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8 07:09: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

篇(1)

摘要:“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做了一些尝试。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实践教学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最初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与教学经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旅游企业需求变化及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情况有所变通。对于旅游市场营销这门集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又能学而不死、学而能用,其教学体系应该有所创新。

1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控制课堂节奏,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竖起你的大拇指,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

3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4旅游市场营销考核方式的创新

学科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客观上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能手,素质教育下必然涌现一批高素质的奇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试卷上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忽视实践锻炼和平时表现,而只重视考前一周理论知识的突击复习,这种考核方式下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因此要创新旅游市场营销学考核评定方法。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由教师提供多个命题,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时间,让他们递交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成绩的高低就由方案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来决定。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完不成一个好的方案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关颖婧.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2]李日欣.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商业经济,2007(1):1.

篇(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6-02

一、互联网+背景下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影响

(一)互联网产业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紧密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业越来越多,尤其是之前线下进行的许多实业也都可以可以放到网络平台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发展较传统营销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网络销售平台的兴起以及蓬勃发展为市场营销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潮流的专业营销人才,就要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内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将其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同时教材的选择也要与时事发展相结合。

(二)电子商务产业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紧密结合

互联网带来的另一个重要改变就是以往传统的制造业以及线下的营销模式开始逐渐被线上的电子商务所取代,如今各种购物网站鳞次栉比,像最早的淘宝、天猫,到如今的京东、聚美、一号店等等都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有力象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如果还是按照以往课程设置方式进行必然会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充分发挥其所长。为此,在进行高职的市场营销课程开发时要注重与电子商务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计算机产业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与运营,如果缺少了这些设备,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孤掌难鸣。因此,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营销课程开发设置时也要考虑到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一定的课程设置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社会所需的计算机技能。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一)电子商务营销类专业课程的开发

互联网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人们的许多购物活动以及商家的销售活动都是透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甚至在当前淘宝、微商以及其他销售平台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人是老板成为了一种可能,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这一专业性质使得专业内的学生要成为市场最敏锐的洞察者,为此,要针对市场形势的变化率先对其课程设置做出改变,在课程设置中增设相关电子商务类的课程。

(二)互联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时要紧随时展变化,并且不能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要看到他们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注重设置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相关的互联网基础课,要使互联网与计算机教学相辅相成。

(三)实训课程的开发

实践一直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重中之重,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实践课主要是通过教师、学校联系相应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去不断实践培养自己的营销技能。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训课程对于市场营销学生同样重要,不同的是,有关企业合作的性质要针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有所变化,要将企业合作面拓展至互联网相关产业,或者鼓励学生自主开设网店、微商等进行营销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教学观念束缚了营销专业课程的开发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此有着不同的教育观,有的教师强调“学科本位”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侧重于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有的教师强调“能力本位”,尤其是在市场营销专业,这些教师片面强调实践而忽视教学;而还有一种教师对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强调从兴趣出发,但却忽略了教学以及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目标设置中存在一个很大弊端,即在学生的学习中只注重学生的短期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从市场经济以及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课程进行一定的带有短期功利性的目标射击,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长期学习需要,没有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三)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课程设计,但当前,高校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素质以及其他方面能力与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与本科生而言也较为吃力,尤其是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比始终会笼罩着一种自卑感,导致其极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方案。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路径方法

(一)重视课程开发前的调研工作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开发前要真正贴近社会进行课程开发前的相关调研工作,在进行社会调研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课程设计:首先是要分析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的能力要求;其次,要对行业进行一定的分析,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各个行业分析,要着重透过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专项能力分析来把握一个行业;最后是教学分析,他要求从市场营销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

(二)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培养目标也要有所改变,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特点,同时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导向来进行目标的设定;此外,还要注意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开发内容的设计

课程开发内容的设计也是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首先,课程内容的来源不能像过去那样仅限于书本知识,而要多方面取材,例如学生、教师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分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等;此外,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设计中还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四)课程实施过程控制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实施的进行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设置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工商专业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1]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由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年纳入了国家全日制招生计划。经过17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已具备一系列的发展优势:师资队伍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建设投入逐年上升,教研科研水平提高较快,教学实习基地初具规模等。[2]可是该专业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就是其中的重点。

一、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与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达到毕业要求需学习的课程和相应学分情况如下。通识教育模块中的公共必修课需修62学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创业就业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形势与政策。公共选修课需修6.5学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四类。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需修55.5学分,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学、创业管理、管理沟通、企业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导论、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微(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需修15学分,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企业管理咨询、经济法等。实践教学模块需必修25学分,课程包括军训、专业公益劳动、入学教育、英语教学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实践、EPR沙盘综合实训、创业管理教学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毕业(教育、实习、论文)、调查报告。素质拓展模块需选修4学分,课程包括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文明道德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发展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六大类。(二)目前课程设置的可取之处。1.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3]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4]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和运作,分别在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门课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与理论搭档的实践课程,最后搭配专业实验和社会调查、课程实验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课程的设计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素质拓展课程特色鲜明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多证上岗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另外,素质拓展项目中还包含各种校内、省内、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以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学生引导力、想象力与行动力。(三)目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1.该有的课程没有根据前面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学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该有的课程没有的情况。公共必修课要求所修学分为62分,占总学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块: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体育教育。从学分的分配上,四大块依次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见,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独占鳌头,而计算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被忽视;公共选修课限定在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三个方面,提供了上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全校所有专业的人选修,公共选修课必修6.5个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8%。公共课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9.7∶1,选修课的比例偏小同时选择偏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占418个学时,26个学分,可是实验学时只有106个学时,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专业选修课安排了240个学时,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增加了48个学时,3个学分。虽然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可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12门课程选8门,且专业选修课中没有实验课。素质拓展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集中体现,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课程设置数量充足,可只有4学分,占总学分的2.3%,这个比例明显偏低。2.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可有可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中数学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集中开设一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会计学原理,是初步介绍会计学相关知识的,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的企业会计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同样,统计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经济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关系,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的。这些重复的课程不仅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3.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有些课程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来体现,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创办有特色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联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应该与公共基础课里的英语课程相融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课程专业性;实践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周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应该再占用课时。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匹配度分析

(一)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匹配度。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培养要求大致相符,但是,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匹配度仍然不高。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关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目前,学校只开设了经济法这一门课程。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虽然触及了一小部分的法律知识,但仍然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同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课程设置中只有英语课程,缺乏相关的人文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二)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低。首先,学校的师资水平跟不上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负担过重,他们又要备课,又要搞科研,还要评职称,根本无心再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只管按部就班上好课就行,而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整个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其次,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需要专业实验室及相关设备,但是,学校硬件建设较为落后,实验室不足、配套设备不够,而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又少,且质量不高。(三)与学习规律的匹配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一部分与学习规律不匹配的情况,课程的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6]以现在开设的专业导论和企业生产管理两门课为例,专业导论是专业入门的理论课,在企业生产管理课程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都有所涉及,因此,专业导论应为企业生产管理的先修课程。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企业生产管理于第5学期开设,而专业导论于第6学期开设。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调整课程模块比例。调整各个类型课程模块的内部比例,要增加必要的而现行课程模块较为缺乏的课程,同时,撤销、合并多余、重复的课程,使每一项课程都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面对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学校应加强教师现代技术手段的培训与运用,架构新型、通畅的师生交流与教学平台,及时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尤其是要关注MOOC课程资源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7](二)丰富课程内容。在公共必修课方面,大学语文或者学位论文指导可以培养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述的技能,因此,学校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决定了其最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团队建设等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应开设类型丰富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应增设工商管理基础文献选读课程,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增设民商法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构架专业法律知识体系;应增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这方面课程,使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具备符合社会标准的商业道德。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对选修课进行模块设置,如设置物流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和经营分析模块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应开设相应的实验课,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并提升相应的比例。(三)优化课程进程。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互相探讨,明确思路,在理清各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按照知识的接受顺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优化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功能和彼此的关系。就企业生产管理和专业导论两门课程而言,专业导论应开设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前面。

四、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将是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主流。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且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设置必须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相匹配,以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何倩 尹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

[2]工商管理联盟.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EB/OL].(2009-02-12).www.mbaun.net/a/2009-02/1560528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6-327.

[4]罗拥华,欧绍华.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缺陷[J].中国市场,2013(12):194.

[5]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介绍[EB/OL].(2016-06-12).buc.hunau.edu.cn/rcpy/bk/201606/t20160612_157137.html.

篇(4)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教学体系 技能大赛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Y11-35)和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课程开发研究》( 项目编号:12Z03)成果之一。

引 言

“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的办学理念之一,举办技能大赛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创新。近年来,国外若干职教教学思想、课程模式,不断被引进,如德国双元制,其中在推广试点学校已经取得部分成效[1]。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太适合我国高职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高职课程开发可借鉴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

职业技能大赛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是脱节的。笔者曾经对已毕业的学生作过相关的跟踪调查,发问卷30份,其中有60%的同学认为在校学习的理论课程在工作实践中用处很小。而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系统的设计能力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大赛要求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环节应该由纯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了贯穿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联系一些对口企业,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多了解岗位要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是教学的核心。职业技能大赛引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言技术和标准,起到了示范性教学的作用,反映了最新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因此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有利于开拓师生视野,积累大赛经验

技能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与全国的兄弟院校、专家评委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参与技能大赛的评委多是来自于一些知名企业的高层领导、管理人员等,他们往往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进行职业技能大赛评判。通过参与职业技能比赛,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岗位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参赛水平和综合素质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重构教学体系的措施

1.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过去的实践教学往往是一份实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实习单位。出现实习内容与实习计划相脱节的现象,结果是学生不满意实习内容,单位不满意实习效果,最终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差,实习单位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局面。依托技能大赛,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素养与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案。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制订实习计划时针对不同的实习单位,制订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实训内容要提前跟实习单位进行协商。

2.重构教学条件

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转化[2]。过去的实践教学多是学校联系一些相关企业,按照相关的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这种教学安排存在许多不足:实习内容很难与教学内容相衔接,部分单位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熟悉基本的岗位要求,实习即结束等矛盾,从而很难实现实践教学目的。2012年举行的全国营销策划技能大赛中,参赛同学除了展示自己的营销策划方案以外,还要评比某饮品的销售业绩,这就要求参赛学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转变教学模式,把一些优秀毕业生请进课堂,让这些优秀毕业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向学生传递社会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要求。通过言传身授,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岗位信息,职业技能要求。让在校大学生以这些优秀毕业生为学习榜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真正实现课堂与市场的零对接。

3.重构教学保障体系

多开发一些实践单位,依托技能大赛,寻找一些赞助企业,使其尽可能成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实习单位,并且与这些实践单位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单位的岗位工作。为了保障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实践单位合作积极性,学校可以适当给予实习单位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另外从对口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严格依据行业要求,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4.重构教学评价体系

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竞赛所用试题大都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试题大都按照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编写,充分体现生产(经营)的过程化。参赛作品能够体现创新思想和企业的经营理念,注重成本效益和操作规范,对学生提出较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作适当改革,可根据学生完成的调研报告或项目策划书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实习单位对该学生的打分评价(或工作业绩)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04.

篇(5)

关键词:应用型 会展人才 课程设置 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会展管理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以消费全球化、专业化国际分工和经济体制一体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以促进商品和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会展经济开始逐渐出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公布的“亚洲展览产业报告”,中国内地会展产业产值位于第一位,展馆数量位于亚洲首位,可利用面积为350万平方米,是日本市场的10倍。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会展行业产值将从2010年的1453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会展数量将从2010年的5040个增加到7000个,会展面积从5050万平方米增加到1亿平方米。会展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门类。

与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我国面临会展就业的两大难题,一是“会展企业招聘专业人才难”,二是“会展专业学生就业难”。据国内某知名媒体2007年的调查,三大会展城市会展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与求职者的比例为:上海10∶1、北京8∶1、广州8∶1。从会展教育看,我国在2004年正式将会展专业列入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范畴,目前有约150所各类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会展行业人才需求表现为细分化和复合型,对会展运营管理、广告、物流、高级项目等需求旺盛,但是刚刚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仍然缺乏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储备和市场需求脱节。这是由于我国会展专业还处于开创初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师资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等问题。

如何使会展学生就业与会展行业人才需求紧密联接,会展知识“学以致用”,教育机构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从教育内容上看,最直观地表现为从会展应用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会展课程。本文拟从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实践探索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1.课程定位

如何给会展专业教育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兴办会展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004年初,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批准与会展专业相关的专业名称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展示设计,开设的专科类专业名称有会展策划与管理、广告与会展、会展艺术设计。从专业名称来看,会展教育明显指向会展管理和会展设计两大类,是顺应会展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从会展行业特征来看,一般都将会展认定为大旅游下的一个行业,但是从会展本身的运营来看,更注重商品和文化交流,各行各业都需要会展作为营销手段,因此课程定位也必须跳出会展旅游的范畴,依托各院校自身优势,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会展人才,如国际上将会展通称为MICE(Meeting,Incentives,Convention,Exhibitions),培养的会展人才可以满足会议、奖励旅游、论坛、展览的需要。因此,本文认为会展专业的课程定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掌握会展策划、会展管理、会展设计等专业会展知识和技能;二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会展行业本身发展特征和前景,并能够与其他行业和其他文化沟通的能力。

2.培养目标

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要将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列为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即课程设置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用于工作当中,还要能反映学科前沿。在培养目标上,就可以确定两类人才,一是会展应用型人才,二是会展研究型人才。

图1 课程设置目标的三大来源

本文主要讨论会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会展人才呢?一是会展高端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高级运营管理等;二是会展实践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三是会展业支持型人才,包括翻译、旅游接待、广告制作。根据人才需求和会展教育本身的特点,可以将会展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能够引领会展行业发展的人才,称之为外向型和复合型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可以整合国际国内会展资源,创建和管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个人素质和才能上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开阔视野、沟通能力、责任感,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清楚会展业发展前景和动态,掌握各种会展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是能够在会展行业取得成功的人才,称之为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可以整合地区会展资源,创建和管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会展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个人素质和才能上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了解会展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全面掌握会展理论知识,具有组织管理、现场管理、项目运营、策划、文案、设计、财务分析、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突出能力。

三是能够适应会展及相似行业工作,称之为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可以在会展策划公司、展馆、大型企业的会展部门、会展行政管理部门、会展行业协会、会展院校及相似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作,具有良好的个人身体和心理素质,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的经济和管理、会展专业知识储备,具有服务意识和服务实践能力,具备策划、文案、现场管理、财务管理、营销、设计等某方面的突出能力。

三、会展专业课程的设置原则

1.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为目标

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首先需要追溯到高等教育本身的目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其中综合能力表现为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人格表现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正确的文化认知能力、对自我和社会具有批评和建议的能力、理解日常生活和实践的道德和伦理。因此,通识课程仍是大学教育中必须承担的内容。由于通识课程一般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此不再赘述。但是,会展作为新兴行业,本身具有一种探索性。在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会展人才时,还需要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励志课程等通识课程。

其次,从会展行业本身来看,它是多个行业构成的产业链。链上有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会展公司、会展教育机构、各种会展服务公司、会展专业组织、会展中心(展馆经营企业)、饭店酒店、宾馆公寓、旅游公司、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不同的机构和单位,需要的人才既有共同性,也会有特殊性。作为会展教育机构,其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面,使其能适应不同行业的会展需求,因此需要高屋建瓴,开设能满足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会展课程,如会展概论、会展产业经济学、会展经典案例分析、参展商实务、会展策划与组织、展示设计与艺术、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专业英语、会展调研与预测等。

最后,满足社会需要的会展人才是应用型会展教育的直接目的。根据2009年首届长三角会展人才招聘会上反映的信息显示,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招聘刚刚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原因是学校培养的目标几乎都是会展策划、设计和组织等高端会展人才,真正需要的是展台搭建、展品运输、接待、咨询等操作性实用人才。从企业层面看,大中型企业都有很强的策划、营销、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评估队伍,小企业往往在参展过程中逐渐学习和运营,目前小企业已成为会展行业的主体。学校可以开设实用性更强的选修课,如展台搭建、会展公关礼仪、会展服务管理、会展物流、计算机辅助设计、影像技术与技能、客户关系管理等。

2.以学习者需要为根本

对于任何会展专业的学生而言,其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名会展专业人才,而是成为具有管理和创新能力的会展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会展行业以项目带动企业运营、以现场交互式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特点,决定了会展专业的基础课程不同于其他管理专业。

绝大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是对个人兴趣和行业发展前景的综合考虑,在课程设置上必然要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授课和学习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创新能力。作者对三个院校的15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他们最感兴趣和认为最有实用价值的课程,根据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列,最感兴趣的前10门课程为:展示设计与艺术、广告策划与管理、会展英语、商务谈判、会展公关礼仪、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旅游、会展现场管理、公共关系学、会展导演;认为最有用的前10门课程为:会展英语、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公关礼仪、会展现场管理、展示设计与艺术、商务谈判、广告策划与管理、公共关系学、会展旅游、会展财务管理。可以将其中的绝大部分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少部分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实践课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满足了现代会展行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主要的实践形式包括会展模拟实验、校内外会展活动组织与服务、会展资源调查、学年专业实践、见习实习、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但是由于各院校的资源差异,在实践课程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需要会展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可以随时为专业课程提供模拟设备、软件系统和场所;其次需要与大型会展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接待服务、公关服务、展台搭建、会展策划、展示设计、文案写作、市场营销等各种岗位;最后是实习时间安排,会展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应该加大会展实践和实习的比重,有资料显示,德国、美国、加拿大的会展教育中实践和实习环节超过50%,会展教育能否取得成功,会展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实习实践岗位和时间安排至关重要。

3.以促进学科发展为方向

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高于行业需求,正规的高等教育应遵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学生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作为院校,应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平台上,积极构建完整和先进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人才。从课程体系上应设置会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会展前沿讲座、会展论坛(或依托院校特色,在旅游论坛、文化产业论坛、教育论坛等学术论坛中开设会展分论坛)。同时,师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要依托学校资源,编撰会展系列教材。

四、会展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由于各院校在行业基础、专业类型、师资力量、院校合作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试图确定合理的课程结构和类型。

1.课程结构

根据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先进性与实用性结合的思想,结合浙江传媒学院的课程模式,将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四个模块:通识课程、管理基础课程、会展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同时,综合考虑专业系统性和学生个性,在每一模块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程。(1)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人文和社科普通知识,使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修养和健全的人格;(2)管理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在管理基础课程的选修课中,考虑到一些有志于挑战自我,为会展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学生,设置了高级管理人员需要的课程,如战略管理、投资学等;同时,考虑到浙江传媒学院的特色,加入了与传媒有关的管理基础课程作为选修课程;(3)会展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会展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相关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会展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他们具有系统的会展知识体系,初步的实践能力,培养会展研究的初步能力;(4)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对理论和知识的较强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会展行业某一岗位或某几个岗位有基本的生存手段。

2.课程比例

在课程比例设置上,需要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的经验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本文认为应在保证管理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加大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所设的课程总门数为67门,总学分为174。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五、相关问题及对策

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问题,而是系统工程,与课程设置相关的内容还包括:实践平台的建设、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建设等。

1.加强会展实验室建设,丰富教学实践平台

会展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的场所,会展实验室建设的成熟度直接关系到实践型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会展实验室应该包括会展模拟沙盘,会展设计程序及设备,展台搭建的场馆及设备材料,具备现实模拟的条件。在软件建设方面,应该经常联系业界精英和会展专家,开阔老师和学生视野,把握会展前沿;积极参与国内外会展论坛和活动,接洽会展主办方和会展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习场所。

2.合理利用学校演出和学生工作平台,提供会展和管理实践机会

校外实习需要本专业统一安排,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相对而言,校内的会展实践更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和参与性,从事管理的机会也更多。浙江传媒学院本身的文娱活动较多,可以积极与校内其他学院和专业接触,为学生提供物流、展台搭建、市场营销、会展策划、展台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机会,而且这种机会相对于校外来说更多;校内的学生会、记者团、电台等团体也为学生管理实践提供了平台。

3.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的过程中,拥有实践能力的会展专业教师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培养会展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操作技巧;通过举办或参与技能大赛,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和专门补贴,形成激励机制;通过培训和参加会展员考试,获得会展行业资格证书。

4.加强教材和科研建设,提升院校科研水平和前瞻性

教材建设并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依据,也是系统地检验师资结构,完善教学课程设置的一种手段。会展专业教材是我国会展教育的一大软肋,学院和学校可以依托与出版社的关系,筹划具有院校背景的会展专业系列教材,如浙江传媒学院可以依托文化产业的学科优势,编撰会展专业系列教材。还要鼓励教师加强科研,目前我国的会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强会展研究可以较容易地把握会展行业前沿问题,也很容易发现并解决会展行业问题,这样可以提升该校的知名度,增强对会展行业前瞻性的把握。

参考文献:

[1]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5年会展业产值达3000亿[EB/OL]..[2011-01-04].省略/xydt/hzsj/6513.shtml

[2]茅铮.试论中国会展教育课程的完善[J]. 成功(教育), 2008(6): 220

[3]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EB/OL]. [2007-05-02]. fas.harvard.edu/~secfas/General_Education_Final_Report.pdf

[4] 许传宏.世博理念带给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思考[J]. 装饰, 2010(8): 118-119

[5] .中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模式[J]. 中国会展, 2011(3): 37-39

[6] 颜逊,,曾学慧,汪彦,辜应康.应用型会展教育服务:国内中小型企业营销能力提升的引擎[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1(3):70-74

篇(6)

[关键词]文秘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05 ― 03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一种高职与本科分段协同培养的办学模式乃应运而生,这就是所谓的“3+2”模式。201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文秘专业与苏州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3+2”分段培养项目,成为本年度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招生两年来,双方经过多次协同磋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高职3年与本科2年培养中的衔接问题,成为双方合力攻克的最重要难题。

一、高职与本科“3+2”分段协同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高等教育(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阶段;第一阶段又分为5A(理论型,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实用技术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两类,5A类又分5A1和5A2两个层次。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5A1相当于中国的学术研究性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生教育,5A2相当于应用型本科教育,5B则相当于高职高专教育。5A2层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为研究做准备,而是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5B类型的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型专门人才”。〔1〕

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西方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状况来看,5B类型的高职高专与5A2应用本科教育,同属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两者只有培养类型之异,而无培养层次之差。但在目前的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实际存在含金量和规格层次上的落差。同时,高职高专培养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强调应用,理论课程相对弱化;而应用本科则理论、应用并重,强调理论向应用能力转化类课程的设置。结果是,高职高专教育越来越重技能,轻视甚至忽视理论,而应用本科教育则长期重视理论,对应用技能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即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技能而乏理论;应用本科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扎实而应用能力缺乏。随着现代社会产业的升级,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既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做针对性的改变。在健全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成的情况下,我们采取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联合培养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这既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又能保证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实践的能力,还能弥补职业技能性人才学历层次“低”的缺憾。

另外,就人才培养规格而言,实用技术型高职高专教育面向具体职业,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行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科技运用能力的行业人才〔2〕,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实用技术型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旨在培养应用型的,面向行业与职业要求的人才”,也可以说,两者都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3〕;并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存在学历层次的递承性、课程内容的承接性〔2〕,在这个意义上,两者进行分段协同培养、进行衔接,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文秘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衔接的基本原则

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在人才培养上施行分段协同,是学界较早关注的课题,但总体上而言,目前仍是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基于对中国当代高职与应用本科教育现状以及自身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与不足之处的清楚认识,苏州市职业大学文秘专业与苏州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乃积极筹划与实践“3+2”分段培养办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两者相衔接的两个基本原则,亦即差异性与连贯性。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天然存在一个特点,即“3”和“2”是存在差异的,前面多有引述,兹不赘言。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培养的实际来说,前者主要培养掌握文秘职业技能,会英语、能沟通、懂商务,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高级秘书人才;后者则主要培养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文秘、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机构从事研究、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文秘人才。两者的终极目标,虽然都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文秘或秘书人才,但他们培养的立足点显然是有差异的,概括地讲,就是前者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后者强调理论素养与技能培养并重。只有清醒认识到两者间的差异性,才能合理地理解“3+2”分段培养的“联合”之意,才能避免“3”与“2”趋同的可能。

连贯性是指高职阶段3年和本科阶段2年的人才培养,必须有内在的承接性、连贯性。高职3年与本科2年的培养,固然存在差异,但是既然要实行“3+2”、实行联合,那就必须考虑到两者相衔接的连贯性问题,否则“3”与“2”各自为政,难以达成联合培养的初衷。以课程设置为例,注重实践技能、应用技术培养的3年高职阶段,必然会设置足够数量的职业技术基础与能力课程,到了强调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行业基本技能的2年本科阶段,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提升课程;同时,考虑到3年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而短时间的培养很难让学生迅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在3年高职阶段,适当设置语言、文学、文化基础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变成衔接顺畅、连贯,总体培养效果大于“5”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预期,在充分认识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人才培养差异性及联合培养连贯性原则的基础上,双方通力合作,其所培养出来的文秘专业学生,应当既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又有较好的理论和知识素养,既有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硬功夫,又有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软实力,是兼具应用特色与本科底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4〕;应比单纯的高职文秘专业和单纯的本科文秘专业学生,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就业本领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文秘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的主要衔接点

理想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衔接,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与质量监控、本科准入机制等诸多方面的衔接。这里重点就课程体系、学生管理和本科准入机制三个方面,具体解析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3+2”分段培养中的衔接问题。

在培养目标确定以后,合理的分段培养方案制订,是头等大事。经过对分段培养专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将3+2共5年的课程,大体分为3个类型,即突出应用技能导向的高职课程群、高职与本科对接课程群、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并重的本科课程群。在课程体系类型化区分的前提下,又将这3个课程群统一分为通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5大模块。

这里重点分析高职与本科对接课程。如为了能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本科2年的文化基础课学习,比较轻松地迈入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概论等课程学习的门槛,在高职阶段3年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设置了大学语文、吴文化、管理哲学等文学、文化和哲学基础课程。同时,为了使得“3+2”的培养具有延续性、提升性的特点,在本科阶段2年的“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模块,设置了中国秘书史、秘书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申论、市场调研与预测、传播学概论等秘书职业技术能力继续培训课程,这能使学生在高职的前3年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秘书实务、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概论等课程所获得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在本科的后2年得到延续和提升。另外,本科2年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论文、报告写作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秘书技能训练与测试等课程,也是为了实现与高职3年开设的秘书实务与应用写作综合实训、中英文秘书技能综合实训、论文写作等课程的衔接。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的学生管理,是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环节。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高职高专与本科还存在社会认可度及招生批次、层次方面的落差,因此高职学生的入学基础要求要低于本科,这就导致两个问题:其一,高职阶段的学生,自我定位普遍低于本科学生,心理上的就业功利需求远胜于努力学习、继续深造的需求,这就使得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甚至自律较差;其二,由于高职起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而高职的培养以应用为主,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本科2年阶段学习时,存在先天的“营养不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第一,高职阶段采取严格的导师制,导师兼任班主任,并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实行介于高中层次与本科层次的管理方式,比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日常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第二,与高职相衔接的本科专业,提前介入高职教育,协助高职专业进行学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教代管”,即本科专业派遣专业教师,通过讲座(如入学时的“3+2”全程学习内容、特点与要求介绍讲座、学期中的不定期语言、文学与文化知识讲座、高职阶段毕业前的本科准入考试注意事项讲座等)与课堂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调整心理定位、提高学习兴趣、打牢文化基础、规划5年学习与毕业就业蓝图。

“3+2”分段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这就涉及到本科准入机制的问题。为了使分段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历、能力提升培养,必须有严格而可行的准入机制。学生在高职3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以选择进入本科2年的学习,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但是要想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必须参加由本科学校牵头、本科与高职学校共同命题的本科准入考试,这一考试包括两个环节,即专业知识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专业知识考试扣紧职业技术基础,重点考察学生秘书学综合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考试,重点考察学生秘书综合应用技能,包括写作、档案管理和秘书实务技能。考试合格者,可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顺利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苏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及文学学士学位。

四、结语

高职与本科实行分段联合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衍伸出的必然产物,从学理上讲,这种分段联合也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想行之有效地实行这种培养模式,必须考虑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的衔接或说对接问题,应当注意两者间的差异性及衔接过程中的连贯性;同时,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与质量监控、本科准入机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衔接。应当说,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可以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逐步完善。文章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分段培养的例子,已经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作了正面的回应,希望可以为国内同行提供一点有意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03):8.

〔2〕 鲁武霞,李晓明.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50,47.

篇(7)

论文摘 要:经济法是经管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平台课,其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经济法律法规,能运用所学经济法律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确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守法、护法。作为一门面向经管专业学生的法律课程,教师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我们课程现有的各种教学方法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教师应当在分析课程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并改进教学方法,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是专为财经、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学科平台课,其开设目的是让经管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常用的经济法律规则,以提升经济专业人才的法律素养。经济法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作为一门以非法学专业学生为对象的法学课程,教师如何运用和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此任课教师进行了不断探索,将各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但这些方法并非与经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完全锲合,其适用性和实效性有待检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相同的教案套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没有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效果较差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它跟现实生活结合的十分紧密,是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健全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的办法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可以增添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学习经济法的浓厚兴趣,还可以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手段切合实际的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应用知识。而目前,我们的经济法教学工作很难把握住这一特点,很少有经济法的课堂教学能将案例恰当好处的纳入进来,即使应用的案例教学办法,也是浮皮潦草,没有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学生们很难理解,结果对于经济法学科的学习,一般是以背书为主,没有真正的学会实际应用的能力。

2、成绩考查办法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经济法在经管学院都是必修课程,因此都是闭卷考试,都是以最为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为基本的。再加上高校教学工作中是以学生卷面成绩来评估的,一般比例都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学生们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只有认真背书,有些学生甚至能够一字不差的将经济法课程中的考试内容背下来,有些学生图一时省事,采用作弊的办法来应付考试,无论是以上的任何一类学生,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全然不知,他们关心的只是成绩,而非应用。结果导致了学科考试的高成绩,而实际应用中的无知者。

二、对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比如对于财会类学生应重点介绍会计法、税法方面的法律,对于电子商务类学生应重点介绍电子合同、网上交易安全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是指在课堂讲授中, 采用理论、案例、问题夹叙夹议的方式, 即“以案说法”形式,在讲述相关具体法律制度前先以案例为引导, 再以本节课要讲述内容为问题设问,最后以小结方式对核心问题分析总结,前后照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法律知识,体现边教、边练、边学的特色。案例教学第一要注意案例的精心选择,要选择典型的、能解释法律问题的、具有实用性的案例;第二要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把握案件关键点以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则的能力;第三要注意法律理论的讲解和阐释同等重要,只有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论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经济法的基本概念部分,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给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而在一些法律的应用上,我们设计了一些经济纠纷。比如说,我们就合同成立是否代表合同有效这个问题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去分析解决,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教学

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来说直观、生动,对于教师来讲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可以将每章的板书、典型案例等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强授课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组织模拟法庭

在经济法学习过程中, 模拟法庭是学生亲身感受审判程序、收集证据、书写法律文书、练习法庭辩论的最好方式,也是加强学生实务技能培训的重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学生印象深刻。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据理力争,教师不再是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模拟法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复杂的客观现象与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掌握解决法律纠纷的程序要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驾驭现场及相互配合的能力。

5、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今的世界教育既是开放的,也是充满国际性的。但是,其稳定性和确定性本身却不足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法律还必须服从社会进步所提出的正当要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追求这种正当性。这就需要师资力量的不断健全,不断加强师资的改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理解理论知识的真谛,如何恰当好处的应用所学知识于实际问题当中。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关注国际最新成果、教学方式,考虑引入国际最新教学模式,让经济法教学走出传统课堂,使学生们在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中,提升经济法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6、完善考试考核制度

传统考试考核方式重理论、轻技能,重闭卷、轻开卷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应该推行教、考分离的制度,即任课教师只负责讲授课程,考试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或建立试题库,由计算机随机抽样组题, 最后由教研室教师统一评卷,分析总结, 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和杜绝考试考核中出现透题、漏题、感情分等问题,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应飞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思考[EB/OL].法律教育网,200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