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05:59: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外文化交流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文化教学指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流工具,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而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语言习得的重要体现,也能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凸显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力图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这些语言技能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然而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极为关注学生词汇,语法等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
一、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模块话题融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以含有丰富信息的话题为载体。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来融入文化教学。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就以模块为单位,不仅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了较为新颖务实的题材,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每个模块的题材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契机,使文化教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以外研版《必修教材一》为例,Module1选取的题材为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包含了美国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文章,教师可以对这些素材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学生贴近语言、学习语言并使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的兴趣。而外研版《必修教材四》 Module 3则选取了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话题, 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使用不同的身势语言相互问候,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们礼貌、有好地交流。这一题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能热爱本国文化,尊重他国习俗养成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
二、聚焦Cultural Corner,开展多种活动,体验文化交流
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的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的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发现、理解、体验才能真正有所得。
《新标准英语》的每个模块中,均设置了cultural corner作为辅助阅读材料,这一部分深化和拓展了本单元的话题,突出体现了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我们开展文化教学的极好载体。例如,在《必修教材一》中,Module 1的Cultural Corner 通过美国学生的来信,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美两国的中学教育系统的异同。《必修教材二》 Module 6的Cultural Corner则通过阅读文章Steven Spielberg-Film Director,让学生了解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及其主要电影作品,旨在让学生大致了解并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影视方面的主要情况、特点和风格,并学会通过影视作品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教师可以聚焦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其中,体验文化交流的魅力。例如: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或已构建的友好学校平台,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写回信或发出电子邮件,可要求学生制作学校宣传册,电影海报,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作出报告等。教师还可将“设问权”还给学生,即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利用各种资源,在分享、交际中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亲身体验,思考并实践文化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
三、开展文化反思,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教学有着自身的特质,完整的文化教学离不开文化反思。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应循序渐进,分层推进。在学生习得文化知识、产生了文化意识、体验了文化交流之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反思,以切实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具体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师生关系、不同的交际礼仪。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文化反思,交流自己的感受。鲁子问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不是要把所有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有全面的文化意识,不能把西方文化都当作值得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而要有客观、宽达的文化教学态度。”因此,我们的文化教学目标不是培养学生崇洋媚外,不能把西方文化全都当作值得学习的内容,当然也不能让学生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本族文化的情感。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引领下敏锐察觉中外文化的差异,进而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习得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总之,新课程改革呼唤新思路、新理念,并在其中凸显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这毋庸置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并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意图及其中所贯彻的课标原则与精神,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并利用各种媒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当仔细地分析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 电影片名;功能目的论;英汉翻译
电影是很容易被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们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被引进中国,译制影片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人们对一部电影的了解是从电影片名开始的,片名就成了电影的名片和广告,[1]因而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对于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译名应着重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观众反应为切入点,认真考虑商业、信息、文化和审美功能,同时做到简明扼要,新颖醒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起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所应遵守的原则不应该是忠实,而是应该按照译文在目的语中的预期功能选择合适的策略,这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目的论的原则,译者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研究所奉为圭臬的忠实观的窠臼,采用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为译制影片做好广告宣传,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下文,笔者将以起源于德国的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以期为译制影片的片名翻译提供借鉴。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者,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一书中,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评价译文的一种新模式,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她把文本功能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将文本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三大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信息型文本重在陈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关键在于内容的传达。表情型文本侧重于信息发出者感情的表达,信息发送者将其对现实的感情和态度通过创造性作品传达给接受者,并使用韵律和修辞等手段加强文本的审美效果。操作型文本是有目的地传递信息,通过强化感染作用诱发接受者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2]
费米尔是莱斯的学生,也是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书中提出的“功能目的论”成为该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功能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1)翻译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但是翻译的意图性未必体现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图,而是体现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所要达到的意图,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的目的,规定翻译要求。(2)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意图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都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做到语内连贯,即译文能被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和译文间应保持语际连贯一致,这同传统译论的忠实观类似,但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3)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合适,而不是等值。合适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即在目的语中所应达到的要求。[3]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
功能学派虽然把文本的功能分成三个主要类别,但是也强调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一文本同时表现为多种功能,只不过各种功能的主次地位有所不同。电影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影视片名必然是以感染功能为主、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为辅的功能特点。
(一)感染功能
电影片名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广告,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诱发人们去欣赏电影的具体行动,达到增加票房收入的目的。当今时代,电影业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题材的电影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选择看国产片,也可以选择看欧美片;既可以看爱情片,也可以看谍战片,等等。越是时间有限,选择余地越大,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就越明显。
(二)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感染功能的前提,换句话说,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是建立在对电影内容的准确传达的基础上的。电影命名有多种方法,有的以人物命名,如Bathing Beauties; 有的以地点命名,如Titanic;有的以情节命名,如A Walk in Clouds, 等等。无论哪种命名方法,都对电影内容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让人们从某一角度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三)表情功能对于电影片名而言,表情功能虽然不居主要地位,但是也不可或缺。因为没有真情实感的电影片名,不可能感动人,更谈不上诱发具体的行动。如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以孩子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对母爱的渴求,感情真挚,很容易打动人们的同情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难以遏制欣赏电影内容的冲动。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既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更是涉及跨文化交流性质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涉及中外文学艺术审美观的比较与汇通。要做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具有学贯中西的文化涵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功能特点和影视翻译的目的,审慎处理电影片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诸方面的差异。译者应灵活采用各种策略,在忠实于影片艺术价值的同时,又极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一)措辞新颖以制造悬念
新颖的措辞既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情节内容的不落俗套。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推敲用词,选择新鲜的字眼,达到制造悬念、渲染气氛的效果。电影Sister Act若直译成《修女的行为》就缺少吸引力,但是精明的译者却别出心裁把它译作《修女也疯狂》。这个译名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暗示这部影片是超越传统的。修女本是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能够做出怎样离经叛道的疯狂之事呢?同样,电影Blood and Sand若直译成《血与沙》就显得有些平淡,但是《碧血黄沙》这个译名就很新颖。我们纳闷为什么血会是绿色的?同时,黄沙又让我们想到宽广的沙漠。我们会充满好奇地期待着去欣赏在辽阔沙漠里发生的震撼天地的战争。
(二)萃取精华以提示核心内容
有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非常简单,因为英美人对文化背景的熟悉,会对片名的暗示一目了然,但是直译成汉语就让观众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影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充实到题目中,使翻译成汉语的电影片名更好地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Ghost直译过来就是《鬼》,就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部类似于《画皮》的惊悚片。但是这部片子一点也不恐怖,而是讲述了一段一对恋人虽阴阳隔世仍痴痴相恋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把片名译作《人鬼情未了》十分巧妙,一方面,这个译名准确提示了电影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造成欣赏电影的冲动。Cleopatra是以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的名字命名的电影,直译就是《克莉奥特拉》,但是中国人极少有人知道这位女王,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译作《埃及艳后》,既提示了片中主角的身份,也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三)深挖内涵以促进文化交流
很多英文电影的片名用词简单,似乎一看就懂,但事实上,简单的文字背后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应按字面直译,而应在理解其深刻意义的情况下灵活处理。Seven是一部美国惊怵片。一个自认为上帝的杀人狂按照天主教的七条死罪的惩戒教令杀人,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故事在第七天的下午七点结束,可谓“七”是故事主线。如果把片名按照字面直译为《七》,恐怕连天主教徒要想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颇费思量。把它译作《七宗罪》着实高妙,点名了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主要的宗教寓意,让人一看就知道电影内容和有关。类似的还有First Blood,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说的是“第一滴血”,也确实有人译作《第一滴血》,但是这种译法给人一种血腥和暧昧的感觉。实际上“first blood”是英文习语,意为“首战告捷”,因而译名《首战告捷》既做到了题目与内容的统一,也增强了电影的正义之战的味道,可谓精彩的译名。
(四)套用名句以提高艺术品位
影视片名的翻译中,如果能够套用文学作品的名词名句,会给人一种很有文学品位的感觉。奥黛丽·赫本曾主演过一部影片My Fair Lady,中文译名为《窈窕淑女》。这显然是套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使人们看到这个片名就明白影片的爱情主题,更主要的是这样的译名有高雅脱俗之感,很有文学艺术品味,相比之下,《我可爱的女人》的译法就颇为拙劣。同样的例子还有The Rocks,如果直译就是《石头》,看不出什么意思来。但是套用中国成语把它译作《石破天惊》,既铿锵有力地准确反映了影片内容,又以艺术魅力造成了悬念,很有吸引力。
四、结 语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第一形象和识别标志,有着很强的广告宣传的作用,成功的影片译名对译制影片的成功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要翻译好电影片名, 就必须在了解电影情节和目的语观众文化习惯的基础上,用新颖的措辞制造悬念,从电影内容中萃取精华提示核心内容,要深挖影视内涵以利于文化交流,套用名句提高艺术品味,从而使译名“兼具艺术欣赏性和文化传播性”[5], 不可随便地硬译、死译。否则,不仅不能传达电影应有的强大艺术魅力,而且误导观众,不利于文化交流,不利于影片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朴哲浩.影视翻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85.
[2] 张美芳.文本功能分析模型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02.
[3] 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46.
[4] 乔晓红.试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A].马志勇.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论丛[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03.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
②
③
2.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从文中看,第④⑤⑥段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是
4.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
5.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1.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
3.这三段尽管都强调了茶能“净化心灵”,但分别是从喝茶能使人内心变得“静”与“和”;能养成简朴的品质;能喝出和睦三方面来说明茶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先对个人的心态,再对人的品质,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来谈,三段说明,是按照茶的影响力由小到大,由对个人的影响到对群体的影响来说明的,按一定逻辑顺序,所以不能更改。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政治地位的提升,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加。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要求中国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已成为提升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加强传播中华文化的力度,目前我国已在世界各国建设了多所孔子学院,为热爱中文、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各国民众提供服务。汉语国际推广及孔子学院设立已成为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升温,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近180所院校具备招生资格。但是,与对外汉语事业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各高校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未能及时跟上,所培养的人才也远不能满足国内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当前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仍面临巨大挑战:孔子学院供不应求,对外汉语教师、汉语教材仍然严重不足。在这种新形势下,理工科高校如何构建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内外对对外汉语应用的紧迫需求,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等四个方面。
根据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被阐述为:“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高校并未能在当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体现上述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所采用的典型模式为:外语+汉语言文学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课程,实际上是将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狭义地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课程设置对复合型、创新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困难:
(1)如何在课程设置中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教育部规定,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应涉及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外语、中外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等多个学科。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总学分和学时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无法落到实处。
(2)如何科学地分配汉语类课程和外语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因此必须增加课程设置中外语类课程的学时,但将导致汉语类课程的学时受限,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汉语语言类课程、文学文化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也是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难点。
(4)如何协调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据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后能真正实现完全对口就业的比例并不太高。为了扩大其就业途径,应培养学生的其他就业技能,但这将需要特定课程的训练,由此也给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困难。
当前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但学生的就业形势却较为严峻。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较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从而使得学生具备从事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但如何做到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有机结合,是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有的高校并未开办留学生教育,无法向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据调查表明,有部分地方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从未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因此很难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
近3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该领域工作的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在2001年的时候,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进入高校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比例为34%左右,但该数字于近年已下降到不足20%;此外,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对口专业的人数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除了上述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某些高校对于对外汉语专业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认识偏差。由于对外汉语与中文学科具有较大的交叉度,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其学科特点不显著,没必要单独设置学科,这也体现了当前人们对该专业的理解程度偏低。在某些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较多课时都放在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真正用于学生实际教学能力培养的时间极其有限,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弱。
二、理工科院校设置对外汉语专业的注意事项
在理工科院校中,其学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理工类学科强大但文科薄弱。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特色学科都是属于理工类,包括: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可信软件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广西分中心;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都是在公共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与传统的文科院校、师范院校相比,其文科专业存在底子薄、基础不厚实的问题。因此,在设置新的文科专业时应充分考虑其文科弱、理工科强的特点,尽量结合学校的强势专业来发展交叉的新学科。 转贴于
根据我们对近年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习的留学生所作的统计分析表明,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或非洲国家,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用,如工程开发、外贸经商等。因此,如果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更容易与留学生沟通。而在获取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比文科、艺术类、师范类院校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可见在理工科院校发展对外汉语专业的必要性。
理工科院校所培养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不但能很好地适应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还能去国外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具有较强的汉语、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实用人才,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其就业也能够实现多元化。但是,理工科院校的中文专业相对不强,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中文本科专业,这将对开办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带来一定影响,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化、汉语言相关的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都会有一定困难。为此,理工科院校可通过内育外引的方式,引进相关专业的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三、适用于理工科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下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一套经过实践且适用于理工科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系统掌握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有扎实汉语基础和较高英语水平,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史素养和英汉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语言类、文学文化类及教育教学类等三个模块。
(1)语言类(汉语、英语、第二外国语)。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大学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汉互译、语言学概论、第二外国语(越南语)等。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熟练掌握英语,具备突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2)文学文化类。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礼仪等。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受到中国文学、英国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及较好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和外事活动能力。
(3)教育教学类。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等理论课程,同时安排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该专业的特色可体现为以下三点:外语类在总课时中所占比重较高,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同时聘请多名外教担任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英语口语)高于一般中文专业的学生;学生有较多机会参与校内、外实习以及国外实习和任教,积累较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利用我校计算机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优势,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培养与训练。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5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70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全国外语教育规划逐步系统化、科学化,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都分别对各自层次的英语教学明确提出了不同的跨文化交际的要求。高校课程的指导大纲对于教材编写的思想性原则明确表示: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特定文化的重要载体,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英语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中国文化,又要方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虽明确规定,教材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众多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很低,难以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结果相互印证了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这种文化缺失不但会妨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更阻碍着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大学英语教材多是以英美国家的文化为背景,对中国的文化介绍却很少,尤为欠缺的是对学生用英文表述本土文化能力的培养。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导致了中国的大学生盲目的推崇西方文化,而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与保护。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将英语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进行改造和继承,促进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这不仅是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要求,也是赋予全体英语教师的一个光荣使命。
一、了解现在高校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等词汇的外语熟知概况
在中部一所二批本科院校的一次单词测试中,其中一部分为40个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汉互译,这些词汇都与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班级里56名学生的测试结果却让英语教师出乎意料,只有约27%的正确率。其中,汉译英的正确率仅为19.1%,英译汉的正确率为34.9%。这说明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是学生掌握文化负载词的一个难点。其中,“一国两制”易于逐字直译,“豆腐”(tofu)基本上是拼音,“筷子”在中?W课本里就出现过,都只有不到一半的正确率。
同时,有84.9%的学生们觉得在用英语进行表达中国文化时,感到困难,表示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料有较大难度。充分表明,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和资料相对缺乏。但该校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应得到肯定和加强,倾向于加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我们的本民族文化意识,并希望老师“通过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英语学习”。
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
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在英语教学中,课程教材等对于西方文化一边倒的情况居多。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多强调的是西方文化的学习,而不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和中西方文化的互动。在教学时间角度上,关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如历史,地理,文化,习俗,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等)几乎占据了教材的全部篇幅和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精读课、泛读课及听说课的设计编排,大多也是采用的英美文化;测试方面,把学生对西方文化掌握的程度作为重要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话题时,捉襟见肘,无从谈起。
关于中国文化信息表达的外语素材较为稀少。以现在国内最为普遍的外语――英语教材为例,现行的英语教材中,过多强调是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对中国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交互作用上介绍的不多。大多数学生都建议在英语教材的编写中加入中国文化知识的讲授。九成多的学生认为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必须坚持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多数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也有同样的渴求。
三、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应对策略
面对如此困境,加深对英语课程的理解、对课程、大纲、教材、课堂、教师、学生等进行重新思考,才是解决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我国的教育部门和相关的文化部门应该共同协商来完善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的设置,让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不同文化,同时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中国的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重新认识中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或许能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现象提供新的解决之道。
首先,完善高校英语教学的大纲,不断改进高校英语水平的测试标准。在编写高校英语教学规划时,要立足于中国的本土文化,明确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从而制定合理的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弘扬中国文化的光荣职责。
其次,根据完善后的教学大纲,建立完善的高校英语教材体系,编写难度适中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学习内容。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在高校英语课本中可选取一部分外国对中国文化看法的文章,或者是对比中外在文化的某一方面的异同,再者可以选取中国的一些传统的经典文化作品,让这些大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对不同的文化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关于汉语典籍英译赏析的课程,以此来增加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的元素,使高校的英语教学更加适合时代的发展。
其三,在完善的教学大纲、合理的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培养能够胜任的教师。良好的师资是文化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卓越的教学成效出现的前提条件。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培养和塑造一批可以学贯中西的英语师资队伍。英语教师的英语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才能在英语教学中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才能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要不断完善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及时更新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其四,在外语考试等级测试中,可以将中国文化内容列入考试范围。考查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时,为了缓解学生对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陌生感,教师可以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关于文化内容的试题,尤其是注重增加涉及中国文化或者是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测试,如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方式、关于中国文化话题的英语作文、以中外文化的比较为中心思想的英语小论文等。同时,可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中或者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中适当的增加关于中国文化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试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最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注重目的语言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并举,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掌握一些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进行一个对比教学,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与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促进大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基础外语水平及对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同步提高。
同时,关于中国文化在外语中的渗透等定向专题讲座和讨论会的定期举办,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进行探讨,帮助学生了解并积累一定的与文化表达相关的语言素材。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阅览书籍、查询网络、观看电影、收听广播等多种自主学习的途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方式,学生会、班委等也可以通过课堂口头报告、作文、小型课程论文或者文艺演出等形式,尝试应用与转述中国文化、对比中外文化等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入渗透,需要师生双方首先在意识上明确加强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并切实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积极努力地开展和实施中国文化教学,唯有如此,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才会有效地得到缓解和纠正。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季羡林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从1935年到1945年,他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
当时,季羡林租住在一个善良的德国老太太家里。在他住的同一条街上,还有一户叫迈耶的德国人家。夫妇俩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伊姆加德,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金发碧眼,皮肤白皙,而且活泼可爱。迈耶家也像其他德国人一样,把多余的房间租给中国留学生住。恰好,季羡林的好友田德望便是迈耶家的房客。季羡林常去田德望住处拜访,久而久之,便同迈耶一家人熟悉了。正在读博士学位的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年轻英俊,待人谦和有礼,又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迈耶一家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经常邀请季羡林来他家做客。
当时季羡林正在写博士论文,在送给教授看之前,还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样。热心的伊姆加德小姐表示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季羡林的论文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又修改得很乱,对伊姆加德小姐来说,简直像天书一样。因此,伊姆加德小姐打字时,季羡林必须坐在旁边,以便咨询。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
他们的心事很快被细心的迈耶太太看穿。这个开朗的德国老太太很喜欢季羡林,觉得他有学问、人品好。因此,她很乐意撮合女儿的这桩婚事。因而以后迈耶家凡有喜庆日子,招待客人吃点心、吃茶等等,迈耶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一对异国青年同时坠入了爱河。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季羡林当时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尽管那是一桩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于是,每当回到寓所,他的内心便充满矛盾与痛苦。他爱伊姆加德,伊姆加德也爱他。如果他们由相爱而结合,自己未来的生活大概会是幸福美满的。但是那样做,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这是违背他所受的教育和他做人的原则的,也是他无法办到的。认真考虑之后,这个对别人考虑永远胜过自己的国学大师最后决定压抑自己的情感,离开德国。
离别是痛苦的。季羡林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心里是什么滋味,完全可以想象。”1945年9月24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吃过晚饭,7点半到迈耶家去,同伊姆加德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
季羡林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迈耶一家到了瑞士。之后两人还通过几次信,但他回国以后就断了音讯。1983年,季羡林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伊姆加德,当然是杳如黄鹤。他只得无可奈何地说:“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恐怕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据说2000年时,香港某电视台的一位记者为了拍摄季羡林的传记片,曾专程到哥廷根去了一趟。最后终于找到了伊姆加德,并且访问了她。当年的伊姆加德小姐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然而精神矍铄。询问的结果更是出人意料:伊姆加德终身未婚,独身至今。而那台老式的打字机依然静静地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