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14:11: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木专业导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分析与启示;公共卫生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里(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简称CEE),是获得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协会认证的专业。多年来,MIT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一直在全美国排名前十名,2014年被USNews排名全美本科环境健康专业第6[1],在全美乃至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无疑是MIT环境工程专业持续保持强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因为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已引发人们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环境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在环境工程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IT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分析,从中得到对我国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有益的经验。
一、MIT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概况
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发展能力,以应对现代社会挑战。使学生能将科学的力量融入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中。培养学生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界领导者和问题解决者, 富有终身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有能力就职于环境工程设计、教育、法律、医学和公共卫生等部门或行业,能够从事相关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工作。
学制:4年
学位:学士学位(Bachelo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总学分:384 units。说明:MIT几乎每门课都是12units,即每周12小时学时。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或设计或野外考察+学生课外准备三部分时间,无实验或设计或野外考察的为0。如Engineering Mechanics I(Units: 3-2-7),即工程力学I,周学时是12小时,其中3小时课堂教学、2小时实验和7小时课外自学(后文中只写总学时)。每学期每门课的1unit=14小时。2个6-unit的实验课程算1门课程。可以把MIT的学时等同于国内的学分。
教学日历:秋季(9月-12月);春季(5月-8月)
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大体如下:
(1)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MIT要求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一般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是每学期上1门。
(2)大学二年级,继续学习MIT要求的基础科学,同时学习专业基础课。
(3)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必修、限制性选修和任选)。第八学期主要学习毕业论文设计。
获取一个本科学士学位共需完成32~34门课程的学习。
毕业要求:修完MIT和CEE要求的课程,且每门课程成绩不低于3(5分制)。
二、MIT环境工程课程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即MIT的基本要求(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简称GIRs)和CEE的专业要求(Department Program) 。MIT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下[2]:
(一)基本要求(GIRs)
MIT的基本要求学17门课,共12×17=204学分
(1)6门自然科学
数学:从单变量微积分、单变量微积分及应用和微积分及理论I等3门中选1门;从多变量微积分I、多变量微积分II、多变量微积分Ⅲ、多变量微积分及应用和微积分及理论II等5门中选1门。
物理:从4门不同要求的经典力学课程中选1门;从2门不同要求的电力与磁力课程中选1门。
化学:从固态化学导论和2门不同要求的化学科学原理的课程中选1门。
生物学:从3门不同要求的生物学导论课程中选1门。
(2)人文、艺术、社科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简称HASS)
基础HASS课程:选3门不同类别的课程。
专业性HASS课程:选3~4门课程。
其他HASS选修课程:选2门或1门。
(3)科技限制性选修课
从生态学I: 地球系统、工程力学I和微分方程3门中选2门。
(4)设计实践课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论I和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论II。
(5)表达要求
4门写说表达课程。其中2门包含在人文社科类里,不再计算学分;另2门是与专业有关的课程,主修课中已有,也不再计学分。
(6)体育要求
一般要求第四学期结束前修成。要求通过游泳测试;上完4节体育课。
(二)、专业课程要求
(1)必修课程(Required Subjects)
必修课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共168学分。其中,与GIRs重复课程的学分为48。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78-02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已建立起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1]。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学术型人才上,从而保证高校及科研单位人才的连续性。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在数量上不断增多,导致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放弃科研单位和高校,逐步转向社会生产的其他部门[2]。今后,更多的硕士毕业生将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一线岗位,应用型高级人才需求加大,因此必须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确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预计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的50%以上[3]。然而,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
1.生源的特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大多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有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而是由于考研成绩不理想调剂到专业学位。这类生源不同于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2.培养目标的特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其中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企业实训经历,主要是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
二、存在的问题
1.认可度不高。认可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认可度不高。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宣传不够,学生对其了解不足,报考人数寥寥无几,最后的招生主要靠调剂,无形中造成学生自我贬低的心理;二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还不了解,加之目前培养模式还不成熟,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后在应用、实践方面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而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2.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教育部早在2009年教研1号文件中就提出了课程体系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5]。而实际上,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目前大多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指导老师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还是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并没有突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特色。
3.教学方式单一、内容过时。当前,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太过注重理论学习的缺点,课堂上仍然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互动较少[5]。而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应用更少,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在教学内容方面,一些高校仍沿用长期以来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不仅过于侧重理论研究,而且有些内容严重过时,不能及时体现由于科技进步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与实际脱节。
4.专业实践环节缺失。目前,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尚不到位,学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建设的力度不足,有些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甚至无处可去。实践基地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的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完善。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应用型的特定培养目标,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即校内和相关企业各一位导师。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培养情况来看,“双导师”制度在高校落实的并不理想。一方面,校内指导老师实践经验相对不足。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是科研工作,很多教师不具备特定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企业导师长期处于行业一线,忙于自身岗位的工作,闲暇时间较少,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指导不足。
6.学位论文应用性不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根据其培养目标和要求,选题应具有明显的应用性,针对具体实践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但就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质量的情况来看,不少学位论文缺少实践基础,理论性太强,没有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偏离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三、改进的方法
1.宣传力度。学校应加大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宣传。让考生在报考前充分了解什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学什么、怎么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增强社会的认可度。
2.课程设置。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科学开设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课与选修课,以及为取得行业执业资格开设的专业培训课程。
3.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的特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充分结合。将校企联合授课与校内单独授课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学习习惯与创新思维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
4.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要注意与课程学习的衔接,根据课程特点,分阶段进行校企联合学习。学校要提供和保障开展专业实践条件,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5.“双导师”制。推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同等重要。校内导师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导师应具有较高业务水平、较强责任心、高级技术职称。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选好研究课题,落实研究内容和技术实施方案,指导论文撰写及学位申请等,严把论文质量关;企业导师提供企业技术与管理改革中可供选择的论文课题,落实研究经费,确保论文工作顺利进行。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承担联合培养工作。
6.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比如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6]。
四、结论
当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在培养方法上加以改进,推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仲晓天,王世伟.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5):88-92.
[2]牛换霞.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6):64-66.
[3]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石油教育,2011,(6):62-64.
[4]胡娟,金红,方玉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2):165-166.
[5]夏守信,詹一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改进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6):146-148.
[6]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 环境科学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国内的各大高校陆续设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等本科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环境类的人才。我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工科特色和较强学科优势的学院,2000年环境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03年开始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于2008年增设了环境科学专业,主要为环境保护单位和相关机构培养专门人才。
环境科学的一大特点是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而注重学生对于实际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发展却非常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教学条件限制,目前的理论教学比较容易取得良好效果,但教学过程中与环境问题的实际结合及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仍未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实验教学未能与理论教学内容完全相适应。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阻碍创造能力的消极作用。相关专业其他高校的经验表明开放性实验模式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鉴于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和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已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我们提出改革目前较为封闭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开放模式,对本科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一、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特点
开放性实验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指实验室及实践手段向学生开放,突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构想、设计和调试,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来进行实验,并得到老师的指导,使“做实验”真正成为有兴趣的活动。实验形式有教师选题或学生自选实验项目,国内一些高校已在多门学科进行了该项改革尝试,普遍认为开放性实验的开设方式、实验的意义及对提高能力的帮助程度方面都要优于传统验证性实验。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开放性综合实验在锻炼学生统筹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综合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方面的优点更具意义。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课程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重要直观体会感受手段,是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普通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实验员将所有的实验材料准备好,进行实验时教师一般都是详细讲解,多次示范操作,属于“保姆式”教学方式。导致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只强调共性发展而忽视个性发展,这种教学最大的缺点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中被动地完成实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许多学生为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实现某些设计思想希望进行实验却找不到实验场所;与此同时实验室中的一些仪器设备只有在实验时使用,其余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场地和设备利用率很低。针对上述问题,开放式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独立去设计实验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在共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集体协作意识。
三、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
遵从“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外育习惯、内化素质。新教学模式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进行教学改革:
1.实验室的使用在以前是比较封闭的。学生一般在实验课时才有机会在实验室操作仪器设备,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随着学生的课外研究增多,如校“创新杯”等需要经常使用实验室,需要对原有的实验管理进行修改。将本科生使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及相关预备室甚至研究生实验室作为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实验课程外,学生可以提出申请后自行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使用实验室的全部设备。
2.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教学及管理平台。包括学生实验网络预约、网络化教学管理、多媒体课程资源、仿真实验、教与学网上论坛等板块,实现信息公开化,有利于学生了解实验室设备资源运营状况,合理安排实验申请时间。
3.开放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实验;一般由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科研特色设计几个题目或学生自己选题,主要还是提倡学生自拟实验课题,鼓励学生参与解决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师生的双向选择来最终确定开放实验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科研特长,以科研促教学,在科研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
4.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要求,确定开放内容。例如,针对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主要展开科普性、重复性、趣味性、效果性试验教学,而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大型仪器操作经验的高年级本科生突出创新实验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原创性、前瞻性、机理类研究。
5.学生根据所选取的题目在科技导师的指导下,按文献检索和阅读、实验设计、开题、预实验、实验研究、论文撰写和答辩的程序展开实验,让学生真实的经历一次科学研究过程。以科学、规范和高标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科学研究习惯和工作作风。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实验教学CAI课件等辅助手段,促进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和降低实验教学的消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开放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6.改革传统以实验报告为标准的考核制度,重视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以及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按学术论文格式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并通过PPT形式进行答辩、讨论,以促进学生实验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报告能力。同时做好成果收集和论文推荐发表工作。
四、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近来,本学院在实验教学中,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基础性实验内容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将实验教学方式主要设计为开放式、自主式。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在实验课开启之前,教师和实验员及部分同学一起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如采集实验用污水、配制实验用水等,学生在实验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教师对每一个实验只进行一次详细说明,学生小组自行进行操作,实验对结果并不非常重视,要求学生更注重过程。在下一次的实验中,各小组自行请教实验具体操作和细节,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寻找合理的实验途径。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了学习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将研究生用的大型仪器室及相关预备室作为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并积极申报校级科研立项。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进行课题选择;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给学生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课题。例如,在我院冯华军、宋志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本科生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此外,多个本科生团队或学校2000~5000元不等的创新课题立项资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完成项目研究。这种开放式的实验管理运行了一年多,效果明显,不仅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提高,不少学生已经可以独立操作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子荧光等大中型仪器,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基本学会如何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实验数据。
五、结束语
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尝试,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新的环境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它将改变长期以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将实验室开放从时间、内容、空间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实现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使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承咏.环境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周俊宜,骆晓枫,颜少平,等.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4.
[3]杨明波,赵玮霖,陈健,杨惠.高校开放实验教学改革浅谈[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100-105.
[4]何利.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84-85.
[5]赵伟明,刘贺荣,李国莉,等.开放性实验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1):42-43.
[6]刘家秀.高职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开放性综合实验的设计[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6):736-737.
关键词:高校;文科课堂;环境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56-02
世界各国的高校环境教育大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同环境问题而展开,因此,其方法和手段各异。中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要求高校为非环境专业开设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方面的通识课或者选修课。目前看,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普及率极低,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环境知识教育与环境情感、伦理教育的失衡……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没有得到凸显”[1]。实际上,环境教育应该属于高校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的环境教育应该由继续教育学院承担组织和培训工作。教师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灵活多样的环境教育渗透活动,使得大学生们形成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一、高校文科课堂环境教育现状
中国高校环境教育既没有成为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础工程组成部分,也没有建立具体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更加缺乏相应的教师队伍。我国高校文科专业的课堂环境教育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问题。
(一)管理机构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教育不但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向其他学科渗透,知识面非常广泛。环境教育既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因此,环境教育不能由某一学院或单一专业负责。但目前看,高校环境教育缺乏统一管理,更缺少经费支持,环境教育往往是被忽视的。例如,环境教育学科的相关图书匮乏,教材数量少、质量差,能从事普及环境教育的教师数量少。
大多数高校缺乏环境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虽然早在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立“绿色大学”的口号,但迄今为止,应者寥寥。高校的这种现状一方面会导致在校的大学生不能获得相应的系统的环境教育,从而制约高校环境教育的整体建设;另一方面则会造成毕业生工作后依旧是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从而阻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实现。
(二)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少有环境教育内容
中国高校文科专业培养目标没有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内容,以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些文科专业为例,如北大中国文学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应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初步具备进行专业研究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培养目标规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功底、比较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
中国高校中主要有北师大等院校开设了一些公选课,如“环境史导论”等,一些专门的环境教育机构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将环境素质教育列为校内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考查课程。而其他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大多数没有安排环境教育相关课程,没能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课必修课程。
(三)师生欠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意识
绝大多数高校从教者较少接触到环境教育内容,没有获得这一方面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同时,虽然在21世纪初期,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人与环境和谐互动,但许多高校教师却缺乏这样敏锐的眼光,不能及时修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
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了解到在环保的态度上大多数大学生都鲜明地表达了环保的必要性;认识到环保必要性也知道需要践行,但并没有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没有认识到自身应该承担的环保责任,也不了解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知识。比如在我们课题组进行社会调查时,选题中“下面不是生物多样性意义的影响,不是规划环评的意义,减排指标为什么具有约束性等三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都是错误的。
(四)大学生环保社团较少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环保社团发展较快,数量上大体能够占据到中国环保社团组织的2/5”[2]。但发展极不平衡,在国家重点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环保社团组织发展较好,其他地区发展较差。据调查,大学生比较喜欢的环境教育形式中,志愿组织居于首位,说明学生还是热衷于参加各种环保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方面,环保社团组织可以与其他社团组织、企业、专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高校文科环境教育现状说明针对大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十分必要。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环境经济的可持续观念,形成环境社会学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接受环境伦理学的环境道德和环境政治学的环境正义主张,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高校文科课堂开展环境教育的对策
21世纪初期,生态文明社会和绿色校园的建设需要高校加大环境教育力度。师资、财政等条件许可的高校,可以建立和完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在大多数师资和财政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中国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应该能根据自己学科特色,开设环境教育课,让高校的每一个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均有可能接受环境教育,树立环境意识及相关的环保知识。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环境教育渗透于课堂
在文科专业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强调环境教育,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渗透环境教育。要感受环境变化,掌握科普知识,具有鉴别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提高对环境的责任心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史”教学中,讲到19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通过背景介绍,使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开始于18世纪末兴起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或南北差距的分水岭,是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伦敦被称为雾都主因就是工业化以来的大气污染。理解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理解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的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在历史学专业的“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于中国古代的西北丝绸之路的变迁、楼兰古城的消逝、经济重心的南移、历代王朝的大兴土木等内容,都可以从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或是批判或是进行辨证、深入的分析。适当的渗透,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增强学习能力,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马恩原著选读”教学中,讲到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文,对其可以从环境史角度解读,使学生认识到,恩格斯在书中充分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即工人住所与工作场地的恶劣状况、河流污染和空气污染等,与此有关的灾难之所以集中在工人身上,与工厂主的唯利是图密不可分,也与爱尔兰人的生活习性有关。恩格斯的这一著作是英国环境史上的一部经典文献。
此外,还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环保行为,遵循生态学的理念,把俭朴、节制这种自觉意识带入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环境行为。
(二)维护学生主体地位,将环保行为保持于课堂
在高校文科课堂渗透环境教育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这是因为并不是传授的环保知识越多学生的环保行为就更加符合生态和谐要求,有效的方法是开展各种环境体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要关注学生感受,时刻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课堂教学要结合当前关注的环境问题,融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在传授环境知识时,还要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环境,用奖励提问等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最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境意识。
例如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成本会计”教学中,开展环境成本教学讨论。具体讨论包括,“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范围、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3]等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环境成本概念,掌握环境成本费用应属于间接费用。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即在划分作业成本库和确定成本动因时,将产生环境影响的作业专门设立,以合理分配环境成本。在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史”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阅读华兹华斯和约翰・济慈的诗歌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英国工业革命对人的异化促使人向往回归自然,继而引导学生关注现阶段国内外生态批评的前沿性研究,了解生态批评的内涵和方法,并尝试用生态批评方法进行论文写作”[4]。
(三)利用政府环保管理职能,将环保专家请进于课堂
环保部门是对环保知识掌握最全面、对本地区环境状况最了解的权威机构,具有进行环境教育的资源优势。为此高校应该主动与当地环保局协调,采取引进来的方式,通过学生的环保社团,把环保局环保专家请进校园,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辅导和环保知识现场答疑,专家的讲解和答疑必然会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帮助学生提高环境道德意识和树立正确的环境行为。
高校文科课堂开展环境教育,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培养具备自觉保护环境的品德及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各种人才;有助于落实“全民环境教育体系”目标,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模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印卫东.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2,(5).
[2]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J].环境保护,2006,(5B).
关键词:创新班 创新实验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21-01
1 创新班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为了实现我国教育发展飞跃,我国自1999年起我国大规模扩招大学生,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高等教育。然而,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仍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各行业的个性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科教学应进行阶段性改革,应正确树立“实践、探索、创新”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深入推进我校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我校工程教育质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并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实验与创新设计实验有机结合,坚持把专业知识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创新班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在教学体系、管理模式方面应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实现规定性实验向自主性实验转变,基础验证性实验向创新型实验转变,传统性实验室管理向全天开放式管理转变,创建国内一流的实验室环境和实验设备。
2 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
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必须随之而变革。学分制教育是工学类创新班建设的前提条件。学分制教育模式以学生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在学分制教育的统一模式下,国内很多高校仍进行《规划性》教学模式。例如,大学本科期间应修满学分为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38学分,占24%;专业必修课程为67学分,占42%;专业选修课程为35学分,占22%;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为20学分,占12%。以上学分安排从表面上看起来比较适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深厚,通晓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上课程安排和学分分配来分析,各类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时应不缺少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大部分学生应学习的课程数量高达整个课程安排数量的70%~80%左右,而学生自主选择授课的数量不到30%。但是从构建创新班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工学类专业技术人才时面临应授课的课程数量较多、学习任务较重、难以腾出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和参与导师的部分科研项目。
3 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
大部分工学类的创新实验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如,电子和通信,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电子、通信和机械,计算机和自动化,土木和建筑等。因此,学生设计和实践软硬件系统时相对来说设计时间较长,必须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创新设计项目当中。为了给创新班学生设置充分的创新实验时间,在编写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以下3个方案。
方案1:对部分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进行免修不免考政策,并减小授课学时的同时增加自学的学时。如,某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为2学分、32学时的理论课程。对创新班学生开设的该课程可以调整为2学分、16学时理论课程、16学时自主学习,并进行《免修不免考》政策。这样学生利用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参与创新实验当中,同时利用晚间或其他业余时间来自学该课程。目前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中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期间普遍设有2门以上的通识课程,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对2门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以上模式时创新班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每个学期至少腾出32学时的时间,并可以投入在创新设计实验当中。
方案2:编写创新班培养方案时在专业必修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当中设置1学分32学时的独立的创新实验课程,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2~3门独立的创新实验课程。该课程不是创新班学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室里做同样的实验,而是每名学生跟随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的独立的实验课程。
方案3: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期间每位指导老师每个学期给创新班学生开设1门指导科研、创新设计所需要的课程(共6学分)。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以上3个方案可以同时来进行或部分进行。
4 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班学生的培养可以分为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等方式。在校内培养阶段:按各专业的要求,必须修完本科生的所需要的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免修不免考的政策,有些课程可自学。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可开设指导科研、创新设计所需要的课程。按学分制教学的要求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在校外培养阶段: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按培养要求,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在企业培养过程中,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
5 管理体系改革
在学生成绩管理方面,学生进入创新班后,可进行按学期考核,按优剩劣汰的原则进行管理。创新班学生存在专业课不及格或成绩警告时退出创新班,安排到普通班级,并从普通班级学生当中重新选拔创新班学生。第一学期安排专业导论,论文书写技巧等专业公共课程,了解专业的特点。第二学期开始配备指导老师,跟随指导老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每个学期创新班学生选课时,在指导老师推荐下可提前选择本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课程。本科毕业后,给创新班学生优先推荐到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优先推荐到国内知名企业和本专业研究生。
6 结语
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机制和体系下培养的大学生难以满足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各高校应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把实验和实践教学摆到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通过加强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合理设置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加以学校相关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教师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达到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三桂.浅谈工科教学计划的优化[J]. 江苏高教,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