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学前教育论文

大学学前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8 22:01: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学前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学前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男性 变化

偶尔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句话“今天的男生是明天幼儿教育的雄鹰”。心里感触很大,男生确实在学前教育可谓凤毛麟角。笔者在网上查阅,青岛幼师的学生以女生居多,占全校人数94%,男幼师处于“关键少数”的位置。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00万人左右,但从事教学工作的男性不到1万人。

如今幼师生走俏,学前教育专业成为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不仅吸引了许多女生学习,而且也吸引了一些男生就读。爱好广泛,多才多艺,这是学幼师的男生身上共同的特点。河南日报报道:张懿是平顶山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新生,主攻声乐,舞蹈、绘画等。他说:“我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就是想发挥特长,希望将来能从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投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事业迅速的发展,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可想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创设于1984年,1993年开设本科,学制四年,2003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山东省唯一的学前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创办于1998年 ,1999年杨文教授首创全国“幼儿英语师资”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走向了“特色化”和“专业化”的路子;德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类)成立于2002年, 这些学校,在山东省其学前教育专业是排名靠前的,但是皆有一个“病例”,招收的男生都不多。原因可想而知,据金陵晚报报道: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据统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通常全是女生,有些年份,一个班上也能招到一两位男生,但4年后不是考研就是转行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大城市的幼儿园逐渐有了男教师的身影,据笔者调查,三年前德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生,其中有三个是甘肃人,现在一个在甘肃酒泉的一家幼儿园工作,另一个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成为研究生,还有一个在广东东莞的一家银行工作,可想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还是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就业,一个教育工作者说:教育中需要男老师,就像孩子的生活中需要父亲一样,总和女性在一起,孩子的生活中温文尔雅的东西太多,却少了些热情奔放,得到的呵护、关心太多了,少了些独立性和坚强的意志。因此,在学前教育中,为孩子们提供勇敢、果敢的体验与经验显得更为迫切,这就需要男教师的加入。

在美国,学前教育男生达到10%,在日本学前教育男生也达到7%,目前,在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就业形势依然良好。所以国家需要出台一些政策让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价值,高校可以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加深学期那教育专业男生对专业的理解。比如,可以聘请一线的幼儿教师、园长、高校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进行专业介绍,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站在学前教育的前沿领域,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的讲座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领悟专业精神、稳定专业思想。另外,高校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男性课程问题,实行差别教学,以依照学生的兴趣,给予一定的选择空间,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调查,在德州学院教育系,有些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很难胜任舞蹈、音乐课程,然而舞蹈和音乐作为幼儿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在课程设置中作为必修课程计算学分,这无疑给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学业上设置了一道障碍,使他们更加排斥学前教育专业,所以,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套餐课程”,男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比如有的学前教育男生喜欢武术,可以在学校的武术班学习,有的学前教育男生喜欢书法,可以在美术系书法专业进行学习。社会分析,很多学生都是在茫然中度过大学四年,难免会杂乱无章,甚至很多学生因为没有为自己进行规划,四年学习一无所获。因此,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前教育专业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分阶段给自己订立一个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标,从而完成生涯规划。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所以学前教育男生要有一颗思想的头脑,作为一名准幼儿教师,以一颗宽容的心态面对专业学习,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歧视,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创造自己的价值,本科毕业生可通过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专科毕业生可以考取本科深造。男生还可以成为学前教育行政及管理人才以及其他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部门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就业还是不错的!

最好,今天的男生是明天幼儿教育的雄鹰,男生心中时刻记住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让所有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不懈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庞丽娟.胡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2003,01.

[2]雷茹.裴长安.浅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知网.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0,07.

[3]百度.学前教育男生.学前教育教育.幼儿教育.

[4]诸园,刘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状分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篇(2)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103-04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已经颁布,这为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及相关幼儿教师培养的培训机构提供了评定、选拔和培养、培训幼儿教师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在强调专业道德、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自我“反思与发展”等 [1 ]。相关高师院校应参照该标准,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视专业能力和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专业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融合

专业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实现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幼儿教师要成为行家里手,就应该有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而现实中的有些幼儿教师,要么“低知低能”,由于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无法根据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也难以根据不同类型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差别的教育策略与方法;要么“高知低能”,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把科学的原理、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不够生动灵活,没有教学个性,不能培养幼儿的健全个性。

出现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师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偏重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转化训练偏少;部分高师院校特别是专科学校实践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常常脱节,及时性训练无法完全落实;相关课程评价多以卷面分数检验,实践能力提升往往得不到学生重视;大部分院校实践教学课时有限,缺少稳固的优质幼儿园实习基地和兼职教师,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经历,实践指导要么缺位严重,要么力不从心;加之学生规模庞大且基础能力不够,缺乏有效指导和长期训练的学生毕业后难以创造性地组织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2. 游戏实践教学能力训练未能强化

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运用游戏活动的方式组织引导幼儿学习与生活,使其身体、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和谐发展,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幼儿教师如果缺乏游戏实践能力,就很难设计与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更谈不上寓教于游戏之中。笔者在所在城市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游戏活动选材没有突出趣味性,类型单一,幼儿觉得“不好玩”;幼儿教师设计游戏活动不能针对幼儿实际水平,只会模仿现成的教案,不能创新;游戏准备工作达不到要求,随意性大;游戏活动组织能力欠缺导致现场混乱,应变能力差;有的游戏活动不完整,没有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达不到“玩中学”的效果。

反思幼儿教师培养,我们不难发现,高师院校或者过分偏重艺术技能训练,幼儿游戏课程学时不够,或者游戏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要求,缺乏专职游戏课教师。有些学生学习游戏课程只是觉得好玩,不反思如何提高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的幼儿园在教育观念上不重视游戏活动的开展,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幼儿教师游戏组织能力并不鼓励,能提供游戏指导的师资力量也不够,如有的园内或班级内没有任何游戏区域的创设,或者游戏材料、玩具缺乏或无更新,学生实习时难以设计、组织和指导像样的游戏活动。

3. 保教综合能力培养没有有效开展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幼儿,每天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而是科学组织一日生活并不间断地实施保教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就是保教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该是全科教师。但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与同事难以充分合作,与家长往往沟通不畅;在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时,不能创设有效环境合理开发教学资源;班级管理主导性太强,组织教学的形式单一,随机教育能力差,不能以幼儿为本实施差别教育。要么只能组织艺术活动,要么只能实施简单保育活动,要么只能进行小学化的教学,综合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很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首先,幼儿园招聘教师过分看重音乐、美术、英语等专长,对幼师生产生误导,也使得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作为实习基地的大部分幼儿园难以提供保教综合能力锻炼的理想平台,实习学生只得参与“幼儿英语”和“中华文化”等课程教学,五大领域教学的全面实习无法展开,也得不到有经验教师的全面指导。其次,保教实践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学校——幼儿园——学校流程中的反复见习实习,通过幼儿园教师与学校教师的多重指导才能提高,但更多的高师院校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的1~2个月提供总实习机会,返校即毕业,学生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能力的综合。再次,从幼师生自身来看,高招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四年,艺术技能基础差,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提高。有的幼师生认为毕业后理所当然是带班、当老师,所以对保育实习不重视,也不能理解在幼儿园工作都是先从保育员干起。

4. 终身学习能力养成教育欠缺

学前教育置身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其服务对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保教模式也将不断创新。幼儿教师只有具备自身发展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从初级教师到成熟的教师,最终才有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或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能力差,无法及时总结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导致工作很多年仍然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对教育行为没有改进和提高。还有的幼儿教师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高师院校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理解为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得不到拓展,文化基础课一再压缩,致使学生被限制在传统的保教技能训练之中;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课程安排过满,学生自我成长的时空有限。同时,学前专业主体上是大专生,多属于学习主动性较差、依赖性强的学生,专业认知不强,缺乏终身学习的基本态度与信念,其专业领域各项能力难以得到持续成长。

二、基于《专业标准》构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1. 培养目标应进行科学设计

社会特别是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园要更加重视和关注幼儿健康、快乐并按照其身心发展规律成长。学前教育机构类型越来越丰富,其服务领域与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幼儿教师是越来越专业化的职业,专业能力是其职业活动最基本的支撑。现代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目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部能力以及能够谋求继续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发展能力。高师院校要依据《专业标准》,顺应学前教育改革要求,针对幼儿园保教实际,联合学前教育机构与专业人员,科学设计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促进在校生专业能力训练 [2 ],在培养学生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熟知学前教育的基本工作规范和方法的基础上,更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幼儿园保教相关技能 [3 ]和综合能力。各省市要根据本省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依据《专业标准》组织高师院校联合制订相应的幼儿教师能力培养标准,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2. 课程设置要强化实践取向

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品质 [4 ]。专业技能既是幼儿教师的立职之本,也是幼儿园最感兴趣的求职“名片”。高师院校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体现。其学前教育专业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实现课程教学与《专业标准》的融合;专业课程力求摆脱浓厚的理论色彩,加大实践课程在总体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专业能力训练要从“模仿”、“累积”到“探究”、“生成”,切实增强学生解决保教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要根据《专业标准》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培养如游戏设计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沟通与合作等具体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创设与利用不同环境扩展幼儿学习范围,确保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与其将来所从事的保教工作相适应的能力、方法与技巧。如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新开设的《幼儿学习与发展》,就是具有实践指向非常具体的课程。

3. 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做合一

为有效达到《专业标准》,实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高师院校应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突出情境教学,探索教学做合一,构建完整有效的专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诊断式教学,拓展网络演习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能有机衔接。项目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幼儿园环境中,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幼儿园教学过程并完成典型的保教任务,在与指导老师、同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高师院校应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教育实习见习活动,力求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综合实习与分领域实习相结合,随机穿插与顶岗实习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收集学前教育的活动案例和优秀方案,自行设计幼儿园保教场景;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家庭和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并协助开展保教活动。高师院校应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做兼职导师,以确保实习见习的质量 [4 ]。不论是理论课还是技能课,都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式的“课前漫谈”,整个过程类似于一次短期的小型论文写作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4. 质量评价要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高师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幼儿教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把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保教综合能力作为评价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项目考核指标都要围绕优化专业能力培养的理念来设计。在幼儿教师培养评价中,应依据《专业标准》和幼儿园保教岗位的能力标准制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最好与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接轨,确保教学工作始终贴近社会要求与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着重评价学生的教学方案编写能力、制作与选择教具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游戏设计与组织能力、师幼互动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尽量选择多种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把课堂教学评价与实践训练评价结合起来,理论知识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结合起来,长期考察与集中评价结合起来,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5 ]。

三、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1. 优化教学管理

目前多数高师院校对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未能重视,有的学校教务处只有一名管理人员协调实习实训工作,有的学校未能根据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师院校要根据《专业标准》要求,重视与支持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专门成立实习实训机构,统筹教学过程中各年级和专业的实习实训工作,积极建立与附属幼教机构及校外基地的联系,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实践工作。教务部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实习实训计划,保障实践能力培养课时,提高实训教学课时津贴,鼓励老师到外地幼教机构指导实习工作。学校教学管理权限要有所下放,放手让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根据本专业要求与学生职业方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能力培养。

2.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为保障专业能力培养,高师院校要依托附属幼儿园成立幼教集团并参股多家股份制幼儿园,依托幼教集团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满足学生见习、观摩、顶岗实习与保教技能训练,促进人才培养回归到保教实际情景中。同时,要严格挑选实习基地并加以建设,确保其真正成为学生保教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平台。要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基地的实训实习活动,有效运用基地提供的各种教学与课程资源,鼓励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当前,高师院校可适当延长实习时间,鼓励与支持学生选择教师相对缺乏的农村幼儿园或到边远山区支教,从而能独当一面获得大量的实践锻炼,能较快当上带班老师 [5 ]。有条件的院校可建设“学前教育课程实验中心”,促进实验实训活动的常态化和有效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高师院校学生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与发展。

3.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为适应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高师院校应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促进高品质双师教师的涌现。高师院校双师教学队伍必须注重成员间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升,来自幼儿园的兼职教师人数比例应达到25%以上,实际授课时数应达到总课时数的20%以上。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构成要合理,专业带头人须具备突出的教学能力、卓越的实践水平,且勤于和善于带动本专业的改革发展,并要有幼儿园工作的经历。为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高师院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校本培训、校外培训与园校合作培训相结合,鼓励教师到幼儿园兼职或下园工作 [6 ]。高师院校要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良好的服务机制,建立有利于教师参与专业实践的教学制度、人事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

4. 保障优质生源

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与各项待遇相比中小学教师明显偏低,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缺乏专业能力基础考核,导致高师学前专业招生困难且生源质量不高。由于有些高招学生专业能力基础过于薄弱,即使加大比重进行强化训练,很多分数较高的高考学生依然难以达到幼儿教师相关专业要求。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出发,必须改革现有的招生方式,如积极扩大免费师范生比例,扩大初中起点5年制专科招生计划,扩大对口招生比例,加大面试环节并注重专业能力。在取得省音乐、美术专业联考合格证的考生中,可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根据高考文化成绩单独画线,按照文化分数由高到低录取的新方式进行招生 [7 ]。特别是要提高学前教育地位,提高幼儿教师待遇,通过提高职业地位来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8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1-12-12(3).

[2]徐跃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5):80-83.

[3]张丽莉.高师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0,(5):83-85.

[4]史丽君.就业导向下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8,(4):101-102.

[5]师远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试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7-9.

[6]高 健,蔺艳娥.幼儿教师网上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3):65-72.

篇(3)

1、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坚持做到“四个符合”,即符合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广大教职工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力争在新的平台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的品质、品位,做实、做优、做精、做强教育品牌。

2、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在教育工作的一切方面、各个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校际间发展的和谐,关注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3、根据*“四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以及*新一轮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坚持发展创新,着力打造以“精、特、优”为标志的“经典*、精品教育”,深化“精品教育”内涵,拓展“精品教育”外延,提炼“教育精品”要素,制定“精品教育”综合指标,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二、加强统筹和指导,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4、贯彻实施《*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加强幼儿园建设。做好市示范园复验和区示范园、一级园评审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在整合理念下的园本课程建设”课题为引领,研究适合幼儿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整体提高3-6岁幼儿园保教质量。探索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模式,科学育儿指导率力争达到95%。

5、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保持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小学继续以“校际联动,团队合作”为抓手,逐步形成校际间协作互动与交流合作的机制。以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初中建设成果。依法保障残疾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稳步推进初中随班就读工作,使随班就读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落实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

6、加大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示范辐射作用,规范和优化“协作块”、“协作链”运行机制。进一步开展“协作链”交流活动,积极探索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全面合作以及“协作链”运行的长效机制,在“协作链”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上有所突破。

7、贯彻落实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市商贸旅游学校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及专业结构的调整。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工程,加快实施弹性学习制度,实现完全学分制管理。职业学校要与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充分协作,集聚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灵活开放、自主发展、职前与职后联动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发展服务经济相结合。

8、按照区“十一五”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大、做强成人教育。认真做好区业余大学(大同学院)迎接市教委对“*市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育检查”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学院实体性运作机制,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实现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全覆盖。加强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监管和引导,做好第二批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分等定级评估。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查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学科补课班。继续探索和筹划建立区教育培训基地,吸引更多更好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培养“培训品牌”,提高教育对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力。

9、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继续探索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开放度。配合街道等相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支持、组织全区所有中小学将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符合安全要求的教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并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全覆盖,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

三、坚持德育为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0、按照“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结合“二期课改”,充分发挥“两纲”在实施过程中的特色经验和优秀案例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进“两纲”进课堂。完善和优化“两纲”课外教育活动框架,将“两纲”精髓渗透到课外实践中。充分利用区德育名师工作室等资源要素,创新育德载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

11、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建良好的校园秩序,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有欣赏平台、情感走廊、休闲天地、才艺展示等体现人文关怀和班级特色的“温馨教室”。

12、以“加强德育过程管理,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主线,“研”字当头,服务基层。通过研究学校,构建学校综合社会实践体系,形成内容相对稳定、教育功能独特、教育效应良好的富有校本特色的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师,以个案剖析的形式,探索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学生,关注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过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3、以迎接“20*年国际特奥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聚焦社会公共道德,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各类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我为你加油”主题教育活动。

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4、结合“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加快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客观、操作性强、实效显著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制度,20*年9月实施。树立“教育质量是取信于民的基础”的观念,将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纳入校长的实绩考核。

15、做好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试验区工作。以《学生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

16、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效率和影响力。重心下移,促进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课改,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大科研普及指导力度,加强科研培训,推广优秀科研成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交流展示、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组织基层学校参加*市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

17、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召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典型经验,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把基础教育和“二期课改”架构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国际间的课程交流。

18、认真做好体育、科技、艺术等工作。协办好20*年10月国际特奥运动会轮滑比赛。结合“*区学生体育大联赛”,积极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加强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培育扶持具有本区特色的体育项目进校园、进课堂。建设和完善“*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聘请专家指导项目研究,参与科技实践,参加重大赛事,为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科技人才提供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场所,建立“小研究员”队伍和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档案库,构筑开放式跟踪培养平台。进一步完善体育、科技、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新一轮市、区体育、科技、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的申报、复评、命名、挂牌工作。

五、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9、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梯队培养、合理搭配”的原则,构建以名教师为榜样、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长)为中坚、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根基的“金字塔”型的教师队伍。按照“与时俱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健全人才培养和福利待遇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教师队伍的吸引力,创设校长和教师成长、成才、成名的条件。做好第二批名校长各名教师人选的选拔工作。

20、加强对新一轮20个名师工作室的规范化管理,让名师有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实施《*区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建立区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管理机制,为优秀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启动高级教师职务等级管理,不断增强高级教师的工作动力。

21、创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制。细化培训项目,强化校本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务培训,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通过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关注学前教育和初中阶段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要尽快建设一支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22、加强教育协作与交流。继续组织“**教育论坛”和“‘*杯’长江三角洲地区17城市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评选活动”。探索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境外中长期考察培训机制。继续做好以外语、双语教师为主,其他学科优秀教师为辅的境外业务培训工作。

23、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理顺校长职级工资制,使之更规范、科学。进一步规范结构工资分配方案,各基层单位教职工结构工资分配方案的调整预案必须事前报区教育局人事部门,经审核后进入学校民主程序,通过后报区教育局备案。

24、加强聘用合同的管理,严格把好教职员工流动关。对所有引进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和基本素质测试。加强人事干部队伍建设,汇编人事工作实务手册,增强实务培训,提高基层人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六、实施布局调整,继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5、妥善实施教育资源调整的重点项目和应急项目。*区第一中心小学新建项目年内实质性启动。大同中学学生公寓项目、实验小学新建项目进入论证程序。稳妥实施高标准开放式实训培训中心的建设项目。支持人民路隧道工程建设,制定并实施音乐幼儿园和*区第一中心小学过渡方案。

26、重点加强小学和幼儿园资源调整。采取整体思考、分步实施、梯度转移的策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使小学和幼儿园的数量、布局、规模趋于合理。

27、继续推进“退商还教”。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完成紫霞幼儿园、中华路第三小学和*市商贸旅游学校“退商还教”工作。

28、加强校舍和教育设备等教育资源的管理。及时做好学校大修计划的编制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学校的修缮工程。按照必须和节约的原则,合理更新和添置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设施的效用。

29、建设“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校园。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拥有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严格控制社会车辆进入校园。以建设新一轮“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进行卫生应急预案全面大检查,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防疫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不断提升师生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健康安全技能掌握水平。

七、提升管理水准,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公益

30、切实有效地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事务受理与服务中心的职能,确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逐步形成高效的服务型教育行政机制。建立规范公正行使职权的运行机制,改版“*教育信息公开”网络主页,主动推进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宣传,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继续加强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教育。

31、加大对学校教学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方面的指导力度。理顺学校用人机制,优化教育用人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增强教育收费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32、加强公文处理过程化管理,试行退文和通报制度。加强档案工作常规化管理,依法做好年度档案立卷执法检查。加强外事工作制度化管理,完善因公出国预报审批手续。加强信息工作质量化管理,提高信息报送的录用率。

33、进一步巩固教育行风建设成果。严格执行“一费制”,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扶持体系。认真做好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工作。

34、推行“阳光招生”,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制定本辖区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妥善解决招生入学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依法办理与查处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来信来访和违纪违规事件。招生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律,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35、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职能。认真贯彻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充分发挥督导结果的作用。深化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学校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督导模式,建立并实施以学校自评为主和以督导室为主的多元他评机制。探索校内评价监督制度的建设。对学校实施“二期课改”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贯彻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学校检查评比归口管理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协调教育各部门对学校的检查评比工作,以减轻学校的负担。

八、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其他各项工作

3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管理,推动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继续做好、保密、双拥、计划生育、献血、红十字会及退管会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