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01:47: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合成材料,其抗压性能好,抗拉性能差,在结构中主要用于承受压力,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用量极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避免出现质量通病,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二、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质量水平。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强度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以28天强度为准,为结构安全和质量保证提供可靠数据。
4.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浇灌时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混凝土入模最短时间为温度20~30℃时不超过1h,10~20℃时不超过1.5h,5~9℃时不超过2h。(3)混凝土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工作顺利、连续进行。(4)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不吸水。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结。夏季将容器漆成白色,以减少容器所吸收的阳光辐射热。在夏季宜以1h的运输距离为例,处在白色容器中的混凝土,其温度要比一般深色容器中的至少低1℃。(5)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较长距离的运输时,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应保证缓凝剂掺量正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个环节,对每个工程进行具体分析,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以保证企业信誉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混凝土材料选择的技术要点
在土建施工中对混凝土原料进行选择时,应尽量选择诸如水泥、外加剂及活性掺和料等能使混凝土绝对温度降低的建设材料,上述材料能明显降低水泥水热化,进而不断延迟水化的进程。若降低水泥放热速度及其降温后的收缩,可使出现的温缩裂缝减少,节约建设成本,并提高经济合理性。
2混凝土配合比
在土建施工中,应注意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采用具有经济适用型的一些建设原料,并配置合理通过有关测试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并使其应用成本降低。
3改良混凝土和易性
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改良混凝土和易性能够明显降低泌水率,避免发生离析情况。在设计时还应避免发生配比与沙石含水率之间存在的差异,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检测,劲儿才能确保土建施工质量。
4应用活性掺和料和外加剂
将一些活性掺合料和比较优质的外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可明显提高水泥与集料交界位置结构状态的协调性,使界面粘结增强,进而混凝土抗拉极限可能获得最大值。
二.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规范
在浇筑混凝土时,因此项工作相对较为复杂,要提高施工质量,就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有关规定,才能使浇筑混凝土质量不断提高。在浇筑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方法: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有关参数进行检查,特别是钢筋所处位置、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垫块个数及预埋件安置表面与模板间相贴是否紧密等一些问题,与浇筑混凝土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关系,因此应严格进行检查。还要及时把检查后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利于这些信息的应用。另外,还应将钢筋上污渍及模板上的杂乱物品及时进行清除,等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的相关工作。对于发生移位或变形的模板、预留孔洞、钢筋及支架等构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证其模板上预留孔洞及缝隙确保其严密性,以避免发生堵塞。尤其是浇筑竖向分布混凝土结构物的结构特性方面,应严格按照自低至高原则,采取分层方法进行浇筑。也就是说,先浇筑在底部以确保水泥砂浆与混凝土具有完整性。在土建施工中,一起完成浇筑混凝土。针对应该暂停的情况,就要尽可能将暂停时间缩短,必须在底层没有完成混凝土前,将浇筑上层混凝土工作完成,保证混凝土运输、浇筑及暂停时间短于其初凝时间。针对暂停超过初凝时间的情况,应将施工缝预留,但此位置是新旧混凝土结合点,造成不良结合的效果,在构造物中形成薄弱点,因此应对施工缝预留位置,使其位于较小受剪力且容易施工,并在浇筑前根据设计要求,明确标识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在浇筑的混凝土入模后,就要及时振捣充分,使混凝土在新入模时将模板各个角落填满,并利用对分层下料及振捣的要求,严格控制每层厚度不超过规定数值。振捣上层混凝土应在初凝下层混凝土之前实施,保证混凝土上下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使混凝土密实性不断提高,浇筑时应制定由专人进行检查,对正浇筑位置的墙柱模板经常敲打,将对混凝土中造成影响的气泡排除,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具有正确外形,平整的表面、强度及其它性能与设计要求相符,进而使浇筑的混凝土质量提高。
三.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的几点建议
1关注工程结构物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热放热时,放热速度与最高放热时放出的热量直接影响水泥水化过程的进度。水化过程加快时,导致温度具有较大变化,直接威胁工程结构物总体质量。因温度具有较大变化,冷热不均,十分容易发生裂缝,将明显降低工程结构物性能,造成工程结构物不具有较强的经久耐用性。
2关注施工条件对配制混凝土的影响
在制作混凝土时,由于施工条件对配制混凝土将产生影响,主要在较差的原材料质量、不规范施工、相关保障制度缺乏,混凝土配料比不同于实际设计方案等方面的表现,造成混凝土质量不具有较高的强度。
3关注多种因素对浇筑混凝土时的影响
多种因素都将对浇筑混凝土产生影响,主要在混凝土浇筑前对运输方式的选择,预埋件安置表面与模板相贴紧密度,预留孔洞、钢筋、支架等构件与工程质量要求是否相符等方面表现。因产生的影响好似不太影响工程结构物,而且也相对较为繁琐,所以应在浇筑混凝土时提高重视,以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总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对于土建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工程交付后应用等方面都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应深入研究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而使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语
关键词: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及工艺;三峡工程
1概述
三峡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1m,枢纽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达2800万m3。如此巨大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总量,导致了三峡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的高强度施工。
1.1混凝土施工强度
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高峰集中在第二阶段工程,其混凝土浇筑总量达1860万m3。根据施工进展及总进度的安排,1998年为118万m3,1999年为458万m3,2000年为548万m3,2001年为403万m3,2002年计划完成142万m3。施工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999~2001年三年间,其中,以2000年的混凝土浇筑强度为最高,要求年最高浇筑量达到500万m3,月最高达到40万m3,日最高达到2.0万m3以上。
1.2混凝土施工手段
根据对浇筑强度和施工场地分析,采用传统的门塔机浇筑施工手段是不能满足浇筑强度要求的,必须寻找新型高强度的浇筑手段。
另外,大型门塔机浇筑方案从拌和楼出机口到浇筑仓,均采取间歇式给料方式,供料的中转环节多,供料效率低下,多座拌和楼与多座门塔机再与多个浇筑仓之间生产组合错综复杂,易于错料,更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1.3混凝土施工工艺
三峡大坝沿纵向分若干坝段,沿坝段分若干坝块,沿坝块分几十个升层,每个升层又分若干浇筑层。一个升层即构成混凝土的一个浇筑仓位。一个混凝土仓的施工全过程是从两个同步进行的流程开始的,一个流程是混凝土浇筑的仓面准备;另一个流程是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当两个流程汇集到一起时,便形成仓面混凝土浇筑流程,紧后的流程则是混凝土护理。如此循环推进,三峡第二阶段工程高峰期大坝施工部位将出现20多个仓面同步浇筑的景象。
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如散装钢模板,人工手持式振捣等已远不能满足如此高强度和十分复杂的混凝土浇筑需要,必须相应采取新的施工仓面配套和施工工艺。
2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布置及方案
以塔(顶)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的施工方案总体思路是:塔带机浇筑一条龙作业,生产效率高,适应于连续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承担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任务;配备大型门塔机、缆机等作为辅助设备,负责金结安装、备仓、仓面设备转移和浇筑部分混凝土等任务,避免因塔(顶)带机的工况转换而影响效率。拌和能力的配备留有一定余地,以利塔(顶)带机效率的充分发挥。塔(顶)带机供料线布置为一机一带,确保塔(顶)带机运行的可靠性。
2.1混凝土拌和设备
4个混凝土拌和系统,共7座搅拌楼,常态常温混凝土总生产能力为1960m3/h。各拌和楼均能生产7℃冷混凝土。
(1)布置在基坑下游79m高程拌和系统设置2座4×4.5m3自落式拌和楼,每座楼生产能力为320m3/h。此系统主要供应泄洪坝5#~23#坝段混凝土浇筑。
(2)布置在左岸厂房坝段上游面90m高程拌和系统设置2座拌和楼。4×6m3自落式拌和楼生产能力为320m3/h,4×3m3自落式拌和楼生产能力为240m3/h。此系统主要供应泄洪坝段1#~5#坝段、导墙坝段及左厂坝段11#~14#坝段混凝土。
(3)布置在左非泄洪流坝段下游120m高程拌和系统设置2座4×3m3自落式拌和楼,生产能力为2×240m3/h。此系统主要供应左非泄洪流坝段及左厂1#~10#坝段混凝土。
(4)布置在左岸进厂房公路左侧82m高程拌和系统设置1座4×3m3自落式拌和楼,生产能力为240m3/h。此系统主要供应左岸厂房混凝土。
2.2混凝土浇筑设备
主要设备有6台塔(顶)带机,塔带机与拌和楼连接的6条总长3800m的胶带混凝土输送线,4台胎带机,7台MQ2000型高架门机,2台25t摆塔式缆索起重机,1台K1800型塔式起重机,1台MQ6000型门机,2台300t履带吊。
(1)泄洪坝段在坝轴线下游76m顺坝轴线方向布置4台塔带机,主要用于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在坝轴线下游121m顺坝轴线45m高程的轨道上布置1台K—1800型塔吊和1台MQ2000型高架门机。其工作任务是,前期协助混凝土施工,后期以吊装金属结构为主。
(2)厂房坝段坝轴线下游44m顺轴线布置2台顶带机,主要用于左厂7#~14#坝段混凝土浇筑,坝轴线下游65m顺轴线120m高程的施工栈桥上布置2台MQ2000型门机,专门用于输水压力钢管和水轮发电机埋设件的吊装。
(3)厂房部位在厂房下游面距坝轴线195m的30m高程顺坝轴线方向的轨道上布置4台MQ2000型高架门机,用于左岸厂房部位的混凝土施工。
(4)缆索起重机的布置2台摆塔式缆索起重机为厂坝第二阶段工程施工提供了一个空中走廊,主塔设在左非泄洪8#坝段185m高程上,副塔设在导流明渠纵向围堰坝段160m高程顶部,跨度1416m,在坝轴线长度方向可控制整个厂坝第二阶段工程的长度,宽度可控制从坝轴线以上15m至坝轴线以下65m,即2台缆机可控制上下游方向80m宽度且在工作区域宽度方向相互搭接20m。
(5)公用设备第二阶段工程厂坝部分分3个标段,由3个施工企业负责施工。4台胎带机、2台300t履带吊等业主拥有的移动性强的设备不固定在一个标段使用,根据施工需要可灵活调配。
3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仓面配套及工艺
采用塔(顶)带机浇筑混凝土,其浇筑强度将成倍地提高,因此,对浇筑仓面各项资源配置无论是容量还是数量都将明显增加,对仓面组织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将显著提高。
3.1塔(顶)带机浇筑的仓面配套
3.1.1仓面设备配套
(1)平仓机:一般每1个塔(顶)带机浇筑仓配置1台平仓机和平仓铲,死角部位辅以人工平仓振捣。
(2)振捣机:对于素混凝土或钢筋不太多的混凝土浇筑仓,通常配备1台8头平仓振捣机加3~4部手持式振捣棒或者1台5头平仓振捣机加4~5部手持式振捣棒。对于钢筋非常密集或有水平钢筋网和过流面等比较特殊的仓位,振捣要求比较高,一般不配平仓振捣机,直接配5~8部手持式振捣棒用人工振捣。
(3)喷雾机: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每仓配备2~3部摇摆式喷雾机。
3.1.2仓面人员配套
(1)施工人员应按照仓位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一般素混凝土仓、少筋混凝土仓配备8~12人,多筋混凝土仓、水平钢筋网仓、过流面混凝土仓配备11~16人。
(2)仓面配备值班木工、钢筋工、预埋工、电工和止水专职人员。各工序值班、带班人员至少1名到位,并挂标识牌。
(3)仓面上配置专人分散集中的粗骨料。
3.1.3仓面工具配套
(1)每个浇筑仓至少配置2桶、2瓢、3锹用以仓面处理。
(2)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骨料分离及骨料集中现象,每个浇筑仓至少配备2把专用耙
(3)配备2~3只真空吸水管,用以随时吸除仓面的混凝土泌水或集水。
(4)配备2台洒水器,用以收仓后对仓面洒水养护。
3.1.4其它器材设施配套
(1)在混凝土开仓前,保证风、水、电通畅。
(2)采用平铺浇筑法施工时,浇筑仓应准备保温被待用,随着平仓振捣的进展,及时覆盖保温被,保温被之间应有10cm的搭接长度,以确保保温效果。
(3)雨季施工时,仓面配有彩条布和钢筋等材料,搭设活动防雨棚等。
3.1.5仓面组织管理
为保证塔带机浇筑混凝土一条龙正常运行,需建立一个组织严密、运行高效、信息反馈及时的仓面组织管理系统。
(1)综合协调系统:对混凝土一条龙施工提供技术、质量、安全、机电设备保障,确定拌和楼、浇筑手段及开仓时间,协调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组织处理突发事情。
(2)浇筑系统(仓面指挥):仓面指挥由浇筑队长担任,负责浇筑仓面的组织指挥,对仓位的要料、下料、平仓振捣、温控、排水等负责,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3)操作系统:由调度室负责组织、协调,确保各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拌制合格的混凝土,并使混凝土准确、快速入仓。
3.2仓面工艺设计
3.2.1设计原则
仓面条带布置要尽量简化,标号切换次数尽可能少,塔带机运行线路要短且易于操作,整个下料过程要易于实现,资源配置要充分,来料流程要优化。
3.2.2浇筑方法及强度要求
(1)平浇法:该方法适合于塔带机高强度、快速运送混凝土的特点,在低温季节,除仓面钢筋特别多、结构特别复杂部位外,均采用平浇法浇筑。在高温季节对于仓面面积小于500m2采用塔带机入仓时,亦采用平浇法施工,浇筑时铺层厚度可按照35~55cm下料。
(2)台阶法:对于仓面面积大、钢筋密集、结构复杂的仓位,经监理批准后可使用台阶法浇筑,以满足温控及覆盖前混凝土不初凝等条件要求。台阶的一次铺料宽度控制在8~10m以上,接头部位台阶宽度不小于3~4m。
3.2.3仓面设计的内容
仓面设计标准格式包括以下内容:
①仓面情况,包括仓面所在坝段、坝块、高程、面积、方量、混凝土级配种类要求,仓位施工特点等;②仓面预计开仓时间、收仓时间、浇筑历时、入仓强度、供料拌和楼;③仓面资源配置,包括机具、工具、材料、人员数量要求;④仓面设计图,图上标明混凝土分区线,混凝土种类标号,浇筑顺序等;⑤混凝土来料流程表;⑥对仓面特殊部位如止水、止浆片周围、钢筋密集、过流表面等重要部位指定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质量工作;⑦对特别重要部位,必须编制专门的施工措施;⑧仓面“浇筑情况评述”,收仓后,由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该仓混凝土浇筑情况进行简要评述,对可能存在的浇筑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仓面设计由浇筑单位提出,一式六份,经监理批准后除班长、质检员及监理随身带外,还应视情况复印送给有关部门(如拌和楼试验室、塔带机操作人员等)。
3.3塔(顶)带机浇筑新工艺
混凝土快速优质施工,给浇筑工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除对模板工艺、钢筋工艺、预埋工艺外,对许多传统工艺进行了改革。
3.3.1供料工艺
(1)供料皮带上设置遮盖或保温措施。
(2)建立有效的楼(拌和楼)—带(供料皮带)—机(塔带机)—仓(浇筑仓)之间的通讯联系或自动监控系统。
(3)皮带卸料处设置挡板、卸料导管和刮板,以避免骨料分离和砂浆损失。
(4)塔带机输送系统装置冲洗设备,卸料后及时冲洗供料皮带上所粘附的水泥砂浆。冲洗时采取措施防止冲洗水流入新浇混凝土中。
3.3.2布料工艺
(1)布料层面处理:用塔带机浇筑四级配混凝土时,为便于塔带机运输,第一层层面处理一般不采取传统的水平层面铺砂浆的方法,而改用小级配混凝土或同强度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具体为:迎水面至排水管前缘区域,采用20cm厚二级配混凝土;其余部位(包括中块)采用三级配富砂浆混凝土,层厚为一个浇筑坯层,约40cm。
(2)布料方向与次序:当平浇法浇筑时,迎水面仓位铺料方向与坝轴线平行;上块浇筑方向从上往下,下块浇筑方向从下往上,中间仓位视仓面情况确定起始下料点;
基岩面、凸凹不平的老混凝土面及斜坡上的仓位,由低到高铺料;
仓内采用多种标号混凝土时,原则上先高标号后低标号的下料顺序,保证高标号区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有廊道、钢管或埋件的部位,卸料时,廊道、钢管两侧均衡上升,其两侧高差不得超过铺料的层厚。
当采用台阶法浇筑时,从块体短边一端向另一端铺料,边前进、边加高,逐步推进并形成明显的台阶。浇筑坝体迎水面仓位时,采取顺坝轴线方向铺料。
(3)铺料厚度与宽度:铺料厚度视混凝土入仓速度、铺料允许间隔时间和仓位大小决定。劳动组合、振捣器工作能力等要满足浇筑的需要,必须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覆盖上一层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时,铺料层厚度一般采用50cm;采用台阶法浇筑时,铺料层厚度一般采用50cm。对于升层高度1.5m的仓位,铺料宽度取10~12m;对于升层高度2.0m的仓位,铺料宽度取8~10m,台阶宽取2~3m。
3.3.3下料和振捣工艺
对没有钢筋的仓面,塔带机下料时,下料导管卸料口距仓面应不大于1.5m,并均匀移动布料,堆料高度不宜大于1.0m,以免骨料分离。布料条带清晰,并有足够宽度。在模板周围布料时,卸料点与模板的距离保持在1~1.5m,人工分散粗骨料后,再用平仓机将混凝土就位。在止水、止浆片和预埋件部位布料时,严禁下料导管直接下料,由人工送料填满。
在进行水平钢筋网浇筑层混凝土下料时,尽量降低下料高度,一次卸料的堆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浇筑坯层厚度不大于30cm。竖向钢筋部位卸料时,卸料部位应离开钢筋0.5~0.8m,并加强人工平仓。
台阶法浇筑时,平仓振捣机站在中间(第二层)的台阶上,覆盖范围比较理想;平层法浇筑时,平仓机一般站在层面上,紧跟下料接头,随时下料,随时振捣。
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以避免欠振或过振。
使用塔(顶)带机浇筑的大仓位,应配置振捣机振捣。使用振捣机时,振捣棒组应垂直插入到混凝土中,振捣完应慢慢拔出;移动振捣棒组,应按规定间距相接;振捣第一层混凝土时,振捣棒组应距硬化混凝土面5c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头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作业时,振捣棒头离模板的距离应不小于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
3.3.4养护工艺
(1)长期流水养护:根据现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一般为14d,重要部位养护到设计龄期;但三峡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体工程普遍采取了长期流水养护。针对这一要求,再采用传统的人工洒水养护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推行新的养护工艺。
旋喷洒水养护适合于28d以内的较长间歇期仓面养护。方法是在浇筑仓面按一定间排距d设置360°旋转式喷水嘴,若喷水嘴喷射幅度为B(m)则取d=0.8B保持旋喷嘴始终不停地工作,即可做到长流水养护。
喷淋管(花管)养护适合于正常上升仓位的四周垂直面或长间歇期仓面养护。方法是沿仓位边线在模板上口(用于对仓面养护)或支腿(用于对侧立面养护)上铺设花管。所谓花管即在管壁上均匀布钻一排细孔的口寸钢管,使用时,将管两端封堵,水雾通过细孔喷出,洒在养护面上。给花管不停地通水,便可保持长流水养护。
(2)仓面覆盖养护:覆盖保水养护。该方法适合于大于28d的长间歇仓面养护。方法是在养护仓面全面覆盖养护材料,如隔热被,风化砂或土等,给覆盖材料浸水并始终保持覆盖材料处于水饱和状态,即可满足养护要求。
覆盖洒水养护适合于夏季正常上升的仓面养护。由于仓面蒸发快,仅采取洒水养护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仓面覆盖材料洒水养护效果较好。
(3)养护组织管理:在三峡混凝土施工中,养护与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浇筑并驾齐驱,已经成为一项工程。浇筑仓均配置专职养护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养护实施的记录由养护专业人员及时记载,并做到真实、详尽。
4结论
[论文摘要]膨胀剂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大量应用,根据目前市场膨胀剂质量现状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提出如何正确使用混凝土膨胀剂。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底板、侧墙、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均掺有适当的膨胀剂。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适量的膨胀剂来补偿其收缩,是防止或减小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一、膨胀剂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一)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明,膨胀剂采用何种方法不明确。当使用粉煤灰掺合料时,配比又应当如何设计?在配制防渗混凝土时,按规范规定: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如掺入粉煤灰,则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kg/m3,以此为基准设计膨胀剂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各厂的水泥和粉煤灰活性不同,各地砂石质量差异较大,施工选用混凝土的坍落度也不同,因此,试验室应参考以往的经验,结合试验中得到的技术参数,确定基准混凝土的水泥和粉煤灰单方用量,再计算膨胀剂的掺量。
(二)大多数施工单位委托试验和与混凝土搅拌站签定合同时,只要求提供满足掺膨胀剂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和抗渗等级的配合比数据,不提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指标。存在膨胀剂“一掺就灵”的盲目思想,这是使用膨胀剂的最大误区。根据GBJ11988规范,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特性指标是: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0.015%。膨胀剂主要用途是补偿收缩,根据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防水工程的底板、侧墙、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在一定范围内为宜。不同的结构部位的抗裂要求不同,因此,膨胀剂掺量是不同的。由于膨胀剂与水泥及减水剂(泵送剂)之间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在同一配合比下,使用不同的水泥及减水剂(泵送剂),混凝土产生的膨胀率也不同。必要根据工地原材料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试配。
(三)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则受到钢筋和邻位的约束。试验表明,带模养护的膨胀混凝土试件的限制强度比自由强度高10%-15%,所以,不必担心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强度下降。不能以7d自由强度作判断,应以28d强度是否达到试配强度为准。
(四)膨胀剂掺量有意和无意少掺是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又一个误区。现实中发现,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工地和搅拌站没有专门的膨胀剂计量装置,靠人工以斗代秤加料,由于监督不力和人工加料的随意性,大多是少掺。更有甚者,某些搅拌站从经济利益出发,故意少掺或不掺膨胀剂。
(五)有的用户拘泥于膨胀剂的推荐掺量。如某产品掺量为10%-12%,在特殊结构部位用户却不敢超过12%,这也是使用的误区。实际工程中,如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要用大膨胀率的膨胀混凝土填充,要求混凝土膨胀率达到0.035%-0.045%,混凝土强度提高5MPa,要掺入14%-15%膨胀剂才能达到。如只限于掺12%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可能开裂,所以,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科学地掺入不同数量的膨胀剂,才能达到补偿收缩的要求。
二、关于复合膨胀剂
复合膨胀剂是用膨胀剂和化学外加剂配制的产品,可用于拌制缓凝、早强、防冻和高性能的泵送混凝土。该产品曾列入《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JC4761998中,但在实施中发现不少问题:
(一)质检部门对检测提出要求。复合膨胀剂由于掺入减水剂、防冻剂等化学外加剂,膨胀剂使用砂浆检验,化学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检验。检测十分繁杂,而结果往往相佐。如膨胀剂规定碱含量≤0.75%,由于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和防冻剂中含有硫酸钠,故碱含量往往超标,由于复合膨胀剂中掺入减水剂,容易蔽盖了膨胀剂本身的质量问题。
二)混凝土搅拌站提出:由于水泥品种不同,按厂家推荐的复合膨胀剂掺量,难以达到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有时坍落度损失大,难以泵送,这时,搅拌站要增添泵送剂才能达到,使用麻烦。基于上述两条理由,新修改的JC4762001标准中,已取消《复合膨胀剂》这种产品,请使用单位明鉴。但是,复合膨胀剂具有多功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如用户愿意使用复合膨胀剂,生产厂家可按用户要求提品,但要做好现场售后服务工作。
三、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建筑结构抗裂抗渗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设计单位推荐使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作为一个防裂措施,但部分技术人员对膨胀剂的正确使用不了解,也存在一些误区。
(一)在设计图纸上指明厂家和掺量是错误的,合理的说明是:“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标号、混凝土水中14d限制膨胀率大于0.015%(或者根据不同结构部位提出更高的膨胀率)。”这样,可以由用户选择膨胀剂厂家及其合理确定掺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变形(膨胀和收缩)与限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膨胀要通过钢筋和邻位约束才能在结构中建立预压应力。所以,要求设计者采用细而密的配筋原则,个别开口部和墙柱连接处由于应力集中易开裂,应增添附加钢筋。由于墙体难施工、养护差,受外界温差影响大,易出现纵向裂缝。要求墙体的水平构造筋的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在0.5%左右,在墙中部1m范围内,水平筋的间距加密至80~100mm,形成一道“暗梁”,以平衡收缩应力;水平筋应放在受力竖筋外测,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四、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施工单位对建筑结构的裂缝十分头疼,认为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就能迎刃解决,这也是个误区。除了设计上保证合理配筋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足够的限制膨胀率外,施工管理则是关键。
(一)工地或搅拌站不按混凝土配合比掺入足够量的膨胀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造成浇筑的混凝土膨胀效应极低,何以补偿收缩?因此,确保膨胀剂掺量的准确性极为重要。
(二)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以保证膨胀剂和水泥、减水剂(泵送剂)拌合均匀,提高其匀质性。
(三)混凝土布料,震捣应按施工规范进行。
(四)膨胀混凝土要有充分湿养护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膨胀效应,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提出更严格的养护要求,养护期不小于14d。
(五)边墙出现裂缝是个难题,施工中应要求混凝土震捣密实、匀质。有的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浇筑混凝土12d内就拆模板,其实这时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最高,早拆模板造成散热快,增加了墙内外温差,易于出现温差裂缝。施工实践证明,墙体宜用保湿较好的胶合板制模,混凝土浇完后,在顶部设水管慢淋养护,墙体宜在第5d拆模,然后尽快用麻包片贴墙并喷水养护,保湿养护1014d。
(六)即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墙体,也要以30-40m分段浇筑。每段之间设2m宽膨胀加强带,并设钢板止水片,可在28d后用大膨胀混凝土回填,养护不小于14d。
(七)底板宜用蓄水养护,冬季施工要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楼板宜用湿麻袋覆盖养护。
(八)即使采取各种措施,尤其C40以上混凝土,墙体也难免不出现裂缝,有的12d拆模板后就发现有裂缝,这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要设法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早期水化热。
(九)混凝土浇筑完后,建筑物进入使用阶段,有些单位不注意维护保养,在竣工之前就出现裂缝,这是气温和湿度变化引起的,因此,地下室完成后,要及时复土,楼层尽快做墙体维护结构,屋面要尽快作做防水保温层。
[论文摘要]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骨料的选择。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二、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大体积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以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
(一)计量。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每工作班正式称量前,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二)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拌制时间,驻站工程师每一班抽测2次。搅拌完成后装入运输车时,即要求每车测定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分层等现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三)运输。根据路线的比短、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车离开搅拌站后不得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混凝土坍落度在运输过程中损失超过40mm或混凝土到达浇筑点温度大于25℃,不得浇筑到作业面。要求从每个搅拌站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一辆混凝土罐车,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因大体积混凝土方量较大,要求搅拌站派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指挥、联络、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
(一)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二)混凝土振捣方式。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三)泌水处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四)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
(五)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四、加强混凝土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五、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就可以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工程建设,2006.
(一)豆腐渣工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出现的豆腐渣工程都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很大的联系,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对工民建筑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很多建筑物出现了大面积漏水、渗水、裂缝、麻面、露筋甚至是坍塌等严重工程问题。豆腐渣工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加强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采办人员、施工领导以及工人思想素质不成熟,偷工减料,敷衍工程也是导致混凝土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一大因素。据很多新闻报道,大部分建筑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某些人员为谋私利以次充好,在建筑材料上做手脚;还有一些施工队为了赶工期赶进度非常不负责任地不顾施工质量的加快施工,也是导致混凝土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之一。所以,提高相关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三)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混凝土施工是一件是十分繁琐的工作,在建筑工程中,钢筋与混凝土起着挑大梁的作用。其中混凝土是由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砂、石等原料搅拌而成的,影响混凝土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是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例,而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受很多环节的影响,从出厂到运输、储存、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稍有疏失都将影响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二、工民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对施工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工民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问题引起重视。第一要选择质量好、信誉好厂商作为混凝土原材料供应的长期合作对象,保证原材料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的资质、产品的合格证;第二要有专业人员对施工即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
(二)对采办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进行培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时候小细节恰好是引爆大问题的导火线。工民建筑混凝土质量安全的控制不但与施工原材料有关,还与相关的采办人员与施工人员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对采办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提高采办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素质,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以此充好、偷工减料的局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素质,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更加专业负责。
(三)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要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安全,就要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张勇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工程公司014010置。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与含水率进行调整,还要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以及砂石表面含水率,换算试验室配合比为施工配合比。例如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骨料中因含有超逊径颗粒含水量超过砂石表面的含水量,但在实验室里混凝土配合比因不包含超逊径的颗粒一般情况下处于饱和面干的状态,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验室中的混凝土配合比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换算,调配出合理实用的混凝土。
衬砌混凝土技术,是指在工程施工中,使用混凝土砌块进行衬砌,以防止围堰变形或者坍塌。衬砌技术通常在隧道工程、水利渠道中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常用的衬砌技术是整体灌注混凝土衬砌,这种技术有利于实现全程机械化施工,使得水利渠道工程具备良好的防渗性和整体性,工程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方便利用金属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应用衬砌混凝土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渠道的输水能力,增强工程耐久性,还可以减小渠道的断面尺寸,节约施工成本。从结构方面分析,现浇衬砌渠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在对其进行选择时,需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地下水位、现场施工条件等,同时,为了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还需要充分考虑渠道水流量的大小以及防渗等级。
2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工程概况某水利工程渠道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流域,属于灌溉配套工程,灌区控制范围约5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41.55万亩。工程整体共包含6个渠系,设计施工工期为8个月。该工程处于河流冲击平原上,地下水储量丰富且水位相对较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渠道工程的稳定性和防渗能力,经现场勘查,决定应用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这里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简单讨论。
2.2施工准备(1)地基处理:在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工程的设计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确保放样的位置与尺寸切实符合设计标准,同时尽可能减少误差的存在。通常来讲,在渠道工程施工放样中,应该首先对渠口线和底脚线的位置进行明确,然后以此为前提,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土方开挖和地基处理,在不影响施工工期的基础上,通过自然风干的方式,尽可能降低地基土的含水量,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2)模板架设: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工作,保证其施工质量。确认合格后,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模板的架设,严格按照规范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进行,对于模板体系中重压的结构,应该设置多个控制点,方便进行质量检查和校正。模板的架设是衬砌混凝土施工的基础,需要引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保证模板相互之间拼装的严密性和准确性,确保其表面平整,不存在变形、错位、漏浆等问题。(3)混凝土配置:在衬砌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密实性将会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而其配合比则是影响混凝土密实度的关键,因此,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应该严把材料质量关,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石等,都必须进行严格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入场,对于不合格产品或者三无产品,应该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以免影响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水灰比设计工作。在混凝土配置中,如果水灰比偏大,则会造成混凝土孔隙数量增多,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如果水灰比偏小,则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增加工程成本。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充分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对水灰比进行合理设计。在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中,规定应该讲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同时,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合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温度、湿度、搅拌速度等对于水灰比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水灰比的合理性。(4)防冻胀材料选择:防冻胀材料主要是铺设在结构表面,以防止渠道因温度的变化出现裂缝。在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中,防冻胀材料多是选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利用其良好的吸水性、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等优势,确保衬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3技术要点(1)保温板施工:水利渠道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中,保温板施工时第一道工序,同时也是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保温板的铺设应该在保证地基平整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每一块保温板必须保证铺放平整、拼接严密,不存在缝隙,同时利用木楔或者竹签等固定在渠道坡面上,将相邻两块保温板连接位置的高差控制在2mm以内,避免裂缝的出现。(2)混凝土施工:在对衬砌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必须严格依照先坡后底,最后压顶的施工流程,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漏浇或者重复浇筑的现象。当前,我国在渠道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渠道边坡的衬砌施工,一般都是采用分块跳仓施工方法;对于渠道底部和压顶的衬砌施工,可以按照特定的方向连续进行。尤其是同一块混凝土板的衬砌,一定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导致施工中断,应该尽可能将中断时间控制在1h以内。在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需要确保其及时流槽入仓,及时振捣,避免其性质出现改变。(3)拆模及养护:一般情况下,如果气温正常,在混凝土浇筑初凝后,就可以对模板进行拆除。拆模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规定流程拆除,避免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而拆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处理,如在表面覆盖草席、浇水等,这个过程需要持续2-3周,以切实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