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翻译学论文

生态翻译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7 20:34: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翻译学论文

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论文 生态视角 语言特点 英语翻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52-02

近几年,中国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一系列大事件后,中国文化让世界都着迷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和中国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都对中国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世界想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政策、文化和生活,所以政论文就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政论文的翻译对译者的文化功底和翻译技能要求都非常高,而生态视角与语言翻译的结合所建立的新翻译策略就能够很好地帮助译者做好翻译工作。

一 中国特色政论文的语言特点

1.政论文概述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它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政论文论述的中心一般都是政治性问题。从政论文的性质来讲,中国政论文是带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议论文;从政论文的内容来说,它论及中国的国家机制和方针政策;从表现形式上看,政论文的出版和发行都是由政府机关负责的,如《人民日报》。

2.政论文的特点

政论文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号召、表达、劝说。政论文的功能也决定了政论文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政论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劝说力。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政论文在政治体系中表达出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由此可见,政论文在国家维持秩序稳定、解决社会矛盾时起到了重大的引导作用。这些都要归功于政论文的强大劝说力。

二 生态翻译学

将生态视角和翻译学相结合催生出了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有九个研究理论视角:(1)生态范式;(2)生态理性;(3)关联序链;(4)翻译生态环境;(5)译者中心;(6)译有所为;(7)适应与选择;(8)“三维”转换;(9)事后追惩。

1.生态范式

生态翻译学曾多次对译论范式进行定位,笔者最同意的一个定位是,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是从生态理性和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的,其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的性质被定位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2.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翻译所涉文本、文化语境、“翻译群落”以及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集合。翻译生态环境在其范围上分为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对译者来说,除自身之外的一切环境的集合就是翻译的生态环境。

三 生态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论文中的术语所含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覆盖面很广。由于政论文的特点,对译文的客观性要求很高,在翻译时译者就不能翻译得太主观,要求有很高的忠诚度。有些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在英文语境中是找不到相应意思词汇的,这就要求译者能在保持忠诚度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既要内容丰富,又要求表达准确,这一点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翻译生态理论强调不同语种翻译之间的平等和文化交流的平衡,力图“将其他种语言的‘不洁’拒之门外,保持本族语的纯净”,注重“语言的生态学,即清洁性、伦理性和绿色性”。其具体翻译策略介绍如下:

1.直译

第一,逐字翻译。一些缩略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字面上的,这样的句子适合使用逐字翻译法,可在保留其原来的形式的情况下进行直译。

如,“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生命和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可以这样翻译:“Life and safety first.”这样,既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也做到了译文以最简练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保留形式,原文释义。有些政治术语是具有节奏性的,形式整齐,内容丰富。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可以使用此译法:“We must see to it that there are laws to go by,the laws are observed and strictly enforced,and law-breakers are prosecuted.”

2.直译+意译

政论文中有许多地方都有其深层含义,不能使用逐字翻译的方法,这样会使意思表达不明确,外国人在理解时会出现问题,运用生态翻译理论也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保留形式+结构内释义。结构内释义是只对结构进行细微改动,有技巧地将浓缩的意思表达出来。如:“两纵十横、六河连通”,可以翻译成:“Two Vertically Running Rivers,Ten Horizontally Lying Water Systems,Six Rivers Connected”。

第二,保留形式+结构外释义。结构外释义是指有些原文是有中国特定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的,在翻译这部分时可根据翻译生态理论的要求将原文中没有提到的背景和特色按照英语的习惯翻译出来,在翻译时保留中国特色。

3.意译

在政论文中,一些专业术语是带有数字的,而在翻译时含义的重要性显然大于数字,其数字在翻译中是可以不显示的,这样就可以意译。

第一,使用原意代替数字。比如“三农”一词,在翻译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这也是官方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也会发现,有些句子是非常适合这种翻译方法的。

第二,补译。专有名词是可以用补译法的。比如“中南

海出海大通道”等。

四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对几点原则的把握:精确、最简化、重视、完整、自然。

综上所述,在翻译时,要看看能否直译,在保留原文含义的基础上,保留其表达形式。直译的要求就是,在表达精准的同时做到最简化。在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要以直译优先。如果直译不能做到对原文翻译所要求的水平,就可以考虑直译+意译的方法。当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翻译时的语言属于机械转换类型

语言翻译是把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在语言中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而不是机械转换,机械转换这种翻译方式也是生态翻译法着重要纠正的一种翻译方法。因此,在翻译之前做好准备,搜集好资料,是准确翻译和传达原文含义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帮助译者了解和理解原文背景和含义。理解是翻译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原文,又怎么能忠实地将它翻译成目标语呢?在日常生活中,译者要注意积累词汇和翻译技能,运用时代的产物(网络)和其他途径查找出可以表达原文意思的特色方式。

2.逻辑分析能力在翻译能力中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大多时候,政论文的独特特点都需要译者对原文的结构、逻辑、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最后才能决定使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进行翻译。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要多阅读些翻译家的作品,找出最适合的翻译方法。

五 总结

译者在对政论文进行翻译之前,要对政论文的特点、意义和风格有所掌握,深入体会生态视角翻译理论的精髓,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经验中不断揣摩、研究,最终达到在翻译过程中能够选择最佳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周伟龙.当代中国特色政论文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

[2]刘丽曼.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政论文本翻译策略[D].兰州大学,2013

[3]周彦军.谈政论文的英译――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09(4)

[4]罗小波.政论文英译:顺应论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0

[5]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国语文,2010(5)

篇(2)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语料库已发展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工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通过自建的西北工业大学科技论文摘要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基础,以连接词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科技论文中显化特征这一假说的成立,说明了连接词作为显化衔接手段的作用。

关键词:语料库,科技论文,摘要英译,显化特征

引言

语(料库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研究手段。语料库方法通过收集实际使用的语料,研究和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律,使翻译研究摆脱了凭直觉和个人经验的研究方法,转向了实证性研究。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翻译语言共性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转换过程等,其中以对翻译共性假说的

一.语料库与显化假设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翻译学分支学科。[1]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但通常以Mona Baker于1993年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作为语料库翻译学建立的标志。Baker[2]在文中提出了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实际意义及其具体路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其研究范围覆盖了从翻译过程到产品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翻译语言普遍特征、翻译过程、翻译转换与规范、译者风格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本文作者收集了西北工业大学科技类硕士论文汉语原文与英语译文各30篇,组成一个小型的科技论文摘要英汉平行语料库。该库库容约5万字,库内所收集的摘要主要来源于该校的特色专业航空专业2007-2012年的硕士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相对较高,代表性较强。

三.显化特征相关数据的检索与分析

(一)连词的使用情况

通过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将汉语摘要和英语译文中的连词使用量进行整体和系统的统计和比较,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与汉语摘要原文相比,英文译本中连词的使用频率更高。为了进一步探讨造成英译文本连词增加的原因,作者又使用Antconc软件分别对并列连词、目的连词和承接连词这三类出现频率较高的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

以上表中的数据说明了英语译文中对三类连接词的使用率均高于汉语原文。其中,并列连词的使用增幅较大,而目的连词和承接连词的使用次数相对较少,但增幅明显。

(二)连接词的转换情况

以上主要对汉英文本中的连词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文本与汉语原文相比,并列、目的和承接连词的使用频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为了进一步证实显化这一特征在科技文本汉英对译中的存在,本文进而对以上三类连接词中最具出现频率较高、较具代表性的连词的具体转换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为各类连词的对应和显化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并列连词“and”的转换情况

作为本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并列连词,“and”在使用上与汉语原文对应的比例为37.8%,而明示和添加比例高达55.6%,显化趋势较明显。以下从自建语料库中选取的例句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例1.随着航空器低空高速性能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卓有成效的工作,飞行器结构鸟撞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craft performance at low altitude and high speed,and the marked progress of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issue of bird impact to aircraft has been concerned more and more.

例2.本文在第三章中系统阐述了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的模拟算法,重点讨论了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复杂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的可行性。

In Chapter 3,simulation algorithms of mechanism mov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a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and a discussion on the way of introducing neural networks into complex mechanism mov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is made.

在例1中,汉英文本中的并列连词是明显对应关系。“and”对应原文中的“以及”。而在例2中,汉语原文中没有连接词,而译文却添加了“and”以更好的符合英文的语言习惯,使衔接更流畅。

2.目的连词“so that”、“so as to”的转换情况

由上表可知,目的连词“so that”和“so as to”在库中出现的频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显化趋势仍然明显,分别为 57.1%和54.5%,下面两个例子将具体阐释“so as to”的显化转换情况。

例3.最后对系统结构进行数字仿真,并进行故障注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Finally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simulated in digital method and is researched about fault injection so as to validate its reliability and rationality.

例4.本文借鉴于遗传粒子滤波(GPF)的思想将智能优化算法中的一些优化策略引入到重采样过程当中,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粒子滤波算法(PSOPF)和基于退火策略的粒子滤波算法(APF),这样粒子集在保证优良性的前提下仍不失去多样性。

This paper adopts some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and propose two algorithms which is called PSOPF and APF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ample set diversity so as to overcome the phenomenon of sample impoverishment.

在以上两组例句中,前一组是目的连词的对应使用,后一组是英文译本中连词的显化现象。例3中,“so that”对应原文中的“以便”,而例4原文中却没有明显的表目的的连词。通过添加“so that”,更明确地阐释了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粒子滤波算法”和“基于退火策略的粒子滤波算法”可以达到怎样的目的,实现怎样的效果,使英文译本的逻辑思路更清晰,顺畅。

四.结语

本文以自建西北工业大学科技论文摘要汉英平行库为基础,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英汉文本中连词的使用情况做了系统统计。由数据可知,英语译文中使用的连词数量明显高于汉语原文,呈明显显化趋势。但仅靠定量分析不能够准确说明翻译显化的存在,作者又用定性的方法重点对本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并列连词、目的连词和承接连词的具体转换情况做了分析,结果发现并列连词在汉英文本中出现频率均较高,在译文中的显化趋势也较明显;而目的连词和承接连词使用的总数相对较低,但与原文相比,添加和明示的比例仍旧很高,总体仍呈显化趋势。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汉英对译过程中连接词的显化特征在科技文体中有着明显体现。

由于建库需要时间和物质支持,本研究所建语料库目前库容较小,还需后期进一步管理、维护和扩充库容。相信科技类文本的汉英翻译平行语料库将对翻译共性假说的验证提供可能,并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摘要英译提供借鉴和参考。(作者单位:1.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2.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项目:基于自建科技论文英语摘要的类比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Z2013179)

参考文献

[1] 胡开宝,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12(4):380

[2] 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C]M.Baker,G.Francis,and E.Tognini-Bonelli 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3:233-250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渗透;职业胜任力

引言

针对翻译理论是否是高校翻译课程必要内容的相关讨论,学者们一直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翻译理论研究是学科专家的科研工作,对于尚在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不必过多讲授;另一部分认为理论是指导实践工作的有力工具,只有掌握了翻译理论,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实际工作。翻译理论如何有效渗透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将影响日后学生在商务翻译活动中的职业胜任力,也反过来证明了翻译课堂上教授翻译理论的必要性。有效渗入的翻译理论,能被学生顺利理解,能很好的指导翻译工作。而无效强加的翻译理论,学生会觉得艰涩难懂,也无法开展翻译工作。本论文拟在证明,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采取科学的理论渗入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和优化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1.研究背景

中国入世以来,国际经贸不断发展。伴随着我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对增加经贸、金融等方面知识的要求非常迫切,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重视基本语言知识的传授,全国高校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采用单一的培养模式。21世纪初开始,应对用人市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外语人才被要求具备复合应用能力。也就是说,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还应掌握经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财会、媒体广告、酒店餐饮、全球化品牌等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以满足就业及市场需要。由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近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主修课程,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新增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人才。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矛盾、商务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欠缺、商务背景知识缺乏等方面影响,商务英语毕业生很难适应就业市场,职业胜任力不强。因此需要通过适宜的教改探索和优化研究,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商务英语相关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也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报告和新编课程教材也不断涌现。根据权威统计可得,仅本世纪初在国内出版的商务英语翻译方面教材就高达几十余本。从论文方面看,本世纪初期在国内翻译类期刊《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及《中国科技翻译》的达到了百余篇。这些论文作者多以北上广的高校外语教师为主,范围集中在商务活动较为活跃的大城市及江浙东南沿海地区。以研究内容方面看,以上三种期刊中,论文以金融,经贸,财会英语及商标广告英语为主。从理论依托方面看,论文中理论接入的角度与深度有着明显差异。论文多数运用语用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对翻译理论中较新的譬如翻译目的论,译者主体性及生态翻译学理论等涉及的不多。如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翻译理论仅以补充的形式简单带入,教师不能将理论与教学渗透,则翻译理论学习将收效甚微,无法高效指导翻译实践。正如翻译学家穆雷所言:“在对待方法论的态度上,虽然大家都认识到方法论对任何一个学科和专业都非常重要,但在从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能真正关注并有效建立相关方法论的翻译学者还是少之又少。”

2.2现有商英教材中理论渗入概况

穆雷总结与翻译课程教师的交流和研究后发现,“教师们的意见相对统一,到达本科高年级阶段,此时翻译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了解了翻译的定义与分类、翻译标准与翻译方法,并通过相互联系和比较掌握基本翻译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字数的汉英互译,就达到了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求。”而现实中,关于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渗透已在高校翻译教学中逐步开展。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已开始应用部分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翻译学习。尽管一些高校翻译教材的编纂者已认识到翻译理论指导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践能更好结合,但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材更多专注于语用学和语言学层面的翻译,而较少有灵活程度较高、实践性较强的翻译理论指导,因此应该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课程优化创新研究。

3.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创新及优化方案

3.1三维翻译教学

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提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三维即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从事商英翻译教学的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三维”翻译意识,明确渗入翻译理论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从单纯的语言能力培养转变为翻译理论和翻译能力并重。要认识到翻译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和语法(语言维),更多的是要熟悉翻译理论,掌握翻译技巧,了解文化差异(文化维),熟练交际运用(交际维),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翻译技巧及翻译背景的三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培养重心由过去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反应快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3.2提高翻译意识

在现有翻译专业单一课堂教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模拟翻译现场,增加现场教学内容,即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模拟商务翻译现场,进行相关翻译难点讲解,让学生深切体会翻译现场实际,结合翻译理论指导工具,更好的进行针对性的现场英文表达。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各角色进行翻译实战,加强翻译课堂实训,增加听说练习,模拟商务交流及其他相应的翻译活动,可使学生熟悉原本陌生的商务交流细节,提高学生商务翻译意识和能力。

3.3拓展讲义课件

教师应适时增加理论渗透,编写针对性更强的课堂讲义。即商务英语课堂讲义要更好的针对学生翻译双重能力加强锻炼:一是锻炼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二是锻炼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并灵活使用翻译理论的能力。因此,应在现有翻译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讲义中增加与实战商务翻译相关性更强的实践内容。并针对不同商务情景,设计商务角色扮演,逐步渗透商务背景知识,增加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并拓展相应的情景教学翻译讲义。通过以上的实践课程,完善商英课程讲义,增加学生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双重能力,从而实现翻译技能和语言综合素质共同提升的目的。

3.4创新课堂内容

教师可采取多手段、多场景、多角色的多维度教学方式进行翻译课堂创新。理论的渗透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还可以通过翻译实践活动加深对翻译的认识。课堂内容应该增加更多的商务翻译实例,强调商务场景翻译实践,拓宽基于商务背景下的延展性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人才,融理论传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积极渗透以译者主体,文化交际,关联功能为主导的翻译理论,探索潜移默化的理论渗透方式。3.5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或单一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的教学方法,根据翻译文本需要,渗透不同的翻译理论技巧,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及翻译潜能。教师可采取讨论型教学模式,如鼓励学生进行商务角色扮演演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商务情景讨论,以及必要的商务实战活动等。

3.6电子资源使用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资源,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模拟平台及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积极帮助学生查阅最新理论文献及电子期刊书籍,了解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最新研究内容及方向,不断提升学生翻译知识和技巧。3.7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积极谋求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校外实习机会,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对接,从实战的角度实现翻译知识和技能服务加以配套。另一方面,成功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培养商务型翻译人才,对师资队伍也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职教师可利用假期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在职培训,学校也可邀请相关商务英语优秀翻译人才来校进行课堂交流及示范教学等校企合作活动,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的商务知识能力,并增加商务英语翻译锻炼。自发组建翻译团队,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翻译比赛及相关实践活动。3.8多元考核标准摒弃以笔译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从多角度进行学生课程考核,即建立包括针对性笔译考核、情景口译考核和模拟现场实践考核三个角度的三维立体考核模式,从而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商务翻译能力,督促学生加强商务翻译练习,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水平。弱化单纯而死板的理论考核,强化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平时分及期末总评。

4.结语

篇(4)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 多视角

一、引言

作为媒介,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形象的方式承载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活动。在这样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之中,具有文化元素的影视字幕自然与翻译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电影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模式也推动了字幕翻译活动的发展。曾任欧洲视听翻译研究协会(ESIST)主席的Jorge Cintas在他的访谈录中指出:“在欧洲,视听翻译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起步。当时除了几篇零星的文章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这十几年来,视听翻译研究取得了突飞猛的进展,已经从曾经边缘的地位逐渐成为中心话题的一部分,引发的关注前所未有。这说明影视翻译已经成为了翻译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之一。”国内的影视翻译活动主要由专业的翻译团队和民间的字幕组所完成的。影视作品的制作方聘请专业翻译团队所翻译的影视作品多为译作佳品,但字幕组也不乏好的译作流传于网络之中。随着这些翻译影视作品带着各自的文化元素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后,关于字幕翻译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二、多视角的字幕翻译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篇名,通过知网期刊检索到近五年(2013-2017)有700余篇文章是研究字幕翻译原则和策略的。从1999年李福秀发表在《电视技术》杂志上的《自动翻译电视字幕》到2017年5月为止,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其中,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文章发表数量都超过了150篇。这足以说明,字幕翻译研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梳理近五年的字幕翻译文章,笔者发现文章的研究策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理论视角为出发点的字幕翻译研究,另一种是直接以翻译策略为着手点的研究。在选择理论视角入手翻译策略的文章中,还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范畴。这些研究视角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功能对等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近五年,功能对等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文章有48篇,研究对象涉及的影视作品有《破产姐妹》、《冰河世纪3》、《老友记》、《越狱》、《卧虎藏龙》、《里约大冒险》、《生活大爆炸》等。这类文章多以此理论为基础分别从词汇、句子语法层面和修辞层面论述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也有人将功能对等理论和具体的翻译方法比如归化异化联系在一起讨论字幕翻译的可行性。

2.生态翻译论。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翻译适应选择论,明确‘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同时,提出翻译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近五年,以生态翻译论为视角的字幕翻译研究文章达42篇,涉及研究的影视作品有《红高粱》、《泰坦尼克号》、《生活大爆炸》、《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这类研究文章基本都是从“三维”层面进行翻译方法的实例分析,并且最终论证生态翻译论的合理性。

3.关联理论。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着两条关联原则:(1) 从认知角度看,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2) 从交际角度看,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因而,Gutt 认为关联原则从两方面制约着翻译:意欲传达的信息,以及表达方式的选择。近五年,运用关联理论分析字幕翻译的文章有40篇,涉及研究的影视作品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生活大爆炸》、《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等。这类研究文章多从文化词汇、语境效果、双关语层面展开,再通过实例进行具体翻译方法的阐述。

4.多模态话语。针对一系列语言功能理念的研究,有学者给出了相关的语态模式分析成果,并形成了一个成型的理论结构框架,包括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

近五年(2013-2017),多模态视角下字幕翻译文章只有9篇,涉及研究的影视作品有《金陵十三钗》、《乱世佳人》、《十二生肖》、《狼图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相关的研究文章也基本都从这四个层面侧重分析译文的翻译特征,但大多是从宏观上来论述,未涉及具体的翻译方法。

5.顺应论。维索尔伦(Verschuern)提出的顺应理论核心内容是: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因而,语言的使用应在使用的过程中遵循顺应性、协商性的原则,这是受到社会风俗、社会结构、文化语境等情况的制约而采用的有效方法。近五年,顺应论s视角下的研究文章有9篇,涉及研究的影视作品有《疯狂动物城》、《破产姐妹》、《卧虎藏龙》等。该类研究文章是通过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差异、语言差异和语境不同为要素进行探讨和论证。

6.功能目的论。功能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都要遵循目的原则,这包括翻译过程(即翻译过的目的),翻译结果(即译品的功能)和翻译方式(即所用的方式意图),最终体现其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近五年,功能目的论字幕翻译相关文章有6篇,涉及研究的影视作品有《神探亨特张》、《唐顿庄园》、《暮光之城》、《甄执》等。该类研究文章通过找到功能目的论与字幕翻译的联系,从而进行了相关译作的解析,并且肯定目的论能有效的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并有效传达影视作品的思想。

7.认知翻译观。翻译认知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⑵湓谀勘暧镅灾械挠成渥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因此,近五年5篇相关论文,基本遵循了CL 核心原则与翻译创造性,范畴话与词语对等,突显原则和原型理论,隐喻转喻,参照点和翻译的构式单位观等,对《花木兰》、《乱世佳人》和《美丽中国》的字幕翻译进行了探讨。

8.其它。除了从理论视角出发的研究外,有些文章直截了当的从翻译策略做起了研究。其中以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讨论的最多。以归化和异化为研究视角的文章有29篇(未包括单独以归化或者异化为研究视角的文章),涉及研究的影视作品有《生活大爆炸》、《哈里・波特》、《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摩登家庭》、《老友记》、《里约大冒险》等。这些文章认为字幕翻译存在归化和异化现象,具体可以通过音译、补译、词性转换、直译及意译的翻译方法实现它们的翻译目的。

三、结语

实际上,翻译理论对翻译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翻译活动的具体实施则需要翻译方法的运用。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非常的多元化,但是当把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当中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文章所探讨的翻译方法都是多样化的,并没有哪一个翻译策略是全能的。在处理不同的翻译难题时,都需要采用多种翻译手段去解决。归根结底,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准确无误的实现两个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畅通交流。因而,不管从何种理论视角来研究字幕的翻译,都是有其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

[1]Gutt,E- A.(1991).Translation as interlingual interpretive use.In L.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pp.376 -396).London:Routledge(reprint of ch.5 of Gutt 1991).

[2]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1999.

[3]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4]董海雅.蓬勃l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Cintas访谈[J].上海翻译,2012(4):53-57.

[5]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3.

[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9).

篇(5)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民俗翻译;安徽民俗

一、民俗与文化翻译

翻译除了是源语言文字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包含了意象传递、交谈和融合等活动。吕亚娟在《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一文中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播。文化翻译观则是试图研究和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规律。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文化研究逐渐步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初“文化翻译”这一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尤其是尤金・奈达对于翻译,与文化关系论述的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时兴,以及王佐良先生积极倡议把翻译研究与文体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学学派”一度成形。20世纪90年代初,勒菲佛尔和苏珊・巴斯奈特在合编的论文集《 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中也指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延伸并认为翻译研究已经走出形式主义的框框,应考虑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延伸。

二、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民俗具有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即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美国民俗学家查理・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正因为民俗和文化的共性,研究民俗翻译要置于文化翻译学范畴内;而民俗的特性又要求我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翻译策略来解决民俗文化翻译问题。

1.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从地理上看,它位于长江下游,深居华东腹地。东近吴越,西接荆楚,北邻齐鲁,春秋时称为“吴头楚尾”。这里自古是南北文化汇集碰撞之地。文明悠久的安徽人杰地灵,历史上有许多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诞生在这里,使安徽成为中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安徽地形复杂,受风土的影响,民俗习惯南北迥异;区域文化,特色鲜明。安徽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独树一帜、充满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花鼓灯、徽剧和傩戏等,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信息大爆炸的今日,安徽民俗文化要走向世界,多语种的翻译活动必不可少。为符合安徽民俗翻译的诸多特点,安徽民俗翻译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2.安徽民俗文化翻译策略,以直接音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出现在较多的地名、人名及约定俗称的民俗表达的翻译中。这一部分的民俗相关文化表达较为简短,口语化和本地化,不乏一些方言掺杂其中。译者通常为了贴近当地民情采取直接音译的方式固然合情合理,但是这种坦率且不加注释的直译却给译出语读者增加了不少理解困难。而有些民俗术语包涵多种文化暗指,并不源自音韵的模拟,这部分民俗术语的翻译就需要谨慎处理。例如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剧戏班之一的“春台班”,译者译成“Chuntai Troupe”。春台,是一个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因此,在翻译这类名词时适当地加入注解或许更有助于译出语读者了解安徽的民俗文化。

3.安徽地区有其独特的发展史、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负载着相关文化的词汇、成语、典故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实写与虚写相互掺杂,句式参差错落,大量的修辞手法融汇其中,译者往往无从下手。比如安徽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叫做傩戏,流行于安徽贵池和九华山方圆百公里的地区,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的请神送祖的祭祀活动。演出前后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朝庙”等傩事活动。在旅游英语中,傩事活动的过程被译成“The ritual procedure includes inviting,welcoming,and thanking spirits. Following the solemn ritual,Nuo drama is performed to entertain the spirits.”显然,“inviting,welcoming,and thanking spirits”与原文“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相比在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上出入较大,而对于文化意义的传递又存在变差。傩戏以祭祀祖先的目的为主,“神”则应被理解为“forefathers”而非“spirits”。

三、民俗文化翻译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语言环境

许多译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因素被忽略和篡改常常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在仔细调研反复琢磨后的译法,即便难以面面俱到,但是也会得到认可。而囫囵吞枣的翻译态度则会带来误解。例如,戏钟馗是盛行于安徽徽州地区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同时也是除煞祈福的一种形式,民间对他有“除恶状元,镇邪将军”的美名。译文“the protector against evil spirits and demons,the hero capturing ghosts”中将“状元”译成“the protector”,“将军”译成“hero”似乎有些信手拈来,天马行空。毕竟“状元”所包含的“top”的含义以及“将军”所包含的“status”的含义完全在译文中被忽略了。

总之,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归化或异化,每一种翻译策略都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孤立的,而是应该互补长短,相辅相成。民俗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移植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其翻译过程必然充满艰辛,这要求译者除了精通译出语语言文化,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语言文字也要有深刻了解,真正做到令译本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民俗翻译研究是中国民间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载体。研究民俗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诠释策略以及在译出语读者群中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文化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注:本文是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从文化翻译学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ida,E.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3]吕亚娟.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科技咨询,2009(15).

[4]王慧杰.新疆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剑南文学,2012(11).

[5]李建军.文化翻译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篇(6)

论文摘要:在梳理中西传统译论的基础上,认为传统翻译研究思路可概括为规定性、中心性和封闭性。

一、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翻译是人类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对我国的学者而言,尤其要注意到翻译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已故的季羡林先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惝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人的次数大小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就是翻译。”(许钧《翻译思考录》,1998)毫无疑问,人类的进步,离不开译者进行积极的翻译实践。而翻译研究较之于翻译实践,其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翻译理论是研究和探讨翻译固有的内在规律,发现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研究翻译理论,可为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某些解决的办法。换言之,翻译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能用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I.A.理查兹(IvorArmstrongRichrads)曾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复杂的一类活动。它的复杂性必然对我们的研究构成挑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断地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并且有所创新。

然而,长期以来,译论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并不说明翻译没有理论研究的必要,刘宓庆就曾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的绪论中阐述了译论的三个职能:认知职能,也就是翻译理论的启蒙作用;执行职能,也就是翻译的能动性和实践性;校正职能,也就是翻译理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这些,在为翻译理论正名的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

很久以来,对翻译的研究是伴随着翻译活动产生的点滴思考与经验体会,但事实是,无论中外,自翻译实践产生之日起,翻译研究一直存在,而且源远流长。“发源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西方译论与中国传统译论必然沿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向前推进”。然而,不同的翻译传统却可以产生出彼此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和理论。也就是说,中西方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有着某些吻合的迹象,如苦苦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过分注重主客之间的二元对立以及不懈探讨语言到语言之间的内部转化等等。概括来讲,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侧重于规定性、中心性和封闭性。

(一)传统翻译研究的规定性

传统翻译研究苦苦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翻译理论大多是规定翻译的标准、设立翻译的规范,而不是对人们实际从事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地探讨。在这种翻译观念的作用和指导下,传统译论投入太多的精力,周而复始地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形式对比,以期找出翻译过程中的双语转换技巧与规律,以此规范、指导人们的翻译实践,实现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与此相呼应,探讨以“忠实”为本的翻译标准,从而构成了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共生互动的关系,共同造就了传统译论以技巧加标准为内容、以实用主义为路向、以规范性态度为价值取向的全幅图景。

纵观中外,在2000多年的翻译史上,为翻译设章定制似乎成了译界不可动摇的指导方针。“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逐词译与自由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被一条绵延不绝的线贯穿起来”。西塞罗之后的一大批优秀的西方译论家也曾在不同时期提出过自己的不同理论和观点:从巴特的译文必须不增不改不减的准确翻译理论以及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到前苏联的邱科夫斯基、卡什金的有关译论等等,无不是为译者设定一个翻译的标准。我国的传统翻译研究,也对此情有独钟:林“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依实出华,、“五失本”、“三不易”等,到“信达秽,、“神似”,、“化境”说等等,几乎都是围绕着“怎么译”这三个字展开的。王佐良建议我们换个角度去看翻译原则,不要总是强调译者应该遵守什么,还要看读者关心什么。他在强调现有翻译研究应关注读者的同时,也道出了传统翻译研究善于规定的一面。马对此也有论述:“以往所出的并不算少讲述翻译的书中,虽然书名各异,但内容及体系却大致相仿:先罗列出一些所谓的翻译方法或技巧,将其分门别类,再找些现成的例子加以阐述,以供初学者效法。”

这种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其显著特点是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若有违反便叱之为“不忠”或“结构笨重”、“误导读者”等等。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似乎认为,理论的作用就是规范行为、统一思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事实上,传统翻译研究对“忠实”、“对等”、“倾畅”等字眼的过分执著;对完美而又恒定的翻译标准的过分追求;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方法的过分追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翻译研究的原地踏步。换汤不换药的术语变换,不仅没有因为追求“规范”而使得译界天下一统,反而使得译者在面对一系列自相矛盾的“规范”时显得无所适从。译者到底是遵循“翻译必须表达原文的词语”的标准,还是应该遵守“翻译表达原文的思想,”?“译文应当读起来像原文”还是‘译文应当读起来像译文,’?面对这些,已叫人莫衷一是,更莫谈建立译学了!

再者,传统翻译研究的规定性,更多的是个人翻译实践的经验之谈,是翻译家对翻译理论的初步感觉,虽然在翻译研究中我们无法漠视它的存在,但无法否认的是,其语之过简极度浓缩,不成系统。正如李林波所言,传统译论的基本缺陷在于“理论研究不注重系统性,因而变现为零散性;缺乏统一的范畴和术语体系,因而具有模糊性和流变性;方法上缺乏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侧重于经验的阐发和直观推论,因而变现为印象式和感悟式。总的来说就是理论上缺乏系统性,方法上欠缺科学性。”因而,规范性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也必然显得单薄。

在这种情况下,译界已开始走出了以“怎么译”为标记的翻译技巧研究,更多地从广阔的文化层面审视翻译,研究翻译,从而逐渐融人当代世界翻译研究以“文化转向”为主导的描述性翻译纯理论研究的主流。

(二)传统翻译研究的中心性

“传统思维方式是以主体作为基础和中心的,认为人是客观世界的解释者,他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并把握世界。这种思维方式所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观,认为纷纭复杂的事物下面都有一种一致性的基础。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对基础、中心和统一性的迷恋与追求”。

实际上,在此思维方式作用下,中西方译论研究者都十分敬畏原文文本和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作者中心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指导下的翻译研究和实践使得原文被看成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中心,文本有确定的中心意义,语言能完全展现和把握思想的存在,文本的创作者当然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被看作是文本意义的唯一创造者。不难发现,西方古代乃至近代的很多译论,都已证明了传统译论对“中心性”的狂热追求。卡特福德的‘语篇等值”、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无不主张以原作为权威,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全方位契合。当然也可以从一些翻译比喻来证明传统译论对“中心”的执着:17世纪英国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德莱顿曾经把译者比做“奴隶”,认为“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来的酒却是主人的,这否认了译者应有的地位,认为译者应以作者或原文为中心来进行翻译;在论及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时,“把不抠字面意义的灵活译本比作‘美而不忠的女人’”,认为译者稍有‘灵活”,便是“不忠”。

中国的传统译论也没能跳出“中心性”这一窠臼。罗新璋把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案本”与‘求信’实为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所在,主张原作为权威,译者必须积极追随原作者的脚步,不容许在译文中有白己的印记,强调译者单方面对原作的适应。传统译论视野下的译者一直没有脱离“忠实”原则的禁锢。正如谢天振所言:‘古往今来,大凡严肃的翻译家,他们总是把正确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意思’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所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弹精竭虑,苦苦求索的首先就是原文作者的‘本意”’。和外国传统译论相似,中国传统译论也一直是‘原文至上”,认为翻译的实质,不外乎就是对原文的复制,因此,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或者说作者与译者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判断翻译成败与否、熟优熟劣,就是“信”字当头,看译文是否忠实原文。所以,中国传统译论研究重点就是‘原文.—译文的比较,不涉及翻译的外部因素,诸如权力、意识形态等因素”。在这个问题上,佛经翻译就是证明。‘早期的佛经译论中无论是道安对于‘五失本、三不易’的谨慎,还是僧睿对于‘伤本’、‘乖趣’的规避,都投射出一种强烈的保本意识,即使到后来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都不曾跳出文本转换的案臼,借用西方文论的说法,即主要还是‘文本中心论范式”。

对“文本中心”和“作者中心”的强调,实际上就是译者对作者的忠实、译文对原文的复制和再现,这无疑使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主体因素在传统翻译研究中也常常被忽视。虽然无法否认传统译论中也偶有异样的见解出现,但那终究寡不敌众,被淹没在主流的译论之中,这不利于翻译批评走出狭隘的圈子,更客观地应用翻译理论及实践。

(三)传统翻译研究的封闭性

限于历史条件,传统译论多数带有较明显的经验主义性质或色彩。这种条件下孕生的翻译理论程度不高、不系统也不完整,倾向于人文主义而忽视了翻译研究科学的一面。这种情况到后来有所改变,20世纪初期,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开始转向语言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索氏区分出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提出纵向聚合关系和横向组合关系,他的理论和方法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最大的优势表现在研究高度规范化的语言方面,能提供许多范式以及使用标准形式的术语,但该理论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它从语言学的角度只研究句子层面以下的句子和语言现象,结构语言学和转换语言学分阶段的研究都没有走出句子层面,而翻译则很明显地不是去翻译一个由一系列句子组成的文本。因而,几乎所有的语言学派理论都暴露出了一个共同的缺点:它们都不能触及翻译的文本层面,仅仅局限于文本之间语言到语言的封闭转换,这样狭窄的视野当然会制约翻译研究的突破性发展。

以语言学派为指导的翻译研究是以语言分析为基本方法从而对语际间符号的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的,它是以寻找意义的对等为目标,把人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即语言外部的东西完全排除在外,形成了语言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这种翻译观下,翻译被看作是一个可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封闭性的活动,语言就变成了一个封闭、静止和自足的系统了。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语言是透明的,意义是通过语言规律设定的,在一种语言中表达的内容一定可以在另一种语言中表达出来。

这种翻译研究模式太过理想化。翻译研究,绝非仅从静态的两种语言的形式特征及分析对比的单一纬度所决定或解释得清楚的。‘虽然结构主义语言学介人翻译学研究曾使翻译研究一度繁荣,也曾激起人们建立翻译学的雄心。但是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自身的不足,如静止性、封闭性和自足性,很难适应翻译中灵活多变、要有具体语境的语言实际应用的情况”。因此,这种自我封闭的模式也必将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而被打破,原来被排除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外的一些因素应该而且也必然会进人翻译研究的领域。“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复苏,中国译学界也开始接受所谓‘翻译研究派理论’。许多学者开始一反前人关于译学静态研究的做法,将焦点慢慢转移到翻译过程的多维目的性质及翻译与目标语文化的互映互动等等问题上来”。

篇(7)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语言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32-04

一、引言

“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这一概念是豪根(Haugen Einar)于1971年提出来的,他所说的“语言生态”是指“特定的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语言生态学是研究语言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强调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语言的规范性、语际和谐等方面。

在低碳社会标准的大环境下,我们提倡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这是硬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而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软环境建设。“语言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语言生态是社会生态的映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紧密相连。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语言生态从其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不和谐型语言生态与和谐型语言生态。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语言运用混乱和语言污染严重、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语言规范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等诸多方面(冯广艺,2009)。本文所讨论的语言生态环境主要是指语言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经济性,即用正确、简练、合适的语言给受众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愉悦。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语言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很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迫在眉睫。

公示语是一种实用文本,公示语翻译质量体现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同时,也会对地方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没有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无法生存得安全、舒畅;没有好的语言环境,人们无法生活得方便、和谐。没有准确无误的公示语双语标识,会给地球村的村民带来沟通上的障碍、不便。因此,建设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同保护我们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综合控制、管理手段,公示语翻译错误已经成为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障碍。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看,公示语翻译错误是一种资源浪费,更是一种语言环境污染,它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和对外交流。

二、公示语特点及功能

公示语(public sign),又名揭示语、标识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杨全红2005),或用寥寥文字,或用简明图示,或图示配以简明的文字,表达对受众的某种要求或引起受众的某种注意,如路牌、招牌、广告语、海报横幅、宣传口号等。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向人们传递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请求等信息(吕和发,2005)。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公共设施、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其语言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且多用名词、动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避免使用完整的句子。

国内一些研究公示语的学者提出公示语主要具有四种主要功能(施建华,2008)。(1)指示性。这一功能较多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如机场安检(Airport Security),办理入住/离店手续(check-in/Check-out)。(2)提示性。此功能向受众者提醒某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件或现象,如“小心地滑”(Caution,Wet Floor),“油漆未干”(Painted)。(3)限制性。它是以相对委婉但直接、明白的语气向受众者提出要求,限制、约束对方,如“远离火源”(Keep Fire Away),“宾客止步”(Staff Only)。(4)强制性。这是公示语中语气最强硬的一种,受众者必须严格按照警示行事,如“禁止吸烟”(No Smoking),“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Only)。当然,一些公示语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

三、公示语翻译的理论指导

所谓语言的生态环境,指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服务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互动的功能,以及它所负载的全部认知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张伯江,2005)。由此可见,交际功能是语言生态环境的核心。如前所述,公示语是一种实用文本,其四种主要功能都离不开语言的交际功能这一核心。公示语的文本性特点要求译者很大程度上要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语言、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转换,最终找到尽可能适应读者的译本(董爱华,2011)。

根据公示语的文本特点和功能特点,我们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常遵循功能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n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na Nord)在对传统的“等效翻译原则”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重大突破,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其主要内容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或交际功能决定,而不是由原文及其功能决定。“目的论”是功能理论的核心。它是由“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凯瑟琳娜·莱斯和她的学生汉斯·费米尔在研究和发展自己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论”提倡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就是完成文本目的,第二准则是译文必须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第三个准则是译文必须与原文语意一致。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准则作为评价公示语译文质量的标准。

当然,作为一种实用文本,公示语的翻译必然会受到其他诸多的翻译理论的指导。

四、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回顾

我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形成规模性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总体研究水平不高。2005年“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随后,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网站建设),分散在各地的“啄木鸟公示语纠错活动”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展开,极大地缓解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匮乏状况,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著名学者戴宗显教授(2005)以及黄友义(2006)、卞正东(2005)、吕和发(2004)、贺学耕(2006)、王银泉(2004)、赵湘(2006)、罗选民(2005)、陈淑莹(2006)、赵小沛(2003)等,先后从公示语翻译的语言风格、语言结构、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语用研究、约定俗成研究、缺陷研究、交际翻译策略研究、教学欠缺研究、分类研究以及文化差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近几年,又有大批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们加入到了这一研究的行列。很多人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城市开展研究。这一批研究人员分别就成都、南京、烟台、贵阳、桂林、西安、兰州、长沙、武汉等地的公示语翻译现状开展了实证研究。

以公示语翻译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并开展研究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还有人专门搜集了世界各地荒诞搞笑公示语,并将其分类(袁良平,2007)。公示语的标识已经开始向国际认可的符号发展。这些都为从公示语角度建设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

五、公示语翻译错误

为了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笔者认为必须针对公示语及其翻译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相关建议,从而改善不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为此,本文主要以江汉大学2008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有关木兰天池的公示语翻译材料为例,对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错误进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共性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分析错误的基础上,对典型的错误提出了更正措施。

1 拼音和英文混用,缺乏统一标准。一些道路标志、商店名称、景点名称等在翻译的过程中面临着选择拼音还是英文的问题。这是公示语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其他学者也有提及(赵秋荣等,2008)。但学生拍摄到的公示语翻译的照片显示,同一地方存在着两者混用的现象,标准不一致。如“长廊”译成“Long Corridor”,译文表达了原语的含义。而附近的“道冠石”和“龙珠潭”则采用拼音加英文,译成“DaoGuan Stone”和“LongZhu Pool”。如果选择“长廊”的标准,整个景区都应该选择使用英语,这样才符合语言生态学对语言规范性的要求。

2 英语单词拼写错误。这一错误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如Taoist Priest Poor中的拼写错误在LongZhu Pool中就避免了。

3 原语信息传递不清或歪曲。如将“商亭”译成“Business Pavillion”,所传递的信息与原语完全没有关联。原文所表达的是景区购物点,而译文的中心词“Pavillion”无法传递原语“购物点”这一信息,因而无法引起译文读者反应,达不到交际目的。因此,“商亭”译成“Shop”更能有效地传递原语信息。

4 违背目标语表达方式。如“售票口”被译成“The ticket window”,尽管这一译本可以被目标语受众理解和接受,原语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传递,但由于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不一致,容易造成受众的不适感,而且也不符合公示语简洁的特点。如果译文只用“Ticket”一词,受众就会从最简单的形式中获取更佳的反馈效果,明白应该在何处购票,既达到语言生态学对语言的经济性的要求,也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5 冗余累赘,不符合公示语的简洁特征。这表现在逐字逐句翻译原语,造成多余成分,如:道士潭被译为Taoist Priest Poor,译者将“道”和“士”硬行分开,从而使Pool(原译文存在拼写错误)有了两个名词修饰语。这一译文不止有翻译上的错误,也是对原文理解的错误。在同一景区,“道士洞”自然就译成Taoist Priest Cave。再如将“下山由此去”译成“Down the mountain by this way”,译文与原语一一对应,既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也违背公示语的简练原则。其实,这条提示性的公示语英译用一个表方位的副词“Down”配以标牌上的箭头就足以表达原文的信息。

6 使用完整的句子,违背公示语多用短语的语言特点。在同一景点,有多处公示语的英译是完整的句子,如“柔嫩小草,请勿伤害”的译文是“The grass is tender,please don’t hurt it.”,这一限制性的公示语向公众提出要求,和前面“爱护小草,请勿践踏”表达的是同一信息,要求受众的脚不要踩到小草,因此,“No Step”这一名词短语既符合目标语的语用习惯,又可以得体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又如“限载30人”被译成“The limit is 30 people”,尽管译文语言正确,也可以被交际对象所理解,但译本改为“30 People maximum”更符合英文公示语的语言习惯,容易被交际对象所接受。

事实上,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不止一种错误,如上面提到的“商亭”和“售票口”译文既没有有效表达原语信息,也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还存在冗余累赘的问题。因此,在公示语错误的更正过程中,要避免克服一种错误而忽视或者造成新的错误。

六、语言生态环境构建

公示语和公示语翻译是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和公示语翻译正确与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针对武汉城市圈存在的公示语翻译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构建语言生态环境提出建议和意见。

1 组织由课题研究小组、媒体、志愿者、翻译公司等参加的啄木鸟纠错活动,找出典型公示语翻译错误案例,分析、整理后反馈到相关单位整改。

2 建立公示语翻译监管办公室或标准管理办公室,对公示语翻译进行全程监督。

3 成立以高校为依托的中外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建立公示语翻译网站,为公示语翻译和研究提供平台。

4 提高公示语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确保公示语译文的质量。

5 加强公示语翻译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教育,坚决杜绝翻译中的拼写错误和译文的前后不一致等粗心大意错误。

6 了解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功能,制订统一的公示语翻译标准,尽量沿用英语国家相同或相近的公示语表达习惯形式,使译文更加地道,更好地服务于目标语受众。

公示语翻译涉及到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已经在软、硬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由于一句不文明的话,由于一条错误的标识等不和谐的生态环境造成合同取消、投资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这样严重的后果并没有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公示语翻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其英语翻译错误却非常普遍。纠正这些现象,建设和谐语言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正确得体的公示语译文作为和谐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对加强城市对外交流,塑造城市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与语言生态构建互动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杨全红,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6)

[3]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

[4]施建华,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08,(2)

[5]张伯江,功能语法和汉语研究[A],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实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7]袁良平,公示语:世界性问题[J],外语语言文学研究,2007,(3)

[8]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