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30 02:13: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通用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通用技术

篇(1)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启发;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16-02

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中在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门新课程,它不同于其它传统课程,其教学应立足实践,提高学生课堂实践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目前硬件设施匮乏情况下,组织好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呢?本人经过多次新课程的培训和五年多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针对落实教学活动这一难题,谈谈个人的理解和做法。

1.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全面推行教材中的教学栏目

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②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③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⑤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整个技术设计规律,必须从教材涉及到的一般知识入手,全面推行教材中的教学栏目。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网络教学条件,创设好教学情境导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探索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例如:(1)《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讲完,我就布置学生以身边的技术发展为主题、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以手抄报、小论文、辩论赛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技术知识进行梳理和充实。在学生上交作品中,技术知识内容充实,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不仅学会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还发挥个人在版面设计、绘画、制作等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更加关注自然、人文、社会。并从中精选一部分,在校园内开展学习通用技术手抄报展览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通用技术内容奠定了基础。(2)如《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本以陈晨同学设计制作木榔头为例介绍设计的一般过程,如果没有木榔头教具,老师讲解就显得比较枯燥,本人到一位朋友开的木器加工厂,亲自参与设计、加工,做了几个与教材相符的木榔头,拿在课堂上一亮相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找了几位同学做了技术试验。通过创设这一"很技术"的情境作为课的引入,使这节原本"很枯燥"的理论课上得丰富多彩,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讲设计一般过程,内容自然也轻松了许多。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内容的理解,课上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承重桥梁,其中不少学生作品也不乏新意,在课上互相展示一下学生也挺有成就感。

2.通过设计理念的交流,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

"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这是形容一些人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句俗话。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可以让学生举行作品设计交流会、对某个技术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制作思路进行介绍汇报。每年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我们都把学生期末的优秀手工作品进行公开展评,让全校学生们都去参观,并让作品的制作者现场演示和介绍。教师也可针对与教科书中的某个知识论点开展分组辨辩论,锻炼和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我们在《技术与设计2》的《系统与设计》一章的教学中,每个授课班中举行了辩论会,辨题为在一个系统中,各元素性能与整体性能之间的关系。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3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把整个辩论会过程拍摄为录像,以供学生们记念和保存。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3.燃学生设计激情,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按照课程标准,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不同的地方是,必须动手,不动手怎么改造世界?技术素养中有:技术知识、技术试验、技能操作、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特点要求。不是仅仅通过思考就能够得到的,所以要想使学生提高技术素养,必须有一个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例如:(1)老师首先在课堂上,呈现技术与设计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启迪学生设计思路,落实操作项目,创建技术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在过程中了解欣赏技术设计,点燃学生的设计激情。(2)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或买到的纸板、吸管等简单材料,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个人或集体参赛形式的校级创意设计比赛。设计作品既有各种造型便携式小板凳模型,也有时代感很强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帆船,神舟六号飞船、埃菲尔铁塔及桥梁等模型,(3)利用废旧饮料瓶,组织策划我校首届"水火箭"科技设计大赛。其中多件作品无论从造型创意、个性风格、色彩及工艺制作设计上,既体现火箭发展的前瞻性,也达到了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搭配合理、工艺制作精美的要求,其中有五件作品发射距离超过50米,还有一件作品取得发射距离100.1米的好成绩。

4.会设计表现,培养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在通用技术中,图样、模型和符号也是一种技术语言,是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很好载体。不管是把设计的产品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看懂,还是理解产品,了解产品功能,都需要会绘制和识读各种形式的图样,有的还要制作出它模型。草图通常可以很好地反映产品的外观,它能把设计思想变成一种可以用来与人交流的直观形式。图形在传达物体的尺寸、形状及功能方面比语言更有效,而模型能有效地将设计理念变成三维的现实。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各种优秀设计产品的图片、实物、模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如在上《技术与设计2》中《结构与设计》一章中,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中结构的精巧,我不辞辛苦找到了一个蜂巢实物给学生们看一看,摸一摸,学生们显然对这黄褐色的蜂巢奇特的六棱柱体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赞叹不已,并主动对六面形的特殊构造进行了探究。我适时地引导他们了解六面形结构的功能以及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飞机夹层、移动通讯机站,隔音墙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5.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加德纳认为,人际关系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对他人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据此做出的反应。

当今世界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以及生产与运用都离不开合作,合作不仅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人类达成某种目的的重要手段。我在通用技术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造纸实验)、分小组进行某个观点的辩论、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的讨论等等。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合作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使学生之间愿意沟通,愿意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态度。

其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学会合作。合作技能包括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意见并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从别人的语言、行为中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向,并能据此对自己做出适当的反应和调整;善于坚持原则,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学生在辩论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合作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一件为难事,而是一种共同承担风险,分担失败痛楚、分享成功喜悦的经历。

6.课堂评价促创造激情

我在学生评价上也动了不少的脑筋。我设计了一份课堂评价表,把随堂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节课前发给学生一份课堂评价表,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上课感想和创作的灵感及时地写在上面,做到评价和教学同步,及时对学生的情况做出即时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学生宝贵的创造萌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把评价的时间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充裕的时间,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 对学生的想法提炼加工,形成项目,申请专利,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技术带给他的愉悦。同时,学校的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学校建立了科技制作室,同时在学校礼堂举办了科技文化节,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创造热情。

总之,面对通用技术课程,我认为:技术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教学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利用通用技术学科教材新颖,富有活力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上培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所不能提高和训练的各种技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生活以及进入社会大家庭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 江苏教育出版社 顾建军主编

篇(2)

(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222006)

新课改实施后,通用技术课程推进取得一定成绩,但通用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仍然不理想。目前,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开发课例研究平台

开发基于网络的课例研究平台,主要包括课例观摩、课例研讨、问题聚焦、课例研究报告几个模块。具体操作过程是:首先,执教者通过平台提交上课的视频、教案、课件,然后课例研究组成员登录平台观看教学视频, 接着在课例研讨区展开交流与讨论,执教者总结研讨的内容,在问题聚焦区归纳出课例的主要问题, 最后由执教者上传课例研究报告。

(二)成立课例研究小组

课例研究是一个团队的教师共同协作去计划、教授、观察和改进一个特殊课例的过程。常见的课例研究是基于校本的,通常情况下参加课例研究的教师是学校同一教研组的, 也可以邀请教研员、专家。组成一个课例研究小组,是课例研究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课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位教师。如在通用技术课例研究中,首先应由市区通用技术教研员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成员由几所学校的通用技术骨干教师组成,由教研员定期发通知,组织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在市展评课等活动中开展,其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研讨。

二、如何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

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例开发首先要确定主题,这在整个课例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课例的主题直接决定课例研究的方向。实际上,课例研究的选题是动态的,在研究过程中也是不停地在“微调”,甚至还会重新概括主题。所以说,一个好的主题是通过课例研究最终确定的。

(一)从热难点问题中寻找主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 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贯彻了新的课程理念,但认真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等。教师的课例研究可以从这些新课改的热点问题去寻找主题。

例如, 许多教师不让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我们选择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中的“影响静态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作为课例进行开发,以“通用技术课堂学生自主探究试验”为主题。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制定试验方案、分工合作试验、研讨试验结论,展示实验成果等,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试验的目的。

(二)提炼教学中的问题为课例研究主题

教育教学现场是问题产生的发源地,可以滋生大量的课例研究主题。教师要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炼, 发现主要问题,从而形成课例的主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时,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于是,教师反思,得出结论: 可能是教材的案例不够吸引学生。所以,将“活用教材与学习效果”作为课例的主题进行研究,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重组,巧妙地设计了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更乐于学习。

三、课例研究的操作

首先,设计实施课例。课例的设计与一般的教学设计不同, 它具有浓厚的研究意味, 要围绕核心问题去设计。可以个人备课,也可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讨论教学策略,相互交流观点,设计出课例的实施方案。

其次,研讨打磨课例。组织研究成员现场听课, 或者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教案和课件,研究组成员作为课例研究者观察记录本节课。然后集中研讨,对整节课进行剖析,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改进,确定课例后续研究的重点。由执教者对原来的课例进行修改,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教学实践,并在网络平台上传新的教学片段, 再讨论、修改、实施。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完善教学方案,解决核心问题。

再次,反思课例。执教者在反复修改、实施课例的过程中, 有许多感受和想法,梳理、反思、提炼并撰写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不拘形式,但内容必须聚焦主题,要有实践的层面,也要有理论分析与提升。

篇(3)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技术修养

作为通用技术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与技术修养,如果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至少要有一桶水。

首先要吃透教材,看透教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空余时间还可以看一些其他的技术方面的书籍,有许多的概念经过对比,自身了解的就比较清楚,可以丰富教学案例,有利于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其次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吃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建构的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这门课虽然名为通用技术,但从头到尾都没有涉及某一门具体的技术,主要是讲些关于技术的概括性、抽象性的知识,如技术的性质、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等。如果照本宣科,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抽象难懂。为了加强这门课的吸引力,笔者的做法是在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后,额外补充一些日常生活的技术问题、例子或是科技上比较前沿的信息。例如,饭煮熟后,为什么会自动保温?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等。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既能认真听讲,又能积极参加讨论。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授课效果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能提高教学容量,又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更符合通用技术课的特点。因此制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基础。制作多媒体课件前需要准备大量资料,制作前要对已掌握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筛选,不能随便拿来就用。首先要围绕主题选资料。制作课件前要注意收集一些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关、相近的音像、文字资料,然后按照脚本的需要对资料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取舍,如在准备“初识结构”这节课,事前要准备诸多典型建筑的图片,而且大家越熟悉效果越好。从中挑选最合乎要求的,这样才能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择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将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

效率。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学生的主体性变得更为突出,但不可由此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合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因此,在使用教学多媒体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全面规划,合理搭配,适时展示,恰到好处,切不可牵强附会、既多又杂。

四、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所谓精讲,就是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大纲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讲解精辟透彻,画龙点睛,抓住实质和关键,讲在点子上。反之,如果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抓不住要害,讲不到关键之处,即使讲的再少也不能算精。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少讲,完全采取以学生学代替教师教的作法,是对精讲的曲解。

讲练结合,应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即讲练融合,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在其过程中分不清哪是讲、哪是练,才是讲练结合的最高境界,而不是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机械地分成两部分或若干部分,先是教师讲,后是学生练,这是讲与练的机械堆积,不是真正的讲练结合。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向45分钟要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要及时反馈,激励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和反思的能力;四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学习的局面。

篇(4)

教材与教学内容:必修2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能够区分这三种基本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在这一节前面,教材已安排了一个课时:从力学角度了解结构的概念,并且分析结构如何受力。经过前面的了解,学生对结构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对结构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不是很深入,例如这里结构为什么是圆的,那里结构为什么是由一些细长的构件组成等。

“结构的类型”这节内容正是在这种认知冲突中、在学生对结构作用的需求中,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所以本节课是让学生理解结构的作用。

二、预设的教学设计

题目是在通用技术教研组会议上布置的,虽然是校内的公开课评比,但是听课的人有可能比较多(学校领导也有可能听课),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首先从一些技术网站找了一些教学设计参考,然后通过QQ群探讨一些上课疑问(如在课堂做什么试验最合适,结构类型的显著特点是什么等)。渐渐的,我上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信心也越来越足。

1.新课引入――图片对比中引发兴趣、产生疑问。

在引入新课环节时,我的设想是:通过图片对比来导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构的类型。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结构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加深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2.有问共答――点拨回馈中突破难点、建构新知。

图片展示时间不宜过长,大概控制在2―3分钟内,然后就进入“有问共答”,我想象着学生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图片结构的形状不同,为什么受力的特点也不同,……这些具体的问题就正好突破了结构类型中的难点。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小组代表陈述,最后我点评和总结。

3.加强理解――生活中的结构对知识点夯实。

为了让学生对结构的类型理解更深入,我布置了以下两道题:

第一道:结构的类型的选择,由陷阱设置,引入一个组合结构。

第二道:列举生活中的壳体结构并说明这种结构具备哪些卓越的性能?(这里不需要小组讨论,学生单独完成。)

4.拓展提高――分层任务中面向全体、多元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做一个壳体结构的受力试验。试验的准备:乒乓球3个、纸板一张、书本。我设置了三个分层任务,主要考虑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水平和能力。

任务一:要学生用准备的乒乓球和书做试验,做到能够做试验。

任务二:在纸板上面尽可能放置书,能够分析受力的特点。

任务三:试验做完,要写试验报告。

三、现实的教学过程

经过几天的准备、策划,开课那一天,我满怀信心地来到班级上课。一开始学生对图片兴趣很高,对图片的思考也是一些很表层的问题,例如:这是水利方面的结构,那是汽车方面的结构等。后来经过提示,按照我事先设计的步骤,学生开始思考结构的形状特点和受力特点,同时复习前面第一节课的结构与力(5种力)。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和总结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结构类型的特点。接着仍然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让学生通过做习题来加强巩固,有些习题因为设置了陷阱,有些学生掉在陷阱里,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跳出了陷阱,然后我对三种结构和一种特殊结构类型进行总结。最后一个环节是试验环节,当我拿出乒乓球时,有些学生听说做试验,很兴奋。但是当我把试验的任务说完,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要做到任务三时,有些学生就不是很高兴了,做试验还要写试验报告。下面的情况,就与我事先的教学设计不同了,有些学生就在那里玩乒乓球,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做了(4个人一个小组,每个组只有3个球),还有些学生在那里玩杂技表演,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眼球,场景相当热闹(有的在玩,有的在做),这个场面是开课前根本没有想到的。最后,只有6组人在认真地做,能够写试验报告的几乎没有,受力特点分析也只有少数组完成,所以最后点评只能解读我的试验报告和受力分析。精心准备的三个分层次任务,只有少部分学生完成了任务。

四、“预设”遭遇现实后的反思――生成

为什么这次“预设”的设计会得到如此结果?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紧张等因素,我的课堂应变能力发挥得不自如。现在想来,我如果能够及时改变任务或者降低任务,能克服紧张心情,冷静从容,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过程,情况可能会好得多。

只要能达成目标,并非一定要自主探索,并非一定要分层次,实效性才是衡量课堂教学的关键。所以,课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只让大部分学生完成前面两个任务,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放弃实验。或许做完了第二个任务,学生自己也会主动思考第三个任务。

2.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从这堂课我想到,教师事先准备的教学设计可能与现实的课堂有冲突。作为教师,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虽然我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来设计教学,但是要知道教学的设计只是一种预设,不能原封不动直接用于课堂上,在课堂上要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试想,假如教师不顾课堂临时所发生的问题,死板地按照计划教学,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所撞击出来的火花就会被掐灭,这将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要想生成有效的教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理性对待周边的信息,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语言和话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学的生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就会火山爆发般地显露出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就随之大大地提高了。

篇(5)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93-02

通用技术是指除了信息技术以外的,内容较为广泛,是区别于专业技术、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目前学校不管是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课本的内容都比较有限,相关的材料更是不足,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那这种课堂将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创新意识。新课程理念引导我们:教学中要注重“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对通用技术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承载文字、声音、画面、视频等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继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面很广,很多的知识或相关材料课本只是粗略地提到一下,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或探讨。这就需要师生从因特网上搜索信息,补充教材的缺陷。基于这些考虑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我提出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进行整合的想法。

一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场所。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潜能。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后,教师可以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通过这种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讲授《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主动、轻松地掌握8个原则,我事先把学生分为4组,每一个小组负责讲解两个原则,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为了能更好地承担“小老师”这一角色,都积极地上网搜索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有效的筛选与重组。在最后的课堂教学中,每一组都以丰富、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很好地诠释了每一个原则。课堂效率非常高,课堂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使用信息技术的整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更好地走进通用技术世界,不但能轻松地掌握知识点,而且印象深刻。

学习《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三节“结构的稳定性”时,由于我校是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没有齐全的实验设备。在研究“影响结构稳定性因素”时,我自己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用木材、砝码、弹簧测力计等材料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实验装置。在课堂演示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若不借助其他设备,后排的多数学生将看不到实验过程及结果。于是,我请两个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并做现场的讲解,同时利用摄像机将实验过程放大展示在屏幕上,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知晓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1)结构的形状;(2)重心的位置;(3)底面积的大小。

2.巧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对课本中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利用动画、声音、视频等,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掌握理解。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未来”这节内容,我们如果仅靠教材中苍白的文字信息,根本无法使学生对技术的未来产生想象与憧憬。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自动烫衣装置、人体冷冻装置、用作肥料的手机与电池、太空移民、睡觉时机器帮你锻炼等。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未来有更直接的认识,同时也对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模型与提示。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自然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容易,教师教起来也就轻松了,课堂功效事半功倍。

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三视图”这节课时。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若只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效果可能不会很理想。因此我用CAD制图软件制作了3D的三视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这样学生通过CAD制图软件的运用学会了软件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学会了三视图的制图原理,对三视图的画法也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所谓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整合就是在原有的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用技术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但如果脱离了信息技术的辅助,就会缺少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若把信息技术融入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如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技术的制图”时,仅依靠尺子、圆规、三角板等制图工具,要完成一个较完善、专业的制图是有难度的。于是,我指导学生运用AutoCAD制作简易的2D机械制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械制图的难度,简化了机械制图的烦琐性,同时也将设计方案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又如在学习“知识产权及其保护”这节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假冒“邦迪”牌创可贴案、百事侵犯小企业商标权被告倒、天津“泥人张”胜了“北京泥人张”等。将实际的案例与课本理论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激发了学生思想的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搜索效果,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产权的意义,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学习《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木工工具及设备”时,由于我本身是信息技术出身,对多种多样的木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同时学校周围也没有合适的工厂参观。基于此情况,我搜索了各种木工工具的使用视频教程及使用注意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本身技术不全与教材内容不足的缺陷。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后,在接下来“简易木质板凳”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使用工具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有普遍的提升。

三 提高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这就要求通用技术教材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材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若我们仅依靠教材的内容或案例来进行教学,就忽略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技术内容延伸到高新技术、未来技术。

比如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技术的两面性”这节课时。教材中的案例明显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我将学生带到机房,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技术正面影响与反面影响两个观点。请学生通过因特网搜索各种技术带来的正反面影响,并进行课堂竞赛,看哪一组的同学找到支持自己组观点的案例较多。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不断找出现代先进技术给社会带来的两面性影响,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利用对技术两面性的认识,正确利用技术,为社会做出贡献。

又如学习《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时,教材中的案例固然经典,但无法使学生掌握更前沿的技术。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通过网上获取信息,通过具体的“控制画面”介绍控制的作用。接着,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介绍了音乐喷泉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自动热酒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神舟十号”带领我们遨游太空,精密制导导弹对所选目标进行准确无误的攻击等先进技术。学生通过这些展示的画面,懂得控制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

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摸索与创造,通用技术的教学要有较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利用一切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信息技术作为这些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学好通用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创造力。简而言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给通用技术教学带来的极大益处,积极倡导两者的有效整合,力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孙世强、鲍珑、陈玲玲.技术与设计1[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实践 展示 交流 优化

在通用技术课中培养探究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存在每一个教学内容之中。这就需要老师们认真分析教材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培养什么探究能力的因素,并逐步将这个培养过程形成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培养系列。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有这个自觉性,也要有探究精神。

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完成动手实践环节。我的技术制作课的安排,首先都是先对苏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温习。在这里提到一点,通用技术作为技术课,注重实践,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把握,这是立足教学的两个基本点,都不可放松。毕竟教材是以文字理论的形式出现,书本上的内容是将前人在技术实践中所积累的精华,教给学生,这是学生获取间接知识的主要途径。立足教材,设定准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项目的策划,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初我认为,只要场地,材料,工具准备妥善,相关知识储备充足,基本就可以应对了。这时有几个学生在制作课前,就来办公室问我,“老师,我们想做一个木制水杯架,想用铁丝连接固定。但是这个铁丝怎么截取一段呢,用剪子吗?”听到这,我从抽屉中拿出了钳子,指出了如何用钳子来截取铁丝。通过这个事情,我了解到,技能知识的储备同样重要,这关系到课堂效率,于是今后在课上要求学生对各种可能涉及到的制作工具的使用,加以掌握,或通过网上查询,或通过咨询老师家长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对课前知识储备和相关技能储备,要在课内课外时刻提醒着学生,“不打无准备的仗”的思想要贯穿始终,这是一种意识的培养,或许,这就是一种技术素养。

课堂上所展示的,所进行的只是技术制作课的一部分。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更占主要部分,尤其提到制作的目的性。问学生一些,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受何启发等等,带着目的性去调查需求、处理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问题,这是设计的开端。时刻谨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下面这个实例,是学生对学习生活中每天遇到的问题,书立摆课本容易阻挡视线,课本数量多占用了课桌的大部分空间。于是想通过一定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组的学生发现并明确了问题,制定出设计内容。这是课前准备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比如我在《稳固结构的探析》一节,课堂实录:

师:你们小组4名成员,从材料准备,分工情况,制作过程的意外情况处置,与初期草图设计是否一致等几个方面谈一下。

生:材料准备的比较充足,大体分工,有设计草图的组长指挥,两名成员进行底部支架的设计,一名成员制作上端的平板。至于意外情况,我觉得用皮筋连接略显吃力,不过熟悉了之后,就顺手些了,恩,基本与草图设计一致,利用了桁架结构并且融入很多三角形,应该比较牢固和稳定了。

师:那评价你的模型,主要出发点你会选择什么?

生:当然是稳固。

师:那是否稳固,如何得知呢?

生:……

生:技术试验。尝试,检验之。找点东西压一压。

(很自然的拿起书桌上的书本)

师:那你拿这些书质量多大?

生:……

师:不妨拿一样的。

生:对呀,字典来也。

师:设计制作方面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吗?

生:可以试着用质地更加结实的木条来制作,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导,相信学生,从展示交流,技术试验,评价优化,测试评估多个角度去理解模型制作带来的重要作用和深层含义,比如此案例中,学生会深刻认识到“技术试验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把主动的实践意识和严谨的操作习惯有机的结合起来。

学生最终制作的模型或是原型,进行亮点上的阐述。亮点这个词还是来自于我的一节技术制作课上,教学目标,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一组离黑板很近的同学,就对黑板擦的材料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地取材,窗帘的一小段下脚料,(图3)结果在实践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接着学生说:“老师我这个点子是不是很亮哦。”“当然,这就是创新,就是这么简单呀”我鼓励的说道。的确,“亮点”的出现既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制作设计价值所在,意识到价值体现在创新,认识到创新是设计制作的灵魂;又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亮点的介绍,有小小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作品中的亮点正是来自于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创新离我们很近,只要敢于发现,善于构思,勤于实践,善于就地取材,合理利用,“生活就是可以更美的”。技术探究不是模仿,而是优化创新。

篇(7)

然而,在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现成案例弃之不用,挖空心思地去想一些“大题材”;没有真正理解案例设置的目的,对之随意发挥或蜻蜒点水一掠而过;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味“拿来主义”。实际上,为了消除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畏难心理,教材编写人员精心选择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的简单实例。这些看似简单的实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技术原理、思想和方法,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时,不少教师抛弃了教材上的案例“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而举服装的发展,从树叶、兽皮、纺织到印染技术。虽然从字面上来看,“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这个案例很简单,但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这个案例是为了说明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的基本需求;更不一定能理解在思想方法方面,这个案例是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技术问题、分析技术问题;另外,从技术史的角度来说,灯火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用它来说明技术价值,更具有典型意义。“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案例是一个充满人文意蕴,饱蘸人文笔墨的人文素材,体现了观点与材料、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使“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观得到揭示和高扬,是引领全书的逻辑起点。像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抛之实在可惜。因此,案例的使用,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深入地挖掘,理解、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技术原理、技术思想和方法。

由于通用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一些例子可能会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学科教材中。教师应区分技术课程的案例与其他课程案例的不同研究视角,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重要的文本资源。比如在讲到“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时,为了说明“技术可以使我们合理充分的利用自然”,书中引用了《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的案例,都江堰,学生在历史课或地理课上都学过,但在通用技术课上引用这个案例,目的是要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都江堰是人们科学地依靠技术、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典型。

新课程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应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理解教材案例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案例替换或重新设计,但要注意把握好角度。

比如,我在讲到“技术的性质”这一节时,对“助听器的发明”这一案例就相应地进行了替换。助听器解决的是“听”的问题,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在听力方面基本都是正常的,对于助听器这一技术产品比较陌生,相反地,在“看”这一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因而,我在设计案例时,就从同学们戴的眼镜入手,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眼镜这一技术产品所解决的既不是吃的问题,也不是穿的问题,而是为了使视力有缺陷的人清晰地看到事物,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交流。最后,我还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别让这扇窗户蒙上灰尘”做为结束语提醒学生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将“听”改成“看”,看起来是“换汤不换药”,但这一过程渗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课本中案例的呈现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说明某一知识点而精心设置的。比如在讲到技术的创新性时,课本中用到了两个案例:“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有的教师只选取了其中一个,而对另一个弃之不理,这就违背了案例设置的初衷。在这里,为了说明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而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第一个是为了说明技术发明这一形式,第二个则是为了说明技术革新这一形式。在这个环节,考虑到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的两门学科,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因而,我又引导学生从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来看信息技术。计算机做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在它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发明也看到了创新。很多学生脱口而出“ENIAC”,接着我和学生一同回顾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 “从计算机发明到现在六十多年里,我们是否停留在ENIAC那样的庞然大物阶段”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顺利地说出了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通过这一师生互动的环节,我深深认识到:不要把案例像雪团那样一下子抛给学生,这样就失去了思考的乐趣,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感。

新一轮的课程强调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尤其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对于技术领域,这一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因而,对于课本设置的案例,一方面从知识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对待技术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平等的师生对话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培养情感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