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20:4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工程学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英文名称: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杨陵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1144
国内刊号:61-1404/T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 POE
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建筑性能是POE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杨公侠教授也是国内较早涉及环境评价的学者之一,他在理论推广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合视觉理论进行了许多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他于1981年将研究成果编著成《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出版。之后,他发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一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学者坎特(D.canter)的“目标场所评价理论”和“块面语句法”。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及参与环境评价实践、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做了一定范围的评价应用方法探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居住环境评价》一文中。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先生于1990一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4城市17个居住区进行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吴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推广,1998年,吴先生《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收录在《建筑百家言》一书中,文中强调了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2009年发表《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一文,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再一次提醒国内建筑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吴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系统研究。
庄惟敏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庄生先还指导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讨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使用后评价为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评价方法借鉴。
胡正凡和林玉莲先生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先生以生态和人文精神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偏重于景观美学、偏好及敏感度评价等方面。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公园等景观环境,在他指导下,其研究生对具体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并将实践总结整理成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教授目前已经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在硕士论文《场所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徐磊青先生集中介绍了国外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价理沦、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环境评价模型。在博士论文中,他运用环境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进行分析与用后评价,系统揭示了人与开敞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朱小雷是吴硕贤先生的学生,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文中他系统总结了自己读博时期参与评价实践,在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人文”的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论文于2005年整理为《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出版,对国内的建成环境评价产生在很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并将搜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整理:
从数量上看,总体研究趋势是上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使用后评价”感兴趣;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看,使用后评价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以吴硕贤先生为核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从权威杂志的发表情况看,《建筑学报》作为学界学术方向的领军期刊,2008年后就没有再刊登相关论文,《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等其它学界权威期刊从没刊登过相关论文。这说明尽管有吴硕贤这样的学者在呼吁关注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但建筑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热情。
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
结合上面的讨论,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对建成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偏重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推介,以及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2)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学术上,引领学术界研究方向的权威学术期刊,对使用后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国外大量的评价实践研究著作也没有翻译引进;实践上,主要是个别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少有由政府和学术组织发起的持续性评价研究实践,而且市场也缺少对评价需求的刺激。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没能有效地促进设计水平。评价对象虽然从居住区、幼儿园、宿舍、老人院扩展到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但由于社会观念和发展的限制,评价研究同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未能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品质。
(4)具体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目前大多数实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引用了
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本学科的、实用的评价方法体系,这也是在业内推广使用后评价的重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实践教学环节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各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环节、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研宄不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连续性、科学性。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上照搬照抄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甚至存在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或者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这不仅影响后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也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部分实验课程教学理念陈旧,基本上针对理论教学的知识性验证,缺少相关课程和相近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与验证,学生所学知识不连贯,缺乏系统概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各司其职,缺少沟通;实验教学时间短,没有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没有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课程质量监督体系和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不重视;从事实验教学人员大多年轻,实践经验缺乏,实验教学不深入,效果欠佳;缺少学术交流氛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和参与具有明显专业背景的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育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与操作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综合和实际工程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另外,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教育对实践教学特征的理解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为强调建筑电气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就片面地理解为,在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把工程实际操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二是因为强调建筑智能化教育必须深入实际工程环境,就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去某些企业熟悉建筑智能化工作的过程和具体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三是因为强调必需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而片面认为应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直接教学目标。对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建筑电气实践教学改革的研宄与探索,改变当前建筑智能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以适应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学要求。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结合多年从事建筑电气专业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具备坚实的建筑智能化基本理论教育基础上,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建筑智能化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是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而形成的新技术,它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是一门综合的行业,学科知识更新快。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的融合,毕业生需要既具备建筑智能化专业的实践技能,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现场条件、需求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建筑电气人员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不能忽视专业基本理论教学;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建筑智能化‘‘应用型人才”教育要求的教学计划、专业发展规划、相关课程建设计划和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实施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完整配套的电气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与毕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在实习教学的设置方面,与理论教学一样,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均要精心编制教学大纲。各种实习都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完整记录实习内容、仔细分析实习情况、归纳实习心得。
课程设计要强调专业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和任务书。通过合适选题,锻炼学生全面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为愿意和有能力的同学提供试验平台,从而可以让他们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要认真抓好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审题、设计指导和毕业答辩三个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建筑电气智能化专业的思想、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实际工程训练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训练。毕业设计要制定相应的指导书和任务书,要抓好全过程监控与考核,强化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而毕业设计的考核(答辩)是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衡量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基本理论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课程的结合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中,各课程之间是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结合,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课教学相互呼应。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应合理分配,让有些课程的教学可在实践中完成。例如:《电子技术》《建筑消防控制系统》等课程,以解决学生对电子元件不认识和对电子设备概貌知识贫乏等问题,以便加深学生对建筑智能化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是对前面所学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提炼与升华,以体现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
建筑智能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根据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建立直观的工程印象,应尽量采用相对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环境的实验装备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如同置身建筑电气工程实际生产的真实环境,从而达到实验目的,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扩大综合实验设备规模和涉及面,提升实验水平。建筑智能化专业的所有专业、综合实验室要对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来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实现兴趣制作,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实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介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安装、调试、测试与运行的全过程。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培植完善的校外实习场所
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程专业,所以利用各种条件与企事业或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签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可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加大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培植完善的校外实习场所,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建,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并努力使实习基地尽可能涵盖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有些实习可以安排参观、考察,也可以是上岗参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实习时间一般不长,每学年将安排一次。
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的技术及施工部门实习,请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有关产品的电气控制原理、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等相关问题。通过这种组织方式的实习,给学生们制造了身临其境的机会,接触实际工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现场实习,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演练,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增强对建筑电气工程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电气智能化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争取现场生产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课题,使学校在社会上得以延伸发展,为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从而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实践教学的效果与实践教学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不足,理论脱离实际,为此,各高校应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并组织部分教师到企业、相关研究所等进修,让他们接触、熟悉电气工程实践,积累实践工程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拓宽知识面。同时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教学经验,邀请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讲学;组织有关企业与学校参加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自己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科研工作是教师建立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并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撰写专业学术论文。通过做项目、写论文,既可以提高教师实践工作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拓展知识面,培养兴趣,增长才干。
(五)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设置实践性教学考核方法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规范与完善,必然需要运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这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点。电气智能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最好通过答辩与实际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提问、实际操作的检查,可以综合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毕业设计 ;问题;应对措施;独立院校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Ling ping ping[1], Chen zeshi[2]
(1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 Chang branch school, urban construction , Hubei Wuhan 430064;
Chen zeshi[2]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Hubei Wuhan 430068,;)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guidance,the author pointed out graduation design problems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The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variety of corrective measures proposed. The paper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to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t hoped that quality of graduate desig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Keywords: graduation design;Problems;Countermeasures;Independent Colleges
众所周知,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修的最后一个实践性学习环节,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够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即将参加工作和继续深造打好基础。因此,各所院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独立院校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独立院校的教学模式、办学模式等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逐渐探求一条适应于独立院校毕业设计的发展之路势在必行。笔者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指导7届的毕业设计经验,来探讨一下独立院校的毕业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为各独立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安排概况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持续时间共16周,包括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撰写及答辩三个阶段,毕业设计严格按照《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执行。建筑工程专业以中型建筑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为主,道路桥梁专业以公路、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为主。
2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选题流于形式,难于保证学生个体差异
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由于土木工程专业设计流程相差无几,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流于形式,实践性差,难度不易控制,最终导致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有雷同嫌疑,个体差异得不到体现。
2.2 学生精力很难集中于毕业设计,难于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由于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学生动向不稳定,有些同学忙于找工作,有些同学忙于研究生复试,有些同学由于单位需要,已经进入工作岗位,导致做毕业设计力不从心,难于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2.3 毕业设计手段单一,毕业设计目的难于达到
传统的毕业设计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先进行方案设计,后通过手算进行结构设计。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数学计算较为繁琐,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兴趣,设计时间跨度比较大,不利于“独立院校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实现。
3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应对措施
3.1优化毕业选题,实现科学选题
在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应该将选题工作做为首要工作。为了使毕业设计切实达到培养目标,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一人一题”,实现学生设计内容个体差异
首先引导教师扩大选题来源,将毕业设计题型分为四类:一是参考设计单位已做过的实际工程设计项目选题;二是借鉴实际工程设计选题;三是配合学生毕业生产实习选题;四是根据用人单位要求选题。其次,教研室开研讨会,不仅做到每个学生设计参数不同,建筑设计方案不同,而且可根据地质资料和地形图的差别,给同类设计的同学,确定设计侧重点,突出个人设计特色,强化知识特长。比如:桥梁方向,可以选择不同的桥型来进行设计;而道路方向,有些选题侧重于交叉口设计,有些选题侧重于复杂地形的选线,有些选题侧重于不良地基的处理等。
(2)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题真做
我校第七学期安排了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不仅旨在熟悉现场实际操作,而且也在为毕业设计选题提供机会。有些学生在实际实习中,根据实习单位情况,可以做到真题真做。如:03级侯东杰同学真题真做,他做的广州某地铁站主体隧道综合设计,得到答辩老师的一致好评,最后综合成绩为“优”。同时,利用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所做过的实际工程、科研课题等资源,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设计。
(3)题目类型多样化,实现教师和学生双向选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在第八学期,学生的工作方向、考研的研究方向基本确定,所以尽量做到教师和学生双向选题。教师布置选题题目时,通常为指导学生人数的110%-120%,选题类型不局限于实践应用,学生可和教师交流,结合自己的兴趣选题。例如:2007届由于毕业生数量多,我们增加了选题类型,不仅有实践设计型,而且有理论研究型。在323名毕业生中,有29名同学(占毕业设计人数的8%)选择了理论探究,选题如《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创建》,《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展望》,这为他们今后研究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另外,对于就业方向和所学方向不一致的同学,为了使其顺利就业,同意毕业设计转方向申请,加强教师指导力度。
总之,在选题阶段,应该突出指导教师、教研室和院级领导的管理作用,层层筛选,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一人一题;深度、广度适中,并注重因材施教,反映时代特点。
3.2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土木工程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实现指导教师职称都在讲师及讲师以上,严把教师资格关。众所周知,现在独立院校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结构比例有些失衡,缺乏中年教师,呈“两头大中间小”。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扩大指导教师来源。不仅可以聘请重点院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可以采用“以老带新”“以外聘教授带助教”的方法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此外,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3.3提前布置选题和设计任务书,加强毕业设计的灵活管理
对于第八学期不能在校完成毕业设计的同学,应该提前发放任务书。一般在第七学期就给这些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利用双休日及寒假集中完成设计。在第八学期初,指导教师修改其设计,并完成定稿。当然,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实现。
3.4 实行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程序,切实做好开题工作
毕业设计是学生首次接触综合性课题的设计和研究,因此,为了避免学生首次做毕业设计无从下手,少走弯路,我们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情况,开设了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答辩,并规定未能通过开题报告答辩,学生不能开题。这样学生在接受设计任务书后,大量查阅参考资料和相关文献,并深入消化吸收,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或设计思路,并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证,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设计步骤,做到研究目的明确、指导思想正确、研究方法先进、设计方案可行.通过撰写开题报告,使学生对课题任务有更深刻的理解,减少适应的时间和起始阶段的盲目性,也培养了未来岗位上所需的技术论证、技术开发和课题研究的综合素质.另外,通过开题答辩,指导教师小组对其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进行鉴定和指导,为后续毕业设计的开展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效率。
3.5 强化了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质量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障。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实行校、院、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
一是监督并严格实行校院制定的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和操作程序、答辩细则、成绩评定和考核标准,明确责任,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选题――过程――成果”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机制,根据毕业设计进程进行阶段性检查实施质量控制,并实行淘汰制度。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上报指导时间、指导地点及设计进度,院级领导及教研室主任定期检查教师和学生到位情况和不定期抽查学生毕业进展状况,及设计中形成的文件(如学生毕业设计日志、计算书等)。同时,加强学生的考勤,缺勤超过1/3的学生,不允许答辩,同时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外出设计,若有特殊原因,例行审批手续。
3.6 引入多种毕业设计手段,保证学生掌握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将繁琐的计算交给计算机
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费时费力 ,效率不高,学生由于计算繁琐,难于投入兴趣,并且设计方案难以做到合理。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引入以下手段,在保证学生掌握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将繁琐的计算交给计算机。
(1)利用 CAD、天正、纬地、桥博、迈达斯等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2)利用EXCEL进行内力统计,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等进行结构内力计算;
(3)利用PKPM 软件,对结构设计手算部分,进行核算。找出计算结果产生差距的原因,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4)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等有关毕业设计材料,实现文本和电子版两套存档。
3.7 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如下方面实行了创新:
第一,凡是能在毕业设计期间独立完成并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论文,字数符合要求且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及已被实际采用的工程项目设计,经审定同意可替代毕业设计。
第二,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直接给出具体的解决步骤和结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加强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主要是做好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前期把关,严把题目关、指导教师关、参加毕业设计学生关;中期检查和后期适度淘汰。
4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1)鼓励学生到实践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又通常会带来管理上的不便。如:现场不安全因素多,很难确定学生的实际完成进度等。
(2)由于独立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少,毕业设计创新难于开拓,只依靠外聘教师或者工程师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目前,土建类毕业设计注重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而忽略或者忽视在经济上的适用性,使得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成果没有经济认识,缺少价值。
4.2 整改措施
(1)独立院校教师可以跨校合作,集思广益,从而增加申请课题成功率,增强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和实践机会,真正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让学生受益;
(2)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不仅进行专业指导,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创新打下基础;
(3)工程技术设计与造价结合,以技术设计为主,造价设计为辅,树立经济概念。
参考文献:
[1] 栾焕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J].潍坊学院学报, 2010,10(4):144-146 ;
[2]郝淑丽 .关于有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几点思考[J].纺织教育 ,2009,10(24)
[3]杨立军,何志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33(4),21 4―2l5.
[4] 吴学平 .毕业论文 写作 中存在问题浅析 [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82~84;
[5]鲁晓俊.关于指导独立学院土木工程类学生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0(24):205;
[6]张峰,易丹丽.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9,18(6):135―138.
[7]陈金陵,梁桥.做好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思考[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9(4):95―97.
[8]童乐为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探讨综合各位教师给出的成绩给出该学生的最终毕业答辩成绩。[J].高等建筑教育 ,2009,18(6):102―105.
说起自己的研究方向,吴兆旗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他主要从事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结构健康检测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还讲授钢结构设计原理、建筑钢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高等钢结构设计原理、高等组合结构原理等研究生与本科课程。
播种汗水,收获金黄
2008年,吴兆旗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二十几年的求学路,从表面看来吴兆旗一路走得很顺畅,但背后他也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又经过在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几年努力,如今的他更加成熟了。老天不负有心人,社会认可了他的努力,他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目前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6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项目共6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3项授权,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0余篇,编著1部,参编教材1部。
谈到当前研究的重大的科研项目,吴兆旗略显激动,但语气很坚定。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占用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它是环保型的和可再次利用的,也是易于产业化的结构。随着近年来我国钢材产量逐年攀升,钢结构产业由长期以来实行的“节约钢材”已转变为“合理用钢,鼓励用钢”的积极的政策,尤其鼓励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然而,建筑用钢结构占我国钢结构产量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建筑用钢材占钢材总量的10%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家更达到30%左右。可以看出,我国建筑用钢材用量严重偏低,且绝对量相差非常大,我国钢结构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多高层钢结构框架中,典型的梁柱连接是梁翼缘与柱对接焊、腹板与柱子利用高强螺栓连接。过去一直认为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在1994年的北岭(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HyogokenNanbu)地震中,采用这种节点的数百栋钢结构建筑虽然没有倒塌,却有很多在节点部位出现了严重的脆性破坏。典型的破坏方式是梁下翼缘与柱子之间的全熔透焊缝出现裂纹,然后裂纹根据连接细节的不同沿着不同路径发展。
此后,众多的研究者在对传统梁柱节点破坏原因和破坏机理研究的同时,基于抗震要求提出抗震性能更加优良的梁柱节点形式。新提出的这些抗震性能优良的梁柱节点多是“强节点,弱构件”抗震思想的深化。尽管这些改进的梁柱节点在试验室中表现出优越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其抗震设计思想是基于框架主要构件框架梁提供塑性变形,应用这些节点的实际工程若受到破坏,修复相对困难。针对传统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地震中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改进梁柱连接节点震后不易修复等问题,基于被动控制思想,吴兆旗在传统梁柱T形件连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节点构造,其特点是把传统T形件连接节点与梁下翼缘相连的T形件作为耗能元件,提供节点转动所需塑性变形;使梁上翼缘作为转动中心不发生较大的位移从而保护其不发生破坏;在T形件翼缘与柱翼缘之间设置垫板,使T形件翼缘能够向正反两个方向发生弯矩屈服从而增大其耗能能力。耗能T形件处于梁翼缘下部,破坏后易于更换;梁下翼缘通过T形件直接与柱子相连,没有增加梁的高度,对梁的整体稳定有利。
该项目针对所提出的新型梁柱连接节点,研究T形件形状优化、节点转动刚度、承载能力、延性、滞回性能、耗能能力、破坏模式等,建立便于工程应用的设计方法和节点滞回模型。此项目实施将能改善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在地震中易出现脆性破坏和破坏后修复困难的现状,对钢结构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执着探索,造福社会
自从博士毕业后,吴兆旗就开始了在福州大学的教学生涯。这三年半来,他一直在努力,努力教学,努力做科研。“做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我不能算是专家,只是为社会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吧”,吴兆旗谦虚地说。他认为,既然国家培养了他,他就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回报国家,造福社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他的研究中就可见一斑。
我国现实状况是人多地少、土地紧缺,人均耕地占有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致使城市建设用地稀缺。据此,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研发工作,大力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提高建筑的容积率,以缓解用地紧缺和建筑面积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和使用功能的日趋复杂,单一的结构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建设要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兼有钢结构施工速度快和混凝土结构刚度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被大量用于我国的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中。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楼面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及框架柱的连接通常采用刚性连接或者铰接。刚性连接要求钢梁插入混凝土墙内的长度不小于2m,以便将梁的固端反力比较均匀的传递至墙身,同时由于梁需要跨越的距离较大,为满足受力要求需要较高的梁截面,不但占用使用空间的高度,还会使“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实现非常困难。铰接连接要求相对宽松,但梁需要跨越的距离较大时,除了要满足受力要求需要相对较大的梁高外,梁跨中挠度也常常难以满足要求;另外,楼面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及框架柱之间采用铰接的结构整体性稍差。
基于以上原因,一些学者建议楼面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及框架柱之间采用半刚性连接的方式。由于半刚性连接具有良好结构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过去的四十年中,钢结构连接的性能以及其对结构杆件和框架性能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非常吸引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过去的30年中,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研究大都集中在纯钢结构梁柱之间的连接,目前最为常用的楼盖结构是在梁上铺设压型钢板,其上浇注混凝土而成的组合梁楼盖,试验结果表明考虑楼板组合作用后节点的强度和承载力会有明显提高。随着理论和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半刚性连接组合节点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成为可能。吴兆旗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目前应用较多、施工方便的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通过对该类组合节点在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分析和对具有不同参数的连接节点的受力全过程进行研究,他提出了其在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下的设计方法。此项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半刚性连接组合节点的工作性能,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半刚性组合连接节点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也可以为半刚性组合节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设计方法,有助于推动半刚性连接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锅炉部位;密封工艺;注意事项
Abstract: The sealing process of boiler main parts, combine with examples, and explor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sealing work and masonry work, set top box seal, a secondary air tube and return material at the entrance to seal and precautions.
Key Words: boiler parts; sealing process; note
中图分类号: TK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锅炉主要部位密封工艺程序
锅炉密封从整体来讲主要包括:①炉膛密封;②燃烧室密封;③水冷风室密封;④集箱密封;⑤一、二次集箱及返料口密封。
2施工顺序方面的问题
在密封工作开始之前应该保证:①锅炉整体受热面安装完毕;②水冷壁及包墙管的固定工作完毕;③预埋件的安装工作如温度、压力、氧气测量点的预埋管子安装完毕;④与密封相关的前提工作准备完毕。密封工作一定要在办理完以上工作的相关工序交接单的签证之后方可进行;否则,若如操作不当,就会造成重复施工,造成不必要的人物力资源浪费。
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
图1 实 例
(1)高低过穿墙管处的密封是采用套管加密封填块方式密封的问题;高低过穿墙管处密封用套管就必须在焊接焊口A之前将套管事先安装完毕。在开始安装受热面的同时就要兼顾密封方面的图纸,否则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的失误。
(2)水冷壁及包墙管从上到下的角部密封工作,每两者之间的纵缝宽度有很明显的要求,二这个纵缝的宽度就必须要在水冷壁及包墙管做钢性梁固定的同时,从上到下将水冷壁及包墙管任两者之间的纵缝的密封。
从以上两个问题就能看到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瞻前顾后,这是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必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锅炉密封之前要认真研究锅炉本身的热膨胀特点,系统了解锅炉膨胀系统图。锅炉密封的本质就是即保证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的正常膨胀,又保证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良好密封;两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这就要求认真研究图纸,采取合理的热补偿措施。
图2 高过穿墙管密封处的热补偿工艺
图2是高过穿墙管密封处的热补偿工艺的示意图,胀缩节用来热补偿保证运行过程中管件的正常唯一。需要提出的一点是该工艺对焊接有严格的要求。很典型的说明了密封本身对焊接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保证锅炉良好的密封的同时正常的热膨胀。
前水上集箱与棚顶之间的密封用了折板1与折板2也是为了保证其正常的膨胀及密封;水冷风室上部风管屏与前水冷壁横缝的密封工作同样如此。由此可见,在锅炉密封中运用了大量的折板,密封填块等,如此种种都是考虑了热膨胀在密封工作中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3密封工作与砌筑工作之间的衔接问题
(1)有些工作要在砌筑完成之后进行,如高过穿墙管密封就是这样。要等穿墙管密封完毕后,方可进行顶部钢板密封焊接工作。
(2)高过入孔门处遮焰角密封工作,两侧的折板密封就只要延伸到炉门处即可,等浇注完毕自然就密封好了。
(3)温度、压力、氧量测点预埋件的安装工作一定要在密封的同时安装完毕;如果炉墙砌筑完了,还没进行这些工作,就要重新开孔安装,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4)密封填块的安装如图3所示。
图3密封填块的安装
有些人认为折弯向上向下无所谓,都起到相同的密封作用,为施工的方面就要调换方向,其实是完全不正确的:情况1的条件下就可以将浇注料浇注到凹槽中,如果折弯向上就无法进行浇注了。因此,一定要按图施工,才不会出错。
4集箱密封方面的问题
如低过入口集箱两侧的密封,由于集箱两侧穿出包墙管,因此,采用的密封方式是集箱罩壳加胀缩接头的方式进行密封。
5一、二次风管及返料入口处的密封工作
一、二次风管的密封都是采用外部加罩壳箱体,一端与风管外圆焊接,另一端以梳形板形式焊接到水冷壁包墙上,内部打浇注后密封。由于箱体多,有时会出现箱体之间位置冲突的现象,可以连为一体,只要浇注后起到同样密封作用即可。
6焊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材质上看,密封所用折板、梳形板、密封填块等全都是合金钢如:Cr6Si2Mo、Cr13等,他们一般都是与20G材质的管子焊接,在选择焊条时要注意选择两者之间兼容性好的焊条。
质量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密封章节的要求进行安装、自检、专检;把安装误差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实践证明:在水压试验过程中的漏点有90%以上出现在这些密封的部位,这就说明,该环节在焊接上由于存在施工部位多、施工人员杂、乱等特点,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因此,我们要求参与密封焊接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证,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焊接人员焊接完毕后要用小锤将药皮敲干净,这样既消除了热应力又便于认真自检,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跟上专检和复检,发现漏点立即修复,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减低到最低限度。
机具设备:该工艺所用机具:点焊接、气割、手锤、米尺、画规、吊链、钢丝绳等。
该工法在日照三木3×75T/H、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116MW(160T/H)等多个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得到了甲方、监理及质检部门的一致好评。
7结语
综上所述,密封工作应注意以下要领:总体把握,具体分析;注意顺序,瞻前顾后;焊接要求,牢记心中;测点预埋,实现安排;密封浇注,密切配合。只有牢记以上注意事项,认真把握图纸要求,我们的安装工作才能做好。
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背景,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针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院校实际特点,基于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四个核心层面,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当代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研究依据.
关键词: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大学的入学率已接近40%.伴随着高校扩招,一大批新升本科院校也开始开展本科教育.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短,其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结构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行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企业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力度.在新的形势下,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1-4].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发〔2014〕19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5].这为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思维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分析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构建,并提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6].
1实践教学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7-8].平心而论,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然而,由于客观原因,目前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1.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在制定时没有真实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标准的需求,与社会需要脱节.另外,实践环节内容的设置比较分散,几乎每学期都有,但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衔接性.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体系,不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1.2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或多或少地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资源不足,实验仪器过时落伍,不能反映当下新技术、新工艺的情况.实验课程以围观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且实验课程中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校外认识实习、施工实习也多以参观走访的方式,学生只能参与极少部分的工序,其余的大部分工序不得不采用放映施工视频的方式,缺少直观接触现场的机会.
1.3校内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高校的专职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懂理论知识、缺实践经验,导致其在实践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能逼真地讲授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内涵.另外,在目前的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未真正地建立起来,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没有一个顺畅的通道到高校传授实践知识.
1.4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为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办法.实践环节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往往依附于理论课程同时讲授,成绩评定过多地参照理论课程的成绩.学生的实习调查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成果通过抄袭的手段就能过关.此外,缺乏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分奖励机制,阻断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2.1转型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紧密联系社会,挖掘专业潜能,拓展实践平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校必须面对的课题.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思路是:围绕满足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实践环节教学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传授知识向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转变,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9].
2.2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2.2.1优化课程结构
实践环节教学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是对各个实践环节的简单排列,而应整合多门理论课程的实践内容,突出综合性、开放性、先进性及实用性.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首先,要精简理论课程的课时,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实践训练要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和学分比重,使得实践环节所占学分达到总学分的40%以上.再次,要将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地补充到实践课程教学环节上,以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动态优化.
2.2.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行业用人单位对土建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构建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四个模块为核心的实践能力结构[10].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过程的纵向体系[11].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建筑五大员及CAD绘图员等资格认定,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环境
基于“实践环节分层组织、实践场地整合重组、设备资源利用共享、教学内容推陈出新、人力资源优化组合、管理机制利于教学”的原则[12].构建“电脑仿真平台”“实验室平台”“工程实训基地平台”“校外产学研基地平台”四个硬件平台.(1)电脑仿真平台.主要承担工程CAD、工程概预算、PKPM软件、BIM软件学习及计算机技能训练等10余项实验任务和数学建模大赛、建筑结构大赛等竞赛任务.仿真平台采用计算机仿真和实物计算两种方式达到实训目的.例如工程造价采用计算机软件和手算相对比,还可以模拟建筑施工各个环境等.(2)实验室平台.包括建筑材料、力学、模型、土工、交通土建、工程测量及道路与桥梁等实验室,分别承担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工程测量与测绘、混凝土结构设计等相关课程的拉伸压缩、纯弯曲梁正应力测试、水泥试验、土壤密度测试等实验任务.(3)工程实训基地平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训基地[13],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成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模板制作与拼装、钢筋加工与绑扎、混凝土浇筑、门窗安装及工程测量等实训项目.实训基地平台提供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例如工程测量实训基地,让学生对工程测量的全过程进行训练.(4)校外产学研基地平台.建立教学与社会行业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让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中,逐步形成学校与企业协同合作的育人共同体.在产学研合作平台中,教师可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在利用自己的深厚理论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了解企业的技术工艺、施工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2.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在教师队伍上,应用技术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行业企业选聘一批高职称、高学历,既懂理论又精于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二是鼓励实践教学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者考取行业资格证书,参与项目建设,服务生产一线,到生产现场熟悉实践技能,及时了解施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
2.2.5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信息监控、督导监控和管理监控三个子系统组成.实践教学信息监控主要通过建立实践教学秩序检查、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满意度,同时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调整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实践教学督导主要对实践教学环节和管理制度进行督促和引导,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从而实现实践教学不断优化完善,实践教学督导监控是促进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管理监控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中心,它主要任务是通过搜集、分析和整理实践动态,为实践教学提供决策依据;并保证实践教学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3结束语
转型背景下,实践教学对保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方案,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四个核心层面,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这对于提升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加速高校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新征 贾涵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定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以巢湖学院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4(5):15-20.
[2]唐永泽.“转型建设”是客观需要与时势所迫[J].职教论坛,2014(36):19-21.
[3]罗明东.我们怎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8):1-5.
[4]胡天佑.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问题[J].职教论坛,2014(25):31-35.
[5]国发〔2014〕19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6]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4):130-132.
[7]吴晓,李宝斌.“三维一体”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55-158.
[8]刘勇健,李友群,刘广静.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2008(5):107-109.
[9]曹邦卿.土木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6-119.
[10]任国灿,汪宋良,邵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0):157-158.
[11]徐浩宇.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J].职业技术,200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