实践经验,但是忙于社会设计实践活动,导致教学成为副业,而对教学没有重视起来,在课堂教学上只是形式性地传授知识,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贵州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这样以来就违背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严重欠缺。在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方面,根据贵州省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我们从中选取了省属及地方7所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做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艺术设计理论、人体工程学、环艺制图、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建筑设计史、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专业实习等。个别高校开设模型基础、家具设计、设计管理、装饰工程预算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对设计文化、灯光照明、园艺基础、空间测绘、环境心理学等专业性强的课程没有开设。在高校教学设备不完善的条件下,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校没有专业实践机会,只有个别好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校外参与公司的设计实践,所以长期以来导致培养的大多数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无法满足社会设计人才的需求。
三、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对策
构建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贵州省高等院校必须理性地思考,千万不能盲目照搬外省的教学体系,应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之上联系贵州本省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应自身的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加快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每开设一门专业必须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首先,在高校教师招聘方面应适当考虑专业特点,不能仅以学历将专业优秀的人才拒于门外。其次,要对在岗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定期选拔一些优秀专业教师去国外或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高校、设计公司进修学习。这样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验以运用于本校的专业教学。同时要让进修回来的教师给青年教师传授学到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技能的提高。最后,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应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为高校培养优秀师资队伍提供精神动力。
(二)完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强调社会性、实践性、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及应用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设计学、建筑学、艺术学等学科成果,其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也相关;同时工程学、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力学、热工学等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对其也有影响。调查发现,目前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健全,因此尽快完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加快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目前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对课程设计结构进行有效调整,适当开设环境设计文化课以及相关交叉专业知识的课程势在必行。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特殊的专业实践性,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依然仅复制了纯美术的教学内容而对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课程的设置少之又少。对此,张道一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撰文明确指出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他说“在工艺美术的领域里,长期以来就经常出现一种‘画画’的主导思想,去取代设计观念”。由此可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高校的设计教育违背了设计学科的教育方向和目的。
(三)完善环境设计专业硬件设施建设
环境设计专业硬件设施在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省高校对环境设计学科硬件设施投入经费很少,全省来看目前只有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相对领先。其他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硬件设施根本满足不了专业教学需求,就图书来讲更不达标,很多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士只声称有多少册美术类图书,但具体到专业就很少,况且很多是过时的图书。想要真正办好环境设计专业,那么高校就应在经费无法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只有先完善像环境设计资料室、灯光实验室、家具设计车间、模型制作实训室、装饰材料实验室、设计实训工作室等相关设施,才能支持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师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互动,从而才能真正完全摆脱以往的“纸上谈兵式”的设计教学模式。(四)有效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包豪斯曾宣誓要让设计回归到“手工业时代”,这开启了设计教育的革命,我国今天的设计教育是有必要借鉴包豪斯教学体系的。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适应本专业发展特点的探索,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实践。将“工作室”作为培养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的学习者与应用者,教师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与设计实践的引导者,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样,学生课堂作业也可以转变为设计实践。“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高校构建双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同时为社会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现状以及发展策略的探讨,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是当务之急,规范专业发展方向是为了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贵州高校只有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设置,不断完善专业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加快实现贵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注释:
①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环境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学习阶段学科的专业称谓。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著.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夏燕靖.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问题探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余玢萱.浅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问题和改革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66.
1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于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每年从国内各高等院校毕业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但从社会的用人单位、公司、企业反馈的信息却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设计教育没有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通过考察各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设计课题陈旧,学术型的比重很大。设计结合市场的实践环节偏少,偏离了对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术化”的倾向。同时实践教学的硬件基础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课程的开展,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也误导了专业教育的总体思路。 (2)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有大量的美术专业出身的设计专业教师在任教,以非设计思维方式的教学手段来培养现代设计师;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的状况下培养的学生势必专业思路含糊,专业技术能力不强,进入社会难以胜任设计师的工作。 (3)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一方面是教师在课程教学时没有结合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而是直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教学内容空泛。这样“理论至上”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很不利;另一方面没有利用好社会优秀资源,引进社会相关高级技工、民间艺人进行讲学。造成学生在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不能深入的体会工程技术与设计艺术怎样相结合。实践教学方面,一直沿袭老的教学模式,实践内容与当前专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不够。以写生考察为例,过分注重写生的绘画表现而忽略对建筑装饰、民族文化,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考察内容,过分注重展览效应而忽略调查报告的总结。(4)实践教学环境支持不够。首先,在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反映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没有从学生的应用需求出发落实到实处,很多实习基地是应付检查的形式。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专业设计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其次,缺乏专业的实践基地。学生缺少走出去的场所,不能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对企业的设计流程与施工管理过程缺乏了解。这样的培养环境不利于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2 以应用为主旨,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入手,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进。从培养目标出发,把应用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加强与专业需求的结合,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整合改善现有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经过考察其他学校大概一致)实践教学包括写生考察、专业考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约占总学时的16%左右,比例有些偏低,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学时和学分的比例。实践内容按专业综合程度层次递进,要充分和专业特点、专业需求结合起来。开设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考虑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2)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模拟实体工程项目设计竞标,甲乙两方就设计方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方案评价和设计创新。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设计竞赛,把参赛设计项目作为设计课题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确立设计的要求与方向,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也能获得不少设计奖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科研能力。加强“双证书”的培养,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求在毕业时既有毕业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建立有效机制,利用社会资源。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提供有效的机制,聘请社会的设计名家、项目施工管理、民间艺人等来校进行实践方面的讲学、讲座,同时安排专业教师辅助教学,做到教学相长,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3 从目标责任出发,任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
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具备专业教学的教师资格又具备相关专业从业资格的教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来说,不仅是教师,还有可能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工程设计师、建造师等。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师大多忙于教学,较少在社会企业的设计一线、生产管理一线等从事过相关工作,因而缺乏实践经验,这势必产生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 内容与社会需求脱钩等问题。为此,地方高校要制定灵活的制度,积极为在校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教师在社会的实践工作开绿灯。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地利用集体的力量扭转在教学和科研上“单兵作战”的情况,把教学改革和科研探讨常态化。同时要聘请在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等行业工作中有丰富经验、良好业绩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提升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环境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设计中要考虑社会市场的变化与要求,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认识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学习材料与结构等。因此,面向市场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是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形式。
(1)建立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在校内建立以教学为目的的设计工作室,要求注重教学课题的实践性环节,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学生可以在设计工作室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设计工作室教学中,教师把实践设计项目纳入正式的教学作为课程的课题之一,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商业环境要求,指导学生更多地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等相关问题去思考和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看到设计完成并投入实际项目施工的过程。这种真实参与实际工程设计项目、积累经验的做法普遍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实战锻炼,能有效地了解实际项目的设计流程以及实施细节,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设计操作能力。 (2)加强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产学研”教学形式中,建立校外有不同功能的实习基地。实习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1)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变化,认识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2)学习新的材料、工艺技术,学习施工工程技术。3)了解市场的设计管理、营销。通过实践过程积累社会专业实践经验,增强专业知识厚度,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创造能力。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设计施工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交流,根据实际情况,把现有的工程设计项目拿到学校作为设计课题进行设计。教师通过实际项目进行相关教学,并按工程项目要求完成设计项目。其次,学生进入设计施工企业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完成设计项目。通过这个环节有效地加强了社会与学校的互动性,学生能充分的提升设计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把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改进现有的专业教学体系,强调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加强社会与学校的互动性,把设计课题与实践设计项目相结合。教学中要求真题真做,努力提升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社会竞争力,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 孙红阳.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装饰,2004(10).
[3] 段少军.浅论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实践教学[J].艺术教育,2008(9).
[4] 项蓓丽.地方性大学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