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小学语文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1 12:09: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小学语文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小学语文论文

篇(1)

从教学要求出发,有侧重点地设计教学目标,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结合文章意境,实时巧妙地进行理想教育、德育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一堂好的语文课,人与课融入其中,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既是课、课既是人,这样,教学境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教学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语文课上,一方面要给学生打好文化底子,如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要给学生精神食粮,让学生既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志和品质。语文教学是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教育。要抓住语文教学的主题目标,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二、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因此,学生应当知道学习语文究竟学什么、怎样学,通过哪些方法去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而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条件,给予点拨、引导、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点和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交流、探究,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就能在探索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有利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学生才能弘扬个性,在交流探索中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课内打好基础,在课外求得发展,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重在引导,强化学习效果

在课堂中,凭教师一节课中滔滔不绝地讲,采取强硬的灌输是不行的。教师教的应该是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法。在课堂中只有把学习方法找出来,才能解决别的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如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让课堂充满生机,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组织、引导相结合,课堂上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的多项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原先我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等,结果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不见提高,总是不能把课文的感情读出来,这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造成的。后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点拨、引导、范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拓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阅读文章,认真地思考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文章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仔细思考,做好和同学交流的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交流,探讨问题,最后说出讨论的结果。

四、质疑与想象力相融合,增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积极思维、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性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冒错误风险,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框内。语文教学中的质疑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很有帮助的,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质疑中,学生会怎么想,想对了还是想错了,对概念的理解是清晰还是模糊,必须弄个水落石出。另外,质疑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之间的质疑,只局限于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教师解释的重点应放在中等学生与学习有空难的学生身上。当然,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以解答,这时教师要做好疏导工作,要正确引导学生,绝不能打击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会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求新求奇。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语文;导学;技能;运用

Guidance skills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Chen Lian

【Abstract】Teachers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 right to guide students to continue to regulate their own learning state to use and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learning method.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by analog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mplete the learning tasks, and receive good teaching.

【Key words】Language; Guidance; Skills; Use

1. 导学技能及其功能

所谓导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发现、运用和探索恰当的学习方法的一类教学行为。导学技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教学过程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只有通过“学”才能体现教师“教”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认真考虑教法,更要细心研究学法,积极主动地渗透学法。这样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学生掌握了系列的语文论文学习方法,就能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主要是学习者个人的事情。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质疑解难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法,将有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并受益无穷。

2. 导学技能的类型及其范例导思维之路

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学生的思维也在教学活动中发展,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设计教学不仅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怎样进行思维的训练。

捕捉思维火花。因为学生的思维方法直接受教学方法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到哪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哪些方法有利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怎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状态之中。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重视各种反馈信息,善于抓住学生表述的每一个思想认识,不放过任何一个启发思维、提示某种新东西的机会,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把学习引向深入。

引导思维途径。即思维指向要明确,明确“想什么”和“怎样想”,克服思维的盲目性。比较、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综合、概括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给这些方法,有系统地、有侧重地训练学生,有助于他们思维质量的提高。如“比较句子,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训练,就要告诉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分辨句子之间的内在差别,在比较中获取知识。

导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寻找运用知识的规律。布鲁纳说:“教育的经济法则,需要学生记住事(信息量)愈少,而掌握的学习方法(规律)愈多就愈经济,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提示学习规律。”

因此,要注重从个别事例出发,从特殊的课例中引出一般的结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之目的。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第四段时,教师引导阅读,然后总结出阅读方法:看图———找出课文的对应段落———画出 与 第 三 段 不 同 的 地 方 ———朗读———说 出 老 黄 牛 不 借 尾 巴 的 原因。在教学第五段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这样,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了“会学”的目的,学以致用,效果颇佳。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学习能力当然也就提高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是指导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是思考和记忆之母。”很多新知识是在观察世界、探索事物中获得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丰富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如教学 《小蝌蚪找妈妈》,就可让学生捉来小蝌蚪用玻璃缸养着,认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写上观察日记。如教《一粒种子》,就可让他们种一粒种子,仔细观察其发芽的过程。语文论文这种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导学生质疑问难。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答疑,还应善于激疑,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的思维引 向峰 回路转 的知识 道口,促使他们动脑筋,提问题。如一位老师教学《草地夜行》最后一段时,有意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出疑难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这一段两次出现“要记住革命”,为什么前一次加引号,而后一次不加引号呢?

(2)这一段开头写了风大、雨大、天黑,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一段的第七句是不是前后矛盾?既然是“无边的黑暗”,又怎能“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

(4)前面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能“一步一挨”,后来他既没休息过,也没有吃东西,怎么能“迈开大步”走呢?

看得出,学生提出了!

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包括标点用法、环境描写的作用、句子的特殊含义、内容是否前后矛盾等方面,思维的触角也伸向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没有对课文内容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是提不出这些问题的。因此,质疑问难,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3. 导学技能的运用原则整体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教”是“学”的前提,“学”是“教”的结果。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教法与学生采取相应的学法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运用导学技能时,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做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学生掌握方法的过程是观察、思维等智力活动的过程,也是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活动的过程,两者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因此,运用导学技能时,要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与同步。

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加强对个别的指导。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文献

一、引言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使受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倡注重教育的“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当今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一形势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文献的来源与国内外审美教育的研究动态

(一)文献来源。

本次所综述的文献,大部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中少部分来自书籍和报刊。

(二)研究动态。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西方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美育就是当时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曾对美育有过深刻的论述。而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把“礼乐”定为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的首位,其中“乐”为审美教育的范畴,到了近代,梁启超、王国维、先后提出了美育的主张。至今,国家一直在提倡审美教育,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中断。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唯理性教学模式与按“知识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呢?

听觉和视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曾经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还有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李岚清同志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的讲话中曾指出:“素质教育要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今天,国民素质直接影响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美的规律”,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通过各种美的形态所进行的教育。其中语文审美教育又是进行美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三、审美教育的含义

综合对众多文献资料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大体可总结出审美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具体审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四、主要观点的陈述

就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本文在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后,尝试将它们归纳如下。

(一)借助教材,依托文本。

研究者张金坤一贯认为“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张金坤,《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张文清和杨淑妮则指出:“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美就蕴含在教材中”,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应该从教材抓起”。(张文清,《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要使儿童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用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杨春银,《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文教资料》,2006年11期)。

教材中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给学生。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从本质上区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而学习情境则是一个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的途径。当然,创设学习情境的具体途径有很多,刘统江认为:“可以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同时情境也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理解美。

(三)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体会与挖掘美。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正处在活跃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想象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因势利导,经常选择教材所描绘的含有想象余地的部分,适时、准确、恰当地揭示出来,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刘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甘肃教育》,2000年04期)张和生则认为:“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蕴含的各种美”(张和生,《〈繁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反复诵读课文及课外书籍从中体验美。

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欣赏美,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味、感受作品。唐华玉认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唐华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06期)苏凤军认为:“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语言的含义,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浓烈的读悟氛围中,移情自我,受到情感陶冶”(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搞好审美教育提供了众多的参考途径。然而它毕竟是较大地依赖个人的经验总结得出,怎样才能做到较普遍地适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应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6.

[2]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小学语文教学,2002,6.

[3]新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4]彭剑飞,冯周卓.新课程教法新研[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7.

[5]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6]赵温叶.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论坛,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