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6 14:59: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篇(1)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中职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让学生具有社会谋生的本领。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完善的人格,在思想与物质上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当前,中职学校的思想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教学重视度不足。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互动环节明显缺少,教师仍然利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正确思想品德观点的传递,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发展方法

1.加强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完善

要促进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健全开始做起。国家应当关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试图与中职思想品德教育相协调,从而帮助中职学校建立起有利于中职学生全面成长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完善,需要从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教育规范以及学生的在校以及社会行为准则等多个方面的健全做起。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体制完善了,才能让教师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点。除此之外,教育局以及财政局、中职学校本身,应当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经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预算,从而让各项活动可以得到有效地实施。

2.开发更多科学的中职思想品德教育载体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是随意开展的,要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品德观点,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开发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载体。只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载体明确了,才能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念得到有效的培养。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法制观念不健全、是非观不明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善恶观,明确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中职学校中,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氛围作为一个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从而促进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形成健康的品格与个性。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社团开展一些思想品德类的活动,加强正确思想品德观念的宣传,从而促进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管理,让学生的心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美化。寻找科学有效的载体,能够让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率更高。

3.从学生特点出发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针对性。从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以及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让学生认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中职学校更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加强思想品德实践培训与学习。中职学生,对于新的社会思潮比较感兴趣,也正是因为如此,会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教师要紧追时代的步伐,接触新的社会思潮,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这些思想内容,教师需要去学习,找到教育的突破点,引导学生一起发现这些思想的不合理性。另外,学校更要组织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互动,发现有价值的思想品德教学主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需求,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像讨论活动、实践调研活动都可以成为中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需求的满足。

三、结语

篇(2)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中学有着较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而中学时期又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阶段之一,毫无疑问学生和家长会将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中,使得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加之社会和家庭对于分数至上态度,让学生产生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因此,初中生在校期间仅有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各中学对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宣传力度不大,重视程度较低,只是应付相关的检查和比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对教师的指导态度不满意;中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动机不容乐观,主要动机是强制性的“学校制度要求”;中学生参与效果不甚理想,总体的活动强度都集中在中小强度以下,不能达到健身和积极休息的效果;在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收效甚微,课后感觉心情郁闷,多数中学生对课间操的开展意义并不理解。南皮县农村中学教师对思想品德认识不够全面,在参与过程中,除部分体育教师外,与学生沟通较少,参与率较低,没有充分起示范和教育作用,有些规定还是流于形式,视而不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到真知,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室外教学活动,它需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力束来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集合、整队、队形、队列等体育教学活动的命令保证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这些体育教学思想包含着思想品德的思想,并延伸到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良好的体育队列队形思想是一个集体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保证,这种思想应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于那些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学生进行约束和批评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爱表现自己上。这些主要体现在沉着、信心、自尊心极强、不求上进等。这些表现极大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动向,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到课上安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间操练习的时候,选取几名自愿担当训练员的学生来练习课间操,比教师自己领操练效果要好,原因在于自愿领操的学生积极性高,耐心强。如果分成小组来训练更是好了。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的学生的表现性。作为体育教学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不仅能搞好教学,还能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

(三)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体育教学跟文化教学是一样的,它也具备着竞争的特性,大大小小的比赛无非都体现着这种特性,这种特性相应的激励着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这一特性能够加强班级的团结,能够加强学校的团结,有助于文化学习。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不单单肩负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在比赛中通过整体竞争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每年各学校举行的校级运动会,这就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竞争。

(四)体育教学中的规范性

篇(3)

1、不良网络信息会影响小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尚未成熟,网络信息会影响他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和转变。现如今,网络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导致了网络上衍生出很多不健康和不科学的信息,一些不法组织或者伪科学分子在网上宣传不健康的、迷信的、甚至危害国家的言论,还有一部分组织利用网络来宣传他们的不良思想,违背了国家正确的宗教理念。这些信息不仅造成了对成年人思想的危害,也对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不能协调好生活与学习的关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自制能力差,容易沉迷于形形的网络世界,整天泡在网络游戏和一些娱乐信息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消耗了大部分与亲人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在长期面对网络、沉迷网络的过程中,对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会引起一系列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

3、网络成为引起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媒介。网络虽然有安全健康、积极进步的内容和思想,但也充斥着一些黄色、暴力、诈骗等不法信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有时候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不能正确地鉴别事物的对错,进而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容易上当受骗,有时甚至会模仿网络上那些不法行为,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这些都会给小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决策

1、通过网络加强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创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用书本与黑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如今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内容也将会随着网络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进行延伸和扩展。学校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环境,把静态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动态的立体演示,把课本的内容融入到多媒体中,通过新颖的方式传播给小学生,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方式的创新。利用新媒体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网络中丰富的音视频素材来传播一些感人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从而引发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初步建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2、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体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中通过老师的教授得到发展,还应该得到家长及校外相关机构的积极配合,形成一套完善的组织教育体系,更好地协助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该把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开来,首先要加强对学校老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使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教育氛围。其次还要与学生家长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地沟通与交流想法,解决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最后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机构做好衔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工作,针对道德教育的一些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及时解决。

3、学习教育与心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学校在注重学习教育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使教育更全面化、人性化。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演讲、参加活动、做游戏、多媒体播放等方式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道德教育。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知识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篇(4)

这里我要做的不是规范的学术报告,主要是向大家汇报思想品德课题组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另外,探讨本课题组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成熟,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题研究所做的工作

本课题自开展以来,我们以课题研究的“目标”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一)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们组织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及时更新和提高。同时,我们还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围绕某个专题,进行讨论、交流。为了及时了解教改动向,获取最新教育信息,我们还组织适当的外出学习。另外,课题组还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每月一次的新课标学习,使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能紧跟时代潮流。学习的书籍有《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课堂教学论》----

(二)理论结合实践,追求有效课堂。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另外,因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基础,而创新教学方法更是教育的生命线,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每学期都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及说课大赛,以此来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演讲新教法,努力增强教研课改能力。通过上述活动,教师们达成了共识:①好的思想品德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但又不能让生活替代思想品德课;②教师的语言要科学、规范,要有美感并富有激励性,教师平时要善于博览群书,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③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并研究“评价”,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

课题组积极把研究的成果向外推广。2月份,吉留祥、杨义平老师的全市公开课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3月份,刘美珍老师送课下乡。另外,课题组把九年级思想品德所有科目制作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放在二中网上,与全省思想品德老师共享交流。

(三)开展沙龙活动,争辩中明方向。

教科研“沙龙”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课题组利用暑假时间,在学校开展中考试题赏析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月活动。除了开展校内沙龙活动外,课题组成员还发挥网络优势,参加人教版思想品德qq群、鲁教版思想品德qq群,自己建立苏教版思想品德qq群。在网络上与各地思想品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活动。

(四)教科研一体化,提高研究实效。

要求课题组成员制订详实有效的研究计划,扎实研究过程,进行开拓性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可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课题研究课等。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论文竞赛活动,如吉留祥老师的《回归生活,让课堂更精彩》获得常州市2009年思想品德年会论文二等奖。

(五)让教学回归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使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活动紧密联系,每学期,课题组都举办一次思想品德课活动周。内容丰富多彩,如:手抄报设计比赛,演讲比赛,表演比赛,故事征文比赛,社会调查报告等,促使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在训练中拓展、在开放中提升,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促进自身个性发展--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又一表现。

我校潘国庆老师见义勇为,获得金坛、常州政府表彰,课题组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居委会自行车失窃情况调查活动”。还开展了“塑料瓶回收研究”活动;“盲道行走体验”活动-----

(六)让生活化作教材,营造文化氛围

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为了营造思想品德课文化氛围,学校的教育作用不仅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更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文化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校园过道里的板报和书画,宣传栏和各班的黑板报,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这些墙报、宣传画、黑板报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品德教育,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原先那种视课堂为“生命”,认为只要掌握了课堂上传授的理论,学生便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旧观念得到了彻底的转变。课题组每位成员都能有意识地驾驭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效地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同时,学校已逐渐形成了以课研促教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它使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教研成为了自觉行动,教师们实现了“要我研究”变成“我要研究”,在教学和课研上的自觉性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们养成了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每一位成员均能结合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多次的研究中,教师们的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有多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或获奖。共2页,当前第1页1

3、培养了学生学政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课堂中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学生有体验就会有感悟、有思考、有话说;活动时敢于提出疑问,不愿意与别人的方法相同,总想另辟蹊径;平时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断、去猜想。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具体成果有:

活动课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个案;  教师论文选编;

学生小论文选编;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光盘);

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获奖证书。

篇(5)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继续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基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行为的养成为重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学习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文明意识、耐挫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我校学生新世纪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学校德队的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学校教导处操作执行,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优化骨干队伍。

点抓好班主任队、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少先队员导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配、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班主任三项基本功竞赛。建立稳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激励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3、建立育人体系。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要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拓宽思路,加强德育的思想建设。 本学期,重点引导教师关注学校、关注班级、关注同事、关注学生。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形成共识:

A集体和睦相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

B人人有权参与:每个人都是学习、生活的主人,人人都应参与;

C共同互助合作:个人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D满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筛选人、放弃人,而是培养人。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2、继续常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行政、教师值日、红领巾值日岗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继续开展创“文明班级”活动,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路队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汇总,考核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对这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学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习惯”等基础行为入手,养成以下好习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

3、强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在青少年阶段所必需具备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要积极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使“五自”活动更具操作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渗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为根本,继续开展系列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牢记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明理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本学期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道德规范,塑造诚信形象"活动,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5、加强法制教育。

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后进生帮教制,消灭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6、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校园 班级环境美化。

进一步加强校园走廊文化、墙上文化,班级文化,做到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继续进行每期期未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室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板报设计个性化。

继续精心设计校、班两级黑板报,体现科技、敬廉崇洁、平安校园、消防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各班的个性。

(四)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实现“三结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继续按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进行走访学生家庭活动。家访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时间,本着关心学生,沟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访质量。本学期教师家访要达到全班学生的30%,通过其他形式与家长交流要达到40%,并做到有对象、有目标、有效果、有反馈、有记录。让家访真正成为建立起教师、学生、家庭互动的三者关系,成为进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和短信息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会五大员(报告员、家教员、帮教员、宣传员、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互助、环保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违法犯罪率继续为零。

(六)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

3、开展德育科研。

全体教师要树立向科研质量要效益的现代意识,要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要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主要活动建议:

以“关注生活、勇于实践”为特色,本学期的德育重点是继续引导学生开展“走进生活、走向实践”为主题的道德实践系列活动。

1、各月的教育重点是;二、三月份,开展“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活动;四月份,开展“环保小卫士在行动”活动;五月份,开展“能手巧手就在我们之中”活动;六七月份,开展“我们也能创造美”活动。

2、结合相关节日,相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月份学雷锋日和“三八”妇女节,开展净化、美化社区活动和慰问妈妈的活动;四月份环保宣传周和植树节,开展环保宣传和植树、养花种草活动;五月份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开展与劳模、优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动;六月份开展艺术节活动。

3、结合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意识。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儿维权中心服务活动能有实效,心理信箱、心理启动实施。二是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篇(6)

关键词:学校德育;市场经济;问题;对策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一)道德评价失范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并存,新旧观念自然也会相互冲击。人们在对传统的道德思想、道德文化进行重新认识的同时,并没有及时建立起全新的道德体系。一个时期以来,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缺少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使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导致了价值取向的混乱。特别是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趋向,不断诱发种种错误的思想行为。例如,诱使人们唯利是图,甚至一切向钱看,损人利己、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二)道德虚无主义悄然滋生

道德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道德的主张,它认为,“任何证明或批评道德判断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理由是道德不过是寻找自我利益的借口。”每当社会处于急剧转变的时期,都会有道德虚无主义的声音响起。原因是,社会的剧变必定带来伦理秩序和道德生活的混乱,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而人们的利己之心也就彼消此长,如此一来,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会成为社会的常态。而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正是道德虚无主义出现的信号。

(三)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社会道德的控制机制手段有两种:一种来自外部的,来源于周围环境的道德氛围及公众舆论的压力;一种来自内部,以社会成员的道德良知或羞耻感、荣誉感、责任感来规范其行为。如果有人违背群体公认的道德准则并受到周围公众一致的鄙视、谴责和排斥,就对其构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由此便成为一种威慑力,制约人们的行为循规蹈矩。在较为封闭的、文化高度认同的环境中,这种压力甚至能达到宁可受法纪处罚,也不愿受公众“制裁”的程度。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道德外部控制所依赖的社会道德环境已发生变化,道德观念已成多元共生状态,失去了昔日在传统的封闭社会中道德舆论的一统性和控制能量的“聚焦”态势。而且社会成员本身的道德意识也发生了变化,道德观由绝对趋于相对,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不容易产生效果。

二、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学校价值一元化的冲突

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过去,我们社会强调的绝对的、唯一的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以相对强制、对抗的态度压抑社会中与主流价值相悖的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影响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处在同质的状态,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现实生活中,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它要求个体具有自主自强意识,要求个人奋斗、个人努力、追求自我成功和自我实现,要求社会公平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等等,从根本上破坏了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的这种不同寻常的和谐统一,二者有时是融合的、互补的,有时则是冲突的排斥的。其中社会多元价值观中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就是两个有突出矛盾的价值观。这种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如果没有及时的、正确而理智的指导,学生很难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便会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二)德育工作对新时期的教育表现不适应

德育工作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忽视内化。具体的表现为: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致使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这种对细微之处及内化的忽视将会导致德育不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什么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表演、宣传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与他的活动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结果,德育非但不能发展学生,反而在折腾学生。

(三)德育工作者只满足于教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及特点,决定了思想教育过程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但是,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的教育者不自觉地扮演了“教头”的角色,满足于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思想的目的,却很少通过互动、对话、交流、沟通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改造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构建。

(四)注重发挥德育的制约功能,忽视享用功能的发挥

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的是德育的制约功能,重视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和限制,而忽略了德育的精神享用功能。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促使他自觉通过德育形成的一定的思想品德。正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德是如此的感人,以至于如果早晨明白了仁义的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心满意足。他把对道德的学习和实践看成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鲁洁教授也特别提倡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精神享用价值。她认为德育作为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其更深层的价值表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三、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更新和端正德育观念

在合理的目标指导下,把什么确定为德育的重点,是德育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曾维菊提出:“德育的重点应把握底线伦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底线,我们可以认为是:利己但不损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应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我们在尊重利己这一生命本性的同时,不应该忘记道德的约束。

(二)德育目标要遵循德育规律,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主流文化对德育的理想定位居高不下,德育定位曾出现“高、大、空、远”的现象,忽视了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分阶段和对象,都以最高德育目标作为德育要求,缺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教育引导,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理想与现实脱节使高校德育几乎失效。可以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了”。德育实效性的充分发挥,最根本的是要遵循德育自身的规律,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于德育过程之中。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体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提高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必须使德育具有可能性、可行性、阶段性、层次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提出的教育要求要科学适度,要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与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相吻合。以高校的德育目标为例,可以分三个层面来确立:第一层面是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规范。这是要求大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人的道德伦理底线。第二层面是模范公民的道德规范,身为同时经历着人类优秀道德与文化的洗礼的大学生,诚实、守信、勤奋、进取应该成为他们道德上追求的目标,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模范执行者。第三层面是道德的最高理想。

(三)德育方法要从单纯灌输转向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的选择能力上

苏霍姆林斯基把品德教育中的空洞说教看作一种“毒素”,只能培养出口是心非的人。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各种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德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创造条件,运用各种形式,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培养他们具有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积极践行道德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四)培养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使他们成为德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管教育方针定的如何好,也不管校长有哪些规定,学生的情况最后还是取决于教师。”教育家加里宁也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个体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高校应下大力气建设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德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探索德育新模式、实践新方法的关键。一方面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他们乐于并安心从事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他们自身人格,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开创高校德育的新局面。

(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资源,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环境系统,不可避免地受着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21世纪的今天,处于大众化阶段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个性化与民主化”的特点。加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更要根据时展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要求,将德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应尽量体现当代校园文化的特点。同时,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要注重宏观文化群体建设,即校园校风建设,还要注重学生、微观主体文化群体建设,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根据平等、理解、信任、互爱和互助等原则,建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RoutledgeEncyclopediaPhilosophy,Routledg,LondonandNewYork,1998

[2]刘次林.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鲁洁.试论教育之个体享用[J]教育研究,1994(6)

[4][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5]赵志毅,等.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6]曾维菊.底线伦理:学校德育的重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篇(7)

关键词:农村教育;离农现象

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1](P.480)。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实执行中,由于农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村教育可以使农民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要求,使农民有机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农民适应城镇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倾向

中国历来有着重教育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农村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挥棒,在学校方面,尽可能地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城市[2]。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作为家长,更是寄希望于考试,进大学,做城里人,光门耀祖。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升学主义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乡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农民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这是农民对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农民寄希于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这就很明地使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之路,这也是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的根源在。其二“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村学生渴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享受城里人的优厚待遇。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也在于改变自己可能重复的做农民的命运,那么,升学就成了是他们的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其三是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倾普遍存在,学校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业和课程都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服的,与农民“跳出农门”的愿望相违背,关于这一点的现实例子就是山西柳林前元庄的农村教育实验。农民历来是在没有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技术的情况下从事生产,使他们对文化技术产生误解,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缺乏理解,不少人认为子女学习农业技知识是没出息,还有的人认为农业知识没啥可学的,以致我们的职业技校一年制班的学生人数不多,如陕西省某技校中学计划招收一个班,结果报名的只有6人而已[3]。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跳出农门”者微乎其微,而多数落伍者则不得不农村的土地上扎根,有关资料显示只1992年中考落榜生就有600万之多,1993年有近700万之多,[4]他们无论在思想情感,知识结构,劳动技能方都不能适应需要。

至于相关的论文与资料则有《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罗祖兵,2004),《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查啸虎等,2004 ),《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马云鹏等,2004),《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策略》(李泽宇等,2001)等。这些文章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的悬殊差别,我国的农村教育教学普遍存在为升学和培养英才服务的倾向。忽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脱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不注重培养能力,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并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业失败”。

如此,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就出现了二律背反问题:在教育成本不断走高的前提下,要么不断升学脱离农村;要么辍学,留在农村。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大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厌学、失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那种情况,都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越来越偏离农村。因此,农村教育领域里的二律背反,必然形成和加深农村经济和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失衡,使得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断流失,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城市教育,这必然会制约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离农问题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估计,在1995年11月1日至普查时点的2000年11月1日期间,迁入登记居住地(乡、镇、街道)的全部人口即迁移人口为1 .31亿。利用对长表1抽样数据估算,在全部迁移人口中,县内迁移占43.7%,地级市和地区内迁移占57 .3%,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内迁移占73 .6%,如果按三类地区划分,地区内迁移占全部迁移的80%。在跨省迁移中,74.9%流入东部省份。迁移人口又分成两类,即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后者占全部迁移人口的65 .l%,其中以务工经商为迁移目的的占45.9%,反映了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就业。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构成了全部非户籍迁移的80.3%。实际上,这些迁移者构成城市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也是一种“离农”的现象,因为“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也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

从教育结构来看,农村教育应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基本上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重非常小。况且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以向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而不是为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以向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而不是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因此,《中国青年报》(2003年10月8日)曾经指出我国的城市成了农村贫困地区人才的“收割机”。农村地区流失的不仅是资金,而且是人才。这两方面的流失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它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为谁服务,是“离农”还是“亲农”,“为农”。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培养方向的城市性、离农性。早在20世纪初期,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过当时农村教育的离农性,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6]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活动、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问题。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的城市化化,决定了农村人数要不断减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将有2.2亿-2.3亿人口转移城镇[7],意味着现有的农村适龄儿童将来面临大规模转向城镇,如何使农村人口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素质等方面适应城镇生活,并且在城镇安家乐业,是农村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

农村教育就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因此农村教育应为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对于农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学者都从制度层面、经费投入、教学内容、农村教育结构[8]等方面进行改革,对此,本文不再加以论述,再次指出一点,就是加强思想教化。目前不少农村学校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把学校教育变成单纯的“升学教育”“离农教育”,而农村社会中又缺乏重农的风气。结果造成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错觉,“读书——升学——离开农村”。这种被扭曲的社会现象有悖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将实际行动转到与人第一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农村观,为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尤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还很大,更需要加强这方面教育,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劳动去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伟大目标,是我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农村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飞.农村教育中的生活世界:问题与对策[M].当代教育论坛,2008,(2).

[3]赵宝柱.农业科技滞后是制约农村职教发展的主要因素[M].职业与教育,1995,(1).

[4]中国教育年鉴(1993、199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蔡昉,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6).

[6]陶行知全集:第2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