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情绪心理学论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0 23:45: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情绪心理学论文

篇(1)

关键词:诗歌疗法 研究现状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论依据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给他们巨大冲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包容并存。但他们处于思想容易裂变、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价值体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与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标准评价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求个体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压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据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自卑、惰性、厌学等等。[2]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故此,作者提出“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将旨在通过诗歌心理疗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生。

1 研究现状

目前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诗歌心理疗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点在于抑郁、焦虑、恐惧等人类缺陷,属于“消极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创立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心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促进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数,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系统[3]。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是让个体多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让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快乐的主观体验。积极的社会系统包括民主政治大环境和温馨团结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他俩在整合人类各种优点的基础上,把积极人格分为美德和积极品格两大类:第一,智慧和知识(能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第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意志的情绪品质)正直、勇敢、毅力、热情;第三,仁慈(有关“照料他人与他人成为朋友的人”的人际交往品质)善良、爱、社会智力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第四,正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公正、领导力、合作、原谅;第五,节制(谨慎处事的品质)谦逊、谨慎、自我调节;第六,卓越(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总结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情况。第一类的论文有:高强的《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与继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积极人性论思想,在研究对象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渊源。[4]吴晶的《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论证了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包容并蓄。[5]孟维杰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6]、张秋颖的《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7]陈虹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8]三篇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第二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这类论文有:王倩的《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9]施利承的《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10]刘孝群的《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11]刘桂芬的《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12]翟媛媛的《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双虎的《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等一系列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品格的培养。此类论文主要论证的是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作用,对应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则没有提及。

现代意义上的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是阅读疗法与写作疗法的一种,即在治疗师的选择下,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与歌(通俗歌曲),让个体或团体阅读、诵读,或直接让病人参与写诗,帮助治疗师发现问题。并通过宣泄、领悟、净化、升华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方法两方面:诗歌疗法的具体应用:段扬的《诗歌疗法》简介了西方诗歌疗法的应用。[15]陈敏的《诗歌疗法》介绍了古代中国应用诗歌疗法的情况。[16]王万昌的《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介绍诗歌疗法应用的案例。[17]但是这类论文数量少,并且显示我国对诗歌疗法应用还很少,研究不够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诗歌心理疗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本课题的诗歌疗法中的诗歌包括了诗与歌,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与个体、团体咨询中,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具有不同疗效的诗歌与歌曲,让学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内容做出反应。可以是对整首诗歌作出评价,也可以对其中一句话做出评价,咨询师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对于你有何意义?”、“是否哪句诗让你特别感动或唤起了自我的觉醒?”最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或歌。从这些诗与歌中,治疗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诗宣泄压抑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质量,建立积极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尽管人格是源自个体身上稳定的行为方式与内部过程。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对人的消极人格进行纠正,对积极人格进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卑、自控力差、厌学、惰性。所以他们需要建立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好学、勤奋、自控力强。

3 课题理论依据与内容

在本课题中的诗歌包括:诗与歌。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情绪具体化,是人类强烈情绪的投射,诗人则是人类情感的代言人,人们在诗歌作品里与诗人共鸣。歌,特别是优美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优美的诗。流传广,易于理解。而大学生处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属于“诗歌”的年纪。同时作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诗歌传播知识基础。所以利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是可行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利用诗歌疗法进行大学生个体、团体心理咨询、编写诗歌心理治疗手册。具体内容与方法是: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设立不同的积极品格主题,如自信、梦想、坚持等。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在进行心理课程讲授中插入老师推荐诗歌或学生收集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解读,找出自我心理问题,发现解决方法。同时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培养积极品格。第二,本课题将采用“诗歌个体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有特定治疗目标与要求的诗歌写作、解读的培训,让求助者通过诵读、写作诗歌,宣泄压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积极品格。

综合上述,中国目前对积极心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不够,应用诗歌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课题将结合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验、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观察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故此“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来,任春亮.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9,(3).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强.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

[5]吴晶.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6]孟维杰.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7]张秋颖.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陈虹.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0]施利承.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J].交通医学,2010,(6).

[11]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2]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13]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4]方双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15]段扬.诗歌疗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陈敏.诗歌疗法[J].科普天地,2009,(9).

篇(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齐克森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原因: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学习《积极心理学》,它可以使我们有选择的放大我们心中的幸福快乐,在清楚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时,有选择的把它们缩小到最小。它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扩大注意范围,使人主动卷入环境,乐观而有效地探索环境中的任何事,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共识。找到厌学原因,如何帮助厌学者克服厌学情绪,寻找到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教育课题。

近几年,我国学生学习情绪不容乐观,厌学情绪有由原来高学段化向现在的低学段化蔓延的趋势,有厌学情绪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农村学生有厌学情绪的比例不断上升。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为严峻。如何认清看待我国转型过程中学生的厌学情绪,分析其成因,针对成因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也就成为当前教育者研究的迫切问题。

本人此次确定这个研究课题,是想凭借自己在教学一线的便利条件,针对厌学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学习情绪的情况,总结出新时期学生厌学情绪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探究其厌学情绪的成因,重点分析学校和教师在其不良情绪形成中的消极作用,从而提醒我们的学校、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残害”学生的现象经常出现。总结出相应的厌学情绪矫正策略,应用于实践,对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意义。

2、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A.N.Frandsen)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而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势必就会影响学习效果。长期厌学易使学生出现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即表现出孤独、多思、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心肠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另一方面,这些不良性格特征也是学生厌学的影响源和催化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寻找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归因理论对学生厌学情绪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追求成功动机的意识,寻找切中“要害”的对策。

3、与选题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对于学生厌学,这个世界性的教育课题,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育学和心理学层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我国对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理论性的层面上,实证性的研究偏少,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理论分析少,多集中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主观感受。所以,在对厌学心理的定义、表现特征、影响因素、预防矫正等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结果的同时,今后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中学生厌学心理在心理学界的界定问题的研究,作出理论及实证性的深入探究。

(2)在中学生厌学心理影响因素等方面,应该加强实证性研究,以得出更有说服力和信效度较高的研究成果。

(3)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干预研究开展得还不够,建议把经验中得出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干预措施,让更多的厌学学生摆脱厌学心理的困扰。

(4)采取针对性更强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作深层次的探讨,以使对厌学的界定和影响因素有更准确地把握。

(5)心理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学者应共同参与研究,通过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境来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影响厌学心理的内外部因素都能有效地改变,达到预防及改善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目的。

4、主要研究内容

一、关于学生厌学研究的现状

二、厌学问题概述

(一)厌学的涵义

(二)厌学的表现及特征

(三)厌学的类型

(四)当前学生厌学情况呈现的特点及趋势

三、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1.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把精力与兴趣集中到学习上来,产生厌学情绪。

2.学习中,失败体验过多,学习无望,产生厌学情绪。

3.学习动机的缺失,产生厌学情绪。

4.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学习活动本身的特殊性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3、学校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影响

(1)厌学从“厌校”开始

(2)“厌师”加重厌学

4、家庭教育偏失的影响

(1)家庭问题的增多,势必造成更多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2)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有厌学心理。

(3)父母偏颇的理想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四、消除矫正厌学情绪的对策

(一)国家和全社会应营造出“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的良好氛围。

1、要在信息时代消除和预防学生的厌学情绪,国家应多重视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投资,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正面的思想宣传工作,并进行理想教育,从大环境方面激励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早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并进行有力的督促和检查,让学生乐于走进学校,乐于走进课堂,乐于走进书本。

3、要净化社会环境,端正社会风气,特别是电影电视和音像制品宣传作品应该积极向上。

坚持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理想观和价值观,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

(二)学校和教师要担起消除矫正学生厌学情绪的重任,“以人为本”“科学施教”。

1、学校制定的教育教学要科学合理。

(1)明确办学方针,不光是要“教学”,更是要“育人”。

(2)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丰富学生在校生活。

(3)教育教学要注重实率性,摈除“靠量”“靠时”的不科学思想。

2、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1)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倾注教师的爱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4)全方位评价学生,激励上进。

(三)父母要注重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身边“老师”。

1、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刚到家的温暖。

2、增加家庭文化气息,让孩子在书香的熏陶下作采撷知识的蜂蜜。

3、父母应以自身正确的言行为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生应发挥自身“内力”,抗御厌学不良情绪。

1、明确“学习”的特殊性,消除“厌倦”情绪。

2、树立大学习观,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成功体验次数,减少遇挫不良体会。

4、增强遇挫能力,细心体会学习的快乐,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5、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阶段:利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了解目前学生厌学状况及表象。

第二阶段:利用对照法,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厌学情况进行比照,总结不同学段学生厌学的不同情况,分析学生厌学趋势;对较早厌学数据与近几年厌学数据进行比照,总结分析学生厌学的总体发展趋势;对城市、农村的学生厌学情况进行比照,总结分析造成厌学的不同原因及对策;对乐学与厌学者进行比照,总结其不同表象。

第三阶段:利用反馈法、观察法,把矫正厌学的相应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变化,检验策略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6、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措施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调查问卷设计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2) 由于地域(本省与外省、城市与农村)的问题,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3) 如何深入的对课题进行挖掘,提出可行性的教育对策。

解决方法和措施: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论证,不臆断。

7、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

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用时大约2个月。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2)设计调查问卷,汇总调查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收集有关的论据。

第二阶段:研究资料,用时大约1个月。 (1)确定题目。(2)草写绪论,确定基本思路。

第三阶段: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用时大约2个月。

(1)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

(2)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第四阶段:修改定稿,用时大约1个月。

预期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

8、已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洪明,吕三三.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2]陈静,张珊云.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原因分析.职业与健康,2019年第8期,66-67.

[3]安秋玲,李召存.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3期, 43-46.

[4]方双虎.乐学与厌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对照[J].江西教育科研, 1997(3): 56-58.

[5]黄伟奇.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19: 171-172.

[6]杨惠.我区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西藏科技,2019年第7期,47-48.

[7]李开学.对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其转化的探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2):89-90.

[8]高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 J].教育科学研究, 2019(7): 53-55.

[9]王毓珣,韩仁生.论影响学生归因过程的因素和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学刊, 1996(2).

[10]庄全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排除厌学心理障碍.教学与管理,1999(9).

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70-02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定义为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且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和美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说道,“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在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日趋低龄化的发展态势,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研究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其热点、难点、重点仍然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还需加强和改进。

某高校调查显示,研究生群体中轻度心理问题者占32.18%;中度心理问题者占11.04%;重度心理问题者占0.95%。从单项因子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结果表明,高校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例较大,不少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需要面临更多的来自学业和就业上的问题和困惑,还要承受经济方面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强迫、自信心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研究生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和其他犯罪案例日趋增多。而形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内外因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过大。包括来自学术科研压力,为了完成规定的科研论文、课程论文、课程考试及英语水平考试,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和科研中,毕业前论文的写作、发表、论文答辩也会造成学生的恐慌和焦虑。这种紧张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就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来自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促使部分研究生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加之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高校研究生学费制度的改革,自费研究生在研究生群体中还占有相当比例,他们要支付数目不小的学费、住宿费及日常生活费。还有一部分已婚研究生,负担家庭开支,以及经济困难的研究生会感受到沉重的经济压力;最后研究生还面临着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研究生课程紧张,学习形式、生活环境相对独立,交际圈相对本科生要小得多,学生忙于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忽略交往交流,缺乏相互信任。在同导师的交往上也欠缺情感上的积极有效沟通,经常会导致研究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

另外,社会支持不够也是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当代研究生群体如何调节压力,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困扰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而现实情况是社会及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还不够,有的高校甚至未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计划,更谈不上针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与帮助了。

第二,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常偏重智力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较少,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群体往往被称为高学历高素质人群,有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在学业生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长期处于顺境之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磨砺,因自此他们面对失败、挫折时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之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且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也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阴暗的色彩。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缺陷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因。例如回避性人格缺陷,包括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被拒绝而回避他人;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对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认为自己不行、社交无能;由于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等等。边缘性人格缺陷,拼命努力以求不被抛弃;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行为冲突,具有毁灭特性,如乱花钱、吸毒、性乱等;频繁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或威胁,或自伤;情绪极度不稳定,如短期内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怒等;持续地感到空虚;容易生气或发怒;在压力作用下会变得偏执、抑郁或有分裂症状等等。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心理健康工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于被动和片面。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以是否有心理问题去看待学生,这种关注学生缺陷和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心理暗示,会导致部分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消极面,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定势思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关注的主要人群是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对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则缺少必要的关注与引导。但正是这些学生才更需要心理帮助,以帮助其挖掘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1.树立积极评价取向的教育理念

针对研究生当前的心理状况,面对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工作应该转变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采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也意味着拥有积极而丰富的心理体验,并发展起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帮助和治疗,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乐观的人格、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意志品质等,包括自信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培养,真诚、正直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引导研究生构建积极的压力认识,锻炼积极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以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巨大的潜能。

2.注重研究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相信通过积极品质的培养人有依靠自身潜能走出困境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积极的心理学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生相对大学生更加成熟,有良好的自主性、自制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较稳定的价值观,因此应该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来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例如采取多种主题式自助式心理辅导活动,包括意志品质的培养,情绪调控的方法,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等等。

3.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以自助研究学习为主,组织形式也转变为以研究课题小组为单位,同本科阶段的班级集体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加之研究生不再严格要求集中住宿,导致研究生同学之间交往减少,集体活动也相对变少,人际接触面缩小带来同学间归属感相对缺失。加之生活习惯、年龄层次、生活阅历等不同,也会导致同学之间人际交流和沟通出现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认识到朋辈互助、朋辈辅导的意义,通过同辈、朋友的互助行为来增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进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淡漠的情况。学校可以在每个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在每个学生宿舍设立一名“心理信息员”。以班级心理委员和各宿舍的“心理信息员”为骨干组成团支部心理互助小组。团支部互助小组通过举办各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心理健康服务,使研究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心理健康知识,在活动中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紧张的学习工作中。

4.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应当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学校可以建立起点面结合的校、院、团支部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渗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2).

篇(5)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放松训练作用机理

上世纪60年代,心理放松方法引入运动领域并成为最为广泛采用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之一,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获得最佳的唤醒水平,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笔者通过查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运动心理学领域有关放松训练的研究论文,旨在对放松训练概念和作用进行评述;并提出放松训练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1放松训练的定义及其种类

对于放松训练的定义,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朱智贤(1989)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对放松训练的定义为体育运动中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手段之一,是有意识、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并使呼吸减缓,目的是通过人工的放松训练,获得控制身心活动强度的能力。马启伟、张力为(1998)在《体育运动心理学》中提出,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过程。从我国学者对放松训练不同角度的定义可以得出,放松训练不同于一般的身体生理放松,它通过调节呼吸,调节意念,使受试者能有意识地主动地控制自体的心理生理活动,以降低机体的唤醒水平,从而使注意集中,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放松方法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形成了很多种方法,到目前为止有自生放松、渐进放松、静默放松、三线放松、气功入静、瑜伽放松、催眠放松、生物反馈放松等。

2放松训练的作用机理

对放松训练的作用机制,不同学者从神经生理学、生理生化学以及情绪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论述,到目前为止存在以下几种典型的理论。

2.1大脑与肌肉双向性反射联系说

由于在大脑和肌肉之间存在着双向性的反射联系,一方面借助于从大脑通向肌肉的脉冲实施对肌肉的控制;另一方面又从肌肉通向大脑脉冲给大脑提供肌肉生理状况的信息。放松训练使肌肉传向大脑的脉冲减少,使大脑入静和进入半抑制状态,有利于消除神经紧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显然大脑与肌肉双向性反射联系说能较好地解释放松训练的作用原理,但这种解释似乎过于简单,无法解释当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但主观体验又很焦虑的现象。

2.2神经心理学解说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前额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控制着认识、思维、意向、情绪等心理活动,影响着人的性格和行为。放松训练能激活额叶的活动,额叶又与内脏器官活动的高级中枢下丘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成为内脏活动随意调节的解剖结构基础。放松训练正是通过反复地练习,使受试者学会应用意念来改变论文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整个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更加协调、有序,从而增强机体对内外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人体能够主动地与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状态,从而使训练者摆脱恶劣情绪,解除心理压力。神经心理学从中枢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联系的角度来解释放松训练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测试有关生理指标得到了部分验证,所以神经心理学对放松训练效果的解释是目前为止最为科学的解释。

2.3负性情绪抑制说

放松状态是一种清醒的低代谢状态,由于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或指导语,使意识活动减弱,潜意识活动增强,使感觉输入减少,限制了正常的认知活动,同时防止了情绪性思维的侵入,使负性情绪受到抑制。所以受试者感到轻松愉快。负性情绪抑制说对放松训练的积极情绪效果做出了较好的解释,但对为什么会抑制负性情绪的深层机制没有做出解释。

3放松训练的作用

放松训练是在一个安静环境中,按一定要求完成特定的动作程序,通过反复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体的心理生理活动,以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因紧张性刺激而引起的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随着心身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放松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于放松训练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利用就越来越广泛,对其生理机制的研究包含了神经、内分泌等各个方面,对其心理调整作用也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研究表明,放松训练对心理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睡眠。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并对练习者的个性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

蒋碧艳、祝倍里比较了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法与认知—情感应激调控法对上海射击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和在实际比赛中竞赛状态焦虑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两种方法都能帮助运动员提高心理控制能力;而在实际比赛中,认知—情感应激调空法使运动员表现出了较底的躯体状态焦虑水平和较高的自信心水平,其比赛成绩也优于生物反馈组。

阎克乐、郭梅英研究发现,放松训练能显著促进T波幅度升高和对抗应激时T波幅度的降低,可有效地缓解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

王惠民等的研究表明,在放松训练中结合肌电反馈,对提高运动员自我心理控制能力,降低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效应。

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放松训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丁雪琴指出,放松训练的主要作用有:缓解情绪紧张,减低心理压力;提高肌肉的感知能力;有助于消除疲劳,加速恢复过程;增强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培养集中注意能力;为表象训练创造一个适宜的心理状态等。

马启伟、张力为指出,放松训练的作用主要有: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由于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能量消耗,使身心得到适当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消除;为进行其他心理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4放松训练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4.1放松训练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还不够深入

运动心理学著作中介绍的放松训练方法多是从心理治疗的书籍中借鉴的.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患者,治疗的目的是使他们恢复身心健康。而运动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对他们实施放松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心理控制能力,促进运动水平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两个领域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但现在对适用于运动员放松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较少。

4.2加强放松训练的促恢复作用研究

心理放松训练多应用于降低人们的唤醒水平,而对其恢复作用受到的关注较少,尽管学者们在提及放松训练的作用时都指出了其恢复的功能,当前的现状是,对运动疲劳现象,既忽视了从心理方面进行诊断,也很少有意识地采用心理学措施来消除。因此,准确诊断身体和心理疲劳,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身体和心理疲劳的消除,提高身体和心理能量的恢复速度,不仅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课题,也应当是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篇(6)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Sarbin Thcodore R)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首次提出“经验的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述对意义建构与人格形成的作用。1983年萨宾发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扎根隐喻的故事》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叙述的作用。1986年萨宾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核心观点即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动的基础。叙事的概念与叙事心理学开始显现,叙事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叙事研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990年,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合著《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辅导)诞生的标志。他们认为当人们把自己与问题混为一谈并在“主流叙事”的影响下丧失、限制、否定了自己的人格时,在治疗中进行重构就尤为必要。他们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观点应用到临床治疗,尝试帮助来访者“表演另类故事”,让他们从“单一”知识中解放出来,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21世纪初,叙事辅导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台北的吴熙琄出版《最新又潜力无穷的疗法:叙事疗法导读》一书;2001年,廖世德将怀特与艾普斯顿的著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同年,怀特首次在台北举办“叙事治疗工作坊”。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北谘商辅导中心积极致力于推广叙事疗法,该中心于2003年举办了“叙事治疗进阶个案研讨工作坊”;台北市生命线协会亦于2003年开办“叙事治疗的多元面貌”课程。此外,香港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曾在2003年举办了两次叙事治疗工作坊。

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

1 叙事辅导法的基本主张

所谓叙事辅导法,即通过引导来访者在不受干扰的安全环境下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与生命意义的心理辅导方法。叙事辅导的重点与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

叙事辅导法是一种以来访者中心为取向的咨询方法。叙事辅导与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显著差异在于它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辅导者只是在旁边陪伴;来访者应当从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中找到自尊、自信与价值,从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目前的困难。咨询师在运用叙事辅导法时,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平等而合作的;“咨询师是来访者改变的促发者,而非按照自身的取向将专业知识强加于来访者的动机和需要之上( 张涵,2013)。”

怀特认为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着我们的生活(Payne,2012)。”

叙事辅导法鼓励来访者发展个人的知识、技巧,鼓励有意识的觉察与转化。在进行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通过认同、谈话、强化来访者所讲故事的积极方面而创造出尊重和接纳的氛围,促使来访者重新建构其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实现观念与行为的正向改变。

叙事辅导法主张将谈话的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支线故事是来访者所叙述的“问题故事”之外的生命体验,或者是对生命体验的重新诠释。怀特主张让来访者详细地勾勒支线故事,“因为只有通过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通过协助来访者进行更完整的叙说,减少以刻板印象描述经验所带来的僵化和影响(Payne,2012)。”

2 叙事辅导法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也称为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或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被称之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在后现代时代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等人将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总体上抱持一种对于逻辑性观念与结构性阐释的不轻信或怀疑的态度。具体来说,这些批判观点主要有:第一,用“分延”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用“差异”原则来取代“中心”概念,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或两极性与独断性的基础上,撼动“整体”,打破“结构”;第二,从纵向思维转换为横向思维,即传统等级体系一般的 “树状结构”思维向动态、发散的“根状茎”式思维的转变;第三,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第四,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即反对把人的最一般的本质当作当然的、现成的前提,反对把人看作是“理性的生物”;第五,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不可计数的意义;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寻求对于现象的多种解释;第六,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不 可预见性、不确实性、突变性、异质性、与多元性(冯俊,1997)。

从以上对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点的梳理来看,关注差异、去中心化、打破正统、主流和权威、解构和关注解释的多元是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正是这些核心思想影响了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叙事辅导法的支撑理念即让来访者重新定义问题和人生意义。在来访者讲述“问题故事”、外化问题之后,引导来访者讲述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或者从非主流的视角重新解读问题故事。

3 叙事辅导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3.1 来访者叙说自己的“问题故事”

辅导者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不受干扰的、安全的环境,以尊重与专注促使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通常来访者的故事充满了挫折、失望、悲伤甚至绝望,因此称之为“问题故事”。

3.2 界定并外化故事中的问题

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后,辅导者鼓励来访者自己界定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无法说出任何词语,辅导者可提供几个供其选择,例如“忧郁”、“悲伤”、“愤怒”、“工作压力”、“恐惧”、“焦虑”等。

同时,辅导者应强调问题对个人的影响而非人本身具有问题,此即问题的外化。例如辅导者应表达“抑郁干扰了你的生活”,而不是“你变得抑郁”;应表达“你被压力影响着”,而不是“你很有压力”。外化问题的目的在于协助来访者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并且了解问题来自于环境或人际互动过程,而非其心理或人格。

3.3 发现并聚焦特殊意义事件

特殊意义事件是来访者所讲述的“问题故事”或叫主线故事之外的、具有某些正向激励作用的故事或经验。在来访者讲述完“问题故事”之后,辅导者应引导来访者讲述其他经历,从中发现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并对该事件中的某些细节与过程加以聚焦和描绘。

3.4 引导来访者“重新入会”(re-membering)

“重新入会”即鼓励来访者通过举行纪念仪式、书写记录、重游故地等方式正视“问题故事”或创伤性事件,以期获得支持与抚慰。“重新入会”必须在来访者通过发现特殊意义事件而重拾自信与勇气之后进行。

3.5 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说-再叙说

在此阶段,辅导者可建议来访者邀请其朋友、亲人或同事分享自己改写后的故事。这些局外见证人可在分享过程中讲述自己受来访者触动的某一段经历或故事,如此可通过生命经验的共鸣增强来访者的内心力量。

3.6 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结束辅导

当来访者确定自己的生命故事不只是“问题故事”,其他经历与故事中所蕴藏的正能量足以支撑其未来生活时,辅导就可以结束了。辅导者可邀请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前来进行再叙说,并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来铭记这段过程。

4 辅导案例

来访者: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其母亲在“5.12”汶川地震中不幸遇难,自己难以摆脱悲伤与抑郁困扰。

辅导目标:与王同学建立良好咨访关系,帮助她正视母亲去世的事实和悲伤情绪,找到改善负面情绪的动力,开始新的生活。

辅导次数:五次。

4.1 第一次辅导:叙说自己的故事并外化问题

王同学在辅导员的建议下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讲讲自己的故事。以下是王同学讲述的故事内容:

我老家在绵竹农村,2008年“5.12”地震前,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外打工。地震发生时我在学校宿舍,房间的剧烈晃动让我很害怕。当我知道母亲不幸被垮塌的房屋压死的消息时,我很震惊,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但我在同学面前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悲伤,可能是来不及悲伤,因为我要赶回家同父亲一起料理母亲的丧事。将母亲的丧事办完后,我返回了学校,这中间大概有一周时间。回到学校后,我不断想起和母亲有关的往事,不再喜欢和其他同学来往,也不想跟任何人说话;食欲开始下降,不想吃东西,身上没有劲,体重也明显减轻;我开始逃课,甚至不愿意走出寝室的门。我一想起和母亲一起相处的画面和片段,眼泪就忍不住地流下来;我不相信母亲就这样离开了我。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讲述后,首先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并且能够理解她现在的状态和心情。之后引导她用几个词语概括自己刚才所讲故事中的情绪和感受。该同学略微思考后用了“悲伤”、“孤单”、“失落”和“压抑”几个词语。

辅导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知后,进而引导其将这些负面情绪“剥离”:你认为自己是悲伤的?你认为自己很孤单、很压抑?换个说法,你可以把悲伤、孤单与压抑看成某种东西,把上述表达改为“悲伤、孤单、压抑的情绪与感觉笼罩着你”,这些负面情绪终将远离你,它们本不属于你,你可以是快乐而轻松的。

4.2 第二次辅导:继续叙说故事,挖掘特殊意义事件

第二次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但这次不讲地震后的,改讲地震发生前自己家庭、学习和生活中记忆犹新的事。王同学讲起初中时父亲为她买凉鞋的故事:

我对父亲的感情不如母亲的深。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与我的沟通很少,感情很淡;我觉得自己甚至不太了解父亲,也不太确定他是否爱我,也有可能是父亲不善言辞,没有当着我的面说过那些表达情感的话。但是,我至今仍记得初中时父亲为我买凉鞋的事。我家一直很清贫,买凉鞋当然也是要选便宜的,便宜的鞋自然样式和质量都要差一些。可我当时偏偏看中了一双红、黄、白三色相间的皮凉鞋,价格比父亲准备给我买的那双塑料凉鞋要贵好几倍。我当时很爱美,也很喜欢那双皮凉鞋,所以执意要买。父亲虽然很无奈,很想节省钱,但最终还是妥协了,为我买到了心爱的凉鞋。我当时非常高兴,“父亲”这一抽象的称谓开始在我心里具体化为父亲鲜活的形象。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故事后,点出该同学初次辅导时所讲的“父亲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失去母亲后很孤单”的观点并不恰当。父亲为其 买凉鞋的故事即可看作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在这次愉快的买鞋过程中,父亲展现了对女儿的包容、理解和爱;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情感,但他愿意为女儿付出,竭尽所能甚至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地满足女儿的需求,愿意包容并陪伴女儿度过难关,所以女儿不是孤单的。 4.3 第三次辅导: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述

辅导老师鉴于王同学所讲特殊意义事件涉及与父亲的关系,因此将叙事辅导流程的下一阶段提前,目的在于首先让王同学确定父亲对自己的爱、坚定与父亲的情感联系后再去触碰“问题故事”,与父亲一起去祭奠母亲。所以此次辅导联系了王同学的父亲到场,并请王同学当着父亲的面再次讲述了买凉鞋的故事。父亲听完故事后表示深受触动,自己都不知道当年的一个小举动让女儿记忆深刻,成了这么多年女儿最温暖的回忆。并且,父亲也认识到因自己不善表达而拉远了与女儿的情感距离。

4.4 第四次辅导:正视创伤

在上一次的辅导中,王同学与父亲加深了彼此心灵上的联系,孤独感与压抑感有所减轻。在此基础上,辅导老师征询王同学关于书写记录母亲点滴的意见,例如可以记录母亲的容貌、性格特点、喜好、与父亲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对家庭的贡献等,也可以记录自己失去母亲后的悲伤情绪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王同学表示愿意尝试去书写,并打算与父亲一起去祭拜母亲。

4.5 第五次辅导:仪式性“结业”

王同学与父亲一起祭奠过母亲后,再次来到咨询室,并告诉辅导老师自己已经开始记录母亲的故事。辅导老师询问其记录母亲故事后的感受,该同学表示虽然过程中难免伤感,但能坚持写下去,慢慢地能把书写的过程看作是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与爱。

闻此,辅导老师认为对王同学的辅导可以结束了。辅导老师象征性地颁发了一份“走出悲伤,重新生活”的结业证书,鼓励该同学开始新生活。

5 叙事辅导法对辅导者的素养要求

叙事辅导者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健全人格外,还应具备以下两点特质:

第一,善于倾听。在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就是倾听者。辅导者应当鼓励来访者尽可能详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催促与想着如何应对。辅导者认真、持续的倾听与关注是获取辅导素材的重要途径。

第二,善于发现来访者“问题故事”之外的正向影响因素。辅导者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本(来访者有时以信件形式表述自己的故事)理解能力,善于从中发现能够对来访者给予正向影响的事件或人物,进而放大这些事件或鼓励来访者与重要他人联系,以取得切实辅导效果。

6 展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叙事辅导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心理治疗、辅导和咨询技术,具有以来访者为中心、操作性强和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例如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从已有研究与应用来看,叙事辅导法还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与服务当中,解决中小学生、中等职业与大学生的多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此外,叙事辅导法最初由其创始人之一的迈克尔.怀特在家庭治疗领域探索而来,之后逐渐发展到个体与团体治疗和辅导。因此,从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发展和实际应用历程来看,叙事辅导法可广泛适用于个体、伴侣、家庭及团体心理问题尤其是情感创伤、自我认同危机、儿童问题行为与亲子关系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课程相关学业情绪 性别差异 原因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30-03

学业情绪是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1]。Pekrun在2002年提出学业情绪的概念后进行了系列研究,包括提出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2]、编制了量表对学业情绪进行评估[3]、研究了学业情绪与成就目标的关系[4]以及愉快这种在他看来属于活动关联的情绪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5]等。从而填补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生学业情绪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引起了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对学生学业情绪研究的广泛关注。

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积累知识经验和增长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怀着希望去学习,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主动探索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业情绪的研究目前主要是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实际上学生的学业情绪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结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心理康宁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幸福感。因此学业情绪值得研究值得多学科研究。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为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业情绪;研究二为副修心理学的大学生关于心理学课程学习中的学业情绪。试图通过这一前瞻性研究,探讨大学生课程相关学业情绪,并为进一步评估大学生学业情绪、研究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相关因素等提供依据。

研究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某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二年级大学生38人。其中男6人,女32人。

2)方法

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在第17个教学周即学期末,以作业的形式要学生回答自己学习课程中的情绪体验。第一类问题是课程相关的情绪,共9类,要学生选择在每一类课程学习中的情绪体验;还包括对正在学习的一门课程即变态心理学课程的情绪体验。第二类问题请大学生对不同类课程学习中有无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进行评估。

(2)结果

1)大学生课程相关学业情绪统计,见表1。

表1显示如果不分课程类别,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较多体会到的是积极情绪。将10种情绪排序,由多到少依次为愉快、兴趣、希望、成就感、厌烦、失望、焦虑、自豪、羞愧、生气。对9类课程的情绪体验除政治和方法类课程外,余下7类课程均为积极情绪体验多于消极情绪体验。在公共课即政治类、语言类、体育、计算机类课程中,较多消极情绪的是对政治课,主要是厌烦和失望;在专业类课程即心理学基础、应用、方法类课程中,对方法类的消极情绪较多,主要是焦虑。表1也显示所有学生都是在兴趣状态下学习变态心理学课程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的感受是愉快和希望。

2)大学生关于课程相关学业情绪性别差异及原因的评估

①大学生对不同类课程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评估

男女大学生100%认为对于不同类课程的情绪体验男女有差异。

绝大多数人认为男生在体育、方法类课程,而女生在语言类课程中产生愉快、希望等积极情绪多。专业课上大学生们认为基本无性别差异。有争议的看法在政治课。男生认为女生会对政治课感兴趣,而女生则说对政治课有成就感但缺乏兴趣。无论男女,选择说明对某类课程产生羞愧及差异者少。

②大学生对学业情绪性别差异原因的评估

(3)讨论

课程相关学业情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从选择的人次还是排序上,大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主要体会到的是积极情绪。在较多消极情绪体验的课程上,这可能是由于这类课程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对内容比较熟悉,从而对再次接触这样的课程要求较高所致,不仅内容要新,而且对教师的教法也要求有所改变有关。根据Pekrun的分类[2],厌烦是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并与学习活动相关联的学业情绪,而失望则是结果性学业情绪。学生们对不喜欢学习的课程会产生厌烦情绪,产生了厌烦就不能投入地学习,学习结果就不良;结果不良,又会再次诱发厌烦情绪,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在专业课程中,大学生知道他们必须掌握这些课程内容,而且从主观上也很想学好,但方法类课程比较枯燥又有一定难度,因此感到焦虑。可以说这里的焦虑情绪对专业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活动关联情绪,又是一种预期性、前瞻性结果情绪。本研究也是变态心理学课程结束时所作的调查,学生们关于变态心理学这一门课程的情绪体验,结果表明在变态心理学课程学习中,积极情绪占绝对优势。

大学男女生对自己和异性的课程相关学业情绪的评估结果认为,男女生确有差异。并且男生在体育、方法类课程,女生在语言类课程中产生愉快、希望等积极情绪。在对于课程相关学业情绪性别差异原因的评估中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归因方式、学习习惯、能力类型以及擅长等,实际上说明的是男女大学生认知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这是使他们产生不同的课程相关学业情绪差异的影响因素;而喜欢的课程类型和知识类型的不同,就会使他们带着相应的情绪状态及特征去面对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情绪词的选择和情绪表现则表明他们在课程学习中是如何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成就感是一种积极情绪(情感),男女生都会体验到,只是体验的过程不同男生在应用中、女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计算机是一类课程,男女生所产生的愉快和成就感都属于活动关联情绪,但活动本身有差异,男生在计算、程序应用中,而女生则在制作网页、美化照片中体验到这两种积极情绪。

研究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某师范大学副修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以下简称副修学生)78人,分别来自18个专业。其中,男14人,女64人。

2)方法

要求学生交一个论文式的作业必须包括两个问题:第一用情绪词来描述自己对心理学类课程的情绪体验:一个积极情绪词或一个消极情绪词;第二对心理学课程产生相应情绪体验的原因有哪些。

(2)结果

1)副修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情绪体验情况

副修学生共78人除对心理学某单一课程选择情绪体验并说明其原因外,有36人选择对心理学类课程谈情绪体验及原因,约占总人数的46%。在两类情绪体验中33人选择了积极情绪词如兴趣、愉快、希望等,其中也有人叙述有少许消极情绪,说明了对心理学类课程产生相应学业情绪的原因;另外3人选择了消极情绪如厌烦、焦虑、失望、生气,并说明了消极情绪所针对的课程及原因。

2)副修学生对心理学课程产生相应情绪体验的原因

对36名副修学生关于心理学类课程情绪体验的原因分析进行整理和归纳,大致可分为三类,即

Ⅰ课程因素

①课程的性质和意义: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学科古老而年轻,未解决的问题很多、或者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较多;应用性强;课程本身有魅力;文理交叉;既是技术又是艺术;随社会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实验的对象是人;研究人类自己的科学。

②课程内容: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激发个人学习兴趣;不同学派的观点值得探索;学科中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给人很大的启发;跨学科、跨专业,结合了多学科知识;有许多假设并经反复推敲、实验;实验有趣;有些课程涉及到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教材的编配有条理,比较清晰;内容可识记和操作性强。

③课程的安排:课程设置全面丰富;教育学院对副修课教师的安排与专业学生平等。

Ⅱ课堂因素

①教师特点:语言生动、风趣幽默,有感染力;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所从事工作的喜爱程度、工作状态、责任心与使命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全面而深入;教师个性活泼;教师的个人魅力;心理学教师心态好,很乐观;教师的装束,让学生觉得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也会令学生产生愉。

②教学态度:教学态度严谨;制作课件认真;提早到教室、认真做课前准备;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教师态度和蔼可亲;精心设计课堂;注重学生的感受;面带笑容讲课,与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主观环境,学生受到感染。

③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方式深入浅出;教学中的平等互动;课件吸引人;结合课程做一些心理测验;教学中多种方法结合;教学导入环节注意新旧结合;讲课方式人性化;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幻灯、电影、课堂实验;教学有节奏感,注意学生的休息时间;课堂风格清新、亲切、自然、连贯;采用写小纸条或直接对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要求和感受;对提问设置了奖励措施,对回答正确和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一些图片、幻灯片。

④教学内容处理:举身边或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例子;教师讲课内容有吸引力;将心理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善于把平面的东西立体化,把复杂的内容简洁化;课堂教学内容系统;讲课重点突出。

⑤其他教学技术:注意给学生夸奖和鼓励;少留强制性的作业;除了课程内容,还讲授一些学习心理学的方法;介绍许多参考书;不点名、回答问题靠自觉。

⑥班级特点(讨论和作业时):副修课上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同学们感到认识了许多朋友;课堂讨论,不同专业学生见解不一彼此受益;教学中互动,锻炼了能力;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又合理竞争,促进进步;与教师和学生交流,得到很多乐趣。

Ⅲ学生自身因素

①与现在学习有关: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紧密;高考没被录取进心理学专业,现在终于能学到心理学;可以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对学习生活都很有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了解心理学家的事迹,激发自己努力学习;希望积累丰富的知识;填满了学习的空余时间,很充实;平时积累相关知识。

②与自己的成长有关: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发展;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自己调节情绪;有利于自己心理健康;有利于人生、人性、天人关系等问题的理解;有利于人际交往;培养动手能力;有利于开拓视野;了解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应具备的素质;有利于观察、理解、帮助他人;自我充实;自己学会了宽容和理解;感觉比别人多了一项本领。

③与未来目标有关:学好心理学成为一种目标;为考研作准备;双学位的吸引;提前接触实验研究、写论文,可以提前为毕业作准备;对找工作有利;对教育子女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益;为考心理咨询师做准备。

④与重要他人有关:回答同学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崇拜某位心理学家;心理学教师多来自于名牌学府、学位大都较高;了解了知识,对有心理缺陷的人改变歧视态度,代之以关怀和帮助。

⑤自认为的学科特点:与专业课(如数学,单一、乏味)形成鲜明对比;心理学知识与生活有联系,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心理学比别的学科更有发展潜力;我校的心理学专业很强,产生来师大就要学心理学的想法。

⑥情绪驱使:受身边别的喜欢心理学的同学的影响;对心理学中的一些技术如催眠感兴趣;想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圆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有学习课程的热情;在心理学课上取得好成绩,有愉;作为理科生,学心理统计很轻松,增加优越感;排除干扰,坚持副修,有成就感;自己的性格很适合学心理学;好奇心促使;情感细腻、善于思考,适合学习心理学。

(3)讨论

在副修心理学课程的大学生中,有近一半的(46%)学生选择对整个心理学类课程说明自己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原因,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积极情绪词。

从副修学生对心理类课程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原因分析看,主要有三类原因:课程、课堂及学生自身的因素。在课程因素中主要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包括心理学课程的性质和意义、课程内容以及院系对课程的安排上,这些都使副修学生感到满意、喜欢,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在课堂因素中,主要有教师特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及一些其它教学技术。班级的组成成分多样,副修班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新集体的吸引。另外副修学生之所以能对心理学类课程产生积极情绪体验,还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这主要是学生的认识在起作用包括与现在的学习、与自我成长、与未来目标、与重要他人有关和自认为心理学类课程的一些特点等,带着这些预期、认识、希望和追求,学生就会以一种预期性积极结果情绪投入心理学课程的学习。

副修学生对心理类课程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少但也是有的;虽然是对个别课程也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结果表明副修学生中少数消极情绪表现为烦躁和焦虑,其主要原因仍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及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有些则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如方法类课程难度较大、内容又比较枯燥再加上学生自己偏科,学不好而造成不良的学业情绪。

总讨论

学业情绪的研究是必要的,因为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效果、学业成就、心身健康、个人成长都是重要的。课程相关学业情绪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及其成就,甚至影响其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在总的学业情绪框架内课程相关学业情绪是比较具体的,是对某类或某门课程学业情绪的研究,同时又是学生学业情绪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中不仅应重视大学生们有怎样的情绪体验,体验的频率与强度,更要探讨他们产生相应情绪体验的原因,才能为培养和增进大学生良好学业情绪的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关于课程相关学业情绪,本研究的结果清楚地表明,总的来说大学生课程学习中主要伴随的是积极学业情绪,这与以往关于学业情绪研究主要集中于考试焦虑问题形成鲜明对比[3],说明关于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仅研究考试焦虑是远远不够的,且有失偏颇。大学生对不同类课程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不同的;对不同类课程的情绪体验有性别差异。通过对副修学生心理学类课程学业情绪的研究,了解到学生的课程相关学业情绪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课程因素、课堂因素、学生自己的认识和情绪,并且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很重要。这就为我们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育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愉快中学习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在本研究中兴趣被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因为“分化情绪理论把兴趣纳入情绪的范畴,并视为基本情绪之一”。“兴趣能够派生快乐和满意”。“兴趣可持续相当长时间维持着对对象的注意,使意识处于优越状态。”[6]本研究属于学业情绪研究,目的是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既要注意大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又要使他们健康、积极、向上。因此我们的情绪研究与认知活动紧密相连,在本研究中把兴趣当作一种情绪。

关于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在小学,女生在数学课上较多焦虑与羞愧,较少愉快。按照Pekrun的控制-价值理论,这是由于女孩在数学课上较低的控制感造成的[2]。那么大学女生对于方法类课程的焦虑情绪,是否也可解释为是由于她们对方法类课程上较低的控制感造成的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在解释本研究结果时应有几点要注意:第一本次情绪评估是学期末的评估,是一次总的、概括化的评估,而不是即时的、情绪状态的评估;第二情绪的评估是课程相关的,仅限心理学专业所开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有许许多多的专业,本研究的专业代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从整个大学学习来说,课程相关又是较为宽泛的,因为它不是单一课堂的或某一次考试的或者一次讨论的情绪体验的评估;第四本研究主要还是一个质性研究。

未来的研究还应注意量化、深入以及影响学业情绪的其他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教育研究,2005,10,39-43.

[2] Pekrun,R..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assumptions, corollaries,and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6,18(4):315-341.

[3] Pekrun.R.,Goetz,T.,Titz,W.,&Perry,R.P..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A program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nal Psychologist,2002(a)37,91-106.

[4] Pekrun,R.,Elliot,A.J.,&Maier,M.A.. Achievement goals and discrete achievement emotions:A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ospective tes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6(a),98: 583-597.