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04:43: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习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的内涵
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工程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达到提高工程素质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体现、突出教学环节中的工程意识内涵。具体而言,工程意识可包括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经济意识、社会意识、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我们将工程意识种类进行权重分析并作为纵坐标,并设分值为10分,而将机械制造实习的具体教学环节所占比重作为横坐标,也设分值为10分,最终设定整个矩阵满分为100分。我们先对2学分机械制造实习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工程素养矩阵分析和梳理,并量化成具体数值。通过分析和研究各工种现有教学环节在各项工程意识中的得分情况,可以直观地体现出该工种教学环节对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贡献大小。以2学分机械制造实习的铸造工种教学环节为例,通过点上教师和实习指导人员一同对该工种教学环节的认真梳理,获得铸造工种现有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工程素养矩阵得分。通过工程素养矩阵建设量化指标,我们就能够看到具体铸造实习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从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环节调整这2方面进行改进,其相应教改也就有了方向。同时通过这种梳理,也有助于教师和实习指导人员在教学环节中主动、努力提炼出工程意识内涵,并传导给学生。这样的研讨和教学活动将切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有了工程素养矩阵表,能够直观地比较各工种的教学环节在学生工程意识的侧重点和差异所在,进而有助于在整个机械制造实习课程体系中按照“整合优化基础训练,提升强化创新训练”理念进行相应工种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案优化工作。为了客观评价是否切实达到了预期的优化效果,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工程素养矩阵表来进行辅证。以铸造工种为例,为了提高先进铸造技术比重,并推行案例式教学改革,我们适当压缩了传统铸造实习内容,增加了消失模铸造实习内容,并设计了团队协作和教学环节。而为了衡量此项教学改革是否有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我们也采用了工程素养矩阵这个手段进行评估,如表2所示。铸造实习环节增加到2d,共14h,总分为10分。我们发现,此项教改行为对应的工程素养矩阵总得分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这也增强了我们开展此项教改的信心和决心。
2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了避免历时4年之久的工程素养矩阵研讨最终流于形式化,而不能内化到机械制造实习课程之中,我们在研讨期间,有意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障该教学改革的扎实化和稳步化。
2.1召开多次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研讨会
4年来我们召开大大小小关于工种矩阵建设的研讨会共计40余次,其中从训练中心层面上,组织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种负责人共同参与研讨就达到12次,而各点上教师、工种负责人和实习指导人员内部召开的研讨会不下30余次,这种全民参与性质的研讨将工程素养矩阵建设切实落实到实处。
2.2举行实习指导人员围绕工种意识主题开展说课比赛
一线实习指导人员是直接面对实习学生的主力,只有实习指导人员自身对工程意识进行深入思考并有所感觉,才能结合各自的工种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将工程意识理念渗透给学生。我们选择若干篇关于工种矩阵建设的参考文献,组织各工种自行学习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说课比赛,让每位一线实习指导人员直接站到讲台上,从自身所从事的教学环节入手,谈论其对工程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并说明将如何运用工程意识理念到自己负责的教学环节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这种强化式的说课比赛,既敦促了一线指导人员的自我学习,也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从一线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引导对工程意识的思考。
2.3举办工程素养矩阵研讨论文的征集活动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又对部分一线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围绕对工程素养矩阵建设的认识梳理本工种教学环节,并提炼工程意识,形成研讨论文。我们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发动大部分实习指导人员参加,引导一线指导人员积极投入思考。从说课到形成研讨论文,是引导一线指导人员将工程意识理念内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共发动3轮次的论文征集活动,并组织专家进行审阅,评选出优秀的研讨论文,并在一线指导人员中进行宣读、交流和学习。
3存在的不足
关于如何在机械制造实习课程中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我们尝试从工程素养矩阵建设角度入手,其合理程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
(1)工程意识的种类和内涵是否全面;
(2)各工程意识种类的权重是否合理;
(3)是否导致另一个误区,即盲目追求高分数值,而脱离了工程训练的基础训练目标。我们提出这些问题,希望引起研讨,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为机械制造实习课程服务。
4结束语
(1)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引入工程素质矩阵建设和研讨,有助于工程意识的提升,有助于达到梳理和优化教学环节的作用,并有助于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改革。
(2)我们从开展教学研讨会、举行说课比赛和举办论文征集活动等方面保障了工程素养矩阵建设与研讨的有效性。
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以下简称“幼师大专”)主要培养幼儿教师。近年来,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拓展通识课程、加强教育专业课程、重视教育实践课程、丰富自主选修课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1]教育实践课程作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是实现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教育实践中的实习又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瞄准教师运用、检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获取实践性知识、形成教师理念和角色认同、培养专业能力有重要作用。[2]我国目前教育实习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育实习这一薄弱环节已成为师范教育有待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构建高质量的适合本土教育教学的“校本实习课程”已成为幼师大专院校解决实习环节问题的关键点。[3]
一、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内涵
当前“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教育见、实习,并使之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4]从当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向看,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支撑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正在被专业发展本位取向取代。专业发展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体系应以教育实践为统领。教育实习作为职前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实践形式,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
幼师的教育实习是指幼师生为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及特点,巩固、实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初步的工作能力,找到自身职业的差距,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解和热爱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因此,幼师大专的实习课程是指幼师大专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锻炼和促进学生初步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而选择的与幼儿园工作内容相关的实践教育内容及其过程的总和。其外延包括幼师大专第五学年的校内实践、《幼儿园实习指导》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的内容及过程。
校本化是指学校及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地区的特点和需要。校本化实习课程是指将国内外幼师大专院校典型的实习模式、内容、方法等再加工、再创造,开发出符合本校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又能突出本校特色的实习课程。
二、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施理念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规定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培养的幼儿园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应该不少于18周。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实施校本化实习课程应秉承如下理念。
(一)建构性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不能对学习者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接受学习的,不仅是水平不同,更为关键的是类型和角度不同,故不能设想所有人都一样,而应以各自背景作为产生新知识的增长点。“知识不是统一的结论,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由于每个人按各自的理解方式认识客体,因此它是个体化、情境化的产物“学习是指每个学习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建构起对某一事物的各自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5]
实习前,学生的认知结构局限于书本化的理论知识;实习时,实践内容与其原有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化和深刻化。因此,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方法时更应倾向于让学生去发现实习中的教育教学现象,以自己的经验去建构教育现象的意义,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个人化经验,而不是局限于被动地完成统一的实习任务和应对实习环境。
(二)情境性理念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相互作用,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包括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与学习共同体。
在实习情境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核心成员。总之,校本化实习课程中学生与实习内容的相互作用方式、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流方式尤为重要。
(三)“全实践”理念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秦金亮教授探索开发了“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实践整合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也就是说,“全实践”就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6]
“全实践”理念的理想追求在于使学生在步入教学一线之前就获得教育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7]学生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性反思转化为内在、高度个性化、经验化的个人知识。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全实践”理念下受益的毕业生已然供不应求,其实践整合课程实施的效果非常明显。“全实践”理念为校本化实习课程提供了实证依据。
三、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习模式
(一)集中分散四位一体实习模式
所谓集中分散,即学校于第五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第十学期学生回到生源地按照就近原则选择幼儿园实习,两种实习模式在实习的内容、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采用共同标准。其中第九学期集中实习时间安排8周,学校在8周外的时间于校内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
四位一体化是指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评价一体化。目标一体化:立足一个目标不动摇,即培养幼师生的专业能力――观察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谈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评价能力[8]。内容一体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内容既前后衔接,又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实习内容为一体化目标服务。实施一体化:共建一个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幼师大专院校、幼儿园协同合作的管理组织,形成幼儿教育实践和实习的管理网络,以确保幼师学生实习课程的完成。评价一体化:教育行政部门、幼师大专院校及幼儿园按照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建立具体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学生最终的实习鉴定按照师范实习指导老师、导师、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督导、班主任及同分区学生的多方意见综合评定。
(二)“双导师”制实习模式
第五学年第一学期集中实习时间安排在学期中间8周,该学期其余时间在校内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引入“双导师制”。由学校领导、学前教育教研组、班主任共同提出“双导师制”计划,师范教育专业部确定体现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实习课程内容和要求。集中实习基地为附属园与合作园。
“双导师”中,第一导师为附属幼儿园及合作园的骨干幼儿教师或教育专家,时间由双方灵活安排,指导次数3次以上,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帮助实习生全面了解实习基地情况、校外8周集中实习的职业指导。第二导师为校内专业课教师,指导内容主要是(但不局限于)校内课程实践教学指导、分散实习的区域督导。学生在8周的集中实习前需了解实习基地的教师、幼儿园基本情况,实习效益可能会有所提高。
因此,无论是校外8周的集中实习还是校内的课程实践教学都有导师给予及时的职业指导,实习效果肯定很好。学生在最后1学期的分散实习中也能更快适应幼儿教师的工作。
四、校本化实习课程分区督导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郭洪强(1969-),男,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机械及高职教育。(山东淄博255314)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化工类高职生顶岗实习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zcj043,课题主持人:郭洪强)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42-02
一、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课程整合重构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入岗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①。毕业设计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顶岗实习及毕业、就业等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多数学校把顶岗实习的时间确定在最后学期,这对毕业设计指导又提出了新问题。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两门课程进行了分解和重新构建,形成了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实习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就是毕业设计项目、设计方案和结果接受现场检验、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特点。这种一体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的有效性、选题的目的性与科学性、设计资料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这种模式还能使学校教师得到实战锻炼,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②。
二、加强对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过程可分解成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考核评定、资料归档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成若干过程。
1.计划准备阶段。计划准备阶段在整个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能否顺利实施。本阶段准备时间长,牵涉到教学和学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各个层面,需要系领导亲自组织,甚至需要学院有关处室作出顶层设计,编制教学、学生管理等有关文件。首先是与教学有关的文件,包括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课程整体设计、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课程标准、毕业设计课程整体设计等。顶岗实习计划、毕业设计计划是对学生在企业活动的整体规划,以专业为单位结合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会同专业课老师协商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内容包括实习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岗位要求等。毕业设计计划内容包括设计目的、导师安排、时间安排(选定题目、开题、中期审查、审核、答辩)、材料汇总等。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毕业设计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指导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依据,也是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状况管理的依据,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建议等。其次是学生管理方面的文件,包括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毕业生提前就业管理协议书、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等文件。
2.组织实施阶段。首先是实习单位确定。学院通过招聘会为学生联系到合适的单位。实习单位的来源,一方面是一批长期的校企合作单位,这些单位由于长期合作,对校企合作的理念透彻,能够满足学生实习要求;另一方面,主动联系部分大企业,邀请他们到系里参加招聘会;再有,很多企业由于新建项目,急需技术人才,他们主动到学院联系邀请学生去实习,学生到这样的单位上升比较快。学院要对企业有一定的遴选,要摒弃那些规模小、用工少、技术落后、安全保障措施不健全、不能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90%以上的学生能通过招聘会联系到实习就业单位。学生以“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岗位上的事故分析与排除,进行机械的开、停与维护等工作,明显增强了职业能力③。
其次是指导教师确定。指导教师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组成,学校指导教师要选择专业核心课教师担任④。一般优先选择既有较高学历,又有一定企业实践经历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尤其要选择从企业调入学校工作的老师,他们不仅熟悉学生,而且对企业情况较熟悉,便于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更能胜任指导学生。企业指导教师由学校聘请学生所在车间或工段的技术人员担任。由企业和学院共同管理,企业和学院共同支付指导费。学生也可以依据对技术人员的了解情况自主选择指导教师或由企业指定指导教师,报系和学院审查资格并备案。每名企业指导教师指导1~2名学生,真正起到师傅带徒弟的效果。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也同时担负着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最后是过程实施。过程实施环节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素养的养成、实习质量的高低、毕业设计的好坏等均依赖这个环节,甚至学生能否顺利在实习企业就业,“准员工”能否转变为企业正式员工,也依赖这个环节。在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学生要从学校生活变为企业生活,从以课堂学习为主转变为以现场劳动和学习为主,面对的人和物发生了很大变化,作息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得不面对三班倒的生活,虽有了第一份微薄的劳动报酬,但也不得不面对管理制度上的诸多经济惩罚式管理,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等变得更复杂,这要求学生从身体和心理上都需要有个适应期、调整期。因此,学院指导教师加强与学生沟通,企业指导教师多给予学生关心照顾,辅导员要定期与学生联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学院、企业、家长、同学四方互动管理体系。
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达岗位后,由企业进行管理,安全教育、入厂教育、岗位要求等由企业组织实施。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出勤率、创新意识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考核。学院指导教师发给学生相关资料文件,如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顶岗实习学院指导教师考核表等。学校指导教师带有量化的指导任务,如到企业现场指导次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次数,并保持电话畅通,接受学生的咨询。
3.考核评定阶段。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顶岗实习评价和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每门课100分。评价注重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学校指导教师评价、过程材料评价三部分组成,成绩比例为40%、30%、30%。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是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出勤率、创新意识、突出贡献、与企业的融入程度等给出量化的分值;学校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进厂和学生交流考勤情况、与学生的电话交流情况等,给出量化成绩;学生需交回的顶岗实习材料有《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组织学校指导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进行评议,给出量化分数,最后成绩根据量化成绩转化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不合格者需重修,缓发一年毕业证;考核合格者,学院为其颁发由企业和学院共同认定的《工作经历证书》。
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时一般要求学生返校参加毕业答辩,对学生较集中的单位,可以委派老师到企业会同企业一起答辩,答辩小组成员为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由3~5人组成。需要学生交的材料是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论文(一般限分析工写论文)或工艺流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答辩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各占30%、30%、40%。最后成绩转化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对答辩不合格者,组织第二次答辩。
4.资料归档阶段。毕业设计答辩结束,由毕业设计管理人员整理所有的资料,将文档资料整理成册,数据资料刻录成光盘备份。同时,所有资料放入毕业设计资料数据库,对于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推荐到相关单位进行使用。最后,由管理人员依据各专业总结报告撰写《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归档。
三、关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1.对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对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鉴于其身份和来源的多样性,有些还是义务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很难对他们作具体的量化考核,即使作出量化考核,也没多少实际意义。绝大多数企业指导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只能对个别的不负责任的老师委婉更换。要做到对企业指导教师在校教师一样考核,得等国家高职教育体制做更深入的改革才能实现。
2.学生跳槽频繁。学生实习期间一般是企业最忙的生产季节,“准员工”管理和生活方式使学生难以适应,化工企业虽然工资相对较高,但位置一般远离市区、有异味,业余生活相对单调,企业周边环境与学校相比差距较大,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落差,特别是新建工厂,企业领导主要精力倾向生产设施建设完善方面,更加容易忽略员工后勤条件。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就业容易,为学生的频繁跳槽提供了条件,但却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3.定岗导致知识技能学习单一。化工类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但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后,有些企业把学生定在某个操作或分析岗位上,企业的逐利本能使得学生很难有轮岗的机会,许多技能得不到训练,部分学生有沦为高级农民工的趋势。
4.专业不对口学生的管理和成绩评定。同其他专业一样,每年总有少量的学生,通过个人渠道联系到非化工单位就业,工作岗位与化工没有关联,对这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难以有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在成绩评定上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尺度。
5.费用高,经费保障有难度。顶岗实习单位一般较分散,位置偏远,指导教师的交通费、工作补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这方面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每名校内指导教师在担负十几节课的情况下,再指导10~15名顶岗实习的学生,在精力投入上也稍显不足。
[注释]
①祝登义,张纪生,陈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5.
②周学军,周蓉.“工学结合”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刍议[J].职教论坛,2010(8):33.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29-02
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大学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发展和科研向生产力转化为一体的中心。信息资源的获取、管理及使用成为新时期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信息检索课进行。自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的意见》以来,各高校均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在20多年的时间里,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很多学校根据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已经将课程名称更名为信息检索课。但是,面对新型的信息环境和技术手段,当前信息检索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研究和探索适合信息时代条件下的信息检索课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1 当前信息检索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信息意识薄弱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多年影响,在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未能很好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信息利用方面,普遍表现为对文献获取的主动性不强,对文献种类了解单一,文献利用针对性差,使用效率低。有部分同学缺少必要和正确的网络知识。在日常的学习中,更多是使用传统的印刷性文献,对数字化信息利用较少,不习惯于在广泛的信息背景下获取和交流信息,更谈不上有效利用、选择、加工信息,缺乏信息分析和鉴别能力;一些学生面对社会信息流中过时的、虚假错误的、有污染的信息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1.2 教学内容更新慢
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对课程的名称进行了修改。但是在课程内容方面并未作根本性的改动。其中,关于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和印刷型文献知识的介绍占了较大比例,而关于文献计算机和网络检索的内容与篇幅较少。大部分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联机、脱机检索阶段。虽然近年来也出版了一些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的教材,但是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不强。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容易造成学生对课程求知欲不强,上课时走神、思想抛锚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1.3 教学手段较陈旧
信息检索课作为一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应用性直接反映和体现的课程,应当有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与之相配套。很多学校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缺乏必要的多媒体、网络设施和相应的网络数据库资源。教师在课堂授课经常表现为直观性不强,缺乏生动性;内容空洞、抽象,学生的理解难以跟上讲课的速度。课堂上知识理解的不到位,直接反应到实习中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相关的技能和技巧,检索误检、漏检率较高,检索效率低。
1.4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校已将信息检索课作为大部分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只重视一般信息检索方法共性的传授,而忽视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个性化培养的问题。有相当部分同学经过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后,仍然对适用于本专业的文献资源缺乏了解,不会筛选有用的文献资料,不会利用专业文献信息进行论文写作。尤其是学生普遍缺乏对外文资源的查找和应用能力。
2 信息检索课教学创新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校部分参与信息检索课教学的教师对信息时代条件下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2.1 编写适合本校学科特点的教材
我校是一所建校50余年的,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发展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信息检索课的学时为24个课时,而现在普遍使用的相关教材,其适用的课时量均远远超过此课时量。因此,以学校教学要求为指导,编写适应新时期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信息检索课教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内容编写上既要体现体现检索共性的特点,又要适应本校学科专业检索的需要;既要保留检索基础知识内容、传统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又要新增网络检索力法内容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既要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需要,更要适应学生在更高层次研究的要求。教材编写时不仅体现基础性和理论性,更要突出前瞻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2.2 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力法。案例教学能够较好的改变目前学生被动接受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生积极参与,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各自特点,便于个性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在我校某些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效果。信息检索课的案例教学过程是:布置案例―提出问题―个人分析―课堂讨论―教师讲评―撰写报告。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应当选择针对性强,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案例。第二,整个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环节应该经过精心和科学的设计。第三,教师应当对相关案例的背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讨论过程中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
2.3 尝试在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
我校的信息检索课主要是面对大三和大四等高年级的学生开设的。这些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阶段需要查找和阅读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因此,在信息检索课教学,尤其是在对外文文献进行讲解的时候,采用双语教学将学生的外语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有利于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利用外语资源的兴趣。在信息检索课上使用双语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外语能力,才能保证信息交流的准确、畅通,这是组织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第二,双语教学可以先在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进行试点,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第三,使用双语教学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避免因为学生英语水平上的差异,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2.4 突出实习课的地位和作用
实习课作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演练, 是信息检索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掌握检索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实习课在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安排中应当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实习课的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当在课程安排中,适当增加实习课的课时量,提高课时比例。第二,要确保实习课所需的各项条件,如:场地,检索工具,网络设施等。第三,实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和检验。教师应当加强对实习过程的引导。及时而耐心的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共性的问题,可以进行集中讲评。第四,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理论和检索技能,通过各种渠适搜集相关信息源,经过整理归纳,认真完成实习报告。使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总结,有所感悟。
3 结语
基于以上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我校信息检索课的部分教师以2005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同一专业中选取2个班进行教改实验,其余的班级仍然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授课。在教改实践中,首先对课时比例进行了调整。将手工检索由原来的8课时缩短为4课时,相应的将上机检索延长为12课时。其次,在外文文献资源和检索工具的课堂授课中采用双语教学。再次,对教案进行修改,选用新鲜而实用的案例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第四,突出实习报告在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地位,由原先的以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改为考试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改的效果比较明显。相比按原有方式授课的班级,实施教改班级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在完成同样的实习任务时,实施教改班级的效率和实习报告质量均高于其它班级。在期末的考核中,教改班的优、良率比其他班高出10%左右。
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是一项长期、系统、与时俱进的工作,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谦.网络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趋势[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2):63-65.
[2] 华薇娜.在信息检索课程中贯穿个案分析的实验及其意义分析[J].情报杂志,2006,(3):136-137,140.
[3] 林美惠.现代信息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2):111-113.
[4] 陈艺.关于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78-79.
[5] 张捧侠.信息社会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 2004,(12):88- 90.
[6] 郭伟刚,尹传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3):119-123.
[7] 白建华.信息检索课教学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6,(1):39.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56.
【关键词】经管类;应用型;实践教学
一、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传统的实践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教学和验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而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目标,则应该是对学生动手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实验。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一般主要是依托计算机,围绕课程知识传授,进行理解性的课程知识点的实验,以此建立的实验室,在功能上主要以满足单一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主,没有很好地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跨专业及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融合的实验。实验内容较为落后,如一些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内容比较陈旧,许多实验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的教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实验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基本是借鉴传统理工科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师理论知识传授教师实验示教学生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因而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实训教学在职业技术类院校开设的比较成熟,但在普通综合高校,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实训教学概念模糊,定位不清,导致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专业教师之间意见不一;教学状态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3、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是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一直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企业,因为市场竞争的严峻,或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需要,不能或不愿给经济与管理类学生提供适合的、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加之学生出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往往选择在拟就业单位实习,导致学校实习集中安排越来越困难,学生的实习较以前分散,学校管理较难,因此实习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实习环节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弱。
4、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一方面,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多以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为主,由于受到就业的压力,毕业生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和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论文这一实践环节重视不够,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抄袭现象,毕业论文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般都比较重视毕业论文而忽略毕业设计,实际上毕业设计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系统性的训练和提高。因此,经管类专业要改变只重视毕业论文不重视毕业设计的观念。
5、专业社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是大部分财经类专业都普遍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得到体现,没有进行有计划的、和一般社会实践相区别的专业性的社会实践。即便安排了专业社会实践的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教学内容偏少、空洞、缩水和甚至放羊的现象,有的甚至无法落实,这样的社会实践实际上是减少了实践教学的时间。
6、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比较落后,一些教师的实验教学改革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编制实验教学辅助软件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课程还相对较少。
二、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与现状分析
(一)商学院实践教学已具备的基础和优势
1、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探索,从建院之初,商学院经管专业就已经开始进行课程实验教学,发展较快,成果突出。进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在实验教学方面,已经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2、在实训方面的探索,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在学校内被忽视的实训教学环节,已开始受到重视, 为开展实训教学,探索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学校组织了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在校内开展研讨, 逐渐明晰了实训的内涵,并通过精品课程(实训)项目建设促进了实训课程的建设。
3、在实习教学方面的探索,开展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模拟实习的改革,近年来将实习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探索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地实习结合的毕业实习新模式上,已取得一定成果。重视在专业实验室中创造模拟社会、经济活动的条件,使学生针对社会、经济模拟现象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外实习方面,商学院已与宝供物流公司就学生实习事项达成合作意向;在2011年3月,又选送09级物流、商管专业的部分学生赴浙江润迅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4、在实践教学文件的规范性管理方面,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是规范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商学院陆续对这些文件进行了重新规范和修订。这些文件反映了我院广大实践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对于实践教学的探索,凝结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智慧,目前这些文件在指导和规范实践教学方面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方面,商学院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与质量提高,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写作、评阅、答辩、格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还对应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入选论文进行评选和编辑工作,多篇优秀论文被选编到《安徽新华学院学报》,调动了毕业生写作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使我院毕业论文工作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商学院实践教学的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1、应用型的实践教学理念还要进一步总结,商学院正在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还需要总结和提炼,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2、实践教学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尚显不够,对于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存在认识模糊、定位不准、意见不一等现象,影响实践教学的全面实施。
3、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理念和手段跟不上实践教学的教学需求,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保障均滞后于实践教学的现实发展。因此,有待进一步完善我院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4、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科学完整地固化。由于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我院正在逐步加大力度规范实践教学环节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
5、实验教学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院初步对毕业论文建立了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等一系列质量监控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对于实验、实习教学质量还缺乏有效的监控制度和手段。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投资效益均得不到及时的评估和反映。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1、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1)实验教学课程的优化与开发。使学生通过优质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外显”,提高综合素质。具体做法是,以知识为导向,进行课程实验(理论课中的实验内容)的优化和开发,以能力为导向,进行实验课程(独立开设实验课)的优化和开发,按照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学科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模拟实习的实验层次进行实验课程(或课程实验)的建设。
(2)“精品”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实验项目是实验课程的基本单元,建设高质量的实验课程,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实验项目,我院正在加大精品实验项目的建设力度,在精品实验项目规模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建设一批精品实验课程。
(3)实验教材的建设。实验教材是实验课程的载体,应加大实验教材的建设力度,以有效固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成果,以形成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2、实习课程体系的设计
实习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要研究和明确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同时加大课程实习的开发力度。深化总结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的改革,积累校内模拟实习的数据资料形成有新华学院专业特点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毕业实习的培养方案。
3、研究能力课程培养体系的设计
课程设计、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虽然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但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目的性与阶段性的区别。目前,我院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方面比较薄弱,需积极倡导,加强研究和实践,鼓励各专业开设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使课程设计、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发挥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戴维・罗伊斯,苏瑞提・S.多培尔,伊丽莎白・L.罗姆菲.社会工作实习指导[M].屈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对应[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何磊.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2010.8.
关键词: 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 建构 背景 设计
面对未来社会人才要求,基础教育需要研究型教师来承担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但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现状相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普遍偏低。目前针对在职教师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短期培训,但教师普遍反映效果不好,形式化严重。本文认为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加以实施,可以通过完善毕业教育实习环节的内容设置,更好地培养学生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能力和素养,为他们将来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打下基础,故提出“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建构”的意见和设想。
一、探讨背景之一:基础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更高的规定:努力改变机械灌输式应试教育,提倡基于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这些目标对基础教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需要他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知识的权威者和传授者的角色,俯下身子和学生一起探究。设计教学过程,使它成为学生自我生长知识的过程;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对话者和共同探究者、学生知识自我生长的促进者。教学活动改变了单向、机械灌输,变得丰富和多变,教学过程中的偶然性、非设计性因素增加,开放性和互动性成为新课堂评价的中心,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研究能力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
与课程内容改革相匹配,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追求。研究型教师的内涵特征有:对教育教学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同于纯教育理论研究者,也不同于一般有经验的教师;具有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能力,并能通过教学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较高境界,能够形成自己的教育研究特色。
然而,现实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状况是怎样的呢?下面以一个区的小学教师教研状况为例。本区共有城区和农村小学23所,承担的省级、市级教研项目,教学成绩在本区较靠前的4所学校平均5项,其他大部分学校基本为零,教师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也很有限。在教研中他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是找不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或申报了课题之后研究进展困难。虽然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不能和其完成的教科研项目的多少、发表的教科研论文的多少绝对挂钩、等值,但教科研项目和论文是教师对教学积极思索的结晶和呈现。这一例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不足,距离研究型教师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在这个区的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教学设计意识较为薄弱,教学活动简单,教学效果常常不够理想。
普遍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普遍有所转变,那么所提出的教育高远目标将很难实现。
二、探讨背景之二:教育实习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倡议的“建基于实践经验”的师资培育原则的提出,对于教师教育实习理论与制度的研究与规划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教师教育领域所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迪顿(P.F.Dearden)、赫斯特(P.H.Hirst)等人对师资训练性质的学术辩论而在教育实习上形成的“反思观”,费舍及泽兹纳等人进一步提出了“探究式”师资培训及教育实习模式。强调以反思为导向的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互动。在教育实习阶段,“反思性实践”成为一个重要原则,其核心是培养实习教师“一种能够跳出来反观自身的能力”,即要求实习教师能够批判性地审视自身的行为及其行为发生的情境。
我国目前的教育实习由于受到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状况、学校自身特点和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实习模式并不统一,综合分析主要有:“委托定点”、“三结合”、“大分散”、“顶岗”、“混合编队”、“结合试用期”、“全程”等几种教育实习模式,对“顶岗实习”问题作出了实验性探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分别以《携手并进互惠共赢――记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1]和《走出教师教育的象牙塔》[2]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利用自身师资和科研优势服务于地方教育的创新举措:“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模式、师范生顶岗实习,资助本校学科教法教师在实验区开展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哺实验区。
但是,就我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的普遍状况来看,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1957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教育实习暂行大纲规定,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师范生把平时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地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使他们基本上具有在中等学校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直至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目标仍基本沿袭了上述规定。
有文章指出我国这一目标的表述明显过于笼统,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安排,教育实习目标的笼统和模糊导致实习生即使达到目标也难以测量。还有文章指出,尽管长期以来人们把教育实习视作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最终检验和对未来准备的适应性训练,然而并没有形成教育实习的整体观念和质量观念,对教育实习的价值、功能、作用等的认识与观念仍相对落后,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
韩立福等人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3]指出: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上具体存在的问题有:教育实习机制不完善、教育实习时间短、实习课程设置单一、实习方法单一、实习效果评估单一、指导老师队伍脆弱。《光明日报》刊登北京师范大学方增泉教授的文章《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4]指出“我国目前教育实习环节薄弱”、“要完善教育实习顶层制度设计”、“更新传统教育实习观念”、“丰富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积极寻求大学与中小学实现互惠合作”、“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体系”。
教育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重要的实践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高师院校如何通过创新课程和教学设计,使教育实习在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上发挥更好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效果?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问题的探索变得越来越急迫。
三、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设计:三方联动的个案实施
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生长点,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低的各种原因中,高师教育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不足也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源头性因素,而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
高师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机构,其教学设计应面向当下及未来教育教学的要求,及时做出内容的调整和补充,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般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较偏重基础理论教学,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较为模糊。高师院校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从业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影响到教师培养质量。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应当体现出对学生教学研究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发现问题、设置研究过程、呈现研究成果等方面基本素养的训练。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以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旨在探讨以教育实习为依托,将高校教师的科研和实习单位的教研相结合,实习学校教师指导和高校教师指导相结合,创建有利于培养实习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实习模式。
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强调,教育实习要立足于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以教育实习为载体,通过教育实习环节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完成对学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一次个案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选题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完成一次完整的教学研究个案实施,达到熟悉研究的基本程式、形成研究的基本意识、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走向教学岗位开展教学和科研打下基础,提高教育实习的功效。
研究性教育实习模式内涵特征有四个方面:第一,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基本宗旨;第二,以有效利用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实习价值为目标;第三,以实习生为主体的个案操作为基本形式;第四,以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协作为基本框架。
研究性教育实习模式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第一,完成一次教学研究个案操作,熟悉和掌握教学研究实施的基本程式;第二,获得教学研究方法的指导;第三,培养起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踏上教学岗位开展教学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性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实习课题设计,实习生和高校实习指导老师共同设计实习研究课题,完善实习方案设计,并指导实习生对课题进行前期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和教学设想。第二阶段,课题实施方案的再次论证和修订,高校实习指导老师、实习生和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就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共同研究,并结合实习对象做出进一步调整。第三阶段,实习课题实施,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指导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开展实习课题实施。第四阶段,实习生在高校实习指导老师的协助下,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
参考文献:
[1]吉林日报[N].2010-1-6,(2).
[2]长春日报[N].2009-11-24,(2).
[3]韩立福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