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7:0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小学演讲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各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
根据《关于开展xx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x宣文【2017】x号),现将近期系列竞赛活动安排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诚信友善,伴我成长
二、活动组织
大赛由市教育局主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新华书业承办。
三、活动对象
全市所有在校中小学生。比赛分小学、中学(含高中)2个组别。
四、活动时间安排
1、演讲比赛 (5月初,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劳动技能比赛(5月初,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征文比赛 (5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各类活动要求
(一)开展读书演讲比赛。
1、演讲主题:诚信友善,伴我成长。
2、演讲时间: 6分钟以内。
3、选派人数:请各地认真选拔后选派。镇、办中心学校小学1人、中学1人;市直小学1人、初中1人、高中1人参赛。
(二)开展劳动技能比赛。
1、组队形式。各乡镇以中心学校为单位,1个小学组、1个初中组;市直中小学和各民办学校以学校为单位组一个队。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每个代表队由3名在册学生组成。
2、比赛内容。小学组比赛项目分为叠被子、制作汤圆、叠衣裤(上衣有领子)、包书皮4个单项;初中组和高中组比赛项目分为钉纽扣、扎拖把、水果拼盘、搭建帐篷4个单项。每个代表队必须完成4个单项分值累计为最后总分,分值最高的代表队获得本组劳动技能比赛一等奖,依次排名二、三等奖,若出现平分,则以各单项完成总时间为评判标准。劳动技能比赛单项设置原则上是以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动技能为主,为丰富比赛,评委组还将考查选手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评委组会对比赛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各代表队可以指派一名老师在现场指导比赛,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帮助选手完成比赛。若违规,评委组将有权取消该代表队所有成绩。
3、项目分值及评分标准。
小学组:
叠被子比赛:组委会将提供棉絮、被套,参赛队先将棉絮套入被套内,再将其叠成正方形(军训标准),此项目满分25分。叠被子比赛评分标准:此项目用时最少的代表队得15分,以0.3分为单位依次按照各代表队用时情况递减给分;裁判组现场根据完成规范度依次给分。
汤圆制作比赛:组委会将提供汤圆制作材料,参赛选手在15分钟内制作汤圆,此项目满分25分。汤圆制作比赛评分标准:规定时间内制作汤圆直径不小于2cm,不大于4cm为合格标准,裁判组将根据合格标准的汤圆数量依次给分,数量最多代表队记25分,按0.5分为单位依次递减给分,最低给分5分。
叠衣裤比赛:组委会提供有领子的开衫一件、裤子一条。参赛选手在20分钟内完成叠衣裤(叠衣裤要服帖、平整,并考虑领子),此项目满分25分。叠衣裤比赛评分标准:此项目用时最少的代表队得15分,以0.3分为单位依次按照各代表队用时情况递减给分;裁判组现场根据完成规范度依次给分。
包书皮比赛:组委会将提供3个不同开本的图书(共3本)及包装纸,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书皮制作,此项目满分25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得15分,超时未完成则不得分且不参与评审;裁判组根据书皮精美程度依次给分,最低1分,最高10分。
初中组和高中组:
钉纽扣比赛:组委会提供面料、四眼扣子、针线等材料,选手在20分钟内按照组委会给出的主题图案(使用十字交叉缝纫法缝纫扣子),此项目满分25分。钉纽扣比赛评分标准:规定时间内使用十字交叉缝纫法在主题图案上缝纫扣子为合格标准,裁判组将根据合格标准的扣子数量依次给分,合格数量最多代表队记25分,按0.5分为单位依次递减给分,最低5分。
扎拖把比赛:组委会将提供制作拖把的材料,选手在30分钟内制作拖把,此项目满分25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得20分,超时则不得分且不参与评审;裁判组现场根据完成规范度依次给分。
水果拼盘比赛:组委会将提供水果(至少三种以上,参赛队赛前洗好)、果盘、小刀、卡片纸,要求在规定时间30分钟内水果去皮、拼盘,并在卡片纸上写名称及寓意,此项目满分25分。水果拼盘比赛评分标准:此项目用时最少的代表队得15分,以0.3分为单位依次按照各代表队用时情况递减给分;裁判组现场根据完成规范度依次给分(水果削皮均匀而薄,水果皮放于现场桌面待评)。
搭建帐篷:组委会提供帐篷,选手在30分钟内搭建成型再拆卸完成,此项目满分25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帐篷的搭建和拆卸(拆卸前向裁判举手示意)得20分,超时则不得分且不参与评审;裁判组现场以搭建质量依次给分。
(三)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1、作品内容要求:围绕“诚信友善,伴我成长”主题,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参赛作品不得抄袭,若因作品侵权引起纠纷,责任由作者承担。
2、每篇字数以500-1500字为宜,文稿用word文档,单倍行距,标题用宋体2号粗体字,在征文标题下注明学校、年级、作者姓名、指导老师。
3、各镇(办)中心学校为单位,小学、初中各5篇;市直中小学、各民办学校为单位,小学、初中、高中征文各5篇。
六、活动实施
本次读书活动系列竞赛活动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活动(4月20日前)
以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各中小学、各民办学校为单位,在各地各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级演讲、技能比赛、征文评比,选拔优秀选手准备参赛,各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存档,在市教育局教育教学检查时备查。
(二)第二阶段活动(5月1日前)
在各地各校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推选优秀选手作品参加全市集中评选活动,并按文件要求报送各类资料。
(三)第三阶段活动(7月)
选派市级优秀选手和优秀代表队到省参赛。
七、奖项设定
1、优秀征文和优秀演讲者、优秀劳动技能参赛队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获一等奖学生及参赛队选送参加省级比赛。
2、获得一等奖的征文、演讲、技能比赛队的指导教师颁发指导教师奖。(参赛个人或者团队每项限一位指导教师,如有多名,只承认第一人)
八、报送办法
1、本次比赛以各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各中小学,各民办学校为单位参加。各地各校要本着“重在参与、重在基层、重在实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组织初赛,选送校级优秀选手参加本次市级比赛。
2、各地各校交演讲纸质登记表一式一份;技能比赛纸质登记表一式一份;征文纸质登记表、纸质征文一式一份。所有纸质资料上交的同时传电子版(邮件名必须注明单位、参赛类别)。于4月30日前报青少年活动中心209室。
联 系 人:郭xx
本次向全市学校征集“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材料,旨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研发、引领及服务作用,提升中小学办学特色和水平,梳理和呈现我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新成就和新成果,整体展示我市中小学校的新形象,为广东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贡献深圳经验,是深圳教育应该承担的使命。
“以科技教育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这一主题设计好,立意高,角度好,有利于引导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这个专题把科研力量、教研力量、学校力量以及高端专业媒体力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是组织创新、平台创新、呈现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范例,具有示范和启示意义。
所选择的区域性与学校性的科技教育经验材料,均体现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和学校科技教育理念,有独特性、实践性、先进性、突出特色创意,各成体系,学生的科技素养得到最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好的提升,正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概括起来,有以下特色。
一是科技教育校本模式创新特色。有的学校能够更新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程内容与科技教育内容整合,如语文课程开展奇思妙想作文、科学课程开展发明创造活动、音乐课程开展科普音乐剧、英语课程开展科普英语演讲、数学课程开展建筑设计活动、信息课程开展电脑设计活动、环保课程开展废物利用活动等等,开发了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实时更新课程内容,最大限度拓展了学校教育的空间。
二是科技教育校外模式创新特色。科技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的学校让中小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科博会、科普基地、奇特地貌等,向科学家学习,向技术专家学习,使学校、家庭与社会各种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客观、求真、探索、合作、竞争等科学精神。
三是科技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特色。如福田区设立2个科技教育教研员,成立了福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福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统一协调全区科技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如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全区青少年科技节、组建了深圳市首家集体业余电台、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 “广东省科普示范区”等,已经形成科技教育的区域整体推进特色。
科技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促进意义,中小学科普教育是提升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科技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关键问题是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要整合利用校内、校外的科技教育资源,改革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要重视科学知识的选取,重视学生智力探究过程,重视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一、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是很有兴趣的,这在每学期新教材发放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在拿到各科的新教材时,首先会拿出语文课本阅读,从这点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固有存在的学习兴趣,加以恰当的引导,通过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依托课堂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运用风趣的语言、营造幽默的课堂气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使学生能够被语文老师的博学多识、吸引,从而在课外积极进行阅读积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恰当的阅读材料,以情节丰富语言优美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阅读训练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式阅读,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在班级内部建立读书角,大家共享各自积累的图书资料,使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二、利用课堂教学传授基础文体知识及阅读技巧
中小学生在课余进行阅读时,因所认识的字词有限,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小学中段及中段以前的学生,在学习了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后,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以及生词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进行查阅,根据语境揣摩词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传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以及阅读技巧,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阅读思路。
基本的文体知识包括文章的分类,如以讲述故事、描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在阅读时要注意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场的人物及发生的事件,对事件的描述则注意经过及结果,阅读之后要能复述故事,如将故事讲给没有看过文章的人听等,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以表达作者的观点为主的议论文,则要关注作者的观点,对作者论证观点的方法进行分析,明白作者要表达的道理;以介绍事物、事理为内容的说明文,则要关注说明的顺序以及说明事物的特点,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及表达效果。在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以及关键句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积累阅读感悟
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泛读、速读、精读等,不同的训练方法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可以将多种读书方法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中小学生因知识能力有限,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往往不求甚解,有过眼瘾的倾向,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读而未懂的现象,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感悟,积累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作者通过文字表达道理和内涵,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所读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完成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为了使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更加深刻,可以开展阅读讨论,在班级学生集体阅读了某篇文章之后,针对文章展开相关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讲出来,正所谓“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是“眼到”的过程,在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的过程就是“口到”的过程,通过这两个步骤可以实现“心到”,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学生进行自行阅读后,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将自己的阅读感悟用小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记好读书笔记
对经典阅读文学作品或名人演讲稿,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采取应试教学的老办法来进行分析再分析,活生生地来解剖,而是应该强调让学生多听、多诵读、多模仿、多记忆,通过范读、领读、齐声朗读、轮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背诵一些优美段落,来引导学生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体验、消化和吸收名篇佳作的精髓,要求学生能用英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英语是按单词和句子的重音来分节奏的。英文诗是练习英语节奏的最好材料之一。例如 William Wordsworth著名的《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便是典型的弱强节奏。熟读之后,大声朗诵,一定获益匪浅。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By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v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
译文:《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威廉・华兹华斯/作,顾子欣/译)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对中国英语成功学习者的研究,也验证了听、读、模仿经典材料和名家名篇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21世纪杯”和“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是我国中小学和大学英语的重量级赛事。南京大学的丁言仁教授在总结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优胜选手学习英语的方法时发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英语学习经历:诵读过多位名人演讲稿;背诵过大量优美文章;注重背书的语音语调与录音一致;听和模仿英语广播或录音磁带;观看和模仿英语电影和电视剧;记忆大量完整的语块(即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习语、短语、短句等),等等。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特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开展,大力弘扬“教师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力争一流的开拓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促进师德师风转变,积极营造师德师风建设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贯彻落实,实现师德素养、教师形象、服务水平、教学质量的“四个提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蓬勃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演讲比赛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xx
副组长:姚xx
成 员:王xx
1、主持:王xx
2、评委:韩xx
3、统分:徐xx
4、;照相:孙xx
5、布置场地:刘xx
6、比赛地点:学校会议室
四、演讲主题
“讲师德、树形象”
五、演讲内容
1、本次演讲活动以“修师德 塑师风 弘扬主旋律 汇聚正能量”为主题,以自己或身边的优秀教师、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为题材,充分展示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风范,演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演讲内容应坚持学习师德规范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统一,真实感人的典型事迹与对师德的感悟与思考的统一,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统一。充分阐释新时期对师德师风建设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师德师风内涵的感悟、体会和思考。
六、参赛对象
学校所有教师(自愿报名)。
七、比赛时间
2017年4月14日下午
八、比赛规则
使用普通话站立式脱稿演讲,着装、仪态自然大方。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演讲顺序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九、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人数和选手综合得分高低取前两名参加中心校比赛。
十、评分标准
演讲比赛按演讲内容、语言表达、仪表仪态、整体效果四部分评分。满分为10分。
1、演讲内容:3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师德师风主题,内容深刻,事迹感人,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2、语言表达:3分。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未脱稿者此项最多能得15分。
3、仪表仪态:2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4、整体效果:2分。由评委根据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
评委现场打分,汇总后取总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第三位,以此类推。
十一、活动要求:
1.各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此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认真准备,积极参加。
2.各教师于4月13日前上交演讲材料。
党的十提出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北京市协同民办教育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民参教”项目是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践探索,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举措,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探索。
加强领导、编制工具、过程指导、及时总结是北京市推进“民参教”项目的重要行动策略。项目组在实地考察、政策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的评价方案。这是我国目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购买民办教育资源参与公办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第一个操作性评估工具。项目组先后安排了十几次深入项目学校的调研考察活动,了解“民参教”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提供了依据。项目组也为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专业、科学的评价工具,指导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参教”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全面地掌握了“民参教”项目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优化项目绩效打牢了基础。
“民参教”项目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新举措,在推进过程中我们逐步总结了北京市“民参教”项目的经验和特色。
“三级四维”,项目管理越来越规范。市教委委托北师大项目组实施全程研究、监控、评估、指导,形成了“三级四维”管理模式,管理程序、方法越来越规范,保证了政府资金投入的有效回报。“三级”是指市、区、校三级管理。市级是由市教委和北师大项目组整体统筹管理,每年部署工作,中期现场检查,学年集中评估,形成了市级全程监控管理的机制,带动了区级和校级管理。区级是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区域项目学校管理,组织民办教育机构与学校对接项目内容,加强过程监控和协调,统筹管理区级项目经费。校级是项目实施终端,主要负责落实具体合作对接方案,履行甲方责任和义务,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四维”是市级统筹评估、区级组织对接、校级甲方落实、机构乙方履责。“三级四维”管理机制确保了该项目的有效实施。
五方认可,合作效果越来越满意。项目实施三年来,项目相关主体始终高度关注实施效果。市级、区级、校级、学生和家长五方都是项目的利益方,民办教育机构提供的服务始终被五方关注。
六种形式,参与领域越来越丰富。项目实施伊始,所涉及的主要是学科教学,而且主要侧重于英语学科。随着项目的推进,涉及学科越来越多,除英语外,还涉及语文、数学、书法、演讲、艺术等学科。民办教育机构还以六种形式直接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包括学科教学、教师培训、W科教研、考试指导、课程拓展、编写教辅材料。其中,教师培训及辅导共3万余课时,社团及校本课程5万余课时。
项目实施以来,新东方、好未来、学大教育等13家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到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大兴、平谷10个区共101所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改革当中。民办教育机构共投入教师600余人,开设课程近18万节,覆盖学生约4万人,市级共投入经费近9700万元。
民办教育机构和公办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在项目中优势互补、扬长补短,从最初的个别学科教学,逐步发展为多学科、多领域、多形式、多范畴供给服务,在学校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资源改革、教师培训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促进优化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双方相互理解,合力深化教改,学生学业成绩大幅提升,就近入学得到全面落实。家长也非常满意,既减轻了课外辅导补课的经济负担,又享受到优质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 英语师资现状 对策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74-04
1 问题的提出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1998)指出,我国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且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提出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已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从一系列的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决心,因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优劣和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这五个因素就是①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②学生的来源与素质;③教材的质量;④教学的环境与条件;⑤教师的素质。公式就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乘以) 教师素质。由此可见,教师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那么教学质量就越高。在此公式中,其实“教法”的选择与采用也与教师的素质直接相关;当然,“环境”也或多或少与教师的素质有一定联系,因为国际教育评价学会(IEA)认为教学环境是由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共同构成的学习场所,学校环境主要由课堂环境组成,而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氛围等因素构成课堂生活情境,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的素质是课堂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了解外语教师现状,提高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内部发展极不平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师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成效。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许多农村中小学生因为英语成绩差而选择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学不好或学不会英语成了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但在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中,城乡比例相差很大。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难怪总理也感慨道:“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新华社2009年1月4日)约80%的农村人口只有17.7%的大学入学比例足以说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这巨大的差距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值得每个教育界领导及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2 农村地区英语师资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笔者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先后随机走访了六十多所农村中小学,并对农村普通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学员、“‘省培计划(2012)’――商丘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商丘师范学院初中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班学员等进行了走访、座谈以及问卷调查, 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走访调查期间,我们随机发放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调查问卷300份,小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50份。对调查对象,我们采取现场填写问卷及座谈的方式,调查问卷全部成功收回,所设计的问卷涉及到英语师资状况的诸多方面。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2.1师资严重匮乏,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300名初中英语调查对象中,女教师246人,占总数的82%,男教师54人,占18%;50名小学英语教师中,女教师43人,占总数的86%,而男教师只有7人,占14%。调查对象学历达标率虽然较高,90%以上的教师为大专以上学历,但多为函大、夜大或电大毕业生,大部分教师第一学历偏低,没有真正接受正规的大专或本科教育;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中,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突出,300名初中英语教师,英语专业139人,约占46%,非英语专业161人,约占54%;而小学英语专业教师只占16%,非英语专业教师占84%。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学历分布情况及百分比
表2 调查对象在性别、所学专业方面的百分比
和英语教学师生比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调查对象课时量在每周12学时至24学时不等(不包括自习辅导),转岗或代课教师普遍存在,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跨年级教学、双肩挑等现象极为普遍,相当一部分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名英语教师,师资严重匮乏。
2.2教学基本功差,教学基本技能亟待提高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无论与城市学校还是与国家要求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由于相当数量的教师没有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且多数小学英语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他们的教学基本功较差,教学技能非常薄弱,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在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没有人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只有1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满意,84%的调查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太满意,其中基本满意为32%,选择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占52%。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差、书写不规范、发音不准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012年8月具体实施“‘国培计划(2012)’――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2013年4月执行“‘省培计划(2012)’―商丘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期间,培训伊始,我们对参训教师在培训需求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所有参训教师的语音和口语进行了前测,测试结果很不乐观,绝大多数学员48个国际音标读不准,对语调、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也只是略知皮毛,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亟待夯实,他们对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特别是对口语、语音培训、课件制作等需求很高。
而且,许多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英语教材、教法及学法。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的教学基本技能亟需提高,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调查对象都显示出了强烈需求。通过调查问卷统计我们发现,在“您希望参加的培训主题是什么?”一题中,5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夯实教学基本功”,42%选择了“提高教学技能”;在“如果您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您最想得到的收获有哪些?”一题中,7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是“发展课堂教学创新能力”(60%)和“娴熟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及课件制作能力”(42%)。由此也不难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对提升教学基本功和提高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要求迫切。
2.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模式滞后
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从未参加过专业培训。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参训机会少、参加的培训层次低。在调查对象中,只有3%的初中英语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22%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具体情况见表3:
表3调查对象参加过的最高级别的培训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少;农村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师参加过县、区级等基层培训的分别只有12%和14%,培训力度远远不够,县、区等基层培训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参加过校级培训的分别只有4%与2%,校级培训基本为空白。
调查结果还显示,培训效率低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只有12%的教师认为以往参加过的培训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有很大帮助;68%的教师认为培训对他们虽然有一定帮助,但效果并不明显;还有20%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一位曾在上海某知名学校参加过培训的初中教师在谈及自己在那里的培训感受时,她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点,“一是上海的地铁坐上感觉真舒服,二是黄浦江的水真黄。”其参训效果由此可见一斑。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针对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操作性不强,施培人员不了解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和培训需求,培训组织方对参培教师的管理不到位,多数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模式有待改进。
3 探索改善农村英语师资现状的新思路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资状况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成败,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农村基础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状况。
3.1严格规范专业教师标准及准入制度
由于教师是专业人才,教师素质及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规范英语专业教师标准及准入制度,既要强调师资来源的专业性,又要注重其入门的规范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首先,推行岗前专业合格制度,细化专业教师资格评估标准,以推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达到专业合格,否则严禁上岗。因此需要健全英语专业教师标准,标准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规定,对教师的本体性专业素养和条件性专业素养提出较为明晰的要求,从而体现教师专业化的特点。除专业知识方面要求英语教师达到一定水平之外,如词汇量丰富、语法规则条理清晰且运用自如、具备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使用知识等,英语教师还必须语音语调标准纯正,可以参照我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制度,尝试英语专业教师需获得“英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证书”。成绩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不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对已入编教师,可以采取待岗培训,限期达标等措施。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对其基本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专门语言科学知识和职业外语教育科学知识及其技能等,需要制定考核标准,要求专业必须达标。同时,要提高英语专业学历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向大专英语专业毕业水平看齐,初中教师向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水平看齐,高中教师要求达到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水平并向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水平努力。
其次,每年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队伍中去。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面临的尴尬局面是:一方面,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英语师资严重匮乏,大部分教师不仅学历不达标,而且多为转岗或代课教师;另一方面,许多英语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并不是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而是找不到可以就业的工作岗位,他们只好把求职的目标转向与自己所学专业几乎没有关系的一些企业。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3.2.1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教学技能
专业基本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体地说,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能听懂简单的英语生活对话并做出正确反应,能听懂英文故事并能复述或概括其大意,能听懂一些媒体播放的简单英语节目;说的能力包括流利的口语,标准的语音语调,能和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进行简单对话,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读的能力包括能读懂与教材难度相当和比教材难度稍高的英语材料,能迅速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信息,掌握阅读理论和技巧;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能够用英语进行短文写作,具有较好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当然还要有一笔地道规范的英文书写;译的能力主要指能够准确忠实地翻译一些句子或简单的英语文章,能口译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的简单话语。在各种专业基本技能中,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己的说与写能力,因为说与写都是语言输出,而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输出相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手的语言输入材料。中小学生语言模仿能力强,准确的语音、语调及规范而又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运用,只能靠模仿准确的发音及规范而又合乎英美习惯的语句来获得,因此,教师必须语音纯正、语调优美,课堂用语不仅要语法结构规范,而且要合乎英美习惯,因为学生一旦模仿了错误的语音、语调、语句,纠正起来要比从头学难得多。另外,中小学生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时期,而语言的习得常常通过可理解性输入产生,如果教师课堂上口语表达错误或不恰当,就会给学生带来后患。为了不给今后的英语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过语音关,而且要过语法、词汇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语用意识。
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分析理解运用教材的能力、课堂设计能力、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等。教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能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全面深入掌握所教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善于了解学生心理、学习状况,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板书规范,能绘画制作教具,利用简笔画辅助教学,能教唱英语歌曲、编写和导演英语短剧等。能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大纲的要求,设计优秀教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与“任务”。
3.2.2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具体措施
3.2.2.1教师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网上下载一些英语语音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桂珍教授所讲授的国家精品课程《英语语音》很受英语学习者欢迎,王教授从最基本的音标发音技巧教起,到后期的语调、连读等,由潜入深,循序渐进,王桂珍教授优美的语音语调、娴熟的教学技巧、理论讲解与实际操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语教师可以购买配套教材,进行网上同步自主学习;另外,平时多听英语原声录音磁带,充分利用Mp3、Mp4等便捷电子用具,随身携带,随时播放英语课文、听力材料或英文电影视频等,反复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狂读英语课文或报刊,培养语感,大练教学基本功。如果英语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就不怕提高不了听说等专业基本技能。
3.2.2.2定期举行校级或县区级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全员参与的的英语演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督促英语教师整体口语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目前各个地区也不定期举行英语教师演讲比赛及教学技能大赛,但大部分选手来自城市或县城学校,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校也只是选派一两位特别优秀的教师。由于不要求全员参与,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觉得“事不关己”,对大赛准备工作漠不关心,不付出任何努力,这样也就无法对整体的教师队伍起到应有的督促作用。因此,农村中小学校定期举行英语教师全员参与的各种比赛就显得很有必要。
3.2.2.3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室教研员的作用,“城乡之间,结对帮扶”
基层英语教研员肩负着当地的全盘英语教学工作,责任重大。因此,教研员要以身作则,充分调动当地全体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全市、区(县)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校选拔优秀骨干英语教师,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结对帮扶”活动,使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能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与帮扶对象共享;而听力能力较强、语音纯正且语调优美的教师可以对一些口语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进行“结对帮扶”等。这样可以有力地促进当地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共同发展与提高。
3.3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农村英语师资培训模式
师资培训是教育主管部门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必须加强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3.3.2加大各个层次的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有利契机,使更多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参加高层次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校培训一批工作作风硬朗、乐于奉献的英语教师骨干力量,以便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可以以点带面,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发挥县、区等基层培训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基层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培训;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校级培训。另外,加强各个层次的培训管理尤其重要,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再多的培训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培训专业户”(即专门代替他人参加各种级别、各种科目的培训,目的只为充数)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这样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更重要的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仍将无法得到改变。因此,要提高培训成效,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培训者、基层培训学校、参培教师等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尤其是培训管理部门,从培训团队组建、前期调研、时间选择、课程安排、专家选聘、学员管理、课堂观察、实时反馈、教学评价、后期跟踪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3.3.2师资培训模式
师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师培训的成效,因此,必须创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笔者曾多次具体负责执行中小学英语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参培学员对总体培训效果满意率均达98%以上。在培训实践中,笔者不断加强对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我国目前普遍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送培到县(乡)、学术交流、远程教育和校本研修等多种培训模式。在为期半年的美国学习交流期间,笔者也走访了美国一些教师培训机构,与一些培训者进行了交流、座谈。结合国内外教师培训状况,尤其是结合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培训模式:
3.3.2.1基于“问题”的培训模式(Problem-based Training)
这种培训通常为短期集中培训,针对培训对象的薄弱环节,解决一些迫切问题。如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和课文等培训,也可以是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育技术如课件制作等。要求参培学员必须达到预定培训目标。培训结束时,要进行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不合格者待岗培训,限期达标。对合格成绩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制定不同的合格标准,有些内容可以参考驾照理论考试,90分(满分100)以上为合格。因为教师是专业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基层学校也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培训方式,选派英语教师外出听公开课、示范课,参加研习班、培训讨论会等,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加强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能够得到。邀请教学技能大赛获奖教师到各个学校进行公开课、示范课教学,采取“引进来”的办法,使全校英语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享受到丰盛的教学大餐。
3.3.2.2“网络在线”培训模式(Online Training)
“在线”培训是远程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远程教育中一种有效可行的培训方式。授课教师按照约定时间打开互联网授课系统,培训开始,授课老师先进行点名,然后对参培学员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培训、交流,授课老师既可以使用语音授课,也可以通过文字输入进行交流,或者两者兼用,培训学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学员可以随时向授课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随时了解培训学员对学习的关注程度。这种培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受训教师不必远离工作岗位,培训时间也可以比较灵活,如培训可以安排在晚上进行,培训面广,可以节省培训开支。相对于教育经费紧张的农村中小学来说,这种培训方式有很大的可行性。
3.3.2.3“长周期全脱产”培训模式(Long Term Off-the-job Training)
农村中小学英语师资紧张,教学任务繁重,在职在岗培训会使他们感到心力交瘁,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受训教师更乐意选择“长周期全脱产”的培训方式,当然,这种培训方式不仅需要基层学校密切配合,更需要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可以从城市学校选派优质师资代教,高等院校可以选拔应届优秀毕业生顶岗,这与“国培计划”中的“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相似。
3.3.2.4“一对一”培训模式(One-to-one Mode)
所谓“一对一”培训模式,就是培训时一个培训者对应一位受训者。教育主管部门从城市学校选拔优秀骨干教师、高等院校从在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志愿者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一一结对,对他们定期、定时进行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辅导,优秀骨干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授课、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培训;基层学校也可以从本校选派精干教师对对一些专业知识素质较差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实施“省培计划(2012)”期间,我们选派几十名在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对省培学员多次进行一对一语音、口语辅导,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这种“一对一”的培训模式也得到了培训学员的一致赞赏。
3.3.2.5“沉浸式”培训模式(Total Immersion Mode)
“沉浸式”(Immersion)教学法始创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加拿大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以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让学生“浸泡”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环境之中。“沉浸式”培训模式(Total Immersion Mode)是国际流行多年并有许多成功范例的语言培训方法,沉浸式英语培训模式,英语叫做Total Immersion Experience English,简称 TIE,其理论根据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该语言的目的。
然而在我国,许多语言工作者以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为借口否定了这种培训与教学方法。孰不知,语言环境也是可以创造的。美国的一些培训机构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他们在为初学者培训德语和土耳其语时,尽管培训在美国国内进行,且授课教师全为美国本土的德语及土耳其语教师,但这些培训机构却为学员创造了很好的“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对学习者采取集中培训,每天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就寝都“沉浸”在德语或西班牙语之中,电视机、收音机所有英语频道均被阻断,只开通目标语频道节目;上午、下午各四节课,有时晚上也会安排两节,授课教师用全德语或西班牙语授课;餐厅里所有食品的名字全用德语或西班牙语标示,售饭员通常由培训教师来充当,学员一日三次到餐厅买饭就餐时必须讲德语或西班牙语,否则就买不到饭;所有学员课余时间必须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回到宿舍后只能观看目的语电视节目等等。这样“沉浸式”培训模式效果非常明显,经过半年培训,几乎所有学员都能听懂目的语广播电视节目,讲一口流利的德语或西班牙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这种培训方式,尤其在集中培训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以彻底改变“听不懂,讲不出”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12.
[2]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2.
[3]孙艳玲.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77-82.
[4]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杨振.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 (5):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