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9:57: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日对比 体态语 客体语 环境语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3.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版。
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中国元素;传统文化
“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其中包括面料(如:丝绸、棉、麻等);色彩(如:红、橙、黄、绿蓝等);装饰纹样(如:牡丹花、龙、凤等);款式(如:旗袍、中山装、立领等)以及镶嵌和刺绣等中式工艺。然而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表达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最爱从传统的中国元素为出发点,并使中国元素成为其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材料和为其提供服装设计时的灵感。随着设计师对中国元素的不断运用与挖掘,出现了很多具有民族美和现代美的完美服饰,并充分体现了“中国风”这一时尚领域的民族特色。然而在现代服装设计的时尚领域中,由于外来文化和精神的不断冲击,使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断发生改变,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特色在不断地被人们遗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笔者作为一名现代服装设计师,对现代服装设计中结合中国元素,使现代服装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综合的特性服饰设计,并实现现代服饰与中国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
1.1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不同时期的服饰都有着突显时代的典型设计和民族风俗。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服饰的设计被刻上了儒家的“烙印”。然而儒家的思想指的是礼仪仁道,并讲求中庸之道,在这种思潮之下,中国人的服饰都有着平等、美好、整齐、含蓄、端庄的民族特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着典型的中国文化,服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体,传达出时代的灵魂,并且能清晰明亮的反映着历史文化。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一件衣服的图案、布料以及款式不仅能反映出各种各样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还能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与特色。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宝贵素材,并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相融合的个性,以便用服装反映中国的灿烂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
1.2传统服饰的历史内涵。中国传统服饰往往有一种含蓄、端庄、典雅的美感,其与西方服饰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引起的。中国传统服饰风格通常是强调对称、强调线形、手工纹饰,为了突显中国人的含蓄、内敛的性格所导致的。中国传统服饰还体现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从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当时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并讲究服饰和季节、环境等因素相协调。同时,服饰的款式调配应与衣服的面料、色彩以及图案和谐匹配,并充分体现出穿衣者的身份、地位。中国传统服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意蕴,并在中国服装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中服饰设计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的结晶,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触发着“礼仪之邦”的中国蓬勃发展,为下现代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
2.1色彩明快对比又和谐统一。色彩是刺激视觉神经的重要指标,鲜亮明快的的色彩搭配不仅能体现出穿衣者的个性与气质,还能体现穿衣者的审美能力以及配饰能力。色彩犹如一个聪慧的人一样,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大红色代表着激情、勇敢、爱心;紫色代表着高贵、富裕;绿色代表着充满生机、环保、青春等等)。中国服饰色彩是源于传统的无色,是民族文化色彩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传统的色彩,搭配出独特、优雅的现代服饰,既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还能实现色彩明快对比又和谐统一的理念。
2.2图像特征。传统中国的图案特征主要从两方面突显,一方面是从其内涵来说。传统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点,体现民间的风情、民族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友好相处,都表现出了人们心灵的最深情感的真实性和抽象性。无论是八吉祥、暗八仙还是民间的吉祥图案,从其形式来看,他们的形象不但具有原有的自然景象,还有抽象的符号特征,其成为了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标志和人们灵魂和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从其内容来说。传统的图案在服饰上都会用线条描绘和色彩渲染,使其形成一定的规律和款式的图样花纹。图案源于生活,因此,为在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图案,设计师可以利用自然、人物形象以及植物动物来取材,并结合自己主观的意象来创造出更美的图案。
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1中国传统色彩带给现代服装设计的惊艳。色彩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不同的色彩能体现出穿衣者的独特个性,更能传达其内心的情感。民族色彩则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以及审美的重要体现,能直观地表现出一个民族服饰的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可见,中国元素中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设计师不仅要把民族色彩作为一门语言融入到其设计中,更要巴民族色彩的精神以及灵魂更生动形象的体现在现代服饰中,从而达到中国元素的传播以及民族文化内涵的传递,让人们在选择服装的时候能感受到中国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体现其个性的同时表现其爱国之心。如:大红色被广泛的使用在服装设计中,其红色不仅能体现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当今社会提倡人们实现“中国梦”的激情,还暗含着中国人民对喜庆、吉祥的追求,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特点与心灵真实的情感的特征。
3.2中国传统面料的运用。面料是服装的基础,面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款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形形的面料供现代服装设计选择,但是也无法抵挡传统的中国服饰面料的魅力,如:丝绸、棉、麻等传统面料都有着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现代服装设计增添浓厚的民族风情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增强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弘扬传统的中国文化。大部分现代设计师都喜欢运用丝绸和棉等面料,其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的朴素美,以及对服装设计的创新,并造就一批既时尚又具创新的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服装品牌(如:木真了、江南布衣等时装品牌)。
四、结语
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充分融合,使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延伸。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以及特点,对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论证了中国元素给现代服饰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成就,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和传承,让现代服饰在赶上潮流的同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商业-2010(36)
[2]期刊论文.传统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图案美中的运用-大江周刊(论坛)-2011(2)
论文关键词:市场细分,消费心理,中式服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特色的服饰文化正逐步在设计界崭露头角,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自生活,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在时尚舞台上显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是设计灵感的宝贵源泉,成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为依托的中式服装品牌无论是在款式的多样化、服装的品牌化以及市场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于国外品牌,国内服装品牌在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方面、在市场营销手段和市场运营水平方面都显得略逊一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终端消费需求为着眼点细分市场,充分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成功运作中式服装品牌的关键。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细分市场是熟悉市场的前提。市场细分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变量也很多,营销学上比较常用的重要变量有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等,不同的细分变量有着不同的细分结果,营销人员一般要根据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细分变量。细分后的市场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可达到性、实际价值性和行动可能性四个特征[1]。由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易衡量性和其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用频率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常用人口统计变量区分消费群体,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中式服装市场,初步选择性别、收入、年龄3个代表性人口统计变量为基础细分市场,分析每个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态度、消费方式等方面的调查,进一步找出将消费者分群的内在因子。以下分析均运用SPSS Statistics17.0进行统计分析。
1 以人口统计变量细分市场
1.1细分市场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性别、收入、年龄3个代表性人口统计变量初步细分市场,问卷发放400份,实际回收394份经济论文,有效问卷394份,频数分析结果如表1:
表1人口统计变量频数分析表
性别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男
153
38.8
38.8
38.8
女
241
61.2
61.2
100.0
合计
394
100.0
100.0
月收入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2000元以下
131
33.2
33.2
33.2
2001-4000元
38
9.6
9.6
42.9
4000-8000元
105
26.6
26.6
69.5
8000元以上
120
30.5
30.5
100.0
合计
394
100.0
100.0
年龄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8-25岁
34
8.6
8.6
8.6
26-35岁
111
28.2
28.2
36.8
36-45岁
184
46.7
46.7
83.5
45岁以上
65
16.5
16.5
100.0
合计
394
关键词:哈尼服饰;旅游语境;展演意义转化;设计传承
一、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服饰
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哈尼文化作为红河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发哈尼民族风情和梯田生态景观,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种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态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个与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台。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饰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压迫事项。
1.文化资本与消费符号
在持续的旅游接触中,哈尼服饰进入了本地人与他者共同构建的旅游场域中,成为本地人与他者双重视角中的关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义。哈尼族以前的服饰首先是满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深入,服饰作为民族的标志,成为一种展演性的文化符号存在,以此在市场交换中赢得经济回报。在舞台表演中,服饰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单独的哈尼服饰展,更多的是作为歌舞表演和接待来宾时的道具。还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饰出售和出租。传统服饰在旅游展演中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哈尼族的文化资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谋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饰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抱怨在炎热的夏季穿着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值得。
2.文化想象与身份认同
服饰作为外显性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标志。“它不仅是外来者的一种观察角度和认知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当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
当地的哈尼族认为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饰,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来。游客也认为他们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妇女的服饰。游客判断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项也主要是从服饰出发。服饰作为民族身份,在传统语境中与旅游语境中是有区别的,传统语境中,服饰代表的是民族的内部认同。我们穿着相同的服饰,我们就是同一个民族的。而旅游语境培养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觉意识,服饰作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确证,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协商的,是在两者的互动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语境对哈尼服饰的影响
1.旅游与哈尼服饰的复兴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变迁是绝对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来就受到强大的汉文化的包围,涵化现象已比较严重。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装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与求学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再穿民族服装。而在旅游的展演场景中,服饰是首要和必须展示的事项,为了突出民族特色,无论是官方视察还是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有意识地穿上民族服装,甚至会从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只是为了“穿民族服装的人多一点,好看一点”。
2.旅游与哈尼服饰的改变
第一,服饰形式的变化。展演中一套服饰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着褂子以突出姑娘们的窈窕身姿;绑腿不打了,换成了长筒丝袜。为了适应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装的基础上,形制上做了简化:褂子的袖口缩小了,裙子与围腰合二为一。首饰用买来的铜铝制品代替了传统的银饰,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各种装饰品。改动后是服饰只适用于展演场域,与日常生活场景无关。
第二,服饰功能的变迁。服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其独特形制与艺术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内在驱使的艺术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内部创造、欣赏和实用这种艺术品,它在维持族群认同与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进入旅游场域后,服饰作为民族艺术品成为商业性的为外在的消费世界而创作的,它向外界呈现了一种民族形象,作为族群边界界定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饰为了吸引游客目光获得经济利益为初衷,传统服饰的财富、地位、角色和伦理规范等诸多文化意义转化为哈尼族性标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丽的指称符号。
三、哈尼服饰在的运用与传承
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它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发展如影相随,颇具时代精神;现代设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对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髓。哈尼服饰图案是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能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一门新兴的却包含了古老文化内涵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世界范围的意义,蕴藏着丰厚的智慧,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把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时展的要求,两者可以相互发展,并行不悖。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华,它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途径,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启~扇全新的大门。
注释: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艺术的意义阐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9-1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施为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皮埃尔・布迪厄,康纳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邹洪颖,和晓荣.少数民族艺术在旅游业中的保护和利用――以丽江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J].思想战线,2006,(6)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笔者认为,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学生民族意识的提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关键词】:宗教;重形神;重风骨;内在灵性;秀骨清像
1、南朝佛造像艺术的分析
1.1背景:得到帝室的支持
由于社会的动荡,经济的发展,与外来文化艺术的吸收与融合,经过大分裂、大融合后,致使南朝时期,在艺术思想领域逐渐出现了与两晋不同的新格局。东晋时期,佛教势力渐渐传入,至南北朝开始,是佛教艺术逐渐从萌生走向高峰的至关重要时期,成为其各代名擅一时的艺术家乃至社会上下百姓对于佛教文化都抱有一种崇敬的心态,积极投身于艺术潮流之中,并出现建寺造塔、开窟造像的风气 。
1.2南朝造型的题材表现
在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题材较多,种类丰富。由于受南朝主流意识及南朝人士的审美特点的影响,浸润到了释迦像的造像着衣及服饰样式方面,致使南朝的释迦佛像的服饰多为褒衣博带佛衣,其着衣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民族融合的社会形势。综合南朝大部分的佛教造像,其造型题材虽有区别,但是所相处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其佛教造像的推崇人士的审美模式相同,从而各题材的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是完全一致的。
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南朝早期的佛教遗物与具有南北艺术风格相融合的佛教造像大量出土,正在矫正现代人们对于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发展面貌的整体认知,南朝佛教造像在当时时期所产生的巨大成就以及对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现在已逐步得到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同。
1.3南朝宗教创作观点
南北朝美术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宗教美术。宗教美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现实必然会决定着艺术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进步力量和衰颓力量的对立与斗争,都必然的会在艺术中反映出来。南北朝宗教美术的宏大的规模与巨大的创意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深厚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在表现技巧上也是有着跨越性的进步。虽然佛造像艺术在神态描写上表现的不够个性化,但也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特质。
2、谢赫审美主张
谢赫的“六法论”一直以来是衡量中国艺术科学又系统的审美准则与以及创作准则的重要依据,对中国艺术作品的审美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启发。因此以“六法论”的审美观点对他所处年代的佛教造像进行剖析。
谢赫“六法”的重要观念为: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中国的古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所评判的标准一直不以“内容”与“形式”为准则,而是以“风”、“气”“韵”“骨”的审美标准进行艺术审视,致使这些审美标准在当时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中国美学概念中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同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体用合一”“知行合一”,既有意识观念层面的精神内容,又有实施于具体实践的方法理论。
2.1重形神
关于“六法”,“气韵生动”是其总则,是统罩、统领其余五法的总纲领,强调创作者的内在灵性,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在谢赫品评二十七位画家时已透出了这一消息,例如,评论姚昙度的“画有逸才,巧变锋出,魑魅神鬼,皆能妙绝,同流真为,雅郑兼善,莫不俊发,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表现出姚昙度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高超的才能,这种极高的艺术表现才能不是通过后期的培养而形成的。 “气韵生动”作为形而上的精神内容,制约着艺术家的艺术传达向着体现活泼生动的效果方面发展,并同时把这种理念作为具象的艺术效果。在此时期,佛教造像极大地融入了南朝人士的审美情趣。整个造型的艺术特征比较显著,精神状态以及性格也较为生动。
2.2“以形写神”
中国佛教雕塑注重的是形象内在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过于注重外在的形体准确度的塑造,它通常都是通过对于艺术作品情感化的空间把握与处理,加上艺术创作者的直觉式联想想象与抒感,甚至增添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表现,由此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中国佛教造像给予人的感觉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直观,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气势逼人、一触即发的火气,而是像中国的书画那样用笔藏锋,将力量包含在其中,以其含蓄美、内涵美,给予人以更多品味的余韵。
2.3重L骨
谢赫的“骨法用笔”是通过艺术作品人物造型的描绘从而反应出人物特质的笔法以及线条的要求,“骨法”原本是对纸质以及帛上的绘画创作的笔法要求,然而现在用此法研究南朝石质材料的佛教造像,又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碰撞呢?南朝佛教造像最突出的艺术风格为“秀骨清像”,主要指的是佛陀或者是菩萨造型的外表皮体态较为削瘦,面貌较为清秀俊美,神情隽秀,双眸中深谙笑意的体态以及神态的造型样式,尤为亲切,充满飘逸高迈的独特艺术效果。这些样式与古印度佛教造像的造型、寓意都有所差异。其一为:由阳刚之气转变为清秀俊美之貌。其二为:由厚重简约的服饰风格转型为轻巧修饰风格。导致这种特征差异的因素是由于古印度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同时,受中国的儒道传统文化对于佛教文化的借鉴与改进的结果,佛教造像的气韵优雅的风格不免有几分儒雅之士的高尚在其中,同时,也包含着南朝世人对于佛教文化的虔诚与崇敬之心。
3、结语
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价值,对艺术作品从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对现当代艺术的传承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今后应当如何挖掘,使其成为拥有世界性意义的艺术文化价值,为人类今的后艺术文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着这一重要宗旨,本篇论文确定了研究的出发点,试图从谢赫的审美观点来分析南朝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融入了“六法论”中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对比阐述。从而使得中国古代雕塑领域的艺术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层次。
【参考文献】:
[1] 卢辅圣.《中国南方佛教造像艺术》[M].上海, 2004
论文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美特斯邦威;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不仅考虑的是销售职能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注意将产品、人员、广告、促销等职能内因素协调一致,更是要其他部门也都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销售和服务都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考虑。
美特斯邦威品牌自1995年创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多次跻身中国服装行业百强,曾荣获“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服装品牌”、“中国女性消费者最满意的品牌”等诸多称号。在美特斯邦威的成长道路上,一直离不开远见卓识的营销传播。可以说正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运用成就了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寻常路。分析美特斯邦威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也可以给诸多国内服装品牌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1 品牌定位
美特斯邦威品牌定位于16至25岁时尚而有活力的年轻人,倾力打造的是“一个年轻活力的领导品牌,流行时尚的产品,大众化的价格”。这一点从其看似西化的品牌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美特斯邦威”这五个字中,每个字都代表着品牌的一种特性:其中,“美”是指美丽,时尚;“特”是指独特,个性;“斯”是指在这里,专心,专注;“邦”是指国邦,故邦;“威”是指威风。独特的品牌名称正说明美邦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时尚个性的服饰,立志成为中国休闲服饰的领导者,以扬国邦之威。美特斯邦威还用自己设计的广告语“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为自己塑造了桀骜不驯的性格。这一切,都在消费者心目中造就了美特斯邦威年轻时尚特立独行的品牌形象。
2 产品关注
为了让产品引领时尚,符合品牌的前卫形象,美特斯邦威早在1998年就在上海成立了产品设计中心,还从法国请来一位顶级服装设计师担任集团设计总监,建立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师队伍,与法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知名设计师展开长期合作,每年设计服装新款式3000多款。美特斯邦威对产品的关注还体现在对休闲装市场进行细分,针对T恤、牛仔、羽绒服三个目标市场分别建立MTEE、MJeans、M.Polar三个产品类别,这三个产品系列分别树立了自己在各个品类专业而又时尚的产品形象。
3 形象塑造
美特斯邦威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一直不遗余力。在明星代言上,美特斯邦威在不同发展阶段先后花重金聘请了郭富城、周杰伦、潘玮柏、张韶涵等当红明星为品牌代言,切合品牌形象的明星和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让美特斯邦威从品牌建立之初就站在了行业的前列。在品牌发展壮大之后,美邦集团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与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专卖店,耗资一亿多元建立了一个系统使总部大厦可以随时调取系统内各地任意一家专卖店的实时图像,通过这个系统,美特斯邦威可以集中管理全国各地的旗舰专卖店,随时掌握各地专卖店是否做到了统一形象,统一宣传。
4 文化沉淀
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特质,只有通过文化的整合才能将企业糅合成一个整体。为了凸显文化的内涵,美特斯邦威投资两千多万元建成国内首座民间服饰博物馆,藏有从元朝至今服饰文物共五千余件,服饰博物馆的建成为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美特斯邦威还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员工俱乐部,创办了《邦威报》。为了培养员工和加盟商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美特斯邦威甚至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深厚的文化沉淀成为了美特斯邦威发展不竭的动力。
5 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