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卫生职业教育论文

卫生职业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6 19:33: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卫生职业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卫生职业教育论文

篇(1)

一、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职教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1、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教专题的调研工作。重点开展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调研,并对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

按照教育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公告精神,动员各地学会和下属机构积极参与,并对职业教育战略专题调研和《规划纲要(草案)》展开大讨论,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学会网站开辟《谋划职教改革发展》专栏,并开展“我为职教献计献策”征文活动。

2、配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会积极参与会议相关筹备工作,并做好会后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德育工作委员会为主)

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年内上报国务院审议”的安排,配合教育部相关司局,参与修订工作。

4、配合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工作,积极参与相关研究、试点工作,并作为《规划纲要》的课题研究。

5、高职研究会组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物与机构评选”活动。

二、开展职教学术研究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职教社会影响力

1、围绕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制定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

2、以“抓住机遇和挑战,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题,举办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策划,进一步提高年会质量。年会期间召开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3、举办第二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拟成立的民办职业教育分会负责)

4、举办首届 “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农村与农业委员会)

5、举办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表彰活动。

6、修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草案),启动第二届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学术委员会)

7、举办第五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开好“201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三、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完成以学会名义开展的国家级的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做好学会2009-2010年度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并出版《优秀成果选萃》。(学术委员会)

做好教学、德育、管理、高职、农村与农业、轨道交通、卫生、职高等分支机构开展的科研教研课题工作,以及相关的评奖活动。课题研究和评奖活动中,要把提高研究和活动的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2、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新教材编写、审定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计划委员会)

3、办好各分支机构组织的“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务须做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广泛参与、提高水平。

组织好教学工作计划委员会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以及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举办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办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支持分支机构办好农业、医药、护理和轻工食品等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5、配合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在天津举办第七届全国职教现代技术装备(教材)展览会。

6、合作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搞好期刊编辑、高职、商科、德育、学生、管理、卫生、轻工、教材等分支机构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论文水平。

启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优秀职业教育硕士(博士)论文”评选活动。

四、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决策服务

1、继续组织力量进行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别由农村与农业、少数民族、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

2、就当前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应对,举办高层次形势报告会,加强行业学会间的沟通联系。(轨道交通委员会为主,相关行业协会配合,秘书处协调)

3、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题,继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办好管理、高职以及其他分支机构举办的相关课题研讨和培训。

4、开展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高职研究会举办“与高职毕业生在一起”的主题会议。

5、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职业指导专项调研,做好职业指导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6、配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做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报告”的编纂工作。(师资专业委员会)

7、继续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机构调查,筹备职教科研工作会议。开展中专学校实训能力建设专项研究和精品专业建设方案展评。(科研、中专委员会)

五、开展国内外校长教师培训,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

1、继续组织学会和分支机构开展的职教院校长和教师的国内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

开展东西部职教合作交流和调研。(职业高中、卫生)

2、继续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组织好研讨和经验交流。(培训交流部为主)

3、继续组织职教工作者和教师赴国外(境外)考察和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负责)

4、筹备举办2010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学术委员会负责)

继续开展职教装备国际交流。搞好商科、轨道交通、医药、轻工等分支机构的对外交流活动。

5、组织开展对香港职业教育的考察,加强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益

1、办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各地方学会、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都应成为网站的地方编辑站,学会网站要加强对其指导和帮助。推动学会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办公和网络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2、扩大和健全学会组织,增强学会活力,改进单位会员入会办法。重视吸收民办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为会员单位。做好理事会已同意成立的新分支机构的申报工作。

3、加强学会下属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总结和计划制度,不断提高组织和活动水平。制定《学会工作规则》,加强规范化管理。

篇(2)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并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5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接触职业有害的人群超过2亿[2]。因此,培养职业卫生综合性应用型的人才以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融汇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中毒理学、环境卫生学等学科具有的实验和现场调查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的临床实践性质,因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应是医学教学改革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系统规划实验教学内容

孤立的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系统性地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践能力。我们设置某工厂职业有害因素现场调查为主线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第一次课讲授现场调查基础知识并设计调查表;第二次课去工厂现场调查,采集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第三次课完成现场采集标本的实验室分析,比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总浓度和分散度;第四次课围绕现场调查发现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疾病参观职业病防治院,让学生了解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比如尘肺病的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等,体现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第五次课汇总资料完成调查实践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切实实践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室分析、作业现场调查、临床实践和调查报告及论文写作的综合实践能力。

2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至今,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医学理论教学中已有采用[3~6],但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还尚未开展。以开放式实验理念和以基于问题学习的主动学习理念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课外发放实验教学的材料,分组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完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最终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时间利用效率,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实现实验能力的内化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另外,依托于教学软硬件的进步,一些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例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采用互动性的环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模拟一些难以接触的作业环境,比如地下煤矿开采。

3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因而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知识,也应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得更加精彩、精确、深入透彻。目前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新教师是应届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新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践能力,但对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真实工作往往尚缺乏实践。因而对于新教师应加强实践培训,让新教师参与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交流学习

与国内其它医学院校以及一些国际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以启迪思维,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不足。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职业卫生实际工作能力等,有益于在实验教学中提出深入改革的建设性的意见。

5课程外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

除了注重对课程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课程外对授课对象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由于其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往往设置在较高年级。让学生课程外早接触并参与一些职业卫生和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度,并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学院对大一新生开展全员导师制,让每个本科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到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课题设计、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中,拓展本科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支持建立由专业老师指导的以职业卫生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和调查,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应当注意的要点。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宏迩.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689~691.

[2]赵鹏.职业病顽疾呼唤制度革新———我国职业病现状及监管体制机制观察[J].劳动保护,2011(10):13~15.

[3]李京东,陶银华,肖素荣.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5(6):147~148.

[4]李江,傅华.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107~112.

[5]谭晓虹,杜心涛.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7~78.

篇(3)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相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的普遍,手机已成为师生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探讨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大学生中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

一是普遍性。大学生手机使用突出表现为普及率高和使用率高。“90年代”的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有90%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手机将会非常不适应。

二是时间长。据调查,每个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每个人用手机上网都有一年以上的历史。每个月的上网流量都超过了500M,且还有加大的趋势。

三是依赖高。大学生非常依赖手机,手机好像成为了人身体的一种器官。没有了手机,就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性绪。甚至上课的时候都在使用手机。

二、手机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交流方式。手机相对于传统电脑而言手机上网更加便捷,许多大学生都愿意使用这种快捷、高速的上网方式。学校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覆盖范围广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页并组织学生浏览学习。

2.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90后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人格独立的具体实践期,个性的张扬凸显常常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而手机交流不需要正面接触,能降低正面交流所具有的紧张感,有助于同学间师生间相互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在手机媒体和网络出现之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就是书籍和培训,但由于资源有限,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有可能相对过时,以致于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最新讯息,而手机海量的信息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用手机浏览网页、看信息、写微博、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手机媒体的思想政治内容拓展交往对象的范围,让交往内容走向心灵世界,成为了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手机媒体的应用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手机辐射有损学生身体健康。科学研究已明确表明长时间频繁使用手机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睡眠质量下降;

2.上课玩手机,严重影响老师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无心听老师讲课。“低头族”不仅影响自身的听课质量,也严重影响授课教师的情绪,这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3.部分学生经常利用手机网络浏览不良垃圾信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经常浏览不良信息会导致学生学习分心、性格异常、思想极端,成为校园的不稳定因素。

4.爱慕虚荣、盲目攀比。手机已成为学生手中的炫耀之物。苹果手机也成为一个时尚的标志。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在盲目攀比的氛围下很可能会迷失自我,从而对社会产生怨恨社会的情绪,失去自我。

三、利用手机媒体全方位的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要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有所创新。

一是利用手机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辅导员利用手机短信、QQ平台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QQ群、微信群能够将身边的重大事件、重大新闻以及身边的好人好事迅速发给同学们;对热点新闻、时事政治、文化观点和就业信息等能与同学们进行现场讨论。

二是利用手机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海量性。网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内容,这些个内容以大学生喜欢的动画、PPT、视频等形式出现,内容丰富多彩。

三是利用手机媒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QQ 群有很多功能,除了基本的聊天功能之外,还可以上传群文件,共享相册。同学们可以利用QQ群分享对一个时事的看法,辅导员加以引导,在辩论中理清楚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微信群引导学生发言,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是利用手C媒体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手机媒体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利用手机方便浏览网页,同学们对于不懂的道理,随时可以网上查看,主动学习。网上的信息很多,虚幻的东西有真有假,同学们要加以判断,鉴别。

高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主阵地,辅导员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要利用好手机媒体,用好有利的一面,规避消极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8).

篇(4)

关键词: 新升本院校 建设 发展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目前我国一批优秀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为这些院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大众化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升本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升本为这些高校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如何尽快解决新升本院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尽快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实质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升本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升本院校”为题名进行检索,截止到目前,共检索出1002篇关于升本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论文。通过仔细比较、分析、总结、分类,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综述、评价,以期为我国新升本院校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2.新升本院校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

2.1新升本院校的整体建设与发展研究

升本意味着这些院校具备了从事本科教育的基本条件,不仅提升了办学层次,而且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但是新升本院校在教学水平、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等方面还不成熟,没有真正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实质性提升。

吴俊清[1]指出目前我国专升本院校存在编制短缺,人才匮乏;投入不足,经费短缺;管理不畅,体制僵化;结构失衡,梯队缺乏等问题,提出争取政策支持、拓宽渠道、增加投入;科学定位、更新理念;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等发展思路。牛薇薇[2]提出专升本院校的发展规划:树立本科意识;建立骨干教师队伍,提升管理水平等。沈世培[3]分析了师范专科学校升本后的办学特色问题,提出了树立特色办学理念、创建特色专业等途径。李玉侠、李洪良[4]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在管理体制上寻找突破点,构建全新的领导体制是新建专升本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为升本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史历、程森成[5]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进行科学定位,即服务面向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魏成富[6]提出升本院校的发展策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狠抓师资,抓教强研;扩大交流,加强合作。从这几方面进行整合,达到互动与互补,才能实现新升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

2.2新升本院校的教学与课程建设研究

教学建设是新升本院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如何抓好教学与课程工作是新升本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7]针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教学监控体系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新升本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朱秋颖、吴建英[8]提出新升本院校要逐步实行学分制的改革建议。苏世乙[9]指明了新升本院校加强考风建设的方法与对策。傅雁梅[10]提出逐步转变工作重心,增强工作实效的途径。刘英[11]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学科基础薄弱、管理缺乏经验和有效措施等问题,提出制订学科建设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学科建设等解决办法。马少虎、景丽[12]指出新升本院校应结合信息化网络手段,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王国强[13]分析了新升本院校公共选修课中存在的认识不足、资源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提出需要在加强宣传,探索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资源的政策,加强总体规划与监管等三个方面下工夫。覃宝山、覃勇[14]探索出了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王彦才[15]概括了专升本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2.3新升本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升本院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科研水平、具有优良的师德师风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新升本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袁曦、刘福江[16]分析了专升本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秦小霞[17]提出了升本院校转型后建设学习型高校教师队伍的途径。林晓枝[18]提出加强新升本院校师资队伍质量建设的建议: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灵活而又科学的教师考核和聘任机制;建立教学评价评估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等。龙和武[19]提出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具体表现为:强化科研意识,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等。孙静华[20]提出做好新升本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比如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苏飞[21]提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

2.4新升本院校学生管理研究

升本后,学校规模扩大了,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但学生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彭榕[22]针对升本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改变及特点,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牛耀堂[23]提出树立分层教育思想、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等解决对策。祁建梅[24]将危机干预的概念应用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解决途径中,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汪晓花[25]分析了问题学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提出要切实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积极引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问题学生等。戚哲民[26]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三个角度分析了专升本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德育保障机制、提高道德素质等对策。

2.5新升本院校科研管理研究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要职能。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如何从实际出发,切实有效地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带动学校整体层次的提升,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王德才[27]指出升本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提出从学校的长远与整体利益出发,重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邓家耀[28]提出将激励机制运用到科研管理中,通过构建最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发挥潜能。比如营造科研管理的激励氛围、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个人与奖励集体相结合等。林思明、林仁铨[29]提出谋划升本院校学报精品战略的思想。要树立精品意识,走特色办刊之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从而进一步提高升本院校学报的办刊水平。

2.6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升本对图书馆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何道利[30]分析了升本后地方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如文献资源基础薄弱、人力资源普遍匮乏等,提出了图书馆应搞好馆藏文献建设、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等建设思路。王文娜、陈丽君[31]分析了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信息资源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等。提出了发展策略:制定合理的馆藏发展政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重点专业的学科导航服务等。李伟东[32]探讨了学科馆员在知识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和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等问题。陈建敏[33]论述了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必须从领导观念、人才观念、管理观念等方面进行更新及更新观念的方法与途径。梁爱香、陈婧[34]针对目前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抓好教材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成立教研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建设途径。

2.7新升本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精神激励、人格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品位。

李晶、刘玉宝[35]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升本院校校园文化应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建设的具体思路。刘燕燕[36]提出升本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几条建议。周全[37]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原则与实现途径,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引领作用。

3.结语

升本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新升本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升本高校的研究成果从整体建设与发展、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图书馆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七个方面进行综述、评析,总结了其主要观点,着重分析了其解决思路与对策。希望为我国目前新升本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促进新升本高校向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本科教育的实质性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清.专升本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出路[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80-82.

[2]牛薇薇.“专升本”院校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J].科技信息,2008(22):10-11.

[3]沈世培.师范专科学校升本后特色办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5):607-610.

[4]李玉侠,李洪良.采用全新体制,促进专升本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6(3):72-75.

[5]史历,程森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J].湖南社会科学,2009(5):171-173.

[6]魏成富.新升本科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0):6-9.

[7]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新升本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3):64-66.

[8]朱秋颖,吴建英.专升本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6,18(1):59-60.

[9]苏世乙.新升本科院校考风问题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0,26(3):113-116.

[10]傅雁梅.改进新升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10,28(2):120-123.

[11]刘英.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2(6):43-44.

[12]马少虎,景丽.新升本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实践及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131-132.

[13]王国强.新升本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0(7):61.

[14]覃宝山,覃勇.民族地区新升本院校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2009,29(2):25-28.

[15]王彦才.“专升本”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40-41.

[16]袁曦,刘福江.专升本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185-186.

[17]秦小霞.关于专升本院校转型后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思考[J].天中学刊,2004,19(6):114-116转107.

[18]林晓枝.“新升本”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4):113-115.

[19]龙和武.谈院校“升本”后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27):62-63.

[20]孙静华.浅谈新升本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10(7):16-17.

[21]苏飞.升本院校辅导员工作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22(4):143-145.

[22]彭榕.论新升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变与应对[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6):39-41.

[23]牛耀堂.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中州学刊,2009(4):131-133.

[24]祁建梅.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75-77.

[25]汪晓花.升本院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8(7):67-68.

[26]戚哲民.“专升本”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2007(5):53-54.

[27]王德才.专升本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透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104-105.

[28]邓家耀.专升本院校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武夷学院学报,2009,29(6):90-92.

[29]林思明,林仁铨.“专升本”院校学报精品战略的若干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1(2):118-122.

[30]何道利.对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89-90转100.

[31]王文娜,陈丽君.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1):89-91.

[32]李伟东.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学科馆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2):219-221.

[33]陈建敏.观念更新―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的关键所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22(5):34-36.

[34]梁爱香,陈婧.关于新升本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的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3):93-96.

[35]李晶,刘玉宝.新升本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科教导刊,2011(1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