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7:29: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图书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呈现多元化趋势。从藏书为中心向数字化和合作交流转型,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实体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空间改造。伴随着业务多元化进程,图书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资金用途也日渐多样,不再是以往以图书资料占绝对比重。同时,项目资金在管理与使用方面的要求更加规范严格,项目建设、资金支出不再是以往申请批准即可使用的模式,必须事先立项、申报预算,获批后按预算项目进行使用,而且项目预算执行进展、预算绩效也受到全程跟踪。《图书馆管理》一书的作者,美国图书馆学专家罗伯特.D.斯图亚特曾说过:“预算或许是衡量图书馆现存计划及其效果的最好、最重要的控制措施。”因此,对高校图书馆预算编制、执行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并寻求对策,对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过程包括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一)预算编制过程存在问题
1.对预算编制工作重视不够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是预算执行的来源和基础。高校预算管理日趋成熟,各业务部门已经逐步适应围绕预算管理开展经济活动与业务工作,但大多数中小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并不配备专业财务人员,馆内上下对财务制度的认识不足,实行预算管理行前项目经费使用不需预算、一事一申请的思维惯性还没有彻底扭转,对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认识不到位。主观上的不重视往往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够严谨,随意性较大。
2.预算编制的质量有待提高
图书馆预算一般以业务部门预算汇总形成。因此,图书馆预算编制质量主要取决于各业务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各业务部门忙于本部门业务工作,思想上对预算编制不重视,方法上对预算编制不精通,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观臆测成份多,零基预算使用少,主要以往年基数为基础加上一个估算增加数。预算编制粗放,结果不够科学。此外,由于图书馆预算一般仅在业务部门预算基础上简单汇总,缺乏全局的协调机制。各业务部门编制预算过程中,如果遇到业务重叠或真空地带,往往产生部门本位主义,以我为主,最终容易造成预算不足影响项目进行或项目支出无法全部执行造成资金浪费。
3.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脱节
高校预算编制采用“二上二下”的方法,一般当年10月即要提交下一年度预算计划,而此时各业务部门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大都尚未最终确定。随着图书馆业务多元化发展,除文献资源建设之外的其他项目支出也日益增多,资金需求相对文献资源建设更为灵活,因此预算编制常常不能准确反映图书馆在下一年度全部工作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为预算执行带来难度。
(二)预算执行过程存在问题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来看,项目支出占比较大的主要是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与空间改造,受业务性质影响,这几类预算执行一般均在年终进行结算,因此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无法在年度内均匀推进,容易在预算执行管理中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具体执行的时候关注度不高。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预算审批过后不能立即推进项目开展,不能按照事先确定的项目时间节点推进预算执行,不能对预算执行进行紧密跟踪,常常出现年初闲、年底忙,突击完成的现象。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自身特性对预算执行存在一定影响。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因此各类项目建设及其他经济活动,都要以《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展开。项目支出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必须采用招投标形式开展。但是,图书馆工作涉及的部分项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殊性,对应的市场面也较为狭窄,通过招投标形式进行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举例说明,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中,数字文献资源不同于纸质文献资源,同质化产品少,没有哪两个数字资源产品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征为招投标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图书馆提供给读者使用的计算机不同于一般办公用机,对性能、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个性化的配置要求无法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得到满足;图书馆空间改造不同于一般的室内装饰装潢,具有一定专业性,而图书馆业务人员不具备设计能力。以上种种情况,或者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得以实施,但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协调、调整,或者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并最终流标,再和学校采购主管部门协调更换采购方式。这就容易造成在具体实施中耗费的时间较长,预算的执行被动的情况。
二、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争取经费”和“用好经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源泉,后者又是前者的有力支持与保证。改进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必须围绕上述核心,抓住人与方法两个要素进行提高。
(一)预算管理要全员重视
从馆领导开始,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图书馆各项经济活动必须以当年预算为核心。做好对馆员,特别是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预算工作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馆员能够做到思想上重视、方法上掌握。
(二)预算编制要提前筹划
图书馆要将图书馆中长期发展规划、近期工作计划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以实现预算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各部门工作业务发展有中长期计划,明确实施步骤,据此及早开展项目规划。项目调研要严密细致,充分论证,项目的各项支出认真细化,既不能盲目贪多,也不能过份追求精准而导致后期执行困难,预算编制要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保预算数据的科学合理、全面完整。要争取尽量多的经费投入,就必须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准确翔实的预算数据是预算项目获批的重要因素。
(三)预算执行要注重进度与质量
预算执行过程中既要关注执行进度,也要规范资金使用管理。预算执行管理中要关注执行进度,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图书馆预算主管部门要主动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将各项预算执行进度通报给馆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各业务部门对负责承建的项目要设置明确的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预算执行。复杂问题注意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推进。抓资金管理,就是在执行中,不能为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更不能违规违法使用资金。图书馆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依据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的要求,对各项预算支出把牢审核关。只有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把现有项目执行好,才有利于今后争取更多的预算经费,推动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制
建立分层分级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量化考核。比如,通过学校层面的绩效考核体制对图书馆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关注预算编制的组织能力、预算执行的监控审核、中长期预算的规划水平等。图书馆也需要在馆内建立相关考核体制,重点关注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预算管理的考核绩效应作为相关人员年终考核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三、结语
预算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图书馆管理水平,无论是对规范高校图书馆各项经济活动,还是促动高校图书馆做好发展规划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处于发展转型时期的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围绕预算管理“争取经费”“用好经费”这两个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获得学校充足的资金投入,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煜.图书馆预算编制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10):68.
[2]郑煜.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在图书馆中的运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购书经费”为例[J].图书馆界,2017(2):91-94.
[3]王微.高校图书馆预算编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118-119.
[4]程文志.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预算和使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76-77.
[5]刘芳.高校图书馆预算编制与执行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4(13):241.
以“新教育基础”之“新文化”为抓手,切实加强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建设,不断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热情服务教育教学,为教师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真正发挥图书馆、阅览室在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功能。
二、工作目标:
1.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上好图书馆资源利用课。
3.做好新书整理工作,并将图书全部输入完毕。
4.加强阅读的宣传和引导。使孩子们喜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6.报纸杂志及时整理。当日上架,为教师查找资料提供一切便利,并做好借阅的记录。
7.做好各项日常性工作。当日工作当日毕,决不拖到第二天。
8.加强自身进修学习,充实自我。
三、工作重点:
1.对图书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图书利用率。
2.开拓创新,读书活动力求有特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读书热情。
四、具体措施:
1.强化制度规范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借还制度;到归还日期未还的,要主动催还。对损坏或遗失的图书,要按规定进行赔偿。学期结束时,要全面清理藏书,并将情况上报学校领导。
2.组织学生参与管理。继续在中高年级中挑选一批责任性强、爱读课外书的学生组成管理队伍,通过培训指导,参与阅览室以及借阅图书的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与管理等能力,激发他们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情。
3.提高素质精通管理。图书管理员要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技能;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开阔视野;请市电教馆领导行家来校,现场指导;自觉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在市图书馆论文评比中继续获奖。通过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加精通图书馆管理,更好地为师生、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主要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管理者明确分工。
2.召开管理员会议。学生管理员制定工作计划。
3.整理假期的报刊。
4.为新生办理借阅证。
十月份
1.新书编目。
2.召开一次管理员会议。总结上月工作。
十一月份
1.新书编目。
2.做好新书宣传。
3.召开一次管理员会议。
十二月份
1.举行一次图书知识讲座。
2.新书编目。
3.将图书进行排架,上架。
4.召开一次管理员会议。
5.新书宣传。
一月份
1.总结本学期工作。
2.全校师生归还所借图书。
3.制定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现阶段因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加深、各种检索手段的快捷多样等诸要素的影响,各高校对新时期馆员的科研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全校师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更好地为教科研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最大潜能的需要,均要求馆员积极加入图书馆资料科学研究的行列.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服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其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高低.展开科研能力的培训应遵循如下的原则:首先是以业务培训为先行的原则.业务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先夯实业务,才能更好从事科研活动.其次是动手动笔原则,鼓励馆员针对工作的切身感受和见解,能形成书面报告或心得的文本形式.第三是以外部推动提高科研意识的原则.可聘请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引导馆员提高科研意识.
多组织图书馆业务骨干和科研骨干参加区域性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使科研水平上水平能够依托外部的专业权威团队的支持.第四可采取激励机制的原则,对取得学术成果的馆员进行阶段性表奖或给予人财物上的扶持.鼓励有专业特长的馆员积极参与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第五重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原则.主动与教学口的立项教师结对子,进行全程课题跟踪服务.第六是坚持计划性原则,每年可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馆年度科研工作计划,力求科研培训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第七是遵行方便馆员投稿的原则,馆培训部门可负责制作投稿指南,为其提供方便.第八应注重学术交流的原则.每年举办图书学术研讨会.就论文写作展开经验交流,探讨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论文作者写作体会、选派部分馆员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和论文交流会.总之,运作科研能力培训工作应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2加强信息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关于图书馆认知度”的培训仍为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读者对新时期图书馆认知度确刻不容缓.除对教师读者进行新数据库利用的培训外,应把占多数的学生读者的培训作为重点,侧重现代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抓住新生入馆教育环节,让其熟悉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多媒体和数字资源丰富的特点.应重视针对读者举办的数据库讲座,使其充分了解并使用馆内电子资源益处:使用户以较低成本获得海量图书资源,帮助图书馆扩大馆藏,提高图书馆藏书的保障率,降低藏书的拒借率.让学生读者充分了解大学图书馆与普通上网搜集资料的区别及自身信息利用优势.在书库没借到书,可通过数据库,在网上先睹为快,通过网上多媒体课堂、资料库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方面的培训可制定图书馆数据资源使用培训计划,并切实进行面对面培训,可通过每周例行答疑分别对馆员和读者及学生培训.
其次,利用文检课教学提高读者的关注度.文检课教学提供了直接面对学生宣传图书馆的契机,在关注信息化的新图书馆的教学中,文检课侧重点离不开以下方面:辅导读者掌握检索信息的基本技能;充分做好馆藏电子资源的宣传工作;侧重计算机检索方法、网络数据库的利用、搜索引擎等现代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学生的实际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学时带领学生到多媒体阅览室实习计算机检索等.其中让学生读者熟悉掌握计算机检索常用方法应为培训的重点;授课方式改变传统,以计算机为媒介,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如课件),通过讲解、演示、提问、模拟操作等形式,实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3结语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办公效率;策略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由具有不同分工、提供不同服务形式的诸多部门所构成的一个大的教学整体,能够为高校的科学研究、日常教学、服务学生等各个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作为整个图书馆的最为重要部门的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其整体形象集中体现在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方面。而想要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相关职能,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办公室的办公效率。
1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职能
通常而言,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注重于收藏与管理书籍,但是在当前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网络获得了普及化的广泛应用,因此也促使了图书馆的氛围方式了变化,图书馆全部的服务方式和以往相较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办公室作为图书馆整体工作的核心领导部门,也应在此新的发展形势下来对自身的各项工作职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全新定位。
1.1 服务保障职能
图书馆办公室应积极主动的上报给图书馆领导层客观全面、真实有效的相关数据与资料;这即是图书馆办公室的服务保障的基础职能,同时也肩负着提供给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后勤保障的职能;以及为进馆的所有的读者提供相关的服务工作;为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前图书馆整体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产生的变化形势,图书馆办公室应在立足于传统的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确实转变服务观念,并构建起整个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保障体系。以此来更好的为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服务保障。
1.2 综合管理职能
在图书馆当中办公室与其他业务部门相较,由于其并不开展实际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仅是在日常工作当中协助图书馆领导来来进行馆内的全面管理工作以及开展业务指导工作。以此来体现其综合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办公室综合管理职能,是保障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处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已从传统的纸质平面信息资源媒介转变为电子化与网络化的资源媒介,因此在图书馆办公室充分体现出其综合管理职能,并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趋势。
1.3 沟通协调职能
沟通协调具体在图书馆的工作当中,涵盖了图书馆的领导与各部门工作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与读者彼此间产生的互动交流;图书馆与馆内各个部门彼此间产生的互动交流;图书馆与社会各个阶层与各个单位彼此间产生的互动交流;图书馆与图书馆彼此间产生的互动交流。现今图书馆当中的日常管理与服务,正在趋向于从图书馆内部向社会进行有效的延展,图书馆唯有开展务实高效的各种沟通协调,方可充分体现出图书馆办公室自身的重要连接作用,并在图书馆里开展务实高效的各种服务。
2 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效率的策略
2.1 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
首先应分析研究图书馆办公室内部工作的现有内容与形式,并对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的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权责、工作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并立足于掌握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来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来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工作考核管理办法,重点考核工作绩效完成落实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工作要求,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办公室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对每一项工作流程都进行合理的量化,并依据考核管理办法当中的考核标准对照落实,以此来提升工作推进落实的实效性。
2.2 构建起高效务实的沟通渠道
图书馆办公室作槌猩掀粝碌墓ぷ髁接的纽带,同时也是一个进行互动交流的有效沟通的渠道。因此图书馆办公室应与学校的各个职能管理部门构建起良好的工作关系,以此在实际工作当中,获得全校各职能部门最为广泛的支持。从而能够构建起学校良好的整体发展氛围,图书馆办公室在处理与馆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时,应进行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到其他部门的实际需求,让馆内的整体工作能够顺利的推进实施。
2.3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由于办公室工作具有所涉及面较广、事务繁多等特点,因此办公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具有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奉献意识。唯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可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办公室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实际工作当中能够在和同事一起团结一致的开展工作,
2.4 熟悉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由于图书馆办公室的具有较多的工作职责,因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整个工作流程,方能较好的做好本职工作。要熟悉整个办公室工作流程,既熟悉涵盖了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同时也必须熟悉馆内其他部门的相关业务,唯有如此,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和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工作的发展。在办公室日常工作当中,必须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够在工作当中熟练应用办公软件的各项基本功能,并能够熟练掌握与应该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借助于网络与计算机来和获取信息等,促进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快速上报给图书馆领导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的信息。让图书馆领导能够明确的了解与掌控工作全局,进行明确的认知与了解,并依据科学的真实数据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
2.5 有效利用办公信息化系统
另外,为能够高效的完成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任务,可通过应用本校的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将各项工作归口于学校的各种管理软件当中,如此一来,即能够有效的提升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的效率。例如:充分应用校内办公软件来录入日常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可从以下的整体工作思路来开展实际工作:(1)接受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2)立足于工作实际,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实施计划;(3)按照工作计划来开展实际工作;(4)跟进落实工作完成情况;(5)分析与总结工作完成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工作当中的不足,并在工作中进行整改与落实;(6)累积工作经验,充分体现出工作效率。
3 结语
总之,图书馆办公室作为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与服务性的部门,开展高效务实的办公室工作,必须充分体现出所有工作人员爱岗奉献、团结一致的工作作风。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下,唯有对图书馆办公室职能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拓展工作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并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高校图书馆高效的运转,方可在日常工作当中较好的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自身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彦萍,魏静.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办公效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1:90-91.
一、图书馆流通管理的内容
作为当前图书馆中主要的流通部门,其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维持图书馆中图书的基本流通,进而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阅读生活,从而建立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1]流通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分为四点,第一,制定图书馆中书籍流通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阅读者的需求调整工作计划,进而编制出完善的图书馆工作规章计划。第二,组织图书馆中的读者交流活动,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读者对阅读的要求,更加明晰图书馆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第三,对部门的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第四,通过各个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使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得到持续更新,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
二、图书馆流通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中的流通管理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中,由于每日的阅览借阅人数较多,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图书馆的书籍有时会出现无法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现象。其次,在多数的阅读室中都有自助借阅书籍的相关设备软件,能够使读者的书籍借阅工作更加便利,但在实际的设备使用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如设备自身出现故障导致读者借阅书籍的存档内容丢失,且没有工作人员在一旁对机器进行监督,则会使机器故障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扩大。另外,若是图书馆中的管理设备不够完善,读者在阅读中还会遇到图书借阅信息无法查询等情况。最后,由于这一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较低,工作也较为清闲,在多数院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多数是学校退休教职工或是教师家属,在工作中缺乏认真专业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具体开展
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必要从流通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分析法的应用。第一,制定工作的最终目标。这是对整个系统工作的规划,也是体现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系统分析法的开展应具体体现在综合的系统设计规划上,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并在后期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目标。[2]第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设定具体的目标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对计划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减少影响总目标的不利因素,使流通工作更加顺畅。并对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模拟测试,将测试结构用于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第三,有效评价。根据模拟工作的结果可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其中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运行方案。建立模拟系统的评价结果,对系统的方案比对修改,最终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四、图书流通管理业务中系统分析法的应用
1.系统分析法在图书馆上下架管理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的图书管理就是图书上下架中的系统化过程管理,应当在管理中做好图书的分析及数据统计。图书上架工作应当做好入库图书的登记,对图书的馆藏分类和已经著录好的一一进行记录,系统应当精确记录图书馆藏地的编码,更加方便图书的控制借还,防止图书由于记录不准确难以找到造成丢失。其中,整个系统共用的代码是馆藏地代码,在图书馆中的期刊、流、典、编、采等业务模块都与馆藏地代码有所关联,需要在系统设置时就进行馆藏地代码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分类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之后的阅览环节,不然会在工作中造成管理缺失、图书遗漏等现象。馆藏地代码的编制要增设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两方面内容,对图书的流通环节有效控制,若是追查图书的去向也有据可依。另外,对书籍下架工作应当有流通部门进行记录,将书籍名称信息等从数据库中删减,并将馆藏地中的代码著录等信息剔除出来,后续工作移交至其他部门处理。2.在读者系统化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分析法还能够进行读者的阅读信息管理,并对借阅的读者进行综合整理,其中包含读者证挂失、读者信息查询、读者证注销、停用、办理等各类工作。在系统分析法的基础上增加读者在流通环节中的权利,管理工作通过读者的代码信息管理分类,读者能在借阅的过程中了解到之前的借阅者,建立兴趣相同的读者群。图书管理工作还可对不同读者群的不同借阅规则进行处理。3.在图书借还管理中的应用图书的借还管理是图书流通中重要的管理过程,先将读者的借阅时间信息进行登记,后期就能通过检索条码得到读者的阅览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将读者与图书互相关联,再进行之后的借书工作。[3]通常情况下的借阅信息是还书后在数据库中消除,将图书中的读者信息删掉,从而让图书进行新的入库流通环节。4.在维护管理中的应用为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系统人员可在工作中加强对数据、参数的维护管理。参数维护就是对图书馆中的各项管理目标设定参数,进而使系统在运行工作中的管理更有方向。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尽量达到设定的目标值,从而使借阅工作的规则制定与借阅工作相互结合,数据维护工作还应当对流通数据定期修复检查、更新异常的数据,进而使系统运行更完整准确。5.系统分析法在流通统计中的应用管理这一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工作量统计、分类统计、读者量统计,在系统化分析后,可以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参数设定,从而使数据库中的信息记录更加详细,流通工作的质量效率得到提高。
五、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使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实际就是通过借阅、内部阅读等形式向读者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图书阅览过程。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对读者的管理是目前的工作重心,也是重点内容。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应当面向每一个读者,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当前高校规模人数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图书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使图书馆的系统流通更加高效,对其今后的工作转变应尽量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相融合,构建更加科学的流通管理工作内容。当前的系统分析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体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规划,进而深入到其中的各个工作环节。流通管理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工作模块,即信息查询、流通打印、图书上下架管理、流通管理、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管理。[4]面对日益扩大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它能够对工作的流程作出更为有效的安排,也能够实现工作各个环节的梳理安排。图书馆中的流通系统一般按具体部门的具体职能划分,通过对业务工作的明确划分,使工作部门更加协调合理,日常工作分配更加均衡,系统运行更加顺畅稳定。2.提高图书利用率系统分析法使图书馆中的书籍利用率有很大提升,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图书馆中的图书利用率,图书馆中标准利用率提高,则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质量也会提高,利用率越低则质量越差。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计算机的流通系统管理,结合系统分析法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提升。首先可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简化借阅书记录的工作流程,使图书馆里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其次可通过计算机的系统分析和流通管理,对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即读者能够实现自由查找自己想要阅览的图书,若是没有还可用内容相似的书籍替换,能有效减少拒借率。最后可以进一步落实计算机的系统化管理工作,进而使图书管理的工作更加有序,通过计算机记录借还书籍的时间信息,也会减少工作中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并对读者的借阅时间进行规定,使得好书的流通率得到增加,加速图书馆中的书籍流通,相对来说也提升了书籍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对读者借阅较多的书籍和较少的书籍进行统计,如冶金工业、金属工艺学、动力工程学等过于高深的专业书籍在图书馆中乏人问津,借阅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就提示图书管理工作,如何使图书利用率得到提升,拒借率进一步减少。可从系统化的分析角度对工作进行细化:首先,书籍的内容结构应当与借阅人员的知识面、兴趣点相契合。第二,图书馆的书籍种类应尽量齐全,完善各方面的书籍类别。第三,可用信息化检索帮助学生更快获知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类别,能够对借阅书籍快速检索。第四,通过读者之间的调查研究,将图书的采购情况同实际的借阅需要结合起来。
六、结语
作为图书馆基础管理系统的流通管理,对阅读人员和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的现象,使服务水平得到良好的发挥,使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进一步扩大,推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同时,广大图书管理人员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解决流通管理的各项问题,将系统分析法用于图书流通管理制度的探索发展,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长远进步。
作者:杨爱琴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明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7):20-22.
[2]郭巍.大流通模式下RFID服务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22):85-86.
关键词 安徽省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员 继续教育 图工委
1982年5月12日,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1987年12月,改称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安徽省高校图工委”)。198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培训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次。今年适值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成立30周年,笔者试图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图工委30年来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以彰显成绩,找寻不足,为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探索新途径。
1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继续教育工作概况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的继续教育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9年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自成立以来,即着力于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据笔者统计,1982—1999年,共举办19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人次约达1300人(见表1)。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学员学历层次较低,很多学员只具备中专(含高中)学历。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2)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单科结业证书,晋升职称时可作为参考条件;(3)培训时间较长,多则一年,少则一周;(4)培训形式多样,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岗位培训以及专题研讨等;(5)涉及面广,影响大。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授课教师大部分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赵国璋、朱天俊、白国应、卢泰宏等;(6)学员的学习经费和时间有保障。学员一般由单位推荐,学习经费由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给予一定资助。如1985~1987年举办的两期全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一年制全脱产进修班,国家教委批拨3万元专项经费;(7)具有随机性。培训主要受上级主管部门,如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委托开展,没有纳入图工委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2000—2001年
皖文字[1999]007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元月1日起,全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初、中、高级职称前必须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取培训证书。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40学时;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32学时。凡在任职期内未完成继续教育义务的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不具备条件。皖政[2000]24号文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皖人发[2001]30号文件对继续教育内容设计与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形式与学时认定、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与使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等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
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安徽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的视野,被赋予制度层面的意义。2000—2001年,图工委利用暑期举办两期培训班,共培训278人(见表2)。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全部来自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业务,如文献分类、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2)学员的学习一般为单位派遣和个人自主要求,培训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3)授课教师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各部门业务骨干担任;(4)管理逐步规范化。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由基地和文化厅审核盖章后认定72学时,登记在由省人事厅统一监制的继续教育证书上;(5)计划性。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图工委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年初上报省文化厅审批备案。
第三阶段:2002—2012年
2001年11月27日,安徽省人事厅认定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为安徽省图书资料与情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皖文职改[2002]266号文件规定:“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图书资料专业初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后,各地不得再行评审相应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皖文人字[2005]232号文件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内,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6]皖文人[2011]48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按规定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致使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相继举办以下各类培训班:(一)“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11期,迄今共培训1076人。“以考代评”培训具有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参加初中级资格考试的馆员,均为自主要求,学习意愿强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对于不具备图书馆学学科背景的馆员来说,“为了通过资格考试必须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起到了职业培训的效果”;(2)配备材。培训教材由省人事厅、省文化厅组织专家编写,分别为《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检索》、《图书馆工作概论》。2007年对教材进行修订,前两本教材分别更名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3)授课教师全部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教学或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
(二)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共培训946人(见表3)。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全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图书馆员。培训内容紧扣图书馆事业发展,追踪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或实践热点,旨在通过培训达到促使学员知识结构更新和学科视野开拓的目的。此外,根据省人事厅关于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年度安排,开设有关WTO、知识产权、终身教育等专题讲座;(2)除了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加强馆员学术和科研能力培训,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3)授课老师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教师,以及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为主;(4)实行规范化管理。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核或考试合格,认定72个继续教育学时;(5)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自2005年开始,继续教育学时被列入安徽省教育厅评选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分别于2004、2006、2011年举办三期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学员81人。课程班开设“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文献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研究”等14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沈固朝、叶继元、郑建明、徐雁等业内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根据图工委秘书处的统计,2004年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出身于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仅有1人。截至2012年9月份,2004、2006两期研修班已有20人获得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证书。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学员已陆续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为鼓励馆员参加学习,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于获得学位证书的学员每人奖励1000元现金。同时,根据皖人发[2001]30号文件规定,每门课程认定15个继续教育学时,为需要晋升职称的学员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四)其他专题培训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每年与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商,如万方数据公司、重庆维普公司以及Springerlink、Ebsco、Elsevier等合作举办数据库利用培训,培训人次达上千人。这类培训有如下特点:(1)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且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技术或参考咨询服务等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比较强;(3)培训周期短,一般为一天,培训效果往往取决于学员后续的主动学习;(4)授课教师全部由相关机构的专业培训师担任;(4)培训费用由相关机构承担,外地学员只需承担差旅费,经济压力较小。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
由于安徽省人事厅和文化厅关于继续教育学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主要针对职称评定,对馆员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基本都是因为晋升职称的需要。这反映出广大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同时也表明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目前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缺少一定的竞争风险。
2.2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缺乏时间与经费保障
尽管皖政[2000]24号第十四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但鉴于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给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层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所在馆没有关系。出于这种认识,各图书馆在经费普遍紧缺和人手紧张的前提下,绝大部分图书馆对参加学习的馆员均无法提供经费支持,甚至连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由于缺乏时间、经费的保障,不仅遏制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3继续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有待细化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设的各类培训,“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学员的学历层次相差较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仅文化层次高,而且大多来自重点院校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专业视野相对比较开阔,而来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员,有的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所在馆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借阅服务,致使在设置课程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或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分层次培训。
2.4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图工委继续教育主要采取脱产学习形式,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这种脱产学习对于外地学员来说,如果所在单位不能提供学习经费与学习时间的支持,确实面临一系列困难。高校图工委根据开设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少量的实践机会,但相对于学员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3 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馆员学习意愿的加强,一方面有赖于馆员自身加强对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安徽省现行的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全部由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主要是指导性文件,为了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效果,图书馆界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如继续教育基金制度、休假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到各馆,可根据所在馆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岗位要求等,有计划地选派馆员参加培训。同时,各馆应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学习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3.2争取外部资金的支持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作为全省继续教育基地,应积极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主要可采取如下途径:(1)争取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的投入;(2)争取有关数据库公司的资助;(3)与国家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寻求项目资助。
3.3丰富培训内容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展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馆员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业务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且取决于馆员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态度的优劣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2)开设有关心理学、人际交往、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课程,提升馆员的职业形象以及与用户的沟通能力;(3)开设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和图书馆学术史课程,增强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学科归属感。
3.4创新培训形式
为了激发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基地应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鉴于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今后的培训应给学员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特别是文献分类、文献编目以及文献检索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2)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考察,借鉴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先进服务理念与举措;(3)组织学员进行省内外馆际交流学习;(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图书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电子化教学,如建立继续教育资源网,或通过视频、讲座等方式实现异地同步教学。
图书馆服务是一种为了满足他人需求进行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图书馆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体系和内容,图书馆中的服务不仅仅是要求对读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更是对图书当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传播的一种艺术手段。图书馆服务文化在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下,更应该以图书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主要源泉,也是图书馆服务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1 和谐是图书馆服务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1.1 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
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在一些商业的领域当中有所应用,在图书馆当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为现如今每一个行业当中都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在工作当中和周围的人和善的相处,友好的交往才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有益于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互相理解和信任,最终会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和工作计划有着促进性的作用。
1.2 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图书馆服务活动往往涉及到一些个人利益和图书馆自身的利益问题,在二十一世纪,只有在保证自身经济利益的时候才能够处理好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关系,在图书馆的管理当中,由于图书馆当中会有一些关于图书的规定,这就需要图书馆的相关部门处理好图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或是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建立好基础之上,才能够顺利的展开图书馆的协调工作。
1.3 管理规范有序
在图书馆的管理当中,任何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管理,都应当有着有序的环节和制度去进行规范。图书馆的服务涉及的较为广泛,又是随机应变的,在一个图书馆当中,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去进行规范和管理,那么图书馆就会变的杂乱无章。所以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当中一旦缺乏了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管理就会变的杂乱无章,会给读者和管理人员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 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2.1 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近些年的图书馆市场当中,很多图书馆都已经将传统的经营模式改成了具有信息系统的先进模式。因为在当今的二十一世纪当中,社会需要进步,图书馆也是需要创新的。 为了能够让现代化的图书馆能与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接轨,有关部门就应当积极的去学习一些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去进行图书馆的管理。为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2 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在当代,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是最有效的一个管理手段,在当今和谐的社会当中,对于图书馆进行和谐化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当中,规章制度、奖惩措施、检查监督等,都是被认定为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图书馆的工作性质是属于安静的,需要有着一定的秩序才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的。
2.3 和谐的服务文化是图书馆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和谐的服务文化在当今的图书馆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资产,因为构建和谐的文化会为图书馆带来一些丰厚的回报,为图书馆的经营和未来营造出更好的发展和前景,资产不仅仅是指一些资金或是房产,一些文化也是一些无形的资产,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价值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社会公众感受到图书馆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对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肯定的时候,增加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就会水到渠成。
3 如何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
3.1 最新服务理念
对于图书馆而言应当设立一些属于自己的理念或是规章制度,现如今很多图书馆都开发了一些最新服务理念,以此来增加自身的效益。图书馆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开放式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于任何一种人群都公平的对待,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兴办的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是一种公共用品,任何人不能用它来谋取个人或是小团体的利益。这就是图书馆的最新理念,由于最新理念的推出,很多人对于图书馆有了一个更新层次的定义和理解。那就是图书馆工作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够构建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
3.2 创新管理模式
在管理图书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思想,切记不要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去管理图书馆,长期以来,图书馆的管理都应该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图书馆的同时一定要多多的为读者所考虑,要让读者理解和感受到他们实际上是这些制度的最终受益者。在进行制度拟定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和批准才能够颁布,否则不给予生效,只有人性化的管理和制度才能够促进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3.3 提高馆员素质
在图书馆的管理当中,馆员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近些年经常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当今的社会当中,任何的企业或是行业当中,对于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工作技巧都有着严格的把关和控制。馆员素质首先是指职业道德,图书馆员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爱岗的精神,也就是一定要热爱这一行业,只有这样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才能够将工作完美的完成。除此之外就是职业技能,在这个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无论是从事任何的一个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化信息工具使用的能力,现在很多的图书馆都已经增加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技能。这就要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才能够将其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