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4 18:35: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学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教师思维固化。
大多数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总是将教学设计与备课混为一谈。由于他们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所以小学数学的知识他们已经熟记于心,而这也就使得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新教师而言的,而他们已经将教材熟记于心了,所以即便是不备课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2.缺乏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发现,目前只有大约26%的教师进行过教学设计的系统化学习。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知识是欠缺的,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认为教学设计和以往的备课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种叫法而已,只要按照以往的备课方式准备教学设计就可以了。
3.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内容丰富价值高的知识信息是优秀教学设计的基础,而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但是经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知R信息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学课本。总结和规划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最常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很少将书本以外的知识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从表面上看教师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早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对策
1.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其设计内容必须以现有的教材作为基础,随着现代数学教材科学性的不断增强,其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结合的也越来越紧密。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学设计开始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和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深入分析教材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在确定教学重点的同时,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现状、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内容的进一步优化;其次,必须深入分析教材中各个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好各个知识点的重新设计与组合,使知识点之间形成新的关系和联系,才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高;最后,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重难点。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2.制订明确目标,贯穿各个层次。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和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订层次化的学习目标,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的学习层次为基础制订学习目标,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本层次,这一层针对的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其学习目标主要是以教材为基础;第二层次,学习层次,这一层次主要针对的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其主要是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对较高的学习目标;第三层次,高水平层次,这一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要远远超出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范围。
3.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点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尤为突出。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知识后,可以要求学生计算一下教室空间的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等。
1.教学形式较为单调。虽然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受限于篇幅,肯定会有部分知识需要数学老师脱离课本进行额外补充。但是,如今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已经足够,只是单调地对课本知识向学生进行解读与传授,认为只要将教材所含有的知识讲解完成就算是完成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这种缺乏补充课外知识的观念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对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不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更新固有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设计方法。但是,现在很多老师经过几年的数学教学积累后,就失去了对数学教学的激情与创新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同时,对新课程的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老师将传统的备课与新课程教学设计等同看待,认为教学设计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教学在于随机应变能力,诸如此类的观念使得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存在各方面的误解。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存在失衡的问题,很多小学老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理解较为透彻,但是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小学老师教学设计的方法较为合理,但是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做指导,使得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数学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3.教学设计前的分析不够,致使教学目标定位失准。学生学习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系统学习的体系分析是教学设计前需要教师考量的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前的分析到位、针对性强才能与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才能使教学设计满足教学目标的发展需要。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汲取知识的能力把握不足,忽略了对学生的差异性分析,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成效。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学数学教师师资力量欠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欠缺,在很多乡镇小学,一位数学老师往往负责几个班的数学教学,有的还需要跨年级教学,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兼任班级的班主任,这样的情况使得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另外,在一些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的地区,一位老师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如数学老师兼顾地理教学,此类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老师的教学精力与教学注意力,加之有些高年级的知识对专业化的要求更高,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老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地有所偏差。
2.对教学设计的管理流于表面化。小学对教学设计的管理对于数学老师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校对教学设计的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备课的情况进行检查,且检查的标准没有明确,往往是以老师备课的数量多少作为评判其教学设计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以数量作为参考的管理方式会使老师倾向于抄厚厚的教学备课内容敷衍了事,而不是真真切切地将教学设计融于教学的过程中,这种表象化的管理方式会使教学设计流于形式化而无法真正贯彻到教学中。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63―01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新课程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以便和同行探讨。
一、数学教学设计要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其中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与原有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因此,教学设计中应将算法初步知识与函数、数列、三角、概率、实际问题等知识点进行整合。这样既符合高考试题命制的新“靓”点,可以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可以揭示数学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使教学达到必要的深度。同时,教学设计素材的选取,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回顾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发现、操作等过程,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另外,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
二、数学教学设计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时的取材
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学素材的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决不能因为形式而创设。在教学设计中,创设问题情境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学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时,如,函数、空间观念、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变换、函数与方程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同时还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以及计算机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避免过于繁杂的训练,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打好双基,发展能力。
三、教学内容组织设计要循序渐进,其内容的呈现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组织设计要关注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同时,教学设计要有发展性、前瞻性,不要因为课程内容被划分成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数学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其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例如,在引入函数的一般概念时,教师应从学生已学过的具体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生活中常见的函数关系,抽象出一般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逐步理解函数的概念。
关键词:数学教学;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48-01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往往仅以自己的经验,甚至主观臆断来推测、揣摩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反复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离开了对学生的研究,教学设计往往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究其实质,是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缺乏必要、有效的研究。
在教学设计中,许多年轻教师不会问自己“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武断地认为“学生一定是这样想的”。也有不少教师打心底里就不愿意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觉得“很烦”,为了解决这样的烦恼,教师习惯于把教学问题切细、再切细,问题空间小了,学生就“只能这样想”了。因此,要解决“一听就懂,一做还是不会”的数学教学老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应善于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一、弄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要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教学设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利用一张圆形纸片,折一折,创造一个角。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简单对折一次就马上举手,认为自己“已经创造了两个角”。遗憾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过程中只呈现了“对折两次,产生一个角”这种正确的结果。课后反思时,我才注意到了这一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计时,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中的角的概念”缺乏思考和了解。实际上,在建立角的数学概念前,学生心目中的角就是那个“尖尖的、戳人很疼”的东西,知道了这些,教师才能敏锐地意识到角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中,“两条直直的边”是数学概念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差异所在。那么,在设计上述活动的同时,应该能够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将之转化为教学资源。
其次,还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分析教材所提供的两种估算方法,还需要思考:(1)面对“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这一问题,学生会主动选择估算解决吗?如果多数学生选择用竖式精算,那么怎样组织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学生会选择“104×49≈100×50”这一新的估算方法吗?如果多数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教师又该怎样引导。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上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能出现,因为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彰显“以生为本”的思想,也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引导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弄清“学生可能会怎样想”,要分析“学生们会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常常误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一位学生”,或者认为“只有一个层次的学生”。显然这是错误的,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误区。首先,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几十位有着独特思维方式和思维起点的学生。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他们面对相同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或正确,或错误,或全面,或片面。但这种差异就是教学中最好的教学资源,是合作交流的基础。其次,几十位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可以分层把握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分层把握学生可能呈现的思维水平和思维结果,并将之转化为生成性材料。
我在设计教学时,对学生探索可能生成的材料也觉得难以把握,于是组织了课前调查。我在从两个四年级班级中随机抽了一个小组(共23名学生),就上述学习任务进行测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水平:1、在正方形内任意涂一块,这些学生仅知道“0.1比1小”;2、把正方形平均分为4份、9份或别的不同份数,涂其中的1份,这些学生不但知道“0.1比1小”,还知道了“0.1是几份中的1份”,有了分数的意识;3、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1份,这部分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0.1和1/10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关键的一环是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大胆创新,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能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适宜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上述三个原则,使主体性教学更有实效。
一、在概念教学中要按照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序设计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概念往往被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而定义又作为概念教学的出发点。这种顺序恰与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序相反。因为定义、定理、性质、公式、法则等都是思维的结果,并非思维的起点。
在抛物线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教学处理:由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三角板、拉锁、图钉等画出一小段“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的曲线”,让学生观察这段曲线后,就给抛物线下了定义。这种设计实质上仍然是以抛物线的定义为教学的起点,并未真正指出抛物线这一概念产生的背景,回避了最关键、最本质、对学生最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何想到画出的一小段曲线就是抛物线?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舍弃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被发现、归纳、概括的环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很难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的。同时,这样的教学过程也使学生原有二次函数图像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无法产生充分的相互作用,增大了教学的难度,学生的思维过程也难以充分展开。
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作为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概念的产生及公式、法则、定理被发现的思维过程。
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直尺、圆规采用几何画法,画出一条到定点F和定直线L距离相等的点构成的曲线,然后让学生观察,当学生说出这条曲线像抛物线后,提出问题:“你能否证明这条曲线是抛物线?”引导学生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出曲线方程Y=■x2(其中P为F点到直线L的距离),由二次函数的知识,可知这条曲线的的确确是抛物线。这时请学生自己试着给抛物线下定义。教师把学生导出的方程变形为x2=2Py2,指出这是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正半轴、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接着学生轻而易举地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得出了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负半轴、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2,进而又类比推出了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和y2=-2PX。
在这个课例中由于学生直接参与了“下定义”的过程,使定义变得鲜明、生动,具有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使定义教学真正变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二、注重用发现法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中现成的知识内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虽然都是前人早已发现了的真理,但如若仅仅照搬课本中的结论,而不去暴露结论的探索过程,或缺乏必要的引申与创新,不给学生提供再发现的机会和条件,那么这样的教学充其量是“照葫芦画瓢”。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生硬地套用,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发现法教学,一改“满堂灌”的传统,教学中内涵了学生主动发现的过程,在启发学生再发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都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发现法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客观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是每个人主观的对知识的认识结构。换句话说,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主观对客观知识结构的一种认识的结果。
所谓原认知结构,是相对于新学习的知识而言的,它指的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必须具有与新学习的知识有一定关系的原认知结构。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也就是说,学生具有的原知识结构的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出发,要明了学生已学过了哪些与新课有关联的知识,并设法利用化归、类比、归纳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他们联系的关节点(即联结点),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产生充分的相互作用,突破难点,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的知识。
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教学历来是一大难点。一是这部分内容在解析几何中独成一节,与前后都互不关联,不易找到引入的突破口。二是定比分点公式的证明比较复杂,它是借助直角坐标系、有向线段、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求解的,图形复杂,讲解起来困难,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是似懂非懂。于是有的教师干脆砍去了定比分点公式的证明,把教学要求降低到“记住公式,会用就行了”,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与主体性教学相违背的。那么这一课如何实施主体性教学呢?经过思索、研究,我们可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与定比分点公式相关的知识,那就是向量、向量的坐标、向量的相等以及中点坐标公式。经过类比,不难发现我们要证明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只不过是中点坐标公式的推广罢了。学生既然能用向量的坐标、向量相等的条件来证明中点坐标公式,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证明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50-01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 但是应试教育依旧影响着新时期的教学,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仍束缚着部分教师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很多老师依然把重心放在给孩子传授现成的结论和方法上。他们的课堂常常呈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教师讲得唾沫横飞,机械地传授着知识;学生只会简单地模仿,严重缺失探索、创新的技能。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想学的激情,有的只是渐渐滋生出来的厌学情绪。理想课堂的展现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而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离不开生活。
一、关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我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教师是否关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居然有半数的老师选择了“否”,他们关注的是数学知识和一些题目的解题技巧,而他们的学生在知识考察时似乎不差,但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明显差了很多。这些老师的教学显然无法达成“数学过程生活化”的课程理念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努力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创设出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倍感亲切的同时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学习需求。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为了凸显闰年和平年的二月不同,我把2011年的年历贴到了黑板上,并告诉学生:2008年的2月29日我去了北京看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高高升起了,2011年的同一天我还想去北京,谁能帮我在年历上做个备忘吗?开始时学生个个大声嚷嚷:“能!”我不置可否,让他们到黑板上来圈出这一天。一个学生不行,再叫其他学生。当学生质疑这个2011年的年历是否存在印刷错误时,我开始了闰年和平年的教学,他们个个听得认真,也牢牢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我认为这样精心的设计要胜过上百次的说教。
再如教学《认识厘米》时,我首先准备了实物帮助学生建构1厘米的长度观念:田字格的边长、食指的宽等。然后让学生去测量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如橡皮的长、宽、高,课桌的宽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本领,又为以后的估算奠定了基础。
二、关注生活素材与学生兴趣的关联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把生活中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素材融入我的数学课堂。如:生活中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精彩的表演等。在教学低年级数学《比一比》中,在课堂开始,我讲了生活中的一个故事:“五一”劳动节,小明的妈妈带小明的哥哥和小明去扬州瘦西湖看风景。小明身高是119厘米,小明的哥哥由于脚扭伤了坐在轮椅上,他坐着轮椅和小明一样高。旅游区规定身高不足120厘米的小孩不需要买票,你们说小明的妈妈应该买几张票才能进去游玩呢?我的故事才讲完,孩子们就纷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说买一张的,有说买两张的。我让孩子们说出各自的理由。认为该买一张票的同学强调“一样高”三个字和旅游区的规定;认为该买两张票的孩子中居然有人走上讲台表演起来,并要求我演小明的哥哥,让我坐下再站起来。既然坐着和弟弟一样高,说明哥哥比弟弟高多了,所以妈妈应该买两张门票。在这组学生表演之后,学生轻松掌握了比高矮的方法。一个小小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让他们轻松掌握了相关方法。
三、关注生活实践与数学体验的融合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从剪红双喜开始了本课的教学。在操作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我又安排了“火眼金睛”的实践活动: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去寻找哪些是对称图形。在寻找、争辩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对称无处不在。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对称图形的特点后,我安排了欣赏活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的美。下课时,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对称图形,并从中选择最漂亮的拿到班级画廊里展示。如此巧妙地把课内引申到课外,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同一个课程标准下,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但每一版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与此同时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一上课,我便向学生提出该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也就是学习卡上的三个部分:1、了解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2、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3、熟练运用公式简化运算。这样,上课开始学生心里便有了数,这节课我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我就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是没有能力自己定出学习目标的,当然更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如没有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了。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情境引入,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是这样引入的:用影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狡猾的庄园主,把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土地租给老实巴交的张老汉种植,一年后,庄主对老汉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如何?”老汉一听,觉得是没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就把这事跟邻居讲了,邻居却叹了口气,告诉他说:“你吃亏了!”老汉很吃惊,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老汉有没有吃亏呢?为什么?这样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顺利的导入新课。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在新课引人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人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自己编了一组变式训练题:填空
①(____+____)(2a - 3b)= 4a 2 -9b 2 ② (0.2p+____)( ____-0.3q)=0.04p 2-____
③ (2+____)(____-2)=9x 4 - 4____ ④ (____+ ____ )(____- ____ )=49s 2 - 64t 2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上面第4题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它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度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出两道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题目,然后同桌交换完成,再交换回来进行批改,看谁出的题目最好,评出优胜者。另外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采用了抢答和分组竞赛的形式,在规定时间4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题目最多,计算最准确,并评出优胜组。然后组内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的方式将练习得到进一步巩固。最后以小测试形式在规定3分钟内完成两道题,看哪个组总分最高,评出最佳团队。教师就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才能乐在其中,达到乐的境界。而游戏活动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应将知识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