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3:26: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经济性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著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3.企业的产权机制适应了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特征
所谓企业的产权机制,这里是指由各种要素产权的让渡而形成的企业所有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让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获取剩余,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产权机制的应有之意。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技创新者通过创办企业,必然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其报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获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价值创造的不确定性特征,符合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收稿日期]2002-08-22
【参考文献】
[1]刘诗白:《论科学力》,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2]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连建辉:《融资制度与企业家筛选机制》,载《改革》2002年第3期。
从企业的角度讲,纳税筹划可看做是节税、合理避税的代名词,其具有显著的三重特征,即合法性、筹划性及目的性。合法性主要指纳税筹划必须在许可的法律范围下通过决策的制定选择合理的纳税方案实施低税、高利润操作,倘若违反了法律规定或逃避税收则不属于纳税筹划范畴,而应归属于逃税行为。筹划性主要指企业必须对纳税行为进行前期规划、合理安排与设计,避免滞后性管理,倘若在经营活动发生之后且纳税额度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再进行降低交税的谋划,则该行为不能称之为纳税筹划,而从属于偷税及逃税范畴。目的性主要指应将节税确立为纳税筹划的最终利益目标,有效降低税收成本负担,提升资本回收率。
二、我国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必然趋势及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企业自主发展权日益强大,在逐步形成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中,企业的自主意识与利益主体观念日渐强烈。而如何令企业经营实体在不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充分、良好的利用各类优惠政策进行规划管理、调整经营行为,以实现合法节税的目标便成为其需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明朗,大量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其大都具有强烈的纳税筹划能力及意识,因而对我国本土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加之税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企业必须进行依法纳税,如果采用不合法手段进行减税操作,必将令企业陷于承受税法制裁的风险之中。基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站稳脚跟、提升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对生产经营等行为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运筹,因此纳税筹划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作为企业各项经济利益的科学保护措施,纳税筹划的完善实施必然需要一定经济环境及配套措施的支持,虽然从理论层面来讲我们应制定一套综合、全面的税法细则,从而令企业的纳税行为更加规范、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然而,在实践管理中,宏观调控效能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各地发展情况的不同,我们必须建立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并有效刺激国民经济的合理化增长,因此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税收管理存在本质区别,必然包含众多纳税方案,这也进一步给纳税企业的控制税收成本、合理筹划纳税行为提供了更丰富的发展空间。
三、企业实践管理中纳税筹划的科学策略
(一)合理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异性实施纳税筹划
利用税法规定中的差异性实施纳税筹划主要利用企业经济性质不同产生的税负差异、行业不同的税负差异、地区不同以及纳税环节规定不同进行的纳税筹划。内资、外资企业之间必然存在因经济性质不同引发的税负差异,这一差异性为纳税筹划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机遇。而从事不同经营行业的企业其税负同样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劳务行业所缴纳的税额税率不同、从事销售及加工、修配的企业主要缴纳增值税、而从事其他劳务的企业则主要缴纳营业税,因而税负包含差异性、不同类型企业所得税的税负不尽相同,所得税的税基确定相关标准不统一,令税负有所不同、不同行业税收的优惠政策不同导致税负差异等。由于不同行业部门间的税收待遇存在本质区别,因此利润转移、定价转让成为企业的常规避税方式。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行业的重叠交叉为企业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申报缴税。基于我国对经济开发区、特区与高新技术区有较多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我们应抓住并非完全在优惠区中的企业经营才可享有优惠税率这一点,对某些特定区域内的注册企业,只要其投资目标、经营项目遵循相关要求及标准,便可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因此我们可通过在一定区域中虚设机构、应用避税地方式进行合理避税。消费税仅产生于对生产环节的征收,而商业企业在销售应税品时则不需纳税,因此我们可科学实行单向征税规定,利用设置关联销售机构的方式采用定价转让模式从而有效降低生产企业销售收入以实现降低缴纳消费税的目标。
(二)从税法缺陷出发,科学实施纳税规划
任何一项法律规定均不能涵盖全面,越是具体的法律越有可能存在缺陷。例如在个人所得税中虽然采用列举方式阐述了应税所得各类项目,然而始终有些项目的众多形式无法囊括其中,且各类项目难以清楚区分,因此我们可利用不同项目的不同税率规定合理选择对企业自身有利的项目从而切实降低税负。首先我们可科学利用税法中包含的选择性规定进行纳税规划,针对其对同一对象作出的几项不同单列规定,我们选择其中哪项都不会违法。因此我们可通过深入分析及合理测算选择其中低税率的方案以实现避税目标。再者我们可利用税法中不严密的规定实施纳税规划,基于多类优惠条款针对优惠对象的时间限制、用途、数量及性质等层面定性不严格,因此我们可利用该类模糊限定实施避税。例如税法中规定对一些新办企业可实施免税及减税政策,而新办企业这一概念却没有明确界定,因此我们可通过循环开关方式享受长期免税、减税优惠政策。再者,我们还可利用一些税法条文的不确定性依据自身利益制定能获取税务机关认同的纳税方案,从而实现依法节税目标。
四、结语
【关键词】 会计政策;契约理论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及本质特征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报财务报告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方法。一般地说,企业重要的会计政策主要有:合并政策、外币折算、收入的确认、所得税的核算、存货的计价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坏帐损失的核算、借款费用的处理及其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则是在既定的可选择领域内,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会计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契约安排。
二、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不仅是因为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业务千差万别,注定不可能存在单一的会计政策能包罗万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会计的目标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实现这一目标,会计就必须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实质,而这只有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才可能实现。
第一,会计业务的不确定性。人们把那些无法预料的和难以测度的变化定义为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根本属性,会计系统所处理的经济事项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事项,如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可能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有多种不同的回收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未来价值都面临着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和程度。
第二,会计实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现今的经济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的组织形式还是其经济性质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会计准则作为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可适用各种类型的企业,涉及到具体会计实务处理的会计政策则因企业经济业务性质的不同而应有所区别。
第三,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源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对称分为真实的信息不对称和人为的信息不对称,真实的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签订之前,缔约各方拥有的信息量存在差异造成的。人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事后人为因素或签订契约后无法检测的行为所导致,如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Arrow,1985)。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真实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的行为;人为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William R.Scott,2000)。在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掌握了公司的主导权和控制权,经理人员可以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向股东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第四,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性。一方面,制度和准则规定的各种处理方法是在对经验的总结,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一切业务;另一方面,经济业务复杂多变,而且不断出现新的业务,这就是人的认识的阶段有限理性与世界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然要给企业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体现了会计处理的灵活性。
第五,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内部人控制”现象具有普遍性,企业管理当局在事实上完全拥有了会计政策选择权。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与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往往不一致,自利的企业管理当局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动机,通过垄断会计政策选择权有意识地选择能使其报酬现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选择能高估或提前确认资产与收益的会计方法来满足债务契约的约定,以避免因技术性违约而增加资本成本等等。可见,公司治理结构是产生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原因。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1.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计算会计收益,并提供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例如:有些企业的存货的实务流转方式是先购进的先卖出,那么企业选择FIFO的存货流转方法就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当然这也是法律的要求。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时企业管理理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物化和活劳动耗费的节约,具体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也就是说,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贵重或稀缺的材料,其节约使用不仅会降低成本,而且是对资源的节约,有利于防止材料的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
(2)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经济效益通常用投入产出比或所得与所费之比来表达,成本作为所得与所费之比的一个方面,其水平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成本是抵减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目前国有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削弱了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很多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同时,还存在具有计划经济性质的垄断性企业。
2、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监测不力,影响了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机制的主动性。在变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过程中,国家不可能再对企业实行直接管理,但又出现了该管而没有管的倾向,表现在宏观成本监测、控制职能明显弱化。
3、对于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在解决措施上,注重采用如租赁、拍卖、
兼并、破产等,而真正着眼内部潜力的少。这种倾向,造成不少国有企业面对困
难不是外部找市场,内控成本。
(二)在国有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严重削弱
在一些企业内部管理的责任考核体系中,片面强调以效益论英雄,而这种效
益往往是指销售额,一般是不考虑成本的,由于被某段时期高成本—高价格—高效益的现象所迷惑,这种只看效益,不问效益来源,离开降低成本抓效益的做法,造成一些企业管理粗放,纪律松弛,劳动效率下降,生产消耗上升,产品积压严重,最终导致效益下降,亏损增加。
2、企业内部成本责任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没有明确落实成本责任制,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企业各部门成本的高低、升降与其责任或业绩评价没有直接挂钩,企业职工对成本管理无压力。
3、市场观念不强,缺乏成本意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
不少企业在经营决策前,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研,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造成严重的浪费。有的企业不问市场需要,靠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当大量产品滞销积压时,又被迫以赊销为促销手段,而大量赊销又造成应收款长期挂帐甚至变成坏帐,使企业资金周转停滞,资金成本上升,形成增产——赊销——资金停滞沉淀——贷款利息增加——增亏减利的恶性循环,一些企业在生产效率水平、质量水平特别是经营决策水平等方面,明显缺乏成本竞争意识,不适应成本竞争的需要。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提出
(一)成本管理动力机制的对策探析
1、积极推进产权改革,国有资产逐步从竞争性领域“战略性退出”。尽管中国的民营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公有制经济。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首先就要求政府行使国家所有权的部门与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分开,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和行政目标,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制订颁布相关“法律规范”,如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法律政策等,使以后的行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完善中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其核心是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和强化激励机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董事会成员大部分应为独立董事,并且应由独立董事控制董事会和关键委员会;尽量避免总裁兼任董事长;董事的薪酬是现金和股权激励的组合,其中股权激励应占整个薪酬的很大比例;董事会定期审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员发展计划、公司高管人员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提高董事的自身素质,对公司董事进行持续培训和教育,推进中国公司董事职业化。
(二)采取措施努力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对于赢利状况不错的公司,可以考虑适当地增加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对利润的放大作用;另一方面,合理的资本结构的制度安排还可以在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上达到一种平衡,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与效率。
(三)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
2011年起,四川省每年全省地方税收纳税排行榜,公布上年缴纳地方税收前300名企业(以下简称上榜企业或300强企业)。2010~2012年,上榜企业共缴纳地方税收798.59亿元,从2010年的200.56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332.29亿元,年均增幅达28.72%,高于同期全省地方税收年均增幅4.13个百分点,占全省地方税收的比重从18%提高到19.21%,对全省地方税收增长贡献率达21.41%。
门槛和均值快速提升且跨度逐年增大
2012年,上榜门槛升至4641万元,榜首纳税额高达13.15亿元,较2010年增长66.14%,快于上榜门槛涨幅4.55个百分点,分布跨度从7.63亿元拉大为12.68亿元,纳税均值1.11亿元,是2010年的1.66倍(见下图)。
资源、垄断性企业稳居排行榜前十位
烟酒、银行、航空、移动等资源性、垄断性行业稳稳占据排行榜前10位,2012年入围十强门槛3.36亿元,较2010年上升了60%,其中五粮液销售公司一直蝉联榜首,五粮液供销、泸州老窖销售、四川烟草、国开行、新会展3年稳居前10名榜单,6户企业纳税额占300强比重在14%左右。
上榜企业行业分布:六行业为上榜主体
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6个行业是上榜主体,上榜户数和纳税额占总体近九成,基本呈现稳定态势分布(见下表)。
房地产业上榜户数接近“半壁江山”,总额大但户均低。房地产业税收占上榜企业比重为38.35%,但户均纳税额低于总体样本20.9%。上榜户数呈逐年递减趋势,行业离散度高,差异明显。
批发零售业以烟酒批发企业为主,户均纳税额居榜首。平均上榜户数在20户以上,纳税平均比重为13.4%,户均纳税额居行业榜首,2012年达2.12亿元,是总体样本的1.9倍。
工业大企业集中度高,制造业纳税贡献度大。工业占300强平均比重近20%,高于工业占全省地方税收的比重4.4个百分点,制造业纳税贡献度最大,2012年上榜28户,纳税占300强纳税总额的10.35%。
上榜企业地区分布:成都经济区首位优势明显
成都经济区上榜首位度高
2012年上榜231户,占300强税收比重达71.8%,高于该区域地方税收占全省比重8.68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7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0.34%。房地产业是该地区上榜主力军,2012年上榜118户,税收占比达45.1%,金融业和交通业发展迅猛,共上榜57户,税收占比为28.3%,比2010年提高了2.23个百分点。
川南经济区户均纳税额高
该区域上榜企业主要集中在泸州、宜宾为主以白酒产销为主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户均纳税额为全省最高,为1.7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88.5%,较全省平均高出53.4%。
攀西经济区上榜企业逐年走弱
该区域上榜户数呈下降趋势,税收年均增长21.96%,低总体样本6.76个百分点,该经济区有14户工业上榜企业,税收占比达72.86%,远高于300强企业18.78%的工业税收占比,多半为采矿业。
川东北经济区上榜户数少
2012年,该区域上榜企业13户,比2010年增加2户,占300强税收比重仅为3.37%,较2010年提高1.13个百分点,低于其地方税收占全省比重9个百分点,户均纳税额为0.86亿元,较总体样本低22%。
上榜企业税种分布:营业税占42.9%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是主体税种,3年间4税种入库税收695.11亿元,占上榜企业入库地方税收的87.04%,税收增量贡献率为86.96%。
其中营业税占上榜企业入库税收的42.9%,房地产、金融业是营业税纳税主体。企业所得税占上榜企业入库税收的25.03%,仅次于营业税,平均增速达38.28%,高于总体样本近10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性质分布情况
2012年内资企业上榜户数269户,税收占比87.95%,年均增长2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上榜31户,占总体样本纳税比重12.05%,比2010年下降了0.39个百分点。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占绝对比重,2012年分别上榜168户、51户,税收占比共计71.23%。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上榜201户,较2010年增加了16户,合计纳税208.07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64.57%。
从上榜企业税收透视四川经济特点
300强企业税源集聚力和带动作用强
三年四川经济增长总体速度保持12.6%以上,前300强榜首企业纳税额、入围门槛大幅上扬,纳税“塔尖”企业增加。四川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税收高速增长,带动300强企业税源集聚力和影响力逐年提升。
各产业贡献分化明显,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三年间四川一产GDP占比在14%左右,地方税收占比0.55%,仅2011年1户企业上榜,缺乏龙头企业。二产中工业经济强劲发展,但对地方财政贡献低,2012年四川省每1万元工业GDP提供地方税收245元,不到每1万元三产和建筑业GDP提供地方税收的1/12;建筑业竞争激烈,三年无一户持续上榜,且每年上榜企业税收比重仅在2.3%左右,远低于行业地方税收15.4%的占比。第三产业是地方税收排行榜中坚力量,上榜企业达240户左右,但附加值高的旅游、租赁商务、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经济缺乏龙头企业,仍有发展潜力。
五大经济区上榜企业反映地域发展特色,但发展不平衡
成都经济区中心城市龙头地位不断巩固,集聚上榜企业。房地产业是税收增长的重要动力,制造业、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彰显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川南经济区涌现出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知名品牌和行业排头兵,但对重点企业依赖度过大。2012年该经济区上榜酒业企业11户,入库税收占经济区比重70.98%。工业经济是攀西经济区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6%,但受工业增速制约,该经济区税收增速较慢。川东北经济区快速提高的城镇化水平为区域内税收持续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其支柱产业发展与其经济地位不匹配。
关键词:企业制度;凝聚力;机制
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又对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两者在核心层面上又有一致性。那么,理清他们关系,对于企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倡导、筛选、提炼而成的,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体系宣贯、教育感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服务。
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为了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行,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条例、规程和行动准则。它大致包括企业规程、管理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业绩考核奖惩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范性和强制性。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
从前文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被企业内部所共同认可了的价值观,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是柔性的。而制度则是实施层面的东西,本身具有相当的强制性和刚性。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有一个制度性的东西来支撑,实施层面的东西也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指导。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辅相成
有人说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源与流的关系,或是树根与树干的关系:文化是源,制度是流;文化是根,制度是干。两者难以截然分开,可以互相补充。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制度体系建设对企业文化落地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制度体系通过对企业文化落地的跟踪、定位,有效保障了企业文化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存在,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文化与制度并不矛盾,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制度通过强制力的保证,可以使全体员工在企业制定的“游戏规则”中行事,长期形成习惯,使企业经营规范和高效,企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性又能使企业文化稳定和持续。可以说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是重合叠加的。从实质上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从思想上为企业制度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了思想的基础,促进了企业制度管理的进步。
(二)企业文化为制度制定提供指导
企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企业制度尤其是具体的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不如企业文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都是面临着生产经营的巨大压力,企业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地跟随市场变化来调整着经营策略或是组织结构。为了不使制度的调整在企业内部产生管理混乱,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就要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供遵循和指导。比如,呼和浩特石化的管理理念是“人才为本、制度为纲、关注细节、强化执行”,那么,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就会循序这一理念。以呼和浩特石化为例,“十二五”期间公司就修订了105项企业制度,新制定108项,废止了18项,干部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保障了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制度建设让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企业制度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强有力措施。一个企业,要想把不同素质、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人统一起来,形成共识谈何容易,仅仅依靠企业文化是不够的。要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内、外化于形就必须要将其固化于制,才能产生有效的约束力。没有制度规范来企业内部人和物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其载体和支撑,而流于形式。同时,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企业一些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让企业的日常运作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保障将来企业目标的实现。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也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和行动上。基于这个理念,呼和浩特石化以企业文化系统理论为纲,20大类的制度都紧紧围绕着各项相关的系统性理念来制定,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和谐发展
清楚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我们就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和实施,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让有形的制度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一)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一旦提出,就要根据系统的理念建立相适宜的企业制度,并在保存核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各项企业制度一旦制定出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战略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对制度进行建设、梳理、调整和创新,构建出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前瞻性、动态性的科学制度体系,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理念的深植。
(二) 文化与制度要有独创性
企业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企业制度的建立也要符合本企业的核心理念,不能一看别人用着好就照搬照抄。由于本土文化的差异、经济性质的不同、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制度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魅力。如,呼和浩特石化把企业文化品性定义为“骏马文化”有其鲜明的企业烙印和地域性的特点,其核心又与中国石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 建立制度评估机制
企业制度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执行层面,对制度的好坏进行评估以及建立与完善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相反,不适宜的企业制度则会使企业偏离其核心,与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对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建设都需要长的时间的去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深化,在企业文化指引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两者一软一硬,一内一外,共同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会计控制 会计舞弊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14-03
建立健全包括会计控制在内的内部控制,以切实防止产生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有效遏制企业不正当的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保证各种法律法规的遵守与执行,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一直是国内外企业管理层试图努力的目标。然而,当前中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着控制观念滞后、控制理论薄弱、控制内容不详、控制方法简单、控制目标错位和控制执行不力等六大问题,阻碍了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的进程。我们认为,建立完整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但全面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才能有效防范会计舞弊,维护企业经济秩序,并促使企业经济活动有条不紊和高效率地运行。
一、增强内部会计控制观念,防范会计舞弊发生
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滞后。具体表现在:(1)领导层会计控制观念滞后。中国虽然经历过经济体制改革,但原有体制下的陋习仍在延续。由于企业管理者是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其政治表现任命的,没有经营失败的风险忧患,纵使经营失败也是“换位”或“升位”而不是“撤位”,主观上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拟定。另外,企业领导的会计法律法规意识差,虽然有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但执行起来我行我素,内部会计控制只控制他人,从不约束自己。所以,领导层会计控制观念滞后,主观上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使会计舞弊容易发生。(2)具体控制执行人员会计控制观念滞后。有的内部会计控制人员,虽然在技术上具有控制能力,但迫于领导的聘任,从利己出发,置国家利益不顾,不能有效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使会计舞弊容易发生。
对会计控制认识滞后,导致了许多国有企业疏于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使企业会计控制残缺不全,从而影响了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使会计舞弊容易发生。所以,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我们必须一方面强化企业高层领导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下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培养具体控制人员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提供可行性,实现企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增长;最终要全面树立内部会计控制核心地位的认识,防范会计舞弊的发生。
二、厘清内部会计控制理论,防范会计舞弊发生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经济活动诠释着不同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当前,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控制理论的认识仍然很模糊,具体表现在对 “会计控制主体”和“会计控制客体”、“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会计控制”和“财务控制”、“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等概念混同。
内部会计控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经济活动中对内部会计控制有着不同的解读,要使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保障,成为防范会计舞弊的一个理论依据,必须明确以下四个内容:
首先,厘清会计控制主体与会计控制客体。会计控制主体是制定会计制度实施会计控制的部门与人员,会计控制主体的主要人员是会计人员;而会计控制客体是会计控制作用的对象,是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厘清会计控制主体和会计控制客体,就明确了会计舞弊的责任。
其次,厘清会计控制和财务控制。会计控制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控制,其职责是记录财务收支、资产变动及编制报表提供会计信息;而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其职责是筹划资金、制定信用政策和办理货币资金收支款项。厘清财务控制和会计控制,从而明确了会计舞弊的对象。
再次,厘清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驾驭,不同时期具有不同会计控制形式,是抽象的,既可以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也可以是事后控制,在进行会计控制时没有现成的依据,是面向市场的内部环境以取得最终效益为依据,只有经济业务发生后才能以财经法纪法规及制度为依据,并且在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要求;而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一种监察督促的行为,只是一种事后监督,只能以财经法纪法规及制度为依据,并在实施时不须考虑外部环境,只对会计主体发生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厘清会计监督和会计控制,就明辨了两者实施时间、依据和范围上的本质差异,从而明确了会计舞弊的时效性和地域性。
最后,厘清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会计控制是会计主体内的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主要是进行合法性控制;而审计控制除了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签证外,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是一种外部监督。厘清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就明确了会计人员关注的是会计控制制度整体设计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审计人员关注的是与审计项目相关的会计制度中的措施的实施程度、执行结果。厘清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就明确了会计舞弊的防范方式。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防范会计舞弊发生
内部会计控制内容是指构建哪些方面的内容会计控制。不同经济性质、经营规模及管理基础的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的要求不同。中国虽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一般内容作了建设性的构建,但针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仍然不详。具体表现在:(1)会计岗位责任控制不详尽;(2)会计内部牵制不详密;(3)会计资料控制不详细;(4)会计稽核控制不详明;(5)财产物资控制不翔实;(6)会计分析控制不详细。
因此,我们应该构建系统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为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一个有力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构建系统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第一,构建详尽的会计岗位责任控制。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在不同的岗位上配备具体的会计控制人员,并规定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对其权限和责任进行控制。第二,构建详密的会计内部牵制控制。为了防止会计人员的舞弊的发生,凡涉及到款项、财务的收付、结算及登记均设置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会计人相互核对、相互制约、杜绝一人顶两岗、钱账不分离的现象。第三,构建详细的会计资料控制。包括构建详细的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和会计报表控制。第四,构建详明的会计稽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合规性;会计资料记录的真实准确性;相关资料的一致性等。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第五,构建翔实的财产物资控制。包括对财产物资接触控制;对财产物资定期盘点控制;对财产物资记录保护控制等。第六,构建详细的会计分析控制。包括对会计分析内容控制;对会计分析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控制;对会计分析方法和时间控制;对参与分析人员和分析报告编写要求控制等。
四、科学定位内部会计控制目标,防范会计舞弊发生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就是内部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存在着明显的错位现象。具体表现在:(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2)会计资料控制缺乏客观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3)财产物资缺乏安全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4)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控制缺乏系统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确定鲜明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为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一个准确的方向。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离不开准确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虽然所有者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与经营者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与会计负责人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趋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确定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目标。因为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控制目标,所以,首先要确定约束制度目标,避免不正当经济活动的发生;其次要确定激励制度目标,使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并有效地进行。第二,确定客观的会计资料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使会计资料具有客观性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也是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客观的会计资料记录、汇总和报告,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责任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第三,确定安全的财产物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部会计控制目标除了使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使会计资料真实可靠外,还要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财产物资的安全包括财产物资的实物安全和财产物资的价值安全,所以,一要加强财产物资的实物控制,使财产物资的实物形态安全。二要加强财产物资的价值控制――使财产物质保值增值的安全。第四,确定系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因为要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最好的办法是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系统化。即审批审核编号结算复核记账审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业务合法,保证会计资料真实、保证物资财产安全,从而实现会计处理的合理性,有效控制会计舞弊。
五、选择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防范会计舞弊发生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就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第四章《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并对每一种方法作了约定。此乃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对于具体的复杂的会计对象却欠可操作性,内部会计控制方法过于简单。比如,对于货币资金虽有授权批准控制、凭证记录控制、内部牵制控制、内部稽核控制、重点核对控制、定期轮岗控制等方法,但对贪污现金、挪用现金、多列总额、“银”冠“现”戴、大头小尾、重复报账、顺水推舟等行为却没有得力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遏制其发生;对于存货虽在收入环节、存储环节和发出环节有对应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但对存货采购过程中故意加大材料物资进价,“搭车”购买个人物资进行贪污作弊的“瞒天过海”、对存货存储过程中“监守自盗”、对存货领用过程中故意多领少用和领而不用的“暗渡陈仓”等现象却没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阻止其发生;对于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虽有制定销售定价标准、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制定利润规划等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但对于虚减收入、虚增费用从而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混水摸鱼”和“移花接木”等行为却无有机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禁止其发生等等。种种会计控制方法的简单,导致了会计舞弊的产生。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科学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为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所谓方法就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只有选择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既定目标不折不扣地得以实现。第一,选择科学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如凭证记录控制法和内部牵制控制法等。第二,选择科学的往来款项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如信用审批控制法和双方账目核对法等。第三,选择科学的存货内部会计控制法,如入库验收控制法和定期盘点控制法等。第四,选择科学的投资内部会计控制法,如投资可行性控制法和投资决策控制法等。第五,选择科学的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法,如固定资产购置控制法和退出控制法等。第六,选择科学的收入内部会计控制法,如订单控制法和销售定价标准控制法等。第七,选择科学的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法,如成本费用标准控制法和授权批准控制法等。第八,选择科学的利润内部会计控制法,如人员轮换控制法和内部稽核控制法等。
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防范会计舞弊发生
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是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执行的。它不仅是保证会计资料及其核算资料真实有效的需要,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保护财产物资安全的需要,而且还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但中国企业还存在着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不力的情况,导致了会计舞弊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基础控制执行不力;纪律控制执行不力和实物控制执行不力等方面。
强制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注重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素质培养,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防范会计舞弊奠定基础。其一,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敬业爱岗、熟习法规、客观公正;其二,注重专业技术培训,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其三,注重后续教育实施,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第二,推行权责对称的会计责权控制,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防范会计舞弊提供条件。其一,使内部会计人员权力明确;其二,使内部会计人员责任明晰。做到不同机构不同岗位权责分明,岗岗责任到位,事事责任到人,权力和责任对称,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质量。第三,实施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考查与检查,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保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第四,加大外部监督力度,为贯彻强制性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保障。其一,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横向监督,即财政、税务、审计、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实施监督,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其二,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社会性监督,即民间审计发挥其超然独立的作用,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公证性监督;其三,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媒体监督,即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挥其公正的角色,对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曝光,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实施舆论监督。总之,设置完整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但全面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才能有效防范会计舞弊,保证企业经济秩序,并促使企业经济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和高效率地实现。
参考文献:
[1]R.K.莫茨.审计结构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阎达五.内部控制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2002,(9).
[3]张俊民.企业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