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9 04:08: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篇(1)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三、结语

篇(2)

现代艺术家尤甚。艺术家们往往同时在绘画、雕塑、设计等各方面成就斐然,从文艺复兴的米开朗基罗到后印象派的劳特雷克,再到现代艺术的毕加索、杜尚、安迪•沃霍尔,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往往跨越了所谓FineArts的范畴,实现了“大美术”的概念。整体来看,西方现代美术教育中较为注重材料的解构和创作观念的展现,对艺术基本技巧的纯熟并不给予更多关注,学生往往被要求对某种“物”或“观念”进行解构,进行自己的各种艺术实验,并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材料和表达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路径来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可能以某种传统的纯艺术的方式呈现,也有可能以更加“现代”的“大美术”形式呈现,这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表达需求。教师作为引领者,只对学生作品进行建议和点评,不直接进入作品制作过程本身。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系统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受到当时苏联美术教育系统的影响,艺术门类间区分明显,重视基本技巧的训练,对纯艺术与实用美术的区分相当明确。以油画专业为例,往往经历一到两年的基础训练过程(其中包括大课时的素描及色彩练习),然后是从油画静物、油画头像、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到油画人体的反复训练,并以油画创作作为最终成果进行总结,与之相对应的国画、版画、雕塑等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遵循这一原则。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系统培养出的学生是富有技巧的,并使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占据了完全的主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视野狭窄和适应性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情况得到改变,高校中的设计类课程逐渐增多,设计专业成为美术教育中的最大份额,以适应社会对于大量设计人才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美术学专业课程结构发生了改变:各高校增加了类似三大构成、装饰基础、设计基础之类的课程,对实用美术和现代艺术构成有了基本的介绍;增设了类似于绘画材料研究、综合绘画等课程,以对现当代美术中的重要命题进行探索,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法;设计学科的学生则在进行相应的基础训练后以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进行划分并实施对应的教学过程。整体看来,高校美术教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向“大美术”的方向进行转变,但相比于西方美术教育系统,中国美术教育仍然倾向于传统美术界限的划分,而全盘接受西方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中国的高校美术教育系统有其自身优势。

二“视觉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以前的时代相比,当代人更习惯以视觉信息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中“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被逐渐打破——“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美术教育应当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情感表达,提高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高校美术教育要顺应“视觉时代”的要求,实现“大美术”,就必须进行综合的改革,这种改革不能直接移植西方经验,而要以现有的美术教育系统为基础。“大美术”的主张并非抹杀美术各种门类间的区别,而是主张以更加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门类间的融合和互相作用。这种融合可能是在国画专业中加入更多的设计因素,使用更加丰富的材料,甚至是改变装裱展示的方式;或者是在设计专业中加入民族绘画因素,使其具有中国味道;也可能是更加深入的融合方式——综合材料表现绘画的制作。尽管融合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都要求我们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进行课程的设置,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解决之道就在于学分制的开展和公选课更大规模的开设。由于专业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一般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对其他门类课程所学相当有限。要求任课教师实现“大美术”的授课方式,要求国画教师同样了解油画专业知识,并对现代美术和设计学知识有所认知,毫无疑问存在实际困难,因为这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高校教师教育水平较高,但普遍是对某一种特定艺术门类有较深入的理解,而对其他艺术门类往往是浮光掠影似的了解。目前高校中普遍开展学分制,但以不完全的学分制为主,专业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毕业论文及毕业创作几个板块组成。选修课的开设占课程总量的比例较低,所占学分比例同样偏低,同时也存在开设不足、偏重理论课程等问题,学生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门类的深入学习。实现完全的学分制,降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是实现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大美术”的可行之道。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在进行了必要的基础课程学习后(这些基础课程应当是更加整合的),学生选择一个艺术门类进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如国画、油画、版画等专业),同时允许学生跨门类和跨专业进行选课,通过上交作品的考核判断其掌握程度,高校承认每门课程的学分,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基本学分即可达到毕业标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应当主要集中于第一学年,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集中于第二、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则是专业提高课程、毕业创作及论文写作。高校教师在学期初确定欲开设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选课,学校进行综合及统筹安排,保证开设科目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既能保证学生选课的更大自由,又不至于使教师难以负担。

篇(3)

关键词:民间美术 剪纸 审美素养 课程联系 创造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撞击出现的“现代艺术热”之后,各国各民族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转而形成了对传统文化反思之后的“寻根热”,对传统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全面认识就势在必然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精华。因此,在美术教育,特别是专业美术教育中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教育教学,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近年来教改的深入,我系设计专业基础课阶段开设了为时四周的“民间美术”课,作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设计和尝试,进一步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和体会。

一、民间美术鉴赏与学生审美素质培养

学习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中国民间美术形式种类浩如烟海,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不可能囊括所有内容。因此,结合本省地域和平面设计专业特点,在课程设计上,重点选择以中国民间剪纸与年画鉴赏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与基本造型要义。第一周主要为理论讲授与阅读,后三周为剪纸创作实践。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民间美术虽然来自民间,但却为其他美术形式提供了营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民间剪纸艺术而言,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跨度,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心理素质、感情气质的结晶。

民间美术是民间劳动人民群众创作的,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它主要通过物态形式直接反映生活,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体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审美文化。因而从基础性文化特征、设计思想、艺术风格等诸多方面,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艺术语言及思想内涵。在材料使用上,用俯拾即是的自然材料,“化腐朽为神奇”,不作过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率真、质朴的制作痕迹,显露出质朴天然的趣味。主观创作意图与材料自然形态巧妙的结合,有真情、去粉饰、不做作,呈现出返璞归真的艺术气质,历经千百年的积淀,仍旧给现代平面设计以富有无限生机的创作启迪。

我国当代的青少年,伴随着影像文化成长,尤其是那些外来的影像文化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欣赏习惯,就近年来的新生而言,入学前重素描、色彩“技术”的单一训练,又使得大部分学生视野较窄、理解单一,审美素养基本停留在“初级”阶段,对艺术规律认识苍白。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兴趣,引导在“卡通”世界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具备基本的民间美术鉴赏能力,应该说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理论讲授部分,在中国民间美术概述之后,以点切入,主要在中国民间剪纸综述中重点解析经典作品。在创作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的困惑,在作业讲评过程中不断渗入有关民间美术名家名作的解读和欣赏,特别是结合地域优势,引导学生重点解读秦晋地区民间剪纸、年画及皮影作品,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广泛浏览,注重比较,辨别“真伪”,并可和将来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近几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中,有多篇有关山西地方民间美术的研究论文,直接源自基础课阶段学生对“民间美术”课的兴趣以及学习和探讨。

通过“民间美术”鉴赏,填补了学生的认识空白,激发了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学生在民间美术的学习、创作实践中,受到民间美术朴素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探究到民间美术丰富、深远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美术鉴赏能力,这就为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或是成为设计师,建立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审美素养。应该说就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而言,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是责无旁贷的。

二、剪纸创作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拓展

处于二年级基础课阶段的“民间美术”课,通过理论和实践环节,和此前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外出写生等课程形成有效的链接,对于培养学生的造型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之根,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它不是自然形态的模仿,而是哲学形态的观物取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与艺术造型体系。中国民间美术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传统题材与表现语言经过长期的历史锤炼,已经形成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模式。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民间剪纸既有自己的形式规范,又有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民间艺术家用最单纯的心灵感悟生活,以其独特的形式不断地丰富并拓展着剪纸艺术形象,形成了独立的审美观念、造型规律和表现手法。

中国民间剪纸不是简单意义上客观事物的重复和真实再现,而是劳动妇女根据事物原形进行大胆想象,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再创造的结果。创造者对现实物象进行大胆的删减、夸张、程序化处理,保留其精神面貌,巧妙地运用二度平面展示丰富的内容,使形态简洁、单纯、一目了然。在这里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摆脱客观事物的束缚,中国民间剪纸这种意象造型的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所推崇的。民间剪纸的夸张变形、简单概括、色彩对比强烈以及视觉冲击性、想象性、意象性等特色正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特质。

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概括,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即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美的法则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它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民间传统艺术的表达方式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平面构成元素。剪纸艺术的表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展、流变,其传达方式已经非常丰富,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现代设计造型上提倡的“少就是多”,“纯化形态”正好与传统装饰上的这一特征相符合。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发现了很多构成主义的“影子”。这也说明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在追求形式美感上的一致性。

将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认识,有助于弘扬传统艺术;同时,平面构成也可以借鉴剪纸艺术,丰富扩展自己的传达方式。

透过中外图形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可以使学生理解到图形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中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到延伸发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引导学生对民间剪纸造型重新认识后的再创造,是深化和提升,从民间剪纸造型发展到对民间剪纸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应该是在“民间美术”课的实践环节――“剪纸创作”阶段所力求做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课程的联系点,重在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是民间美术课的主要目的。在民间美术课实践环节,要求学生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剪纸图形既保留本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是全新的视觉形象,具有全新的视觉效果。

在指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这样做能够锻炼其“发现”和“表现”能力,锻炼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寻常事物、从杂乱中寻求秩序以及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思维从以往再现性素描、色彩表达方式中解放出来,在设计中想得深、想得广、想得合理、想得周到,使思维方式扩展开来,敢于按照自己的美学意愿和生活情趣塑造对象,丰富平面设计的思想内涵。

民间剪纸艺术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仅凭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他们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是一种纯真的感情,具有清新的原始趣味和充满了活力的野性美,由于很少受到各种理论的干扰和外界的影响,作品富于表现性,风格也更加纯化。现代的“美术工作者”们受到的束缚更多,“包袱”更重,与真情就更有距离了。在剪纸创作中,学生的思维被解放出来,脱开了“明暗”、“形准”等等束缚,更多地关注内心,注重表现,在特定材料的“限制”中找到“自由”,放手直剪,在实践中理解民间美术造型要义,提高了动手能力,这是单纯的理论“灌输”所达不到的。在低年级进行有关剪纸创作的这一次尝试,增强了设计专业学生的“平面空间”控制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今后的创造自信。

应该说在大学美术专业教育中,能够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联系的,是好的课程;善于举一反三,找到课程间的联系点的,便是好的“教”与“学”。

经过“民间美术”课的教学实践,由一个民间美术的“欣赏者”和“旁观者”转而加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学生的“沟通者”的行列,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反思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感触颇深。

现代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借用外来模式、内容、思维观念,失去了本土文化特色,明显地丧失自身应该具有的民族“语言”;过于依赖、摹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凡此种种,更加凸显了高等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我们的平面设计可以从中吸取精华,从中获取设计创意的资源,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设计风格和艺术魅力,把部分优秀传统的民间美术融合于现代美术教学之中,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是极为有效的途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渗透大量的优秀的传统美术知识,而如今民间美术教育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仍然是薄弱环节,我们的关注力度及重视力度还远远不够。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作为新课程,“民间美术”课在学生审美素养以及设计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不尽的探讨空间。

篇(4)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课程体系

传统的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部分组成的“金字塔”结构,注重专业的纵向发展,强调专业的“深”与“专”,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学生在项目设计规划、实践报告、毕业论文等工作中表现出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尽管有新的创意和灵感,但不能清晰的用语言表述。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地方普通院校应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根基,同时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本位思想,构建综合性课程体系,才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开放性课程平台

美术学专业是由早期的美术教育专业发展而来,很多院校都有多年的教学积淀和丰富的教学成果,尽管全国大部分地区美术基础教育师资已经饱和,但农村中小学对基础美术教育师资还有很大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美术学专业学生既可以胜任美术教育工作,还可以从事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美术编辑、美术设计、工艺美术等岗位工作。

地方普通院校应遵循从学生毕业出口往回找的思路,明确美术学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然后根据不同的就业岗位确定应用型专业方向,构建开放性课程平台,学生可以在课程平台自主选择一至二个模块学习,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

以专业发展方向构建的课程体系,直接体现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要求,能够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发展定位,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职业困惑感。

二、以应用型专业发展方向构建课程体系

美术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通常包含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三部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在一至二年级开设,采用必修教育模式。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在三至四年级开设,采用选修教育模式,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选修方向及选修人数,开设若干专业发展方向模块课程。

1、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地方普通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方向应以培养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与重点院校培养城镇师资形成错位互补。该专业方向课程可按照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为指导目标,在规定的13门必修课程和35门示例性选修课程中根据条件自主选择,体现美术教育的专业特点。

2、美术创作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掌握某一画种的本体语言,熟练运用这一画种的表现技法和创作规律,能够进行创作、研究的专业美术人才。

随着我国画廊业、拍卖业及艺术博览会三位一体的艺术市场结构的形成,艺术品交易得到空前的发展。艺术市场的繁荣也增加了对美术创作人才的需求,很多院校也把美术创作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地方普通院校在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等方面与专业美术学院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专业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

地方普通院校美术创作人才培养应根据师资情况,适当选择发展成熟且有一定影响的画种作为美术创作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专业方向(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课程为主,加强创作实践,增加材料与技法表现、绘画语言探索、绘画表现风格与样式等课程,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观念,同时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修养,遵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3、美术编辑与美术设计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设计基础和策划能力,具备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广告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宣传、美术编辑、美术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方向与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不同,视觉传达专业方向是以具体的工程或项目为依托,进行工程或项目的策划、管理、设计等工作,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级专门型人才。地方普通院校美术学专业美术编辑与美术设计专业方向,应定位于为区县级以下的设计市场和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做宣传、展示设计,与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错位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

该专业方向强调灵活的动手表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应以美术基础、手绘表现、设计表达为主,包括设计思维与方法、平面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字体设计、插画设计、广告策划、广告设计等,同时增加广告装饰材料与实践运用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4、工艺美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专业基础和工艺技能,具有创意设计和制作能力,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家居装饰设计等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也是我国较早开设的专业,近年被艺术设计专业取代。工艺美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是物质生产与形式美的创造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家居装饰中更加注重审美要素,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篇(5)

写作的目的在于表达。有效的表达取决于对读者和写作目的的了解,取决于恰当地调整语气和文体,以及对某些原则恰当的理解和运用。然而所有这些都必须以对具体美术门类的感性认知为基础。理论系科的学生,尤其是没有接受技法训练、没有摸过画笔的同学,面对具体作品时的无所适从是专业写作最大的障碍。为了加强学生在美术应用写作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进行美术专业写作,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横向联合教学模式,以解决学生在写作中暴露出来的缺乏感性认识、从理论到理论“闭门造车”等问题。

一、专业写作课程的常规设置及其问题

美术学理论专业的本科学习中,写作既是最终目的也是训练所必需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内容及其相应的表达方式,美术学专业写作可以分为学习型写作、研究型写作和应用型写作三大板块。学习型写作一般针对知识性的资料积累和梳理,如笔记、随笔、散记,以及各种类型的课程作业。研究型写作则有相对明确的话题和论题,是针对具体现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形成的论文写作或考察报告。应用型写作是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如评论、综述、报道、文案、访谈/ 对话等。

美术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常规设置,一般是以课程作业的写作为基础,辅以低年级的专业写作课程和二、三年级的学期论文写作,最终在四年级设置专门的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这种设置基本覆盖了专业写作的三大板块,也能够保持时间跨度上的延续性,同时符合由易入难的学习规律。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很难在四年时间中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并写出高质量的专业论文。从历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平来看,深谙专业写作之道的学生,不过是凤毛麟角。而低年级的学生在“专业认同”都还有待加强的时候,基本上无法进入写作的“专业”状态。本科四年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各门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并不紧密,也没有针对写作所进行的教学讨论和循序渐进的整体方案。学生或是急于海量知识信息的补充,或是苦于被动了解的无趣,忽略了在兴趣中发现问题,也就无从发展本应从问题中发展出来的有效写作的能力。

二、横向联合教学模式的引入

所谓横向联合教学模式①,就是打破教学活动中单纯以本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纵向延伸的教学理念,拓展美术学与其他专业系科间互动的横向联系空间,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实践,变单科教学为多专业联合教学。

横向联合教学模式可以在课程内外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课程的外围补充,在美术学系开设技法课程,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国油版雕等不同类型的技法实作,积累感性经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供机会让学生进入到其他系科课堂上去,实际了解各系的师生是怎么处理如“画什么”和“怎么画”等问题的。学生可能需要全程追踪了解某个系科的课程设置,需要近距离接触他系学生学习和创作的过程,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参观教学,让学生了解如各系的学生年展,从作品创作、遴选、评奖到展览的策划筹备、布展实施、文献整理、画册刊印等每一个具体环节。

三、教学思路的改变

根据学科特点、训练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横向联合教学模式下的专业写作教学思路重点有所改变。针对专业写作的方式、类型、方法和规范等不同方面的内容,都强调把基础训练、应用训练和理论方法各个环节贯穿和结合起来。以史为材料,论为方法,达到在写作训练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三个阶段或环节上则是:

引出和导入:以往的写作课程都是从“如何读图”开始的,通过对大量美术作品的解读,从油画到水墨,从写实风格到装置作品,鼓励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说出直观的感受。我们则尝试在最初的印象和感受基础上继续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临摹、还原或再创作(以一学期两三幅作品为宜)。这样不仅可以直接“与大师对话”,积累感性经验,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铺垫与深入:读图的方式与路径。这一环节针对的是具体理论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和展开。潘诺夫斯基如何运用图像学的方法解读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罗杰·弗莱如何在对塞尚等艺术家的作品分析中确立形式主义的法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如何得到修正,以及各种观念形态的批评方法和理论是如何应用于美术史的写作的?通过对理论方法的了解和深入,学生既巩固了美术史知识的学习,也为高年级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训练和实践:这个环节重点训练的是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按学术规范调查采访、收集资料,还要在每年其他系科的学生年展、毕业展等活动中参与进去,撰写评论文章、展览综述或是学术论文,甚而自发组织和策划展览。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才可能真正发现并强化属于自身的兴趣,并最终提高理论思考和史论撰述水平。

四、教学方法的调整

横向联合教学模式下的专业写作课程,围绕“为什么写作”(Why)、“如何写作”(How)以及“写什么”(What),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相应的调整。除了常规的原理性教学方法,在技术性和操作性教学方法上则尝试加强:

1. 问题教学法,强调问题意识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教学,不仅要求探究和解决问题,更要求善于发现问题。问题可能来源于比较,可能来源于外来信息的触发。而横向联合教学更强调自体验和观察中得来的问题。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往往依据个体的需要并结合自身兴趣,这样的问题更有价值,更能引发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举例来说,作为写作基础训练的描写、分析,需要大量规定性的枯燥的读图练习,可面对抽象作品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问其看到作品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表达出一些形容词:“紧张”“震撼”“迷茫”……再追问这种感觉是怎么形成的,学生会进一步推进最初的体会,并试图捕捉作品中的主要信息:“线条像是大功率的线锯,把画面分割开了”;“不断重复的形式庄重又强烈”;“色彩晦涩朦胧,几乎没有明暗对比”等等。

这个过程体现出写作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法则,“所见即所得”。如何将视觉元素通过文字描述还原成一个可视图像,在技术上是有法可循并可强化的。哪怕是一幅抽象作品,通过对其点、线、面和色彩等形式因素进行逐项描述,就可以构成形式分析的基础。这不仅要求敏锐捕捉每一瞬间呈现在眼前的图像信息,还需要用文字准确地表述出来。接下来,才可能进入到所谓分析的阶段。

这当然是微观层面的问题意识,推而广之:“美术史中还有哪些作品也让人感到紧张?”“如果你进行创作你会如何去达到一种类似的感觉?”由此可以发展到:“一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你身边有没有艺术家的创作呈现出同样的或类似的风格?”当学生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敲印证,其专业素养也就逐渐加强了。

2.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比较

案例教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学生能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方法与技能。可以说案例教学是专业写作课程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到艺术史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教学都可以提供直接有效的经验。

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或是现象的解读,不同的艺术史方法论可能发展出完全不同的阐释结果。而每一种图像阐释的理论方法都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单独的图像学、形式分析、精神分析,或是其他观念形态的艺术批评方法,都不可能穷尽对一件作品的阐释和解读。如图像学是解读古典图像非常重要的方法,但面对当代艺术作品时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可能无从下手。如果将传统史学家的方法论盲目地应用于当代艺术的话,图像学不仅牵强而且可能完全失效。反之,如果追加研究并确定一幅图像的象征意义,是揭示该作品内容的必要前提,那么再晦涩难解的作品都可以在读图的最初步骤里尝试图像学的方法。因为对作品内容的阐释方式,将影响并决定我们对该作品属性的判断。文本性的证据、历史性视野、随时代改变的共识等等,都是写作必须考虑的因素。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理论,还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而且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先期尝试对某件作品进行解读,并形成文字表述,再寻找不同文本进行比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更直接的帮助。

3. 实践教学法:尊重个体,有教无类

如果说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还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的学习,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准备,实践教学法则是将理论能力进行具体应用的部分。将各种理论方法融会贯通之后,学生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能力。

美术学系近三年来同其他各系进行的跨学科横向联合教学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如对油画和雕塑学生年展作品的评论写作,成为美术学系每年一度专业写作训练最好的契机。美术学系学生和其他系科学生一对一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按学术规范进行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撰写评论文字、参与布展等等。

实践教学法促进学生对不同门类艺术实作过程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加强学生对一手材料之积累的重视,还激发其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及其他

横向联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强和深化美术学学生专业写作训练,切实结合美术理论和实践应用两个板块的教学,充分利用学院创作系科资源,进行跨专业横向联系;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具体美术作品感性认知的敏感性,从个案研究、现象分析,到潮流方向的把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美术学系专业写作课程在横向联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有效改善了以往写作训练闭门造车的局面,以及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从书本到书本、理论到理论的空洞和枯燥。而且,针对本地美术学专业学习在美术史传统资源方面的有限性,也只有充分发挥学院在当代艺术创作方面的优势和特点,才能加强本专业在当代美术方面学习和研究的力度。

注释:

①参见高文娟《基础美术教育阶段的横向联合教学模式构想》,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篇(6)

关键词:美术 教学 高效课堂

美术学科是实施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改变学生在单纯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的自学意识,并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建学实践对此谈一下一些粗浅的认识,一飨大家: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快知识更新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快速发展的年代。这一切也给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不足,同时也向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式、策略毕业论文陈旧等。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愿进一步更新固有的教学观念,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总是凭借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施教,生怕在所谓“花俏的创新”探索中有什么闪失。即使在新的教学革新压力下,也不太愿意接受现代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学习和运用。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美术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对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要及时觉醒,加大深思的力度,认真寻求解决不足的办法。要切实制定个人“业务成长计划”,加快知识更新的力度,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能够学会利用信息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更好为实现美术教学的新发展服务。

二、运用置疑的教学方式,唤起兴趣

兴趣即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可能形成各种兴趣:有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由事物或行动的目的和任务引起的间接兴趣;有产生于活动过程中在活动结束后即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卡耐基说: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愿望,有效地置疑问难,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寻找知识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要用婉转语言(如:很好、很棒、假如、会更好)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引导,形成能力的动力源。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

欣赏激趣。

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技能,增强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机。

2.发现探索。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现有经验要继续不断地改造。因此,教学不应该只是讲和听,而是必须通过亲身活动感受、发现和升华。这一阶段的教学必须在上一阶段教学的影响来进行,同样必须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到探索尝试的过程。

3.示范点拨。

这里的示范点拨,不是传统教学中仅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单纯模仿的教学形式,而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尝试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点拨并局部示范,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局部调整,使学生作品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变得精彩,激发学生的创新求知兴趣,这也符合美术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4.练习讨论。

初中美术课的练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造型艺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要求学生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但每次练习都必须目的明确,有具体要求,使学生在练习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讨论,是由于在练习过程中由一人或几人共同完成,对构图形式及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进行有益的讨论,教师只是在关键的构图形式美感上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集思广益,材料共享,使练习进行得更顺利更具特色。根据我的课堂实践,小组合作在设计创新、工艺制作类型的课堂中应用比较实用。

5.评点总结。

评点总结是双边的,一方面是教师从练习评点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反馈,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剖析反省,从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体现美术的现实价值

篇(7)

较之传统教育对于知识继承的注重而言,创新教育更强调对当下的突破与未来的创新,是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育人环境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所谓创新素质,主要包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三个部分。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锻炼和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其创新素质的前提,尤其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新的主体意识、在创新中获取进步的价值意识,以及善于捕捉并发现新情况的问题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充分释放其创新潜能与创新激情,进而在艺术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建立是提升美术学研究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提升美术学研究生教学的整体质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艺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对于美术学研究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通常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获取知识,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对东西方艺术传统的了解与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而研究生阶段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作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提高学生不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相关学科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本领。处于学历教育结构中较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在相关学科领域学有专精、敢于突破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通过何种教育方式与手段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成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探索的课题,而创新又成为当下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在美术专业教育中亦是如此。美术学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也使其在对创新教育的要求方面呈现出区别于一般学科的特点。艺术创作门类和语言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等,都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与广阔的空间,当然也伴随着高度和难度。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各个领域对于高层次的美术理论人才、美术应用人才、美术开发人才等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美术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层次需求的中心上移趋势也愈发明显。因此,在美术学研究生教育中推进创新教育,在培养方案、育人环境、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个方面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强化和改进,是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大势所趋。

三、美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举措

美术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为师资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与创新意识、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整个创新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更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结果。因此,高校美术学专业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深化导师制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创新,培养其理性思维。

一方面,美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与方式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法训练,而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与开放性,同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也尤为明显。研究生教育也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尤为重要。教师应尊重并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意识,调动和鼓励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之间不同观念与想法的碰撞与沟通。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在美术理论知识方面进行深入和系统研究的学术能力,进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由于美术学专业本科阶段更加强调实践层面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法基础,因此,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在加强艺术语言的掌握与运用的同时,不应拘泥于技法层面的提高,也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研究水平方面,帮助和培养学生形成灵活性、生发性、变通性的思维,使其能够从理论视角验证艺术创作,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创造潜能。学生提高对于本学科知识和理论的分析能力,也会有效提升其在科研与艺术实践方面的创新能力。

第二,建立集体培养模式下创新型的导师制度。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以一对一的导师制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也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导师个人的喜好与偏向对学生影响较大,学生从导师方面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对于教学的实施者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应当不断深化对于美术学研究生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采用以主要导师指导,同时配合相关学科的校内外专家团队参与辅助指导的方式,形成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联合的培养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有机会汲取来自不同导师的专业知识,避免单一化的“传承”教学。这种集体指导模式有利于打破研究生学习的指导单一性,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师门观念,赋予了学生很强的自主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在综合素质能力的强化中提升创新能力。

第三,建立完善的学业评估机制。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检验各个环节教学成果的关键。在美术学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中,更应当设计出多元化的学业评估机制。美术创作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评价方式上也应当多元化。一方面,在学生阶段性课程作业、创作作品、课程考试、以及毕业创作(设计)与毕业论文的评审管理机制中,将考量标准相对侧重于创新性方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将创新意识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介入美术学研究生教育,与校内师资共同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更加公平公正地接受来自不同领域的反馈意见。这使得学生有机会听取专家、群众、同学等多方意见,并借此增进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融合,保证学业的有效完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