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教育科学

现代教育科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04 13:31: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教育科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教育科学

篇(1)

应该说,教育科学从其产生、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以理论形态体现的教育科学成 果是丰富的。但是,教育实践的经验性、非科学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教育理论的贫乏。这一二律背 反现象的存在,固然与教育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这一特点密切相关,但现有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 践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现有理论指导的不力在实践面前被加倍地放大,从而加剧了解决 的紧迫感。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存在与关于教育科学指导实践的特点、过程、规律等研究的薄弱不无关系 。因此,我们将在对教育科学功能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一番阐释。

一、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分类与内容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 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所以, 我们对于教育科学功能内容的探讨将限定在“现代” 这一时空范畴内。

现代教育科学的功能,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功能表现的特性,可分为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 如对于教育实践、社会发展的功能分属直接的和间接的);按功能对于指向对象的意义,可分为积极功能( 正功能)与消极功能(负功能);按功能的表现形态,又可分为潜功能与显功能等。在此,我们依据功能指 向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它分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与对教育科学自身的调节功能。

(一)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教育实践至少包括实践客体、主体、工具三种基本要素,教育科学对教 育实践的指导实际上是通过对其要素的影响而实现的。据此,指导功能又可细分为以下各分功能。

1、反映与解释功能。这主要相对于教育实践的客体而言。 教育认识、实践都是围绕作为对象的教育存 在而展开的活动。作为教育认识结果集约化体现的教育科学,它首要的任务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 合的世界图景”,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的教育存在。解释与反映总是相联的。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事 实加以说明,以把握其特点、本质,这就是教育解释,即教育科学解释功能的表现。教育科学解释功能具体 体现为根据一定教育理论,为赋予解释对象以一种可理解的新意义而展开的活动。由于解释对象的差异,教 育科学的解释功能主要表现在:(1)对现有教育活动结果的确认;(2)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定性说明。衡量 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应以它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效果为标准。但仅有这种最终性的评价是不够的 ,还必须借助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活动的科学依据进行分析,以证明该活动的理论可靠性和实践可行性。另外 ,教育实践总是积极、能动地发展的,对于它发展中的探索性与超前特点,如各种教育实验、教育发展的新 特点,教育科学必须从性质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以判别其合理性,从而导引教育的发展。

2、预测功能。 如果说反映与解释功能指向的是过去和现实的教育存在,那么预测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 未来性存在。当然,“现实”与“未来”具有相对性,预测也可归结为一种解释,一种超前性解释。严格地 说,解释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最近发展”,而预测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远景发展,后者的时限要较前者远 得多。教育预测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教育的现实发展基础上, 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描述与设想,以引导教育能动地发展。由于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全貌的,涵盖着教育的宏 观、中观及微观领域的研究,所以预测功能也相应地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宏观的教育决策要求对教育整体 的未来趋势加以把握,而有关分支教育学科如教育未来学、教育预测学、教育政策学等的出现,则使宏观预 测功能更趋完善。另外,具体教育活动过程中,目标的确立与论证也是预测功能的重要表现领域。

3、观念改造功能。 教育科学对于教育实践主体的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其教育观念的改造上。只有教育 主体将有关教育科学知识吸收并内化为观念之时,教育科学才能真正地指导教育实践。因为教育科学理论必 须将自身的概念形态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而形成相应的教育观念,才可能进入实践领域。按照韦尼格尔( Weniger.E)的意见, 实践中所包含的教育理论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1)教育观念,(2)用语言表述 的教育规则等,(3)理论家的理论。〔2〕其中,只有教育观念层次的理论,才对教育实践起着真正的指导 作用,所以应努力促使教育科学理论向观念层次转化。实际上,教育科学的主体观念改造功能基本上是与教 育科学的发展同步的。如前几年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既是教育科学理论自我批判的发展过程,又是教育 观念的一场更新运动。当然这其中还存在着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学习及教育理论的宣传问题。

4、工具功能。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 教育工作者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或工具。科学的教育理论正是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广义地说,教育科学包含的关于教育的原则、规则、技术也就是一种方法论工具。一些 分支教育学科,如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的工具性更为明显。它们的存在形态更多的就是可 操作的工具。另外,教育科学理论还可转化为一些物化的工具,如教具、教学机器等。

(二)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调节功能。教育科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建构及发展进行反思、批判与重组,就是 它的自我调节功能。换言之,即教育科学的批判功能。教育科学批判的目的在于使现有教育理论及其结构不 断完善,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是教育科学发展中反省、超越自身的内在本性的体现。教育科学批 判实际上是在教育经验、教育理论及由分支教育学科建构的整个科学体系三个层次上展开的。教育科学体系 的建构需要经验的支持,但经验还不能直接进入体系之中,必须经过理论的抽象与升华,必须经过去粗存精 的批判。反映教育存在的某一侧面某一层次的教育理论需要经过相互批判、争鸣,才能在比较中证明其逻辑 力量。教育史上,各种教育流派(如形式教育派、实质教育派)并存,且相互批评,共同发展,这就是教育 理论的批判。科学家哲学家伊·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史一直是、也应当是一部相互竞争的研究纲领(即理 论,笔者注)的历史。”〔3〕这里的竞争就包含着批判、 争鸣之意。由此,一部教育科学史也就是一部教 育理论批判的发展史。教育科学以批判为形式的自我调节还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学科体系及整个教育科学体系 的改造上。赫尔巴特在心理学基础上构造第一个教育学体系以来,在教育经验、教育理论的积累情况下,学 科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整个科学体系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总之,通过教育工作者积极的理性反思, 教育科学以其内在的逻辑力量对自身发展加以调节。

二、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

现代教育科学功能内容的不同决定着它们表现形式及过程的差异。

(一)教育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过程。为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我们选取“教育理论”这一概括 程度更高的概念,以替代教育科学。

“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4 〕“反映客观世界”是对“是什么”的求 索,属于描述性的,而“创造客观世界”则涉及“做什么”、“怎样做”,属于意向性的。前者是认识范畴 中的“对象性认识”,后者是一种实践观念,属于意图范畴。人们对教育的意识同样包括上述两个基本方面 。教育理论的指导效用的实现也就是上述两方面的具体化过程。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实践主体的有关观念 、能力、精神的角度,来对教育理论的指导过程加以分析。

首先,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教育存在的描述性意识, 它存在的使命规定着它必然向教育实践再次飞跃。教育理论存在的形态与使命之间的矛盾状态促使其形态的 转变,即描述性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具有一般性、间接性、抽象性的教育理论(主要指描 述性意识)作用于特定的教育活动(如教育决策、教学)时,必然要通过教育工作者形成关于此活动的意图 。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需要与能力,结合教育活动的具体特点,在描述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 活动的目的、方案、手段等进行观念的构想、设计,形成教育实践观念。这一转化从理论形态上来看也可以 说是基础教育理论向应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措施的转化。基础教育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描述性理论,它应 该向应用教育理论即意向性教育理论转化。应用教育理论又可分为基础的应用教育理论和应用技术。前者指 教育理论的应用原理、规律、方法论等一般性内容,后者指应用的程序、方法、手段等具体内容。试对前苏 联著名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理论转化过程加以分析,他将这一理论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贯彻, 并获得了关于执行的一般原则、特点等方法论意义的内容,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通过试验而促 成的最优化理论在形态上的转化,使得该理论对前苏联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能力的转化过程。的主体能力观告诉我们,主体能力包括人 体本身的自然力、为主体掌握再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知识、对主体活动起作用的情感与意志等要素。教育理 论对于上述三方面要素都有巨大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其它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可产 生具有延伸或拓展“人本身自然力”的工具,如教具、电化教学工具、程序教学机器等。另外,教育理论在 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自身形态的变更而形成“知识性”力量,从而客观地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所以作为 完整的教育系统运行主体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动态地掌握教育理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能力,从而能 动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最佳的功能效应。

最后,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精神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不仅仅提供教育原则、技术的指导,还内化 为一种精神性因素。每一种教育理论的存在与运用,都会与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动机、情感、行为意向等融 合在一起,融合之中就包含着教育理论向心理因素的转化,诸如形成教育信念等。前苏联教育界流行的“合 作教育学”就是这一转化的典型。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合作教育学思想,它重视、关心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 ,提倡师生的平等、民主,加上它又是教师经验的高度概括,所以具有广泛的渗透力。而这种渗透、影响则 与这一思想本身具有的精神力量(符合人类需要、天性)不无关系。

(二)教育科学理论对自我发展的调节过程。教育科学不仅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而且为了更好地指导实 践而指向自身发展的调节。教育科学自我调节的目标有二:

一是自我适应。前已述及,一般地教育科学的发展相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具有滞后性。然而,教育科学 的发展也存在着变滞后为超前、自觉调整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内在特性,这就是教育科学在环境变化中的自我 适应。这种适应是通过对现实教育实践的积极参与、提炼,以获得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未来条件来实现的 。

二是自我稳定。教育科学要完成指导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首先必须保持自身演化过程的相对独立,保 持理论形态及其体系相对稳定,据此,教育科学展开以自我批判为起点的调节活动。教育科学的发展固然需 要经验要素、理论要素、逻辑要素的支持,但是这些要素又必须经过论证、争鸣、批判等形式,才能被纳入 到发展了的教育科学之中。教育科学只有通过对课题研究反思、学科体系的审视,才有可能在多层次上对课 题选择与研究方向、分支学科发展的规划、教育科学整体的发展战略与布局等作出导向,以便适应在双重轨 道上不断发展。

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功能在表现形式上是丰富多彩的。从范围上看,有局部的自我调节(研究课题、研 究重点、学科发展)、整体的自我调节(发展的整体规划);从内容上看,有研究方法、层次、视角等方面 的调节。不管哪种调节,都是通过教育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活动来实现的。他们不断将教育实践的需求、教育 科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分化、重组等情况反馈到研究工作之中,以调控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且教育科学的发展 也应接受其自身内在逻辑特性的影响。教育科学理论在客观反映教育存在的同时,也将存在于它们之中的组 织因子提前并贮存于理论之中,从而形成并提高教育科学发展的自组织性。自组织性的存在也使得教育科学 能在暂时的外部指令之下,自我定向再对发展加以调控。所以,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实质上是教育工作者积 极参与之下的自组织活动过程,只不过自组织性的作用被掩盖着,因而不易为人所认识。在多年来开展的教 育本质讨论中,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作用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社会及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为讨论提供了契机 及条件,教育科学内在力量体现出的概念深化的逻辑推动着讨论的深入。人们从对“上层建筑说”的非难开 始,提出“生产力说”、“特殊活动说”等观点。观点交锋之中,人们发现自己走进了迷宫:未能全面、根 本地理解“本质”,争论的基点也不同。于是,在对讨论的反思之后,研究由“一哄而上”转入冷静思考, 并由此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化下去。在这里,对研究的反思既是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又是研究本身自组 织性的反映。

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是与具体教育认识、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着 教育科学功能实现的具体特点的不同与过程的差异。如教育决策与教学过程中理论的指导又有着许多细微的 差别(包括中介环节、程序、方式),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

注: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65页。

〔2〕J·D贝尔纳著,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页。

篇(2)

教育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方式的科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国与国之间教育科学研究的差距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教育的差距和研究的差距。现阶段,我们国家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而增强国家和民族在各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必须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1.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优先发展需要有先行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保障。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通过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变革教育生产关系,从而推动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渗入教育生产力要素,从而提高教育生产和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准确认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推进教育改革并预测改革结果。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先决条件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先导。

1.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而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则是教育专业化的标志。就目前看来,教育的专业化最少包括教师的专业化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职业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在教师个人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教师作为职业要想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研究。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育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知识更新和学习越来越成为培养专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而立足岗位的行动研究则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关教育的决策问题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本质需要,要求教育管理向专业化发展。一方面,科学的教育决策要依靠专门化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立足实际、面向决策的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基础,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质量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作保障和检验标准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改进教育行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教育科学研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研究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解决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是实现管理科学、培养专业化优秀教师的现实需求和紧迫任务。

2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守科学研究准则

科学研究是运用系统和实证的方法探索知识的活动和过程,具有调查思考、去伪存真、反复提炼、不断深化的特征。科学有共同的准则,第一是规律性,第二是普遍性,第三是可验证性,第四是有利用价值。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共同规律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起到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2.1教育科学研究服从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要求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教育现象,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就要研究真问题,就要以事实材料为基础,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得出结论,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运动变化的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类,教育科学研究要求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进,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是社会实践活动就需要做出理论说明和逻辑验证;需要科学假设和如实陈述研究问题;需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的系统观察设计和可靠的资料数据收集;需要科学和适用的研究方法;还需要依靠科学的逻辑性获得并呈现出可靠的研究结果。

2.2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具有不宜观察、因素复杂、普适性差、误差较大等特点,这是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无损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因此,研究者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1)科学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首先应当正确认识研究课题的属性和研究目的,针对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次,在研究过程中要采取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再次,研究者要处在中立的立场上,还原事物和现象的本来面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结果呈现上要如实表述,不能单纯追求标新立异。2)创新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普适性差的特征决定了研究中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观点和创新的手段不可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3)实用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教育科学研究是针对教育问题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其研究结果要应用于教育实践、指导实践,切实做到研以致用。

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它在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1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实践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决策、教育实践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共同构成完成的教育体系。从教育的发展形态看,教育活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自为的过程,教育机构越来越专门化。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制度、活动、内容和成果的复合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任何人和组织都难凭传统经验和生活常识从容应对,必须依靠专门化的教育科学研究和专业人士。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决策者、实践者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增长,教育工作成为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广泛而持久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源泉,从微观的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战略管理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不再是少数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专利,而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3.2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具有人化特征和复杂性

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教育行为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人既是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客体,既是研究的方法手段也是研究的目的和服务对象,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教育现象充满复杂性,这就意味者不同的要素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的复杂性,许多研究项目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研究才能取得成效。

4结论

篇(3)

一、管理信息化需要突出科研服务人本化

管理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调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对人的智能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根本对象是作为信息发生主体和接受客体的人。人是教育科研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所有的信息活动和管理行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这个核心因素组织和展开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所在、质量所在。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必须摒弃只重视管信息、管技术的传统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性原则,即在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把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放在首位,向管理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教育科研的动力实质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产生“需要”的内驱力;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质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和发展这种内驱力,作为教育科研的原动力。“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它是激励人们产生和保持积极行为的动因。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必须正确把握各个层次科研群体的个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与工作效益、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改善科研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条件,使他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通过科学评价和有效激励,营造一种识才、惜才、用才、护才、育才的教育科研管理动力生成机制和人才成长环境。

二、管理信息化需要追求资源共享最大化

现代教育科研的信息资源意识,强调科研管理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突出教育科学化信息的对称性;强调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教育科研信息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管理不仅隐性资源被忽视,而且显性资源利用率低下,甚至许多资源被搁置,如显性的网络资源只用于网络通讯而网络管理往往被忽略。网站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区别是明显的。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与通讯,而“管理系统”是专业的虚拟管理工作平台,能代替人做许多管理工作。隐性资源的利用也是一样,如因信息不对称,许多人不了解课题管理的政策和指南等信息,失去了课题申请机会,使一些良好的课题资源流失。毫无疑问,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是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主体建构的空间基础。实现教育科研信息资源共享,首先要考虑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效率最大化,其次考虑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无缝衔接。一般说来,传统的管理工作不用过于考虑管理者与信息技术设备的严密衔接,而信息化管理则必须考虑人与机的关系,并且在工作设计上实现人机融和。同时,人的信息意识和能力要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设备和设施转化为管理行为。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按照手工操作设计的,工作程序多,工作内容繁杂。例如课题管理,传统管理方式建立档案程序大致是:制表、登记、编号、入档,开始评审以及评审之后必须保持材料不乱。而信息化管理的上述程序,完全被“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代替,我们只需要在申报时给申报人一个编号,其他所有工作都会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并进入电子档案库。但是如何使用个人编号能够准确无误地在计算机中生成个人档案,则需要按照程序要求,准确无误地个人编号,并对申报表作细致说明,要求申报人准确无误地加以填写。所以各级管理者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熟练、准确和快捷地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人机对话,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育科研管理。

三、管理信息化需要注重组织指导多元化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业务性和学术性较强的现代管理形态,其管理职能的体现完全有别于纯粹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为主的职能内容在科研管理成分中占有重要比重。从职能兼容和转换的意义上讲,指导也是一种管理。因此,信息化的指导性管理必然成为现代教育科研管理方式的行为主导或主流。从教育科研的发端看,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是从规划开始的。教育科学规划本身就是一种高端的组织和引领,一定阶段的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此展开的。规划是为了把握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重点、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内容等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科研业务管理和指导是为了使研究讲程序、讲效率、讲质量而更加有效。建立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是要围绕着科学合理的教育科学规划,高效务实地实施对教育科研业务的全程管理,以及有效有用的科学指导。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组织和指导方式上要多方并举。第一需要利用网络管理实现组织指导的扁平式桌面化,即改变传统层级的“树型”管理范式,实现层级管理与直接管理结合,促进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教育科研项目通过“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专用空间层层点击申报,各级教科研管理和指导机构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申报项目即时指导反馈。不同层面申报项目的评审信息在传递时间上几乎同步,其文件处理效率和业务指导效能将成倍提高。第二是组织机构建设虚拟化。如成立网上专家评审团队等网络虚拟组织,建库管理,在实际操作时根据需要随机选择,管理调用十分便利。第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组织机构协作化。如基础教育研究部门、协作研究组织以及相应的学术团体等,均可跨界组成不同指导职能的临时性工作小组,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远程协助科研管理部门做一些科研业务指导性的工作,甚至协助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等等。多元化的教育科研组织指导,使教育科研通过研究层次的分化,促进了科研队伍和规模的扩大,为基础教育科研的普及与提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和广阔的背景。

四、管理信息化需要推行网络培训菜单化

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培训纳入教育科研宏观管理范畴,这是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这不单纯是因为信息化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别突出,需要特定的培训来满足管理技能要求的原因,同时更是因为形式上非信息化的因素,如科研政策规划、管理规定、程序规范、资源体系、硬件标准、信息规格和成本测算等等,需要通过连续多层次培训来预防和解决人员更替、业务更新给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观念不适、操作不力等实际问题。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技能性管理人才,而且各个管理层面上更需要既懂科研、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是一般的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以至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同样需要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知识。在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建构中,通过网络培训,普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提高科研人员的自我管理素质,自然成为相对成本较低但却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根据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在对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可以设定出若干内容模块进而构成选项菜单,以便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的委培和受训者因岗定向,各取所需,同时也更加利于他们回到管理岗位上学有所用,各尽所能。

一般情况下,培训菜单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性内容、人力组织性内容、资源环境性内容三大板块。信息技术性内容面对的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性设备和设施系统。它是以开放的教育科研网和封闭的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信息资源数据库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载体,构成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设备体系。人力组织性内容涉及的是教育科研的相关机构和人力资源以及它们的管理职能,这是管理培训的本质性内容。它决定着系统的管理与发展水平,影响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系统功能的源点,也是信息化的重点。组织性内容决定了“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性质,也就决定了它在管理平台中的核心地位。资源环境性内容关系的是信息化管理的对象和条件,作为技术性平台存在的广泛基础,它通过代替人或者延伸人的能力,把教育科研管理的泛化信息转变成有管理价值的目标资源,以达到环境共建、资源共享的目的。信息化平台是围绕着教育科研管理总体目标设计开发的,科研、培训和管理,三者关联互动,并且在管理的统合下整体运行。所以,资源也好,环境也好,不管是虚拟开发,还是实际运载,在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框架下,都要高度体现科学管理的内涵,都要充分体现质量管理的主旨。

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把有关教育科研的管理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和目的组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整合的动态有序的功能系统。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基本要素和工作内容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建立联系,又与其它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密切联系,而且系统本身也是外部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的要素结构,即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和关系状态,决定系统的功能水平。为了达到优化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和整体思想,对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和关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和整体调节,确切把握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特征,环环相扣,层层负责,步步改进,以使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产生最佳的整合效应和最大的整体效益。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直接为教育科研实践服务的。从传统的教育科研管理到实施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理念的转变,也是教育科研管理技能和效能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育科研管理体系中的各方面因素都有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特别是教育科研管理队伍和指导力量的合二为一,在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整体规划和具体管理的落实到位、科研指导和培训服务的积极跟进,都要求管理者、指导者、研究者等所有人力资源,与教育科研的设备、网络、技术等所有物力资源全面整合,实现整体功能优化和系统资源优质,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科研机构和基础学校实施信息化科研管理和长远发展的总体需求。

篇(4)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校长素养 教育科研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强烈冲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们不再为物质生活过多的奔波劳碌,而是强烈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愉悦,一句话,人们的思维层面已从物性上升到理性,形成了一种潜在的人文素质。有位教师专家说过:成功校长管理学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的大小。成功校长驾驭一所学校,其目标应使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达到学校预期发展的目标。如果一个校长能“知彼知己”、“察古知今”,便能“百战不殆”、“鉴往知来”。校长是学校的中心,是全校师生的垂范,综合素质强的校长能使学生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当今社会不需“教书匠”,而需要学者型的教师,需要教师的科研能力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学校的品位,而校长的科研能力是调动教师科研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科研能力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改革与深化,要求校长必须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校长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使自己逐步成为科研型校长,这不仅对校长顺利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话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管理学校的必要条件之一。

1.校长具备教育科研素养的重要性

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即校长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在道德、理论、能力等方面所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提高的,不同的校长具有不同的个性差别,但都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学习,离不开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离不开教学研究,校长勤励刻苦,笃志办学,将管理与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无形中就提高了教研素养。可见,教育科研素养是校长成熟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句话,校长的素质就是学校的晴雨表。

2.校长教育科研素养的特征

2.1 内隐性。一般情况下,人的素养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人类个体的潜在能量之中,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实际上就是校长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潜在能力。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常常有意无意不自觉的外显,不可能“隐而不露”,更不可能“紧锁深宫”,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实现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年长月久,便形成个性特色――即校长特质。

2.2 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个性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及教育科学研究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不断内化的结果。因此,教育科研素养一径形成,就不会轻易丧失,而在持久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教育科研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从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教育科研素养的稳定性是发展性的基础,教育科研素养逐步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唯有积累,才备能源,方能发展,稳定性与发展性,在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2.3 实践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认识社会,改造现实,探索世界的社会活动,教育科研是以教育对象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为基础进行的探知活动,属于探索现实世界未知领域的客观实践。离开了教育科学研究实践,校长的教育科研素养,不但难以形成、发展和提高,而且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校长教育科研的实践是校长教育科研素养的源泉和生命力。

2.4 创新性。《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面对新世纪的要求,校长在教育科研上要带头进行创新实践,明确育人目标,摆正教育理念.有具体的教风、学风要求,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营造欢乐、和谐、宽松的教研环境,带头探索创新,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协助教师排除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可见,校长的教育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研工作的指南针。

3.校长教育科研素养的具体表现

3.1 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校长要加强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经验学、教育文化学等,提高理论素养,便于指导工作实践。此外,还要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对教育科研的对象、过程、方法乃至成果,要有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保证教育科研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2 教育科研能力素养。有人说,领导的眼睛既是“放大镜”,又是“显微镜”,有些东西应该“视而不见”,有些工作应该“明察秋毫”。校长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课题要有预见性,超前发现,方能规范管理。校长要有组织科研能力,有目的地配备教师和培养骨干,造就一支“英勇善战”的科研队伍。校长要有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识别、分类、编码,并及时评估,作出决策。校长要有开拓创新能力,努力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努力探索新领域,探索新模式。校长要有文字表达能力,将潜心研究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写成教研报告或科研论文,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篇(5)

[关键词]教育理念 教育创新 问题探索 经验总结 共同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设备的应用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这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无论是应用于生产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它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处理信息,面对危机处理的应变都是我们不禁感叹,它的发展将会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种深刻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进行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教育设备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灵敏性与广泛性,达到了教师讲课与教学设施的完美结合,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而且也在进一步的带动了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改变了以往学生们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的氛围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获得有效的认知,而对于这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也真正突出了学生自我认知的主体作用。

二、突出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同时也是创造了更多的更好的可参与者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在好的环境下尽可能的学到的更多,能受益终身的知识,然而,我们无可否认的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给教师教学方面带来的众多好处,但是,我们应该正视的是配合以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中,还存在这这类的而问题,教师仍然是授课的主体,而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现今我们所倡导的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旨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不是强调教师是如何的授课是学生理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的新设备以及其他的辅助的工具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可以随心所欲的讨论,交流。使他们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使学生作为获得知识的主体学得更加深刻,更加受益匪浅的知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突破原有的授课思想,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三、拓展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是教师,强调的是教师授课的,经验与技巧,而现今,为使学生有更好的空间发展平台,我们倡导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新性以及自主性,来充分展现学生的自我发挥能力,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坚韧性等创新人格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有利于教师从原来的单纯的授课发展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等方面专业性的人才,从而达到了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共同发展。“问题,探索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使这三者方面的有机结合给我们教育工作带来了不菲的进步,学生的综和能力得以提高,全面的能力素质得以完善,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进步。我们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教学改革,一次又一次亲临课堂,讨论、分析、总结与提高,把教育教学中我展现出来的问题,以及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归纳,对教育改革中所要克服的问题尤为注重,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道路,对于学生还有教师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目的在于是教师与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更在于推动现代教育事业书写新的篇章。因此,我们提倡在教学的过程中:

1 重视“双基”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要打好基本功。

2 在教学过程中主张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

3 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复习,主张“温故而知新”。

4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控制课堂节奏,重视学生思考与参与。

四、小结

无论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教师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目的旨在培育出具有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学生,使学生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心,充分展现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较好的组织好学生,一方面,不能使课堂的气氛过于拘谨和生硬,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的带动学生,启发学生有效地思考,更加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来带动课堂的气氛,形成教师与学生双重结合,使得到有利的配合,充分展现出课堂上的完美一面。推进教育科学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体系,一直是教学中的首要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带领下,我们要在教师的队伍中,逐渐培养他们的视野开阔性,使之教师也拥有一种新的视野,新的视觉,新的眼光,以这种新的观点来展现师资队伍的强大,进而以这种新的力量来感染与带动学生,是学生在无形中也受到影响,进而更具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动力。使之为我们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的曙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篇(6)

纵观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儿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基本理路。研究教育从研究儿童开始,研究儿童是如何发展的,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是什么,儿童的行为特点是怎样的,这是陈鹤琴幼儿教育研究的起步性研究内容。正是这些研究,加上西方儿童发展理论的影响,形成了陈鹤琴基本的儿童观。陈鹤琴儿童观的本质内容是要科学认识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给予儿童活动的机会和条件,给予儿童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要热爱儿童。他认为儿童是在实践中学习的。他指出:“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当然越多。所以我们要使小孩子与环境有充分的接触。”(1924)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他指出“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多给幼儿感性的知识,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多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多观察,多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1979)陈鹤琴明确提出游戏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他指出:“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名义上虽说是游戏,但所学确是很好的学问,很好的东西。”(1927)他也主张关注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之间的发展差异。他指出:“儿童的个性不同,我们不能强之以同”。(1924)他主张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要与儿童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幼稚园教师应当作儿童的朋友,同游同乐地去玩去教的”。(1927)正是站在这个立场上,陈鹤琴对无视儿童的旧教育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揭示了旧教育损害儿童天性、剥夺儿童权利和让儿童陷入呆板机械学习状态的现象,并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陈鹤琴开展了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的幼儿教育研究。他采用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现场展开研究。1923年,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由高等院校(当年的东南大学教育科)创办的幼儿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实验研究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先河。陈鹤琴认为科学的幼儿教育必须经过试验,才能确定是否可行,是否有效。他提出幼儿教育“必须经过比较普遍的、比较长久的试验”。(1927)我们认为,这正是陈鹤琴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同旧教育的分水岭。正是通过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指导下的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反思,幼儿教育才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科学轨道。陈鹤琴将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环境和设备,幼儿故事、音乐、图画、玩具、习惯等内容纳入自己研究的视野,并逐一加以研究,形成科学的认识。陈鹤琴对幼儿教育领域中诸多内容的研究是细致深入的,也是充满感情的,他的每一项研究都让人感动,这样一个广闻博识、乐学乐行、醉心研究的教育家实在令人敬佩。

陈鹤琴之所以是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是因为他的研究是立足国情的,不是照搬西方的。这也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作为留美学者,他反对简单移植“美国式”教育,他认为应该借鉴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内容,但不能一味模仿。陈鹤琴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西方主要幼儿教育家的思想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既分析他们的优势,也指出他们的不足,言之成理,以理服人,教导人们不要盲从。陈鹤琴1926年就提出的告诫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一知半解者甚多,盲从者无数。陈鹤琴认为,研究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关注国情,只有结合国情,才能产生科学而有效的教育。陈鹤琴指出:“外国有许多经验,也有许多好的经验,但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实践来检验哪些是成功的、切实可行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要适应中国的特点。”(1979)

陈鹤琴晚年一直呼吁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他提出:不但要研究观念,还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不但要研究幼儿园的教育,还要研究家庭的教育;不但要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还要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他甚至提出“为切实开展教育科学之研究,特建议设立儿童教育玩具、教具、设备的研究室和研究工厂”。(1980)“教育实验”是他晚年撰写文章时经常出现的词汇,这是对幼儿教育科学化的呼唤,是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呼唤,也是对童年幸福的呼唤!

篇(7)

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来源期刊,所发表文章均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全文备查。

为了提升办刊品位,提高本刊服务质量,特将2014年组稿计划公布如下,诚请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2014年本刊主要栏目设置及刊发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中具有科学性、引领性的优秀论文。

【学术前沿】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前瞻性、学术性、综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局长论丛】从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角度,发表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校园文

化、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等论述。

【专家访谈】专家论述新形势下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教师发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研究。

【争鸣广角】围绕基础教育的某些焦点、热点问题,展开论辩与争鸣。

【课题研究】国家、省级立项课题中取得重要成绩,并具有较普遍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典型实践】宣传介绍创新发展学校、有突出办学特色学校、科研优秀学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课程与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研究。

【教育科研资讯】国内外基础教育科研方面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讯息。

四封征集:本刊向全国中小学和教育机构公开征集四封宣传文稿,详情请咨询我刊编辑部。

内容包含: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彩印)和若干内文版面的组合式宣传。

投稿联系方式:

地 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邮政编码:130022)

长春大街1165号(邮政编码:130041)

电 话:0431-85336138

0431-8533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