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学社会论文

医学社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2 07:30: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社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学社会论文

篇(1)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篇(2)

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实践检验的不统一性和间接性, 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客观、科学、公正、公平, 并以此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科研导向, 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是科研管理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是用已有的知识、方法、手段去探究新的知识。如果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长期以来, 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主流的评价模式,即职称评定、博士点、硕士点的评定、科研项目的评审都要看申报者已发论文的数量,这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所以,必须把创新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并且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上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康庄大道,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1.2 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操作。缺点是评价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好恶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大主观随意性。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的。

而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性的要素,事事都要求量化,有些要素勉强量化后,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要素,把所有的要素换算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

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它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其次, 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而言,主要采用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间接方法测量。间接测量时采用的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以完全确定。再次,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 一定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3 评价程序的易操作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 这是首要条件,但同时也要兼顾可操作性。因此,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又要简化操作程序, 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 易于操作。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

2.1 评价机制的内涵。

《辞海》对机制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用来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生物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到本质的说明。可见,当机制一词是从机械构造理论中借用的,用于社会科学,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可以定义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正常运行有关的各部分(即政府、企业、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看出,此概念强调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及如何相互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2.2 评价方法

同行评议法和计量评价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在同行评议中,专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行评议的优势是,专家代替了科学外行拥有了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操作得当的同行评议能够对科学研究发挥巨大的激励和支持作用。

计量评价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一些内容指标化、数值化,通过对作为研究成果载体的各种文献及文献间关系的“计量”来考察研究成果。由于用客观数据部分取代了主观判断,利用计量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质量,但计量评价方法也有缺点:一是过分依赖于数据, 二是易产生投机取巧, 三是易引发学术不端。

2.3 评价程序。

"所谓评价程序, 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过程或步骤。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众多学者对评价程序论述不多, 侧重于说明评价程序的重要性。相对实质评价来说,评价程序更易把握, 可操作性更强,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如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达到实质上和理想上的公正、公平, 光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难以保证的,还应该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因为“法制”比“人治”更可靠。合理可靠的程序是制度的基石, 因此, 为保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公正、公平, 就应该制定公正、公平的评价程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工作实际来看, 如何制定学人公认的评价程序, 诸如专家的选择程序、评审的步骤、异议的处理程序、成果的报奖程序等, 应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重中之重。 [1]

篇(3)

【关键词】编校质量 服装类科技期刊 编辑质量控制 编辑质量

引言

服装类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当代服装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同时也是传播服装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方法,推动服装学科发展的重要媒介。随着服装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期刊业的繁荣,提高期刊的质量成为服装类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问题。编辑和校对是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辑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加强编校质量控制对提高服装类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国内期刊在编校质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1-7],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影响编校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管理,切实提高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是服装类期刊编辑工作者在提高期刊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

本文研究国内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现状,分析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服装类科技期刊的特点和编校质量的特点,提出提高编校质量的控制措施,构建服装类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一)摘要不规范

科技论文有固定的格式,坐着的中文摘要没有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四个方面写,经常缺少一项或两项,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目的或没有结果和结论,或目的不明确,所答非所问;英文摘要中英文单词拼写有错,人名拼写错误较多。出现了顿号,省略号等。在摘要中使用了评价性语句,不符合摘要的编写规范。

(二)论文题目出错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只有区区20个字内的论文题目,也可能发生差错。出现正文和页眉的题目不一致的问题,这是由于论文的题目编辑改了,但由于疏忽大意,页眉和目录中却忘改了。在校对环节,因目录校对看似简单易却被忽视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三)“改”出来的麻烦

1.对有些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直接就在稿子中改正了,并不是将有疑问的地方借助字典或专业书籍、工具书查找,结果往往是将原本正确的地方改错了。

2.在服装类科技期刊中,有作者题目、姓名的地方一共有四处:中英文目录、文章的首页、论文最后的英文摘要。在文章的编排过程中,有作者提出要换文章的第一作者,还有经过作者的校对后认为原先的论文题目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出要换论文的题目,所以编辑或校对在改题目和作者的时候只改了文章的首页,别的地方就忘记改正了。

(四)为换取版式好看而随意删减内容

编辑在上文章的页码时,有的稿件留有少半页,为了将其删成整页,不惜将原文的结束语删减或者干脆去掉,使文章虎头蛇尾,没有很好地表达作者原先的意图。而对有些结构严谨,言简意赅的文章,编辑为了凑足整页码,删去了不该删削的重要的文字部分。

(五)英文翻译问题多

英文摘要的翻译一直是作者头疼的问题。英文摘要没有按被动语态翻译,整篇摘要和中文不是一对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想怎么翻就怎么翻,使编辑看后不知作者表达的意思。而且英文摘要中还出现了顿号、省略号等低级错误。时态用法错误,前后时态不一致等。

硫酸纸的校对是服装类科技期刊编校工作者在付印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但就是这最后一道工序,不少编辑特别往往认为是在尽心,发现了问题,怕麻烦总认为反正也没人看,小问题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实在是有大问题了才不得已去改。

(七)编校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就编校工作而言,编校者的素质,校对的方法、技巧选择,与校对效率、质量密不可分。据调查所知,服装类科技期刊的编校工作大都是编辑兼校对,合二为一。编辑做校对工作纯属一种自发的凭感觉的行为,他们不懂校对理论,缺乏校对知识,难得有正确的校对方式方法,更不要说校对的技巧了。对于编龄不长的编辑,还缺少校对的实践经验学术期刊编校技术性差错剖析[8-9]它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服装类科技的期刊编校质量和效率。

二、解决措施

(一)坚持编辑培训,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我国出版的重大改革,一些编辑方面的知识也在更新。新闻出版局规定从事出版行业的人员必须每年学习72小时,否则不能续领责任编辑证,新颁布的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就是明显的例子,作为编辑,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编辑这个职业不是谁来都能干的,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要的就是经验,别人容易出错的地方,自己不出错,新编辑编的稿子一眼就能看到出现的问题或新编辑没有发现的问题。

(二)实行编校合一方式

服装类科技期刊的编辑,编校合一可以消除编辑加工的不足,既可以校异同,又可以校“是”、“非”。校对人员在校对稿子时可以及时发现编辑在编辑稿子时的疏漏和错误,提高文章的质量。技术编辑在校对时可以发现编辑在图的处理时不容易看出的错误。如在图中字母的大小写、黑斜体、图中字号的大小等。排版人员在校对时可以发现文中的背题、转行错误以及字号的错误等。

(三)利用现代通讯设备,提高编校质量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编辑和作者之间的联系不再是以前靠邮局邮寄稿件,而是通过E-mail和QQ等现代化工具,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到作者,甚至可以远程视频通话,可以和作者实时沟通,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文章在付印以前要作者进行校对,由于现在的很多作者都是外地作者,由于不能面对面地进行校对,所以只能将校样发给作者进行校对。尤其对于数学稿件,由于计算机版本的不同,发给作者的校样有的打不开,有的是乱码,这就要求编辑熟悉软件,给作者发校样需知,告诉作者校对的程序以及如何在PDF上如何修改,对不会使用软件的作者,告诉作者如何写修改说明,这样就可以将错误降到最低。

通过培训提高编辑的整体素质。鼓励编辑参加本专业的国内、国际会议,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学科的前沿在哪里。鼓励编辑参加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培训,熟悉编辑方面的法律、法规,熟悉和掌握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量和单位的使用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来的编辑要求持证上岗,尽快适应岗位。

(五)建立文章审查档案,配以适当的奖惩制度

编辑部在接到读者的稿件时应该用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对稿件进行检测,对存在抄袭的文章应坚决退稿并将作者列入本编辑的黑名单里。编辑部领导应该对期刊的编校质量质量进行原稿编辑审查、清样审查、复印前审查的制度,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检查方式可以定期审读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嘉伟,李强,吴淑金.医学期刊编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81-484.

[2]周奇.校对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出版科学,2003(3):27-34.

[3]李莉,张凤莲.重视论文的参考文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6):511-513.

[4]饶华.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几点想法[J].医学情报工作,2003(6):460-461.

[5]罗原.校对者及其上下左右.编辑之友[J],2001(5):43-44.

[6]翁廉.科技期刊编辑向导[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2000:361.

[7]郑晓梅,刘颖.科技期刊稿件编辑出版工程中的质量变异与过程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964-965.

篇(4)

中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其内容抽象,知识涉及相关学科多,与西医学临床思维差异大。鉴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胜任,笔者对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在中医学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1 对象与方法

在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即实验班A班36人,和对照班B班35人。A班以研讨式教学法教学,B班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A、B班采用同样的授课教师,统一的教材。

研讨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以下5步:(1)老师简要概述基本理论和解释重点难点,学生分组;(2)老师指导选题,学生查找资料;(3)同学间或师生间分析、讨论;(4)小组完成论文或综述,学生介绍组内讨论、研究成果;(5)组间交流学习,老师补充相关知识并总结提升。

2 结果

2.1 师生对研讨式教学法评价的调查

在教学中,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发出问卷71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同时邀请了我校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中医教研室的老师参与研讨式教学法教学的听课,课后发出教师调查问卷7份,收回有效问卷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详见表1。表1 实验班学生、老师对研讨式教学法的评价(略)

通过对表1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初探研讨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喜欢初探研讨式教学法的学生达到70.4%,其中非常用喜欢的为53.5%,一般喜欢的为16.9%;老师达到71.4%,其中非常喜欢的为42.8%,一般喜欢的为28.6%。对于不喜欢此教学法的11.2%学生也经过分析,这些学生主要是基础较差,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从结果可以看出初探研讨式教学法并不适应所有的学生,尤其对于大一新生还需要采用传统教学法。

2.2 考试成绩分析

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统一考核并进行成绩分析。考卷由教务处统一命题,实验班为(77.28±12.12)分,对照班为(72.84±11.13)分;实验班与对照班中医学成绩比较,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P

3 讨论

3.1 运用在中医学教学中的优点

3.1.1 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旧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淹没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相反,研讨式教育法实现了教学的三大转变,教学方式从“讲授式”到“研讨式”,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教学目标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学生不在是知识的简单“存储器”而是“发现者”,师生关系从“主客关系”到“都是参与者”,堂上堂下师生可以充分的交流和研究,学生成为整个中医学学习过程的主体。

3.1.2 有利于学生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提升

研讨式教学法在每个阶段都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1]。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经过自己处理后运用知识来完成论文或综述,并逐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3.2 在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此外学生数量多,很多都采用大班上课,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使教学效果难以为继。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针对性强的社会活动,研讨式教学法当然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或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适用,至少不是对所有类型和基础的学生都适用[2]。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题】期刊工作

【关键词】学刊/知识结构/编辑学/社会科学学/科学学/国家期刊奖

【正文】

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刊”)的质量无疑与其主编、编辑的素质、编辑(更主要的是主编)的知识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学刊评化的一个侧重点应该是考察其操作者(主编、编辑)的知识结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方面所决定的学刊的优劣情况等。我们曾经研究过“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最佳知识结构”这一课题,研究结果认为,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首先应该是学术期刊出版方面的专家,其最佳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合适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地说,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包含这样四层含义:1.一定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实现“学者化”;2.一定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学”知识储存;3.一定要有比较高的“编辑学”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修养;4.一定要有“领导科学”方面的素质修养。[1]推而广之,综合性社科学刊编辑素质、知识结构也大致如此。相应地,综合性自然科学学刊主编(编辑)应当具有的是“科学学”的修养;而对于专业学术期刊(非综合性学刊)主编来说,除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之外,其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完全适合于他们。只有有了学刊主编、编辑的最佳知识结构,才能有真正优秀的学刊。

毋庸讳言,在我国学术期刊界,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有的学刊主编不去研究“社会科学学”(或者是“科学学”),或者不懂“编辑学”,就是说在这两个方面不具备最佳的知识储备,但是,其主编的学刊照样获得“国家期刊奖”、“双高期刊”、“核心期刊”或者是教育部的“名刊工程”期刊,等等。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这些主编不自觉删顷应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和“编辑学”内在规律的要求。但是,唯物主义地讲,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我们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是由其所处优越的学术环境、依靠高水平的自然来稿而导致的。二是因为这类学刊编辑部的优秀自然投稿稿件俯拾即是,在这方面,与其他学刊相比,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竞争状态。诚如著名学者、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先生2002年在其主编的学报获得“双高”期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一名这两项大奖后,接受采访之际所坦言的:“北大学报能有今天的成绩,首先因为她背后有北大,有北大深厚的学术资源,有北大校领导和北大学者们的全力支持,还有编辑部同仁的齐心协力。”[2]这是实事求是的。回顾历次评比,经常是这样的状况:“国家期刊奖”等奖励获得者大多是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或者是国家的主要高等学校主办的学刊(在此,我们绝对没有否认在这些编辑部里,在编辑学、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等方面的研究上,不乏高水平者)。[3]而稍低一级的奖励,往往是那些由一般综合性大学和各省级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等主办的学刊,依此类推,几乎“概莫能外”。

还有一种现象,更能说明这一点:就是同一所大学主办的文、理两种学报,它们的获奖情况一般取决于该校文、理比重和力量的对比,以理为主的学校,它的自然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社会科学版,相反,以文为主的学校的社会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自然科学版。就是说编辑部人员的力量高低不能决定和左右其学校文理比重,不能决定其学报的优劣。加之我国大学学报国家给的定性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它不适宜过多发表校外成果,这就决定了学校层次决定学刊层次、专业层次决定相关学刊层次局面的存在。加之,人们往往习惯地把得意之作投到更高级的科研(教学)单位主办的学刊上去,使这些学刊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所以,目前的“优秀学刊”和非“优秀学刊”往往并非是由办刊人主观因素造成的。我国学刊的评比,其实是在评所登载的论文水平,是在评比主办单位的学术水平,这与评刊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我国的新闻出版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我国新闻出版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执行情况的,而我国的期刊评比又主要由它们来执行,如果不是主要去考察各学刊的编辑水平,而主要去考察他们的学术水平,难免导致本末倒置。应该说,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是由教育部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去评比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由科技部或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国家去评比的。所以客观地讲,这些学刊获得的种种荣誉,更主要的是基于其依附单位的高水平,依靠其所载内容(论文)的高水平,而并非靠编辑部成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高水平)取得的。它们依附的单位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国家队”,其学刊理所当然的就是学刊界的“国家队”。对此,南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术刊物分三六九等,并非见诸言之凿凿的红头文件,而是一种依门楣而定的习惯,门当‘等’对的,主要不是质量,而是出身。”[3]我们认为,这个“依”就是依靠,这个“门楣”就是那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单位,这里的“质量”应该指由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出来那种品位,而这里的种种荣誉往往是靠其主办单位的高水平,而非办刊人的主观努力和高水平得来的。如何通过国家对学刊的评比来真正调动编辑者们的积极性就成了问题的焦点。难怪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大刊好编,小刊难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种情况的一种客观反照。

[page_break]三

我们提出这一重要问题,还基于以下三个事实:第一,在2004年8月召开的“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上,我国科技专家发出这样深深的疑问和感叹:“中国为何没有《科学》?我国科技期刊处于内外夹击”。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没有像美国《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没有像英国1843年问世的《经济学家》(TheEconomist)那样国际著名的学刊,就是明证。然而,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国际性科技期刊近年来纷纷进军中国,美国的《科学》以及英国的《自然》等大牌学术期刊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约稿力度。在我国并非没有优秀学者和一流的学术稿件,而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学刊。

第二,这个事实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编制的大型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根据编辑水准、国际化程度及在学术界的影响等量化指标,每年都对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期刊进行统计和评估。近日统计的1994-2004年国际学术期刊“引用总数”排行榜出炉。结果显示,以发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主的学术期刊——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JounalofBiologicalChemistry)以被引用174万次位居首位,综合类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133万次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英国《自然》杂志与美国《科学》杂志则分别以119万次和117万次位居第三、四名;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与《物理评论》分别以77万次和60万次名列第五与第八;第六名由基础生物医学领域与临床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细胞》摘得。美国化学学会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位居第七名。而与英美等国的期刊相比,中国科技刊物的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我国期刊的年平均被引频次约为300次,而同期世界期刊的指标(平均数)为2000多次。

第三,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高水平论文往往流失海外。仅在自然科学方面,1999年《SCI》收录的以我国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9936篇,而其中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占38%,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却占到62%;我国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国际颇具影响的三个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PT)》收录国际论文共计46188篇,比上年增长32%。按国际论文排序,我国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所有这些说明,我国不是没有高水平论文,而是没有一流学刊。

上述情况能不牵涉到我国学刊编辑主观能动性、编辑(首先包括主编)的素质和知识结构问题吗!现在的学刊评比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代表“国家队”的学刊因为优秀稿件的优势,所以,其学术质量自然而然在国内领先,它们的主办者往往可以高枕无忧,国家的种种期刊奖励非他们莫属。然而,我国有世界一流的学者、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论文,没有的是世界一流学刊,这难道不是一个怪圈?这个问题与中国体育界“国足”现象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只是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而已。国足在国内是无疑的第一,但是能满足于这个“第一”吗?答案再清楚不过了。其实我国学刊界,早已有有识之士为此呼吁过,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教授在2002年就特别强调过:“学术刊物也需要策划!”[2]我们认为,这个“策划”当然包括学刊编辑、主编深层次积极性的调动。须知,我国的学刊是在特有体制下形成的特别的运行机制。目前无论主办学刊的高等学校还是科研院所均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由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投资,而现在的学刊评比实际上不是去评比它的具体操作者——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努力程度、编辑业务水平等,然而这恰恰正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评比的,也应该是评比的初衷所在,是评比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假如我们的学刊评比,不是仅仅去注重所载论文的水平,而是把编辑的主观因素(主编是其灵魂)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真正按照可比性来进行评比的话,目前这些“优秀期刊”不见得就全都“优秀”。同时,如果我国的学刊评比按照科学合理的因素去进行,我国的学刊事业一定会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

应当科学评比我国的学刊,解决这一问题具有紧迫性。我国的学刊评比应当及时改弦更张,把评比的角度转变到以下几个方面来:1.学术期刊编辑部独自享有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优化组合情况,这些资源包括所在地域的古今特色文化。2.编辑部成员在文稿修改中的作用大小情况,是起了积极作用还是起了消极作用,是使文章锦上添花还是有意无意弄巧成拙。3.编辑部培养作者、发现人才的情况。4.学刊编辑部门在出版标准化、学术规范化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情况。5.学术期刊编辑部在出版规范、编辑技巧方面的情况。6.作者、读者对编辑部的满意度;编辑部及其主编执行国家著作权法等法规的情况。7.学刊封面和版芯的装帧、设计的准确度,它包括是否合乎封面设计规律、美学意义上的优劣情况等。8.编辑部成员对出版规律和编辑规律的探讨和研究状况,其标志是其发表编辑学成果的质量与数量。9.编辑部整体(尤其是主编)对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的把握程度,这同样看其有无高水平成果发表,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即一般都不是编辑学科班出身,因为我国的编辑学高等教育才刚刚起步,现在在岗的学刊编辑主力大部分是在这之前参加工作的。另外,我国传统上往往忽视“社会科学学”(或“科学学”)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以,进行编辑学和科学学(社会科学学)方面的研究不叫不务正业,恰恰相反,这正是我国学刊主编和编辑们急需弥补的一课,因为我国学刊界当务之急需要的是学刊编辑行家——编辑家。我国的期刊评比如果能改弦更张,把考察、评比的角度和对象选准,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学刊的整体水平,必将激励一大批所谓“小”和“弱”的学刊脱颖而出,真正形成我国学刊“百家争艳”的局面,这也必将促使我国众多学刊早日跻身于世界名刊行列,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玉吉,尹玉琴.论社科学术期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J].编辑学刊,2004,(5).

篇(6)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管理;就业;现状;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休闲成为人们当前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钱买健康,体育消费成为社会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这也促进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

1.研究对象

对沈阳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相关论文文献,对网上的论文进行文献整理,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

2.2专家访谈法。通过电话、邮件、访谈的形式对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东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访谈,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拓展策略对教师进行咨询。

2.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沈阳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在校学生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7%。

2.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SPSS等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就业的工作去向调查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就业工作去向的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就业倾向于一些比较稳定的事业单位,其中有23.7%的学生想去健身俱乐部工作,有35.1%的学生想当教师,有12.4%的学生想当社区指导员,有20.6%的学生想考公务员,另外有8.2%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工作去向。由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的多是一些关于休闲、健身的内容,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都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兼职工作,健身俱乐部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另外,教师、公务员、社会指导员也都是学生比较向往的工作。从学生的就业倾向来看,学生还是比较向往一些稳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3.2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影响就业因素的问卷调查,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23.7%学生认为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8.9%的学生认为自身综合能力不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33%的学生认为缺少对口的工作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14.4%的学生认为当前社会上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认知不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些数据,通过对近几届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很多的学生都改行易业,从事与体育不相关的专业,这些学生反映的问题大多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能力不强,虽然社会的实际需求量大,但是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较少。学校的“供”与社会上的“需”出现了对接的问题,如何提高社会上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认知,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4.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很多体育院校都取消了社会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都向往一些稳定的工作,而实际上社会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课程设置。学校的一些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离。为了更好的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学生高质量的进行就业,要对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进而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十大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2]潘小非.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3]王树宏,李金龙.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4]舒云久,陶冶.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5]陈章玉.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篇(7)

1.1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经过信效度检验的《社会实践自评量表》,从社会实践态度和认知程度、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效果三个方面对二组学生进行比较,每个维度分值为0~25分。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100%,剔除2份不合格问卷,剩余48份问卷进入统计分析。

1.2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02进行双录入,录入结果核对无误后,采用SAS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果二组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而且方差齐同,统计描述给出均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假设检验采用t检验,否则统计描述给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最小值、最大值,假设检验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研究结果

2.1不同年级社会实践态度和认知程度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年级学生的得分为满分,大多数低年级学生的得分为23分,不同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态度和认知程度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高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态度和认知程度方面的得分比低年级学生高,这说明在思想认识方面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2不同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分为22分,大多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分为23分,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年级社会实践效果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高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得分为22分,大多数低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分为22分,不同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高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效果方面的得分与低年级学生没有差别,也就是说预防医学的社会实践可以从低年级就开始,一直贯穿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

3讨论

3.1社会实践态度和认知程度

《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养“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预防医学》的社会实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它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学会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最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常见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常见调查方法的设计分析,以及和调查对象沟通的技巧,因此《预防医学》的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成为“五星级”医生的必要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不同年级对社会实践态度和认知程度的不同,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实践重视程度的不同,高年级经过了见习这一阶段,马上要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他们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实践对他们的益处。

3.2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表明,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大多数都能积极参与《预防医学》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对《预防医学》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对社会实践调查的资料进行及时核对和整理,能够根据社会实践撰写调研论文并达到医学杂志发表水平,提高和强化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三级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常言说“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21世纪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模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替年代中,每一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成功的教学方式不是填鸭式的授给学生知识,而是交给学生获取知识方法,通过《预防医学》的社会实践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临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3社会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