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技能教学

技能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2 15:52: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技能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技能教学

篇(1)

关键词: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课堂教学中不仅运用卡片、挂图、实物、模型、实验,还兴起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等[1],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对于21世纪的教师来讲,掌握并熟练运用演示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基本技能普遍有所提高。教师对演示技能中的要求的理解和意义、作用的认识都有较大程度提高,但在考评过程中出现不足。本文以演示技能的实施为例,为其他教学技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演示技能含义和功用

1.技能含义。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直观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一般来说,学生的认知具有依赖、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各科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演示手段,运用课堂演示能促进学生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维[2]。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开发学生智力。

2.技能功用。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演示中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供恰当、正确且丰富的直观材材料,这些感性经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最重要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使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对这些知识印象鲜明、记忆深刻、理解透彻[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演示与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训练和发展[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演示具有生动直观和新颖奇异的特性,对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亲身观察、动手试验认识事物,有理有据地推证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可以说是一种最具体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自我调节[3]。

二、演示技能课堂案例

1.检测学生观察力。

德国内科医生舍莱恩在给学生讲述医生的品质――不苛求清洁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时说:“一些老医生在对糖尿病诊断时,通常会亲口尝一下病人尿液的味道。”随即,舍莱恩把一只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杯子里,然后抽出并舔净手指,这时,舍莱恩问道:“谁体验一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迅速尝了尝尿液的味道。随后舍莱恩认真地对他说:“同学,你确实没有洁癖,但你也没有观察力。因为你并未发现,刚才我是把中指浸入尿液中,而舔净的却是无名指。”这样,学生是否苛求清洁和观察力如何都被检查出来,所以演示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

2.辅助讲清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是教学难点,处理这个难点时,教师可以叫几个外貌特征差异较大的学生上讲台,双脚并拢且展开双臂,双臂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双脚代表氢原子,心脏代表连接各部分共同的碳原子,不同的面部代表不同的R基团,且不同的R基意味着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演示,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3.辅助讲清原理。

一位教师在讲解鱼鳔的作用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支直径较大的试管里,盛入4~5mL的水醋酸,加水稀释至大半试管,再放入几粒黄豆大小的碳酸钠,试管内马上产生气泡。这时把一粒樟脑丸放入试管里,它会时而下沉,时而上浮,有时还会浮而静止不动,如鱼有鱼鳔一样,可以在水里沉浮,这样能直观、简明、科学地让学生了解鱼鳔内气体的多少对鱼沉浮的作用,同时可以讲明沉浮的条件,引申到潜水艇的浮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4]。

三、教师演示技能现状

1.对教学演示技能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课堂演示技能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教给学生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运用模型演示还是用媒体演示,教师通常只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相互拼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直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5]。虽然得到的公式是正确的,但没有分别将两个相同的钝角或锐角三角形进行拼接,构成三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此一来,学生就不能掌握由此及彼、综合归纳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2.演示方法不当,演示技能不过关。

课堂演示必须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如教师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用两灯对点或使用打火机点燃,用口吹灭等违规操作,对学生形成误导,留下不安全因素。

3.媒体出示时机把握不当,与其他技能结合不够。

为了更高效地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其他教学技能教学。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某教师将红色液体装进带有刻度的玻璃烧杯中,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红色液面所在刻度均不相同。教师对媒体的选取是恰当的,操作基本规范,但该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观察目的指导,也未介绍媒体,所以演示完后学生不能准确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4.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能力薄弱。

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的比例约在20%,而且多媒体演示中一般采用单一的视觉演示或听觉演示方法,教师对所选媒体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熟练,操控能力较弱[5]。

四、教学建议

1.明确目的,选择恰当的媒体,确定科学方法。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本课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先确定科学的演示方法、合理的演示类型,再选择恰当的演示媒体。只有在二者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演示明显,便于观察,促进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转化。

2.加强演示与其他技能的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必然综合体现出多种基本技能,只是在不同课题中有所侧重。在演示技能展示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演示与讲解、板书技能间的有机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

3.渗透现代教育思想,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育理念已逐渐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归结为传递知识,而主要是激励学生思考。课堂演示应是单一的教师表演,更应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从“被动”角色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观察操作,体现教学互动的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师必须尽力掌握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媒体组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演示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吉海燕.浅谈教学技能中的演示技能[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00:179.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严先元.试论教师的演示教学技能[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8(5):12-18.

篇(2)

关键字:实习教学、技能竞赛、精、气、神

一、“精”标准阶段。

所谓“精”就是精确、精致、精准。它是一种标准,是我校特有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丰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向技术工人转变、养成正确职业操手的途径。它包括三礼制度、安全卡片、周课题图、工艺卡等内容。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担任主要角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讲解、传授和指导下进行的,属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形式。此时,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学的目的上既明确又具体。在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把“精”这一标准贯彻始终。学生在操作时,从合理的站位,工量具的摆放到加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严格的标准下进行。在示范操作的环节上,教师必须把精准的工艺卡内容,精确的时间观念,精致的课题加工完整的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操作中的重点,并且在学生独立操作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让他们必须认真贯彻工艺卡上的每一个工步,每一个标准,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精”的标准下逐渐养成并且完成一个精致的课题。

二、“气”发展阶段。

所谓“气”就是一种气势,由已经养成的专业技能所反映出的一种自信。这个阶段的自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在标准阶段的努力,自身的专业技能的逐渐提高,而形成的自信。二是老师所给予的肯定。这也是让学生建立自信的必备条件。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此阶段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内在的学习动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发挥的空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学的氛围会非常活跃。会使学生在学习中随着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而建立强烈的自信,同时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迷惑和所提出的问题时,一定要做到正确而及时的回答,让学生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以教师的答疑或示范操作这些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答疑和示范操作应适可而止,应充分注重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是学生刻苦专研积极向上的助推剂。在学校三、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人。孔子曾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建立教师的威信,给予学生更多的是爱心与鼓励,面对学生的失败,不能是讽刺和嘲笑。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专业技能在第一阶段学习后已经固化而在这个阶段得不到提高,甚至觉得在倒退,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建立学生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有这样的名言: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教师给予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神”成熟阶段。

所谓“神”就是高超的、娴熟的意识形态,自身所拥有的一种灵性和感觉。此时,学生所具有的这种神韵或这种意识,会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操作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取放工具规范有序,测量准确到位。这取决于“精”和“气”两个阶段的培养,也就是神于精、神于气,才能神于形。“神”往往会在学生参赛的过程中爆发,当他们遇到意外的事情,会处事不惊,游刃有余。成绩也往往会有神来之笔。神于精,即神源于精,当“精”达到一定境界之后自然就会离“神”更进一步;神于气,即神源于“气”,当“气”与“精”完美结合,二者合二为一之时,“神”也会有着它的表现,达到神于形的境界。“精”“气”“神”都能够很好地融于形而行于形,那么也就是将我们置身于无形。寄神于形,形神合一,形随神逸,看似无形,实则有形,但却蕴含更多的韵味在其中。当一名学生有了“精”与“气”的基础之后,便可以修炼自己的“神”,所谓“神”由心生,这个神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思路、新灵感,从而得到新的创作。在“精”与“气”能够很好运用之后,神自然会应运而生。而这时,一位大赛选手才有能力去面对课题,才有能力去与对手竞争。

一个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的按照要求做出来符合尺寸的零件,而是要我们将它的制作附上灵感,附上生气,让我们置身其中,让我们有了“精”与“气”的同时,寄神于形、神与形合为一体。没有什么技术能够代替对美好事物的感觉,将神与形统一之后,我们便与机床合为一体,我们的感觉(当然是来自“精”与“气”的基础)便成为了一种标尺,将寄形与神、形神合一都做到极致,第三个层面就是形随神逸,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三点,那么将是神来之笔,无论做哪一个工件都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无论遇到多难的课题都能迅速将其分解,无论多么没有思路的课题,都让我们找到很好的突破口。所以当我们有了这神来之笔之后,面对新事物、新挑战,我们不再担心,而是能够坦然面对。将“精”与“气”合二为一,朝着“神”迈出了一大步。寄神于形、形神兼备的作品将会让人赞不绝口。形随神逸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精”“气”“神”的完美结合。到那时,比赛只是一种形式,而选手的操作技能将达到炉火纯青、对课题的分析制作游刃有余,选手的竞赛不是以胜出为目的,更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一种“精”“气”“神”完美的结合。

四、结束语

多年大赛的成功举办,多年训练选手的经验,多年选手优异成绩的取得,让我更加坚信“精”“气”“神”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更多的榜样形象,将“精”“气”“神”合理运用,教师给予选手更多的肯定,让选手在理论扎实、操作规范、娴熟的基础上,心理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让潜能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2、高等教育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篇(3)

1.医教结合,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师团队的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是最具显著特征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上好本门课,该团队教师注重医教结合,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实行院外医教结合。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教师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较长期地实行院外医教结合。一位担任超声技术课的老师一直在附属医院连续上班11年,一位担任放射技术课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本市中医院上班,数名老师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医院上班。

1.2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医学影像教研室全体教师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统一排班值班,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通过临床“大练兵”,提高了处理临床病人的能力,丰富了临床案例,为突出技能教学打下了基础,教师们讲课生动,设计实验、实训更切合实际,达到教学与实际的“零距离”,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教研活动,针对临床需求剖析教材实践性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

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现阶段专业岗位现状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业务活动中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节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践性知识点。此时,在制定教案、书写讲稿、制作课件及实时授课等教学各环节活动中以此为中心来进行,明确教学重点。这样,彻底改革旧时课前准备模式,保证了课前准备突出技能,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文件,做到所讲的每一个理论都要联系所指导的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紧紧相扣,保证了所授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该课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训练特征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多样且与国家上岗证统一考试接轨,内容切合目前医院发展实际需要。

3.突出临床实训,提高学生技能。

3.1多手段设计训练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课特别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手段训练方案。大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操作性实训,分别采取教师示教、学生训练、小组配对(医生与病人)训练等方式,实验实训时间分为课堂训练、课间训练和周末节假日训练,实验实训场所分为校内实验室和附属医院临床实训场所。在执行大纲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增设了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如“普通摄影”一章,设计了一百多个摄影位置,印制了书面的操作考核标准、考核评分标准、补训练计划,学生单人进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节地过关,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

3.2拓展实训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校内实验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医学影像教研室整体实施医教结合以后,为安排学生到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协调安排好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实时操作,效果好。

4.岗前培训,与毕业实习接轨

数年来,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对检测不过关者须补操作训练,合格后方可安排实习。此举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岗位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医院资源,提高学生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市内三家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富含实践成分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促进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弥补了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的实践性教学;外聘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意境,体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同进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二、创新点:该成果的创新点:凸显实践技能特征,教学活动过程各具特色。

1.教师提高技能的医教结合手段有特色:整体医教结合,大面积提高教师技能。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而该团队教师则重点采取医教结合“大练兵”手段。部分教师先期、分散到市医院及市中医院进行院外医教结合,从2007年下半年起全体教研室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系统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参与临床实践,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紧扣临床剖析教材知识点有特色:保证每个知识点的临床指导作用。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专业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设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节知识点,保证了解析出的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层次知识点的剖析,保证了课前准备的突出技能,为授课、实验实训提供了重点。作为设计教案、制定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调整理论与实训的关系。多方法授课,突出技能知识的讲授与操作训练。

3.设计技能考核及岗前训练有特色:促进学生进入临床尽快上岗。数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对重点章节都增设了课间的实践技能考核,单独制表,有技能操作标准,有考核评分标准,有补训练计划,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数年来,在该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4.拓展实训场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后者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学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医院医技师任教,实践生教学效果显著。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实践性强,教学身临其境,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对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教学提供了弥补措施;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三、应用情况:该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正在不断深化之中

1.已应用情况

该成果已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个年级八个班级434人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经突出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实习后进入角色快,处理病人能力强。去年以来省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区县医院工作近30人,该专业连年就业率均接近100%。通过医教结合,教师们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丰富了实践性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名教师主持进行了“整体结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获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名教师通过将临床实践的体会与教学联系,撰写的《大型医疗设备MRI、CT、DSA、DR等检查影像技师诊断意识的培养》一文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上大会发言交流。多年来常年外聘教师,利用外部医院资源参与教学,教学实践性强,学生热情高;弥补了我院目前无校内实训条件科目(如MRI、DSA)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学生到外院实验实训的条件,拓展学生实训的时间和空间。数年来利用外院资源教学,取得了经验,一名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常年外聘医院影像科人员任教的管理体会》于2008年8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大会发言,并获一等奖。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汇集实践教学成果,建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省级精品课程,并已将该成果运用于本专业各班的教学中。从网站上阅读比较及同行专家评价,与国内同课精品课程相比,我院该精品课程在教案设计、课后练习、多媒体授课等方面均突出技能,从内容到形式显现特色。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10月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篇(4)

摘要:2014年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有以下特点:参赛者其本功过硬;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量高,新增仲裁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赛总结、点评,让参赛选手和各所在单位受益匪浅。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由此可预见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专业技能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姚庆功,男,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烹饪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37-03

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烹饪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天煌杯”烹饪技能比赛,6月12~14日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6支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参加了中餐热菜、面点、冷拼、果蔬雕四个项目的比赛。而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对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结合、顶岗实习”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新的人才评价与培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烹饪技能大赛的特点

(一)参赛者基本功过硬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热菜的烹调和面点制作中考察厨师的基本功。在热菜烹调中新增内容:花刀(即兰花刀)。比赛中,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小黄瓜两根,每根长度约10厘米,切成蓑衣花刀(即兰花刀)。在面点方面,新设了水调面团、分剂子、擀皮。比赛中,现场提供500克干粉,选手完成和面、搓条、做20个剂子、并将其中10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中间略厚于周边)四个步骤。从新设的比赛项目我们不难看出,此次比赛对于选手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一个明确量化的考察。

(二)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技能大赛。36个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圆满地完成大赛光荣任务,充分地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烹饪专业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良的教练员队伍风采。

(三)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金量高,新增仲裁组

一年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是全国烹饪专业人士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顶级赛事。企业与选手一次参赛,两级奖励。

此次的奖项设置为:竞赛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2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优秀奖若干名。

对于每位参赛选手成绩,本届大赛有着高水准的裁判组进行严格认真的评定。裁判员均由中国烹饪协会调用,20多个省、市国家级45位裁判员负责大赛评判。江苏省30多位裁判员参与赛事的辅导、协助工作。这样,大赛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充分体现。

本次大赛新设仲裁组,其主要职能为释疑,检查、督促以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仲裁组成为联系选手和裁判委员会的纽带,解决了比赛中诸多实际问题。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赛新增理论考试科目,目的是培养选手对于烹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60分钟的烹饪基础理论测试。试题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餐烹饪中级工考核要求设定范围,适当增加营养学及营养配餐知识的考核。为了体现公正性,考试方式为机考,共计100道题目,全部是客观题。考生登陆后系统将随机生成试卷,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判卷并给出成绩。

新增的烹饪理论知识考试,有利于选手在烹调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正确处理,有利于强化选手正确的烹饪意识,有利于增强选手的烹饪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比赛设置赋予纯操作性的烹饪技术以理论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也提高了烹饪专业的文化品位。[1]

(五)比赛总结、点评,使参赛选手和各参赛单位受益匪浅

本届比赛总裁判长孙应武对本次大赛的4个项目进行了逐一的总结点评,200多名选手现场聆听,深受教益。

热菜成品总体不错,较去年水平有所提高,许多选手运用现场原料,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上有所创新,展示了选手们高超的技能水平。赛场上涌现了不少精品,无论从色、香、味、形、器和口感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冷拼作品注重了器皿选择、色彩搭配,营养合理,原料卫生保鲜,特别是食用价值上有了很大突破和进步。

雕刻作品选料多样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食雕技艺在饮食文化品位上的提升。作品惟妙惟肖,让人赏心悦目、联想丰富。

面点作品以传统的折酥方法在成型上大胆地设计制作,标新立异、逼真可爱,如“酒坛酥”、“伸面”、“丰收玉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赛促进了各类职业院校进一步“练内功、抓课改、创品牌、树形象”;在全行业形成了大学习、大交流、大练兵、大比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提升了参赛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同时,也为烹饪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资借鉴的参考。

二、烹饪技能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调到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事烹饪专业教学30多年,笔者深有感触,要想让学生好专业首先有两个条件:(1)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不再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会立志当一名出色的厨师,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努力的学习;(2)适时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如定期进行翻、刀工,热炒、面点制作、雕刻等大比武,让学生在比赛中比一比、学一学、练一练,互相找缺点、差距,激发学生学技能的欲望。技能大赛在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技能大赛凸显了教育思想观念的7个转变,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2]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教师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向校外吸收众家之长、包容并蓄转变。这样才能实现烹饪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

(三)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推广和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建立校际信息和教学菜品研制网站,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实习环境,增加新型设备,创建模拟场景;增加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体系,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双语教学法、任务单导学法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大赛对选手基本功的考察正体力教学改革的要求。

(四)有效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技能大赛上学生竞技才能,令人赞叹不已,这根植于他们平时得到的有效训练。

1.适度、适当进行理论教学。在对每个课题进行训练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讲解本课题需要的有关知识。学生懂的可以略讲,不懂的需花时间讲解,直到学生具备本课题的有关知识并了解训练原理,做到心中有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动作技能目标的设置。特别是动作技能目标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练而准确的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标准件转化成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程序化的意识。

2.重视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加深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获得职业技能、技巧,促进职业道德发展,提升职业从业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实习教学。

(五)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工学结合是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由学校与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与学校专业相近的企业联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3]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习,这样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学生要牢固树立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和正确运用“7S”企业管理方法训练自己,进一步强化自己职业素养的形成。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区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的操作技能就会臻于熟练。当然,还要摸清企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以后工作之忧。

(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上学子的高超技艺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独立思考是他们获得知识的“引擎”,教师的指导艺术就在于善于帮助学生开启这台“引擎”。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尤显重要,以下方式可尝试。

1.分组教学,发挥好尖子生作用。建组时,要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才能,通过各种活动及额外的辅导使他们在动手技能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气氛。

2.采取圆桌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间都进行知识点提问,互相出题、解决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实习场地的优势,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锻炼。这是提高烹饪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实训基地必须全天候开放,让学生随学随练,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困难,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又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动手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常练习、操作、多看多想。学校在时间安排上尚不能满足提高学生技能的要求,所以应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去实习单位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学习,就会掌握一定的技术,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落施技能教学的“六大结合”

行家指出,技能大赛要求做到“六大结合”:技能教学与学生的品德培养相结合;技能教学与标注化生产相结合;技能教学与现代化市场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岗位训练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工艺改革创新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建良.关于五年制高职办学原则的思考[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8:21-23.

[2]庄永全,王振才.中式热菜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

篇(5)

米歇尔和我之所以今晚站在这里,唯一的原因是我们获得了教育的机会。”而这次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中,我感触很深,如果说在培训期间我能有一些进步和收获的话,那要归功于培训班的领导和培训班主任梁斌老师以及各位授课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在这里我对你们为我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付出辛勤汗水的培训班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通过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在彼此的研究、讨论中,提高了教学的方法的掌握。在相互的观摩中,我的业务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回顾本次培训的全过程,感触比较多。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把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学技能的特点,教学技能有以下3个明显特点:

教学技能和性质决定了教学技能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养成的过程中,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应当遵循的通则。

一、教学技能获利的情境性

教学技能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教学情境中,借助案例研究、行动参与等方式才有效。

二、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著名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曾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除了那些能用符号明确表述的“显性知识”外,教师拥有一种独特的知识,那就是一种凝结在经验里的、只可意会面而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学者舍恩称之为“行动中的知识”,日本教育学家佐腾学称之为“实践性知识”。教学技能是教师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技能往往是在关于技能理念知识没有成“焦点意识”的情况下,按照“教育实践的逻辑”很顺畅而自然地加以应用的。

三、教学技能构成的复合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结构,具有整体性特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或具体操作,都是被教学活动的整体所决定和支配的,这也就使得各种教学行为方式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过教师教学技能的特点和教学技能的分类,使我明白了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学习环境的功能是为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提供资源、工具和人际方面的支持。人际关系是指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学习环境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行为的容器,是对学习行为的支持。

发挥情境的作用:教育情境是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

促进师生的交往:在学习环境中积极的人际环境最为重要,能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活动之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或“参与型教学”环境、“对话型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应当是:充分的交往互动、平等的对话沟通、活跃的相互作用、和谐的心理气氛、共同的合作参与。

提供学习的“支架”:是“帮助学习者把经验组织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适宜结构,使学习者在形成科学理解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及时的支撑”。

篇(6)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辩论技能;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2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发展脚步明显加快了。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语言沟通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求职的过程中,而且还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现代社会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有时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职院校广泛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然而当前《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无趣,从而使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寻找适宜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培养出适宜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而且还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辩论技能教学模式

辩论是在人类语言产生时就产生的,与人类语言一样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名的“百家争鸣”,就是辩论发展的集中体现。如最著名的庄子与惠施公的辩论;孟子也曾自述:“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而得到古今好辩之名;墨家辩者,简称墨辩等。辩论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竞技式辩论,另一种是自由辩论。日本在1990前后,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不但对教科书产生了影响,也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我们把辩论式教学分为论文答辩、辩论赛和自由辩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公平性,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发挥其个性特征,使其去全方位发展。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能创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亲身参与研究和探讨,并通过自由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及对事物的全面评价。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的及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比较研究

虽然在《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辩论技能教学模式本质上都属于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然而其他许多方面二者都各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前者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知识传授过程,后者是一种平等的思辨演绎过程。下面就其他方面加以比较研究。

1.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是教师所提供的,学生只是对现有的东西进行认知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在辩论技能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不只是教师所提供的,同时包含学生争辩过程中的各种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对知识和语言表达水平的综合运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主动的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明显。

2.教学内容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就是辩题。首先辩题的选择就是很广泛的。其次辩题具有教育性、可辨性、公平性和适宜性。最后,在辩论过程中会牵涉到许多知识,这是无法预测的。所以,我们说辩论技能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教师所掌握的,而是广泛的。所以《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不但与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而且还能检验自己缺乏哪方面知识,以尽快弥补。

3.教学形式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则是学生通过辩题的引导来发现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运用自身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文答辩、辩论赛和自由辩论的形式开展辩论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态度、思考、判断以及技能、表达等学习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品质,学会表达自我观点,学会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进行的是探索式和发现式的学习,也就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由学生自己去挖掘而不是直接由教师传授,学生成为了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由此可以看出,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概念技巧”或“理论技巧”的层面,以实际训练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学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4.辩论技能教学模式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并且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然后各自去寻找相关资料依据,或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辩论,这不但集合了所有学生的知识与认知,而且产生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所有,运用考试来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是片面的。只有通过以教学过程为主,考试结果为辅的评价标准,才能准确判断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等职业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某种缺陷和不足。辩论技能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水平,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帮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引导不当,极易导致课堂混乱。所以,正确运用辩论技能教学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著,姚梅林,郭安译. 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7-109.

篇(7)

关键词:技能教学;多种方法;提高质量

G633.67

《电工技能训练》是技工院校维修电工专业学生进行中级技能训练的一门技能课,但是由于学生理论基础掌握不牢固,造成技能操作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现象,因此他们认为技能课难学。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本人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1.教师示范,夯实基础

技能教学比起理论教学来说,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尤为重要,无论是一些简单的操作还是复杂的工艺训练,学生都在模仿之中,教师的示范无形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学生进行实训之前,教师要对学生需要练习的内容进行演示,做到规范、直观、清晰、安全,使学生了解实训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同时通过老师的演示,排除了部分学生对电的恐惧感。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训练》实训时,教师首先结合星形―三角形降压的理论知识,示范电动机三相绕组星形和三角形以及时间继电器的具体接线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贯穿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模仿、练习,这样就使学生训练的目标更加明确,很好地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过度,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很好地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2.任务驱动,主动探究

学生是实训练习的主体,必须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能获得新技能;教师要布置实训任务,驱动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引导、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中,教师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任务是控制线路的安装,学生再结合教师示范的新技能,自主完成控制线路的安装。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研究,教师在旁边观察,最后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对新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回顾和复习,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分组练习,开展竞技

电工技能的训练一般比较乏味、单一,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操作,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枯燥的感觉,多数学生不能坚持,易丧失学习的兴趣。改变这一局面,可以利用分组、合作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展开竞技比赛,对完成速度快、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电专业的学生大多以男生为主,他们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把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选出那些技能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为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指导和带动本组能力差的学生,再给优胜组给予一些奖励;这样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动下积极动手实践,组内成员互相合作,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他们在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的驱动下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

4.合理评价,适当鼓励

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中,我们应该对过程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发挥个性特长的空间,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同时教师要更多的给予鼓励。教师不但要利用竞赛评价他们的学习,而且要评价他们的行为、思想和精神,其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是教学评价的主要着眼点。总之,老师一定要注意和懂得对学生评价的作用,使学生的技能、思想行为等及时得到的肯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的喜悦,从而更好地发展和提高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在完成控制线路的安装训练后,教师根据技能的评分标准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打分,及时评价他们技能水平掌握的情况,并总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同时鼓励实训过程中表现好的组长、组员,激励其他落后的组不要气馁,最后完成训练内容。

5.注重反馈,及时总结

在带学生实训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改进技能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也更能改善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